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导学案:第三、四章知识点复习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班级姓名
设计教师:备课组长:
『学习过程』第三章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A)在地球上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A)地质年代从远及近依次是太古代、、、、新生代。
3、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灭绝时期是和。
4、古生代末期:60%以上种类灭绝,
全部灭绝,明显衰退。
5、中生代末期:盛极一时的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种类灭绝了。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
基础和植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A)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关系密切。
3、(A)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和。
4、有时,农民给土壤松土,这是为什么?

5、我国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哪一种有机质含量高?

6、森林土壤和草地相比,谁的有机质含量比较高?为什么?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分异规律定义成因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
延伸、随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为基础。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
向有规律地更替。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
到逐步降低,即以条件为主
垂直分异
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到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地方性
分异规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性和
性的规律。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1、纬度越高,雪线高度越(高、低),纬度越低,雪线高度越(高、低);迎风坡雪线(高、低),背风坡雪线(高、低)。
2、填出下图中各自然带的名称并说出相对应的气候类型。
第四章知识点
一、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差异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人口差异人口数量与规模
人口构成
人口密度
1、分布:我国古代村落,坐落在()阶地上
我国地势平坦的北方:规模(),分布(),聚居人口较多
塔里木盆地:分布在()
2、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等;社会经济因素如()()、()、工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在自然条件中,()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最为深刻。
3、(1)地形大势影响交通线路密度: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而交通线路密度也表现出西部()东部()的特点。
(2)①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交通线路一般呈()状分布。山区限制性因素比较(),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多呈“”字形分布。
②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地形,避开()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的破坏。
(3)地形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兰州市的主要道路成()分布,()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二、全球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是、或全球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在冷暖干湿的相互交替变化。
2、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时期的气候变化、时期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3、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经历过、和第四纪大冰期。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期较长,期偏短;期和期相互交替,但代以湿润期为主。
4、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当时平均气温比现在低。
5、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趋势。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和,1998年则是最暖的年份;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显著变化。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5%到1%,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了,亚热带地区则平均每10年
0.3%左右;雪盖和冰川的面积,全球海平面。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下列物质与能量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属于自然资源?焦炭、铁矿石、水能、雷电、自来水、蔬菜(A级)
2、自然资源的属性特征:
3、自然资源的分类
①按自然属性分: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
②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资源、资源
③把自然资源的属性分类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前煤炭时期(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能源:
2.煤炭时期(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
主要能源:生产力水平:
该时期骨干的大型工业区有哪些?
3、后煤炭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要能源:生产力水平: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能源为主,转向能源如:为主的能源的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农业社会阶段: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工业社会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产业和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石油工业城市:
钢铁工业城市:
有色金属工业城市:
3、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四、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
1、什么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特征?
3、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为哪些?

二、中国的洪涝灾害
1、什么是洪水,什么是雨涝,什么是洪涝灾害?

2、读“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回答:
(1)我国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复杂,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2)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有什么特点?)

(3)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锋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
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雨带)原因
4、5月份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大雨天气
6、7月份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
7、8月份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出现盛夏暴雨
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
8、9月份热带气旋或台风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精选阅读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4、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2012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


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
单元体系构建
一、细胞器与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1.能够产生水的细胞器及相应生理作用
细胞器名称细胞类型生理作用
核糖体动、植物脱水缩合作用
线粒体动、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叶绿体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2.有“能量转换器之称”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结构名称细胞类型生理作用
细胞质基质动、植物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线粒体动、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
叶绿体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注意:①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的含量多。②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中多。③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有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④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可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⑤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线粒体(提供能量)。
二、验证细胞膜的生理特性
1.细胞膜的流动性
(1)实验室证据:科学家用红、绿两种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与小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再将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呈红色,另一半呈绿色。再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细胞膜上红、绿荧光染料均匀分布。
(2)细胞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蛋白、磷脂的流动,还包括膜蛋白的自主流动。载体对物质的主动运输过程,可以认为是蛋白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3)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但温度过高,膜的流动性过大,甚至破坏了膜的结构,反而不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温度低,膜的流动性下降,膜的运输功能下降或完全丧失。
(4)膜的流动性与磷脂分子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有关,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越大,膜的流动性越大。依此推测,热带生物的细胞膜中脂肪酸饱和程度要高一些。
(5)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最重要的结构特点。它对于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物质的透过、膜内外信息的传递等非常重要。
(6)细胞融合技术(把两个同种或异种的细胞在融合剂的作用下,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技术)就是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的。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验证实验
(1)
(2)
(3)含不同矿质元素的培养液+不同植物测定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的初始浓度,培养一段时间
测定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浓度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9年,E.Ov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材料二: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且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
材料三: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材料四: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的染料标记抗体,使小鼠和人细胞膜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红色,另一半呈绿色,但在37℃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了。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可以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出现荧光点均匀分布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脂质;蛋白酶只对蛋白质起水解作用,如果生物膜中无蛋白质存在,则蛋白酶不会对生物膜起任何破坏作用。既然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膜的融合充分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流动性的原因是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答案:(1)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2)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蛋白质
(3)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学案


课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人与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

1课时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上学期学段学生

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其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对水循环地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该“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仍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对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用给予适当和关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将出现阶段性的高原期和飞速发展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以及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体

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认识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更能深刻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3、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总要意义,进而由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大江大河利用现状,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人类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

3、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1、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地球卫星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一个“水球”

观察图中的色彩,分析水体

引出课题:地球上的水

播放水的三态的视频材料

老师设问、提问

认真听取视频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挖掘人们对水三态的利用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对水的三态的利用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培养学生用地理原理解答实际生活的能力

阅读课三关于水的三态的基础知识

学生获取基本知识

阅读材料,获取知识的能力

用图片显示地球是一个“水球”的数据,并了解各种水体的分布和人类的利用情况

引导看图中的数据,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了解人类对水的利用情况

学生读图及教材

培养不生读图、文字材料,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强度“地下水”的埋藏与人类利用情况

新知识传授

边听边看,理解新知

突出人类对地下水利用的有限性

“目前直接加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有多少呢?”图片展示

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用数据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人类可利用可的有限性

为什么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呢?

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产生疑惑

引导学生思考

展示水循环各环节与分类

一步一步操作电脑,引导学生认识重点知识

观察理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

根据理解,并阅读P56页内容,总结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阅读材料

、相互合作

提取有效信息、讨论合作的能力

水真的取之不竭吗?

提出问题

积极思考

引发学生的思考

请结合生活实际,想想人类对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呢?

引出问题

相互合作讨论总结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图片展示人类对“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不利的影响,并思考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并思考地面下沉、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

联系实际,引发深思

积极联系实际,讨论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水患感思”练习

读图,联系所学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展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网页视频链接,展示植树造林与水资源的关系

用问题作视频内容引导

认真看、听,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总结出植树造成林对水资源的影响

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辨证的认识地理事物

展示人类对水循环其它方面的影响

展示PPT

认真阅读并归纳记忆

扩展学生眼界,增长见识

课堂基础练习

教导解题方法

学会审题选答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202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


202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

A、识记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袁世凯专权。

2、二次革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二次革命”。

3、袁世凯称帝:《中华民国约法》;“五九国耻”;“中华帝国”。

4、护国运动;《讨袁宣言》;《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蔡锷与护国军;《第二次讨袁宣言》。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历史背景。

2、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爱国思潮;张謇、周学熙、荣德生等。

3、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理解

1、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C、分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

D、综合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主要斗争。

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识记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二、五四爱国运动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爱国学生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运动中心的转移;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3.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与会主要人物;会议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理解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前后两个阶段思想宣传的主流及影响。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C.分析

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D.综合

1.中共“一大”和“二大”党的纲领的主要区别。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A.识记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条件和方针。

2.国民党“一大”的举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意义。

3.黄埔军校的建立:黄埔军校的办学特点。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冯玉祥北京政变:军阀混战;“北京政变”。

2.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3.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五卅运动;上海工商学联合会;省港大罢工。

4.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两次东征;国民政府的成立;国民革命军。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1.北伐军胜利进军:北伐目的、对象;北伐胜利进军概况;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2.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帝国主义的干涉。

2."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B.理解

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原因。

C.分析

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2.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区别。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