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6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

第一课时: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www.Jab88.COm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游戏: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板书设计:

小编推荐

一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的复习》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的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的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4种形状的物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想象、总结和归纳,掌握数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目标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本学期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期末复习,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十分必要,因此把目标定位为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并通过动手操作、想象、总结和归纳,掌握数组合图形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数较复杂的拼摆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五、教学过程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进行立体图形的复习,你们准备好了吗?这学期你知道了什么图形?

(一)根据实物猜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看图说图形,描述特征

追问:长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追问: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追问:圆柱有什么特点?

追问:球有什么特点?

小结:刚才这个游戏让我们再一次的回顾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猜谜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为下一步图形的分类做好铺垫。

(二)分一分,放一放

生活中有很多的立体图形,下面我们来分一分、放一放。

师:这些图形摆的多乱呀,我们一起来帮它整理一下。把物品按照要求放到篮子里。

小结:同学们把物品整理好了,现在看起来整洁多了,这四种图形都是立体图形。我们按照物品的特征把它们摆放到一起。看来,生活中我们也要把物品有序摆放,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加的井然有序。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的游戏,使实物和一般模型建立起联系,考察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巩固练习

1.解决第一题,巩固圆柱、球、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

2、解决第二题,巩固圆柱、长方体的特征。

(三)数一数

1、数图形,

这是用积木搭成的什么小动物?快来数一数吧!

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纸上第三大题的1、2两题。这道题的图形摆放得很杂乱,所以同学们在数的时候注意不要数丢,不要重复数,每个图形至少数2次再出答案。

2、我会改

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做得对吗?

师:我也只看到4个长方体,我觉得做得对。

生:不对,最底下还藏着一个。改正。

课件出示两个组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小正方体。

(1)数数它是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你们是怎么数的?

(2)学生活动之后,小组内学生进行汇报。

预设:先数看到的,再数遮挡的着的。

预设:分层数。(5+3+1=9)

(3)分层解决问题。

①第一层有几个正方体?(1个)

②第二层有几个正方体?(3个)

③第三层有几个正方体?(5个)

师: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爬楼梯,一层一层的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体。

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纸上最后一个小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归纳等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拼一拼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正确的数出小正方体了,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数出更为复杂的图形,你们搭过积木吗?你能说说要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吗?

生:8个。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8个。

课件演示

师:要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那要拼成这样的大正方体至少还需要几个小正方体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五)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认识立体图形


1.4.1立体图形的认识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34---P3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2.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个人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导语:昨天我让小朋友们收集各种形状的物品,小朋友们都收集了吗?谁愿意先为大家介绍呢?

下面,请小朋友们将自己收集到的物品放到小组内的桌子上,认真地观察这些物品。

1.说一说(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小朋友们看着这些物品,请你在自己的小组中向其他同学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然后,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小朋友作为代表向全班同学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

(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

2.分一分(引导学生进行辨别和操作。)桌子上的所有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老师现在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

(各小组的学生将桌子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将外形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这样,每个小组的桌子上出现几堆不同形态的物品。)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分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认识物体)

二、引导体验,初步了解物体的外形特征

1.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呢?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讲一讲。(教师有重点地进行讲解)

(1)长方体的认识

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代表汇报: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

长方体有6个面,我是数出来的。

我摸到长方体这里“尖尖”的。

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

师:这些物体的形状叫什么?(长方体)(板书:长方体)

教师出示两块一般的长方体物体,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教师再出示一块特殊的长方体物体(两面是正方形的),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正方体的认识

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物体试问:谁知道它的形状叫什么?

(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师: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物体,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摸)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当学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时)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吗?(板书:数)

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板书:看)

小结:我们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3)圆柱的认识

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桌子上滚一滚,问学生: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为什么不是?

师:请你从桌上拿一个圆柱形的物体,摸一摸,再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了?

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师:(出示贴图)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圆柱”。(板书:圆柱)

(4)球的认识

师:我发现咱们班收集最多的就是球,现在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问一个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

再问其他学生:你呢?其他同学呢?

师:虽然你们拿的是不同的球,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它们的形状怎样?

师:(出示贴图)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

(板书:球)

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

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呢?看来,球是能滚动的。

3.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教师出示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图形名称。

2.找朋友。

3.游戏活动,发展思维。

(1)神奇魔术师。

师: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上来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游戏1:请一个学生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同学给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然后拿出来请同学判断。

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

请一个学生上来,根据同学们指定的形状摸一个物品。

(2)超极侦探。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藏着一样东西,这回不许看,也不许摸,只能用耳朵听一听,然后根据你听到的声音,猜一猜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你们能行吗?

游戏1:教师把盒子左右一晃。问: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你能猜出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吗?(球)

你能肯定是球吗?还可能是什么?(圆柱)

教师再把盒子前后晃一晃,问:现在你能肯定里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球)

打开看看,你们猜对了吗?

看来,通过听我们也能判断出物体的形状。(板书:听)

4.数一数,填一填。

二次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图形,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现在请你们对照各个小组桌子上的各种物品,一起说说这四种图形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讲一讲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所学的知识。)小朋友们说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同之处是都有6个平平的面,但是它们也有区别:正方体6个面大小是一样的;而长方体是不一样的;球和圆柱的相同点是圆圆的,但是,圆柱两头有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圆的、平平的面,而球则没有面。

五、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体圆柱

正方体球

(摸、数、看、听)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期末复习要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期末复习要点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没有角

4、三角形:三条边

(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认识立体图形练习


1.4.3认识立体图形的练习

课型练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7页、38页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进一步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的物体,加深对其特征的了解。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使学生较熟练的认识这几种图形的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1.多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积木。

2.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个人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创设情境。

星期天,明明去好朋友丁丁家玩,丁丁家太漂亮了,还有很多明明刚认识的物体和图形,明明高兴极了,指着这些物体和图形说给丁丁听。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这些物体的面有没有你学过的图形?

先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谁先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物体?学生回答。

2.说特征。

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很强,找出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物体。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认出这些长方体的?(师指一个长方体的物体)。

长方体长长的,有平平的面。

那正方体呢?

正方体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这两个小朋友回答的非常好,谁再来说一说怎么辨认圆柱体和球?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可以滚动,圆柱体也可以滚动。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但认识物体,还能说出它们的特征,真棒!

看来小朋友们对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老师想来考一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看看丁丁家的这些物体,你能帮它们找到朋友吗?

找朋友。(连线)(课本37页第1题)

2.综合练习。

(1)瞧!丁丁搭的积木多漂亮,你能数出它身上的立体图形的个数吗?(课本37页第2题)。

个数最多的是(),个数最少的是()。

(2)我说你搭。(教材第38页第7题)

请小朋友们拿出积木来,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

师说,学生搭。搭完后,全班交流,对比搭得是否一样。

同桌间做游戏。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自主检测。

(1)填一填。

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

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

(2)填一填。二次

(3)接着摆什么?圈出正确答案。(教材38页第8题)

2.评价完善。

一生汇报答案,其余自我核对,校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能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吗?

五、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的练习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人教版

“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描出物体的面一样大的三角形(或长方形),感受平面图形是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体会“面在体上”;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或长方形),学生从中可以认识这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人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认、拼组。

学生状况

学生64人,其中一部分来自城镇,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对四种基本的平面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基本能分清不同的平面图形,但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了解。而另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所受学前教育较差,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明了,对它和立体图形的关系更是一无所知。

教学目标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培养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活动一:借玩具小熊猫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表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触摸物体表面,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生1:摸起来挺硬。生2:滑滑的。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教师将学生们喜欢的玩具动物小熊猫带进了课堂,将教师的语言转换成小熊猫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有趣。再让学生触摸物体的表面,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师启发谈话:“我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①从正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②从圆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③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体、面”之间的关系。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教师同时设计了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教师拓展性的设问,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

师说:“小朋友们,这些图形挤在一张纸上一点也不舒服,于是它们找到了四座房子,它们跳呀跳,跳到了我们的黑板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房子。小朋友愿意吗?”(小黑板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点名请学生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

让学生评价结果。

【如何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呢?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用物体描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着,分房子的游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增进了一步。】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师(出示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说:“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它们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看这些图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给它们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请学生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

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寻找身边图形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五、活动五:图形拼组。

小熊猫:“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生1:用图形拼各种物体。生2:用图形画各种物体……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学生自由选择。

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我要在这儿安我的家,我住这,小猫住这,等等,我们想到哪儿,马上就可以出发……

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有的学生看见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见学生的互相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学生广泛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学生的教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教师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空间与图形”部分的 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因此在 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描出物体的面一样大的三角形(或长方形),感受平面图形是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体会“面在体上”;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或长方形),学生从中可以认识这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人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认、拼组。

学生状况

学生64人,其中一部分来自城镇,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对四种基本的平面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基本能分清不同的平面图形,但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了解。而另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所受学前教育较差,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明了,对它和立体图形的关系更是一无所知。

教学目标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培养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 活动一:借玩具小熊猫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表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触摸物体表面,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生1:摸起来挺硬。生2:滑滑的。 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教师将学生们喜欢的玩具动物小熊猫带进了课堂,将教师的语言转换成小熊猫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有趣。再让学生触摸物体的表面,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二、 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师启发谈话:“我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① 从正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② 从圆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③ 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体、面”之间的关系。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教师同时设计了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教师拓展性的设问,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 】

三、 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

师说:“小朋友们,这些图形挤在一张纸上一点也不舒服,于是它们找到了四座房子,它们跳呀跳,跳到了我们的黑板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房子。小朋友愿意吗?”(小黑板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点名请学生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

让学生评价结果。

【如何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呢?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用物体描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着,分房子的游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增进了一步。】

四、 活动四:实践运用

师(出示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说:“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它们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看这些图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给它们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请学生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

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寻找身边图形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五、 活动五:图形拼组。

小熊猫:“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生1:用图形拼各种物体。生2:用图形画各种物体……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学生自由选择。

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我要在这儿安我的家,我住这,小猫住这,等等,我们想到哪儿,马上就可以出发……

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有的学生看见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见学生的互相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学生广泛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学生的教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教师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一课时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一课时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一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共2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游戏: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分析


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复习课》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4种形状的物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想象、总结和归纳,掌握数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目标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本学期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期末复习,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十分必要,因此把目标定位为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并通过动手操作、想象、总结和归纳,掌握数组合图形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数较复杂的拼摆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五、教学过程

(一)根据特征猜立体图形

今天xx、小刚、萍萍、明明和我们一起来做数学游戏。我们看看他们给我们做什么游戏?

1.听特征猜图形。

xx说: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无法自由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

(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追问: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2.听特征猜图形。

小刚:长长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不一样,无法自由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学生猜对课件出示长方体)。

(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追问:长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听特征猜图形。

萍萍说: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平平的,在平地躺着能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

(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4.听特征猜图形。

明明说:圆圆的,在平地上能自由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

(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小结:刚才这个游戏让我们再一次的回顾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我们看看下面该做什么游戏了?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猜谜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为下一步图形的分类做好铺垫。

(二)分一分,放一放

1.为明明整理房间。

师:明明的房间多乱呀,我们一起来帮它整理一下。把物品按照要求放到架子上。

2.小组活动:摆放物品。

3.学生进行交流。

说说你们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这样摆放。

小结:同学们通过合作把明明的房间整理好了,现在看起来整洁多了,看来,把物品分类摆放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的游戏,使实物和一般模型建立起联系,考察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拼一拼,摆一摆

1.解决图1的问题。

师:我们帮明明把房间整理好了,他邀请我们和它一起搭积木。

图1:

一共有()个。

(1)说说它是由几个长方体拼成的,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2)我们只看到3个长方体,大家数出4个,哪1个藏着的长方体你是怎么发现的?

(3)学生照样子拼图:上面的图形一定会有一个下面的图形和它对应。

2.解决图2的问题。

图2:

一共有()个。

(1)数数它是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你们是怎么数的?

(2)学生活动之后,小组内学生进行汇报。

预设:先数看到的,再数遮挡的着的。

预设:分层数。(5+3+1=9)

预设:爬楼梯数。

(3)分层解决问题。

①第一层有几个正方体?(1个)

②第二层有几个正方体?(3个)

③第三层有几个正方体?(5个)

师: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爬楼梯,一层一层的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体。

3.解决图3的问题。

请你用刚学到的方法标一标,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体。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归纳等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拓展提升

师:刚才我们跟明明一起搭的积木,现在同学们自己用积木搭一个,让你的同桌猜一猜用了多少个?

(五)总结

今天我们和xx、小刚、萍萍、明明一起做了许多数学游戏,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做一做,练习五1、3、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上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小结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五第一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

小组讨论合作

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数一数由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个()个()个()个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1.独立完成练习五第五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做一做,练习五1、3、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上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小结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五第一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

小组讨论合作

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数一数由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个()个()个()个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1.独立完成练习五第五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二课时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二课时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做一做,练习五1、3、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上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小结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五第一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

小组讨论合作

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数一数由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个()个()个()个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1.独立完成练习五第五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立体图形(教科书34页至35页上面“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至3题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提供活动机会,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立体图形。

突破方法:通过实物观察、教具演示,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立体图形。

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突破方法:通过实物观察、教具演示,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与学法:

教师:实验操作。

学生: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胶袋)、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说学具:(感知物体的形状)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课件出示: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袋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同桌之间说出礼物名称)

【设计意图】机器人是学生感兴趣的玩具,用它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说一说)

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分学具——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形状的物品”放在一起吗?同桌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说学具,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学生汇报)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

(3)揭示概念

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所说,在电脑里分出的各类食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设计意图】创设动手实践的活动,能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4)活动

让学生依次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摸物体表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1)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师:同桌之间互相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生:汇报观察的结果。

师:小结长方体的特征并板书: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不一样,不能滚动。

(2)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①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师:同桌之间互相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

生:汇报观察的结果。

师:小结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正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一样,不能滚动。

②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学生讨论、汇报,师板书

相同:都有6个面,不能滚动。

不同:长方体6个面大小不一样,正方体每个面都一样大。

③练习,课件出示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要求学生判断并说出它的名称,集体订正。

(3)感知圆柱的特征。

师:同桌之间互相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生:汇报观察的结果。

师:小结圆柱的特征并板书:圆柱有2个平平的面,大小一样,上下一样粗,横着能滚动。

(4)感知球的特征

①感知球的特征

师:同桌之间互相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球的特征。

生:汇报观察的结果。

师:小结球的特征并板书:球能自由滚动。

②练习:

课件出示形状是圆柱和球的物体,要求学生判断并说出它的名称,集体订正。重点说出热水壶为什么不是圆柱。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意识。

③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学生齐读题目

3.形成表象

去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课件依次出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设计意图】让学生子啊头脑里再现立体图形,进一步感知其特点。

三、拓展练习

1、想一想:为什么汽车的轮子做成圆柱呢?(电脑显示)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思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柱的特点,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

2、读一读、填一填:师边读题,指明回答,齐读一次。(电脑显示)

【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让学生加深对立体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3、数一数:(出示机器人)

数一数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个数。(学生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指明说,集体订正。强调机器人的头、眼睛也是球。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直观感知立体图形的形状特点及如何数。

4、游戏:摸一摸、猜一猜(教材35页上面做一做的第2题)

要求:同桌合作完成,一个合眼摸出学具袋的任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另一个学生判断,然后反过来,轮流玩。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摸学具,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其特征,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1、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讲一讲: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新知,加深认识。

五、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长长的,方方的,直直的,圆圆的,

6个平平的面,6个平平的面,有2个面,自由滚动。

大小不一样,每个面都一样大,上下一样粗,

不能滚动。不能滚动。横着能滚动。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一目了然,能把四种立体图形的特点显示出来,又能一眼比较出它们的异同。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

物体分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学具准备:各种物体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来看大家,和你们一起上课,我很高兴,还给你们带来了学习的小礼物,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老师知道大家都很聪明,那让我们试着把它们分一分好吗?

二、小组活动:

要求:1、要爱惜物品,不要把别人的东西弄坏。

2、在分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不要抢。

3、想一想。在分类时,你们将这些物体分成了几类,是按什么分类的。

汇报:你们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要求:

a)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其中一种物体,说一说自己分类的理由。(进一步认识各种物体的特点)

在这个环节中,注意对正方体和长方体进行区分、对圆柱体和球体进行区分。

b)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

c)每个同学介绍完以后,同学们出示和他一样的物体。

d)在教师的教具中找一找与之相同的形体。

三、进一步认识各种物体

1、出示抽象出来的物体图形: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2、小游戏:找朋友

3、小练习:数学书65页的1、2题

4、数学练习卡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的教学设计是为我到康平送教下乡而进行的再设计)

你说我摆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情境,通过游戏,进一步识别简单几何体。

2、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初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

4、发展学生空间的观念,并识别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空间的观念,并识别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老师为你们同座准备了学具,你知道了四种物体名称,闭上眼睛,摸一摸,能否辨认出来。

二、学习新知。

3、你说我摆。

1)老师说,同座合作摆,。

2)同桌互相进行游戏。第一次,两个物体。第二次四个物体。

三、练一练。小组交流。全班验收。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2、前后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

3、自选一场景,进行位置关系的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