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兰兰过桥》第一课时

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兰兰过桥》第一课时。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兰兰过桥》第一课时”,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兰、梁“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兰、各、坐、座、带、急“六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设计未来的桥梁。2、培养合作意识、强化小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对科学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教学重点

1、识字、认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的特点。

3、根据现有知识设计“未来的桥”。

教学难点1、通过让学生读这篇科幻故事,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朗读录音磁带。2、汽车在潜水桥上行驶的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3、学生收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了解桥梁的知识,至少认识一种桥。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自读识字

1、同学们,你看到过桥吗?你走过或认识哪些桥?

2。课件(出示不同桥的图片)边播放边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3、今天我们的新朋友叫兰兰,课文讲的就是兰兰过桥的故事。请大家坐端正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下课题————板书课题:兰兰过桥。齐读课题。

4、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小脑瓜里都产生了哪些问号?

5、过渡:那我们就带着这些小问号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请同学快快打开课本,大声读32课读课文之前谁来提醒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6、师提出读书要求:一是遇到你觉得难度的句子或者长句子,一定要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流利了。二是读书时身子坐正,左手压住书本,右手拿笔,随时标段,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它。

(学生自由读书时教师随时指导纠正学生的读书姿势。)

1、学生个别回答。

2、按照老师的要求指写课题并齐读。

坐端正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下课题————兰兰过桥。齐读课题。

认真倾听别人的问题并能针对课题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坐端正,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标段落,圈画生字。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流利了把课文读通顺。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导入课文,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编辑推荐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试图采用“扶”与“放”相结合,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级主动的学习状态。通过“求异、创新”及“课外练习”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举办拓展活动——展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动笔画一画好吗?

投影仪演示学生画的桥:说一说,议一议。

2、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

3、揭示课题,读题。(看教师写课题,注意“桥”字的规范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3遍。

②用“○”圈出本课中需掌握的字,用“—”标出本课需认识的字,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③思考:爷爷带兰兰过了几座桥?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样子。

2、检查识字和读书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

①齐读课文1—4自然段。

②看图体会,分组讨论。

这座桥叫什么桥?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桥上可以看见什么?

③小结:多奇妙呀!桥居然架在水中。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河—进桥洞——桥中观看游鱼、行船。)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

②引发质疑:你能从课文这几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确:桥的材料,使用方法、特点。)

③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疑难问题。交流学习体会。

④讨论:这座桥与我们平时玩的什么东西很相似?你能给它起个更贴切的名字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桥的使用过程。

⑤小结:多有趣的桥呀!我们再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变化的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收)

3、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齐读。理解词语:“变魔术”“专家”。

(四)再读课文,求异创新

1、齐读全文,讨论:兰兰的爸爸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

2、小结:兰兰的爷爷就是因为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再加上他多动脑、勤思考,成为了著名的桥梁专家。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桥?

(五)课外练习,拓展思维

1、收集一些关于桥的文字与图片,办一个“桥的演变”的展览。

2、设计一个新颖而又实用的桥,画在纸上。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一、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试图采用扶与放相结合,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级主动的学习状态。通过求异、创新及课外练习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举办拓展活动展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动笔画一画好吗?

投影仪演示学生画的桥:说一说,议一议。

2?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

3?揭示课题,读题。(看教师写课题,注意桥字的规范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3遍。

②用○圈出本课中需掌握的字,用标出本课需认识的字,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③思考:爷爷带兰兰过了几座桥?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样子。

2?检查识字和读书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

①齐读课文14自然段。

②看图体会,分组讨论。

这座桥叫什么桥?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桥上可以看见什么?

③小结:多奇妙呀!桥居然架在水中。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河进桥洞桥中观看游鱼、行船。)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

②引发质疑:你能从课文这几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确:桥的材料,使用方法、特点。)

③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疑难问题。交流学习体会。

④讨论:这座桥与我们平时玩的什么东西很相似?你能给它起个更贴切的名字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桥的使用过程。

⑤小结:多有趣的桥呀!我们再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变化的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收)

3?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齐读。理解词语:变魔术专家。

(四)再读课文,求异创新

1?齐读全文,讨论:兰兰的爸爸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

2?小结:兰兰的爷爷就是因为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再加上他多动脑、勤思考,成为了著名的桥梁专家。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桥?

(五)课外练习,拓展思维

1?收集一些关于桥的文字与图片,办一个桥的演变的展览。

2?设计一个新颖而又实用的桥,画在纸上。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兰兰过桥》


教学方法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过了潜水桥。这节课我们走一走兰兰过的另一座桥,好不好?

二、品读领悟

(一)、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的内容

1、提示学习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有了过潜水桥的经验。大家回忆回忆,潜水桥是怎么过的?

(1)找出这座桥的特点(与平常的桥不一样的地方)。

(2)说说我们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塑料桥的特点:

轻巧,便于携带,塑料做成,空气做填充材料。

(2)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又平又稳。学生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感觉也可以。

4、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他们创造的愿望,对他们合理的新想法要热情鼓励。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画下来,再相互交流。

(二)、师生互动,启发想象。

1、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和爷爷一起去吗?(教师范读旁白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说的话并根据课文描述自由地做兰兰的一些动作,比如:吓得闭上眼睛等)

2、当读到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时,师问:从这句话中看出,潜水桥大不大?你觉得还可以说潜水桥像什么?(启发学生想象并学说比喻句)

3、读完第4自然段,师问:课文中的兰兰在桥里面看到了这些,现在你们都是小兰兰了,你们在桥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4、读完课文,师问:刚才我们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学生想象说话)

(三)、反馈:你知道兰兰过的是什么桥了吗?(学生回答)

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1.要求学生再自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潜水桥和塑料桥非同一般?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大家以四个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并填好调查表。

潜水桥塑料桥

造桥地点水里小河上

造桥材料特别坚实的玻璃又薄又结实的塑料

最大的优点不仅方便交通,还可参观海底世界轻巧,体积小,携带方便

板书:教师按照学生回答,将表格填写完整

(四)、桥知识展览会。

1、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2、每2上小组推选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将所收集的材料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中,供学生课后参观学习。

三、巩固延伸

1、课后生字组词。

2、出示课件中的练习题:让学生比较句子,说说体会。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潜水桥塑料桥

造桥地点水里小河上

造桥材料特别坚实的玻璃又薄又结实的塑料

最大的优点不仅方便交通,还可参观海底世界轻巧,体积小,携带方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兰兰过桥》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说课稿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试图采用“扶”与“放”相结合,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级主动的学习状态。通过“求异、创新”及“课外练习”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举办拓展活动——展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5~10自然段的5个生字及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塑料桥的轻巧简便。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两种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在哪里见过?快把你见过的桥说给同学、老师听。(学生自由答)

2.课件(出示不同桥的图片)边播放边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二、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各是什么桥?

(1)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

(2)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课文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学生齐读。

5.再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说板书

我的板书采用文字式,把课文中关键词句列举出来,简单明了,能让学生更清晰理解、记忆课文内容。

潜水桥:架在水里玻璃砖造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塑料桥:架在小河上塑料管子像雨衣大小

一年级下册《兰兰过桥》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兰兰过桥》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年级下册《兰兰过桥》教案

【授课时间】2016.6.14

【教材理解】这是一篇科幻故事,讲兰兰的爷爷带她外出途中经过的两座桥,一座是架在水中的奇特的潜水桥;另一座是能折叠的方便携带的塑料桥。课文给学生新奇的想象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生字,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的个性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

【学情简介】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会认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他们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创新发明的兴趣。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挂图、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谜语,揭示谜底桥

借助图画等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桥的图片,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学习“兰”字,教师板书,学生观察并提示大家哪些地方该注意,学生自己写并圈出写的好看的。

二、初读课文,引导思考

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有过桥的经历,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究竟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字音,课文中的长句子比较多,用心听听老师是怎样停顿的。

3.学生自由读课文。

把字音读准确,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圈出的二类字多读几遍。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找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用心听。如果他读的好夸夸他,有错误帮帮他。

5.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调皮的生字宝宝在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还认识他们吗?

A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灯片,①学生齐读生字,②同桌互读生字,③找小老领读,④开火车读

B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摘苹果的游戏。①自由读生字②小老师领读

C出示词语,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D出示带词语的句子。自己读句子,找生领读。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潜水桥

1.同学们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中,再去读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把课文读的更好。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桥?

2.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3.同学们我们跟随兰兰一起去走走潜水桥。大家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地读一读。想想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①架在水面上。

②用玻璃砖造的。

③像一座长长的透明的房子。。

4.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周围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走在这座桥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色呢?

5.再读一读,让我们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体会体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二)学习塑料桥

1.走过了潜水桥我们再一起走一走兰兰过的另一座桥,好不好?

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的内容。自由读课文5-9自然段。

(1)找出这座桥的特点(与平常的桥不一样的地方)。

(2)说说我们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塑料桥”的特点:

轻巧,便于携带,塑料做成,空气做填充材料。

(2)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又平又稳”。学生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感觉也可以。

四、总结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要想过一条波浪滚滚的大河,可以用()桥,这种桥是用()造成的。要想过一条小河,可以用()桥,这种桥是用()造成的。

2.小朋友们,爷爷真的会变魔术吗?科技的力量

3.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不仅仅设计了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座桥,还设计了许多的著名大桥,我们国家的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大桥,钱塘江大桥就是他主持建造的,还有武汉长江大桥。

未来的桥式什么样子的呢?请你设计一座神奇的未来桥,争当小小桥梁专家。有时间把自己的设计画下来。

五、学习坐和座

区别书写坐和座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潜水桥、塑料桥

一年级下册语文《夜色》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再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好吗?(课件播放)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

板书课题:《夜色》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的生字,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

4、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领读。

(2)课件出示词语:先开火车领读,再自己选词说话。

5、检查读文情况。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加字。

6、评议

三、读读悟悟: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后,提问:听了课文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害怕——不害怕。

2.轻声读课文,读后标出课文有多少小节。指名汇报。

3.学习第一节。

(1)边读边想“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指导读,读时读出害怕的语气。

(2)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

4.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

(2)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课件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3)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学生观看。

(6)教师: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课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意境。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象还做了个美梦呢!

(7)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说话训练:你有过害怕黑夜的故事吗?现在还怕吗?小组说一说。

6、小结: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其实黑夜里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要我们去发现,去观察。

7、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五、拓展:

1、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眼中的夜色: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读;

(2)指名说说自己眼中的夜色。

2、课件展示小朋友画的《美丽夜色》画,学生观看后,你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彩色画笔把你看到的美丽夜景画下来。课下画一画。

板书设计:

13、夜色

怕黑——————不怕

一年级语文下册《兰兰过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两种很有特色的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通过阅读认识两种特色桥,想象未来的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板书“桥”小朋友,这是什么字呀!看到这个桥你想到了什么?(各种各样的桥)

2、小结过渡:是呀,桥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呀,它连接着河的两岸,如果没有了桥将对我们的生活带不很大的不便。根据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需要许多桥梁工程师设计出了不同的桥。有个小朋友兰兰的爷爷就是一位桥梁工程师。今天我们将一起跟着兰兰和爷爷去看一看神奇的桥。出示课题兰兰过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可以拼一拼,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选一个你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大家帮你纠正字音。

3、同桌二人你读一个自然段,他读一个自然段,互相帮助纠正字音。

4、读了课文你知道兰兰过了哪几座桥吗?根据回答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5、课文共有几个小节,哪几个小节地讲潜水桥?哪几个小节在讲塑料桥?找出来和同桌合作读一读。

三、自主识字

1、读了这么多遍的课文,你认识课文中的生字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卡片,谁来当个小老师来带大家读。

2、没有拼音行吗?试一试。

3、这些生字,其中哪几个你已经知道了,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教师点拨。

4、读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四、书写生字

1、老师范写,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2、学生书空。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喜欢科学家吗?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桥梁专家爷爷,是谁的爷爷?(兰兰)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兰兰和爷爷去学习第32课。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1、上节课咱们在这一课中又认识了许多的生字词语宝宝。我们先跟他们打生招呼吧!

课件出示词语:桥梁工程师波浪特别结实玻璃砖惊奇划过去采野花又薄又结实轻巧又平又稳

指名读,一起读。又薄又结实又平又稳小朋友,你看到这两个词发现他们长得象吗?哪儿象?用又()又()也来说一说。

2、跟词语宝宝打完了招呼,小朋友,你回忆一下。课文中的兰兰跟随着爷爷走过了哪几座桥呀?板书(潜水桥塑料桥)在你的印象中,这是两座怎样的桥?(神奇)

二、学习课文

1、你对哪一座桥最感兴趣?(潜水桥)好,我们就先去潜水桥吧!

2、学习潜水桥

1)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潜水桥?(1—4)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四个小节。可以和同桌读,也可以自己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读完之后想一想潜水桥神奇在哪儿?把你觉得描写潜水桥最神奇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感兴趣的句子

潜水桥神奇在哪儿?你划了哪句话告诉大家好吗?

A、小节: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a)你为什么觉得神奇?(我觉得很有意思)

b)如果你是兰兰或者说你也在这座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你会有什么感觉?有点困难的话老师可以帮助你,出示句式“当我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仿佛觉得(),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我会说()。”

c)真是一种神奇的感觉,小朋友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难怪兰兰会怎么样地站在桥上?(惊奇)你知道什么是惊奇吗?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种惊奇吗?指名读—齐读

B、潜水桥真够神奇的,让我们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条生活在水底世界里的一条小鱼了,感觉到轮船从头顶驶过的神奇。真有意思!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呢?

C、这座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

a)谁来读读这句话。读这句话,句中的哪个词最让你感兴趣?最吸引你的目光?(结实特别玻璃砖)

b)什么是结实?在你的眼中什么东西是很结实的?(石头钢铁……)这里说是结实的什么?

c)砖?你见过吗?用什么做的?(用泥烧制成的)可以用来做什么?(造房子)

d)这种玻璃砖有什么与众不同吗?特别结实?“特别”你能为特别找个近义词吗?为什么潜水桥上用的玻璃砖要特别的结实?(因为这是一条波浪滚滚的大河。)可能学生会说因为在水里。可以这样引导:这是在一个小池塘里吗?这是在一条小河里吗?

e)波浪滚滚的大河说明什么?水很深,水很急。如果没有这么特别结实的玻璃砖会怎么样?

f)指导朗读: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这座桥的结实吗?

g)在兰兰的眼中这是一座多么结实多么漂亮的桥呀,很像什么?(一幢长长的房子)

过渡:建在水中的桥——潜水桥真是神奇!小朋友喜欢吗?可你知道吗?要建造这样的潜水桥难度有多大吗?这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精密的计算。也许你觉得不可思议,但我们的桥梁设计专家却能做到。这是智慧的火花,这是科学的精华。兰兰还认识了一座什么桥?(塑料桥)这又是一座怎样的桥呢?他又神奇在哪儿?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3、学习塑料桥

1)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讨论一下,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和好朋友先读一读课文的第5-9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这座桥神奇在哪儿?找一找课文中的句子,词语。

2)交流说说神奇的地方。重点是指导好朗读。

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从这又薄又结实,上你知道了什么?说明这桥很轻。不是那种笨重型的桥,是吗?这么轻,搭在小河上,你敢过去吗?(又平又稳)

还有更神奇的吗?

随机板书(又薄又结实轻巧又平又稳方便)

三、拓展延伸

过渡:是呀,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让我们认识了结实又透明的潜水桥,又让我们知道了轻巧又方便的塑料桥。

1、小朋友们,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桥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一组有关桥的图片。

看了之后,你想说什么?

2、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当小小桥梁专家,也来设计一座神奇的未来桥好吗?谁先来当桥梁小专家?(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未来会是什么样?未来的桥又会发生哪些变化?谁也不知道。但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设计,也许有一天你设计的桥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也许你也将成为智慧王国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回家把这座你设计的未来的桥写下来或画下来。大胆地展示给大家,好好地珍藏下来。

三、板书设计

兰兰过桥

潜水桥特别结实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级语文下册《咕咚》

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

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讲的是

只小兔听见“咕咚”

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狮子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任何事情,

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从。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成四个部分,并有其相对应的四幅插图。

文的

2、3、4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先写了小动物怎么做,再写小动物怎么说,有利于学生读懂故事和讲述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流利。

3.借助连环画

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

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通过

文学习,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能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流利。

3.借助连环画

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

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能盲目跟从。

【教学

时】2

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

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揭示

1.(教师把

块石头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咕咚、咕咚)

2.板书:咕咚

对,就是这个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多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

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

二、初读

文 整体感知

1.请大声朗读

文,要求:

次读

文,能借助拼音把

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尽量做到通顺。

二次读

文,想想:

文中的“咕咚”是指什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请用“—”划出来。

2.交流反馈

a.指名分段读

文,师生共同正音。

b.指名回答

2个问题。

3.识记生字(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

 “转、跟”是前鼻音

“咚、命、象、领”是后鼻音

“熟”是翘舌音

“着”是多音字,在

文里读轻声的“zhe”。

三、图文结合,品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

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

)阅读

、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

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读

、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

跳、拔腿就跑、

边跑

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

种东西的名称。)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二)阅读

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

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

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

些,调要拉得长

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

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件。)

5.指名汇报:这

自然段中“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

边跑

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6.

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

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驯鹿等,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7.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

起跑。

8.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9.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

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

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

个跟着

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三)阅读

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

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四)阅读

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

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师生齐读

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四、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板:沉着冷静、肯动脑筋

2、那我们以后遇到事情该怎么办呢?(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板书设计:

20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着跑沉着冷静

大伙儿

个跟着

个肯动脑筋

野牛拦、问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字词,会写“朵”和“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快乐的心情,感受充满情趣的夏天。

教具: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大荷叶、字词卡(制成荷叶状)、一盆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片)师: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三个小朋友来到池塘边,你猜一猜,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先分说,再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教师引导:(手拿大荷叶)这是什么?生答师板书:荷叶。并指导“荷”的识记方法。师:你觉得荷叶怎么样?生自由回答。师强调:荷叶圆圆的。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4课《荷叶圆圆》。师接着板书:圆圆。学生齐读课题,师指导读出“圆圆”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师:第一遍读课文,有什么要求吗?请生回答。师再强调: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学生练读课文。

2.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自读、互读。

(2)请生领读。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生领读,师相机奖励“智慧星”

(3)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认读词语,男女赛读。

(4)师生共做识字游戏“我指你读”,学生读准字音,师奖励一张荷叶字卡。

(5)教师小结,表扬、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学生。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第二遍读课文,我们要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师:你想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课文?生请生读。师:请你对他们提出读书建议?生答。生分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3)生自由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合作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来读,教师参与其中并评出“优秀合作小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播放全文动画:认真看,仔细想:荷叶有哪几个小伙伴?生看,回答,师贴出荷叶词卡: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2)教师引导:这些小伙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自由读2、3、4、5自然段,分别找出小伙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请学生分别回答(顺序可打乱),同时演示分段动画。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地”,读好句子。

(3)师: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各自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请你选择词卡贴在相应的位置,并练习说:…把荷叶当作了…。

(4)学生质疑,分组合作学习,讨论解疑。

(5)请组长汇报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如,用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6)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练习读,指名读,挑战读,师生评议,教师点拨引导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雨儿的快乐的心情,读出快乐的语气。

(7)分角色师生合作读,(学生戴上头饰)其余学生边听、边看,还可以加上恰当的动作。

(8)小结: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快乐,也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你们会对荷叶说些什么?(荷叶是我的大凉帽;荷叶是我的一本古诗书……

五.写字指导:朵、机

师范写,生描写,师:仔细观察,应注意什么?生答。

请学生摆正姿势,拿好铅笔,练习书写,展评。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第一课时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第一课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第一课时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设计说明:

阅读一篇文章就是打开阅读世界的一扇窗户。这篇课文,描绘了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可以采取图文结合,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注意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乛”。

2.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3.认识大自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特征。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图片)创设情景,引出课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2.引入新课《秋天》。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读文要求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识自然段。

4.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

(2)教师引导开火车读。

(3)小老师带读。

(4)指导学生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

(5)教师引导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6)组织学生游戏。

5.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引问: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引导学生看图第2个自然段引问。

(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写什么?

(2)大雁是怎样飞的?

(3)理解“一会儿”。

(4)引导同学找“一”字的不同读音。

(5)指导学生朗读。

3.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读课文,回答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说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啊”表示什么?

(3)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4.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出赞美之情。

5.指名读。

6.引导齐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背诵。(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看图,背诵。

2.师生会背。

3.指名背诵。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整节课中,利用多种形式的自由读,分段读,齐读,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了学生发现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认识了自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创设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一年级:《兰兰过桥》教案一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朗读录音磁带。

2、汽车在潜水桥上行驶的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一、激趣导入新课

借助图画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兰兰过桥的片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

二、初读课文,引导思考

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过过桥,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究竟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学生小声读课文。

要求:

(1)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

3、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学习生字、生词的情况

4、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三、师:好。让我们先来过一过潜水桥

1、清大家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地读一读。想想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2、再读一读,让我们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体会体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四、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说“潜水桥”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砖造的。

3、像一座长长的透明的房子。

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

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周围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五、师:这座特别的“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吗?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兰桥座特结实

1、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

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

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教师进行书写指导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的一部分

课堂订正。

一年级语文下册《王二小》第一课时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语文下册《王二小》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王二小参考教案一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的能力。

(三)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三、教学难点

课文较长,能通顺地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21课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勇敢爱学习的小八路军,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为八路军放哨,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小英雄王二小。(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简单介绍王二小(解题)。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少年儿童团组织。王二小是儿童团里的一员,所以称他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即站岗或巡逻)在一次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战斗中被敌人杀害了。

(三)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大概的了解。

(四)学习生字及生词。

1.看田格中的生字,画出句子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己读。

(2)同桌互相读。

(3)老师检查(用卡片)读的效果。

王二小

儿童团员

帮助

英雄

冲下来

响起

3.识记生字。

(1)利用熟字记字。

王:三加一竖,笔顺一二

王。姓。

童:上下结构,上边立下边里。儿童。

团:大口框里面加才,注意笔顺冂

团。儿童团,共青团、团结。

员:上边口下边贝。团员,成员、少先队员。

助:劳动的动字去掉云换上且。或者姐,去掉女,加上力。帮助、互助,助人为乐。

响:口字旁加向。表示声音,声音很响,响亮。

冲:两点水加中。冲上去,冲下来,用水冲一冲。

雄:谁去掉百字旁,换上

。英雄、雄伟。

英:草字头,下面中央电视塔的央宇。

(2)偏旁加部分记字。

帮:按三部分记,上下结构,左上是三横一撇

,右上是阝,下面是巾字底。帮助、帮忙。

(五)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自己读)。

2.在小组内,一人读一自然段,一人读其他同学听,如果有读错的组内同学给以纠正。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

时教案

、学情分析:

年级下册的孩子已经有了

定的识字能力,比如熟字加偏旁、做动作识记等。他们对“又()又()的()”短语来描述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概念还不清楚,所以这个知识点本节

要重点掌握。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

文。
2、熟字加偏旁识记生字:猴;动作识记生字:掰、扛、扔、摘、捧、抱,字理识记生字:追、瓜。正确书写生字:非、常。
3、积累短语: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会用“又()又()的()”来说

说生活中认识到的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三、教学准备:

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设计:

)“悦”读绘本,感知故事大意。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厉老师给大家带来

个绘本故事。
出示

题:小猴子下山,哪位热情的孩子能帮我读读题目?猴的

二声读得很到位,让我们

起来读读这个词:小猴子。猴的偏旁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哪些反犬旁的字:猫、狗。很多反犬旁的字是动物的名称。猴的右边是个什么字呢?时候的候要减去

个短竖。
小猴子要准备下山去看看,你们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和小猴子

起去看看它发现了什么。
(生边看绘本边听故事《小猴子下山》)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发现了什么?
生:小猴子下山,看见了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师:(板贴实物)谁能连起来说

说?出示句式。
生:小猴子下山,看见了玉米、桃子、西瓜和兔子。
师:这些东西分别是什么样的?小猴子看见它们后又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们打开书,仔仔细细地读读这个故事。
(二)自主读书,积累典型短语。
师:快速把书翻到

94页,听清要求:自由大声朗读

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

次可以站起来读

二次。(生自由读书)
师:读完后发现了吗,小猴子看见的这些东西分别是什么样的?

文里有没有词语形容它们?
生:我发现,

文里描写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小兔子蹦蹦跳跳。
(师板贴: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师:谁能读好这些短语呢?让我们联系图片再来读

读吧。
师:你能用“又……又……”来说

说其他事物吗?不着急。(出示香蕉图)比如,香蕉又……又……?
师:(出示草莓图)我们可以说草莓又……又……?(她也想到了草莓的颜色和形状。)
除了说水果,你还能用“什么又……又……”说说其他东西吗?同桌商量商量吧。
师:用上“又……又……”可以把东西描绘得更具体、更形象。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小猴子的脚步,

起下山去看看吧!
(三)联系语境,归类识记动词。
师:谁来读读故事的开头

自然段。(生读

1自然段)
师: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他是怎么做的?
生:掰了

个,扛着往前走。
师:学老师的样子,在书上找到表示这两个动作的词,把它圈起来。看谁火眼金睛,最先发现。(生动笔圈画)
师:找到表示这两个动作的词了吗?那么,开动脑筋再去读读

2~4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猴子看见桃子、西瓜、兔子后分别怎么做的,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圈出来。(生再

次动笔圈画)
师:请大家看黑板,我们来校对

下,有没有圈落了。(依次出示动词)
小猴子看见桃子,扔了玉米摘桃子;看见西瓜,扔了桃子摘西瓜;看见兔子,扔了西瓜追兔子。
老师把这些动词藏到了小卡片里,咱们开列小火车读读看吧。读准确了,还会用那才叫真正的了不起呢!谁能把老师手里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图片后面呢?重点理解:捧、抱的用法,用做动作来加强理解。
师:就是这些动词朋友,它们坐着识字小列车来了。我们

起来看

看。谁能给它们分分类,哪些生字可以住在同

间车厢里?
生:提手旁的生字可以并为

类,住在

起。如,“扛、捧、摘、抱、扔”。然后,“掰”这个字单独住

间,“追”也单独住

间。
师:同意吗?为什么这样分?
生:因为前面几个字都是提手旁的字,表示要用手来做事情。
师:(出示儿歌)用手来做做看:
扛,扛,扛玉米;
扔,扔,扔玉米;
摘,摘,摘桃子;
捧,捧,捧桃子;
抱,抱,抱西瓜。
(生边念边做动作)配乐念加动作。
师:看看“掰”字的字形,想想意思。
生:我觉得“掰”就是用两只手把东西分开。你们看,这个字两边都是“手”,中间是个“分开”的“分”。
师:有道理,这个字的偏旁就是“手”。像这样,看偏旁、想意思,再做做动作,就能记住词,真了不起!
师:“追”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走之儿。
师:在古代的时候,“追”里面的部分,表示兵符与脚趾,士兵手持兵符在追赶逃犯。后来,随着金文、隶书,楷体字的演变,最后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走之儿就表示跑,跑着跑着,去追赶敌人。记住了吧?给它找找朋友看。
生:追人。
生:追赶。
生:追兔子。
生:追小动物。
生:追击。
师:好多好多词语,来,老师送你们

组词,

起读。
生:追问、追赶、你追我赶。
(四)书写时间。
1、今天,小朋友们的

堂表现非常棒,厉老师送大家

个词:非常。
先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
非:左右结构,左右差不多相等,主笔是

二个长竖,比

笔的上和下都要长

点。
五、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兰兰过桥》第一课时》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