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历史下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岳麓版)

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七年级历史下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岳麓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下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岳麓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期的“倭患”
知识提要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2.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郑和下西洋的作用:(1)郑和航海的时间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2)郑和下西洋期间,亚非各国也多次派遣使者来到中国。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抗倭斗争
1.明朝初年实行海禁的原因:明太祖为了抵御海上各种敌对势力对明朝统治的威胁,实行海禁,限制海外贸易,但私人海上贸易禁而不绝,日本等周边国家是主要贸易对象。
2.倭寇的组成:由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走私贸易,也时常抢劫财物,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3.抗倭斗争的目的:为了保证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
4.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
5.主要战役: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等地九战九捷,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6.抗倭斗争最终取得胜利,其作用是: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抵御倭寇,加强海上安全,明代还绘制了沿海地形图,确定了明朝政府的海防范围,其中,东南沿海的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都已包括在内。
基础演练
1.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A.1402年B.1405年
C.1417年D.1421年
2.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是()
A.北京B.松江
C.刘家港D.泉州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出自()
A.戚继光B.俞大猷
C.郑和D.于谦
5.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A.山东B.浙江
C.福建D.广东
6.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
7.明朝抗倭名将是()
A.林则徐B.戚继光
C.岳飞D.文天祥
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9.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因为()
A.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
B.规模大.航程远.次数多
C.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10.阅读图片材料:
图片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片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
请回答:
(1)请列出郑和下西洋及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时间(2)试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人航海的不同之处。

(3)有人说,在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背后,体现出中国海上力量的没落和欧洲海上力量的兴起。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这给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B2.C3.C4.A5.B6.D7.B8.C9.B
10.(1)郑和:1405-1433年;迪亚士:1487年;哥伦布:1492年;达伽马:1497-1498年;麦哲伦:1519年。
(2)规模:郑和船队庞大,船多人多;哥伦布等人船队很小,船少人少。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影响,加强海外联系;哥伦布等人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的义举;而哥伦布等人远航属殖民扩张活动。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3)同意。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军事的发展呈现出颓势,倭患、边患不断。而明朝闭关锁国的国策又束缚了海上贸易的发展,致使中国曾一度领先的造船技术、指南针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海上力量落后于欧洲新兴国家。启示略(言之有理即可)。

延伸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导学案(岳麓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导学案(岳麓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课题: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总第课时
主备:审核:课型:新授
学习
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2、郑和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增加民族自豪感;学习郑和的高贵的精神品质。
3、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4、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使命感。
学习
重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闭关锁国的表现及影响。
难点:我国明清时期从开放走向闭关的原因。
学法
指导
小组合作法、阅读法、情境探究法、问题导读法、比较分析法、讲述法、读图分析法等。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

原因:,
从目的:,到西洋“取宝”
郑时间:年——年,先后次
和出发地:(今)
下到达地区:到达亚非多个国家,最远到达东海岸和一带
西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加
洋强了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
到居,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闭含义: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是对进行严格的限制。
关积极:有防御西方的一面。
锁影响消极:①限制了我国和的发展;
国②阻碍了的交流;
③使中国更加远离的潮流。

1.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么郑和的船队有能力战胜这些困难吗?我们应该学习郑和的什么精神呢?

2.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呢?

3.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清“闭关政策”表现在哪些方面?


用列表或者别的什么方式把本课的知识在回顾一遍。


1、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B、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2、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B、促进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D、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3、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住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
4、(),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语)
A、文化专制B、重农抑商C、与外界隔绝D、对外交往
5、我国很早就有人到“南洋(指东南亚地区)”谋生,从某个朝代的后期开始,去南洋的人就更多了,它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6、读课本P114“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回答:
(1)从图中标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
(2)沿着郑和的船队远航路线,做一次畅游,看一看能到达今天的那些国家?比一比谁到达的国家多。
(3)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日益减少。到清代统治者对外交往长期实行什么政策? 

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1、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以郑和、戚继光为榜样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1、郑和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

本课涉及空间概念较多,给学生学习带来不便。


一、郑和下西洋
1、原因

2、条件:结合P96动脑筋思考并讨论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探究
3、经过
(1)时间:
(2)次数:
(3)到达范围、最远到达:

(4)历史意义(影响):

二、戚继光抗倭
1、什么是倭寇?为什么明朝中期倭患严重?有何危害?
(不用写,在课本中找到标出看明白)
2、斗争经过:
(1)组建抗倭队伍:人称“”
(2)在__________,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
(3)又率部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平息倭患。
3、思考讨论:
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三、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_____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以__________的名义,骗取了在我国广东________的居住权。精讲透析

联系本课的这些事件,分析明朝对外关系的走势,并说明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以“思维拓展”为例小结本课


1、提问检测同步训练选择题。
2、完成材料题、简答题
3、课余时间:探讨活动与探究

掌握的很好好一般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课标内容]
①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②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开发南洋;倭寇;戚继光抗倭。
①引导学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培养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④采用课堂讨论、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②引导学生收集关于郑和、戚继光的资料,作为小故事的素材,提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鼓励学生向地理教师请教,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及到达国家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以增强各学科知识的联系,拓宽知识面。
④要求学生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使之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反侵略的一面,从而全面认识明朝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
[重点和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
难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
[教学方法]
采用故事法、讨论法、列表举例法
[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预习,并收集郑和、戚继光的有关资料。
课前引导: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对内不断强国化皇权,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明朝政权的巩固以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外交上,也展开了一系列重大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友好交往的一面,也有反抗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事件。
导入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和目的
2、概况
3、意义和影响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及其危害
2、戚继光抗倭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