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必修《论读书》学案河大版

小学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2

七年级必修《论读书》学案河大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七年级必修《论读书》学案河大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七年级必修《论读书》学案河大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本文的读书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1.体会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2.体会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的精炼及作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本文是培根的一篇著名的随笔。围绕读书,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求知的目的,读书的态度、方法等内容。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同时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观点精辟,见解深刻。
教学过程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你喜欢读那些书,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调动激情,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作者简介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学生回答出培根的相关情况。(多媒体出示培根画像)先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回答,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进一步总结便于记忆和掌握。
教学过程二明确学习目标指定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1.读一读,记一记: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1.纠正字音,积累字词。
消遣运筹
弛惰
挑剔狡黠
装潢烦琐
蒸馏
2.体会诵读中的语气、情感。在听、读中整体感知。
1.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明确:(板书)
先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理清作者的思路。
分小组讨论、分析,形成集体意见,选代表发言。
(教师适当点拨。)从旧知识中寻找新知识。
分析课文
2.文章怎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论述的?
明确:
第一层:(1-6自然段)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7-10自然段)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11-12自然段)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全班自由结组,进行激烈讨论、分析,形成集体意见,选代表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析思考的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三3.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体会:使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文笔老练,说理透彻。3.男女生分两组,比一比看那组找的准,分析透彻。层层深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品味欣赏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边读边体会经典格言,大声朗读给同学们听。感受哲学家敏锐、精辟、深刻的见解。
培养学生甄别、鉴赏的能力。
举一反三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任选论点,配上适当论据,写成一篇100多字的小议论文。准备3分钟,自由发表观点,自由发言。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知识、理性思维来驾驭语言的能力。
知识链接你能说出你搜集到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畅所欲言。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多媒体显示(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列宁读书趣闻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这是培根的著名随笔,见解深刻。对于仅接触过两篇小议论文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在教学中应注意到这一点,从实际出发,边梳理议论文的知识边适当点拨,让学生尽可能地有所收获。优点是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究,兴趣高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都得到了训练。不足之处学生对议论文知识比较生疏,在农村的孩子来说网络搜寻资料还是一个未知区域,教师得做适当补充。WWW.JaB88.cOM

精选阅读

七年级选修《默哀如山》选修河大版


七年级选修《默哀如山》选修河大版

默爱如山
①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
②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③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茶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④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⑤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⑥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⑦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
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教学简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体会文章质朴传神的语言,把握父亲的性格特点。
3.反复朗读中感受至爱亲情。
【自学提示】
1.初读课文,整理字词,谈谈感受。
2.再读课文,理清情节。(文中选取了感人肺腑的细节来写“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烙下的深刻印迹,请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作者主要描写了哪几个生活片断。)
3.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
(用“我感受最深的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在原文中作简单批注,然后在组内交流)
4.总结人物形象,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拓展链接】
回忆自己生活中和父母相处的点滴瞬间,重温亲情。
【练笔】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父(母)爱的感受。要求情感真挚。

七年级上册《合欢树》教案河大版


七年级上册《合欢树》教案河大版

《合欢树》是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围绕亲情这个主题,赞美了人间真情的纯真和美好。《合欢树》是史铁生所作,它是一篇为母亲而作的散文,文章以合欢树为抒情线索,描述了母亲生前和逝世后的几个生活片段,歌颂了母爱的深沉和伟大,在无尽的追思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理解。文章语言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动人。综合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于“合欢树”中表达了丰富的象征含义。综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出示幻灯片):
1..体会深沉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4.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文章中用平淡朴实的语言,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把自己对母亲真挚的感动展现出来,这正是学生应学会以小见大、平凡中见真情的写作方法,所以我把“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作为教学重点,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象征的写作方法较生疏,把“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高效课堂重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上更多的是授予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基于此,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点拨、引导、释疑等,而学生发挥自主权,可以写写划划、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流程:
高效课堂的标准不是看老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不是看老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生动,看老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为了让学生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学生能自己完成的,老师决不包揽,所以我设计的课堂流程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完成。
(一)情境激趣:
出示一张图片,介绍图片上的人物以及代表作,既让学生了解作者,又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我设计的导语是:这就是《合欢树》的作者史铁生。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领奖典礼上,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主人公史铁生。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代表作有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学习这篇文章,看看母亲是怎样来帮助这位残疾人的,同时来感受一下他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出示课题《合欢树》)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达到的学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
对于一些基本的字词以及理解,学生自己完全可以通过字词典在课下独立完成,在对课文内容感知的基础上,简单的问题是不成问题的。我布置的预习题如下(出示幻灯片):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呛()敷()熏()灸()虔()诚瞎逛()
2.解释下列词语:
茂盛:虔诚:
安慰:惊惶:
侥幸:侍弄:
3.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并根据这些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三)、读悟结合,自主学文: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好文章内容,我把课文的两部分分开来讲。
1.默读1-6自然段完成如下表格(出示幻灯片):。
时间事件对母亲的描写母亲的性格特征

学生独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完成表格,既能明白课文的写作顺序,又能理清文章事件,还能通过对母亲的各种描写体会到这种深沉伟大的母爱,这样学生自己能完成的东西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可以进行补充,矫正。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7-12自然段:
小组合作学习无疑给他们提供了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在自学中获得的多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和小组其它成员进行无拘无束地讨论交流,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很自由、很轻松。也就解除了往日课堂上常有的那种压抑感,使他们敢于问、乐于答,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课堂是自己活动的天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教师要巡视参与,成为小组中的一员,或倾听学生的见解,或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师生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在不断的讨论交流中,学生渐渐消除了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渐渐“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气氛自然变得十分轻松、活跃。我设计的讨论问题如下(出示幻灯片):
(1)合欢树是怎么来的?
(2)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生长过程?
(3)在母亲逝世后,作者对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又是怎样的?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补充矫正,明确:其实可以说合欢树就是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料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也可以说合欢树相当于母亲,合欢树就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那么大家认为合欢树象征了什么?(教师归纳补充并板书)
(四)延伸拓展:
学习了这篇课文,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肯定引起共鸣,学生肯定想畅所欲言,这样我设计综合性题,引发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请结合这篇课文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感触。
(五)小结:
利用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是这样设计的:课文以平淡朴实的语言,运用各种描写方法,以合欢树为媒介,既蕴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又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其实母亲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们身上,就像《懂你》歌词所唱“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让我们珍惜这份深深的母爱吧。播放《懂你》这首歌,再次以情感收尾,留有回味。
四、说板书(出示幻灯片):
板书是教学重难点的体现,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的反映课堂教学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我设计了一棵合欢树,把文章的重点难点内容展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以上我从四方面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说明,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复习提纲河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复习提纲河大版

【原文再现】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转转一作:再转)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原文注释】
①沧州南,一寺临【临:靠近。】河干(gān)【干:岸边。】,山门【山门:寺庙的大门】圮(pǐ)【圮:倒塌。】于河,二石兽并【并:一起】沉焉【于之,在河里】。阅【阅:经历】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设帐:讲学,教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究:推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是【是:这】非木杮(fèi)【木杮:木片。】,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去:离开】?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湮:埋没。】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颠:同“癫”,疯狂。】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盖:原来是。发语词,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沙为坎穴【坎穴:坑洞】,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如是:像这样】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已:停止】,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如:依照】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臆断:主观判断】欤(yú)?
【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了河里。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资金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信服地认为他的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是疯狂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
人们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整体感知】
《河中石兽》是纪昀(jǐyún)(纪昀,字晓岚)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考虑问题时,要从表到里分析原因,得出正确的解决根本方案。
阅读提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它说明了这些道理:1.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2.实践出真知。3.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同时也启示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文学常识】
1.体裁:文言笔记小说
2.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本文选自其中。
3.作品:《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全书主要记叙妖怪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另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
《四库全书》: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
【重点词句】
1.古今异义
并:古义:一起二石兽并沉焉。今义:并列。
阅:古义:经历阅十余。今义:阅读。
是:古义:代词这是非木柿。今义:判断词是。
盖:古义:发语词盖石性坚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但知其一。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2.一词多义
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离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橘生于淮南则为橘。是为其来也。在。
3.词性活用。棹: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4.汉字通假。①“颠”同“癫”,疯。②钯:同“耙”,整地的农具
5.注音:圮p;曳yè;棹zhào;杮fèi;湮yān;溯sù。
【课文理解】
1.文章分层:
第一层(1):交待石兽沉入河中的地点和两种寻找方法
第二层(2-3):另两种不同的寻找方法
第三层(4):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深化主题
2.四种寻找方法: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原地水中
不可得
第二种

顺流而下
无迹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中心思想:
⑴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臆断:主观判断】欤(yú)?
⑵主题概括: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否则会得不偿失。
4.认识不同的原因及性格分析:
寺僧: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的理论知识推断石兽在原地“渐沉渐深”了。(“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根据多年经验认为: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当求之于上流。(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5.写法探究
⑴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⑵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处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理的合理性。
⑶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①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
②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课文练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⑵山门圮于河()⑶临十余岁()
⑷阅知其一()⑸二石兽并沉焉()⑹尔辈不能究物理()
⑺盖石性坚重()⑻求之下流,固颠()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古义:();今义:()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⑶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7.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
【答案】
1.⑴靠近;⑵倒塌;⑶经历;⑷只。⑸一起,都⑹你们这些人。⑺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⑻本来。
2.⑴这样;判断动词。⑵事物的道理;物理学。3.D。
4.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⑶)(石头)一再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水而上了。(关键词为:已、遂、溯)
5.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因其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他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6.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言之成理即可)
7.(2分)示例: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只答要重视实践得1分。)
【结尾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比较阅读
(甲)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⑴石必倒掷坎穴中⑵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棹数小舟棹:⑵湮于沙上湮:
⑶庞然大物也庞然:⑷尽其肉,乃去去:
7.与“其反激之力”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蔽林间窥之B.无案牍之劳形C.大言数主之失D.子之听夫志
8.翻译。(5分)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分)
⑵驴一鸣,虎大骇,远遁。(2分)
9.用“只知……,不知……”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天下事的相同原理。(3分)
概括:
相同原理:
5.(2分)⑴石必倒掷/坎穴中⑵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6.(4分)⑴划船(答“船浆”0.5分)⑵埋没⑶巨大的样子⑷离开
7.(3分)C
8.(5分)⑴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探求事物的规律,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3分,其中“尔辈”、“物理”、“是非”、“杮”、“暴涨”及问号各0.5分)⑵驴一鸣叫,老虎非常害怕,远远跑开了。(2分,其中“鸣”、“骇”、“遁”,句意通顺各0.5分)
9.(3分)只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不知“反激之力”会让“石必倒掷坎穴中”。只知“庞然大物”而“大骇”,不知驴并无“无异能”。天下之事不能简单按常理作主观臆断(或:天下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多)。(没按要求句式作答的,前面项2分合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