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上册地理教案:农业生产活动鲁教版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5

高一上册地理教案:农业生产活动鲁教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高一上册地理教案:农业生产活动鲁教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上册地理教案:农业生产活动鲁教版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的各个因子及现代农业提高产出的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熟悉农业的各种分类方法,能从不同的侧面对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分类。
:农业的分类
:结合实际说明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其分类
:1课时
: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农业生产活动: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植物农作物动物家禽或家畜
人们通过文化交流,把这些农作物和驯化动物从起源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丰富了人们的食物品种和各地农业生产类型。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地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为动植物。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的差异,使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二)季节性和周期性
这是因为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明显。
二、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1、农业的产出:各种农产品。
供食用的有:粮食、肉、蛋、奶、水果、蔬菜等
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棉花、橡胶、皮、毛、麻、木材等
2、农业的投入:
自然条件:热量、水、地形、土壤、光照等
劳动力
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
科技: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在加大,如农业机械替代手工农具,化肥、农药的投入,可促进产出。
在现代农业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比值也在30%以上。

三、农业的分类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多种,可以从不同的侧面给它们进行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基本上分属种植业和畜牧业。有些情况下,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这样的农业称为混合农业。
2、按投入多少分类:
农业类型
投入情况
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
分布地区
粗放农业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
扩大土地面积
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
密集农业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出现了技术和资金密集的工厂化生产(如蔬菜、花卉等)
3、按产品用途分类:
自给农业:农产品(主要是食品如粮食或肉,少量的其他产品如蔬菜)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

延伸阅读

高中地理农业生产活动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中地理农业生产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高中地理农业生产活动教案

课题

农业生产活动

课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农业的投入、产出因素以及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的分类;

2.培养学生运用图片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辩证关系,认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1.农业生产的特点;

2.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5832

5.1农业生产活动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的各个因子及现代农业提高产出的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熟悉农业的各种分类方法,能从不同的侧面对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1)农业的生产特点。

(2)农业的分类。

教学难点

(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2)如何运用原理,设计最佳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比。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我国有12亿人口,有4亿人口在城市,8亿人口在农村,可见我国农业兴衰对我国国家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大部分是农民的子女,我们父母都从事着农业活动,那么什么是农业活动呢?下面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板书]一、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

[归纳]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提问]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有何特点?

[板书]二、农业生产特点

[举例]引导学生根据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已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农业主要发展耕作业,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与美国农业区域类型大体相同,为什么?美国农业又分为若干专业带,而我国却没有,为什么?

[学生讨论]

[归纳]美国东、西部与我国东、西部的自然条件有相似之处,所以农业区域类型大体相同;但美国与我国的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等却有很大差异,所以区域类型又存在不同。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板书]1.地域性

[提问]学校周围有一农田,种植玉米,玉米是否随时可收获?为什么?又假设我们是沿海渔民,是否可以随时出海捕到大量的带鱼?为什么?

[学生讨论]

[归纳]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均受自然因素影响,而自然因素随季节变化并有周期性,俗语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和“春播、夏管、秋收、冬藏”,因此,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板书]2.季节性和周期性

[承转]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们必须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生产活动,同时还要考虑农业的投入和产出比是否合理。

[板书]三、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举例提问]假设在我校试验田中种植小麦或在牧场上放牧牛羊,你认为小麦和牛羊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即小麦或牛羊的生长需有哪些投入?

[学生讨论]

[读图归纳]读教材图5.2,

[归纳]

1.农业的产出:各种农产品

可供食用的有:粮食、肉、蛋、奶、水果、蔬菜等

可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棉花、橡胶、皮、毛、麻、木材等

2.农业的投入:自然条件:热量、水、地形、土壤、光照等

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

科技: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在加大,如农业机械替代手工农具,化肥、农药的投入,可促进产出。在现代农业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比值也在30%以上。

[导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3页、144页“农业发展历史”部分,通过表5.1了解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分析农业生产资料、动力和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学生讨论]

[承转]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处在不同的农业发展阶段,同时还具有不同的地域类型。

[板书]四、农业的分类

[学生讨论]

[读图]引导学生读教材图5.3,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联系。

1.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基本上分属种植业和畜牧业。有些情况下,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这样的农业称为混合农业。

2.按投入多少分类:

农业类型

投入情况

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

分布地区

粗放农业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少

扩大土地面积

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

密集农业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出现技术、资金和资金密集的工厂生产(如蔬菜、花卉等)

3.按产品用途分类

自给农业:农产品(主要是食品,如粮食或肉,少量的其他产品,如蔬菜)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

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来进行农业生产。普遍进行专业化生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畜或禽。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归纳]由于动植物的地域分布不同,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存在差异,所以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人们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将它们进行分类。

[总结本节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的投入和产出、农业的分类等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农业生产特点与分类。同时还简单了解了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世界农业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尤其是科技含量较低,因此我们要大力进行科技兴农,树立为振兴我国农业而努力的意识。

布置作业:

1.通过调查完成课本第5页中的“活动”题。

2.通过世界农业分类的学习,你学会了哪种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5.1农业生产活动

一、农业生产活动概念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 2.季节性和周期性

三、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1.农业投入2.农业产出

四、农业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类

2.按投入多少分类

3.按产品用途分类

3.11农业生产活动 2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3.11农业生产活动 2”,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农业生产活动

●高考趋势展望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将面临机遇和严重的挑战,这部分知识也将成为高考的重点。

历年高考在知识方面突出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二是农业区域知识的考查;三是农业生态问题、工农业生产联系等。在能力方面,以往高考注意区位分析、读图分析、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等思维能力考查。

1.农业区位优势选择、农业生产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周期性"特点,农业生产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关系十分密切,也是历年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如1996年、1997年、1999年上海高考试卷中考查了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999年、2000年广东试卷,2001年广东、河南卷,考查了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类题目出现形式以前多以因果式组合、文字表达为主,今后发展有向给出材料(文字或图表)、多角度进行考查、形成组题方向发展的趋势。如2001年广东、河南卷中第13、14、15题,2002年上海卷第21题,2003年全国卷第20~22题,2003年全国文综卷第8~11题。

2.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在综合题中进行考查是高考命题趋向。材料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可联系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又可以考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具有分值高、综合性强的特点。如:1996年上海卷中第5、6题,1998年上海卷中第2题,1999年上海卷中第3题,2003年全国卷第32题,2003年上海卷第27、28、29题,31、32题,2003年春季招生试题第40题。此外这部分知识还可以出跨学科的综合题,政、史、地相互穿插,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科间在短时间内知识点的切换能力等,如2001年全国综合卷中第40题,2002年天津卷第36题。

3.11农业生产活动 4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3.11农业生产活动 4》,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农业生产活动

一.本周教学内容:

人类生产活动--农业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农业的区位选择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区位因素

(二)难点

1.区位的概念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异同

三.复习要点:

(一)农业生产活动

1.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生产活动。

2.特点:

(1)地域性。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所致。

(2)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

3.投入与产出:

(1)投入:

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②生产资料:动植物、农具(提高生产效率)、化肥、农药(促进产出)等。

③劳动力。

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产出:农产品。

①食用:粮食、果蔬、肉蛋等。

②工业原料:棉花、皮毛等。

4.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