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语文教案:《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高中的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1-07-05

高一语文教案:《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在比较中认识议论文,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教学目标

1、通过举例,使学生能认识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之类的语句;

2、通过举例,使学生知道基本的议论片段包含的五部分;

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议论中的记叙。

教学重难点

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议论中的记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7年3月20日至26日,合肥市市民畅游黄山,黄山景区免费。 假设你那天从黄山游玩归来,想写点东西,会写点什么呢?

二、认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

第一类: 以记叙为主:要想知道黄山这一处风景名胜,可以写成: 黄山游 黄山游记 黄山风光 黄山奇松 黄山三日 黄山游记

记叙: 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第二类:以描写为主: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黄山奇松》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

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成功的记叙文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描写部分,没有描写,记叙文少了灵魂,会没有亮点,陷入平庸。

第三类: 以抒情为主:人在黄山中,就如走进水墨山水画,现代社会的一切压力都解除了,人变成了高人雅士,人在大自然怀抱中如同受宠爱的婴儿。

这种写出来是作者的感受,感觉,读者得到的也是感觉。

第四类:以议论为主:

如果写成议论文,该是什么样?

比如:

1、人应该接近大自然,应该欣赏山水,应该旅行,目的是陶冶性情

2、黄山是适合人陶冶性情的地方。人应该到黄山去游玩。

总结:发出议论,目的是表达观点,希望大家相信他的话,照着去做。

三、议论文 和 记叙文、抒情散文 比较

纯粹的记叙文不管读者该不该游黄山;

纯粹的抒情文可能连黄山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都没说明白。

总结:

记叙文使人“知”;——记人写景状物

抒情文使人“感”;——抒发情感

议论文使人“相信”——发表意见,提出主张。

补充:不可不提的抒情

文学是一场和情感的纠葛,少不了抒情。

有人说,我的血管连着她的血管,你干嘛要解剖呢;

他说,我饮下满杯的相思,你干嘛要化验呢?

他说他将在银河覆舟而死,你又何必搬出天文知识?

他说他在那里坐成禅,坐成小令,坐成火山,你又何必摇头说不可能呢。

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议论文写作——认识并恰当使用议论、抒情、记叙和描写表达方式

(一)、下面句子的功能并不同,有:A记叙,B描写,C议论,D抒情。如果认为某句是记叙,就在句末括号里写上A,其余类推。

1、她把头发剪短了。

2、那句话藏在我的心里已经十年了,我一直没有说出来。真后悔啊!现在已无须再说,因为已经太晚了。

3、父母管教越严,子女品行越好。

4、她挤公共汽车出去,却坐了小汽车回来,问她是怎么回事,她不肯说。

5、下午,大楼的阴影正好落在街心,把马路分成两半,一半是阴间,一半是阳世。

6、在台北住了六年,他从未上过阳明山。

7、燕子你说的什么话?叫我如何不想她!

8、他搬到乡下去住,没装电话,也不买电视机,说是要好好地清净几天。

9、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是各种树林。jAb88.cOM

10、有好的人品才有好的作品。

(二)、读文章,标出记叙、描写和抒情部分。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三)、读文章,看分论点如何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

材料: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

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禅宗里有立在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有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的记录,苏武有持旄节立于北海之上的历史。我总是在想,人立在这个世界,当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个世界。叩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世界属于站着的人,世界为立心者鼓掌。

立心,立的是一颗饱受苦难却坚强的心。

摩西与他的子民受尽苦难坚定站起来走出埃及时,耶和华白天以云柱夜晚以火柱指引他们抵达乐土时,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是存在那样纯洁自若的光的。因为妄念虽如脱缰,灾难又常接踵,而世界上的光明如约而至。这期间是心生希望,心有坚强,心已经有了站起来的力量。

史公在牢狱,屈子被放逐,勾践卧薪尝胆,嗣同在抗诉,鲁迅在呐喊,觉民在与妻书,马丁?路德?金在演讲,甘地在印度救赎,特蕾莎嬷嬷在炮火里施予爱与恩赐。

这些人在路阻且长时,站起来怀着殒身之志;在天命赫赫时,站起来心生坚强和希望;在众人无助时,将小情怀染成了大悲悯。他们立了心,世界为之鼓掌。

立心,立的是一颗举世浑浊却清纯的心。

在这不断被分心的社会大剧场里,辛辣、奇突如电影般刷刷掠过,却使人总记起川端康成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加缪垒山不止的幸福,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仓央嘉措白鹿踏雪的淡然,汪曾祺的花花瓶瓶罐罐,周国平的煮豆撒盐给人吃之,莎翁的飞鸽与海涛相遇,爱默生透明的眼球譬喻,苏子的一蓑烟雨,王维的清泉石上流。

这些人即使在缤纷花瓣过时,依旧掸衣故清辉,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即使在乱世纷纭中,依旧立着清朗之心,如明月松间,菩提微暖;即使在举世欲举时,依旧立着修禅之心,如阳光清风,和光同尘。

他们立了心,世界为之鼓掌。

立心之高洁,得世之清欢。

梁漱溟说:“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清和也是立心之要义与必需。

立心,立的是一颗平平凡凡却高昂的心,清和之心。

千万人已过去,芸芸众生多为普通人,我们只需保持清和,亦可有长久的岁月;只需立着高昂的精神,亦可有光辉的人生;只需立着淡泊的心灵,世界也为之鼓掌。

是的,人立着,世界才属于他。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先哲立心鼓掌,亦为凡人立心鼓掌,贵者肯掷通灵宝玉,贫者亦有自强之心。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气节高尚守本心者鼓掌,也油盐柴米守平常心心者鼓掌。只有你立着心,才能站在世上。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你,为我,为我们鼓掌。

(四)、仿写:自拟论点,如:“专心致志才能成功”,“理想是成功的阶梯”,“一定要学会写作文”等等,写一个片段,即一个分论点,包括观点、观点解释、举例、举例解释和小结五部分。

相关知识

高一语文教案:《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议论文主体段落结构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分析总结规范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作章法。

2、片段练习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法。

学情分析:

近年来,议论文作为高中语文作文的常见文体之一,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热点。由于运用这一文体进行写作,能够更好地行文,使学生获得更高的作文分数。这就使议论文成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高中生在学习议论文时,常常把握不了议论文的重点,导致有些学生写议论文时写得漫无边际,不能围绕论点展开;有些学生写议论文时出现逻辑错误论据不能有效地证明论点;有些学生写得语句枯燥乏味,整篇文章就是围绕几句话反复的说,使文章显得特别空洞。本教学设计针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写作方法,从而提高高中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掌握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作章法。

教学难点:

例后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 点拨式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在语言表达中,段落是至关重要的。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不重视段落的训练,这是不少学生写不好文章的重要原因。”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很多同学认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只要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就可以了,中间部分可以敷衍了事。而事实上是,开头和结尾部分固然重要,中间部分也是很重要的。那是因为,结构的严谨和内容的充实是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否则,议论文就会缺乏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因此,我们这节课就议论文的主体段落的写作方法和例后分析进行讲解。

二、议论文主体段落结构写作讲解

(一)、议论文主体段落的构成

首先,同学们一起来品读两段典型的议论文主体段落。

范例1

①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②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③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④盖茨在自己乐土上创建了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引领世界电脑行业的发展,并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⑤盖茨正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才成就如此辉煌的人生。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范例2

①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②春晚的舞蹈千手观音动人心弦,领舞者邰丽华却是又聋又哑。 ③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④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⑤若无意气,又聋又哑的邰丽华又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谈意气》

注:意气: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高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意气用事: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同学们读完后,思考:这两个优秀段落在结构层次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注:两个段落都由五个句子组成,都分为三个层次: ① // ② ③ ④ // ⑤

A、起始部分:①句。提出本段的论点(分论点)。

B、事例部分:②—④句。引述事例论据。

C、总结部分:⑤句。分析事例,得出结论。

这两个段落为我们写作优秀议论文主体段落提供了可供模仿的范式!下面,我们就以此方法为例,进行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作章法的讲解。

(二)、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作章法

A、表述观点

例1: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例2: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思考:比较这两个分论点,它们在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结论:

①分论点一般是一个简洁的陈述句,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

②另外,“是”字句和双重否定句也是陈述分论点的常用句式。

根据表述观点的讲解,进行拟写分论点的训练。

练习一

请以“勤”为话题,拟写一个议论文主体段落的观点句(即分论点),字数不限。( 除观点句外,还可适当增加阐释、引申观点的句子。)

根据学生拟写的分论点,进行点拨总结。

参考:

1、勤奋是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2、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3、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

4、勤能补拙,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5、勤奋出天才。

一个议论文的主体段落,有了鲜明的分论点之后,还需要论据对其进行论证。那么,我们如何来叙述事例呢?下面就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一下讲解。

B、叙述事例

例1:②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③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④盖茨在自己乐土上创建了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引领世界电脑行业的发展,并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

思考:这部分共3句话,这3句话分别叙述了什么内容?

结论:叙述事例一般要几句话,内容要围绕分论点,交代人物的基本状况、行动和行动的结果。

练习二

请为刚才所表述的观点句(分论点)拟写一个事实论据,内容包括人物的基本情况、行动及行动的结果。(100字以内)

结合学生课下搜集整理的关于“勤奋”的人物事例所写的议论文片段进行点评,并展示示例。

参考:(以观点句“勤能补拙,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为例)

古代有个名叫陈正之的人,他的天资并不聪明,读书每次只能背诵50个字。然而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甚至更多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他成了一个博学之士。

C、议论分析

例1:⑤盖茨正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所以才成就如此辉煌的人生。

思考:这句话是如何分析评价盖茨的?

结论:挖掘盖茨成功的原因。这种方法叫因果分析法。

写作关键:找准因果关系。

原因:“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本段论点)

结果:“成就如此辉煌的人生”(事例结果)

方法一:因果分析法

含义: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思路: 为什么——是因为

关键:找准因果关系,将原因与观点对应起来。

标志词:“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等等

例2:⑤若无意气,又聋又哑的邰丽华又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思考:这句话是如何分析评价邰丽华的?

结论:从反面对她进行了假设,并推导出不成立的结果。这种方法叫做假设分析法。

写作关键:找准假设关系。

假设的条件:“无意气”(论点的对立面)

推导出的结果:“又聋又哑的邰丽华又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事例结果的对立面)

方法二:假设分析法

含义:引述论据后,运用假设推理对事例进行分析,并推导出与事例完全相反的结果,从而证明论点。

思路: 反面假设—展示结果

关键:围绕论点假设,正反对比中强调论点。

标志词: “假如”、“试想”、“如果”、“倘若”等。

练习三

用因果分析法或假设分析法对刚才所拟写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要求紧扣起始句(分论点),特别注意找准因果关系或假设关系。

参考一:正是因为陈正之勤学苦练,日积月累,才弥补了他的不足并化拙为灵,成了一个博学之士。

参考二:假如当初陈正之懈怠于学习,没有比别人更勤奋的练习,他还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化拙为灵、成为一个博学之士吗?

参考三:这说明,即使是天资不聪明的人,只要有勤奋的精神,也是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化拙为灵的。

完整的议论文主体段落展示:

勤能补拙,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古代有个名叫陈正之的人,他的天资并不聪明,读书每次只能背诵50个字。然而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甚至更多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他成了一个博学之士。正是因为陈正之勤学苦练,日积月累,才弥补了他的不足并化拙为灵,成了一个博学之士。

——《说勤》

三、课堂总结:规范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作章法

1.表述观点(起始部分):分论点一般是一个简洁的陈述句,要鲜明准确。

2.叙述事例(展开部分):引述事例一般要几句话,内容要围绕分论点,交代人物情况、行动和行动的结果。

3.议论分析(总结部分):分析事例要与观点结合起来,常用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

谨记:

文无定法。本节课学习的章法只是规范议论文主体段落的最基本的写法,同学们以后写作还要多思考,多积累,多动笔,方能下笔有神。

四、写作练笔

以“学会倾听”为分论点,运用课文《鸿门宴》中的主要人物项羽和刘邦为例进行议论文主体段落的结构练习。

主要人物分析

项羽

自矜功伐:

(居功自傲,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优柔寡断 胸无城府 刚愎自用(固执己见)

刘邦

能屈能伸 圆滑狡诈 勇毅果断

虚心请教,善于接纳意见

学生习作展示:

1、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只能为世人所叹息。西楚霸王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不积极听取范增给他的建议,刘邦的谢罪让他动了恻隐之心,所以在项庄舞剑时,他还拿不定主意,让刘邦跑掉,最后错失良机,乃至一败涂地!如果项羽学会倾听,接纳他人意见,又怎会造成“自刎乌江”的局面!由此可见,倾听是多么重要。

2、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往往成就大业。楚汉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他懂得倾听,在得知项羽要攻打过来的危急关头,他听取张良的建议,亲自向项王请罪。在鸿门宴上听取张良、樊哙的意见,成功逃回霸上,为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刘邦善于倾听,虚心纳谏,才铸就了后来的成功。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议论文主体段落写作”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只安排了一个课时。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学生对这种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也收到了比较不错的效果。虽然议论文的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是我认为,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指导,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训练,一定会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高一语文教案:《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书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版块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还是在初中基础上进行记叙文的升格训练。所以,必修一的表达交流版块主要围绕记叙这一表达方式进行训练,必修二主要围绕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训练。本课书就承载了学会描写这一教学目标。同时,文以载道,以“直面挫折”为主题,在写作指导和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的教育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课前,布置学生以“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为话题,完成一个描写片段,发现不少学生描写的概念不清。很多同学描写的也欠生动,且目的不明。针对学生的问题,本节课做如下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描写与其它表达方式的不同,掌握描写生动形象的基本方法,明确描写应该注意的问题。

2、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赏读经典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描写的表达方式,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为表现一定的主题服务。

2、修改升格训练

【教学方法】

读写结合、典例剖析、比较研究、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辨析比较,了解表达方式

1、投影显示:

下列句子都以“太阳”为表述对象,在表达方式上各有什么不同?

太阳升起来了。

火红的太阳喷薄而出,洒下万道金光。

太阳光热无穷,只是付出,不求获得。

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 (郭沫若《太阳礼赞》)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师问生答,明确:

(1)第一个是叙述,第二个是描写,第三个是议论,第四个是抒情。第五个是说明。

(2)五种表达方式的基本特点:议论是对陈述对象进行评价,表达观点见解;抒情是对陈述对象表达爱憎褒贬的情感;说明是对表述对象进行知识性的介绍;叙述是对表述对象进行客观的陈述,交代发生了什么,是平面的,不动声色的;描写就是给叙述进行添枝加叶,使叙述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是立体的,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3、师结:以上是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每种表达方式各有其特点,服务于表达的不同需要。高一上学期还是以写记叙文为主,要想把记叙文写好,离不开精彩的描写。很多同学都说自己不擅长描写,从大家的作文中也看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描写作一专项训练。

二、典例研究,总结描写方法

(一)学生失败习作分析

1、师问:挫折是一个人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当遇到挫折时,怎么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勇敢的面对,要么就脆弱的倒下。倒下的结果你永远是失败者,是弱者。勇敢的面对了,就终会有云开雾散、雨过天晴、柳暗花明的时候,那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更强大了!前两天我布置大家以“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为话题,完成一个描写片段,这是同学的片段,大家看看写得怎么样?

投影分别显示以下三段学生习作:

片段1:

她是校园皇后,她是社交名媛,亦是绽放了几刹那的烟火,繁华过后尽是冷清。

可命运终究残忍。她以命相争,却只与爱人厮守五载,待那人离去,她的人生似乎已过了大半,余下几十载的无波无澜。她给得起倾国之色,担得了落魄无依。她无惧世俗的目光,闭门谢客,整理了诸多珍贵文献使之得以流传于世间。

即使生活让她承受凄风冷雨,她仍是不改初心,她尝过多少红尘的酒,早已千杯不醉。她只傲然屹立于世间,笑看万千波澜。

她是民国的陆小曼。

片段2:

有人说:“打败你的不是苦难,而是你的心灵。”诚然,生活中磕磕绊绊太多,而有人就会止步不前,被小石子吓倒;有的人则选择冲破障碍,一次次涅槃走向成功。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决定了你过怎样的人生。

巴尔扎克并不是天生的文豪,他历经过种种失败甚至放弃了这条路。但最后他不忘初心重新执笔,写下了《人间喜剧》等震撼心灵的作品。他说:“只有清楚自身弱点,并不让其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泰戈尔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想要获得解放的迫切渴望,“只有经过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界的绝唱。”印度人民也如他所说,获得了自由平等的人生。

片段3:

每一种成长、每一种蜕变都是痛苦过后的辉煌。雄鹰是天空的王者,锐利的双眼,惊人的飞行速度,种种技能均让人羡慕不已。可是又有谁知道,它的每次成长都是血与泪的凝聚。它需要拔光指甲,拔得血淋淋的只为以后更加锋利,它要自己把喙在坚硬的岩石上弄断,等待更尖利的重新长出。

王者是荣耀的代表,但背后同时是无限苦痛造就成无上的辉煌。

2、学生分别对以上习作进行评价

3、明确:以上三段文字都不是描写,第一段是人物评论,后两段都是议论说理。

(二)感受经典魅力,总结描写方法。

1、师问:这次写作发现有的同学在表达方式上把握不是很准确。那么描写应该是什么样的?描写需要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大家想想你学过的文章你读过的文字,描写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2、学生回答

3、教师示例,从经典作品中进一步感知描写的方法

(1)写人的例子:投影显示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她动人的眼睛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她去放羊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①师:这是首经典老歌,是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于1938年到1939年之间的一首作品。自诞生来,成为世界范围内传唱最广的华人歌曲之一,也是王洛宾所有创作歌曲中艺术评价最高的,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除了曲调旋律优美外,这首歌最吸引人的就是歌词的美,把姑娘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她无比的爱恋,也引发听众对她的喜爱。歌词第一句是叙述,接下来,作者是怎么表现这个姑娘的好的?

②生答

③明确:通过正面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比喻修辞还有侧面烘托表现这个姑娘的美丽动人,还有抒情主人公对她的爱恋。(教师可联系《陌上桑》、《荷马史诗》中海伦的描写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侧面描写的魅力)

(2)写物的例子:投影显示《火烧云》片段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爷爷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你老人家必要高寿,你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火烧云》

①师生一起总结描写的方法:除了侧面描写,还有正面描写,用了一些色彩词、绘形拟声摹态的词语。

4、师小结:这就是描写的魅力,它通过一定的方法,比如运用绘形拟声摹态的词语(像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炫耀、摸出四文钱的尴尬)、借助修辞手段(比喻、通感、拟人、对比、衬托等),可以从正面去表现,也可以从侧面去烘托。总之,多方法多角度(远近高低俯仰动静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调动)地去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叙述的文字更富有感染力,使描写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而且描写是带着温度的,不管是写人也好,写物也好,还是写景物环境也好,我们能感觉到作者的情。一句话,好的描写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感其情。

三、对比分析,发现描写问题

1、师问:要想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感其情”,我们需要一定的手段方法,除了用这些方法以外,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对比分析,发现问题

(1)投影显示“我的荷塘月色”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

荷塘上面,都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叶子中间,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花香。

——我的《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①学生进行对比,讨论,发现问题

②明确:除了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段还有叠词描写景物很细致外,最重要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写出了月色的存在。而我的写得太简单,特征不鲜明,“月色”也看不出来,把精彩的描写变成叙述了,美感、画面感大打折扣。

(2)投影显示学生的人物描写片段与《名人传》中贝多芬的描写片段比较

我认真地打量着新同学,高高的个子,不胖也不瘦,剪着小平头;往下看,两道浓眉下一双大眼,鼻直口阔,脸色略微有些发黑;上身穿一件白色运动衫,下身一条灰色西裤,脚穿一双运动鞋;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拎一网兜,网兜里有一只足球。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

①学生进行对比,讨论,发现问题

②明确:同学这段文字把人从头写到脚,但是这个同学的个性精神我们还是感觉不到。而对贝多芬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他强悍、叛逆的性格和刚毅、顽强的生命力。描写人物外貌时无需像画脸谱式的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主旨,抓住人或物的主要特征,把描写对象的个性神韵写出来。

③对学生的这一片段进行口头修改训练

修改示例:

我认真地打量着新同学,高高的个子,有些偏瘦;剪着棱角分明的小平头;两道浓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一眨一眨的,眼神中透出聪颖,还带有些坚毅;脸色红中略微有些发黑,一看就是阳光的作用;上穿一件成人款式的白色运动衫,已经旧得发黄;下穿一条有些肥大的灰色西裤,裤边被踩得卷成了卷儿;脚穿一双破旧的老款运动鞋。他左手拎着书包,那书包一看用的时间就不短了,拉链坏了,带子被缝补过;右手拎一网兜,里面有一只都快秃了皮的足球,一看就知道是个球场虎将。

(3)投影显示鲁迅《故乡》中杨二嫂的描写片段、《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严妆片段,进一步体会。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明确: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刻画的杨二嫂形象没有面面俱到,仅抓住“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等特征,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尖酸刻薄的生动形象。作者对人物的情感也自然流露。褒贬爱憎,都在字里行间。

《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被遣归前严妆的描写,是从头写到脚,但是有目的的,充分表现兰芝的美,美得细致入微,体现婆婆的蛮横独断,封建家长制的淫威,也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无辜被遣内心悲痛但也要精心打扮自己,展现自己的价值和美好,维护自己的尊严。人物的自尊、坚强、反抗精神由此可见。

(4)投影显示教材中关于陈景润和保尔的描写片段分析体会(略)

(5)投影显示《小狗包弟》中的环境描写片段分析体会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巴金《小狗包弟》

①师问:这段描写写出了院子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借 “衰草”“垃圾”“倒塌的葡萄架”“化粪池”渲染了院子的荒凉、破败和寂静。融情于景,借衰败之景抒哀伤之情。

②师问:作者为什么特意写“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明确:“竹篱笆”是透明的,“无缝的砖墙”是隔绝的,这种生活场景的变化其实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灵的变化——文化大革命使人们的心灵彼此隔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写景物、写环境也是如此,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是有目的的,为表现主题需要而设置的。就像《荷塘月色》,景物也是在表现作者的心情,所以那淡淡的色彩格调也是与作者的心情相呼应的。

3、师小结: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咱们感觉到不管是写人、写物还是写环境,描写要想生动立体,除了要用一定的手法外,还要注意,用这些手法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还要为表现中心主题服务。这样,你就能做到让读者看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感其情”。

四、修改互评,社内研讨

师:下面就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你文章中的问题。把你的写作片段拿出来再修改,大家以文学社为单位互相讨论,一会儿交流,各社至少推荐一篇你们认为改过后的精品。

生:以文学社(学生自发组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研讨互评,对推荐作品进行集中修改。

师:巡视指导。

五、社间交流,展示共享

各文学社分别派代表上台展示,教师相机指导。

六、课堂小结,作业延伸

1、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一种精神,掌握了一种写法,提升了精神境界,提高了写作水平。

2、作业:(1)继续修改自己的描写片段,然后上交。(2)以文学社为单位,搜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描写片段,阅读课上交流共享。(为避免内容撞车,各社分工,分别搜集写人、写物、写环境场面的)

高一语文教案:《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善于多角度发现美、感受美。

2.学会抒情的两种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话题探讨:

1.美是什么?

教师导语:美是一种感觉,美是一种心态,美的东西很多,需要人们去发现,去认识。不同时代的人、同一时代的不同人,对于美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理解。浩瀚无边、气势磅礴的大海美,晶莹剔透的露珠也美;高山的险峻美,石子的光滑也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繁华的都市美,茅草屋篱笆墙牧童樵夫恬静的山村也美。

2.你的心目中,什么是美呢?

预设各种可能:

美是一种潮流,美是一种时尚。

美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对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有“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的赞美诗句,对唐明皇的贵妃杨玉环大诗人白居易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名句。

美,是一道波,在心头滑过,从触觉进入心灵;

美,是一朵花,在眼前绽放,从视觉进入心灵;

美,是一首歌,在耳际萦绕,从听觉进入心灵;

小结:美离我很近,却无法触摸; 美离我很远,却似乎又离心灵很近。既然美是这样的,我们就要捕捉美,创造美。方法之一——学会抒情。

二、学习抒情

学习设想:

对学生来说,抒情的关键在于把情感融化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或寓情于事,如“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好,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不言惜别而惜别自见;或寓情于景,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不言悲凉而悲凉自见。应指导学生认真体味、学习。因此学习抒情主要就是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

(一)第一环节:温习经典

教师导语:一切景语皆情语,多愁善感的人总是喜欢寄情于物,托志于物。同为“咏雨”,不同的人因性格不一,处境不同,所生发的情感也不同。试为下列“咏雨”诗词寻找相应的作者。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不须归。《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第二环节:解析美文

1.触景生情类

文段一:月亮悄悄地上来了,就像一轮银盘,镶嵌在深蓝色的夜空上。月光静静的洒下来,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月光下,人们那多姿多彩的的生活,犹如一支优雅宛转的月光奏鸣曲。文段二: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驱干,撞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的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并且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的驯顺的奴隶,它可以任意的蹂躏他们,毁灭他们。思考:作者在所描写的景物中融入了怎样的情感?

2.托物言志类

文段一:我有一间小屋,面朝广阔的大海。海是碧蓝碧蓝的,像极了天空的颜色。有时天空氤氲着,有着雾霭和流岚;有时天空很晴朗,显得清新自然,苍穹下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阳光轻轻地弥漫在每个角落,我可以坐在院中的躺椅上,晒着暖暖的太阳,泡上一壶茶,然后慢慢地品。一杯完了,也不愿再沏一杯。曹雪芹笔下的妙玉曾言:“一杯为品,二杯便成了解渴的蠢物。”当我看到茶叶在水中游动,看到地上的小草竞相生长,看到漫山遍野的花儿飘零纷飞,一种无法言喻的恬静便会在我心头荡漾开来。在这淡淡柳如烟,灼灼美颜颜的景色中,对生活还有更高的要求吗?

文段二: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立其间。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纷燃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及绿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经无知地在期间雀跃,你曾经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对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红莲,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不忘我,当没有阳光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怎样完美自足的世界!

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就在这美丽的湖畔——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描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德,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的雨季何患?

疑义相与析

思考:在文段一和文段二中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寄托了作者怎能样的感悟?为了把这份情感和感悟传达到极致在语言表达上运用了哪些手法?

三、下笔如有神

1、课内练习:选择某一个物象,写出语意相对的两句话,使之成为描述想象的两首精短小诗,要有一定的思想意蕴。

提示:“某一物象”的选择很关键。因为要求写的两句话“语意相对”,那么,选择的这一物象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应有正反两种评价,其实就是要写的两句话中一句是褒扬,一句是批评;应选择具体的事物,最好是人们都熟悉的事物,绝对不能选抽象的事物,也不能选“人”。同时,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一定的文学情趣、一定的哲理,给人一定的启示。

如:竹

每攀登一步,都做一次小结;

过分的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

昙花

每绽放一次,都会倾注自己的全部;

过分地展示自己,终究不能成就永恒。等等。

可提示以下事物,如

腊梅 浮萍 猪 飞蛾

蝉 牛 彩虹 露珠

风 蜡烛 橡皮 眼睛

气球 粉笔

高一语文教案: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词语的读音及成语的含义。

2.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筛选重要语句。

3.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

4.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

教学重点

1.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

2.筛选重要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全文

二、简介背景

三、研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

1.用“跳读法”把握全文要点:

启发:我们拿到一本论著,想用最快的速度大体了解全书内容要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明确:可以看封面后边的内容提要,并快速浏览目录页上的章节标题等。)

那么,我们拿到一篇议论文,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把握全文要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明确:可以采用首尾跳读法,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如果文中有小标题,当然还应抓住各部分的小标题。)

现在,请同学们用首尾跳读法迅速找出课文中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要点的最重要的几个句子。

讨论后明确:这几个句子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篇课文中,作者的逻辑思路大体上可以用上面几个句子里的3个词来概括:

“主张”——“理由”——“提议”

文章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本论部分(包括文中的一、二、三)阐明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

2.思考:如给课文四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如何概括?

指导:(1)内容能涵盖本部分;(2)简练、明确、贴近课文,尽量摘引原词原句。

这种概括,是为了浓缩每一部分所论述的问题,应该是越简练、越明确、越贴近课文越好,不必另起炉灶搬用名词术语来概括,最好是摘引原文原句或原词,能用一个词决不用一个词组,能用一个词组决不用一个句子。

根据这个原则,以下面的概括为好:

第一部分,进步和成绩。

??第二部分,缺点。

??第三部分,两种对立的态度。

??第四部分,具体建议。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并让同学们评析。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筛选重要语句、辨析语句、准确把握信息的能力。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本文虽是一篇动员报告,但作者使用的语言通俗、具体、明确,多使用口语、群众习见的俗语来说明问题;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又夹杂着一些成语甚至文言词语,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请找出这些语段并摘录出来,反复诵读、细细体会。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用提炼论点、加小标题等方法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筛选重要语句。

二、精读训练

第一部分思考题:

1.第二段共七句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中心句是?

2.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这一中心句的,用什么材料,请概括。

3.文段中有哪些表示材料安排顺序的标志性的词语。

4.文中“深刻”与“丰富”两词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5.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第二部分思考题:

1.“我们还是有缺点的”缺点指什么?有哪些表现?

2.第七自然段的作用是?

3.“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坏成怎样?有几种类型?

第三部分思考题:

1.列表比较主观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的不同,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这两种作风进行了比较?

2.试分析“在这种态度下……而是无的放矢”的句群的结构。

3.文中引用对联的作用是?

(第四部分的学习可从略)

三、总结性讨论

四、学习本文的语言

请学生朗读摘录出的语段,讨论本文的语言特点。例如:

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使用了一系列的谬语、成语来说明坏作风的存在,就精减了文字,浓缩了内容。

②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的作风。

这段文字整句与散句交错结合,成语与俗语并用,增添了语言的色彩。

③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的一种表现。

极其工整的排比句和对称句、短句与长句的混合使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④有一副对子(为清人解缙所作):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选用这副对子来给三种人画像,最恰当不过。“形象大于思维”,对子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指出的三种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去描绘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讨论文中引用的明朝解缙的对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从句式看,对偶;从内容看,比喻;从“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多义性看,双关(字面描写外在形态,实质描写思想作风);从芦苇、竹笋的拟人化看,比拟;从文章对这副对联的引述看,引用。

⑤“有的放矢”的解说。

⑥“实事求是”的解说。

这两个成语的解说,都是结合文章特有的内容,作了经典性的概括,富于创造。另外,文中很多地方用词准确,具有分寸感,这是写好议论文的重要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针对我们学习中存在的某一问题,写一段话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600字左右)

附:第一课时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