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1-1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3.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三、比一比

1.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四、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三)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2345678910

0+11+12+13+14+15+16+17+18+19+1

0+21+22+23+24+25+26+27+28+2

0+31+32+33+34+35+36+37+3

0+41+42+43+44+45+46+4

0+51+52+53+54+55+5

0+61+62+63+64+6

0+71+72+73+7

0+81+82+8

0+91+9

0+10

1-2-3-4-5-6-7-8-9-10-

1-12-13-14-15-16-17-18-19-110-1

2-23-24-25-26-27-28-29-210-2

3-34-35-36-37-38-39-310-3

4-45-46-47-48-49-410-4

5-56-57-58-59-510-5

6-67-68-69-610-6

7-78-79-710-7

8-89-810-8

9-910-9

10-10

五、加减法(二)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三)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六、分类

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

按形状分:1、△2、☆3、●

按颜色分:1、有颜色2、没有颜色

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

(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番号填在一起。WWW.jAb88.cOm

七、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没有角

4.三角形:三条边

(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八、认识钟表

1.认识钟表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1: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2: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3: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4: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5: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6:30·····

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精选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

(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

=64元10角-3元7角

=61元3角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注意题型:

个位上的数是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3,这个数是()。(写完记得对照题意检查一遍)

第五重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不进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2.不退位的减法80-50=3069-2=6798-30=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100以内进位加362+8=44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个位加补数

2.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第六重点:小括号

1.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七重点:找规律

1.重复出现的规律:○□□○□□○?○□□(每组规律要用圆圈圈起来)

2.变化的规律:

2581114□□

□181512□

3469□□

3.数列里的规律:写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再观察、间隔两个数之间是否有规律、三个数之间是否有联系。标出每组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清单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清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册熟记熟背清单

1个1个数:0、1、2、3、4、5、6、7、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要明白,正着数依次增加1个,

倒着数依次减少1个)

2个2个数:(双数)0、2、4、6、8、10、12、14、16、18、20

(单数)1、3、5、7、9、11、13、15、17、19、21

(要明白,正着数依次增加2个,倒着数依次减少2个,平时做题时背不下来时,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3个3个数:0、3、6、9、12、15、18、21

1、4、7、10、13、16、19

2、5、8、11、14、17、20

(要明白,正着数依次增加3个,倒着数依次减少3个,平时做题时背不下来时,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4个4个数:0、4、8、12、16、20

(1、5、9、13、17)

(2、6、10、14、18)

(3、7、11、15、19)

(要明白,正着数依次增加4个,倒着数依次减少4个,平时做题时背不下来时,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5个5个数:0、5、10、15、20

(1、6、11、16、21)

(2、7、12、17、22)

(3、8、13、18)

(4、9、14、19)

(要明白,正着数依次增加5个,倒着数依次减少5个,平时做题时背不下来时,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求和用加法求差用减法

有大括号的解决问题:

问号(?)在大括号上面求一部分,用减法

问号(?)在大括号下面求总和,用加法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凑十歌

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凑成一双手

11-20的拍手歌反过来也要会背

一个十,1个一,合在一起十是11;11是由一个十和1个一组成

一个十,2个一,合在一起十是12;12是由一个十和2个一组成

一个十,3个一,合在一起十是13;13是由一个十和3个一组成

一个十,4个一,合在一起十是14;14是由一个十和4个一组成

一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十是15;15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

一个十,6个一,合在一起十是16;16是由一个十和6个一组成

一个十,7个一,合在一起十是17;17是由一个十和7个一组成

一个十,8个一,合在一起十是18;18是由一个十和8个一组成

一个十,9个一,合在一起十是19;19是由一个十和9个一组成

两个十,合在一起是20;20是由2个十组成

每天不要忘记有意无意的教孩子认识指针表哦!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

拼音知识

23个声母、24个韵母要会熟练默写,背诵。整体认读音节要熟练读写。

汉字知识

1、

类汉字要读音正确,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会组词。

二类字能正确读认。

需注意的汉字笔顺:文火爷阳出也牙包心走北放西片皮回可里为衣瓜年生

2、多音字:长(在本册中念cháng)少(在本册中念shǎo)

间(在本册中念jiān)为(在本册中念wèi)和(在本册中念hé)

词语知识

1、叠词AB→AABB

如:说笑→说说笑笑大方→大大方方红火→红红火火

四方→四四方方开心→开开心心上下→上上下下

来往→来来往往来回→来来回回

2、量词重叠

如:束

束束

束束美丽的鲜花

只只

只只可爱的小鸟(小鸡小猫)

朵朵

朵朵鲜艳的花儿

片片

片片洁白的云朵(火红的枫叶)

颗颗

颗颗明亮的星星

双双

双双明亮的眼睛

条条

条条活泼的小鱼

匹匹

匹匹奔跑的马儿

排排

排排整齐的桌椅

3、又又

又蹦又跳又说又笑又高又大又细又长又粗又短又白又胖又细又弯又打又闹又高又壮又大又圆

4、越越

越长越高越走越远越飞越快(高)越来越近越下越大越来越黑越走越快

5、看看看

看拍拍拍

拍走走走

走读读读

读数数数

数比比比

比听听听

听扭扭扭

扭说说说

说讲讲讲

讲跑跑跑

6、很很的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个子很红很红的太阳

很白很白的雪花很美很美的花朵很绿很绿的小草

很蓝很蓝的天空很亮很亮的灯光

7、反义词

远---近来---去来---往来---回黑---白高---矮长---短

大---小多---少笑---哭晚---早

8、词语搭配

暖和的衣裳暖和的棉袄暖和的被窝暖和的天气

可爱的小狗可爱的笑脸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布熊

明亮的灯光明亮的眼睛明亮的窗户明亮的教室

绿色的小伞绿色的小草绿色的树叶绿色的颜料

雪白的棉花雪白的墙壁雪白的云朵雪白的羽毛

9、量词填空

朵花

只船

条鱼

片云

只狗

头牛

颗枣

个桃

张饼

尺布

把刀

扇门

座房……

基本句型

1、谁干什么

乐乐洗水果。

妈妈做早饭。

爸爸看报纸。

2、什么地方有什么

江上有

座大桥。

桌子上有

本书。

草地上有几朵花。

商场里有,有,还有。

3、打比方:什么像什么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蓝蓝的天空像大海。

闪闪的星星像眼睛。

4、表示事物渐变

雨越下越大。

天越来越黑。

飞机越飞越高。

5、是。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她是我的妈妈。

小红是我的朋友。

6、爱。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祖国。

我们爱学习。

7、从。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我从屋里跑出去。

老虎从树林里跑出来。

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8、正确使用“吗、呢、吧”

你去北京吗?你吃饭了吗?你病好了吗?

我的书包呢?我的帽子呢?我的玩具呢?

他就是你的朋友吧?她就是你的妈妈吧?

阅读:

1、

本要求背诵的

文、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2、能准确地数出所给段落有几句话。

3、知道“。”“?”“!”都表示

个完整的句子

看图说话:

(1)看懂图意,语句要简短、通顺。

(2)要写明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格式要求:开头空两格。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数与代数部分

1、一、二单元(数的认识和比较)

(1)强调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2)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3)按顺序填数,按规律填数

(4)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5)重视比较方法的梳理:一一对应比较(P17、(1)(2))、

三者之间的比较(先两两比较,再选出最大、多、小、少的)

利用参照物进行比较(P17(4)和P19、5、6)

注意题目规定的符号别标错了

2、三、七单元(数的运算)

(1)利用学具摆一摆、捆一捆,加深对数位和数的组成的认识。

(2)用丰富的游戏活动使本版块的复习变得不枯燥。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小棒有多少根)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避免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让学生厌倦。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抢答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在本期结束时,学生要达到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题左右。

(3)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6=15,尤其是()-7=7,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9○6=1516○5=11

(4)对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

①从类型上分包括求和、求差、求部分数。并注意体现三种类型之间的联系,注重系统练习。

如:8个苹果,5个梨,苹果和梨一共多少个?

苹果比梨多多少个?

梨比苹果少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苹果有8个,剩下的是梨梨有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梨有5个,剩下的是苹果苹果有多少个?

再如:看图列四道算式

②从呈现方式上看可分为形象图、情境图、部分抽象的文字表示。

注意强调计算为问题服务的意识,看清题上要求的是什么。允许部分学生用()表示要求的数。

如:P38,4图1

③应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学生容易理解的是如:P45,1题,动态的呈现形式,包括去掉一部分又来了一部分。较难理解的是P47,4题,这种静态呈现的。

④加强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3、八单元(认识钟表)

(1)了解自己一天的----,如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以及这些事情发生的大概时间。结合生活实例叙述,熟悉生活中常见时间,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

(2)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容易混淆,加强辨析。

(3)有的钟面上没有数字或只有几个数字,给认读造成一定的困难,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标出数字认读。

空间与图形部分五单元(位置与顺序)六单元(认识物体)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两件或多件物品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关系的正确描述。

如:在最面;在的面;的面是;的面有;从数…

(2)对于相对性的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位置变换或增加、减少物体时,这些位置关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P58,1题中的闹钟,和玩具猫比,它在玩具猫的下面,和模型船比,它在模型船的上面。前后与左右的位置也存在这种相对性。

(3)一年级的学生,确定情境图中物品或人物左右的位置时,都以观察者为标准来确定左右。

(4)加强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5)面对数量众多的物体,要分类数。养成数时按顺序、做记号、检查验证的好习惯。

统计与概率四单元(分类)九单元(统计)

(1)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P53按要求分一分(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圈出不同类的物体。

(2)加强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如安排一些图形(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摆放位置也无序)

请学生先数一数,再在方格纸内画图,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2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2

知识点(2):能够进行多种面值的人民币的组合交换,

要求掌握不同的方法。

1、1角能换(1)个5分,(1)个2分和(3)个1分。

1角能换(1)个5分,(2)个2分和(1)个1分。

1角能换(1)个5分和(5)个1分。

1角能换(1)个2分和(8)个1分。

1角能换(2)个2分和(6)个1分。

1角能换(3)个2分和(4)个1分。

1角能换(4)个2分和(2)个1分。

2、1元能换(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

1元能换(1)张5角,(2)张2角和(1)张1角。

1元能换(1)张5角和(5)张1角。

1元能换(1)张2角和(8)张1角。

1元能换(2)张2角和(6)张1角。

1元能换(3)张2角和(4)张1角。

1元能换(4)张2角和(2)张1角。

3、10元能换(1)张5元,(1)张2元和(3)张1元。

10元能换(1)张5元,(2)张2元和(1)张1元。

10元能换(1)张5元和(5)张1元。

10元能换(1)张2元和(8)张1元。

10元能换(2)张2元和(6)张1元。

10元能换(3)张2元和(4)张1元。

10元能换(4)张2元和(2)张1元。

4、100元能换(1)张50元,(1)张20元和(3)张10元。

100元能换(1)张50元,(2)张20元和(1)张10元。

100元能换(1)张50元和(5)张10元。

100元能换(1)张20元和(8)张10元。

100元能换(2)张20元和(6)张10元。

100元能换(3)张20元和(4)张10元。

100元能换(4)张20元和(2)张10元。

5、20元能换(2)张10元。

20元能换(1)张10元和(2)张5元。

20元能换(4)张5元。

6、50元能换(5)张10元。

50元能换(1)张20元和(3)张10元。

50元能换(2)张20元和(1)张10元。

50元能换(10)张5元。

7、5角能换(1)张2角和(3)张1角。

5角能换(2)张2角和(1)张1角。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要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要点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

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如图: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如图: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如图: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6页“整理和复习”第1~3题,练习十二的第1~4题、第6题,整理和复习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提示:

这节课主要是复习整理“11~20各数”的分成、意义等,有关计算不是重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巩固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巩固认识“个位”、“十位”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算式。

3.初步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进一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熟练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练习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回忆法、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

谈话法: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下这几天我们都学会了什么?指名说。

师生补充评议。

师:这节课,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复习一下这些内容,这样能让大家更熟练的掌握这些知识,这节课是第一课时。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这是复习课,暗示他们体会复习课和新学课的不同处,体会复习整理课可以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是一种“学习效益”很好、“非常重要的课型”。

复习导入法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也可以学生看书,回忆本单元的内容。

学生汇报自己看到的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部分内容:认识11~20各数。教师板书:整理与复习

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导入本课。比如

师: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刚才xxx同学的说他一口气吃了19颗糖,妈妈说她吹牛说大话。你们觉得这是真的吗?

学生猜测。教师回答:他吃的是一种很小颗粒的糖,你看,(教师展示)一小袋有10颗,另一小袋是9颗,一共是多少颗?

师:xxx同学的回答又准确又完整,我可以送你1袋糖。请下课后到老师这里来领取。请其余同学向他学习。……

二、探求新知

1.教学课本66整理与复习第1题“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出示第1题的图,学生观察,这些同学他们都会什么?你会吗?你还会些什么?

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明了学情。

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的情况,师适当增加一些内容。

例如

师:谁会从20数到11?11和20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小于号怎么用?1个十3个1组成什么数?1个十7个1组成什么数?16是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13+6怎么算?17-4怎么算?……

练一练: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的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1题的第(2)小题难度大一些。师提示,哪两个数之间差2?再让学生完成。

完成后让师生一起订正。

【设计意图】教学中尽量提供学生思考时间,表达机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有良好发展空间。

2、教学课本“整理与复习”第2题:拨一拨,说一说。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很少出错,你们真聪明。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2题。

师出示计数器:问这是什么?这个位置是什么位?这个位置是什么位?这个位置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这个位置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

谁来拨出12?谁来说一说12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谁来拨出14?谁来说一说14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

完成课本67页第4题。

师介绍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设计意图】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类型的任务,速度快,效果好。而如果让学生分角色合作来做的话,师不怎么好组织,耗费的时间更长,感觉没有必要。

三、巩固新知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这些知识我们更熟悉了,是吗?不过学会了,我们还要会使用他们解决一些题目。

完成课本67页第6题。

第6题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师指导合作过程:学生甲说一个十几的数,学生乙说4到算式。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觉得哪些同学值得你学习?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布置作业

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请你的家长出几道题给你完成。

【设计意图】加强家长和学生的联系,给予家长更多的了解自己孩子学习情况的机会。次作业可以通过qq群来布置。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和角

1、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2、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从0刻度开始的(0-5是5厘米),以及从中间刻度开始的(1-5是4厘米)。

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认识线段(特点:直的,两个端点,长度一定,),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画线段时要注意最后写上线段的长度。

4、初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一个顶点,两条边),会正确画角。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5、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用三角板画直角(课本41页图例)。

6、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下面的数前面。

②从个位加起。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下面的数前面。

②从个位减起。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注意笔算时的书写,横线要用尺子,应用题里面尽量从演草纸或者卷子的算式旁边列竖式计算,如果是口算出得数的,检查的时候也一定要用笔算检验。务必保证要笔算得结果。

3、“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多几、少几已经知道的问题,求未知数时,未知数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4、加减法的估算

方法:四舍五入,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三、表内乘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读法(2×3读作2乘3)、写法(相同加数×个数或个数×相同加数都可以),知道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一定要结合图意来看是几个几),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因数×因数=积)。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2、乘法口诀

熟记所有乘法口诀(单句背诵也要熟练,对口诀即可)。乘法口诀是计算乘法的基础,要求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较大,可多做练习。

3、解决问题

(1)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都可以。

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5就是5的3倍。

四、观察物体

1、建立观察角度

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轴对称

(1)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到一条恰当的直线即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沿对称轴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3)辨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先找对称点,两点连成一条线)

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镜面对称

(1)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掌握镜面对称现象基本特征的过程(镜子里外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左右方向相反),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五、统计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画正字)。

2、进一步认识统计表(区别于正字图,要填写具体数字)和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的),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样本容量、比较信息,描述信息等),并让学生尝试作出简单的决策。

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先找到半格位置,用尺子画一条横线,再涂条形。涂得慢的同学可采用画斜线的方法,把长方形条画满就可以。

六、数学广角

1、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排列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搭配问题可固定一种去搭配多种,然后再换一种固定,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2、简单的推理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做标记”、“列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可以根据条件逆向推理等。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鲁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鲁教版)
拼音知识
23个声母、24个韵母要会熟练默写,背诵。整体认读音节要熟练读写。
汉字知识
1、一类汉字要读音正确,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会组词。
二类字能正确读认。
需注意的汉字笔顺:文火爷阳出也牙包心走北放西片皮回可里为衣瓜年生
2、多音字:
词语知识
1、叠词
AB→AABB
如:说笑→说说笑笑大方→大大方方红火→红红火火
四方→四四方方开心→开开心心上下→上上下下
来往→来来往往来回→来来回回
量词重叠
如:束一束束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只一只只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小鸡小猫)
朵一朵朵一朵朵鲜艳的花儿
片一片片一片片洁白的云朵(火红的枫叶)
颗一颗颗一颗颗明亮的星星
双一双双一双双明亮的眼睛
条一条条一条条活泼的小鱼
匹一匹匹一匹匹奔跑的马儿
排一排排一排排整齐的桌椅
2、又又
又蹦又跳又说又笑又高又大又细又长又粗又短又白又胖又细又弯
3、越越
越长越高越走越远越飞越快(高)越来越近越下越大
4、看看看一看拍拍拍一拍走走走一走读读读一读
扭扭扭一扭说说说一说讲讲讲一讲跑跑跑一跑
5、很很的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个子很红很红的太阳
很白很白的雪花很美很美的花朵很绿很绿的小草
很蓝很蓝的天空很亮很亮的灯光
6、反义词
远近来去来往来回黑白高矮长短大小多少
7、词语搭配
暖和的衣裳暖和的棉袄暖和的被窝暖和的
可爱的花朵可爱的笑脸可爱的孩子可爱的
明亮的灯光明亮的眼睛明亮的
……
8、量词填空
一朵花一只船一条鱼一片云……
基本句型
1、谁干什么
乐乐洗水果。
2、什么地方有什么
江上有一座大桥。
商场里有,有,还有。
3、打比方:什么像什么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4、表示事物渐变
雨越下越大。
5、是。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6、爱。
我们爱北京。
7、从。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8、正确使用“?”
你去北京吗?
我的书包呢?
他就是你的朋友吧?
阅读:
课本要求背诵的课文、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能准确地数出所给段落有几句话。
知道“。”“?”“!”都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
看图说话:
(1)看懂图意,语句要简短、通顺。
(2)要写明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格式要求:开头空两格。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知识点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知识点

数一数概念

数数,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从1开始数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对应的那个数,也就是说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举例说明

★--------1个星星

★★--------2个星星

★★★--------3个星星

★★★★--------4个星星

★★★★★--------5个星星

★★★★★★--------6个星星

★★★★★★★--------7个星星

★★★★★★★★--------8个星星

★★★★★★★★★--------9个星星

★★★★★★★★★★--------10个星星

上面的星星都数对了吗?是不是觉得这样有些枯燥呢?那么,大家还记得一首叫做《数鸭子》的儿歌吗?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首儿歌来再来学习一下数数吧~

数鸭子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嘎嘎嘎嘎真呀真多呀

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

唱呀唱着家乡戏,还会说笑话

小孩小孩快快上学校

别考个鸭蛋抱回家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这首儿歌是不是生动形象的为各位小朋友表现出数数的诀窍呢?那就一块来数一数上图中有几只鸭子吧。图中是不是有1只大鸭子和7只小鸭子呢?你数对了吗?

数数的技巧

1、大家要有顺序的数数,不能跳跃的去数,从上往下或者是从左往右,有顺序数一个划一个,这样就不会数错。

2、会用画画的方式以不同形状的图形来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不同的图形来辨别每个图形的个数。

动动脑筋做习题

1.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都有几个。

■■▲▲▲▲●●●●●●●●●★

()()()()

2.数一数有几个五角星,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

■■■■▲■■▲■■▲▲▲★★▲▲▲★★★▲▲★★★★

五角星()个,三角形()个,正方形()个

2.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几只铅笔,几个橡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都有几个。

■■▲▲▲▲●●●●●●●●●★

(2个)(3个)(9个)(1个)

2.数一数有几个五角星,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

▲■■★■■▲■■▲■■▲▲▲★★▲▲▲■★★★▲▲★★★■★

五角星(9)个,三角形(11)个,正方形(10)个

2.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几只铅笔,几个橡皮。

略。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领域分类

内容

知识

技能

·认识20以内的数;

·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

·认识物体的轻重、长短、大小、多少和高矮;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半时。

解决问题

·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数的实际问题;

空间

图形

知识

与技能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解决

问题

·简单几何体的分类;

·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

知识

技能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

·象形统计图;

·简单统计表。

解决

问题

·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用图表表示整理结果;

·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

实践与

综合应用

·大家来锻炼(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迎新年(综合应用本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各单元的教学内容

各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生活中的数学

(二)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三、加减法(一)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知识点:

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

知识点:

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猜数游戏(6,7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学会“6”和“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跳绳(8,9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

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知识点:

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分苹果(10的加减法)

知识点:

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3、本课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操场上(解决减法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2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2,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2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大家来锻炼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巩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能给事物正确排序。

3、正确理解图意,能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4、根据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正确比较“多、少”“高、矮”,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四、分类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懂得把物体按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3、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

整理书包(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点:

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五位置与顺序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知识点:

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

六、认识物体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物体分类(立体图形的认识)

知识点:

1、对几何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

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知道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是因为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

你说我摆(几何体认识的练习)

知识点:

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和“摆”的都有一定要求:说的一方要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几何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摆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中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一边用相应几何体模型把它摆出来。双方还要就摆的与说的是否一致进行确定。

七加减法(二)

(一)本单位知识网络:

(一)各课知识点:

捆小棒(11~20各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

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

搭积木(十几加(减)几的加减法)

知识点:

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认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为加法,减少为减法。)

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

3、在计算中找规律,理解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所得的差越小。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把与9相加的另一加数分解成1和几,使9和1凑成10,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就是“9+?”的凑十法。

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

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9+?”的经验探索“8+?”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8凑10,分解另一个加数。

第二种方法:把8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3、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买铅笔(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一))

知识点:

1、学会“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八”的退位减法及相关数学问题。

3、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第一种方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或8,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第二种方法: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三种方法: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9(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8)就等于几。

第四种方法:十几减9可以想成用个位数加1。(十几减9就用几加1)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全部掌握,但是要求学生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跳伞表演(十几减内的退位减法(二))

知识点:

1、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减5、4、3、2等数的减法在教学实际情况中进行穿插安排。)

2、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

知识点:

1、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4、多角度的认识一个数,建立数感。

八、认识钟表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知识点:

1、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的数字以及长短针的作用,知道指针转动的方向。

2、正确认读整时、半点。并说出时针和分针在整时和半点的指向特点。

小芳的上午(估计接近整时的时间)

知识点:

1、进一步巩固认读整时、半时。

2、估计整时应先看时针所指的位置,再看分针是否在数字12的左右。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个位上的8表示(),十位上的8表示()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一个一个地数,从十六数到一百。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82读()

二十七写作()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83里面有()十和()个一。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7680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青青:我吃了35只害虫。

蛙蛙:我吃的比你少一些。

数的运算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1.13-9=17-8=

2.树上原来有15只小鸟,飞走了8只,树上还剩几只小鸟?培养思维的正确性、敏和灵活性。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90-60=30+20=35+3=78-76=

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鞋:50元书包:40元文具盒:10元

1.买一双鞋和一个书包,一共用多少元?

2.鞋比文具盒贵多少钱?

常见的量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3.75元=()元()角()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体会人民币在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爱护人民币。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钟面上是()时()分

探索规律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

2468

102030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至少用()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形。

让学生说出用做成的正方体,数字4的对面是数字几通过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能不能用几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图形与位置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让学生在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及相对性,激发兴趣,发展创新意识。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你的座位是第()组第()个,你前面的同学是第()组第()个。你左边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统计与概率数据统计活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用画“正”字和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正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1、()形最多,()最少。

2、□比○多()个。

综合实践摆一摆,想一想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值及位值的概念。

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小小的商店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1、钉子板上不能围成的图形是()

(1)长方形(2)正方形(3)三角形(4)平行四边形(5)圆

2、用这个长方体一共能画()个长方形?能画()个不同的图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图见书P19页)

4、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见书P21页第四题)

5、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可以折出三角形、长方形。

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可以折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图见书P22页)

6、用一张长方形纸最多只能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自己动手折一个试一试。

7、把书P23页第5题的两种拼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试着动手做一做。

8、摆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4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正方形至少需要7根相同的小棒。

摆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3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三角形至少需要5根相同的小棒。

摆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6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长方形至少需要10根相同的小棒。摆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和正方形一样。

9、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位是十位,第三位是()位。

10、100里有()个十,()个一。

57里有()个一和()个十,43里有()个十和()个一。35个一是(),49添上1是()个十。

11、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1、10、100。

12、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13、百数表中,从左往右看一个比一个大1,从上往下看一个比一个大10。

14、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单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双数,写出25—34之间所有的双数。

一个数比70大,比79小,而且是个单数,这个数可能是()。

15、三十几加几的结果有3种可能(三十几、40、四十几),五十几减几的结果有3种可能(五十几、50、四十几)。

如果这里的加几、减几给出一个特定的数,结果就另当别论了,比如:三十几加9的结果可能是40、四十几,五十几减1的结果可能是50、五十几。

16、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17、以分为单位的有1分、2分、5分;以角为单位的有1角、2角、5角;以元为单位的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18、1元=()角1角=()分1元=()分

19、1张1元可以换()个5角,还可以换()张2角。

1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或()张5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还可以换()张20元,还可以换()张5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和()张5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

20、一张邮票8角,买一张邮票怎样付钱?

一盏台灯56元,买一盏台灯可以怎样付钱才不用找钱?(写出最简便的付法)

21、一个足球48元。

(1)买一个足球付的钱全是10元的,至少付了()张。

(2)买一个足球,带的钱正好,最多付了()张20元。

22、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

6元10元12元35元

(1)带50元最多能买几样不同的物品?

(2)买两样物品最多要付多少钱?最少呢?

(3)买一个乒乓球拍和一个羽毛球拍大约要带几十元?

基本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位置

1、上、下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前、后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左、右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位置

(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主题图(10页、11页)

(1)能从图中搜集数学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理解减法的两个基本含义,并能利用此含义列出减法算式。

2、12页例1

(1)能依据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运算)。

(2)经历自主探究算法、交流优化算法的过程。

(3)能恰当选择算法,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

(4)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3、15页例2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

(2)经历进一步优化算法的过程,并进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19页例3

(1)能准确的搜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能依据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完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整理与复习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

(2)正确掌握“一图四式”的内容。

(3)涉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优生能求“5根手指的中间一共有多少个缝隙”类型的数学思考题。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通过折纸活动,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特征。

2、通过“拼、组、剪”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动手的“搭、组、卷”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初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说明:练习六3题:能正确数出拼组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4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能连线。

5题:能正确数出缺少的墙砖和地砖的块数。

6题:能给打乱的平面图案重新拼组。

7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面的含义,并能判断最简单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中的每一组对面。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的数出、写出、读出100以内的数,并知道10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组成,进一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不同含义。

3、了解“十进制”,能估计100以内的数量,能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并能完成相关的模糊表述(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最接近、更接近),逐步发展数感。

4、知道三个数位的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数位顺序表中各个数位的意义,能看计数器写数、读数,并能根据给出的数在计数器上拨(或画)珠。

5、能熟练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渗透加法交换率)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与价值,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并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正确掌握人民币基本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完成相关的清点与互换。

3、能认识“小数记法”的商品单价,学会简单的购物,并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完成简单的计算。

4、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能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熟练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包括“多几”、“少几”的应用),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尝试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3、能熟练计算相关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并知道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即:1时=60分。

2、能认、读、写钟面上的时刻,能写出已知时刻“过几分”或“过几时”后的时刻。

3、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第八单元:找规律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图形中所包含的“11”、“111”、“1和几”、“几和1”、“几和几”的排列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2、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数列中所包含的递增或递减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3、能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有规律的一列图形或一列数,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

第九单元:统计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体会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并且能够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