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与磁信息的传递》复习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与磁信息的传递》复习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与磁信息的传递》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会描述磁场的及其磁场的性质;
2.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3.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知道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5.知道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出示复习目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始复习电学部分“电与磁”“信息的传递”。请看学习目标
二、完成学习目标
1.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九年级物理教材教材P119—P142内容后,完成《中考新突破》113页“考点解读”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的题目。
2.学生自学。
3.学生自学检测
(1)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小磁针放在某一空间,若小磁针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这个空间存在磁场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C.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
D.磁体的磁感线从磁体N极出来,回到磁体S极
(2)如图6-1-15所示,甲、乙为条形磁体,中间是电磁体,虚线是表示磁极间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则可以判断图中A、B、C、D四个磁极依次是()
A.N、S、N、N
B.S、N、S、S
C.S、S、N、S
D.N、N、S、N
(3)如图所示,对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所示的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感线
B.乙所示的实验现象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C.丙所示的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D.丁所示的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4)图所示的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关于直流发电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流发电机线圈内产生的是交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是直流电
B.直流发电机线圈内产生的是直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也是直流电
C.它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的原理工作的
D.图中的E、F称为换向器,它的作用是改变线圈内的电流方向
(5)关于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探究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B.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C.可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D.该装置在实验过程中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图是一个简易的发电装置示意图,当让导线AB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将AB改为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将会向________偏转;实验结果表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线切割磁感线的____________有关,如果导线左右往复运动,电路中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A为弹簧测力计,B为铁块,C为螺线管.闭合S时,电流表和弹簧测力计都有示数.再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小明去超市,走到电梯前发现电梯运动较慢,当他站在电梯上时又快了起来.小明根据所学的知识,画出如图6-1-22所示的电路(R是一个压敏电阻).小明分析:当人站在电梯上,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则电磁铁的磁性变________,衔铁与触点________(填“1”或“2”)接触,电动机的转速变________.
图6-1-22图6-1-23
(9)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如图6-1-23所示是扬声器构造示意图.当线圈中通过变化电流时,线圈受到________力作用,从而带动与线圈相连的纸盆__________,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10)当螺线管通电时,螺线管的N、S极如图6-1-24所示,请在图中标出电流的方向和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
4.教师精讲与点拨
三、当堂训练:
《中考新突破》130页“能力训练”;
课后反思
相关推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设计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使用说明】
结合课本做好预习,根据导学案进行学习,要有独立思考的过程,不懂之处勾画出来,然后合作探究,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认识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经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电流的磁效应”,初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2.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
【学习重点】
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学习难点】
安培定则的理解和运用。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训练。
【学具准备】
指导同学们用导线或者漆包线弯制奥斯特实验演示器和螺线管。
电池4节、开关1个、导线3根、小磁针2个,铁屑。
【知识链接】
1.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极之间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2.用磁感线可以形象的描述磁场。
3.在磁体周围撒铁屑,铁屑的形状可以反映磁场。
注意:本节课的两个实验需要大电流才能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为此,采取短时间将电源短路而获得。因此,要先摆好实验装置,再通电。实验结束后,立即断电。
【新课导学】
一、电流的磁效应
走一走科学家之路──做“奥斯特实验”
如图所示,把电路连接起来,将磁针支在导线上,让直导线平行于小磁针。
通电,观察小磁针会,这一现象说明:。
断电,小磁针会。
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会。
说明:。
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有,磁场的方向跟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找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这一发现激发了许多科学爱好者的探索热情,人们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探究它们的磁场,其中,有一种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螺线管。
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如图所示,把电路连接起来。在螺线管的周围均匀的撒上铁屑,通电。
2.轻轻地敲击玻璃板,观察铁屑形成的图案,跟磁体的相似。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的磁场相似。
3.用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并在图上标出磁极和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4.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磁极改变,并在图上标出磁极和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结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跟有关。
思考:你能总结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的关系吗?
三、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
用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螺线管的。
用安培定则判断你的实验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实验结果。
【巩固练习】
1.请你根据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定螺线管的磁极。
2.如图,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判定螺线管的极性、电流方向、和电源的+-极。
3.如图,开关闭合后,小磁针的状态将怎样变化,标出来。
4.如图所示,是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请在放大图中画出轨道下方的车厢线圈的绕线。
【拓展应用】
1.如果条形磁铁的磁性减弱了,你能用电流来增强吗?应该怎么办?
2.在生产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通电螺线管?
3.关于螺线管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导学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可以从学到的知识、经历的过程、情感体验、学习效果等方面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磁生电》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磁生电》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3.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的学习,掌握从多种因素中找出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信息,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电生磁以及磁能生电的对比,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电生磁”的逆向思维,可以从奥斯特实验入手,电能生磁,考虑磁能否生电。如何利用磁生电,通过实验发现,只有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才会有感应电流。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不能平行。电磁感应实验中要消耗机械能,最后获得了电能,所以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节中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实验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通过实验还发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线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重点:通过电磁感应实验,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磁生电的条件。
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三、教学策略
利用逆向思维提出磁如何能生电的问题后,可以利用迁移的方法来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中,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与导线的受力方向是相互垂直的,那么在感应电流产生条件中磁场方向、导线运动方向及感应电流的方向这三者是否也是垂直的呢。从四个方面来研究,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静止;沿着磁感线的方向、与磁感线相垂直;导线静止,磁体沿与导线垂直的方向运动等。通过实验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在实验中除了可以看到感应电流的产生,还看到电流的方向也在改变,当磁场方向、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就会发生改变。电磁感应在实际中应用于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等,电磁感应的过程就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通过手摇发电机来了解电磁感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准备
手摇发电机、线圈、检流计、U形磁铁、铁架台、发电机模型、发光二极管、小灯泡、开关、导线、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5分钟)
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
此实验称为什么实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
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可以生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索:磁能否生电呢?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
回忆: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并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生提出猜想。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利用逆向思维引入课堂。
引入新课
(5分钟)
不少科学家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有密切的联系。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发现磁可以产生电,但需要一定的条件。什么条件下磁才能生电呢?
学生了解法拉第。
通过对科学家的介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内容(25分钟)
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本实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为什么?
还需要补充实验器材吗?
思考:
(1)如何获得磁场?
(2)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
(3)如何显示电路中有无电流?
在电路中谁是电源呢?
按照电路连接实物(图1)。
(1)让导线在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永磁体;观察电流表的反应,分析现象;用多匝数导线线圈进行实验,仍保持静止。
图1
(2)改进实验方案,固定磁体不变,使导线在磁场中沿着不同方向运动,观察电流表的反应。
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根线,把导线想象成一把刀,总结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思考:如图2,导线固定不动,移动磁铁,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吗?为什么?
图2
学生讨论总结
根据研究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必须有开关。
导线、直导线、铁架台、细线等。
学生思考后回答:
(1)磁体周围有磁场,利用磁体可以获得磁场。
(2)电路中有电流,电路要闭合,还需要电源。
(3)利用电流表来检测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磁场中的导线。
观察现象,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说明导线在磁场中静止,电路中不会产生电流。
在实验中,观察到当导体沿着磁场方向运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当导线在磁场中水平运动、斜运动都会产生电流。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因为当磁体运动时,线圈相对于磁场也是运动的,并且在做切割磁感线,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
可以结合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来分析实验器材和操作,体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物理思想迁移的能力。
重做图1所示的实验,导线在磁场中向左和向右运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固定导线不变,把把磁体向左和向右运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若把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同时改变,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小结: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磁场方向或导线运动方向相反,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会变化,而同时改变磁场和导线运动方向,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学生观察实验,当导线的运动方向不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也不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变。
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实验能力。
在电磁感应实验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实验中消耗了什么能量,获得了什么能量?
你能实际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吗?
实验中消耗的是机械能,获得了电能,电磁感应实验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通过分析得出电磁感应能量转化过程。
发电机
展示手摇发电机。观察手摇发电机的构造。
把手摇发电机与电流表连接起来,先慢后快的摇动把手,观察灯泡的亮暗情况。
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接到原来灯光的位置,进行实验。观察二极光的发光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种方向不断变化的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交流和直流电有什么区别?
常见的直流电源有电池、有些充电器的输出电流等。
演示:利用电池给灯泡供电和手摇发电机给灯泡供电,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课件播放: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图。
分析发电机线圈转至不同位置时,电流方向的变化。了解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与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的关系。
总结: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从工作过程我们能看出,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变化两次。
回忆:什么叫频率?单位是什么?
构造:线圈、U形磁体等。
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灯泡一闪一闪的发光,并且转速越快,灯越亮。说明电流大小与转速有关,转速越快,电流越大。
观察实验,二极管在交替发光,说明手摇发电产生的电流方向在变化。
交流电的电流方向是变化的,而直流电的电流方向不变。
电池是直流电源,给灯泡供电时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灯泡的亮度恒定。手揺发电机供电时,灯的亮度发生改变。
分析交流发电机的工作过程,了解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变化。
回忆:
频率是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本实验中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是周期性变化的。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结培养学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结合实际的发电机,知道物理与实际联系紧密。物理应用于实际。
交变电流的频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50Hz。根据前面的分析,我国的交流电在1s内电流方向改变了几次?
播放发电站、发电厂中电机组的工作视频,了解实际发电机是如何工作的。
讨论:发电机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机械能从哪儿来?你能说出一些来源吗?
阅读课本中“科学·技术·社会”,了解磁记录的原理。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磁记录。
交流电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了两次,50Hz表示1s内有50个周期,电流改变了100次。
实际的发电机也有转子和定子,大型发电机发的电,电压高、电流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来发电。并且为了得到较强的磁场,还利用电磁铁来替代永磁体。
实际发电机发电时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提供机械能的有内燃机、水轮机、汽轮机等。
讨论录音机是如何进行磁记录的?如何把磁带上的磁信息转化成声信息的?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物理、技术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结(5分钟)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3.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4.交流电与直流电的区别。
拓展:如图是一个话筒的简图,说出它是如何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
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其余同学进行补充。
提示:可以从电磁感应的角度来分析话筒的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作业布置
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1~3题。
2.思考:如图是一个扬声器的结构图,它的构成与话筒相似,有同学说可以利用扬声器作为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请谈谈你的想法。
按要求完成。
知识巩固。
九年级物理《电生磁》学案新版人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电生磁》学案新版人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九年级物理《电生磁》学案新版人教版
【复习回顾】
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的作用。
2.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3.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出发,回到极。
4.请在下图中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特点?
思考:讨论: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外,还有什么物质能产生磁场让小磁针发生偏转?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
1.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填写下列问题:
现象:⑴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
⑵断电时,小磁针;
⑶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
结论:以上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___,磁场的方向跟_____的方向有关。
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与___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3.让学生阅读课本P124-P125了解“奥斯特实验”名称的由来及意义。
4.奥斯特实验的意义: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因为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
二.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么样的?
1.思考:既然电能生磁,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
让学生阅读课本P125“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来回答。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大家想一下要研究磁场应怎样研究?
学生思考并回答:实际就是研究磁感线的分布?
2.分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1)提出问题: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也应该存在磁场,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出磁感线的分布?(铁屑或小磁针)
(2)在螺线管中通入电流,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
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磁针所指的磁场方向(如右图),
想一想,在我们所熟悉的各种磁场中,通电螺线管
的磁场与哪种磁体相似?
(3)归纳分析:对比上节课学习的蹄形磁体和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实验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磁铁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端就相当于条形磁铁的两个。
三.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环绕螺线管的电流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教师提出问题: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它的两端就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那么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环绕螺线管的电流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分组实验: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环绕螺线管的电流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1.如图将通电螺线管靠近已知磁极的小磁
针,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磁极方向(如右图),
判断并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2.切断电源,将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改变,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磁极方向(如右图),判断并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实验结论: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通电螺线管的N,S极正好对调,这说明,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有关。
四.实验探究:安培定则
1.小组讨论课本P126“想想议议”:蚂蚁和猴子说的话对吗?看书P127图20.2-8,想想如何借助自己的手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2.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即为螺线管的极。
3.安培定则的作用:知道电流方向可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的磁极;
知道极性可判定: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练一练
1.判断下面螺线管中的N极和S极:
2.用箭头标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3、请根如图所示,请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课堂检测】
1.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证明了电和磁之间是相互的。
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形磁体外部的磁场一样,它的两端分别是极
极。当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时,螺线管的两磁极会。
3.小丽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和磁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出初步结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比较乙甲.丙两图可:。
4.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下列四位科学家都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B.帕斯卡C.奥斯特D.牛顿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螺线管周围一定存在磁场B.安培定则是用来判定电流方向与磁极方向的
C.知道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就可判断出电流的方向D.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对调
6.为了判断一段导体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下列几组器材,其中最为可用的是()
A.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B.蹄形磁铁及细棉线
C.小灯泡及导线D.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
7.如下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其中正确的是()
8.如图,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可确定磁极甲.乙.
丙.丁的极性依次是()
A.N.N.S.NB.S.N.S.S
C.S.S.N.ND.N.S.N.N
9.如图所示,M.N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绝缘杆ab上,它们受力时都能自由移动。当闭合电键K后,M.N两线圈将()
A.互相靠拢B.互相离开
C.静止不动D.先靠拢后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