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高中第一节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11-05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三单元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黄土高原例

【从容说课】

有关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因此可以让学生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通过该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包括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

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2.了解人地矛盾是造成本区域水土流失的本质。

3.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0550

扩展阅读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导学案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导学案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1.通过图文资料,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2.分组讨论,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3.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水土流失的成因、综合整治措施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位置及范围

2.水土流失的危害
状况
程度
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的地区。
面积
水土流失的面积27万平方千米,严重水土流失的面积11万平方千米。
危害
概述
既造成了当地的恶化,也影响了区域的发展。
表现
①对耕地的影响:使耕地土层变,土壤养分,耕地质量,导致农业减产。
②对黄河的影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 ,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 ”。
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了 
的发生。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
位置的过渡性: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 比较脆弱;
过渡性从____向山地高原过渡
从____区向干旱区过渡
从森林向____过渡
从农业区向____过渡
土壤质地特殊:由较细的粉砂粒组成,土质,孔隙很多,黄土层极易受到侵蚀;
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多集中于 季,且多雨;
自然灾害频繁: 、 、等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
人为(主要原因)
根源: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长________,人地矛盾突出。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________、开矿、工程建设→破坏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加剧。
(2)破坏植被:________________、营造宫殿、伐林烧薪、战争→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水土流失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中,人类社会以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自然因素所致;进入人类社会以后,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人为因素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水土流失形成的基础,破坏植被是诱发水土流失的根源。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综合发展。
⑵要以 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2.具体原则(三结合):
(1)________、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
(2)________、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3)治理与________相结合。
3.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打坝淤地、兴修 (沟谷)、修筑(缓坡)、平整 (塬面)等
农业技术措施
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同时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生物措施
提高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不适宜耕种的地区退还还,恢复。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实行乔、灌、草结合,增加土壤有机持和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能力,防止对表层土的冲击。
3.模式: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治理。
巩固练习:
1.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1)~(3)题。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地势低平B.地势坦荡
C.沟谷发育D.波状起伏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 ②轮荒制度 ③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
④过度樵采,破坏植被 ⑤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
A.①④⑤B.①②③
C.①③⑤D.③④⑤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②破坏植被 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黄土土质疏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D.黄土高原
(2)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
C.森林减少D.荒漠化
3.下列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中,属于农业技术方面的是()
①打坝建库②培植草木③地膜覆盖④轮作套种⑤深耕改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4.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发土地复垦工作D.盲目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5.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重治理,轻开发
B.提高植被覆盖率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唯一途径
C.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实行农林牧综合治理
D.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
6.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写在右图(黄土高原人地关系
恶性循环示意)中空白方框内。
A.扩大耕地开垦面积B.农作物产量下降
C.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D.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3.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3.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黄土高原例

【教材分析】

有关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因此可以让学生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

通过该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包括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

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2.了解人地矛盾是造成本区域水土流失的本质。

3.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危害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区域在资源开发(如开采煤矿)、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附件下载

3.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教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3.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教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标要求】

1.了解该区域的环境问题及其所产生的危害。

2.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3.针对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考点要求】

测试要点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

水土流失 知道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

结合实际,提出综合整治措施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2.分组讨论,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3.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教学重点】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

水土流失的成因、综合整治措施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

播放一首陕北民歌,展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图,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进入新课。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概况(判读图3-1-2)

……

附件下载

选修二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于我国多项自然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解黄土高原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理解当地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2、要求学生分析过渡性的特殊区位使本区自然灾害多而重,学会分析尖锐的人地矛盾如何引起生态和经济的恶性循环,从中提高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分析,深刻认识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破坏植被、轮荒耕作、开矿等人为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要大范围、彻底根治水土流失问题上无良方。在这一前提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以水土保持、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三、教学方法:对图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和歌曲《黄土高坡》

五、课时安排: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