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下册《描写要生动》教案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7

七年级下册《描写要生动》教案人教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下册《描写要生动》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下册《描写要生动》教案人教版

精彩开篇词
写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要使自己所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可采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按描写的对象和内容,可以将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按描写的角度和表现手法,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静态与动态描写,白描和细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描写要生动。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动形象的描写的常用方法、技巧。
2.练习如何通过描写把人或动物写活,写出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你是否养过动物?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记忆?试以“动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二、写作导航
好的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人物、动物、事件、景物等的具体状态,使人读了如亲见亲闻,如亲临其境。
要把人或事物描写得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抓住特点,突出重点。无论是写人、写物还是描景,都要如此。
例如《华南虎》里,虽然只写了老虎的背面,但从“凝结着浓浓的鲜血”的脚爪,从墙上带血的抓痕,作者写出了老虎的“悲愤”,也就抓住了重点。
2.从多方面观察、描绘。如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描写等的刻画,表现人物性格;通过对动物的形态、动作、叫声、习性等的描写,刻画动物的特点。
3.借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布封的《马》,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马与其他动物相比较,突出了马的崇高和美。
三、例文引路
邻居家的大母猫
一道黄色的光突然与我擦肩而过。回头一看,原来是我家那只披着黄色“皮大衣”的小狗——毛毛。它肯定又被邻居家的大母猫欺负了。要知道,这只大母猫脾气暴躁,眼里容不得有“半只狗影”。
那只大母猫也披着和毛毛一样的“皮大衣”,但颜色有所不同。它披的是一张灰色的“皮大衣”,大衣上还夹杂着一点白色。一双炯炯有神的棕色大眼睛,镶嵌在它那小巧可爱的脑袋上。一个大纸箱是它最舒适的家。每天我几乎都会到邻居家去看望这只猫。每次它都径直朝我走来,然后在我身上蹭来蹭去。它对我非常友好,从来没有对我使用过它那危险的利爪。可它对我家那只小狗毛毛却没这么客气。
记得那次,毛毛刚出门,迎面就来了那只与它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凶残的大母猫,真是冤家路窄。它们先是警惕地互相打量着对方,随后就是去试探对方。毛毛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不断地伸出前爪去试探大母猫。当然,那只大母猫也不甘示弱,它拱起背,像一座拱桥矗立在那里似的,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每当毛毛去抓它,它就会发出警告的叫声。它们这样子僵持了很久,但最后,毛毛终于筋疲力尽了,就一脸无奈地走了。大母猫看着毛毛,依旧保持着作战时的状态,直到毛毛走出十几米远。然后它就像是凯旋的将军,慢慢舒展着背,得意扬扬地走了,它那优雅的步伐简直和模特的步伐不相上下。猫狗大战结束了,虽然双方零伤亡,但还是大母猫大获全胜。
邻居家的大母猫不仅喜欢跟狗斗,而且它还爱吃一些昆虫,最爱捕捉飞蛾。夏天是飞蛾大量繁殖的季节,这只“飞蛾杀手”经常是白天到处找飞蛾,肆无忌惮地滥杀它们。有时这只“飞蛾杀手”吃过一些飞蛾后也会闹肚子,经常呕吐个不停,把刚吃进去的飞蛾又给“放归”自然。
这就是我邻居家的大母猫,一个大胆而又有个性的动物。
四、板书设计
抓住特点,突出重点。
描写要生动多方位观察、描绘
借用多种表现手法

相关知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思路要清晰》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思路要清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经典课文,梳理文章思路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基本的行文顺序。

2.通过编写提纲和写作实践,引导学生体验思路清晰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基本的行文顺序,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

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回顾经典课文写作顺序,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2.在设计提纲时,让学生合作讨论,体验拟写提纲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重温经典,任务导入

导语:同学们,我们经常用“思路清晰”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是如何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现在就让我们重温经典课文,开启思路的发现之旅吧!

请任选任务一或者任务二表格完成。

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

任务二: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的思路。

(二)合作探究,理清思路

1.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交流。

2.明确作者思路,体会思路清晰的效果。

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我”的教学由浅入深,突出表现莎莉文小姐充满爱心和善于教育。

任务二: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故事,通过牧羊人种树前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赞扬牧羊人坚持种树的创举,引发读者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行文顺序。思路的本质就是一种逻辑关系。严密的逻辑关系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那么如何构架这种逻辑关系呢?看看作家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示例,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体会行文顺序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引入学写提纲的环节。

(三)效法名家,学写提纲

1.阅读课后短文“朱光潜谈构思”,说说该怎样列提纲。

技巧提炼:

(1)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主题。

(2)“自由联想”相关内容。

(3)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4)按逻辑关系排列材料顺序。

2.整体构思训练。

围绕“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的主题,请你编写提纲。

方法指导:

(1)“自由联想”材料。

(2)围绕主题筛选材料。

(3)按照顺序排列材料。

预设:

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排列顺序: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归纳思路:按照学习的规律排列材料,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突出热爱学习的主题。

3.思路清晰训练。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周记提纲,请你应用所学,评判一下是否做到了思路清晰。如果没有,请你帮他修改一下,并说明理由。

主题:母爱

1.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2.每天下班回家,母亲都会询问我当天的学校生活情况,还会为我准备丰盛的晚餐补充营养。

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

修改建议:三件事都可以表现母爱,但是三件事的顺序缺乏条理性。可以按照递进的顺序重新编排这三件事,达到突出“母爱”主题的效果。

母爱的境界:照顾──教育──尊重,递进的层次。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编写提纲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写作前理清思路。

(四)小试牛刀,写作实践

以《二三事》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1.确定主题,编写提纲。

2.当堂完成习作。

3.同学相互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1.学会布局谋篇,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2.注意行文线索,体会条理清晰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1.根据同学的点评与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2.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编写一个提纲。

【设计意图】巩固编写提纲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提纲对于思路清晰的重要作用。

七年级下册系列作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下册系列作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下册系列作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
【训练目标】
选取一个生活事件或其中的一个片断进行记叙,重点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
【文题要求】
题目:面对的时候
要求:
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挫折、荣誉、成功、鼓励、打击、某种目光或情景……),使题目完整;
2、要有真情实感;
3、字数在500字以上。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作文指导】
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写作时就要结合人物的语言行动,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表情形象的描写,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这很重要的作用。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通过想象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运用想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当地的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作用。
【片断范例】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为了揭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心里描写还应当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经历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以下是几种心理活动描写的示例:
一、内心独白型(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二、幻觉描写型(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三、环境描写型(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四、语言行动描写型(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优秀例文】
当我面对老师目光的时候
谁说一滴雨露改变不了一颗种子的命运,谁说一束目光激不起希望的火花。有一种目光像一朵花芬芳了整个春天,有一种目光像一颗星映亮了整个星空,有一种目光一直陪伴在我身旁,激励我冲向远方。
那是一个炎热不能再炎热的下午,天空仿佛下了火,使大地也一样燃烧了起来,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今天是取成绩的日子,心中像装了个小兔子砰砰地跳个不停。
回到座位上,紧张的汗水顺着我的脸淌了下来,语文老师夹着卷子走了进来,面带喜色说:“这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非常好,我们班的xx同学仅以一分之差位居学年语文成绩第二名。”我仿佛被雷击了一般,全身都震悚了起来,我没有听错吧!那分明是我的名字呀!
当我走上台拿卷子时,耳边分明响起了掌声,这突如其来的荣誉让我受宠若惊,掌声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同学的议论。“不会是抄的吧,那么高的分。”“他的语文成绩一直平平,怎么会突然登峰造极呢?”同学们的议论如同一根根尖利的刺,刺痛了我的心,我强忍着对自己说:“平凡就一直平凡下去,为什么要一鸣惊人呢?”我困惑了,我迷茫了。
当我无助地抬起头时,我看到了老师的目光,此时此刻我心中涌起了一丝莫名的感激,从老师的目光中,我分明看到了信任、鼓励、理解和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老师,谢谢您的目光,它给我莫大的安慰与鼓舞,您那充满信任的目光给了我做人的自尊和继续努力的勇气,那束目光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P2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设计者:广州市第四十中学政史地科组何冬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重难点:
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别。)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集中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引导:用以上分析做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展示非洲气候图
提问:在图中,非洲的饿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
总结本课要点。
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人文环境
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人文环境主要方法的指导。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差异”,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抓住“差异”这个核心去设计。
本节安排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和亚洲内部地域文化的差异,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分析差异的原因,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学生情况分析:人地关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地域文化对于好动又好奇的初一学生来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学生通过其生活环境、媒体报道、互联网等途径对这些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人口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各地区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等关系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深层次的思考,而且是初次学习区域地理的人文环境。3.课程资源分析:本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区,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已体现出本区的文化内涵,学生对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班级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媒体上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报道等都是我们可直接利用的教学资源。


1.从改变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入手,渗透素质教育新理念长期以来,传统的地理教学目标是以基于认知的“双基”为主宰,学生的情意发展、学习过程的体验及方法的学习被严重忽略。地理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的目标全面刷新了传统的以“双基”为主的教学目的,为地理学科的全面育人指明了正确方向。
2.从“体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出发,组织编制教学内容
传统的地理教学将地理课程视为学校的一门课,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强化,使地理课堂变得封闭、孤立,使之与活生生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日益疏远,使学习者难以感知地理的魅力,难以体悟地理的价值。而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地理课”,为此我设计了二个课前准备活动:一是将P11活动2设计成游戏方案;二是由同学自由组合,以艺术家、人类学家、文化学者、建筑学家、服装设计师等身份组建考察团,在网上模拟“南中国海──地中海”这条线路去考察,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并选取最感兴趣的内容,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目的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地理与现实生活的息息相关,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内需和创造力。
3.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设计教学活动地理新课标大力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及协作精神,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师生和谐互动的引导者,即学习共同体中“平等的首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此我安排了本节课的教与学活动:①课前准备②游戏、质疑、问题整合③表演④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计算,了解世界和亚洲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增加数间的关系,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活动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掌握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
3.通过游戏和网上考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将座位安排成马蹄形,以便开展学习活动。
2.自由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游戏和考察活动。
3.游戏、质疑、整合问题。
4.表演、反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与学活动,使学生在考察、游戏、问题解决、反思的过程中感悟到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体验到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魅力,提高艺术鉴赏力。
2.通过游戏、网上考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及处理
重点:“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难点:理解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造成的压力,理解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通过课前考察、游戏、合作、直观的资料感悟体验。
三、教学方法体验、反思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复习提问]1、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
2、地形如何制约河流的流向?
3、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导入新课]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亚洲的人们怎样生活呢?
[显示]亚洲不同地区民族服饰
[猜一猜]根据第一节所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猜一猜它们分别分布在亚洲的哪些区域?
[讲解]服饰为单一薄裙———分布在亚洲南部、东南部的热带地区;
服饰为白色裹物———分布在太阳辐射强烈的西亚地区;
服饰为各式长袍—分布在气温年较差大内陆地区(上身袖管穿脱方便);
服饰为皮衣皮靴———分布在寒冷的亚洲北部。
[小结]很显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文环境。

[解说]人文环境常指人口、经济、城市、建筑、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
[承转]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亚洲的人口情况,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人口的一些情况,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人口状况的?比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人口密度是怎么计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区人口特别稠密?
[读图]6。13“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和图6。14“2000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提问]1、2000年世界总人口数是多少?(60。55亿)
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是多少?(12。95亿)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几个?(10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其中亚洲有几个?(6个)分别是哪些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活动]1、按人口数多少,给各大洲排队(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各大洲排队(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
3、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平均为1。3%),计算2001年亚洲的净增人口数和世界净增人口数;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亚洲?
[提示]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х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净增人口数(60。55亿*1。3%=0。79亿),所以2001年世界净增人口0。79亿,而亚洲2000年人口总数36。8亿*1。4%=0。52亿,所以每增加100人中有66人在亚洲(0。52/0。79*100=66)。
[小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板书]一、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提问]1、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说明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自然增长率)
2、我们还能想想其他方法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吗?(亚洲的人口密度)
[讨论]分组讨论亚洲的这些国家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从气候、地形、历史、经济角度分析)
[讨论]亚洲这么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展示材料]人口拥挤、开垦山坡、水土流失、庄稼枯萎等。
[小结]人口过多会导致资源不够用,从而又转化为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辨证关系,人类社会才会顺利进步。(即要理解“两只手”和“一只口”的关系)

[阅读]材料“亚洲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填图]根据阅读材料按因果关系填入框图中
A、要求增产粮食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粮食产量下降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恶性循环F、土壤肥力下降
[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
[提示]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问题是人口的过快增长,解决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依靠科学技术等。
[绘图]学生绘制良性循环图

[活动]以“亚洲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组织小组讨论对亚洲人口发展的建议,站在全球角度,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推选代表发言。
反馈练习:课课练8—10页
课后作业:1、请大家交流收集的材料,写一篇关于“由于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小论文。
2、搜集有关亚洲各地区的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等图片、资料。
反思
教师点评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探索精神等,引导学生从本节课的学习中质疑,将学生的问题整合到分析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为激励学生课外探究和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得最好的过程、最喜欢的环节和收获最大是什么?学生自由质疑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人文环境
多样的地域文化(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1、让学生了解亚洲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2、读图说出世界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3、使学生知道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密切的联系。
4、知道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
5、了解三类产业的划分。
教学重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
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教学难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
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法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多媒体]景观图P13图6.17学生观察5秒钟后遮蔽并多次重复提问:看到了什么?
[小结]人、帐篷、骆驼;人穿长袍、帐篷在沙漠上、骆驼是单峰驼。
[提问]人为什么穿长袍、为什么居住帐篷、人们如何生存、此地在哪里、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
[归纳]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便于散热。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人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需要居住帐篷。
[讲述]分析一幅图,要观察人们的服饰、居住环境、交通工具、生活方式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教师出示]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什么联系?
[探究]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讨论13页图6。17的2——6幅图所反映的当地文化状况,选代表发言。
[活动]完成14页活动1

[承转]由此可见,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自然环境适宜的地方,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提问]有哪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回答]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
[提问]这三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读图]分析三地区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小结]都位于北半球温带的南部、亚热带和热带的北部,也就是既没有过于寒冷的地区,也没有过于炎热的地区;从降水来看,既没有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也没有极度湿润的雨林地区;从地形来看都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而且土壤肥沃。
[提问]这一切都是巧合吗?说明了什么?
[回答]不是,说明人类的文明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所收集的亚洲不同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资料。

服饰
[展示]四幅图片
[提问]这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传统服饰?
[回答]中国的中式服饰、印度的纱丽、日本的和服、西亚地区的服饰。
[提问]西亚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回答]颜色大多是白色,头上缠着头巾,因为这里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可以反射阳光,头缠围巾可以阻挡风沙。
[提问]和服与中国哪个朝代的服饰相似?为什么?
[回答]与唐朝相似。当时唐朝很强大,日本曾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两国文化不断交流。
[提问]中式服饰这张图片拍摄于什么场合?
[回答]APEC高官会。
[讲述]各国领导人穿上中式服饰,感受东方文化韵味。今年中国许多城市出现中式服装热,你怎么看待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
[回答]中国去年有四大盛事,人们穿着民族服装表示庆贺。
[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文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结]受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饮食习俗礼仪
[活动]各国不仅在服饰上呈现多样性,其饮食习俗礼仪更是异彩纷呈。下面我们搞一个活动,男女接力比赛,说出各国具有特色的饮食习俗和礼仪。规则:不用举手,想好就站起来回答,男女交替进行。
[讲述]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老师也想和大家交流,日本茶道发源于中国,但为什么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提问]大家有没有亲戚在日本企业工作的?他们有什么感受?
[回答]工作压力大,很累。
[讲述]为了消除紧张和压力,人们通过品茶来体味人生的宁静和祥和。可见,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建筑
[讲述]我们说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劳动的全部成果。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它体现一种思想,具有象征性。而各国的建筑正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展示]民居图片
[讨论]1、这是哪些地区的民居?
2、各有什么特点?
3、请解释原因。
[回答]东南亚的高脚屋,结构分为上下二层,便于通风散热防潮,因为这里炎热多雨;西亚的传统民居墙厚,窗户小,可以阻挡阳光照射和风沙,因为西亚炎热干燥;印度尼西亚巴东镇建筑屋顶呈牛角状,便于雨水排泄,因为这里多雨。
[讲述]我们出去旅游都喜欢参观各地名胜古迹,下面老师带大家到亚洲各地转一转。
[展示]图片
[提问]我们参观了哪些名胜古迹?
[回答]中国的长城、故宫、兵马俑、天坛;古巴比伦古城;柬埔寨的吴哥窑;印度的泰姬陵。
[补充]还有韩国的国宝级财产佛国寺、泰国的素可太泰护国寺、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用石头书写的关于宗教文化和文化的书籍,是目前最大的佛教殿堂。
[讲述]大家请看这两张图片,越南古都顺化的太和殿和皇城,其建筑风格与哪国相似?
[回答]中国
[讲述]这是老挝的凯旋门和故宫,其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回答]溶入了欧洲建筑风格。
[归纳]可见从这里体味到文化的交融性。
[讲述]这是犹太教的哭墙,每到星期五,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可以到这里祈祷。画面上的人物是沙龙,你想对他和巴以局势说些什么?
[回答]不要以暴制暴,应相互尊重和理解,让人民过上和平的生活。
[讲述]好,这些名胜古迹大多都被收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展示文化的窗口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艺术和体育。请说出各国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体育运动。
[回答]比如中国的书法、京剧、武术;日本的相扑等。

艺术和体育
[提问]哪位同学练过书法:中国书法讲究什么?谁会唱京剧?给大家唱一段。
[展示]图片,以讲解员的身份给这些图片配上解说词,或者是个人才艺亮相。
[总结]刚才老师和大家进行了一次文化探访活动,体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风情,我们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是为了各国的文化更好地交融与传播。我们应尊重各国的文化,使文化成为各国友谊的桥梁,使文化成为人类永恒的财富。
[提问]亚洲有多少种文化?(如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这些文化有无高低优劣之分?
[回答]有很多种,这些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提问]目前世界上是否存在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回答]存在。
[提问]这种现象的结果怎样?
[回答]不利于国家之间的交往,甚至发生恐怖事件或战争。
[提问]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不同文化的共存问题?
[回答]每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有其特点和存在价值。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其他文化和民族?
[回答]理解和尊重。因为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实现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也是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对外开放的要求,所以人们在出国之前,都要在了解国家风土人情的同时,尊重其他文化差异。
[提问]如果一周后要到某国去,那么,你这一周将做哪些准备?

[承转]展示图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教育科技水平、建筑、服装等方面的图片。
[提问]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
[回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提问]为什么不同呢?
[播放]印度建国前经济状况的影视素材。
[回答]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独立前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就给建国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小结]历史条件
[播放]新加坡、韩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势素材: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小结]社会条件。
[播放]波斯湾沿岸国家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影视素材: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国家,工农业生产不发达,却成为亚洲较富裕的国家。
[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小结]自然条件
[展示]某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有关材料
[找出]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的,各国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境来确定其经济发展战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亚洲,少数国家是发达国家,如日本;而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活动]将图6。18亚洲部分国家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从大到小排序。
找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和低于500美元的国家。
估算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产值是尼泊尔的多少倍?
说一说亚洲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
看看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处于怎样的水平?
[学生小结]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低于500美元的国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国、越南、尼泊尔;2、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尼泊尔的154倍;3、亚洲各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较大。较高的发达国家有很少,如日本;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差异也很大。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新加坡达到30170美元,尼泊尔仅为210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44倍;4、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讲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发展还有困难。我们既不可因成绩巨大、水平提高而盲目自大,也不可因还有差距、道路曲折而妄自菲薄。我们应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因地制宜、缩短差距。作为中学生我们肩负着昌盛祖国的重任,一定要练就建设祖国的本领,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材料“三大类产业的划分”
[教师]以日本为例,教给学生如何解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三大类产业构成图
[学生]完成P16活动2
[显示]1998年亚洲五国国内生产总值三类产业构成(%)
[讨论]观察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三类产业比例之间的关系怎样?

[小结]经济落后的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较少。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目前我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第二产业,重视第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经济。

[总结]第二节主要讲授了亚洲的人文环境,其特点为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经济发展的差异”。我们通过大量的图表数据,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使我们学会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如何从地图和数据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亚洲是绚丽多彩的,它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有多样的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让我们全亚洲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把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建设得更加美好!
反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