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上册《假如》学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2

二年级上册《假如》学案人教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假如》学案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假如》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本课利用多种形式朗读,在朗读中充分调动学生对本文的感悟,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合作意识,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感、人格的目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

3、板书课题:《23、假如》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利用不同形式认读)

4、巩固学生识字。(课件出示水果树,每种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式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小组交流。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

4、评议学生的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分组学习

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

6、感悟句子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四、扩展活动

小组讨论: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

板书设计:

太阳

23、假如画谷粒

一双好腿

……

延伸阅读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学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学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59-60。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掌握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1、弯曲的线
2、每个学生两张白纸。
3、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曲直对比
美丽的城堡里住了一位小公主,公主给咱们班每位同学带来了一份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答对问题才可)
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2.师: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组跳绳、一组拔河)
两组同学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
3.师:揭示礼物(毛线)。
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1)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试一试。
(2)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若出现:A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将毛线“请”到黑板上,并尝试画出,这就叫做线段。(板书)
(4)师引导:线段有什么特点。(板书“直、两个端点)
(5)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三、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1.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
(1)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
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师:你还能在教室中找到线段吗?
总结:书桌、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将以前学过的图形与线段相联系,数数图形有几条线段围成。
2.折线段
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像老师这样对折、打开,这样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
(1)你能折一条比它长的线段吗?(生操作)
(2)你能折一条比它长的线段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说一说这些线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线段是有长短的。
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1)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
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4)师适时示范线段画法。
(5)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四、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公主回城堡的路有三条,一条直的,两条条弯的。你想走哪条?为什么?
2、你能用直尺把这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吗?(想想做做第3题)
3、连接三点可以画几条线段,是什么图形?(想想做做第4题。)
4、如果有四个点呢?你能画出几条线段?(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教师提供第二种方法。(按点的顺序)
五、扩展思维,奠定基础
比一比谁长谁短(其实一样长)
下节课学习测量线段。

二年级上册《我选我》学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我选我》学案人教版

第一课时

一.课前透视

《我选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小短文。描写了在一次班会上补选劳动委员时,一个叫王宁的小朋友选自己的事。事件虽小,但意义重大,表现出他的勇气,更体现了他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思想,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课文内容浅显,还配有一幅插图。教学时要从学生身边的事情进行挖掘,引导学生提高认识。

“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出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我选我”,体现了王宁真心诚意为同学服务,因而受到了大家拥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

2、难点: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

四.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方法:游戏检测生字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前几天,我们班进行了竞选。请同学们谈一谈竞选的体会。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选我》(板书课题)。让我们来看看王宁所在的班级班委的评选吧。!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从课题处着眼,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有了好奇心,学生自然会投入到学习中来。)

2、课件演示:播放多媒体课件(王宁自我介绍)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王宁是怎样当上劳动委员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我选我》来了解。

(设计意图:课件的展示创设了问题情境,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可以同桌互读,你读我听,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4、落实“我会认”里的字和学生在初读中把握不准的字。

(1)、用多媒体显示生字词,多种形式进行认读。

(2)、教师利用生字卡片教学生读并正音。

(3)、开展“开火车”游戏读并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4)、齐读生字词。

(设计意图:自主读书要有所收获,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必会增强读书的效果。识字过程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学用结合,促进识字能力的提高。)

(三).再读课文,都识结合

1.生字回归文句中,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朗读效果,发现未读正确的生字词及时评价纠正。

3.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模仿,强化朗读训练。

4.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再检查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读书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情趣。学生的朗读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形成个性体验,从中获得享受。)

(四)、紧扣重点,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丨”等。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写字字环节教师面向全体的同时,还要关注个体,巡视过程必不可少,关注学生写字姿势,引导学生提高写字质量,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八.板书设计

6我选我

热爱劳动

王宁大方自信

关心集体

九.教学反思

在写字这一块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观察和讲解但在最后由于时间不够,重点的“青”字草草带过,比如它的笔画原以为学生都能知道,后来在巡视过程中却发现很大一部分是错的,导致又回头重新讲解,所以在之后的教学中应谨记将每一个生字落到实处。而学生的写字姿势也是强调的重点。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3》学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3》学案人教版

【教材分析】

《识字3》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识字,第三单元的课文是围绕“环保”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的。“识字3”是一首拍手歌,共十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这首儿歌不仅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读着本课,想起了孩提时玩过家家和唱拍手歌的生活情景,眼前浮现出家乡那熟悉的“布谷──布谷──”的阵阵催春,还有那小羊互相追逐嬉戏……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相信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定能从演唱“拍手歌”的掌声中有所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教学难点】

学习编写拍手歌。

【教学准备】

字卡、课件、学生可收集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和拍手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10个生字。会写“丛、拍”等4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认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文结合──自主识字,朗读游戏——巩固识字”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蓝天、白云、高山、流水,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大自然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7》,去和它们交朋友吧!

2、出示学习目标。

出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

(欣赏课件中大自然的美景,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自然的美好,通过与小动物交朋友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看图片,识记部分生字。

(一)看天空――认识“鹰”和“雁”

1、认记“鹰”

师:看,蓝天上飞来什么?出示“鹰”,认读,注意后鼻音。

师:雄鹰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飞翔?出示:雄鹰翱翔在蓝天,读一读。

师:谁来学一学雄鹰飞的动作。(师根据学生的动作评价)雄鹰在天空中有力地振动翅膀,它才会越飞越高。边做动作边有感情地读。

2、认记“雁”

再看,蓝天上还有什么?是一只大雁吗?许多的大雁,我们把它叫做“雁群”。大雁为什么要一起飞呢?

师小结:排着队形在飞行中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的气流,后面跟着的大雁利用这股气流,可以飞得更快更省力。大雁的队形有时像个人字,有时像个“一”字。难怪人们说:

出示:天空雁群会写字,指导读。

(通过学生常见的动物图引出本课字词,并紧扣为识字服务的宗旨,从整体上感知图画所描绘的事物同字、词、句子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认字、熟练朗读课文,使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

(二)走进森林动物园――认识“孔”、“雀”、“锦”、“鹂”、“灵”等字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动物园。最先迎接我们的是谁呢?

(随着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动物的名字在屏幕上出现,学生读出动物的名字,生字带上拼音。)

1、学习生字“孔”、“雀”和“锦”

(图画)小朋友看看这是哪两种动物呢?相机出示:孔雀、锦鸡认读。

“锦”字怎么记住?像这种颜色特别鲜艳、五彩缤纷的鸟叫“锦鸡”。你们看,这个“锦”字有一个金字旁,表示锦鸡会发出金子般的光芒。认读。

在班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动物也有好朋友。孔雀和锦鸡就爱在一起玩耍。出示:孔雀锦鸡是伙伴。读一读。

出示:雀、鹰、雁,比一比这三个字,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隹”这个部件是和鸟有关,古时候的这个字是模仿鸟的形状来写的,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变成了现在的“隹”。(演示汉字“隹”的演变)认读。它还是一个偏旁。

(通过多媒体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性地记忆汉字,同时又能保持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学习生字“鹂”和“灵”

师:我们继续参观吧。听,谁在唱歌迎接我们?出示两种鸟的图,再出示黄鹂、百灵,认一认。怎么记住“鹂”、“灵”?一天,黄鹂和百灵鸟比赛唱歌,比了一天也没有比出一个胜负来,她们还要不停地唱下去呢?出示:黄鹂百灵唱不休。读一读。

3、学习生字“嬉”

离开百鸟园,我们来到竹林里。你们看,谁在干什么呀?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做游戏的意思,

出示:嬉戏,认读。这个“嬉“字怎么记?出示:竹林熊猫在嬉戏。读一读。

师:告别了憨态可掬的熊猫,我们看到了老虎,老虎喜欢住在哪里?茂密的树林就叫:

出示:丛林认读,怎么记住这个“丛”字?老虎喜欢住在丛林深处。出示:丛林深处有老虎,指导读。

(通过一年多来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们都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拼读、说记字方法,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认读所学的八个生字

1、读词语。

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词语朋友,现在不要图片,你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开火车读生字。

生字跳出来,你还认识吗?

(在课堂中尽量创造生字复现的机会,反复见面,以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三、读儿歌识字。

1、读课文中的儿歌。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开心极了,它们把自己藏到课文里了,你还认得它们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问:课文共有几个小节?第一小节还有两个生字。

2、学习生字“护”和“牢”

(1)出示第一小节

点击出示生字“护”和“牢”,怎么记住它们呢?

(2)读课文中的其他内容。

指名读,齐读。拍手读。

(课堂教学将要结束的时候,学生也累了,这时候,边让学生诵读儿歌,边拍手,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既熟读了儿歌,又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节奏,教学目标很容易就达到了。)

四、游戏复习生字。

1、拼图游戏。

同学们喜欢玩拼图。这些词语后面也藏着一只动物,它还有一个秘密告诉我们,只有把这些词语读出来才行。狮子大王告诉我们的秘密是什么?

2、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有个小朋友参观动物园后,写了一篇日记呢!出示日记。

其实我们也和这个小朋友有同样的感受。

(尝试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环境,让识字的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效,使阅读和识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四个字,学生认读。教师引导按结构归类。

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写这几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适当点拨。

指导写“丛”(比较“从”字)、“拍”“鸡”“猫”(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描红、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指导学生写好字,关键是对字形结构的把握,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领悟。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重点的点拨,并且强调范写的作用。学生经历了从书空到落笔的过程,写字要求的数量不多,但每笔都要写好。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牢、保”等四个字。

2、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会背诵。

3、会仿照课文编拍手歌。

4、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点】

巩固识字、写字、仿编拍手歌。

【教学难点】

学习编写拍手歌。

【教学方法】

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本课10个生字、课文读得和熟读课文的,本课时采用“游戏情境――巩固识字、反复练读――熟读成诵、感悟语言――仿编儿歌、形义结合――自主识写”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出示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现在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几个是什么字?

1、看图猜字。牢、丛、雀

过渡:这些生字我们不仅在课文中学到,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2、生活中识字。

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学生找本课中学过的生字。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将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

过渡:同学们识的字真多,邮递员叔叔想请你们帮忙把信送给森林中的动物们。

3、送信游戏。

(看图猜字、生活中识字、送信都力求遵循从儿童的生活、言语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规律。教师用协调、鼓励、请教的口吻,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与游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巩固识字。)

过渡:同学们,生字词都掌握得很好了,那儿歌掌握得怎么样了呢?会不会背呢?俗话说得好,熟读成诵,请同学们多读几遍。

二、我会背。

1、自由读课文、背课文。

2、同桌拍手背课文。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一种好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

过渡:这首儿歌多有趣啊!我们也来学着编一编吧。

三、我会编

1、指名编。

2、预设:学生不能很好地说出来时,可以引导仿照书上说。出示课文中的两句儿歌,学生读一读,学着编。

看!课文中是怎么编的?丛林深处有老虎。这句话写了什么?(哪里有什么)竹林熊猫在嬉戏。(哪里谁在干什么)学生说一说。

3、写儿歌。

刚才这几个同学都说得很好,我相信还有同学有更好的句子,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学生写,老师巡视。选出几篇好的进行讲评。

4、把学生编的儿歌拍手读一读。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这一“我会编”的环节设置是一个迁移性的语言练习,意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四、指导写字。

1、动物们为了感谢你们给他们编了这么好的儿歌,特意给你们写来了一封感谢信。学生齐读。

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人和动wù是朋友,bǎohù

动wù是大事。”听说你们láoláo地记住了这个道理,我们真高兴。你么看,丛林里还有许多动wù在等着和你们一起嬉戏,交朋友呢!

你的动物朋友

12.15

2、可是动物朋友有几个字不会写,我们来帮助它。看一看哪几个字。(板贴生字)

3、学生认读,并用生字组词。

4、师生共同探讨写字关键。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仿写。

(这一环节设计成教小动物写字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交流,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写生字时,不能让学生看一笔写一笔,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察字形结构,找关键笔画,发现自己应该注意的地方。)

五、小结。

学习了《识字3》,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学会了很多生字,我们还牢牢记住了――保护动物是大事。(补充板书)

板书设计:

识字7

(记)

(动)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学案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8个生字,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使学生理解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看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用白板聚光灯功出示“观天”,剩余部分遮盖起来,问:“观”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经常看到的天有多大?(生交流)

2.互动小判断:“老师白板上只有‘观天’二字。”学生判断这个说法对不对,然后老师显示剩余部分,为后文如何看待事物做铺垫。

3.有一只小青蛙坐在水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有多大呢?我们来学习课文《坐井观天》。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小组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生开火车读字,识词。

信沿抬际蛙错答还

井沿无边无际不信抬头青蛙弄错回答还用

(三)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2.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

(2)说说读懂了什么。思考: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3)比赛读读小鸟人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感悟第三次对话。

(1)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

讨论: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俩笑的含义是什么?

(2)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五)戴头饰表演

(六)拓展活动

1.思考: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2.全班交流。指名续编第四次对话(戴头饰)。

(七)谈感悟

学习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学案人教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学案人教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学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等。
学具准备:尺子,小棒,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吧!请你猜猜,用3根小棒手拉手你能摆出什么图形?(PPT)
生:三角形。
师:猜对了,大拇指送给你们。现在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2根小棒你能摆出什么图形呢?好好想想,用你们手中的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
教师巡视
师:下面,老师要请几位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摆的图形。
学生展示图形(直线;加号;大于号;小于号等。)
师:观察这些,你认识哪些图形?哪位小朋友来说说。
(把是角的图形摆到黑板中间,不是角的移到黑板左边.)
师:像这样的图形大家认识吗?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一边连在一起,一边没有相连的图形叫做——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认角
1、师: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角,那你能用你手中的两根小棒摆出一个角吗?摆好了的小朋友请用你的坐姿告诉我,老师刚才巡视了一下,看到同学们都能用两根小棒摆出一个角,真了不起!
师:那你们观察一下,看看你们摆出的角和黑板上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都有两条。
师:你的发现是对的?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把角的这两条叫做角的边。它是直直的。(说的时候指着边)
师:所以,角有几条边?生:两条。(板书两条直直的边)
师: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引导学生说出两条边相交)
师:在数学王国里,两条边相交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师:那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
(生:边,顶点。师:几条边,几个顶点?)

生:两条边,一个顶点。
师:对,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补充板书)
(让学生读一遍)(收小棒)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学具,你能在这个学具中找到角吗?生:能。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位同学上来指指他找到的角。(请学生上台指角)
(学生指角,但不规范,指了一个点)
师:这个点就是角吗?(学生会开始指边,教师慢慢提示)
(师:老师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说还有两边)
师:同学们,指角是有规矩的。老师先示范一次,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指角时,我们先从顶点出发摸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摸另一条边这个角就这么大。(教师示范指角,指角的时候注意动作规范,尽量做的夸张使学生理解,要体现出两条边)
师:那你再用老师教的方法指一指你找到的这个角。(学生指)
师:真不错,你都学会了。
师:老师要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用顶点处戳一下学生)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对,角的顶点摸起来感觉是尖尖的。
师:那两边还有什么特点?
生:直直的。
师:对,直直的,角就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课桌的平面上也有角呢,找到一个,我们一起来摸一下。用老师刚刚教的方法。开始,我们先从顶点出发摸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摸另一条边,这个角就这么大。
2:体验感悟,画角
师:刚才你们都用两根小棒摆出了角,现在老师想把这个角画在黑板上,看哪位小朋友最善于观察,能在老师画完后说出老师是怎样画角的。
(教师示范画角)
师: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哟,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画边时提问:老师还可以再把这条边画长一点吗?生:能。
师:哪位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能来说一说老师刚才是怎样画角的。
生:先画了一个顶点,然后画了边。
师:几条边呀?
生:两条。(学生说时在角的旁边写出角和边)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大拇指送给你。
师:就是刚刚这位小朋友说的,老师在画角时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课件)
师:老师能画角,你们能不能在练习纸上也画出一个角?那自己动手画一画,画完之后告诉同桌你画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
(学生自己动手画角,教师巡视。)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他画的角。(拿一个学生画的角投影)
师:你来说说你画的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学生指)
(师:只有一条边吗?)
师;是的,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师:同学们看看这位同学画的是对的吗?生:对。
3、动手操作,角的秘密
1.比角,比角的方法,发现角的大小关系
师:同学们刚才画角都画的很好,那接下来想不想和老师来一场比赛呢?同学们看看老师黑板上画的角,你能摆出一个比老师画的角大的角吗?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用我手里的活动角摆一摆。(学生摆)
师:你们能一眼就看出他摆的比我的大吗?
1,生:能师:那你是怎么来比较的呢?
2,生:不能师:那你告诉同学们你是怎么来比较的?
(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
师:哦,你是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顶点对齐去比较的。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你摆的角比老师的大?
生:两边张开比老师的大。(如果没说,引导学生说)
师:哦,你的意思是你的两条边都在老师这个角的外面,张开的口子就比老师的大,所以你的角就比老师的大。

师:那你可不可以再摆出比老师小的角呢?(学生摆)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角比老师画的角小呢?生:开口比老师的小。
哦,你的意思是你的两条边都在老师这个角的里面,张开的口子就比老师的小,所以你的角就比老师的小。对吗?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把老师说的要求都做到了,真棒,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同学们,刚才那位小朋友是怎么让这个角变大或者变小的?
学:把两边拉开。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那两条边的分开大小。
师:你的意思是说这里是吧?(指着开口处)我们看一下,这像不像一张嘴巴,嘴巴张开角就变——,嘴巴合拢角就变——。(动作示范,引导出开口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开口。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开口
师:恩,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口子有关系。开口越大角就越——,开口越小角就——。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把这两条边加长了一点,角的大小改变了吗?(把学生摆的角的一边加长)生:变了。
师:变了吗?我们刚刚说了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生:开口。
师:看看这里有没有变化?(指着开口)生:没有。
师:所以这个角的大小有没有变?生:没有
师:如果老师把这条边剪去一点?它会不会变小?生:不会。
师: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生:没有
师:对,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PPT演示)在比较角的大小时我们可以把它们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与一条边重合,再看看它们的另一条边,边在里面的这个角就小,边在外面的这个角就大。
师: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口子有关系,开口越大角就越——,开口越小角就越——,恩,真棒。
师:我们看一下,这个角的边在延长,缩短,角的大小大小有改变吗?
生:没有。师:恩,没有变化。
师:所以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角的开口有关。
2、小组合作,折角
师: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角的知识。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这张纸上有角吗?
生:没有。
师:那你能用它折个角吗?好,自己动手用你们手里的纸试着折一折。(学生折角,教师巡视)
师:老师要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折的角。
师:你给同学们指指你折的角,记得要规范的指角哦。(学生指)
师:告诉同学们你折的角顶点在哪里.(学生指)边在哪里?(学生指)
(师:只有一条边吗?学生指)
师:这位小朋友折出了角,也指出了角的顶点和边,真厉害。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可以像他一样。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图形,同学们看看,它是角吗?
生:不是。师:老师要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为什么不是?
生:是。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角的?
(从顶点和直直的边说)
师:小朋友们真不错,都记住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师:老师这里标记出了一个图形,你们判断一下,它是不是角。
生:不是。师:对,因为它没有顶点,真棒。
4、生活中的角。
师: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有角,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PPT)
三、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给时间学生来说。
老师把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编成了一首儿歌送给爱学习的孩子: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师:老师给同学们留一个课后作业,放大镜可以放大角吗?

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学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学案人教版

课前透视: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将积累的成果展示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他人也是个促进。)

伴教锦囊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阅读在线

描写秋景诗两首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书河上亭壁(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二年级上册《秋游》学案


二年级上册《秋游》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老师前几天也和同学们到郊游,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大家想欣赏吗?(出示风景幻灯片)这地方美吗?老师把这些图片都洗出来了想要吗?比一比哪一组表现最好,就奖励给哪一组.大家加油哦!

二、建立模型

1、你们想去吗?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出示公交车幻灯片)

2、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272人,四年级师生共230人,五年级共有师生368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同桌讨论如何安排车辆.

4、解决问题

(1):三年级师生共272人都坐小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72÷34=

②让学生猜得数,

③讨论如何估计试商。

④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大了,说明什么?该怎么办?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级师生共230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30÷46=

②让学生猜得数,

③讨论如何试商。

④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余数等于除数,说明什么?该怎么办?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5、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试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1)、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2)、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余数大余或等于除数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3)、小结,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须调大.翻倍法,积要接近被除数.

三、应用拓展。

1、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计算下列各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小了?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大了?然后再计算:361÷54342÷43272÷26448÷89

第2题:(机动)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师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不用计算,在○里填入“>”、“<”或“=”.

263÷27○10602÷31○20487÷18○30

第2题(提高题):先估算,再计算.233÷34=351÷58=

840÷35=630÷31=

3、帮帮老师。(机动)(课后延申)

老师带来了128张精美的小图片,

(1)如果奖励给第一组16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2)如果奖励给第二组15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3)如果奖励给四(3)的61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四、学生质疑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练一练”第3,4题。

小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教案范文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导语】《假如》是一首儿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歌从儿童的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基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认读4个生字“寒、袭、、觅、饿”。会书写7个生字:“击、叹、哭、泣、粒、腿、幸”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身边老弱病残人群的生活,通过读书、感悟、体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播放课件:《神笔马良》动画片片段

1、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孩子用马良的神笔画了什么吗?板书课题:《10、假如》并让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1、同学们,老师很想把这首优美感人的诗歌读给你们听,你们听听老师读的怎么样,好吗?

2、提出听读的要求

这首诗歌有几小节?边听边用笔标出序号。

3、你们要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说“假如有什么?”

三、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

师: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看课后“我会认”和“我会写”里的生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拿铅笔用“——”勾出“我会认”里的生字词语,用“~~”画出“我会写”里的生字词语。

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出示生字的课件,多种形式认读)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

4、去掉拼音读:这些生字宝宝摘掉了头上的帽子你还认识吗?寒、袭、觅、饿、击、叹、哭、泣、粒、腿、幸

5、送生字“回家”。

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句子妈妈的怀抱里。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出示句子的课件)

6、出示词语课件我们一起来给生字宝宝“找朋友”,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找,组在一起是个词。找到一个领着大家读两遍:

寒冷、袭击、觅食、哭泣、叹息、谷粒、不幸、好腿

巩固生字词的方法:找小老师领读,自由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多种方法的识字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认真投入其中,并且爱学乐学。

7、与生字广交“朋友”,扩词练习用词语说话

师:这些可爱的小淘气可以交许多朋友,请你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淘气帮它再找个朋友(组词),再用词说句话。

四、学习生字,记忆字形。

师:11个生字朋友都认识了,我们还要想办法记住7个生字宝宝的样子,请四个人为一组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1)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并交流识字方法: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字形,

a、如顺口溜记“哭”字:一只小狗两张嘴。

b、换偏旁识字:粒──泣

c、加偏旁识记:月+退=腿;口+又=叹

d、猜谜语:二插在山头上是什么字(击)

e、拆字法:幸,上面是“土”,下面是“羊少一横”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是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学生在发现中记忆、区别,而且,合作精神、协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带田字格的生字):观察“击、叹、泣、粒、腿、幸、哭”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着重指导写法。

“击”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上面一竖要出头;幸”、“哭”两个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上窄下宽。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哭”(容易少一点)

“叹”、“泣”、“粒”三个字是左右结构,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腿”字部件多,写时既不能分开,又要互相避让。

2、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书空。

3、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优秀作业。

六、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解决了生字这个困难,我们读诗歌就可以更加出色了!把你最想读的一节诗正确、流畅读给大家听。(抽人读)发现有错帮助纠正。

2、评出朗读小能手。看谁读的字音准确,语句通顺。

设计意图:给学生朗读的主动权,学生在合作、交流、评议中获得提高,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3、师:“假如有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文中的小朋友“我”有什么愿望呢?(指导把话说完整:他用马良的神笔画——、——、和——)

4、找一找“我”用神笔都画了些什么?(待学生读文回答后)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师书写相应的板书。

七、总结

师:如果你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们会画些什么呢?

八、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

九、板书设计

画太阳

画白云

假如有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画谷粒

画好腿

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第一课时

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

3、板书课题:《假如》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利用不同形式认读)

4、巩固学生识字。(课件出示水果树,每种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式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小组交流。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

4、评议学生的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分组学习

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

6 、感悟句子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四、扩展活动

小组讨论: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

板书

太阳

假如 画 谷粒

一双好腿

篇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理解诗歌内容。

3、在读书、感悟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如》这首诗歌,诗中的小朋友梦想用一支神笔实现心中的愿望,还记得他想实现哪些愿望吗?(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

小树 画太阳、云朵

我要给 小鸟 画谷粒

西西 画一双好腿

小结:诗中的小朋友的愿望是多么纯真和美好啊!那么她为什么要为小树、小鸟、西西做这些事情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歌,体会一下诗中小朋友的美好心灵。

【设计意图】借助教师的设疑激起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再现诗歌主要内容,为学生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灵奠定基础。

二、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1、请大家看大屏幕,边看边想,诗歌的哪几个小节能体现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播放带有诗歌1、2小节内容的画面:沐浴着阳光的小树郁郁葱葱,树上的小鸟食宿无忧、愉快生活的情景)

2、学生看后回答,然后指名读1、2小节,想: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给小树画太阳和云朵?为小鸟画谷粒呢?

3、自读1、2小节,思考上面问题,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4、交流汇报,体会情感。

(1)“我“为什么要给小树画太阳和云朵?

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让小树在冬天里,

再也不怕寒冷的袭击。

(播放寒风下摇摆的小树,小树瑟缩的样子和没有雨水的滋润,小树干枯的样子的情景;一个小朋友挥笔画一个太阳,几朵云之后,小树郁郁葱葱,成长的画面。)

(2)如果你是小树,沐浴了阳光雨露,你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

小结:是这位小朋友用马良的神笔画了太阳云朵,给小树带来了温暖和力量,让小树快活的成长,现在就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3)指名读——评读——练读——再读——齐读

小结过渡:诗中的小朋友用马良的神笔为小树画太阳、云朵,渴望让小树快乐成长,那么他又为什么为小鸟画谷粒呢?

(4)指名回答。

师引导:当你饿了的时候,妈妈会怎样做?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饥饿中的小鸟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引导)

(5)引读:有了“我”画的谷粒,现在的小鸟妈妈再也不用——(学生接读)出示:鸟妈妈再也不用 到遥远的地方去觅食,让小鸟饿得喳喳地哭泣。

师用语言渲染指导朗读:鸟妈妈不再用辛苦奔波,小鸟宝宝不再苦苦等待,饿得哭泣,小鸟的心情会怎么样?那就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吧!(再播放小鸟衣食无忧的情景)读第一小节。

引读一二小节:诗中的小朋友为动物、为植物送去了关爱。假如——(学生接读)我要给—— 画一个—— 还有—— 让小树在——

假如—— 我要给——

小结: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还要做什么呢?

(6)学生接读“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同时出示西西坐在轮椅上的情景)

对于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来说他只能怎样?(学生自由谈)望着窗外的景色不能亲近它们,这是多么不幸啊!他的内心是多么痛苦啊!指导读: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

a、你们的朗读让老师体会到了你们对西西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出示图片:(有了双腿的西西快乐奔跑的情景)

b、看“我为西西画上了双腿,他再也不会——(学生接读)

c、他会叹息什么?这时的西西心情是怎样的?(开心、快乐)那么怎样读好这段话?读一读吧

d、西西多么开心,就连我们也一样开心,读出西西的开心。读“他再也……”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贯穿以读为主的思想,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通过图片、影象,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语言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三、背诵积累,提升情感

1、诗中的“我”不但给窗前的小树画红红的太阳,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还给不幸的西西画一双好腿,这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你最喜欢哪个愿望就背下来吧!

2、学生自由背

3、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既达到了语言积累的目的,又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四、拓展延伸,表达情感

诗中的小朋友只有这三个愿望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体会省略号的用意)

对!在我们的身边许多需要我们关爱的人与事物,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出示课件:图片(流浪的小狗,无家可归的孩子,看不到光明的孩子,深受地震灾害的人们)

1、请你也象小作者这样,也来写一写,出示: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画( )

( )

2、学生试写后交流。

【设计意图】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思维,在思维中倾注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激情。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字卡,指名读

2、学生观察,重点提示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书写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把巩固识字、写字安排在感知课文内容之后,看似颠倒了顺序,实际上体现了学生识字和记字的一般规律。小朋友识字总是先从整体上关注“轮廓”,再具体分析、尝试记忆,之后通过多次复现来巩固,这样才会有效地记住生字。

六、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同学们,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神笔吗?对!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马良那样的神笔,但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爱心,都有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相信马良的神笔会在你的手中,我的手中,他的手中……

【整体设计意图】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力争“以读书为主”,通过情景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对话的交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热爱自然,关爱他人。

【教学评析】这篇教学设计在把握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与文中角色进行换位,培养学生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想像,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做什么?加强了学生语言训练;通过朗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之教师的图象、语言的引导,学生会把诗歌读得入情入境,从而受到了教育。

二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二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学案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学案

本节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从左右辨认物体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玩具小熊,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9页上的主题图:这是小英、小强、小刚三个小朋友看到的长方体的那个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学案


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学案

小鹰学飞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思考:1、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2、它飞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拼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老鹰鼓起劲拼命

跟着喘着气摇摇头不算

总算急促会飞了吧头顶上

指了指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各人有感情地读。

5、初步有感情地读。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组词。

3、练习。

四、练习。

1、课本上描红。

2、《习字册》上相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口头扩词。

旋()()鼓()()

练习说话》

跟着已经

五、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写好生字。

教学重难点:指导写字,正确掌握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全文,提问: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1、指名读本课生字。

2、进行口头扩词。

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导指、促、旋、摇。

让学生说说偏旁名称

按笔顺进行书空、描红。

四、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二年级上册《参观苗圃》学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上册《参观苗圃》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参观苗圃》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考考你们的口算能力怎么样?
课件出示:口算
30×4=80×9=4×100=
20×6=40×7=12×8=
60÷10=120÷30=48÷4=
480÷80=7×10=240÷40=
师:通过以上的口算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都具有很强的口算能力。
240÷40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赶紧做在练习本上。
(找一生板演,然后说出自己的做法)
和他做法一样的举手,同学们不仅口算学得好,笔算也是一流呀!
二、探究新知
1.谈话:我们全班想去公园玩,我们应该怎么去呢?(租车)
那天老师到汽车租赁公司了解到,请同学们看屏幕:
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全租大车需要多少辆?
(2)全租小车需要多少辆?
............
这节课我们只研究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2.根据上面两个问题让生进行列式
(1)252÷42=(2)252÷49=
师:第一个算式,请你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辆?
第二个算式,请你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辆?(让生说出估算的方法)
总结:以上同学们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进行了估算,但是估计的都是一个近似数,那么到底谁估算的更准确呢?这就需要验证一下,怎么样验证呢?(用竖式计算)
师:上面两道题我们采用分组的形式完成,一组做第一题,一组做第二题,看哪组同学做的既快又对。(生做师巡视,后找两名同学板演)
3.汇报交流
(1)252÷42=6(辆)
把42看作40,252里面包含6个40,所以用6试商。
(2)252÷29=8(辆)。。。。。。20(人)(约等于9辆)
把29看作30,252里面包含个30,可以用8试商
(两个小组的同学相互质疑)
4.验算方法
师:以上同学们问题提的很好,解答的也很满意,表现得都很好,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做的对不对呢?这时候就需要验算。
找两生上来板演,集体订正是,验算方法: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比较
(1)计算方法的比较
师:我们回头再来观察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试商过程,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除数都是两位数,都是把除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板书课题)
不同点:第一题把除数看小了,把42看成40,第二题把除数看大了,把29看成30。
师:除了把42看成40,还可以把哪些数看成40?(41、42、43)把29看成30,还可以把哪些数看作30?(25、26、27、28)
当把除数的个位是4或比4小时,就把个位上的数舍去,用的就是四舍法,当除数的个位上是5或比5大时,把个位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一,用的是五入法。
因此试商时把除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2)前后知识的比较
同学们再来观察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除法与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除数都是两位数。
不同点:前面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今天学习的是除数是非整十数的除法,除数是非整十数的除法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6.看书质疑
课本第65---66的页内容。
课堂练习
1.括号最大能填几
38×()24342×()213
61×()44159×()481
67×()21589×()884
2.森林医生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68÷92302÷48
4.五年级有51名同学,共有图书408本,平均每人有图书多少本?

二年级上册《买文具》学案


二年级上册《买文具》学案

教学内容:教材66—6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除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试商时商的定位。
教法、学法:尝试发现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练习卡、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口算。
40×2=30×3=20×7=……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14020×()<110()×30<175
3.抢答。
8÷224÷815÷3
42÷248÷436÷3
二、新知导入
1.通过刚才的练习,老师发现大家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掌握的非常好,从这节课起,我们要更加深入的学习除法知识了。
(出示主题图)这是哪?(文具店)
今天我们逛一逛文具店,一边买文具,一边学习新知识。(板书标题:买文具)
2.文具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都有些什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善于提出问题的孩子都很聪明,你愿意做个聪明的孩子给大家提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书包的单价是文具盒的几倍?②1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③8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④计算器的单价是书包的几倍?⑤……)
三、自主探索
1.老师也有个问题给大家!(手中一叠十元钱)猜猜老师手中有多少钱?现在老师想用这些钱买书包,可以买多少个?(将问题卡片贴于黑板上。)
(1)谁能列出算式?板书:80÷20=
(2)你能用哪些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利用练习本写一写。
(3)小组讨论:写完的同学,可以小组交流一下。
(4)全班汇总
①减法:理解除法的含义;
②乘法:为后面的试商作准备;
③人民币: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④列竖式:师黑板演示。思考问题:“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补全板书)
2.80元买的4个书包(小卡片)送给刚刚表现非常出色的4名同学。还有想要小书包的吗?这回老师拿了14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将问题卡片贴于黑板上。)
(1)估计一下,比刚才买的书包多还是少?够不够买10个?
(2)谁能列出算式?板书:140÷20=
(3)独立计算: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40里有几个20?
(4)全班汇总:竖式方法由学生板演。思考问题:为什么“7”与个位对齐?
(补全板书)
3.小结
(1)今天学习的除法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除数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
(板书副标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2)再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还有什么不同?(被除数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三位数)
除数都是20,被除数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三位数,商怎么都是一位数?
如何判断商是几位数?
(在交流中归纳出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要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四、知识升华
1.小书包发完了,看看这回要给大家买什么?
课件出示:90元可以买几个计算器?
独立计算,全班汇总。
90÷30=3(个)
2.大家都做对了呀,是不是这道题太简单了啊,下面来个有难度的,你们敢挑战吗?
课件出示:165元呢?
(1)先说一说商是几位数。
(2)独立计算:165÷30=5(个)……15(元)
(3)思考:说一说算式中的数都表示什么,注意单位。
3.小结:
回顾这四道题,想一想,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五、练习巩固
1.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P60-3)
课件出示六个卡片:每个卡片后面都藏着一个算式,谁愿意挑战?
2.老师也给大家选了一道题:600÷20=
独立探索,全班汇总。
思考: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
你能再举一个例子吗?
六、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买文具一行,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买文具
8/2=4
80/20=4
20*4=80
80/20=4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假如》学案人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