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2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

高中必修一历史教案

发表时间:2020-02-04

202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2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

A、识记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袁世凯专权。

2、二次革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二次革命”。

3、袁世凯称帝:《中华民国约法》;“五九国耻”;“中华帝国”。

4、护国运动;《讨袁宣言》;《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蔡锷与护国军;《第二次讨袁宣言》。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历史背景。

2、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爱国思潮;张謇、周学熙、荣德生等。

3、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理解

1、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C、分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

D、综合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主要斗争。

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识记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二、五四爱国运动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爱国学生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运动中心的转移;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3.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与会主要人物;会议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理解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前后两个阶段思想宣传的主流及影响。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C.分析

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D.综合

1.中共“一大”和“二大”党的纲领的主要区别。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A.识记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条件和方针。

2.国民党“一大”的举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意义。

3.黄埔军校的建立:黄埔军校的办学特点。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冯玉祥北京政变:军阀混战;“北京政变”。

2.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3.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五卅运动;上海工商学联合会;省港大罢工。

4.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两次东征;国民政府的成立;国民革命军。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1.北伐军胜利进军:北伐目的、对象;北伐胜利进军概况;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2.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帝国主义的干涉。

2."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B.理解

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原因。

C.分析

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2.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区别。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扩展阅读

高一化学第四章《碱金属》知识点总结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一化学第四章《碱金属》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高一化学第四章《碱金属》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钠

一、碱金属:锂、钠、钾、铷、铯、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由于它们的氧化物溶解于水都是强碱,所以称这一族元素叫做碱金属。

二、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呈银白色,密度比水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三、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4Na+O2====2Na2O(Na2O不稳定)

2Na+O2====Na2O2(Na2O2稳定)

2Na+Cl2===2NaCl

2Na+S====Na2S(发生爆炸)

2、与化合物反应

2Na+2H2O====2NaOH+H2↑(现象及原因:钠浮于水面,因钠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因钠熔点低;小球游动发出吱吱声,因有氢气产生;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因有碱生成)

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

首先是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然后是2NaOH+CuSO4===Cu(OH)2↓+Na2SO4(有蓝色沉淀)

注:少量的钠应放在煤油中保存,大量的应用蜡封保存。

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一、钠的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Na2O+H2O===2NaOH(Na2O是碱性氧化物)

2Na2O2+2H2O===4NaOH+O2↑(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a2O2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

2Na2O2+2CO2=2Na2CO3+O2↑(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里可用作供氧剂

二、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1、硫酸钠芒硝(Na2SO4.10H2O)用作缓泻剂

2、碳酸钠Na2CO3用作洗涤剂

3、碳酸氢钠NaHCO3作发孝粉和治胃酸过多

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

水溶性:Na2CO3比NaHCO3大

与HCl反应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热稳定性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不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常用此法除杂)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一、物理性质(详见课本107页)

银白色,柔软,从Li→Cs熔沸点降低

二、性质递变规律LiNaKRbCs

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的碱的碱性渐强。

三、焰色反应

1、定义: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呈特殊的颜色

2、用品:铂丝、酒精灯、试剂

3、操作:灼烧→蘸取试剂→放在火焰上观察火焰颜色→盐酸洗净→灼烧。注:焰色反应可用来鉴别物质记住:钠――黄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2016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6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归纳,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16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

Si

对比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四.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六.氯气

(液氯)和固态。制法:MnO2+4HCl(浓)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2NaCl现象:大量白烟

2Fe+3Cl2===2FeCl3现象:棕黄色的烟点燃点燃高温

Cu+Cl2===CuCl2现象:棕黄色的烟

Cl2+H2===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七.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Ag2CO3+2HNO3==2AgNO3+CO2↑+H2OCl-+Ag+==AgCl↓

若有疑问,可以直接留言,我会与你一起讨论的,谢谢你的配合,祝你学习进步!

光照点燃点燃

202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2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一、知识要点透析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识记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

3、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形势概况;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法两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殖民统治。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中英、中法《北京长约》的主要内容。

3、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进军路线;定都天京。

3、《天朝田亩制度》。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太平军北伐及其意义;太平军西征、东征。

六、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1、天京变乱: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简况。

2、重建领导核心。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三河镇大捷;李秀成进攻上海,英法侵略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

4、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

七、新思想的萌发

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2、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和《海国图志》;姚莹的《康輶纪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3、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

B、理解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所具有的新特点。

C、分析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2、《天朝田亩制度》的积极意义及其空想性。

3、《资政新篇》评价。

D、综合

1、评价林则徐的主要活动。

2、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的主要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导学案:第三、四章知识点复习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班级姓名
设计教师:备课组长:
『学习过程』第三章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A)在地球上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A)地质年代从远及近依次是太古代、、、、新生代。
3、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灭绝时期是和。
4、古生代末期:60%以上种类灭绝,
全部灭绝,明显衰退。
5、中生代末期:盛极一时的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种类灭绝了。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
基础和植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A)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关系密切。
3、(A)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和。
4、有时,农民给土壤松土,这是为什么?

5、我国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哪一种有机质含量高?

6、森林土壤和草地相比,谁的有机质含量比较高?为什么?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分异规律定义成因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
延伸、随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为基础。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
向有规律地更替。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
到逐步降低,即以条件为主
垂直分异
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到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地方性
分异规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性和
性的规律。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1、纬度越高,雪线高度越(高、低),纬度越低,雪线高度越(高、低);迎风坡雪线(高、低),背风坡雪线(高、低)。
2、填出下图中各自然带的名称并说出相对应的气候类型。
第四章知识点
一、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差异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人口差异人口数量与规模
人口构成
人口密度
1、分布:我国古代村落,坐落在()阶地上
我国地势平坦的北方:规模(),分布(),聚居人口较多
塔里木盆地:分布在()
2、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等;社会经济因素如()()、()、工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在自然条件中,()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最为深刻。
3、(1)地形大势影响交通线路密度: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而交通线路密度也表现出西部()东部()的特点。
(2)①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交通线路一般呈()状分布。山区限制性因素比较(),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多呈“”字形分布。
②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地形,避开()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的破坏。
(3)地形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兰州市的主要道路成()分布,()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二、全球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是、或全球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在冷暖干湿的相互交替变化。
2、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时期的气候变化、时期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3、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经历过、和第四纪大冰期。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期较长,期偏短;期和期相互交替,但代以湿润期为主。
4、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当时平均气温比现在低。
5、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趋势。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和,1998年则是最暖的年份;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显著变化。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5%到1%,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了,亚热带地区则平均每10年
0.3%左右;雪盖和冰川的面积,全球海平面。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下列物质与能量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属于自然资源?焦炭、铁矿石、水能、雷电、自来水、蔬菜(A级)
2、自然资源的属性特征:
3、自然资源的分类
①按自然属性分: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
②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资源、资源
③把自然资源的属性分类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前煤炭时期(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能源:
2.煤炭时期(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
主要能源:生产力水平:
该时期骨干的大型工业区有哪些?
3、后煤炭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要能源:生产力水平: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能源为主,转向能源如:为主的能源的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农业社会阶段: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工业社会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产业和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石油工业城市:
钢铁工业城市:
有色金属工业城市:
3、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四、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
1、什么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特征?
3、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为哪些?

二、中国的洪涝灾害
1、什么是洪水,什么是雨涝,什么是洪涝灾害?

2、读“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回答:
(1)我国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复杂,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2)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有什么特点?)

(3)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锋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
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雨带)原因
4、5月份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大雨天气
6、7月份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
7、8月份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出现盛夏暴雨
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
8、9月份热带气旋或台风影响,形成狂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