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可能性和编码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10-12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可能性和编码。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可能性和编码”,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复习目标:

1、认识简单的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

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一、基本练习。

1、盒子中有红、白、黄、绿四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10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8个,蓝色球10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4、说出下面各组数据的中位数。

(1)3 5 8 9 6

(2)25 14 13 18 20 16

(3)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明

张炎

赵丽

成绩/米

6.8

4.7

5.8

4.7

4.6

4.1

3.2

5、介绍你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并说出各数字代表什么意义?

6、游戏:妈妈的卡片写有2、3、4、5、6,妹妹的卡片写有1、8、9、10、7,(1)每人任意出一张,有多少种可能?jAB88.coM

(2)每人出一张,和为单数妈妈胜,和为双数妹妹胜,这公平吗?为什么?

(3)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吗?

二、作业

1.P122

2.P125第12——17题。

小编推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1)》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1)》数学教案

第4单元 可能性

第1课时 可能性(1)

【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 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学习与积累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生: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

2.师揭题: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哪种节目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下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

4.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5.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板书: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页上方“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和绿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3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

4.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五、作业: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4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游戏活动、生活体验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合理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

1、学具:彩色笔1盒、学习答题卡等。

2、教具:课件、纸盒(3个)、乒乓球(白色和黄色各12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玩过剪刀、石头、布的猜拳游戏吗?

1、先让学生以同桌的形式试一试,再请两名同学到台前玩猜拳游戏。玩之前猜一猜:谁会赢呢?举手表决,你们支持谁呢?

2、猜拳2-4次,出现不同的结果,问:你们猜对了吗?

3、教师小结:刚才的猜拳游戏中,有可能是自己赢,也有可能是对方赢,这就是一种可能性。(相机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猜拳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摸球游戏,探究新知

师:(出示1号盒,教师摇一摇)听一听,猜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让学生猜一猜,再开始摸球游戏)

1、初步感知确定性事件。认识一定、不可能

(1)、出示装有8个白球的盒子,每人只能摸一次,你能猜猜你摸到的结果吗?用一句话来表示。(学生猜测,板书:一定)

(2)、出示装有8个黄球的盒子,每人只能摸一次,你能猜猜你摸到的结果吗?我们可能从这盒子里摸出白球吗?(板书:不可能)

你们为什么那么肯定?(板书:确定)

2、初步感知不确定性事件。认识可能

出示装有4个黄球和4个白球的盒子,每人只能摸一次。用一句话猜猜你摸到的结果。(板书:可能)

当事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我们用可能来描述。(板书:不确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摸球游戏活动,在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中,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做出合理的判断。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教学例2)

师: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可能性。那么,你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对下面几个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说说理由吗?

1、观察课本第105页的例2,思考后在书上作出判断。

2、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汇报,小结。

重点提示:图1教师借助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地球每天都在转动是一定的;图5通过一些图片资料展示,让学生理解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是可能的;图6借助调查资料显示让学生明白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是一定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例2,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可能性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是相互联系的。

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1题。

(1)、指明学生判断事件可能性的方法。

(2)、重点提示:图1大王花像粪便一样臭,再列举缅桂、兰花等花是香的花,所以花是香的是不确定的。图2教师可播放月球的运动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月球绕着地球转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2题。(按要求涂一涂)

(1)、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后再涂一涂。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重点提示:图1的5个小方块全部涂成红色即可;图2的5个圆形只要不涂成蓝色,其它颜色和五颜六色都可以;图3的五个锥体至少有1个或2个以上黄色。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在下面的句子里用上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些词。)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巩固强化可能性知识。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指名说,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可能性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游戏,高兴吗?老师希望小朋友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意与小组内的小朋友合作,能做到吗?

[说明:新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爱玩的心理,以游戏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二、 玩一玩

1. 游戏一:抛硬币。

提问:这是什么?想知道用这枚硬币怎么玩游戏吗?

介绍抛硬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名小朋友向上抛硬币,其他小朋友猜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教师在实物投影上说明硬币的正面和反面)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游戏活动。

交流:刚才在抛硬币时,出现了哪些情况?

拿起一枚硬币,提问:如果老师把这枚硬币抛起,落下后结果会怎样?(学生猜结果)

追问:一定是正面朝上或一定是背面朝上吗?(不一定)应该怎样说?(引导学生用“可能”“也可能”说说游戏的结果)(板书:可能)

[说明: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尝试用“可能”等词汇进行表达,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 游戏二:摸球。

出示3个红球3个黄球,谈话:(边说边演示)这里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老师把它们放进袋子里,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从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结果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摸一摸,看看是不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谁愿意和老师一起玩?

示范:老师摸,一学生记录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摸3次)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游戏。

提问:你们摸出的球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袋子里既有红球又有黄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小组内学生之间的摸球、猜球游戏,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再次使学生感受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设问:如果这个口袋里装3个黄球,3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红球吗?(板书:不可能)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摸球,验证结论。

拿出装有6个红球的袋子,问: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一定是红球)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吗?(不可能)(板书:一定)

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这样的袋子,小组合作摸5次,看看结果怎样。

反馈:从这个袋子里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

活动小结。(略)

[说明:以“提出猜想—摸球活动—解释说明”的方式,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含义,明确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伴着思考活动,探究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数学思考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游戏三:转转盘。

出示转盘,谈话:这是一个转盘,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等三个区域,请小朋友想一想,转动指针,最后指针会停在哪里?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转动指针,看指针可能停在哪个区域。

学生交流后,小结:指针可能停在蓝色区域,也可能停在黄色区域或红色区域。

[说明:让每个学生动手试一试,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指针可能停留的区域,强化学生对“可能性”的感知,增强了合作意识。]

三、 辨一辨

多媒体出示装有不同颜色球的三个口袋(① 2个红球,3个黄球;② 2个蓝球,3个红球;③ 5个黄球),以及蓝猫、淘气、菲菲判断从口袋里摸球情况的画面:

蓝猫: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

淘气: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黄球。

菲菲: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黄球。

(1) 小组讨论:蓝猫、淘气、菲菲各摸的是哪个口袋?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2) 全班交流。(略)

[说明:以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提出问题,增加了学习活动的情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说理,学生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感受得到了加深。]

四、 放一放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红球和绿球,你们能按要求把球放在袋子吗?

(1) 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

(2) 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3) 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完成操作,并说明理由。

[说明:让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的结果推想条件,又一次加深了学生对可能性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 说一说

提问: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能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说一句话吗?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可能、不可能或一定发生的事情。只要我们平时多学、多问、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六、 课堂总结(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五)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五)》,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本课时我们学习统计表和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能清楚的看出统计的结果。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 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2、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教学难点】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 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以前认识过条形统计图,谁来简单的描述一下条形统计图有几部分组成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学生轻声阅读"你知道吗?"

读完后,交流,主要要明白:(1)有89个成员国(2)确定的方式有2个。一是超过半票的直接当选;二是没有超过半票的时候,最少的会被淘汰。

追问:89个成员国超过半票是多少票?5个国家一起竞争,需要多少次的淘汰?

二、教学新知识:

教学例题:

1、出示课件例题图: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的代表投票决定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城市。在第一轮投票中,五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如下图。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比如具体的5个城市以及相应的得票情况等。)

这些数据使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评选规则,没有出现超过半数的情况,虽然说上海的票数是最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波兰将淘汰了……)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甚至可以问:89个成员国都投票了么?你可以怎么知道?

引导学生把图里的5个数据加起来,得到84票。问"84票"说明了什么问题?)

质疑:这张条形统计图与我们前面认识的有什么不同呢?

2、预测一下,波兰被淘汰之后,接下来哪个城市也可能被淘汰?

读试一试,看一下,自己的预测正确吗?

3、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4、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

老师边说边制作

学生练习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注意规范学生画条形时的步骤:(1)确定高度,并标上数据;(2)画框,连成一个条形;(3)画阴影

学生继续完成,并交流检查。说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些什么?

最后提醒:完整的统计图还要有图名(已有),制作时间等,所以要填上时间:2002年12月

5、教学"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学生独立完成

要提醒学生注意: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区别

画完统计图后问:你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么?

四、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查资料,了解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四条河流的长度,再把统计图绘制完整。

长江6300千米,黄河5464千米,珠江2214千米,淮河1000千米

教学后记: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较高,学生会把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会分析条形统计图。但在设计练习时,要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可能性

第1课时 可能性

教学内容:

课本第64-6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具准备:

老师:红、黄、绿球各2个、扑克牌、投影仪等;

学生:红桃A-4、黑桃4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玩一些游戏,来研究游戏中隐藏着的数学知识。(揭示课题)

二、探究

1、教学例1。

谈话:先请看,这是一个不透明的空口袋,这里还有2个球,1个是红球,1个是黄球。把这2个球放入口袋里,想一想,如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你认为摸出的会是哪个球?

板书:可能

谈话: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到底能摸到哪个球并不确定(板书:不确定)。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摸球游戏来检验,先看老师怎样摸球,(示范)像这样每次在摸球前先用手在口袋里把2个球搅一搅,再任意摸出1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并把摸出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表里,然后把球放回口袋里,搅一搅,再摸。会做这样的游戏了吗?请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口袋,在口袋里放1个红球和1个黄球。小组合作,轮流摸球,摸10次,并按顺序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摸球结果: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球的结果,并说说摸出红球和黄球各多少次。

展示后,把各小组的记录单对应着排列起来。

讨论:比较各小组的摸球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各小组摸出红球、黄球次数不完全相同;

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也不完全相同;但每个小组既摸出了红球,也摸出了黄球。

提问:通过摸球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2、教学“试一试”。

出示口袋,并在口袋里放2个红球。

提问:现在口袋里有几个球?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结果会怎样?(板书:一定)

提问: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追问:如果口袋里放1个黄球和一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能摸出红球吗?

比较: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想一想,同样在口袋里摸球,例1和“试一试”有什么不同?

3、小结:像这样,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确定事件;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不确定事件。(板书:确定性 不确定性)

4、教学例2。

谈话:通过摸球游戏,我们知道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接下来,我们来玩摸牌游戏。(出示例2中的4张扑克牌)如果把这4张牌打乱后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1这,可能摸出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

提问: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

把“红桃4”换成“黑桃4”,提问:现在的4张牌中,既有红桃,又有黑桃。如果从这4张牌中任意摸出1张,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验证,各小组合作进行摸牌游戏。一共摸40次。

展示摸牌结果。比较发现。

指出: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列举的结果作出判断。

5、教学“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三、练习

1、做练习十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再独立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做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的条件和第(1)题,让学生先和同桌说说要使摸出的球不可能是绿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再同桌合作在口袋里放球,并组织全班交流。

出示第(2)(3)题,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

反馈。

3、做第66页“练一练”。

4、做练习十第3、4题。

四、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怎样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八)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八)》,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条形统计图教案

大唐实验小学 侯远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经历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制作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可以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从报刊或查阅资料中获得信息或数据,体会统计有说明问题、对问题有简单预测的作用,产生对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Ppt课件、打印的当堂作业。

学具:直尺、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明一家要到北京去旅游,但是很担心会遇到阴雨天,特别想知道北京的天气状况。出示北京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2.你想用什么方法整理这些数据?

3.出示统计表。

4.课件出示用○表示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讲解制图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的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数量。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箭头的旁边注明单位。教师完成下图: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5)在图纸上方写上统计图的标题,注明制图日期。

2.看图分析:用○表示和用条形图那种表示更清楚?

3.通过刚才的看图,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4.当堂练习:完成教科书第95页的"做一做"。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二)学习例2。

1.课件出示例2: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2.分析数据,引导学生观察第96的两个条形统计图,让学生从两个条形统计图中选择一个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3.学生汇报自己选择的统计图。

4.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5.小结:在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时候,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

6.当堂练习:完成教科书第9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学习例3。

1.课件出示例3:下面是几个同学在路口统计了20分钟后,得到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

2.学生独立完成例3的条形统计图。

3.小组合作研究:为什么这里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

4.深入探讨:假如收集到的数据都是整十数,一格代表几辆车合适?

5总结: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我们可以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

6.当堂练习:完成教科书第9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希望小学2013年冬运会踢毽比赛成绩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2.完成教科书的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本课。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使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名片。

1、展示。

指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名片,引导其他同学参与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们交流的非常热烈,那你想不想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先来吧,(一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片),我们仔细看(老师示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块儿认真看),你从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内容?(生说)你看得非常仔细,而且还在用心的记,很好。你是属牛(鼠)的,我也记住了,

请回。谁再来介绍?还有谁想来?

2、提问。

师:小朋友们,根据刚才大家的介绍,你想不想了解我们全班的一些情况?想了解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① 我想知道属牛的有多少人,属鼠的有多少人?

师:哦,你想了解属相问题。板书:属相。

②我想知道爱好什么的多? 板书:爱好

3、统计。

师:那怎么能知道? 学生可能会说:统计一下

师:这个方法不错,那我们就分组做一下统一下吧。请打开信封,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个表格,第一个是属相统计表,请统计出你们小组属牛的有多少张,属鼠的有多少张。第二个是爱好统计表,爱好唱歌的有多少张,……如果还有其他爱好,可在后面的空格里填写。第三张是性别统计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介绍三个表格的使用)

属相统计表 爱好统计表 性别统计表

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始统计吧,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快又对。

(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统计表后在黑板上贴出三张大的表格,设计成折叠式,只出示左半部分)

师:都统计完了吗,各小组汇报一

下吧。 各小组汇报统计的数据,教师记录在表格中。

二、摸名片(一)——体会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1、激疑。

师:刚才大家统计得不错,下面呢,我们就来玩这些名片。想玩吗?想玩得好吗?那你可得听好了,看好了。来,先把你的名片翻过来,都放到桌子中央,合到一块儿,(教师慢慢说,一定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错,小朋友都跟着做了。看老师,我从这些名片中随便摸一张,想知道是属什么的?(生猜测着说)你告诉大家。(教师向一生出示结果),继续看,把这张放回去,重新打乱了,再摸一次,又是属什么的呢?你说说。如果这样重复摸很多次,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究竟结果会怎样?想不想摸摸试试?那你会像老师刚才这样摸吗?好,听清老师要求,每人摸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出结果,开始吧。

2、游戏。

(教师出示黑板上属相表格的右半部分,然后巡回参与小组的活动)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并做出标记。一般事先安排一、二、四组属同一种类型,如都是牛多鼠少,而三组则正好相反。当三组汇报完后,师可问:怎么你们小组摸到的鼠多?(和前二个小组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他们小组属鼠的多,别的小组属牛的多。

师:哦,原来是因为数量多少的问题,咱们一块儿看看是这样吗?一组……二组,哦,果然是这样,你们说的还真有道理,(教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和学生一块儿分析,并做标记)来,该四组说说你们的结果)如果4个小组实验的结果都正常,师可问:你从这4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②验证偶然现象,可能四组出现了张数少的摸到的次数反而多这种偶然现象。(因为4组教师安排的两种属相数量相差小)也可能在别的小组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师:你们对这个实验结果有没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意见,哦,感觉不大对,不要紧,咱们再来重新做一次实验,这次咱们每人摸二次,谁到黑板上来做记录,其他同学仔细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通过这次摸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再一次说明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 小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问题。

师:再仔细比较一下这4个小组实验的这些数据,你能不能再发现点儿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张数相差多的,摸到的次数相差也多,也就是摸到的可能性相差大,反之可能性相差小。

学生可能会说:某数和某数相差那么大,或我们组属牛(鼠)的一张也没摸到,因为属牛的张数太少了,只有一张……

师:你是说你们组摸到属牛的和属鼠的次数相差很大,有相差小的,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相差大的,也有相差小的,这说明什么?

④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 师:如果把全班同学的名片合到一块儿来摸,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大呢?合计一下,看看结果怎样?(先合计张数,让学生预测后,再合计次数)

上面的汇报教师要把握好这几个层次。

a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

b引导学生对偶然现象再次验证,体会到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是大(也可能在这里没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c引导学生比较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发现数量相差大的,可能性相差小。 d引导学生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

4、各小组预测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大。

师:属相的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还统计过爱好情况,你能猜猜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最大,什么最小,为什么?(学生预测,教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做标记)

5、预测摸到自己名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关注有没有摸到自己的名片,那你认为在你们小组里你的名片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如果放到全班里面来摸呢?

三、摸名片(二)——体会数量差不多的,可能性也差不多。

1、预测。

师:爱好的问题我们也研究过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男女生问题,你能猜一下你们小组摸到男生和女生的可能性各会怎样呢?(学生预测,教师标记)

2、验证。

师:最好的方法还是摸摸试试,这次每人摸2次,小组长还是要做好记录,你知道这次为什么要摸二次呢?(如果前面没有重复做第二次实验,这里就不必提这个问题了)(教师出示性别统计表的右半部分)。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同预测的比较,教师记录(学能会稍有差别,引导学生预测只要相差不大,就算结果正常)

②如出现偶然反常现象,要组织学生再做验证。

师:有的小组实验结果和预测的相差挺大的,不要紧,我们再来做一次,这个小组每人摸3次,谁上来记录,其他同学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一般结果会是次数差不多,或比原来缩小差距)

师:通过这次实验,你又有什么体会?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老师在家里也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教师边说边向学生出示一枚硬币)抛硬币的实验,我连续抛了很多次,将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做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大家看——

(投影出示)

你从中发现什么?(抛的次数越多,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近,越能证

明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四、应用——设计摸奖方案。

师:小朋友们,摸名片好玩吗?摸奖好不好玩?还有比摸奖更好玩的呢,那就是你设计一个摸奖方案,让别人来摸,摸什么你说了算,那多有意思。想不想试试?

(投影出示) 某商场玩具部要设计一个促销摸奖方案

①凡购物满50元,即可参加摸奖一次。

②兑奖规则。

红色珠子—一等奖遥控汽车 黄色珠子—二等奖芭比娃娃 蓝色珠子—三等奖智力拼图。

白色珠子—谢谢光临。

③用红黄蓝白各色珠子共100个进行摸奖,各种颜色珠子各应多少个呢? 红色珠子( )个,黄色珠子( )个,蓝色珠子( )个,白色珠子( )个,小伙伴共同商量一下吧。

汇报评优(可能各有各的优点)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摸名片活动是在研究什么问题呀?(板书课题:可能性)你能关于可能性说一句话吗?(如: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等等)在今天的课堂上你除了掌握了可能性的知识,还有什么体会?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练习课》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练习课》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练习课》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可能性

第2课时 可能性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红、蓝铅笔、正方体、红、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课练习内容,板书课题。

二、完成练习十第5-9题。

1、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转动每个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怎样的,再逐一回答书上的问题。

2、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放铅笔的方法,再按要求完成操作。

展示、交流。

3、第7题。

摸出的结果可能有多少种?

(共有9个样本,因而就是9种)

摸出单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双数的可能性大?

(单数几个?双数几个?)

4、第8题

学生做这样的正方体,同桌合作,试一试,并填写统计图。

5、第9题。

先估计再实验。

三、思考题

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进行判断。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七)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七)”,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教材40页、41页,44页练习七1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四、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分为4?6组。

五、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呈现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引导:这是张丽华调查收集和记录的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 请大家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项目和数据,并说明大家已经学会和认识了这样像收集、整理数据。

提问:你觉得怎样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学习新知

(一).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呈现例1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

(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什么时候统计的,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要有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这里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

2、引导:现在我们来观察条形统计图,大家讨论一下: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

提问: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怎样表示数据的?

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

说明:完整的条形统计图需要有:

(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2)-般在统计图的横向底线和纵向左边线上分别表示出项目和数量,这里沿横向底线表示项目,沿纵向左边线是表示数量的刻度,这里每格高度表示2人。

(3)用直条表示数据是多少,直条长度要根据左面数量的刻度确定。

设计说明: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这主要是在收集、整理数据后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本节课学生初次接触"正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学会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首先需要了解简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表达数据的方式,否则会影响学生在统计表里和统计图上正确地表达数据。因此教学时利用"半成品"的简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先观察、分析一张统计表和一幅统计图"要有哪些要求""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怎样表示数据的",了解其结构和数据表达,使接下来自己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具有知识基础。

(二).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引导:你能根据前面记录的数据,完成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吗?那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课本上。

学生填表、描图,教师巡视、指导。

(1)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呈现学生的统计表交流、检查,注意统计日期)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说明:统计表除了每个项目要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正确填写,一般还要计算合计数,它衣示各项目的数据相加一共有多少。这里合计数36人,是统计的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全班总人数。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呈现学生的统计图交流、检查)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指出:在统计表里表示数据,一要注意正确填写每个项目的数量,二要注意正确计算合计数。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数据,一要看清各类项目的位置,在对应的位置上表示相应的数据;二要根据每格表示几确定条形画多高,准确表示数据;三要在直条的上部标出表示的数量。不管是统计表还是统计图,都要注明统计的日期。

(三)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说明:从统计表和统计图里,除了可以知道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各有多少人,还能知道最喜欢哪几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比较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少,喜欢不同类节目的人数相差多少等。所以统计可以知道许多想知道的信息,不同的统计又可以知道不同方面的信息。在学习、生活里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想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就可以收集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认识特点。

引导:请大家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发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统计表用表格填数表示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板书:统计表--填数表示条形统计图--直条表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数据,而条形统计图因为是用直条表示数据的,所以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三、统计实践 1.完成"练一练"。

(1)了解要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办法,了解统计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利用表格分小组调查、收集数据。

活动: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每位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在组内检查、核对记录的数据,全组统一结果。

(2)全班汇总记录的数据,教师引导算出全班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得出全班汇总结果。

(3)学生根据全班调查的结果,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交流完成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注意标题和日期;填表、描图等有错的订正。

(4)引导: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交流:根据统计,你了解了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哪些情况?哪个小组派代表来说一说?

2.做练习七第1题。

让学生阅读练习七第1题,了解统计内容和数据;在小组里讨论下面的问题和"还能想到什么"。

交流:第1题统计的什么内容,你了解了哪些数据? 这一星期用水量哪天最多,哪天最少?

除了星期六和星期日外,每天的用水量大约多少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说明可以看这五天每天的用水量,大多数是11吨,其余比它多点或少点,所以可以说大约11吨,也可以说成大约10吨)

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四、全课总结

1.全课小结。引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对于统计,你有哪些体会?

指出:我们这节课,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知道了它们各由哪些部分组成,学会了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明白了统计表填数表示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相关信息,便于我们分析问题。知道条形统计图除了能表示出数量,还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反映各项数量的多少。在日常生活里,有许多内容都可以统计,经过统计的数据是可靠的,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一定的信息和情况,因此当要了解什么数据时,就可以用统计方法解决。

2.布置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从今天起收集、记录连续5天(假日除外)做家庭作业的时间。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第五册《可能性》


教学目的

1通过摸球,装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必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概率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理解,辨析“可能”,“必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今天,智慧爷爷带了个幸运王冠想戴在我们班一位扎两条小辫的女小朋友头上,谁可能会成为这个幸运的小天使呢?她坐在第一大组,猜猜她可能是谁?

(学生猜想)师强调可能。

指一男生,可能会是他吗?(不可能),为什么呢?

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那是穿红衣服的女孩,你能判断出什么结论吗?必定吗?

为什么不猜aa,bb了?

在智慧爷爷没给我们缩小范围之前,可能是aa,也可能是bb,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时是不能确定的,都有他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可能性”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智慧爷爷带来了三种颜色的球,装在四个口袋里,我们来个比手气游戏,每组派2个同学,一个摸球,一个上黑板记录。哪一组小朋友摸到代表喜气的红球次数最多,哪一组就获胜。

每组推选代表。下面的同学先猜一下,哪组可能获胜呢?(学生猜想)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第一组必定会胜。李老师不相信,你们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宣布规则:摸的同学不许看,每人摸5次。开始后,李老师说第一次,你们开始摸,说了第2次才能摸第2次。记录的同学看好你们组小朋友摸到球的颜色,摸一次就在对应颜色旁打钩。(学生摸球)

他们都摸了5次,分别摸出了什么球?哪一组获胜了?

看到这样的结果,你们是不是很惊讶啊,智慧爷爷告诉小朋友,他为什么猜得那么准呢?原来这四个口袋里分别有秘密呢?你能猜出来吗?请大家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谁来大胆猜想一下第一组的口袋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都是红球。(打开看一下)那么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情况呢?

必定是红球。如果学生能说出必定,教师表扬。小朋友的这个词用得真好。(师板书必定)。

学生猜想一下2、3、4组口袋里分别有什么秘密?

一一出示可能,不可能。

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在全是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必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袋内任一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在既有红球又有其他颜色的球的袋内任一摸一个,(有“可能”是红球。)

三找找好朋友

智慧爷爷觉得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非常棒,决定再和大家做个交朋友的游戏。看,他请来了一些小同伴和大家来做好朋友。大家看看,都是谁来了?

(出示小黑板,分别贴有米老鼠,唐老鸭、蓝精灵,史诺比,机器猫,小兔,猫)你想和谁教朋友呢?

每个小动物下面都有号码,老师给每组发一个股子,你转到几就能和几号小动物交朋友了?

四人为一组,先小组里猜猜自己可能会转到哪个朋友,轮流自己转转,每人转1次,看看分别转到了谁。

集体交流:你们通过转转发现,除了可能和米老鼠交朋友,还可能和谁交到朋友?还可能呢?

谁交到唐老鸭了?为什么没有人交到呢?(没有7号)所以我们不可能交到。

李老师想和2号的小动物交朋友,你能设计一个股子,不管怎么转,必定是和米老鼠交到朋友?小组商量一下。

四摸果冻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智慧爷爷拿来三种口味的果冻招待小朋友和你们的新朋友。

(1)出示3袋果冻,全是草莓味,桔子味和草莓味,柠檬味和橘子味。

问:“从每袋内任意摸一个果冻,必定是草莓味的吗?

小组商量讨论,集体交流

(2)如果你最想吃柠檬味的果冻,你会到哪个口袋里摸,不愿到哪个口袋摸呢?为什么?

五小小装配员

智慧爷爷今天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果冻,在分给大家之前,还想考考小朋友的智慧呢?你们愿意承受智慧爷爷的考验吗?请小朋友当小小装配员。按定单要求装果冻,看哪组合作的又快又好。

订单:1随意拿一个,必定是草莓味的

2随意拿一个,可能是草莓味的

3随意拿一个,不可能是草莓味的

一一出示定单,说说是怎样放的,为什么那样放。

六说说可能性

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是必定发生的,有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选择:

1太阳从东方升起。(必定,不可能,可能)

2公鸡下蛋。(必定,不可能,可能)

3明天考试我得100分。(必定,不可能,可能)

生活中的事情很多很多,你能不能利用这三个词来说说生活中的事情。

同桌交流互说,全班交流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们要做个有心人

七;出示转盘,分布均匀,转动指针,会停哪呢?

出示另一转盘,分布不均。(标设奖品)商家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八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可能性


认识可能性,教材第104—106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步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简单第说明理由。

3、在判断可能性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巩固对可能性的认识,能够多角度的思考生活现象,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这几只小螃蟹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它们都雄心勃勃,想取得胜利,不信你听!(课件)你们说说谁能得第一?要是再来一场比赛呢?

是呀,在不同场次的比赛中,每一只螃蟹都有可能取胜,这就是可能性。(板书: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动脑来体会可能性。

学生交流。

使学生产生兴趣,能够自然地进入到可能性的学习中。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1、师生共同体验“一定”、“不可能”

师: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谁来摸一个给大家看看?

师:你知道这个盒里的小秘密了吗?

小结:正像你们所说的,这个盒子里都是粉色的球,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球。(板书:一定)

师:在这个都是粉球的盒子里,有可能摸出你们刚才所说的黄色的球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正因为这个盒子里没有黄色……的球,任意摸一个就不可能是黄色的。(板书:不可能)

2、小组合作,体验“可能”。

师:在我们摸球的同时,有几个小朋友也在摸球,看看他们是怎么摸的?

师:看明白了吗?做这个游戏时应该注意什么?

在组长的带领下按顺序摸球,请把结果填在表一中。

师:我们统计一下,你们组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

师:观察每组摸到粉球和黄球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

师:大胆的想像如果盒子里粉球黄球的个数同样多,那摸到粉球、黄球的次数会怎样?

你想说什么?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可能性的问题,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能确定的。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2、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四、总结全课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指名摸球,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你们猜猜他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2)你说说你有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

(3)我也想猜猜,你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的。(生拿球)给我点鼓励

(4)谁还想摸?你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5)我猜一定还是粉色的。

(6)谁还想来试试?

师生验证,一个一个地拿出来。

学生交流。

学生观看录像。

交流摸球时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活动。

小组交流。

独立思考,动手验证。

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交流。

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内容作简要回顾整理。

能够积极地动脑参与,在交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用“一定”“不可能”说出预测的结果。

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能对事件的发生有一个多角度的认识,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正确地判断。

能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应用意识。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总结,并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

教学反思

1、能够根据信息窗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与统计有关的问题,初步认识一些事物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十)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第40-41页例1,"练一练",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经历统计的过程,在调查与统计活动中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并尝试选择合适的调查与统计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

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难点:确定直条的高度。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投影出示课前绘制的统计图。

让学生说一说,从所绘制的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

(通过观察统计图,知道了喜爱音乐课的人最多,喜爱美术课的人最少,喜爱音乐课的人数比喜爱体育课的人数多3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1)想一想,例1中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有几种?都是什么节目?(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

老师提问:在这四类节目中,你最喜欢哪类节目?用彩笔画-画。

收集画有不同颜色的卡片。

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我最想知道同学们喜爱哪类节目的人最多?喜爱哪类节目的人最少?喜爱这四类节目的各有多少人?)

(2)用数学知识,绘制统计图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我们所要知道的问题:

绘制统计图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你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

甲组:我们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汁。

乙组:我们用画"√"的方法进行统计。

丙组:我们用画"○"的方法进行统汁。

(3)老师出示学生涂色的卡片。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统计收集到的数据。

(4)小组进行交流。

每组选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再次统计收集的数据,演示给小朋友们看。选一名学生念出卡片上描绘的颜色。其他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

(5)反馈。

甲组: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甲组展示。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正"字每一画表示一个人)

乙组:用画"√"的方法进行统计。乙组展示。

丙组:用画"O"的方法进行统计,丙组展示。

再让用不同于这几种方法进行统计的组进行展示。

(6)比较。

老师提问:在同学们所用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简便,最容易数出数据的多少?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用画"正"字方法进行统计最简便,最容易数出数据的多少。因为一个"正"

字表示5个,所以数的时候,可以5个5个的数)

(7)投影出示例题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每格的高度表示几人?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区别?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一练"。

学生根据课堂上调查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要求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

2.出示练习七第1题。

带领学生读题,解读题意。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师:这一星期的用水量,哪天最多,哪天最少?

师:除星期六、星期日外,每天的用水平均大约是多少?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七第3题。

四、全课总结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四)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四)”,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页例1、第41页"连一连"、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约九十年前,英国的科学家贝尔德发明的电视机,电视成了人们获取咨询,娱乐放松的重要途径之一。

张丽华同学调查收集和记录的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她可以如何"调查"呢? (一个一个问)她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呢?(画"正"字)一笔代表一个学生,一个"正"字代表五个人。

请大家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最喜欢科普类的同学有多少人? 你是一下子就知道答案,还是需要想一想、算一算?

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先来看统计表。(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统计表

1.认识统计表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2)把表格填写完整

(3)"合计"表示什么意思? 算出总和,填写完整。

2.统计表的组成

(1)我们填写的这份表格是什么主题? 还需要一个标题,"某班……"

(2)为了更加完整,我们还需要说明制表日期,2015年10月

(3)表格中,第一行是项目,第二行是数据。 我们现在就学这种只有两行的简单统计表。

三.学习新知统计图

1.有了这份统计表,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我们还可以画出统计图

2.出示统计图,认识统计图

这是一幅未完成的统计图,我们来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有标题,(齐读), 时间, 节目类别,这里有4个类别,横着的这条就是横轴,有个词叫"纵横交错", 那么竖着的这条表示数量的就是"纵轴", 从下往上,从0到20人。 读一读这里的数,我们发现,每一格表示"2人", 当然了,每一格也可以表示1人,3人,4人……我们根据需要来选择。

"科普类"上面有一个直条,画到哪里? 你知道为什么要画到这里吗? 表示科普类有6人,为了更精准地表示数据,我们还要在直条上面写上6, 这里要不要加单位呢? 这里的数据不完整,需要我们补充完整。

综艺类的是多少人?如何用直条表示呢?画到哪里?为了方便美观,我们可以先画外框,再涂阴影。

3.学生补充完整。

小结: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什么?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认识特点。

说说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

四、统计实践。

1.完成"练一练"

(1)了解要解决的问题,了解"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只能选一项。讨论解决办法,了解统计内容和要求,学生利用表格分小组调查、收集数据。(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2)算出全班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得出全班汇总结果。

(3)全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注意标题和日期。

(4)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2.做练习七第1题。

学生阅读题意,了解统计内容和数据,在小组里讨论下面的问题和"还想到什么"

四、全课总结。

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对于统计,你有哪些体会?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可能性和编码》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