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案(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0-08-31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案(附答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案(附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
一、本章内容概述
本章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把物质分类法作为化学知识单独来教,在中学化学教学历史上是首次,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种精神——学科教学不再单为学科发展服务,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胶体是从混合物(分散系)的分类切入的。其实大家都清楚,胶体这部分知识相对比较独立,历史上教材编写者曾经分别尝试把它“掺杂”在元素化学(硅、胶体)中、置于高中化学最后(第3册选修中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现在又尝试把它置于高中化学的起始位置,努力实现尽快地与初中化学溶液部分的对接,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学习分类法后,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具体应用。
二、本章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在学科内容方面是同学们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1.与初中的衔接作用
与第1章相比,本章知识的衔接意义更大。本章知识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在初中化学中找到它的“根”。如前所述,有的是运用和巩固初中基础知识(元素与物质分类);有的属于对初中知识体系的补充(胶体对分散系概念的补充完善);有的属于初中知识的延伸发展(电解质是在电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有的属于对初中基础概念的深入发展、提升、统一。
2.基础性、工具性作用
物质分类法属于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方法性工具;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属于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科工具,是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性知识。
3.值得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章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于对比,通过分析熟悉的物质,逐渐认识到有限的因素与庞大的物质家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和运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新概念的思路和方法。
(1)物质分类法属于方法性工具,就不要把它本身当做死的知识来学习和训练。而要以其为线索,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法,对所学化学元素、物质、反应等进行多角度的分类,借以巩固学生对化学的认识。
(2)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电解质)两部分内容,在中学阶段的确是重点知识,但绝不意味着此处的教学要“一步到位”。而这里所说的不要“一步到位”,也不意味着在概念教学方面随意降低要求。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础概念的教学要务求扎实。而这个扎实需要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记忆、联想和教师科学设计和安排的必要训练。
对于示范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可考虑介绍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在水溶液里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事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关于电解质的完整概念;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教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三、在高考中的地位及常见题型
本章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点是高考中的重点热点,是必考内容之一,需要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分类是记忆的基础,高考试题往往会综合考查物质的分类;对于胶体知识的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考查内容一般是将胶体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离子反应的考查一般涉及的题型是选择和填空以及有关离子共存的综合判断;离子共存的命题发展趋势是:(1)增加限制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颜色遇到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以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等;(2)定性中有定量,一般和水的电离溶液的PH有关。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从考查上内容及历届的高考试题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而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或漏掉部分反应等等;(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20%左右;(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往往多次重复出现,例如碳酸盐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等等。
考查离子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高考试题中还会保留。离子反应的问题除保持传统题型外,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的简单计算、析出沉淀物或微溶物的计算也会出现。随着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问题,污水中的离子反应担负着变废为宝的重担,必将在综合考试中担任重要角色。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它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全过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考点涉及基本概念、配平简单计算以及关系式计算,还有强弱规律的应用。在高考中经常涉及的知识及题型有:(1)从氧化还原反映的角度来分析反应类型;(2)判断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反应产物;(4)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5)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近几年除注重基本概念的考查外,还出现了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与物质的分析推断结合在一起,或已知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之比,通过计算后确定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等新题型。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考查面广,能出较有深度的考题,有较高的区分度。该部分知识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今后的高考命题出继续从上面进行综合考查以为,还可能推出新的题型和新的设问方式,特别是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紧密结合。
考纲解读
一、本章的课标要求是:
1.认识比较、分类等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4.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本章的三维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了解丁达尔效应。
(3)了解电解质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盐的电离方程式。
(4)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6)能识别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讨论,认识分类法在化学研究的作用。
(2)通过对丁达尔效应、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反应等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体会从实验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理性思维过程

相关知识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教案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课标内容】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3.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4.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6.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7.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课标解读】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是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又可以让学生从分子层次上对化学物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单元教材以“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化学物质的一般属性为主线进行编写的。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的变化;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相联系的基本物理量,帮助实现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定量研究;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和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气体摩尔体积”的基本概念;物质的分散系也涉及分子等微观粒子。所以本单元内容实质上是在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使学生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这样编写一方面可以与初中化学进行合理衔接,另一方面又为高中化学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物质转化的一些实例,但初中化学中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没有对这些物质的转化反应进行整理总结。本单元中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还可以为后阶段学习钠、镁、氯、氮和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规律打下必要基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气体物质、固体沉淀、溶液、浊液等具体实例,本单元中有关“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内容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同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重要的基础。
从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看,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胶体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物质的类别、转化关系、聚集状态等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有序的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了解化学学科、学习研究物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它们出现在第一专题的第一单元中,凸显了其在化学学科领域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后续学习奠定的基础性。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角度分析,本单元内容和编排为教学留下了自主发挥的余地。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中,还为教师开发利用其他教学资源留下通道,许多地方需要教师发挥能动性自主开发教学资源,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理解、不同经历,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发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补充不同的实例、增加不同的实验,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3.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4.知道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6.能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概念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
7.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8.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9.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计思想】 本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物质,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化学学科已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还将起着更大的作用。从而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协调和统一,力求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课时安排】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课时
物质的量2课时
物质的聚集状态1课时
物质的分散系 1课时
【教学方法】以化学多媒体实验室为主要授课地点,以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性学习及多媒体、网络的应用等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主要授课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体验和应用化学科学。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以纸笔测试评价和平时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纸笔测试和平时活动表现各占50%。

【教学设计】

【课题】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本节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新课标】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
 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
 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的化学,对化学有怎样的理解?美国化学会前会长曾这样形容化学,说它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化学的发展史。现在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达到了100多万种。
【过渡】如此繁多的化学物质,我们怎样更好的认识它们呢?由于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及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需要将众多物质进行分类,一类一类去研究
【板书】一、物质的分类
【提问】p3(交流与讨论)
【板书】物质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
纯净物单质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提问】课本p3(问题解决)
相信大家对物质的分类已经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但仅仅是物质进行分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物质类型之间的转化规律。
【板书】二.物质的转化
【过渡】初中我们就学习过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规律,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遍
【板书】
【例】根据这张关系表,我们来看P5钙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图,写出化学反应
【提问】请把这些反应按初中所学的四种反应类型分类
这些反应中那些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过渡】我们把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比如,钙和氧气的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钙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氧气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
这里我们又找到一个划分化学反应的方法

【板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将在专题2中进一步的介绍
【化学史话】
【思考】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液态氧,汽水,洁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冰水混合物,干冰,铁矿石,金刚石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小结】
【作业】
信息博览
1.反应规律
在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两种重要反应类型的规律与条件。
(1)置换反应的规律与条件
规律反应条件
H2+金属氧化物→金属+水(1)加热;(2)K、Ca、Na、Mg、Al等的金属氧化物除外
碳+金属氧化物→金属+CO2(1)高温加热;(2)K、Ca、Na、Mg、Al等的金属氧化物除外
金属+酸→盐+氢气(1)因浓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
金属+盐→新盐+新金属(1)盐可溶;(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后面的金属;(3)钾、钙、钠很活泼,在盐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金属
(2)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与条件
规律反应条件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有水生成,一般能发生
酸+盐→另一种盐+另一种酸(1)盐中不溶于酸的BaSO4、AgCl等除外;(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
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1)反应物都可溶于水;(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
盐+盐→另两种新盐(1)反应物都可溶于水;(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
2.两类反应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生成。
(2)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
问题解决:
[问题1]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分析: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种单质,如H2,为纯净物;也可能不是一种单质,而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或O2和O3等。
答案:D
[问题2]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
[问题3]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学生自由讨论:对上述5个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可能的分类有这样几种:
A.是不是化合反应: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B.反应物的特点:化学反应(1)、(2)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化学反应(3)、(4)为另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C.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1)、(2)、(3)、(4)、(5)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三章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本节知识间联系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选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等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所以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
(1)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为本节的知识重点;
(2)培养学生的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3)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是教学重点
难点为: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属种类选了“钠、铝、铁、铜”,具有代表性:除钠外,其他三种金属都是常见金属,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能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相结合。鉴于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编写一节金属材料的内容,以体现教科书内容的时代性,反应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是金属知识的应用,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实物、图片、录象等展示,让学生对金属材料形成一个初步概念再学习
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过金属材料及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
义。
合金以及金属材料的内容学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识基础,课标要求也仅为“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故不应过多介绍各种合金材料组成、性质、用途,以致过多使用课堂资源。应该着力开展实践活动(小论文要延伸至课外,做好动员和指导即可),组织好关于选用材料的讨论。这些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理应获得相应的重视和教学资源。
(三)学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视频材料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可展示常见铁和铜金属材料的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展示多种金属材料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合金等金属材料的认识。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关网站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
这节课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落实“过程与方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灵活地应用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1.独立思考
2.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
4.学生小结
六、教学资源建议
(一)上网查阅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史
(二)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就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交流讨论
(三)任选你感兴趣的关于合金的课题进行调查,完成一篇关于合金的小论文。
七、课堂评价建议
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评价的内容评价细目结果备注
ABC
主题选择1、为什么选择此设计思路?
2、对能否完成好此设计思路是否进行论证?
活动过程评价1、学生的参与意识
2、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
3、收集资料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是否有恰当的帮助?
资料收集与整理1、小组成员能否分工?通过多种手段收集相关资料?
2、能否对收集资料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
3、收集的资料是否充分并能围绕设计思路?
交流与表达1、能否对所选设计思路作准确、有条理的表达?
2、能否对他人观点做准确、恰当的补充?
3、能否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并能正确回答他人质疑?
整体评价1、参与意识
2、合作意识
3、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交流表达能力
5、查阅和整理资料能力
6、处理现场提问的应变能力
整体表现评价结果

高一化学教案人教版化学必修2全册教学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一化学教案人教版化学必修2全册教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知识与技能: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
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
[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分组探究]实验中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热量变化,那我们应换什么方法去了解热量变化呢?
[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方案,同时纪录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用温度计测量的数据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溶液
向含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
结论
[演示实验]课本实验2-2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1、为什么要将八水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
2、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
3、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应如何处理?
[学生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有NH3气生成
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吸热
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粘到了烧杯底部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成冰
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冰融化
反应完后移走烧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有水生成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演示实验]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要点]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在实验中要注意:
(1)三组实验所处条件要相同,如使用的仪器、外界环境中温度和压强要相同;
(2)三组实验酸和碱的用量要相同,以保证生成水的量相同;
(3)控制相同的反应时间。
[学生活动]汇总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列表比较。
反应物
及用量酸HNO350mL1mol/LHCl50mL1mol/LHCl50mL1mol/L
碱NaOH50mL1mol/LNaOH50mL1mol/LKOH50mL1mol/L
混合前温度室温室温室温
混合后温度t1t2t3
结论HNO3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HCl与K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
对实验进行
归纳和概括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学生探究]对实验进行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时都会放出热量?
[本质分析]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HNO3+NaOH=NaNO3+H2O,H++OH-=H2O
HCl+NaOH=NaCl+H2O,H++OH-=H2O
HCl+KOH=KCl+H2O,H++OH-=H2O
由此可见,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是它们的反应本质相同,都是H+与OH-离子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都是:H++OH-=H2O。所以,可提出推测,即中和反应都放热。由于三个反应中H+和OH-离子的量都相等,则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故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在上述三个实验中,温度上升的幅度接近)。
[概念引入]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课堂小结]
热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为向环境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出向环境吸热。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化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

高一地理必修1全册学案(鲁教版附答案)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目标预览※
1.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2.掌握利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解译的方法。
3.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理解地理信息的应用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作用。
※课堂生成※

1.如何区分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是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划分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从以下几方向区分。
类型概念优点
航天
遥感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重复不定期的观测等
航空
遥感利用各种飞机、飞艇、气球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包括600~10000m的低、中空遥感,10000~25000m的高空、超高空遥感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适当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
近地
遥感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用于城市建设、海面污染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中、高分辨率的遥感活动
2.遥感探测与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高度的关系
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反之则相反(如上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除与飞行高度有关外,还与传感器的性能有关。
现代遥感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据此完成1-2题。
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
D.获取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2.下列关于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传感器所在的不同高度可以将遥感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
B.航天遥感可以用于某项主题研究
C.航空遥感可以不受领空限制,可以进行重复不定期的观测
D.航天遥感、航空遥感的飞行高度都比近地遥感高
遥感技术的应用
材料一 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北部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在扑灭大火的过程中,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个灭火战斗中,国家气象局向森林防火指挥部提供了70余幅反映林火发展状况的卫星影像图,为制定灭火计划、作出灭火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材料二 2002年3月29日《中国环境报》以“高科技‘千里眼’锁定沙尘暴”为题报道: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京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如下图所示:
关于遥感技术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世界小麦产量进行估算
B.监测洪水动向,调查洪水泛滥范围以及受涝面积和受灾程度
C.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D.只能提供局部地区的信息,不能提供全球的信息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1课时)
※课前预习※
一、1.时间空间物质。
2.(1)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恒星、星云。
(2)①吸引、绕转②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3.扩大,150亿
二、水星金星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木星
※预习测试※
1.A2.D3.A4.C
※课堂生成※
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后燃烧发光的现象,叫做流星。所以,流星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天体。形成流星现象的天体叫做流星体,是地球轨道附近的微小颗粒,通常只有几毫米到几十厘米大小。但有的时候颗粒体积较大,在大气中未能燃烧完,从而掉落到地上,变成了陨星。陨星有陨石、陨冰、陨铁等
不是
A
银河系太阳系
不对总星系是人类所发现的宇宙
B
太阳地球。
成员: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随堂巩固※
1.A2.A3.B4.C5.C
6.(1)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B
※变式测试※
1.D2.B
3.(1)相互吸引、相互绕转。(2)总星系。(3)太阳,地球。(4)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5)恒星行星卫星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2课时)
※课前预习※
二、1.(1)核聚变2.(1)光球色球日冕(2)黑子耀斑,11
三、1.(1)十分相似(2)类地2.生命
※预习测试※
1.C2.C3.C4.A
※课堂生成※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D
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
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对球磁场产生影响产生磁暴极光,引起电离层扰动,印象无线电短波通信。
A(其中D选项日珥出现在色球层)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宇宙条件: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②稳定的太阳的光照
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平均温度适宜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合的大气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④液态水的存
①—C②③—A④—B
※随堂巩固※
1.B2.A3.D4.A5.A6.A
7.(1) A.太阳;B.哈雷彗星;C.小行星;D.天王星;E.火星。
(2)水星、金星、地球。(3)逆时针方向
※变式测试※
1.A2.B3.B4.C5.C
6.(1)光球、色球、日冕(2)A,B,11(3)地球磁场、电离层、大气状况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课前预习※
一、1.西东。?2.23564,?3.线角。??
二、1.(2)自转。?(3)太阳日。
※预习测试※
1.A2.A
※课堂生成※
地球的自转轴称为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北逆南顺)
A自西向东B逆时针C顺时针
参照提示
A
参照提示
D
※随堂巩固※
1.D2.C3.A4.D5.D6.B7.D
※变式测试※
1.B2.A3.C4.D5.A6.正确7.正确8.错误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
※课前预习※
二、2.(1)不同,偏东偏西。
(2)①经度。②1小时。
(3)①中央经线。②东八区,120°E。③加1小时。④减去,加上。
3.(1)地转偏向力。(2)右,左,不。
※预习测试※
1.C2.A
※课堂生成※
参照提示
4小时08分
参照讨论
西八区前一日17点,东五区10点
A
B
※随堂巩固※
1.B2.C3.A4.B5.B6.B
7.(1)①②(2)东经90西经90(3)8(4)东
※变式测试※
1.B2.错误3.错误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课前预习※
1.(1)自西向东
(2)近日点速度大于远日点速度
(3)365天6时9分10秒365天5时48分46秒
2.(1)黄赤交角。
※预习测试※
1.B
※课堂生成※
参照提示
D
1.C2.北极星北半球南
黄赤交角变大,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将增大。
※随堂巩固※
1.B2.D3.B4.C5.D
6.(1)北半球夏至日622(2)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3)DB(4)3656910恒星(5)AB北北回归线
※变式测试※
1.D2.B
3.(1)3月21日12月22日(2)先变慢再变快(3)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4)D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
※课前预习※
3.(1)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出现在正午
(2)相等直射点所在纬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课堂生成※
D
1.D2.D
黄赤交角变大热带与寒带的面积变大,温带的面积减小
D
※随堂巩固※
1.D2.B3.D4.C5.B
※变式测试※
1.B2.C
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
※课堂生成※
一、1.上北下南指向标自西向东
2.南北,东西,方向
经度变化纬度变化
正西正南东南
正西东南
※随堂巩固※
1.B2.C3.B4.A5.B
6.(1)DF(2)西东(3)南西北(4)南北(5)C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1课时)
※课前预习※
一、17地幔软流层内核和外核
二、1.岩浆岩沉积岩堆积砾岩变质岩成分片麻岩
※预习测试※
1.D2.C
※课堂生成※
不是,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的总称
C
1.C2.D
①上升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C
※随堂巩固※
1.D2.C3.B4.A5.C6.D7.A
8.(1)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变质岩或沉积岩,岩浆。
(2)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重熔再生,上升冷却凝固。
※变式测试※
1.B2.D3.A4.B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课时)
※课前预习※
一、太阳能地壳运动变质作用风化堆积高低起伏
二、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
※预习测试※
1.A
※课堂生成※
(1)背斜地下水(2)断层

(1)向斜断层背斜
(2)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紧实,不易被侵蚀。
山谷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容易被侵蚀。
(3)丙乙
(4)乙
1.D2.B
※随堂巩固※
1.C2.B3.B4.A
5.(1)背斜向斜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容易被侵蚀(2)AB(3)A
※变式测试※
1.B2.B3.D4.C5.D6.B7.B8.C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1课时)
※课前预习※
二、1.太阳辐射2.地面辐射3.大气逆辐射
※预习测试※
1.(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2)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课堂生成※
(1)垂直运动水平运动(2)地面冷热不均。
(1)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
(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1)南(2)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高低(3)地转偏向力垂直没有
(4)摩擦力相反(5)C
※随堂巩固※
1.D2.B3.A4.D5.D
6.(1)A→C→D→B→A
(2)BAA地热,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B地冷大气收缩下降,近地面气压升高
(3)ACBDCDAB
※变式测试※
1.D2.B3.C4.A
5.(1)图略(2)斜交越大(3)越小(4)增大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
※课前预习※
四、1.(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3)太阳直射点北移南移
※预习测试※
1.D
※课堂生成※
C
1.A2.B
※随堂巩固※
1.B2.C3.D4.C5.A6.A
7.(1)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2)B、D
(3)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
(4)是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交汇形成的
8.(1)B(2)BAAC
※变式测试※
1.D2.AB3.AD
4.(1)冬
(2)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热带高
(3)东南西南
(4)不相同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
5.(1)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
(2)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3)西北东北
(4)温暖湿润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
(5)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
※课前预习※
七、常见的天气系统
1.冷气团暖气团暖气团冷气团相对静止阴天、刮风、雨雪连续性连续性气温气压气温气压
※预习测试※
1.A
※课堂生成※
(1)冷锋暖锋
(2)阴天、刮风、雨雪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1.B2.B
(1)PlP2P3(2)冷(3)上升(4)西南(偏南)西北(偏北)(5)ACD
(6)将有冷锋过境,过境时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暖冷锋前
※随堂巩固※
1.B2.B3.A4.C5.A
6.(1)冷C
(2)暖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高北晴朗
※变式测试※
1.AC2.CD
3.(1)冷(2)冷(3)冷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1课时)
※课前预习※
二、(1)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2)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降水
※预习测试※
1.B
※课堂生成※
蒸发降水蒸腾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1)箭头:B向上 A向下 C向左 D向下 E向上
(2)降水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蒸发和蒸腾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3)海洋与陆地 海洋与海洋上空 陆地与陆地上空
2.不是的,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D
(1)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等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大的季节,径流量大,降水量小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小;
(3)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气温高的季节,径流量大,气温低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少。
(1)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2)夏 春 (3)最大
(4)修建水库 ② 水库和湖泊一样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
※随堂巩固※
1.D2.C3.B4.C5.A
6.(1)箭头A处向上,C处向左,D处向下(2)河湖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3)AD(4)B(5)A
※变式测试※
1.A2.C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2课时)
※课前预习※
三、(1)大气运动暖流寒流
(2)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C西风漂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J墨西哥湾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拉利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拉寒流,R西澳大利亚寒流
※预习测试※
1.A2.B
※课堂生成※
(1)A为北半球B为南半球。由南向北温度降低,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2)A图高,B图低(3)A、B向北,C、D向南,温度较流经海区高的为暖流,反之为寒流。判断方法:由温度高流向温度低的暖流,反之为寒流,所以A、C为暖流,B、D为寒流。
A
1.顺逆2.逆3.西风漂流4.暖寒5.暖寒6.暖寒7.顺逆
1.C
2.(1)南暖流寒流寒流(2)北寒
B
※随堂巩固※
1.A2.D
3.(1)南北(2)寒暖(3)西西(4)秘鲁寒流日本暖流
※变式测试※
1.D2.A
3.(1)北副热带(2)日本暖流加利福利亚寒流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课堂生成※
一、太阳辐射
二、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4.苔原气候
三、1.北半球南半球2.热带亚热带寒带
3.(1)全年降水均匀(2)地中海气候
(3)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
※随堂巩固※
1.D2.C3.A4.D5.B6.B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前预习※
一、1.纬度气温海陆水分气候植被
2.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预习测试※
1.C
※课堂生成※
(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分布大体一致,(如: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寒带苔原带→寒带苔原气候),但并不完全吻和(如:温带落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间的关系
1.C2.D
1.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分异基础是热量
2.东亚至西亚,从东到西沿途出现了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基础主要是水分
3.南坡自然带较北坡丰富,原因是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
1.B2.D
刚果盆地分布着热带雨林带,而东非高原却以热带草原带为主,因为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形成热带雨林带。而东非高原虽然也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势海拔高,空气对流相对减弱,降水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着热带草原带。
D
※随堂巩固※
1.C2.B3.D4.A5.A6.A7.D8.B
※变式测试※
1.A2.B3.A4.C5.A6.B7.C8.C9.C
10.(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2)从沿海到内陆水分中
(3)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风力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前预习※
一、1.(1)生物水文气候地貌土壤
(2)联系影响能量
2.(1)协调一致
※课堂生成※
(1)整体性 生物(植被) (2)C A B D
(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1.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海区,由于秘鲁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将富含大量营养盐类的下层海水带到表层,导致海洋浮游生物繁衍迅速,吸引大量鱼群前来觅食,因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的形成说明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2.厄尔尼诺现象是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海水温度上升,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生态环境恶化,渔民失去生计,社会经济承受重大损失,同时秘鲁沿岸,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厄尔尼诺发生时,不仅给秘鲁沿岸带来灾难,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太平洋西岸的东南亚、澳大利亚东北部和非洲马达加斯加岛附近地区等,这些热带雨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甚至引发森林火灾。这说明一个地区的环境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体现了不同区域间的相互联系。 
A
※随堂巩固※
1.D2.A3.A4.D5.B6.B
※变式测试※
1.A2.C3.D4.D5.D6.C7.B
8.(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abdc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导致植被破坏。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课堂生成※
1.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石灰岩地区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其反应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
2.中国南方地区的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石灰岩广布,气候暖湿多雨、喀斯特地貌发育明显,而北方地区虽然也有石灰岩分布,但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喀斯特地貌发育很少,反映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需要以下基本条件:
①岩石具有可溶性和透水性。②水源丰富,且具有较强的溶蚀力和流动性。
1.D2.D3.D
1.地形起伏明显,石灰岩广布,且厚度大,纯度高,可溶性强、透水性好。
2.桂林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漓江流经全境,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且流动性强。
3.桂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生物生长旺盛使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增强水的溶蚀力。
1.C2.B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课堂生成※
1.缓坡部位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陡坡部位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山脊部位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山谷部位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陡崖部位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1.A2.B
1.C2.D
1.所绘制的剖面图为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相同,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线段作为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2.(1)剖面线所穿过地区的等高线的高差大小。
(2)考虑绘图的图幅范围大小。
(3)需规定剖面图水平基线所代表的高程。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B2.D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前预习※
一、1.自然界生产和生活
2.不可再生可再生
3.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性
※课堂生成※
1.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岩石属于自然资源,棉花、汽油和闪电不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有两个本质属性:一是自然属性(由自然界获得);二是经济属性(对人类有用的物质、能量)。
2.生产利用状况划分:①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D

A
C
1.1 1 0.67
2.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严格控制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退耕还牧;合理利用水资
※随堂巩固※
1.C2.A3.C4.D5.A
※变式测试※
1.A2.D3.A4.B5.C6.B
7.①数量的有限性②分布的不平衡性③资源间的联系性④利用的发展性。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课前预习※
一、1.洪涝、台风、干旱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
2.认识洪水和洪灾
※预习测试※1.D
※课堂生成※
1.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主要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爆发等地质灾害和部分生物灾害等。
2.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若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洪灾,因此洪水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其为洪灾。
3.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因为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丰富,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加之部分地区地势低洼,沟道排水不畅,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易堵塞河道,形成洪灾。
D
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地势低平);人为原因(围湖造田,植被破坏)
1.B2.C
※随堂巩固※
1.D2.A3.C
※变式测试※
1.B2.D3.D4.D
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课前预习※
一、1.太阳辐射人类活动
二、1.温室效应
※预习测试※1.B
※课堂生成※
1.C2.C
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不断上升,达到了气候所能承载的限度。
2.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因素,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之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减弱,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气温上升,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
3.随着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于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幅度,科学家也进行了预测,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B
1.全球气候变暖对当今世界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2.全球气候变暖,两极使部分地区冰川融化,同时海洋水体也会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产生的影响有淹没土地、海水入侵、风暴潮加剧,洪涝灾害加剧,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损,海岸侵蚀加强等。
3.全球气候变暖,使世界各地的年降水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增加,特别是中纬度地区增加明显,广大的副热带地区和大陆内部地区的降水量减少。降水量的变化,使降水变率增大,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4.(1)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2)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3)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增强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
(4)调动广大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1.B2.A
※随堂巩固※
1.D2.D3.D4.C5.C
※变式测试※
1.D2.C3.A4.C5.B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课堂生成※
1.D2.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