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认识物体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7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认识物体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认识物体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六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所谓直观认识是指结合实物对形体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几种形体,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不对形体的特征作规范的语言描述。

教材安排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这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学科的知识体系。人们认识事物一般是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然后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认识“体”,后认识“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开展实践活动。

单元目标要求

1、能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名称,并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

2、能在观察和触摸中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及实践能力。

单元设计意图

1.直观认识“体”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木时认识物体。其好处一是学生有兴趣,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是积木形状规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大致分成四步:堆积木的场景—整理出典型的物体—揭示各类物体的图形和名称—寻找生活中相关的物体。

(1)让学生玩积木。教材通过堆积木的场景,引导学生玩积木,感知积木的形状。课前,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准备积木或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物体。这节课没有积木或其他可供操作的物体,是无法教学的。在学生堆积木时,应要求他们边堆边感受积木的形状。每堆一块积木,都要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想想它和哪些积木的形状相同,和哪些积木的形状不同。要防止学生只顾玩积木,而不感知积木形状的现象。

(2)把积木分类。经过玩积木,初步知道积木的形状是多样的,有些积木的形状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形状不同的积木分开放,促进学生思考各种“体”的形状特征。在分类前,要先排除有三角形面、半圆形面等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关的积木,只剩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形状的积木。在分类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可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成一类,把圆柱和球分成一类。这种分类表明他们已经感受到平面与曲面的不同,应给予表扬,再引导继续分,直至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开,把圆柱和球分开。二是让学生说说分类时的思考,只要求说出视觉、触觉的感受,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的面都是“平”的,圆柱和球都有“弯”(曲)的面。不要求语言严密、完整、有条理,更不能归纳“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等特征。

(3)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给出名称。教材在两块彩色积木的下面画一个灰色的图形,并在旁边写出图形的名称。灰色的图形是四种立体的几何图形,每个几何图形都是大大小小同类积木的形状概括,是一类立体图形的标志。几何图形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以长方体为例:让学生看看分在同一类的许多长方体积木,闭起眼睛想想这些积木的形状,然后睁开眼看看老师画的灰色图形,体会这一类积木的形状都是这样的,从而形成长方体的表象。几何图形要课前准备,整体出现,不要展现画图过程。只要学生认为这样的图形像实物,能代表实物就行。

(4)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通过对积木的研究,初步认识长方体等四种形状的立体。带着这些“体”的初步表象回归生活,寻找这些形状的实物,有两点教育意义:一是进一步加强四种“体”形状特征的表象;二是感受生活中有大量这些形状的物体。“想想做做”第1题“你还能找到它们的朋友吗?”这里的“它们”是四个几何图形,“朋友”是常见的物体。学生列举的实物,只要形状差不多就可以了。

2.联系教学的四种立体安排实践活动。

《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活动的内容有五项。“滚一滚”“堆一堆”是体验物体上的平面与曲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斜面上不会滚动,可以堆得很高;圆柱和球在斜面上会滚动,不容易堆起来。主要原因是前者都是平面,后者有曲面。“摸一摸”是反馈初步形成的表象。蒙着眼睛在口袋里摸物体,把手触摸的感觉和大脑中已有的形体表象相互作用,经过信息的筛选、过滤和相互对应,作出相应的判断,并对判断给予肯定或否定。这些活动能使四种形体的表象更清晰、更牢固。“番茄”卡通要求蒙眼的学生一边摸一边体会物体的形状,然后说出摸的是什么形体;“蘑菇”卡通要求蒙眼的学生摸出一个圆柱,让同伴检查摸对了吗。这两个小卡通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有秩序地开展摸物体的活动。“搭一搭”是各种立体的形状特征的简单应用。如果要搭得高一些、多一些,使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比较好?如果搭成的物体能前后运动,应该使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搭汽车车身用什么积木?搭工厂烟囱用什么积木?……做出这些选择都离不开对立体形状特征的体会。“数一数”综合应用认数和认物体的知识。数出较复杂物体里各种立体的个数,还进行分类活动。

(2)组织学生活动要注意四点:第一,组建学习小组,推选小组长,组内分工准备活动器材。能找到积木当然很好,没有积木,可以用易拉罐、玻璃球、纸盒等代替。器材的数量要多准备些。第二,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问题的拼搭是一般性的游戏,不能称为数学实践活动。问题源于现象: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搭得高?为什么圆柱和球会滚?……问题源于需要:怎样知道摸出了什么?怎样摸出圆柱?用什么做轮子?……第三,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少数典型的问题,在班内集体讨论。教师尽量不讲解、少评判。第四,要参与学生的活动,随时了解情况,对活动的进程给予必要调控。在活动临结束时,要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使实践活动成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认物体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搭、分、看、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识别这些物体。(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重点与难点: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形体,能体会平面和曲面。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形体的过程,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了充分的认识,能识别这些物体。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三、巩固认识,应用拓展?

通过练习想想做做1、2、3题,学生连线、举例、分类、统计,进一步加深对四种形体特征的认识,初步建立起各种形体的清晰表象。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四、总结评价?

教学

反思

课题:有趣的拼搭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堆堆搭搭、推推滚滚的实践活动,学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搭搭数数的实践活动,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玩中学习数学,感受学习的快乐,欣赏数学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重点与难点:通过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体会平面与曲面的区别。

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揭题

通过回忆上节课学了哪些物体,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为下面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二、组织活动?

三、全课总结?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滚一滚”,观察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的现象,学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特征,充分感受科学结论产生的基本过程,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使课堂变得富有趣味。

通过“堆一堆”的活动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能堆得好,而球与圆柱不容易堆好。让学生体会到其面对不稳定性和平面的稳定性这一特征。

在“搭一搭”、“数一数”中观察、思考、讨论,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特征,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反思

编辑推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教案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教案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教案设计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搭积木。

二、动手操作

1、搭积木

师:取出你们的积木,小组合作搭一搭。注意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易搭牢。

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示作品,并说说用了怎样的积木块拼搭的。

(可能已经有小朋友能说出其中几种形体的名称了。)

2、分一分

师:我们的小设计师真棒!

如果老师请你把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呢

小组合作分一分。?

学生合作探索,边分边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

指名交流:小朋友把它们分成了几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逐步达成共识,分成四类。

三、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

?⑴、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积木,(一起感知长方体),它们的面是平平的。

而且有大有小。我们把这一类形体叫做“长方体”,(出示立体图形)请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积木。?

2、认识正方体

主要和长方体比较,一样也是平平的面,但是这些面都是方方正正的,一样大的,我们叫它正方体。

3、认识球

可以让学生看看,想想,这个像什么?自己取取名字。

摸一摸,它的面是曲的。

4、认识圆柱

摸一摸,上下两个面是平平的圆面,侧面是曲面。这叫圆柱。

生活中见像圆柱一样的东西吗?——铅笔,吸管,柱子等等。?

5、巩固

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子想这四个图形。现在老师说一个名称,请你想一想是什么样的? 再动手拿一拿。?

四、巩固认识,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请你找朋友连一连。

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这儿有一堆积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表格)

请同桌合作,找一找、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填在书上。?

同桌一起完成,交流时教师演示分类,学生一起统计验证。?

3、“想想做做”第3题

小红的弟弟把一些积木排成了一排,你看到了什么?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从左边起,第几个是球?第几个和第几个是正方体?球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4、议一议。?

如果让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较愿意选择哪些形体的积木?为什么呢??

学生结合形体的特征、外观等各抒己见。

五、总结

请你谈谈这节课又知道了什么新知识,增加了什么新本领,好吗?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教学技巧、热点好文、教师资料、老师必读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游戏: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

第一课时: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游戏: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期末复习要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期末复习要点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没有角

4、三角形:三条边

(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二、新授?:

(一)教学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教学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三)教学数序?

教师活动:(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学生活动: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5添1是6(齐读)。?

师: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6添上1是7(齐读)。?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1正数到7,从7例数到1??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四)比较大小的教学

学生活动:从学具袋里先数5个图片,再数6个图片,最后数7个图片。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

生:5比6小,6比7小。?

教师活动:板书:5○66○7。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填符号:?5667。

教师活动:板书:5<66<7。

师:谁比谁大呢?谁会说呢??

生:6比5大,7比6大。?

教师活动:板书:6○57○6。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填符号:6576。

教师活动:板书:6>57>6。

(五)教学序数?

教师活动: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

学生活动:6名学生到前面。?

师:从左数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

生:……?

教师活动:(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学生活动:数一数,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六)指导书写

师: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活动:学生填在书上。?

三、游戏

教师活动:小刺猬送给小朋友7个苹果,每个苹果中都有一个问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号码出示一道题目。?

①号23()5()();?

②号5○66○7;

③号()()5();?

④号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

⑤号6○57○6;?

⑥号数一数有几朵花?3、2;?

⑦号从左数第6朵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活动:学生做以上题目:?

234567;?

5<66<7;?

7654;

67;

6>57>6;

6;红色。

四、小结:?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认识练习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认识练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数出6、7,并用其表示物体的个数,明确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掌握相应的数的顺序,进一步熟练掌握6、7的组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涂一涂、猜一猜、画一画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自主活动中更好地认识6和7,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认数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数的认识的学习方法,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6和7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自主地投入到更近一步的学习当中,体会数和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6和7,熟练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珠子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找一找,写一写

1.找一找。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6和7这两个数朋友,找一找下面哪幅图所表示的数量和“6”是朋友?哪幅图表示的数量和“7”是朋友?

图一

图二

图二表示的数量能和“7”做朋友吗?怎样才能和“7”做朋友呢?

图三

这幅图表示的数量能和数几做朋友?怎样才能和“6”做朋友?如果又来了1只船,它应该和谁做朋友呢?

图四

蝴蝶的数量多,还是花朵的数量多?怎样摆放使大家方便比较?

预设:让蝴蝶和花一一对应起来,就能一眼比出谁多谁少了。

谁和“6”是好朋友?谁和“7”是好朋友?

小结:6枝笔和6朵花虽然形状和颜色都不相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6”,所以都可以和数“6”做好朋友。7朵蘑菇、7只小船和7只蝴蝶的形状颜色也都不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7”,都可以和数“7”做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的游戏,学生可以巩固复习对6、7的认识,能从不同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的物体中关注到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在1个1个地累加过程中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2.写一写。

在田格本上书写:

教材第43页第2题:

参考答案:5,6,7,5<6,6<7。

【设计意图】在认识6、7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课堂上预留出教师指导学生巩固书写的时间。

(二)涂一涂,猜一猜

1.涂一涂。

(1)请你为从左边数的第6个气球涂上绿色。

(2)请你为从右边数的第7个气球涂上红色。

(3)请你把从右数的6个气球都涂上绿色。

2.练一练。(教材第43页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涂一涂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清楚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3.猜一猜。

第一组:一共有6颗红珠子,请同学们根据一只手的颗数猜另一只手的颗数。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另一只手有3颗的?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右手有2颗的?

同桌两个同学继续做猜一猜的游戏。

第二组:一共有7颗蓝珠子,请同学们根据右手的颗数猜左手的颗数。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左手有3颗的?

教师:这次左手比刚才多还是少了?你是怎么知道左手有7颗的?

同桌两个同学继续做猜一猜的游戏。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的游戏过程中,练习6的组成和7的组成,同时初步渗透简单函数思想。在第二组猜一猜的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呈现了7和0的情况,拓宽学生的认知,也为后续有关0的加减法做下简要的铺垫。

(三)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画。

有两列小火车,第一列火车只有车票上表示的是“6”的组成才能乘车,第二列火车只有车票上表示的是“7”的组成才能乘车。你能帮这两位小朋友看看应该上哪辆车吗?你也来为自己设计一张火车票吧。

【设计意图】基于6和7的组成,为学生提供更为自主的练习空间,请学生自己设计车票,同时也是巩固学生对物体数量的关注。

2.想一想。

在前面我们数的学习基础上,请你想一想,我们除了认识这些数,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学习研究什么内容呢?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在认识6、7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有关6、7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关注学生收获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积累学习和认识数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学习是有顺序的,是一个知识的整体。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人教版)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二、新授?:

(一)教学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教学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三)教学数序?

教师活动:(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学生活动: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5添1是6(齐读)。?

师: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6添上1是7(齐读)。?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1正数到7,从7例数到1??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四)比较大小的教学

学生活动:从学具袋里先数5个图片,再数6个图片,最后数7个图片。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

生:5比6小,6比7小。?

教师活动:板书:5○66○7。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填符号:?5667。

教师活动:板书:5<66<7。

师:谁比谁大呢?谁会说呢??

生:6比5大,7比6大。?

教师活动:板书:6○57○6。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填符号:6576。

教师活动:板书:6>57>6。

(五)教学序数?

教师活动: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

学生活动:6名学生到前面。?

师:从左数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

生:……?

教师活动:(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学生活动:数一数,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六)指导书写

师: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活动:学生填在书上。?

三、游戏

教师活动:小刺猬送给小朋友7个苹果,每个苹果中都有一个问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号码出示一道题目。?

①号23()5()();?

②号5○66○7;

③号()()5();?

④号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

⑤号6○57○6;?

⑥号数一数有几朵花?3、2;?

⑦号从左数第6朵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活动:学生做以上题目:?

234567;?

5<66<7;?

7654;

67;

6>57>6;

6;红色。

四、小结:?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6和7的认识》。将从说教材、目标、教法学法和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6和7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另外,《6和7的认识》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其它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因为,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是非常关键的。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
2、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中的相关要求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情境的包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评价任务
1、通过观察教学例题图、提问,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2、通过观察教科书P40页的金鱼图,提问、并做例题类练习题,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三、教法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时我采用: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新知,并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带给学生成就感。充分体现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起探讨问题,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流程:
针对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现状,要达成以上目标,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教学。
1、复习导入,唤起学生记忆,为新知做铺垫。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一年级新生,很难立即进入学习状态,先看卡通短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对1—5排序的过程中,体会感受1—5各数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2,探究新知阶段,我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数。并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用小棒摆出喜欢的图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加深对6和7的认识。说说生活中的6和7,将学生的思维拓展到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认识6和7之后,再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排列1—7各数,这样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有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在计数器上拨算珠、在直尺上填数、利用点子图比较大小,在这样的一个系统的活动中,学生对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3、巩固练习6和7的序数意义。6和7的基数和序数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游戏:帮小猫找鱼瓶。引动学生发现游戏中也有知识,从而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体会到乐。
4、6和7的书写。通过观察,说一说6和7分别像什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6和7的字形结构,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加深记忆,使学生能写出漂亮的数字。
5、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做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整理,通过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新课程要求要把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课堂最后我让每一位同学回家后收集数量是6、7的事物,可以画、可以写、可以剪贴、也可以用实物表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要善于观察生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总之,为了较好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我认真解读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其数学能力。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多给我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帮助我成长,相信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克服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课堂真正精彩,让学生真正受益!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一、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整时能用两种方法表示。

二、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然后出示生活的钟表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美,然后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认识钟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学具认识时针和分针,通过近距离的感知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到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通过早读,午读和晚读引出三个整时的时刻,让学生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指向的数字,从而总结出整时的认识方法。通过独立拨时间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

3.通过学生的电子表引出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探究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同桌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以小明的一天为切入点,通过说一说每幅图什么时间在作什么?同时让学生独立去书写电子表的这种表示方法,也是对新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通过观察和引导让学生发现12时,6时,两个9时这样特殊的时刻,结合生活经验说明时针每转两圈。

四.总结全课,情感提升

通过说说小明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二、新授?:

(一)教学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教学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三)教学数序?

教师活动:(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学生活动: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5添1是6(齐读)。?

师: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6添上1是7(齐读)。?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1正数到7,从7例数到1??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四)比较大小的教学

学生活动:从学具袋里先数5个图片,再数6个图片,最后数7个图片。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

生:5比6小,6比7小。?

教师活动:板书:5○66○7。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填符号:?5667。

教师活动:板书:5<66<7。

师:谁比谁大呢?谁会说呢??

生:6比5大,7比6大。?

教师活动:板书:6○57○6。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填符号:6576。

教师活动:板书:6>57>6。

(五)教学序数?

教师活动: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

学生活动:6名学生到前面。?

师:从左数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

生:……?

教师活动:(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学生活动:数一数,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六)指导书写

师: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活动:学生填在书上。?

三、游戏

教师活动:小刺猬送给小朋友7个苹果,每个苹果中都有一个问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号码出示一道题目。?

①号23()5()();?

②号5○66○7;

③号()()5();?

④号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

⑤号6○57○6;?

⑥号数一数有几朵花?3、2;?

⑦号从左数第6朵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活动:学生做以上题目:?

234567;?

5<66<7;?

7654;

67;

6>57>6;

6;红色。

四、小结:?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半时》教案分析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半时》教案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半时》教案分析

认识半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93内容,练习十六4、5两题

教学目标:1、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包括认电子表。

2、进一步巩固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

3、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

教学难点:时间的读法。

教具准备:一个实物钟,一个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每人一个实物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也学会了认时间,你能介绍一下,你早上起床的时间吗?

2、袁老师平时起床比较早,不过双休日,就要睡得晚一些,(出示7时半的钟面)你知道我昨天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

3、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吗?今天,我们要继续来认识时间。

二、教学新课:

1、学会认半时及书写方法。

(1)你是怎么知道这是7点半的呢?(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在6这里)谁听明白了?

(2)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谁来说?

(3)这个7点半,比较规范的读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同时板书书写方法。7时半)

(4)除了这种书写方法,还可以怎么写呢?(7:30)

2、出示2时半的钟面模型。

(1)知道时什么时候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不是3时半呢?

(2)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3)反馈书写方法。

3、看来大家都已经会认半时了,那么这个时间你能认吗?(出示一个刻度不全的表,认9时半。)

4、练习认时间及书写。P93做一做。

(1)你能看懂这位小朋友上学的时间吗,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反馈,表扬书写。

(2)这四个时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你认半时能认得那么快呢?

(3)小结:对分针指着6,就表示半时。这时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

5、机动:P95第4题。

三、小结:

1、师小结所学内容。

2、游戏:拨钟。

师说一个时间,学生拨时间。

同桌合作拨钟。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

教材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0页《0的认识》

教材分析:《0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只桃吃光的过程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学生对“0”已有初步的感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

识水平,在这节课中我力求体现: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联系生活使学生乐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会学。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这些没有提炼为数学知识,特别是对“0”表示起点的含义,知之甚少,所以这是一个难点。一年级学生以无意识注意为主,对生活中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力求从生活实例引入,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0”,从而知道“0”不仅表示“什么也没有”并且还有“起点”的含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0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0”的两个含义与“0”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小红花、猴子吃桃子的图片、直尺。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出0)

1.找找花儿后面的数:师:老师手中拿了几朵花?(5朵),我要把这5朵花送个5个小朋友,每朵花的背面有个数字宝宝,拿到花的小朋友就要向大家介绍他手中的数字宝宝。

2.当老师把所有的花都送完之后老师手上还有花吗?当一朵花也没有了,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学生答:用0表示)

3.小结:当一朵花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0”跟1、2、3……一样也是一个数,在这里表示一朵花也没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0”这个新朋友,学习有关“0”的一些知识。(板书:0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1)创设情境,理解含义。

①小朋友们,今天林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出示小猴子)②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当小猴遇上2个桃,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③吃掉一个还剩几个?用数字几表示?请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④小猴把2个桃都吃了后,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几表示?⑤请举相应的数字卡片。有吗?(举起空白卡片)

⑥生小结:什么也没有用“0”表示。师板书:什么也没有。

(2)发散思维,巩固含义。

①老师竖起1根手指,问:用几表示?竖起2根手指,问:用几表示?手握成拳头,问:用几表示?

②我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我指头的个数可以用0表示。谁能帮我把盒子里的铅笔变为“0”?

③你能不能用你身边的事物或学具来摆一摆、说一说呢?

④游戏环节:小朋友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个拍手的游戏:老师手中有一些数字卡片,老师出示几你就拍几下,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而且拍的最准确?(出示0,0表示没有,学生就不拍手)

⑤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数字“0”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2、揭示第二种含义——0还可以表示起点。

(1)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也没有就用数字0表示,直尺上也有“0”。请大家观察一下自己的直尺。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出示直尺图)

师:直尺上的0在哪里?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是呀,0在尺子的最前面,表示起点。

小结:0不但能表示没有,还能表示起点。(板书)

师:请你读一读尺上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

师:观察得真仔细。直尺上从“0”开始,往后数越来越大,离“0”越来越远。用直尺测量时,要用起点“0”对齐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这个物体就是有多长。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使用尺子。

(2)让学生举一些0表示起点的例子。

师:你见过还有什么表示起点的吗?的确,生活中用0表示起点的例子很多,老师这里也准备了几张生活中用0表示起点的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跑步和跳远的图。

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起点。“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师总结: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0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三)“0”的写法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0”,那你们想不想学着写一写“0”呀?我们应该掌握好“0”,写好“0”。

1.请你说说0像什么?(鸡蛋)它有什么特点?

2.那么怎样写好0呢?老师演示写法。

3.学生跟着教师边念儿歌边书空。(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笔写成。注意0要封住口,要写得长而圆,要圆滑,没有棱角)

4.评价,写0时要注意什么。

5.描一描,写一写。(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描一下,再翻到课本30页,在课本30页上的田字格里写一写)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看图说一说:(出示苹果树的图片)

2、说一说:看图说出相应的数

3、数一数:(练习四的第1题)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4、比一比:0○12○43○45○43○02○0

5、排一排:操作活动,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给0—5排一排队,请个别同学上台摆一摆,鼓励有不同的排法(可从小往大,也可从大往小排)。

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好朋友“0”:“0”表示什么也没有,“0”还可以表示起点。

2、拓展:你能用0说一句话吗?

3、延伸:我今年27岁,再过3年就30岁,请问“30”后面的“0”去掉行吗?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1.什么也没有2.起点

作业设计:1.正确书写“0”;

2.比大小:0○12○43○45○43○0

2○00○20○41○35○2

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的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1+31+42+24+1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小丑有4个气球,有一个飞走了)

师:像这样,从4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飞走了一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4-1=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4-1表示的事物来。说说26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演示第27页的主题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7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四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4

(2)再用虚线圈1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1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

(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4—1=3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三、巩固反馈

1、P28页的1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8:5、每个小朋友拿出学具,根据题目摆一摆。再画下来。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认识物体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