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7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一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02

2017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一。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7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一,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17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一
第一部分: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二部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精选阅读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一)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一)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Z1.原子数AX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LMNOP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1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2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3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4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5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6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7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A~A共7个主族
族副族:B~B、B~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族:三个纵行,位于B和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1)电子排布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3)主要化合价+1+2+3+4
-4+5
-3+6
-2+7
-1(4)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冷水
剧烈热水与
酸快与酸反
应慢(6)氢化物的化学式SiH4PH3H2SHCl(7)与H2化合的难易由难到易(8)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增强(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2O7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10)化学式NaOHMg(OH)2Al(OH)3H2SiO3H3PO4H2SO4HClO4(11)酸碱性强碱中强碱两性氢
氧化物弱酸中强
酸强酸很强
的酸(12)变化规律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第A族碱金属元素:LiNaKRbCs(Cs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A族卤族元素:FClBrIAt(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同周期比较:金属性:Na>Mg>Al
与酸或水反应:从易难
碱性:NaOH>Mg(OH)2>Al(OH)3
非金属性:Si<P<S<Cl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易
氢化物稳定性:SiH4<PH3<H2S<HCl
酸性(含氧酸):H2SiO3<H3PO4<H2SO4<HClO4()同主族比较:金属性:Li<Na<K<Rb<Cs(碱金属元素)
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
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非金属性:F>Cl>Br>I(卤族元素)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难
氢化物稳定:HF>HCl>HBr>HI()金属性:Li<Na<K<Rb<Cs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Cs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非金属性:F>Cl>Br>I
氧化性:F2>Cl2>Br2>I2
还原性:F-<Cl-<Br-<I-
酸性(无氧酸):HF<HCl<HBr<HI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三看):
(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四、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7周期,3是短周期,4是长周期。
2、在元素周期表中,A-A是主族元素,主族和0族由短周期元素、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B-B是副族元素,副族元素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3、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4、元素的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反映了原子的结构和元素的性质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结构,预测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似,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例如,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五、化学键
化学键是直接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键型离子键共价键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Cl。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l。
2.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2)[](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2017高中化学乙烯知识点归纳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7高中化学乙烯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17高中化学乙烯知识点归纳(一)

1、乙烯结构特点:
①2个C原子和4个氢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②乙烯分子里的双键里的一个键易于断裂
2、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可使溴水褪色
(2)氧化反应:1)可燃性:空气中火焰明亮,有黑烟;2)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
(3)聚合反应:乙烯加聚为聚乙烯
3、用途:制取酒精、塑料等,并能催熟果实。
4、工业制法:从石油炼制
实验室制法:
原料:酒精、浓H2SO4(浓H2SO4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收集:排水集气法。
操作注意事项:1.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可提高乙醇利用率,混合时应注意将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搅拌.2.温度计要测量反应物温度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3.为防液体爆沸应加入碎瓷片4.为防止低温时发生副反应所以要迅速升温到170℃5.烧瓶中液体颜色逐渐变黑,是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6.反应完毕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灭酒精灯.
5、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CnH2n(n≥2)
(2)烯烃的通性:①燃烧时火焰较烷烃明亮
②分子里含有不饱和的双键,容易发生氧化、加成和聚合反应。
高中化学乙烯知识点(二)

选择题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
C.钢铁的产量D.硫酸的产量
下列对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能发生聚合反应
下列物质中,与乙烯所含碳、氢元素的百分含量相同,但与乙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环丙烷B.乙烷C.甲烷D.CH3CHCH2
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点燃前都应验纯
C.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有黑烟生成
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将29.5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增重7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
A.75%B.50%C.30%D.25%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发生加聚反应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CCl4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下列物质中,不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H2B.H2OC.KMnO4D.Br2
计算题
在标准状况下,某烃的密度是1.25g·L-1,一定体积的该烃完全燃烧生成4.48LCO2和3.6g水,求该烃的分子式。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二)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二)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
生石灰和水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铵盐溶解等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4、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键能、能量的关系
二、化学能与电能
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组成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某一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电流方向:正极导线负极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写出总反应方程式。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原电池。金属的腐蚀。
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负极(铅):Pb+-2e-=PbSO4
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
、电极反应: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过要注意一般电解质溶液要参与电极反应。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铂为正、负极,介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
负极:2H2-4e-=4H+正极:O2+4e-+4H+=2H2O
当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时:
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
4、燃料电池的优点:能量转换率高、废弃物少、运行噪音低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脂肪烃(链状)
烃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
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通式CnH2n+2CnH2n代表物甲烷(CH4)乙烯(C2H4)苯(C6H6)结构简式CH4CH2=CH2或
(官能团)
结构特点C-C单键,
链状,饱和烃C=C双键,
链状,不饱和烃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空间结构正四面体六原子共平面平面正六边形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难溶于水用途优良燃料,化工原料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溶剂,化工原料
有机物
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甲烷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
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高温分解
烯烃:
乙烯
氧化反应()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本身氧化成CO2)。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加聚反应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聚乙烯)
苯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HBr
+HNO3H2O
加成反应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
+3H2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分子式不同相同结构相似不同研究对象化合物化合物原子5、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二、乙醇与乙酸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乙醇与Na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与Na的反应(与水比较):相同点: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
结论: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但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氧化反应()燃烧
CH3CH2OH+3O22CO2+3H2O
()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CH3CHO)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消去反应
CH3CH2OHCH2=CH2+H2O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H+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碱,弱酸盐反应,如CaCO3、Na2CO3
酸性比较:CH3COOHH2CO3
2CH3COOH+CaCO3=2(CH3COO)2Ca+CO2+H2O(强制弱)
酯化反应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酸脱羟基醇脱氢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三)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三)
基本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种类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
糖类单糖CHO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果糖双糖CHO蔗糖C12H22O11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能发生水解反应麦芽糖多糖CHO淀粉(C6H10O5)n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纤维素
油脂油CHO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C=C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能发生水解反应脂CHO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C键,
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CHO
NSP等酶、肌肉、
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能发生水解反应主要化学性质葡萄糖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含有羟基和醛基)
醛基:使新制的Cu(OH)2产生砖红色沉淀-测定糖尿病患者病情
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工业制镜和玻璃瓶瓶胆
羟基: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蔗糖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淀粉
纤维素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淀粉特性: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油脂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蛋白质水解反应: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颜色反应: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鉴别部分蛋白质)
鉴别: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味道(鉴别蛋白质)酶特殊的蛋白质,在合适温度下:催化活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第四章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金属冶炼
1.本质:M(+n)(化合态)M(0)(游离态)
金属冶炼的方法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
Mg、AlZn、Fe、Sn、
Pb、(H)、CuHg、AgPt、Au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弱强主要冶炼方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富集法还原剂或
特殊措施强大电流
提供电子H2、CO、C、
Al等加热加热物理方法或
化学方法
(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NaCl(熔融)2Na+Cl2MgCl2(熔融)Mg+Cl22Al2O3(熔融)4Al+3O2
(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Fe2O3+3CO2Fe+3CO2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H2等。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Fe2O3+2Al2Fe+Al2O3(铝热反应)Cr2O3+2Al2Cr+Al2O3(铝热反应)
(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2HgO2Hg+O22Ag2O4Ag+O2
2.铝热反应
1.原理:Fe2O3+2Al2Fe+Al2O3(铝热反应)
2.操作步骤:
.将氧化铁和铝粉按照体积比3:2混合均匀制成铝热剂,装入容器内
取少量氯酸钾(助燃剂)充分研碎,撒到铝热剂顶部
取一根10cm左右的镁条(引燃剂),用砂纸打磨干净,插入铝热剂顶部
引燃镁条,戴好墨镜,以防闪光伤眼。
在铝热剂下放一些废铁,可以被铝热剂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熔化,变成炙热、亮黄色的铁水,非常壮观。
注意安全。
实验现象: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能,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高温下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最终生成液态的铁和氧化铝。
用途:焊接铁轨、冶炼金属、军事武器、传统烟火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提溴
浓缩海水溴单质氢溴酸溴单质
有关反应方程式:2NaBr+Cl2=Br2+2NaClBr2+SO2+2H2O=2HBr+H2SO4
2HBr+Cl2=2HCl+Br2
2.海带提碘
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当的氧化剂将其氧化成I2,再萃取出来。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实验方法:(1)用剪刀剪碎海带,用酒精湿润,放入坩埚中。(2)灼烧海带至完全生成灰,停止加热,冷却。(3)将海带灰移到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煮沸、过滤。(4)在滤液中滴加稀H2SO4及H2O2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证明含碘的现象: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2I-+H2O2+2H+=I2+2H2O
3.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均为化学变化
4.石油综合利用:石油蒸馏物理变化催化裂化、裂解:化学变化
5.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和NOx。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NOx。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