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

发表时间:2021-08-12

高一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结构;

3.结合中心语境,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能力目标

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为革命舍身忘死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2.领悟作者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

重点难点

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理解生字、新词、难句,了解主要内容。

2.通过讲读,理清本文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主动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4.通过写练,学习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手法。

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或其他方式出示下题,要求学生选择一项准确的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写道:“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忘却了刘和珍君等勇士壮烈牺牲的情景,作者才能提笔写文章继续战斗。

B.作者担心人们即将忘却这笔血债,有必要写点东西为历史留下血债的确凿证据。

C.正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要记住这笔血债,要奋起反抗,不要苟且偷生,才感到有写文章记念烈士的必要。

订正答案后导入新课:在高中语文第一册里,我们学了鲁迅先生为悼念“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爱国青年刘和珍等用杂文手法写的记实性散文,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鲁迅先生写的同类事件同一体裁的文章(板书课题),思考:

1.题目应该如何断句?

2.“为了”什么?说明什么?

3.为什么要“忘却”?

4.为什么要“记念”?

明确:A.“为了忘却”说明难以忘却,烈士往事历历在目,形象鲜明;B.“忘却”是为了摆脱悲哀,奋然前行;C.记叙烈士生前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后人永不忘却。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同时解决下列问题:

1.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弄懂生字新词,勾画难句;

2.读后编写各部分大意;

3.确定一项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思考两个问题:

a.本文是怎样结构材料的?

b.作者是如何写五位烈士的?

检查评改

1.解决生字新词(尽量引导学生回答)

不屑——认为事物轻微而轻视不做或不接受。

隐约其辞——形容说话含含糊糊,躲躲闪闪。

仓皇失措——匆忙、紧张,害怕而不知所措。

迁怒——受了甲的气而拿乙出气,或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生气。

永诀——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措词——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

禁锢——束缚,强烈限制。用于落后或反动势力对进步革命活动的禁止和抑制。锢。

被难——因灾难或重大变故而牺牲。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2.指名学生说出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铿)。

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的同时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3.讨论确定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启发学生提出难句,引导大家共求答案,教师订正。

例:(1)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有《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不敢载:进步报刊的态度

不愿载:中立报刊的态度

不屑载:反动报刊的态度

隐约其辞:“左联”领导的刊物的态度

全句不仅说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杀害,而且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各界施行高压政策,白色恐怖严重的现实。

(2)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旧道德:旧有的,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美好道德

新道德: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

损己利人: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是柔石品格的本质。

这一段议论性文字是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

(3)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和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禅。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感情?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解析: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

深层含义: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

(4)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这几位遇难的青年不但是作者的朋友,更是无产阶级战士,他们的殉难与民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于是,作者由失去朋友而产生的沉痛之情,因为我们民族的损失而加重了。

文中两次写到这句话,前后构成反复,加强了歌颂烈士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感情。

(5)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形象地概括了三十年来,一切反动统治者残酷屠杀革命者的罪行。“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延口残喘”表明斗争的艰难。“这是怎样的世界”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全句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切齿痛恨和顽强斗争精神。

(6)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血的教训使作者既看到黑暗统治如夜,又看到革命之路还长,斗争还很艰巨。“不如忘却”与文章开头呼应,再次扣题。作者意识到“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表明他相信烈士的血不会白流,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与敌斗争到底的精神。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

三、布置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和课文第五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课文分析

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概括白莽的性格特点。

明确:正直诚实、勤奋坦诚、坚强乐观。

2.快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

(1)哪些材料写出了柔石的“硬”和“迂”?(找学生复述)

(2)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和“迂”)

(3)通过这部分记叙,作者表现了柔石哪些可贵的品格?(板书)

单纯忠厚善良质朴

3.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部分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4.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四部分,讨论:

(1)引用高僧道悦“坐化”这一典故有什么作用?(揭露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批判道悦束手待毙,主张保存实力,坚持战斗。)

(2)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5.全班表情朗读第五部分后,讨论:

这部分引用向秀的《思旧赋》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处境与心情跟向秀同类,借此以古喻今,抒发自己悲伤心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恨。

总结:作者全文引用了三个典故,处处围绕着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用意十分深刻。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认真理解。

三、布置作业

1.填空。

①本文记念的五位青年作家是:赵平复又名,白莽又名,冯铿又名,李伟森又名和胡也频。

②“而在这三十年中”是从年起的三十年。

③“夜”象征,“路”象征;“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与前文的关系是。

2.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①“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A.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

B.也可用“悲哀”,但名家已用了“悲愤”,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

C.只能用“悲愤”,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

②“将悲哀摆脱”,这里不用“悲愤”,原因是()

a.既摆脱了“悲哀”,又摆脱了“悲愤”,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

b.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c.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③“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a.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精神。

b.在《孔乙己》中表现过这种自甘受压迫遭摧残的精神。

c.在《一件小事》中表现过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本文通过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五位革命烈士的深沉追忆,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抒发了作者无限悲愤之情,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②本文是一篇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具有战斗性的杂文。()

③本课文末用省略号,说明是节选的,后面尚有未选入的段落。()

④“左联”五位烈士被害的消息,上海报界“不敢载”是指想载而怕触犯敌人的胆小鬼,“不愿载”是指明哲保身不肯得罪敌人的糊涂虫,“不屑载”是指仇视革命的小爬虫。()

⑤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材料零碎,内容庞杂,作者之所以能结构成篇,感人至深,在于他引用了三个典故,突出了中心。()

第三课时

一、检查订正前课作业:抽查学生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有表情朗读第五部分。

二、提问讨论:

1.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内容庞杂,材料零碎,可为什么又显得结构谨严呢?

2.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3.除了写作上的技巧外,还有什么原因使这篇文章如此感人?

三、总结讲解:

本文用杂文笔法,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抒情,调动了多种表达手法,因而成为一篇情文并茂的记实性散文。它之所以感人至深,原因有(结合课文适当举例。):

1.有感而发。作者压在心中的悲愤已整整两年了,写出来气贯长虹。

2.详略得当,主次勾连,浑然一体。

3.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完整,内容深刻细致。

4.语言朴实,深刻、含蓄,抒情激越,议论精当。

四、作文训练

题目:对这件事应该引起重视

要求:(1)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介绍班内或校内一件小事;(2)必须写你亲眼见或耳闻的事,不可胡编乱造;(3)500字左右,课内完成。

请2—3位同学读自己的作文,大家评议,教师小结。

五、课外选读:鲁迅的《南腔北调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相关推荐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和抒情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2理解本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都作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
3了解五烈士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崇高形象,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设想
1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教学中不仅要突出单元教学重点,而且还要起示范教读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可分步进行:先让学生初读,从总体上把握全文五部分的主要内容;再引导学生研读,抓住课文的某些重要的局部,就“夹叙夹议”和周密安排结构这两个要点进行重点讲析;最后组织复读,总结规律,从更高层次上把握课文的总体。
2本文内容博大精深,且同本单元其他两篇课文比较,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异之处,根据单元教学整体性的要求,教学本文时既应从整体出发,大胆取舍,突出重点,不追求面面俱到,又要抓住文章的个性,避免在教学中以共性掩盖个性。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夹叙夹议的写法和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而其个性是写人记事,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写的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琐细的事情。
3由于当时文网森严,鲁迅先生在文章中不得不采用隐晦曲折的笔法和借用典故,因而文章的某些地方较深奥难懂。这便成了理解文章的难点。教学中要重视帮助学生排除难点,宜设计些激发学生兴趣、拨动学生心弦的问题,让学生读读议议,引起学生思考,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不断调节教学过程,以祈在师生合作中释疑解难。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明确文题含义,理解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目的。
2把握课文五个部分的内容,理解白莽的为人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写的感人至深的悼念文章,那是给“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树立的纪念碑。那篇文章,鲁迅满腔热情地歌颂了烈士的勇毅精神,并以犀利激烈的言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走狗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愤怒的鞭挞,有力地激励人们起来斗争,讨还血债,摧毁“似人非人的世界”。大家一定都记得这篇文章,它叫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又一篇纪念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的悼文。在这篇悼文中,鲁迅深情缅怀了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愤怒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表明了鲁迅先生无比愤慨、英勇抗争的精神。鲁迅怎样叙写五烈士的光辉业绩?怎样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深入领悟。
二、背景介绍。
让学生阅读课文注解①,然后教师补充介绍五烈士被秘密枪杀后,国内外民众、特别是鲁迅先生无比气愤、英勇斗争的有关史实:
鲁迅得知五烈士牺牲的确切消息后,当即吟成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沉痛哀悼了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革命战友,并满腔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的暴行,激起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的愤怒。当时苏、法、德、美、英、日等国家的进步作家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名义,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中国革命作家宣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消息,不让社会上知道他们的法西斯暴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冲破封锁,于4月25日秘密出版了《前哨》第一卷第一期《纪念战死者专号》,在上面发表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和《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鲁迅也在这个专号上发表了《柔石小传》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躯的血》,在后文中他号召人们“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
当年5月,鲁迅又写出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现状》一文,十分激烈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当时国内的许多报纸都不敢刊登,鲁迅便委托当时在华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译成英文,寄到美国进步杂志《新群众》上发表,史沫特莱曾考虑此文发表后会对鲁迅不利,可是鲁迅说:“这几句话,是必须说的。中国总得有人出来说话!”就这样,鲁迅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了五烈士被枪杀的事实真相。
9月,左联机关刊物之一《北斗》杂志创刊,鲁迅选了一幅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作封面,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悼念之情。
1932年7月11日,烈士牺牲一周年又五个月时,鲁迅将一年前吟成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书赠日本歌人山本初枝。1933年1月26日,又将这诗题赠给许寿裳,以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
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五烈士牺牲两周年时,鲁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悼文,这时左联主办的以及它的外围刊物已荡然无存,鲁迅想方设法,终于1933年4月公开发表在标榜第三种人的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月刊第二卷第六期上。
三、解题。
1提问。
作者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即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请从课文首尾两段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而悟出正确的答案。
2学生阅读课文首尾两段,划出解答问题的有关句子。
3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标题中寄寓着极其深刻的含义,理解好文章首尾两段中的解题性文字,便能把握文题的含义。
因为鲁迅“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所以“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因为“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所以“埋得不能呼吸”。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重负,使他感到十分窒息。为了“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是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同时,鲁迅又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当时的中国,正是“大夜弥天”,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斗。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事实上,对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却的,他要将那无比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所以他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说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四、读读想想。
1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速读课文,要求从总体上把握五个部分的内容,并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每部分大意。教师巡视课堂,适当点拨,并注意发现学生概括的正误典型。
2学生交流概括的段意,教师注意让正误两种概括的典型发表意见,以便引发学生以准确、简明为标准评价议论。
3教师归纳、板书: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二)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四)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
(五)抒发悲愤之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
五、学生研读第一部分,议论并回答下述问题:
1按课后“思考和练习”四第1题,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提示:①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②1931年2月7日至8日。③不行。作者对几位青年作家被残暴杀害,不仅仅感到悲哀,还对统治者这一暴行表示无比的愤怒。如改成“悲哀”,便不能确切地表达作者的心情。④指“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⑤不行。因为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而对统治者愤怒憎恨的感情,作者永远也不会有丝毫减弱或改变。⑥⑦见上述“解题”部分中第“3”条的内容。
2怎样理解第2段中“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这句话的意思?
提示:这句话极概括地叙述了当时上海报刊杂志对五烈士遇害牺牲的四种不同态度:“不敢”,说明内心同情革命者,想刊载以揭露反动派,但怕惹祸,所以“不敢载”;“不愿”,即不想惹是非、担风险,明哲保身,故不愿载;“不屑”,充满轻视情绪,认为革命者流血牺牲不值一提,所以“不屑载”,显然,这是站在反动立场上。而《文艺新闻》就敢于透露出一些消息,尽管当时的社会不允许这样做,但它还是大胆地采用巧妙的斗争策略,“隐约其辞”地把反动派秘密杀人的事捅了一个洞。总之,这句话把当时报刊革命的、进步的、中间的和反动的种种政治态度明确而形象地反映了出来,其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揭露了它不仅残暴地杀害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而且极力封锁杀人事实的黑暗统治。
3复述作者同白莽三次会见的情况,并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白莽形象的什么特点。
提示:作者通过白莽对彼得裴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他与鲁迅初次见面后的来信并坦率地表示“很悔和我相见”;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便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自己是革命者这三个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了白莽勤奋坦诚、爱憎分明、坚强乐观的革命文学青年的形象特点。
第二课时
六、课外思考。
1阅读第二、四部分,复述有关柔石的记叙,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的后一个问题和四的第2、3题。
2理解第二、四部分是怎样在具体叙述中结合议论的。
教学要点
1理解第二、四部分用哪些材料表现柔石的什么性格特点。
2具体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检查。
1复习第一部分应掌握的词语(除课文已注解的)。
不屑(xie):认为不值得(做),带轻视的语气。
隐约其辞:意即“其辞隐约”。由于某种原因,说话、写文章故意不把意思明说出来。隐约,不清楚,不明显。
亭子间:方言词。指上海某些旧式楼房中的一种小房间,位置在房子后部的楼梯中间,狭小黑暗。
曲(qǖ)译:故意曲解原意地翻译。
失笑:不自主地发笑。
欣(xīn)幸:欣慰而庆幸。
决计:同“决定”,指打定主意。计,主意。
2疏通第二、四部分内容,列出它们的结构提纲。
教师组织学生边读边议,先要求为各自然段编上序码,接着归纳出各自然段的要点,再理清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教师归纳、板书:
3第二、四部分通过哪些材料写出柔石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体现他的“硬气”和“迂”的性格的?
4引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习”四第2题。
答案:①在创作上,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可看出他在艺术上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②单凭柔石与冯铿有交往和自己对冯铿的主观印象来推断柔石近来要做大部头小说,这一“疑”是没有根据的。③凭自己一时的主观印象,从而断定冯铿的“罗曼谛克”、“急于事功”是没有充分根据的。④两个青年人积极进取的可贵精神,使作者对自己原先的想法产生了怀疑,目的在于批判自己。疑心自己“偷懒的主张”,这个“疑心”是对上面两个“疑心”的否定。⑤只要学起来。⑥指“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的主张。⑦不应“迁怒”。⑧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二、讨论。
1在第二部分中,除了记叙的内容外,穿插了哪些议论?这些议论起什么作用?
提示:在叙述“我的决不与投稿者相见”的原因和“故意回避”一般文学青年时,议论了柔石是当时作者唯一“敢于随便谈笑”和“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体现了作者对柔石的评价,说明了作者与柔石的相知之深。
在叙述了与柔石的来往缘由和柔石的姓名、籍贯时,通过方孝孺的典故,简洁议论柔石的性格特点:“硬气”和“迂”。
在叙述了柔石在朝花社工作的种种表现之后,用“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的一句议论,它同上例一样,对所记叙的内容直接作出判断,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
在记叙了柔石“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决心和作者对冯铿“很隔膜”后,连用了三个“疑心”发表议论,逐一否定了冯铿的急于事功和柔石的受人影响后,承认自己不如柔石“决定地改变”的“斩钉截铁”,既谦虚地剖析了自己“偷懒”的“伤疤”,又对比显示出柔石的进取精神。
2引导学生阅读《基础知识夹叙夹议》,在明确夹叙夹议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课文一、四部分的记叙与议论,并具体说明这些议论的特点和作用。
提示:第一部分:
在叙述赠给白莽的两本书而失落时,议论这两本书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
第四部分:
在叙述了柔石被捕和“官厅”因印书合同“在找寻我”后,先用“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一句议论,以“明明白白”的印书合同和“不明不白”的官厅作对照,既揭露了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又表明对反动官府的蔑视。接着又插入了一段借《说岳全传》引起的议论,既批判了空盼“剑侠”的无稽,又嘲讽了敌来“坐化”的无益,明确地表示了“我于是就逃走”的抉择,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一向倡导的“韧”的战斗精神。
在抄录了柔石的来信之后,议论道:“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而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但他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了严酷,其实是不然的。”这些话既善意地指出柔石的“迂”,更是强烈地控诉国民党反动派一贯残酷镇压革命人民的法西斯暴行,表示了作者的革命义愤。
在叙述柔石和其他23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作者写道:“原来如此!……”这里语句短促、四个字独立成节,加上一个出离愤怒的“!”和一个无语凝咽的“……”,使人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既有对战士惨死的无限悲痛和无比的惋惜之情,又有对反动派血腥暴行的满腔愤怒和强烈的抗议之意。
在叙述了“一个深夜”环境的沉寂后,先议论“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言之不足,则又歌吟之,以那脍炙人口的七言诗表示抗议。
根据上述记叙和议论的结合,归纳如下认识:
记叙是基础,议论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记叙是“画龙”,议论则是“点睛”,二者相互为用。议论或是对所叙的内容直接表明见解或做出判断,或是就个别事物点出它的普遍意义,但不论是哪种情况,议论必须紧密联系记叙的内容,绝不能凭空外加进去。
三、作业。
1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并理解诗的意思。
2理解课文所运用的三个典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习本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层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检查。
1.检查第二至五部分词语(除课文已注解之外)掌握情况:
迂:拘泥、守旧,不适应形势、不切合实际的意思。课文用在柔石身上则突出他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的性格特点。
刚健质(zhì)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
吮血(shǔnxuè):聚拢嘴唇吸血。
仓皇失措(cuò):匆忙慌张,没有办法。措,放、安排。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隔膜(gémó):本课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永诀(jué):永远分别。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信札:信件。札,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客栈(zhàn):设备简陋的旅馆,有的还兼供客商堆货代办转运。栈,存放货物的地方、仓库、旅馆。
巡(xún)捕:旧时称租界中的警察。
禁锢(gù):原指关押、监禁。本课指束缚,强力限制。
被难(nàn):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牺牲生命。
煞了尾:收了尾。煞,结束,收束。
2.叫两位学生到黑板默写《惯于长夜过春时》,其他的在座位默写。然后参照注解加以解释、译成白话,并回答“思考和练习”二。
诗的理解: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这两句写出了鲁迅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的困难处境。“春时”、“长夜”,点明了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挈妇”、“将雏”,表明正和家人外出避居;一个“惯”字既指明鲁迅对于敌人形形色色的残忍手段已司空见惯,对于动荡不安的生活已习以为常,又有力地控诉了蒋介石反动政权镇压革命的滔天罪行。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两句点出了当时政局的动荡,表现了鲁迅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母亲为儿子遭受迫害的担忧。揭露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小军阀你争我夺、连年混战,不顾百姓死活的罪行。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忍看”是强忍仇恨的意思。鲁迅眼看敌人残杀革命同志怎能忍气吞声?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面对敌人的屠刀,在刀丛中与敌人短兵相接,毫不退缩,用笔进行战斗。一个“怒”字,是作者强烈感情的迸发,表现了与敌人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和迎着腥风血雨前进的战斗精神。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诗写成了,但哪有发表之地?周围的现实是一片黑暗,犹如漫漫长夜。“低眉”是一个痛定思痛的形象,是一个沉思如何继续战斗的形象。“无写处”,指反动派对人民言论自由的压制,他们对革命言论“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是对反动派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最后一句以写景作结,深化了悼念柔石等人的主题,它渲染了一种悲凉、肃穆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处境的寂寞和心情的沉重。
鲁迅在这首诗中满腔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对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革命同志的沉痛哀悼之情,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
〔思考和练习〕二的答案:
作者写作本文时是“二月七一八日”,正是春天时节,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片黑暗,“夜正长”。五位青年作家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此案牵及作者,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免于不必要的流血,作者就在“这一夜”,“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家客栈里”。这正表述了诗的首联内容。
对于作者的避难,“即听得外面纷纷”传说作者“被捕,或是被杀了”,使作者的母亲甚为焦虑,“在北京急得生病了”。这表述了诗的颔联内容。
“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三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身上中了十弹”。作者的心情悲痛异常:“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作者不顾反动派淫威,勇敢地写诗来表达心中的愤怒,“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了这样的几句”。这很好地反映了诗的颈联的内容。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这正表明了诗的尾联的意思。
二、读读议议第五部分。
1请学生朗读第五部分,体会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2引导学生议论、理解各段内容:
第1自然段: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指1931年1月17日柔石被捕后,鲁迅携许广平及海婴避难于上海黄陆路花园庄公寓。“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指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进犯上海,鲁迅当时居住在北四川路楼寓,陷于战火之中,被迫携全家避居在英租界的内山书店。“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指1933年2月7日鲁迅仍然住在北四川路楼寓。这三个排比句,兼写了自己的处境和烈士的遭遇,既强调了在白色恐怖的环境里悲愤之情不随光阴流逝而减弱,又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深切缅怀。接着的几句,几乎和上一节写闻噩耗时的心情的几句相同,强调了失去战友的积愤难遣和对同志的怀念之情弥深。
第2自然段:
运用向子期《思旧赋》“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这一典故,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杀人如草,搞得民缄真口的反动统治与当年司马氏统治时疯狂诛杀异己,人们不敢说话的黑暗腐朽相类似。同时,抒发自己“吟罢低眉无写处”的悲愤感情。
第3自然段:
这段的第一句先摆事实,对现实进行揭露;后作结论,对现实进行控诉。它不仅表达了革命文学青年正当年轻有为的时候惨遭杀害,在鲁迅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极度悲痛,更重要的是用这种反常的残酷的事实来揭露和控诉反动派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第二句是比喻说法,连用了两个比喻:“夜”,用以说明反动统治的黑暗与残酷;“路”,用以指革命在向反动统治作斗争的征途。两个“正长”,说明反动统治还在延续,革命者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斗争。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不是消极的回避,而是积极的斗争,是说要化悲愤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和坚决斗争来记念牺牲的烈士。第三句则表明了对革命必胜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和斗争到底的“韧”的精神,号召人们为夺取这最后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总之,这一段表达了对死难烈士沉痛哀悼、对反动派愤怒控诉、对革命的胜利信心和彻底斗争的强烈感情。
3让学生解答“思考和练习”四第3题。
提示:①指1898年“戊戌变法”以后的30余年。②如1907年徐锡麟、秋瑾的被杀;1925年的“五卅”运动,1926年的“8.13”惨案,1927年的“4.12”政变中被杀的无数青年革命者。③反映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革命青年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切齿愤怒和顽强斗争的思想感情。④指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漫漫长夜。⑤指与反动统治进行不屈斗争的革命之路。⑥与开头互相照应,要摆脱悲哀,继续战斗。⑦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彻底革命精神。⑧这一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没有写出来的话,发人深思。
三、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快速复读全文,体会文中强烈的抒情色彩。
这篇文章是具有浓烈抒情成分的散文诗式的杂文,文中的记叙和议论常与抒情结合,处处凝集着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使文章的纪念性更强,更能打动人心。如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会见,在朴素的记叙文字中,却处处流露出他们彼此间的信赖和关怀。而在忆及彼得斐集子的失落时,又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简短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又如第四部分在记叙了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的两段文字更是充溢着作者满腔悲愤之情,特别是那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是作者如火激情的高度凝聚。
2引导学生思考全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是怎样周密安排的。
本文写人记事,内容丰富。所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片断的、零散琐细的事情。尽管如此,文章内在联系却十分紧密。
首先,作者把他和五烈士的交往、接触和悼念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文章第一部分写白莽,第二部分写柔石,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一同被捕,第四部分写五烈士被捕经过、狱中情况及遇害消息,以写柔石为主,第五部分表达作者的悲愤心情并指出烈士鲜血不会白流,作者与五烈士的关系这条线索贯串五部分的始终。
其次,各部分之间又有巧妙的过渡和衔接。如第一部分写送书给白莽,补叙是托柔石送去的,引出第二部分写柔石,又由柔石的介绍引出冯铿。第三部分里又一次写托柔石送书给白莽,再从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转入第四部分写他们一同被捕和受害的情况,再补写李伟森、胡也频两人。文章前后,一环扣着一环,紧密无隙,衔接自然,脉络清楚。
再次,结尾的文句又用反复来强调和深化主题并与第一部分的开头遥相呼应,使全篇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
四、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五。
答案:
(1)殷夫、徐白、匈牙利、彼得斐。
(2)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1936年。
(3)C
2完成单元《写作训练》第三题。
3预习《内蒙访古》。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教学要求: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习选材组材和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学习革命青年的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用典的意义,体会一些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典的意义。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提出问题。
(一)预习:通读全文,解决生词和部分词语。仔细分析预习提示。
(二)预习检查:主要检查字词和词语的理解。
(三)阅读课文:
要求: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全文的大意。
2、找到文章的重点段。
3、找出作者写的主要内容。
4、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导理解课文:
1、从课题切入,“为了忘却的记忆念”从短语的结构看可以有几种划分方法?哪一种是符合作者用意的?
2、这个问题可以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中找到。
3、本文记念了哪几个人?这几个人同作者有什么关系?作者与他们有什么关系?本文重点是写哪几个人?记了白莽和柔石的哪些事?突出了他们的什么品格?
4、理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5、文章是怎样把零散的材料组成一篇结构紧凑的文章的?
(五)提出问题:
附:(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
“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在文中有何用意?
本文似乎有很多话可有可无,鲁迅的文章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对吗?
“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中“伤疤”何意?
“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
“忘却”和“记念”同在题目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最后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文章多处用典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本文分五个部分是以什么断依据来划分的?
“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唯一的好方法”中“奴隶”是指什么?
82页中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说与冯铿很隔膜?
“人们者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文章中作者多次写道自己的书被没收落在“三道头”手里,是否作用有意安排,与中心有何联系?
从作者的本意看其实他并非要将他们真的忘却,为什么在开头说:“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结尾又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写柔石怀疑“人心惟危”是否别有用意?
文中引彼得斐的四句诗,有什么用意?
“赵少雄”是谁?
作者对冯铿的看法是好还是坏?
“国民诗人”和“民众诗人”有何区别?
“夜正长,路也正长”有什么深意?
“前年……去年……今年……”的排比,有什么用意?
记下赵少雄的信,有什么意义?
作者总是说无写处,可为什么他的小诗和文章都发表了?
柔石在囚系中写的信的背面的内容有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提到代白莽收信的妇士的怪名字?
文未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文章为什么要写柔石的姓名?
“我疑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第三部分的作用?
文中“原来如此……”是什么意思?
76页“第一段‘就只剩下这一点’”这一点指的是什么?
“斩钉截铁的回答”指的是什么?
文章写柔石从迂到改变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他的身上中了十弹”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关于写柔石的母亲那一段,“母亲”是否具有双关义?
五位年青作家被害是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作者的诗中主什么写城头变幻大王旗?
第二段中“也创作,也翻译”“也”字可否用“又”字代替?
“可将东西望转交赵少雄”是一个病句。
文中提到一个高僧,据原文这个偈子第一句是“吾年三十九”按岁数看算不上高僧,顶多算一个得道貌岸然的僧人。
“旧道德”“新道德”分别指什么?
“年轻”与“年青”是不是一样?
“唯”和“惟”有什么区别?
“我知道这失明母亲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这失明的母亲”是不是有双关义?1、指柔石的母亲。2、指黑暗统治下的祖国母亲。
(六)作业:课后练习四
板书设计:
为了忘却的记念
忘却摆脱战斗
与白莽交往
与柔石交往
柔石白莽被捕
五人遇难
抒发悲愤

教学要点: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复述文中记叙白莽的有关内容。
2、“不敢”“不愿”“不屑”这三种态度说明了什么?
3、从记叙的部分看,体现了白莽的什么性格特点?
4、除了记叙外,作者还穿插了不少的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
5、解决学生提出的有关本部分的问题。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从文中找出记叙柔石的部分。
2、找出作者穿插的议论部分,分析其作用。
3、学习《基础知识》“夹叙夹议”。
4、作者为什么要记柔石的姓名?为什么要提到乡绅?
5、柔石的“迂”其实是体现怎样的性格特点?
6、如何理解柔石的“人心惟危”说?
7、“从新学起”学什么?
8、如何理解“疑心”?
9、“斩钉截铁的回答”回答的是什么?
10、“偷懒的主张”是什么主张?
11、冯铿是个怎样的人?
12、“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归纳夹叙夹议的特点。
(四)作业:
从文中找出其他的议论的地方,并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的后两个部分,理解典故在文中的作用。
(一)学习课文的第四部分。
1、记下“赵少雄”的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天气愈冷……”一段的理解。一是分层概括层意,二是“身上中了十弹”的记叙的意义,三是省略号在文中的作用。
3、诗句的理解,背诵。
利用鲁迅先生自己的修改进行语言教学,例如:“眼看”改为“忍看”,“刀边”改为“刀丛”等。
从文中找到与诗句相照应的地方。
4、“眷眷”与“拳拳”比较。
5、引用彼得斐的诗句的意义。
(二)学习第五部分
1、朗读全部分。
2、排比句的意义。
3、“夜正长,路也正长”的含义。
(三)几个典故的用意。学生讨论。
1、高僧坐化。
2、方孝孺的迂。
3、《思旧赋》。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五部分。
(六)作业:
练习三、五。

《为了忘却的记念》学案


《为了忘却的记念》学案
学习要点

1.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结构;
3.结合中心语境,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记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纪念性文章,文中涉及五人,又多是一些片断的回忆,但读起来却感人至深,这除了结构上的缜密严谨之外,在写法上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记事为主,记事的目的在于让读者了解五烈士的为人以及被反动派杀害的事实,并从中记取教益,认清反动派的本质,因此,时时穿插着议论。同时,由于在记事和议论中,又处处凝集着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使文章的纪念性更强,更能打动人心。
从总体上看,前三部分重在记叙,第四部分记叙抒情并重,第五部分重在议论抒情。而在每一部分中,记叙、议论、抒情又都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如第一部分着重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会见,但在朴素的记叙文字中,却处处流露出他们彼此间的信赖和关怀。而在忆及彼得斐集子的失落时,又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简短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而这议论又是在叙述了文集的由来,委婉地表达了这两本书的非同寻常之后进行的,就更加自然贴切。
第二部分集中写柔石,同样是夹叙夹议的。如这一部分开头一段的记叙和议论,表明了柔石是作者在当时上海那样复杂的环境里的“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仅用一个“硬气”,一个“迂”字,揭示出柔石的耿直忠诚的性格。并用“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样一句简短的议论,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同时,这些议论也都是在对柔石的一些具体行动的记叙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第四部分中的记叙、议论和抒情更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这一部分先写柔石的被捕,接着谈到自己受牵连,“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说明作者对反动官府的蔑视,并插入一段借《说岳全传》引起的议论,既批判了空盼“剑侠”的无稽,又嘲讽了敌来“坐化”的无益,明确地表示了“我于是就逃走”的抉择,充分体现了他一向“韧”的战斗精神。
接着叙述柔石等青年作家被捕后的情况。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鲁迅对烈士们由被捕到遇害的情况的了解并不多,确凿的,只有狱中传出的两封信(一封还没有抄下)和有关他们遇害的“一个可靠的消息。”但这一段读起来却十分生动感人,这与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也大有关系。在这一段中,作者在对战友牺牲噩耗进行叙述的同时,对反动派的滔天罪行进行了一系列的议论,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尤其是那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是作者如火激情的高度凝聚。
文章第五部分,作者用强烈的抒情语句,同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进一步表达了对烈士们被杀害的悲愤感情。
文中的三个典故及用意
在本文中,作者运用了三个典故,是有其深刻用意的。
第一个典故是从柔石的“硬气”和“迂”的特点想到了柔石的明代同乡方孝孺。方孝孺和柔石都是宁海人,柔石的家在方孝孺祠的前面。方孝孺为人正直,博学多才,受明太祖召,封为太傅,为太孙朱允纹等助读。朱允纹即位,加封方为侍讲学士,深受倚重。后朱允纹的叔父朱棣为夺皇位,带兵攻陷南京,惠帝自焚。方孝孺被执入狱,后因不肯给燕王起草即位诏书而被杀,祸及870余人。鲁迅用这一典故,是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和“迂”的特征。方孝孺为争哪一个姓朱的该坐天下,丢掉性命不算,还连累了亲友宗族数百人,实在是“迂”得很了。但他那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敬仰和赞颂,正是在这一点上,鲁迅用来与柔石的精神作比较的。同时,这一典故还有另一方面的深刻用意,就是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深刻揭露和控诉。
第二个典故是从柔石被捕、鲁迅自己逃走提到《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秦桧为了扫除卖国投降的障碍,假传了十二道金牌从抗金前线召回岳飞。岳飞奉召回来的路上,途径镇江时到金山寺去拜访道悦禅师。禅师预言,“元帅此行恐防有牢狱之灾、奸人陷害之事”,劝岳飞“不如潜身林野,隐迹江湖。”但岳飞未听,回去后便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后来,秦桧得知此事,大怒,立即派何立捉拿道悦。何立一到,道悦便留下一个偈子,“坐化”了。显然,这个典故也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谁也不明白”;秦桧杀了岳飞后还要去捉拿与岳飞有关的道悦,只因为道悦说了一句真话,反动派抓了柔石又要抓鲁迅,只因为一个“明明白白”的印书合同。这就暗示,国民党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秦桧没有什么两样。更为深刻的是,鲁迅在这里对道悦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象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持实力,继续战斗。
第三个典故是从自己纪念战友“无写处”而懂得了向子期《思旧赋》只有寥寥几行的缘由。向秀的《思旧赋》,是为纪念好友嵇康、吕安而作的。它通过悼念亡友,从侧面反映了对政治现实深为不满的情绪,并以含蓄的笔法,表达出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赋中只说“践二子之遗迹”,“悼嵇生永辞”,说明他的好友去世了,至于死的缘由,却只字未提,只是用简短的笔墨,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哀伤愤激之情;采用以古喻今的手法,借《黍离》和《麦秀》诗的意境来抒发自己悲伤的心情;并用李斯“受罪”的典故来寄托失去自由的苦痛。鲁迅运用这一典故,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与向子期相比,是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政治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偶有不慎,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反馈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尽量(jìn)惴惴(zhuì)寻觅(mì)
B.提供(gōng)眷眷(juàn) 积习(jī)
C.提纲挈领(xié) 缁衣(zī) 铿锵(kēng)
D.混凝土(hǔn) 脊梁(jǐ) 创伤(chuāng)
2.加横线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人心惟危(只是)②情随事迁(变化)
③郑重其事(他的)④延口残喘(延长)
⑤旗开得胜(开始)⑥任劳任怨(承受)
⑦休戚相关(悲哀)⑧动辄得咎(就)
A.②④⑥⑦⑧B.①②④⑤⑦C.②③④⑥⑧D.①②④⑤⑥
3.句子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有意见,我们应该直捷了当地提出来。
B.你先争求一下大家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
C.队员们越发急燥,不能互相配合,场上的阵式全乱了。
D.肖象描写必须捕捉人物的外形特点,以形传神,切忌“脸谱化”。
4.下列词语中,释义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禁锢——束缚;强力限制B.延口残喘——张着嘴勉强呼吸
C.永诀——永远分别,多指人死D.素不相识——从来不认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B.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
C.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屑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敢,或不愿载这件事
D.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A.那两本书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朝花社倒闭了,柔石的理想的头,碰了一个大钉子。
C.他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D.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戳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
7.“总之”是从下面一段话中抽出来的,把它复原。正确的位置是( )
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A),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B),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C),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D),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
8.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的谓语是“高明”,这句话是一个单句
B.直到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之后,我才知道我所认识的白莽,就是在《拓荒者》上做诗的殷夫。这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白莽”
C.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这是一个转折复句,第一个分句的谓语是“是”
D.他的心情并未改变,想学德文,更加努力。这是一个二重复句,三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
9.“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鲁迅先生“痛惜”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本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两本书在书作者的祖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
C.两本书是鲁迅年轻时很不容易购买到的。
D.两本书寄托着鲁迅对白莽的深情。
10.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是( )
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 )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见面( )怕,更不必说敢有托付了。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 )敢于随便谈笑,而且( )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A.又 尚且 不仅 也B.也 犹且 不仅 还
C.还 犹且 不但 也D.也 尚且 不但 还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我记得柔石在年底曾回故乡:住了好些时,到上海后很受朋友的责备。他悲愤的对我说,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当《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了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出她的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
1.(1)文段中“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可以印证《惯于长夜过春时》中的诗句。
(2)文段中加点的“知道”一词所认定的内容是:。
(3)当《北斗》创刊时,作者寄去木刻《牺牲》,其用意是什么?
答:。
2.《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的感情基调是。(用两个字概括)
默写此诗的颈联。
(二)
白莽作《孩儿塔》序
(一九三六年)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渐渐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记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1.此文的作者是。
2.文章第一段写了春天的冷和雨以及远道寄来的信,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选用文中的两个词回答)。
答:。
3.第二段回忆了白莽出狱的情景,叙述的侧重点是( )
A.告诉作者自己是革命者B.告诉作者为什么热天仍穿着棉袍
C.叙述他获释后的坚定、乐观的态度D.叙述他年青的相貌像活着一样
4.文末两段中的“别一世界”和“那一世界”的指代意义是否相同?
答:。
5.仿照第四段文字的语言形式(运用博喻、对比手法),确立一个话题(或演讲,或作书评等)并写一段话。

6.认真比较下面两篇课文的结尾,分别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记念刘和珍君》的结尾表现了。
《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结尾表现了。
参考答案
一、1.B2.A3.C 4.B5.D6.C7.C8.C9.D 10.D
二、(一)1.(1)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2)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
(3)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
2.悲愤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二)1.鲁迅2.凄凉、惆怅3.C
4.指代义相同,皆是指的无产者劳动大众的世界。
5.例句:“只有一种死,永远也不代表毁灭,那就是自落的花,成熟的果,发芽的种,
 脱壳的笋,落地的叶而行尸走肉般的篝火,蝇营苟且般的处世都无法同它相比。”
6.《记念刘和珍君》的结尾表现了作者对革命的热切希望与期待;
 《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结尾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必然灭亡,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的
 坚定信念。

高一语文教案:“三步曲” 质疑—思考—领悟——《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点滴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内容博大精深、组织结构独特的悼念文章。为了冲破“文字狱”关,鲁迅先生运用了“曲笔”的手法,使行文既深奥隐晦又使人看后仍能心领神会。这样的教材,上四、五课时是不嫌多的。然而教师慢咀细嚼,学生却“食欲”减退;如能开拓学生思路,“曲”中探“幽”,就会收到化难为易、时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分步进行的。

一、相机诱导、找出“曲处”

在简介课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诱导学生从题目入手,逐一找出文章中的“曲处”:既然是“记念”,为何是“为了忘却”?白莽烈士参加革命活动多次被捕,这是他的主要事迹,理应多写,为何要引用林莽作的《白莽印象记》中的话来暗示呢?又为何刚一提及,却很快煞住,去说送书、译诗的事了?在写柔石的“硬气”和“迂”时,为什么“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儒,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左联”时期应该是烈士们生命最光辉的一段,照理要大写特写,为什么作者在第三大部分里只点了“左联”的名称后马上煞住了?当鲁迅先生听到烈士被捕的消息时,为什么“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而说:“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逃走”呢?五烈士被枪毙的噩耗传来,鲁迅先生的震惊悲愤是达到极点了,为什么只说了“原来如此”的四个字,其余全用省略号代替呢?为什么当《北斗》创刊时,只选用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牺牲》来表示对柔石的记念呢?……。这些“为什么”犹如引线和催化剂,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起着激发和促进的作用。正如明代人张洪所说的“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课文中的“曲处”既明,那曲径通幽的最佳入口处是不难找到的。

二、理顺曲径选准突破口

引导学生依据找出来的一连串“曲处”,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把握住作者的行文脉络。进而扣住“典故”,细加揣摩,选择课文第五部分中的一段话为突破口,那就是:“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这是说,鲁迅先生此时的处境,正与向子期所处的环境相类似:司马氏统治时疯狂诛杀异己,人们不敢说话;现在蒋氏统治更是杀人如草,搞得民缄其口。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要暴露现实的黑暗,岂可直说,只能借鉴《思旧赋》那种隐晦曲折的笔法来写这篇悼文,许多地方也是“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由此可知,这段话是学生开启曲径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它,才不会出现象鲁迅先生年青时读《思旧赋》那样的情景,也不会对课文中的“曲笔”感到莫名其妙,而是从中找出蕴涵的深意。

三、触类旁通“曲”中探“幽”

学生“入门”后,就要求他们“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在“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的字里行间,去探求鲁迅先生在文中还没有说出的“幽微”。我选择其中的一二个“曲处”作示范。例对“原来如此”这一段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分析,很难体会它深刻的内涵,我就引导学生把这段与上一段的文字联系起来,进行思索:(1)从“天气愈冷了……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这一层,体现着鲁迅先生的什么感情?——深切悬念狱中战友饥寒的深厚感情。他在担心柔石活着受苦,根本没有想到柔石会被杀害。(2)“但忽然得到……中了十弹”这层表明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心境?——出乎意料地得到柔石惨被杀害的可靠消息,心中无限震惊悲愤。(3)“原来如此!……”这段与上段体现着怎样的联系?——是鲁迅先生怒火满腔、悲愤至极的必然迸发。而句后省略号表明:不是作者不愿说,而是在当时不能说。这一段既体现着鲁迅先生悲愤交加到了极点的心情,又说明敌人的卑劣狠毒,从而猛烈地鞭达了穷凶极恶的反动派。同时,要举一反三地去启迪学生,去巧悟其他“曲处”所隐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总起来说:一是沉痛悼念、深情缅怀了烈士们为了人民解放事业,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光辉业绩。当然烈士们与封建文人稽康、吕安、方孝孺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后者的所谓坚持气节,只不过是忠于前君主而已,但在被恶势力所杀这点上,两者是相同的。二是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用最卑鄙的手段杀害五位青年作家的法西斯暴行。它们一伙比起阴谋篡权、杀戮异己的司马昭,心狠手辣、久有篡位之心的朱棣,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秦桧等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三是鲁迅先生表明自己对杀了人又不准人们悼念的法西斯白色恐怖的无比愤慨,不象向子期那样慑于司马昭的暴政,而是敢怒敢写,无所畏惧;表明自己决不采取高僧“坐化”、逃避现实的消极方法,而是保存实力,摆脱悲愤的重压,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斗争;以此来激励革命者,前仆后继,夺取革命的胜利。

上述的“三步曲”,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质疑——思考——领悟,这不仅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也是课堂导读的基本活动程序。这样的教法,可谓是“批大郤,导大窾”,“曲”中见“直”,探微显旨,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