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信息的传递》复习提纲

小学五年级信息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05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信息的传递》复习提纲。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信息的传递》复习提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信息的传递》复习提纲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复习提纲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亚力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

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变成声音信号。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独立的。

2、为了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依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拆线的,工作效率低。

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3、电话按信号传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

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简言之:电流模仿声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波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2、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108m/s(或3×105km/s).

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c=λf单位分别是m/s(米每秒)、m(米)、Hz(赫兹)。[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4、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

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显像管把电信号还原成图像。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与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声音信号由电磁波来传递。

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

无绳电话座机和手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一般使用范围在几十米或几百米之内。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通信

微波是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105MHz之间的电磁波。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所以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能否用月亮做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可以反射微波,但它离我们太远了(38万km)!信号衰减、时间延迟,而且只有当两个通信点同时见到月亮时,才能完成这两点间的通信。)

2、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叫做同步地球卫星。

在地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它们就像几个太空微波中继站,从一个地面站接收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到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现在通过卫星电视,一个地方出现的突发事件,全世界的人们几乎可以立刻看到现场的画面。

3、光纤通信

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4、网络通信

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因特网。

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既快又方便。例如,某电子信箱的地址是[emailprotected]

八年级下册物理经典复习提纲

第六章电压电阻

一、电压

1.电压的作用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1KV=103V1V=103mV1mV=103μV

3.电压测量

(1)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2)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见第七章后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电阻

1.1MΩ=103KΩ1KΩ=103Ω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四、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滑动变阻器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第七章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公式I=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原理:I=

2.电路图:

3.步骤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

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断路和短路

通路: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如,接线松动,接触不良,也是断路。

短路:电流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

根据欧姆定律知道,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第八章电功率

一、电能

1、电灯泡把电能转变为光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动能,电热器把电能转变为热(内能)。

2、电能的计量

(1)电能的单位:kW·h1kW·h=3.6×106J

(2)电能表上“600revs/kW·h”,表示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转。

(3)测量较小电能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600R/kwh)在10分钟内转30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W=×3.6×106J=1.8×105J.

二、电功率

1、单位:瓦(W)千瓦(kW)1kW=1000W。

公式:P=

2、额定功率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的测量

P=UI

根据I=U/RP=UI得:P=UI=U·U/R=U2/R即P=U2/R

根据U=IRP=UI得:P=UI=IR·I=I2R即P=I2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与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相同)

③所需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开关、小灯泡、导线。

④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在三种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U实=U额U实=1.2U额U实<U额

⑤实验结论:对于同一小灯泡来说,其实际功率随着它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实际电压越大,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它才能正常发光,此时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四、电与热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Q=W=Pt=UIt=U2t/R=I2Rt

3、利用电热: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

防止电热: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电动机的翼状散热片

4.电热器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原因: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保险丝的作用①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作的。

②保险丝保险原理:当电流过大时,它由于温度升高而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的作用。

六、生活用电常识

1、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进户线(火线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灯座、开关、用电器。

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2、火线和零线

用试电笔可以判断哪条是火线。

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漏电保护器就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4、两种类型的触电

①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人体、导线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了闭合电路。

②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大地,人体、导线、大地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了闭合电路。

5、触电的急救

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

第九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2.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二、磁场

1.磁场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2.磁感线的方向: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

3.地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磁偏角: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不重合,这个现象最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三、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人。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四、电磁铁

1.电磁铁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插入铁芯,电磁铁的磁性会更强。

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电磁继电器

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2、扬声器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组成。

六、电动机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当电流的方向或者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2、电动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组成。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3、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七、磁生电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2、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发电机在发电的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亚力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

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变成声音信号。

2、为了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3、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108m/s(或3×105km/s).

c=λf单位分别是m/s(米每秒)、m(米)、Hz(赫兹)。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显像管把电信号还原成图像。

3、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通信微波是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105MHz之间的电磁波。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所以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

在地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光纤通信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

4、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因特网。

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既快又方便。例如,某电子信箱的地址是[emailprotected]

扩展阅读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ρ=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ρ=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第十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提纲


第十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提纲
一、1物质的属性有哪些?但速度、温度、体积、面积等不能算属性。铅笔芯硬度表示方法。
2、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3、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在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电荷。
4、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不能。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如:烧红了的玻璃就是导体)。半导体材料有哪些。
二、质量:
1、定义: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把游码放在。
③“调”:调节天平使指针指在,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用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右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ρ=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三、新材料(此部分内容详见八年级下册课本P91----93)
1、纳米材料: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就发生显著变化。
2、超导材料:3、形状记忆合金:4隐性材料: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复习导学案

一、浮力的概念: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

2.几点讨论

(1)区分:浸在、浸入、浸没、没入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测量:F浮=G-F

(4)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

二、浮沉的产生条件

1.F浮=F向上-F向下

2.几点讨论

(1)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液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

(2)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不能理解一定是上表面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

(3)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三、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F浮=G排液

F浮=m排g=ρ液gV排(决定式)

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物体

上浮:F浮>G物下沉:F浮<G物悬浮:F浮=G物

2.推导出实心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

上浮:ρ液>ρ物下沉:ρ液<ρ物悬浮:ρ液=ρ物

3.漂浮物体:V排IV物

F浮=G物,ρ液>ρ物

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一、常用的一些概念和规律

1.密度的概念

2.浮力的概念

3.力的平衡条件

4.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5.阿基米德原理

6.物体浮沉条件

二、注意区分1.上浮、漂浮、悬浮;

2.物重G与视重G视;

3.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液;

4.物体质量m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

5.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

6.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积V排、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