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08-11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⑵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⑶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综合能力。

⑵增强对生物遗传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的对生命的思考,珍爱生命。

⑵通过本节的学习,产生对生物学家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生物研究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⑴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⑵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难点

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展示母子照片(引起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图中小孩的脸型和眼睛与他的妈妈很像吧,是什么让他们像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多媒体展示课题)

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l出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激发探究兴趣)

同学们会想:什么是染色体、DNA和生殖细胞呢?请看下面的幻灯片就清楚了。

出示染色体和DNA片段的图片。

一.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l幻灯片展示(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以及分析观察和综合能力)

l简略概括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

l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什么?

l讨论交流①细胞中有细胞核,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②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③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④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l提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染色体及人类的染色体

看幻灯片,思考下面的问题:(增强对生物遗传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①人类有多少对染色体?

②染色体一般呈现什么形状?

③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

交流: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予以点拨:

①人类有23对染色体.

②染色体一般呈现X形状。

③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提示:染色体的特点

①精子和卵细胞是生殖细胞,他们是与体细胞不同的细胞。

②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③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④不同的生物其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

提问: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从哪里来的呢?(提问引起思考,转入新的话题。)

引导学生回答:生物的体细胞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三.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的传递

投影提示(介绍基本知识点,为学生的自主构建做铺垫)

我们知道,大多数生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四.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资料阅读(促成学生产生对生物学家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生物研究的美好憧憬。)

投影1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对体细胞只有2对染色体的马蛔虫

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2条染色体(由每一对里

的一条组成),而受精卵则又恢复到2对染色体。那么,是不是所有进行有

性生殖的生物都是这样的呢?

投影2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通过对多种

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

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

细胞。

投影3①父亲和母亲产生生殖细胞的细胞内各有多少队和多少条染色体?

②精子和卵细胞内各有多少队和多少条染色体?①②③④⑤⑥

③受精卵和受精卵形成的体细胞内各有多少队和多少条染色体?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

点拨:①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②受精卵的染色体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的和。

③受精卵分裂形成的体细胞的染色体与受精卵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一样的。

思考:如何用2n与n来表示亲代、子代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数量?

讨论交流:亲代(2n)子代(2n)卵细胞(n)

幻灯演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的对生命的思考,珍爱生命。)

小结1.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的。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2.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3.基因通过受精卵和精子在亲子代间传递。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把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和就是基因在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解析:亲代传给子代的是基因,其中精子和卵细胞是传递的桥梁。

②父母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子女的()

A、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B、通过孩子是学习和模仿

C、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D、通过生殖细胞

解析:精子和卵细胞是生殖细胞,生殖细胞是传递的桥梁。

③下列关系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和植物细胞内没有基因B、只有受精卵中才有基因

C、只有生物的体细胞中才有基因D、受精卵内含有父母双方的基因

解析:又细胞核就有基因。

④已知水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4条,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

A、24条、24条B、24条、12条C、12条、12条D、12条、24条

解析: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⑤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2条染色体的科学家是()

A、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B、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

C、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D、德国动物学家亨金

(四)自主构建,形成能力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们思考的过程、答案以及还不明白的地方。然后老师抽一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向全班交流。

1.下列各组中,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

A.精子和受精卵B.卵细胞和体细胞

C.体细胞和受精卵D.体细胞和精子

2.体细胞内控制生物某一形状的一对基因分别位于()

A.细胞质内B.两对染色体上

C.一对染色体上D.一条染色体上

3.每一种正常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___和____都是一定的。

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和____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一起归纳:

1.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2.基因通过受精卵和精子在亲子代间传递。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3.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的。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六)作业1.2.3.

(七)课后反思:

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恰当的引导和指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让学生易学、想学,教学检测效果很好。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习题量可适当调整。

扩展阅读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2)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明确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科学史的介绍,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教学难点: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教学过程:
照片:回忆蔡依林母女的照片
思考:(1)有人错把蔡母当蔡依林,为什么?
(2)父母在生殖过程中是把形状直接遗传给子女了吗?
(3)父母在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子女的是什么?
(4)基因是通过什么途径,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板书)
提出问题:基因在哪里?
出示多莉羊的诞生过程的实验图片
回忆:(1)多莉有几个母亲?
(2)多莉跟哪个母亲的形状相似?(3)A样提供的是什么?
(4)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5)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图片: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注意:染色后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什么结构最明显?为什么?
将细胞核放大,示染色体
引导:通过刚才的观察思考与学习,你能试着归纳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吗?
继续引导:介绍摩尔根发现基因与染色体关系过程:从1910年起,摩尔根(美)致力于研究果蝇的遗传问题,并由此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1933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根据上学期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基因是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看书第29页,染色体是由什么构成的?(DNA和蛋白质)
你在这张图上找到基因了吗?
那么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视频]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请你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的形式表示出来。
基因是怎样传递的呢?
[回忆]: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是什么细胞充当了亲子代之间桥梁作用的?
[视频]:受精过程
基因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来不方便,而染色体是可以看到的,这样的话,我们研究的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是不是可以转化为研究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的问题啊?
[图片]示人体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
数不清楚,原因:杂乱无章
[观察]染色体彼此间有无关系?
[结论]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观看多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的表格,找出特点。
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一定一样,不一样就会出现性状差异。
出示正常人的和多或少一条染色体的患者的染色体图片,让学生明白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必须保持稳定。
那它是怎样保持染色体稳定的呢?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染色体是全部传给子代还是传一部分?
[假设]:在生殖过程中,如果父母的染色体全部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结果会怎样呢?染色体增加了一倍,显然与事实不符,假设不成立。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资料一]:1883年,比利时学者比耐登(E.vanBeneden)以马蛔虫为材料研究受精作用。他发现,马蛔虫的体细胞里有两对染色体,而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含有两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子代,子代细胞中又恢复到两对染色体。推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资料二]: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是任意的一半呢?还是有规律的一半?
[强调]: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
搞清楚了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谁能说说基因是怎样传递的?
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行为变化与染色体同步进行。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减少了一半,受精卵中又恢复了原数,并且成对
[提出新问题]:
子代的细胞里既有父方的基因,又有母方的基因,但与父母双方都不完全一样,那么,子代性状的表现会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讨论遗传的有关问题
课堂练习:课后题
课堂作业:多媒体展示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布置预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课后作业:多媒体展示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学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学案

1、能够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能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通过对染色体和DNA的分组观察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合作能力

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通过观察和讨论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1、自学课本31--32页,完成下列问题。

(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________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________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____传递给了子代。

(2)请你数数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有________条。是不是每个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是这样?________。男女也一样吗?________。

(3)图中染色体是五彩的,这是不是染色体原来的颜色?

(4)图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又在染色体上,那么,基因是不是成对?

(5)请根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

2、小组共同完成:请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等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自测: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A、糖类和蛋白质B、DNA和蛋白质C、DNA和糖类D、RNA和蛋白质

学习任务二:通过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了解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阅读教材3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________对体细胞里只有____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____染色体(由每对里的____组成),而受精卵又恢复到____染色体。

(2)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____,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____,经研究证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任意的____,是_____________。

(3)完成课本33页的图Ⅶ--11。回答玉米叶肉中有20条染色体,则它的花粉粒细胞、精子、卵细胞分别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想一想这对遗传有什么意义?

2、玉米、水稻和马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0、24和64条,它们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还成双成对吗?

3、看课本33页的图Ⅶ--11,分析回答:就体细胞中的Aa这对基因来说,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将如何进行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会形成几种类型的生殖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达标检测(教师寄语:付出就有回报。)

1、在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

A、体细胞B、生殖细胞C、染色体D、DNA分子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每个体细胞中都包含23对染色体B、每条染色体上都包含46个DNA分子

C、精子和卵细胞中各含有23条染色体D、每个DNA分子上都包含数万个基因

3、下列对DNA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DNA是双螺旋结构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D、每个DNA分子中有一个基因

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递了_______

A、全部的性状B、全部的染色体C、全部的遗传物质D、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5、有一对基因型是AA的体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

A、AAB、AaC、AD、a

三、系统总结

四、拓展延伸

1、请解释子女为什么与父母相像?

2、为什么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呢?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有吗?

达标检测:

1.B2.B3.D4.D5.C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画图笔。
教学器材:(1)准备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做成ppt文件。
(2)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录像,受精过程录像。
(3)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图片资料。
(4)果蝇、果蝇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图。
(5)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我们刚刚学过遗传的知识,现在来看一副照片(一个三口之家的照片),这个小男孩是这对夫妇所生的吗?
学生:看着像
教师:那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
学生:眼睛、鼻子、脸型都像。
 教师:我们知道,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那这位妈妈是把她自己的眼睛、脸型这样的具体性状传给孩子了吗?传下去的是什么?
学生:不是。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板书,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师:围绕这样一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学生: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如基因在什么地方?是怎样传的?基因通过什么传递?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有没有变异?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
教师:时间所限,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基因通过什么传递?2、基因是怎样传的?3、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基因是通过什么传递的,是不是得先找一找亲子代之间有什么联系?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以人为例,我们先找一下父母与孩子联系的桥梁。
教师:放受精过程的录像。
学生: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
教师: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学生:生殖细胞。
教师: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小桥的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受精卵在进行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细胞核,而细胞核里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核里,那基因和染色体什么关系?看书第29页,染色体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蛋白质和DNA
教师:你在这张图上找到基因了吗?
学生:没有。
教师:那基因在哪儿呢?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谁能从录像中找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板书,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展示:放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分析、推理三者的关系。
教师:请你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的形式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画出来。
教师:哦,原来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来不方便,而染色体是可以看到的,这样的话,我们研究的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是不是可以转化为研究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的问题啊?
学生:是的。
教师:那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种生物都有多少条染色体,出示几种生物染色体数的表格,让学生找出特点。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染色体都是偶数,都成对存在。
教师:什么样的染色体称为一对?
学生:成对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差不多。
教师:(出示人的染色体图片)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46条23对。
教师:既然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那么基因是怎样的?
学生:也应该成对。
教师:(通过演示小课件进一步加深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从刚才的表格上你还看出了什么?
学生:不同的生物染色体数不一样。
教师: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一定一样,不一样就会出现性状差异。
(出示图片)这是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数数多少对?再来看看这个男孩正常吗?不正常了,什么原因呢?他就多一条染色体性状就变了。染色体少一条行不行?这是正常女性的染色体,再来看看这个女孩正常吗?不正常了,什么原因呢?少一条染色体性状也发生改变了。
教师: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染色体变了,性状就变了,所以,染色体必须保持稳定。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又要产生生殖细胞,又要完成受精作用,那它是怎样保持染色体稳定的呢?
学生: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不足之处互相补充。
教师:假设人的染色体只有1对,出示课件,让学生做练习。(板书,二、染色体经生殖细胞的传递)
教师:刚才是假设人的染色体只有1对,其实人的染色体有很多,研究起来不方便,谁知道哪一种小动物经常被用来研究遗传的问题?
(出示果蝇)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少,且生活周期短,所以是做遗传实验的好材料。别看它个小,它在遗传学的研究上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的Morgen就是研究果蝇而获得了1933年的诺贝尔奖。今天我们也来做科学,研究一下果蝇的染色体传递的问题。出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找学生数一数染色体有多少个多少对,谁跟谁一对?成对的两个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8个4对,成对的染色体大小形状一样。
教师:雄果蝇产生精子,雌果蝇产生卵细胞,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果蝇有8个4对染色体,其后代也应如此,那么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怎样分配,组合以后才能保证受精卵和新个体中的染色体也是8个4对呢?开动脑筋,自己设计,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学生画图,自己分配组合。
教师:学生汇报做的结果,然后教师再补充归纳:从每一对中拿出一个就组成了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受精后不仅恢复了原数,而且成对了。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所以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有什么表现?
学生:既像父亲又像母亲。
教师:我们搞清楚了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谁能说说基因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基因随着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教师:说得很好。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行为变化与染色体同步进行。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减少了一半,受精卵中又恢复了原数,并且成对。子代拥有了父母传下来的基因,是不是就长出了和父母相似的性状了?(出示基因传递的课件),加以总结巩固。(板书,三、基因经生殖细胞的传递)
教师:这节课的几个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你又有哪些新问题了吗?包括刚上课时同学们提的那几个问题带到课下去思考。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