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教案

高中氯气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0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教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安庆保卫战。上海战役。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思想教育目标:

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是我们中华民族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生动写照。他们的艰苦创业与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至今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三、能力培养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太平天国的某一历史人物,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要点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二、洪仁玕和《资政新篇》

三、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1.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

2.太平军痛击“华尔洋枪队”

3.安庆保卫战

4.上海战役

四、天京保卫战

1.保卫天京的英勇战斗

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板书设计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

二、洪仁玕和《资政新篇》

三、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1.洪秀全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

2.太平军痛击华尔“洋抢队”

3.安庆保卫战

4.上海战役

四、天京保卫战

1.保卫天京的战斗

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革命形势呈现出一种怎么的局面?促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全盛局面,军事上取得胜利,领导集团团结一致)

(导入新课)

与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情况相反,太平天国后期,领导集团在政治上日益腐败,彼此之间矛盾日益加深。终于导致了领导集团的大分裂和激烈残杀,结果使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入衰落。加之客观上,外国侵略者对清朝政府的支持,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共同镇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

(板书课题)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讲授新课)

(板书)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

太平天国前期,经过北伐西征等,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太平天国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然而,也就在这时,太平天国却在酝酿着极大的危机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洪秀全等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逐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思想日益滋长。等级制度日渐森严(请学生看教材中的《天王府》插图,让学生朗读小字部分)正当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主要领导人之间的争权夺事日益尖锐。

洪秀全

韦昌辉

杨秀清

石达开

逼封万岁

责备

猜测

出走

这一系列残杀称为“天京事变”,这一事变极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革命力量,太平天国运动由此从强盛转为衰落。

(板书)二、洪仁玕和《资政新篇》

1859年冬天,洪仁玕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资政新篇》,它是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具体内容请同学课下阅读)

(板书)三、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1.洪秀全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

石达开负气出走以后,太平天国一时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引导学生回忆冯云山和萧朝贵的牺牲及天京事变的情况,使学生理解当时太平天国的危险局势。)开始,洪秀全自己总理朝政。后来,经过考查,提拔了以批青年将领。1858年他大胆的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作为军中指挥。其中陈玉成当时仅20出头。随后又分封他们为英王、忠王;1859年又册封洪仁玕为干王,令其总理朝政。这样,太平天国新的领导集团形成了,使太平天国渡过了一时的危机。

(板书)2.太平军痛击华尔“洋抢队”

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率领太平天国继续同清军继续作战。他们稳定了天京的局势,李秀成还率军一度打到了上海附近,,盘踞在上海的英法侵略者,勾结地方官绅,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抢队”,镇压太平军的进攻。李秀成在青浦大破“洋抢队”,取得了青浦大捷。(看《李秀成》、《华尔》插图,请学生朗读青浦大捷战况的小字。)

(板书)3.安庆保卫战

提问:太平军西征时的主要对手是谁?(湘军)

在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又出现了一个凶恶的对手,这就是李鸿章的淮军,(请学生朗读小字部分),为了扼杀太平天国运动,英法美等国在上海成立了反动武装组织,还帮助运送李鸿章的淮军到上海来,共同对抗太平军。

1862年初,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再次进攻上海,太平军战士个个斗志昂扬,英勇抗敌连连获得胜利。他们打死了法国总头目,活捉“洋抢队”副领队,迫使侵略军狼狈退回上海。不久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太平军打死了“洋抢队”的头目华尔。

(板书)四、天京保卫战

1.保卫天京的战斗

正当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在上海附近取得胜利的时候。1862年春,老奸巨猾的曾国藩指挥三路大军围攻太平军。几个月以后,湘军围攻天京。李秀成忙从上海回师救助。李秀成率太平军同湘军大战40多天,终于打退了敌人,面对天京危急的形势,李秀成曾向洪秀全提出“让城别走”,率军北上,以避开清军的水师和外国侵略军,但遭到洪秀全的拒绝。

1864年6月,在革命形势处于非常危急的时刻,太平天国的最重要的领导人洪秀全病逝了。7月,曾国藩的湘军攻入了天京城。太平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为了不把物资留给敌人,太平军战士把物资烧毁炸掉,许多将士坚守房屋数日,用枪炮不断轰击敌人,到无法再守时,宁可点燃火药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作俘虏,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最后,太平军的以部分牺牲,一部分突围,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了。(让学生阅读洪仁玕被俘于牺牲经过的小字,并让一名学生朗读他的临终遗诗。)

(板书)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轰轰烈烈并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悲惨的失败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讨论,回答。)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到胜利。这是由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特性所决定的,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绞杀,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客观原因。

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它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在国际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自1851年爆发至1864年失败,前后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的英烈们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斗。

(小结)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由于领导集团日益腐败,导致了领导集团内部的严重分裂和激烈残杀,这就是令人痛心的天京事变。这一事件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为了扭转局面,洪秀全建立了新的领导核心。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一同向太平军进攻的险恶形势,李秀成,陈玉成东西征战,但最终未能打退敌人的进攻,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相关阅读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冯云山在紫荆山区布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的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及意义。太平军北伐和西征的概况。北伐失败的原因。

在教师启发下,学生通过对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进行评价,从而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师讲述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的经过,学生总结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从而培养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北伐军将士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的中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原有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决定了太平天国在承担反封建任务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重任,这是过去的农民战争所没有的。

地位分析:本节课讲授的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和五口通商之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已经侵入了中国,中西之间的激烈碰撞,原有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这对太平天国运动从发动形式到整个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因其明确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把中国农民战争推到了最高峰。

重点分析:⑴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过程是重点。作为初中历史教学,对于高中学生必须分析的类似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这样的问题,并不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而像金田起义、定都天京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同时可以描摹出鲜活的历史人物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作为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上早期的几件大事,都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⑵《天朝田亩制度》是重点。因为它不仅涉及了土地制度问题,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司法等各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必须重点掌握。

难点分析: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主要侧重《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它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根本任务,规定了土地分配的方法,体现了农民的要求,是农民反封建思想的结晶,但另一方面还应正确认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与落后的一面。初中学生全面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⑴通过对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建议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讲解太平军进军路线,教会学生信息压缩记忆方法。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指导学生阅读《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关于“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土地制度及对产品的分配制度进行分析,得出《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却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从而培养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教法设计:教师结合地图、图表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讨论。

板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一、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冯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3.金田起义(1851.1.11)

4.永安建制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亩制度》(1853)

1.胜利进军与定都天京

2.《天朝田亩制度》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军的失败

2.西征军的胜利与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期的到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可进行复习提问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也可指导学生阅读引言。

讲授新课:

一、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教师指出,第一,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加剧对中国的侵略,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其次,五口通商后洋货输入量也大大增加。中国的财政金融受到严重威胁。

通过对“银贵钱贱”现象的分析,理解农民和手工业者纳税负担增加,致使东南沿海地区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破产,天灾人祸使得人民陷入饥饿死亡的困境,广大农民被迫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冯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可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洪秀全的身世及创立“拜上帝教”的简要经过。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引用的洪秀全诗作,理解洪秀全的远大革命志向;已融入“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基督教义,说明鸦片战争先进中国人开始在政治上从西方寻找救国方案。

指出洪秀全和冯云山深入到广西贫苦群众中传教,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他们和冯云山一起,后来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骨干。

3.金田起义(1851.1.11)

1851年1月11日,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表达了起义农民决心推翻清政府的罪恶统治,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受太平”的愿望。教师指出直接原因:19世纪中期广西连年灾荒。

4.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向西攻入武宣东乡。3月,洪秀全在东乡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今广西蒙山县)。在那里,洪秀全颁布军律、历法,制定官制,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这是是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已初步具备了立国的规模。介绍官制、分封诸王的情况。让学生搞清永安封王都分封了哪些王?所封诸王都受哪个王的节制?这样的分封可能带来的隐患是什么?注意强调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就是1851年秋天的永安建制;太平军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是在1853年春天占领南京,并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以后。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亩制度》(1853)

1.胜利进军与定都天京

1851年9月—1852年4月,太平军在永安停留了半年时间,此时,清军已包围了永安。洪秀全为了摆脱清军的围困,于1852年4月开始突围北上。5月,在进攻全州的战役里,南王冯云山不幸中炮牺牲。这对太平天国来说,无疑是巨大损失。接着,太平军攻入湖南。在这一带,有四、五万农民和大批挖煤工人参加太平军,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9月,在攻打长沙的战役中,西王萧朝贵又不幸中炮牺牲。萧朝贵是贫苦农民出身。他忠实坦诚,勇敢刚强,每临战阵,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是太平军的一员猛将。他的牺牲,是太平军的又一重大损失。

1853年1月,太平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振。队伍迅速发展到50万人。他们沿途诛杀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焚烧官府衙门、田契、债券,把粮食和财物分给贫苦农民。2月,50万大军分水陆两支出发,沿江而下,向南京挺进。太平军的官兵绝大多数过去没有打过仗,是激烈的阶级斗争把他们带到了战场。他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多次打败了多于自己几倍的敌国。清政府派出镇压太天国的大臣赛尚阿、徐广缙以“日久无功”的罪名被革职拿问了。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从此,在南方出现了一个与北方的清政府遥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概括一下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纲领经较明确,太平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诛杀贪官污吏,焚毁田契债券,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另外,清军的腐败无能,不堪一击,也是太平军节节胜利的一个原因。

2.《天朝田亩制度》

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做简短讨论,评价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它有什么进步性?还有哪些不足?封建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这也是农民受剥削的根源。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好迫切的要求。他们为此也进行了无数次的斗争。《天朝田亩制度》就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土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它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口号的总结和发展,把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这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意义。但是,这个制度本身又带有空想性。太平天国所描绘的这种“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蓝图是不可能实现的。它所规定的平均土地的办法和它为广大农民所设计的图景,都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一制度本身是小农思想的产物,是想以小农经济来改造社会,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不可能成功。由于《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和连年战争形势,它的分田方案没有实行。

结合教材提供的太平天国的妇女服饰和结婚证书的图片,单独强调一下其制定的一些尊重妇女的政策。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军的失败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革命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又进行了北伐和西征。有学者认为欲以区区2万人的北伐军去推翻清朝统治是不可能的。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失去了夺天下之志,而是偏安一隅,北伐只不过是以攻为守罢了。

引导学生分析北伐失败的原因,得出其主要原因是北伐军人数少,又孤军深入,后援不继。但北伐军震憾了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大大鼓舞了北方人民的斗争的功绩不可没。

2.西征军的胜利与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期的到来

太平军的西征在北伐的同时,太平天国为了巩固天京,控制长江中游,还举行了西征。西征军的主要对手是曾国藩的地主武装湘军。西征军最初在赖汉英等人率领下,在南昌、九江、汉口、汉阳、武昌等地战斗。1855年1月,太平天国为了加强对西征的领导,派翼王石达开到湖口指挥军事。石达开是个文武兼备、深有谋力略的将领。在1855年湖口战役里,他指挥太平国战士大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经过两年多的战斗,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先后据有武昌、九江、安庆等鄂、皖、赣在片地区,巩固了天京,扩展了太平天国的实力。太平天国进入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平湖市新仓中学沈美红、陶云权、许正良2014.4.16
一、:
课标:
2-3-8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3-9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艰辛;
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解读:
1.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了解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认识太平天国对内反抗清政府、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双重性质。
二、: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教材主要讲述火烧圆明园、太平军痛击洋枪队、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其核心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理解本课的关键在于弄清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学生前面已学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在此基础上的继续与扩大,它与政治、经济、地理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本课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教学的重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列强侵华罪行。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地图与相关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合作、探究,让学生分析中去认识历史、培养能力解决问题,以真正掌握知识。
2.教材结构体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原因、发动者、结果与影响)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列强的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侵占我国大片土地
与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与发展、痛击洋枪队、失败、性质及影响)
三、: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目的、借口、时间、战争性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3.阅读文字材料与历史地图,学会从材料或地图中获取信息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学会自主学习,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史实;
2.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学习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3.通过文字和视频资料,提高学生对史学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史学的感悟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2.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四、: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难点: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五、:
教法:导学、探究——以史导论、论从史出、史料结合;
学法:阅读、讨论、探究,注重结构化、地图化,史料化、趣味化、情感化。
六、:
(一)导入新课
1.设问:《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利益?
2.呈现图片——《圆明园遗址》
设问:
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吗?今日的残垣断壁是怎样造成的呢?你知道哪些与之有关的故事?
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杀抢劫,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可恶的是把“万园之园”──圆明园给烧了。
设计意图:以图片导入,问题驱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火烧圆明园(图略)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阅读并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目的。
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性质是一样的。并让学生找一找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法联军
阅读史实:(略)一方面认清:英法侵略者的强盗嘴脸;另一方面认清遭受列强欺辱的重要原因是政府的腐败无能。通过以下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提出问题:
1.圆明园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
2.侵略者对它进行了怎样的抢掠?
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
4.面对侵略者的野兽行为,统治者又如何对待?
5.通过这个事件,你认为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采用启发、引导,鼓励学生阐述看法,并正确评价,培养学生敢于阐述自己想法的勇气和能力。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我们要努力学习,正视历史、不忘历史,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它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
教学环节二:《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60年下旬,英、法两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内容:清政府承认19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并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大量的赔款等。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过渡:与此同时,沙俄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趁火打击。
教学环节三: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合作探究:指导学生掌握“列表法”、“识别历史地图法”,来充分强调沙俄的趁火打劫。
首先,借助《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回忆中俄之间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及简单内容。
指出:战争期间,清政府既要面对侵略,又要镇压太平天国,使沙俄在北方有可乘之机。然后,读教材找出:“沙俄通过什么办法蚕食中国的土地”?(采取先武力强占,然后威胁恫吓。)
最后,对照《示意图》和《表》来了解沙俄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面积有多大?
2.谈一谈:针对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谈一谈你的想法。
转承: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殖民者的侵略性,也进一步体会国家软弱的危害性。
活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小组讨论,以列表形式)
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中国又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人民的负担更重,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灾难日益深重。
过渡:面对着深重的劫难,中国人民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抗争。
教学环节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经过:
(1)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建立政权,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认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分析其有利与有弊?
(3)1860年8月,太平军在将领李秀成领导下,取得青浦大捷,痛击洋枪队。
(4)1862年9月,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与慈溪之战。
3.结果: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4.性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5.历史意义:(略)
资料1:1853年,英使文翰到天京呈上照令,要太平天国承认不平等条约,遭到拒绝。太平天国将领还告诚英使“勿助清兵,勿售鸦片”。
资料2:一家外国商行拟在南京上游的芜湖跟太平天国建立鸦片贸易,派遣鸦片船停留在芜湖六各月之久,但没有成功。
资料3:1861年,一个外国人到天京求见洪秀全,表示外国愿意帮助太平天国灭清,条件是成功之后平分中国,遭到洪秀全严辞拒绝。
根据以上资料,说说太平天国运动与古代农民起义的区别?
设计意图:对学生来说,概括材料分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弱势,教师给出一定思考方向。
(四)课堂小结:
感悟: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等罪恶行径,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与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及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这一系列史实再次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奋学习,不让历史悲剧重演。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过反抗斗争,才避免了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五)作业布置:
七、: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原因、发动者、结果与影响)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列强的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侵占我国大片土地
与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与发展、痛击洋枪队、失败、性质及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分析部编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分析部编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分析部编版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洪秀全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4.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

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目标导学二:定都天京

1.教师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

(教案)第3课wbrwbr太平天国运动

让我们根据地图和教材描述,简单看看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天京)

2.教师讲述: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至此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政府相对立的农民政权。

3.教师过渡:我们常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自己的半壁江山?

学生回答:对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对外:北伐西征。

教师讲解:《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分配方式

规定部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分配原则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评价

这一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要说一说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的情况?

学生回答: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至此天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4.教师过渡:军事上的全面胜利,让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冲昏了头脑,他们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一场席卷太平天国的暴雨即将开始。

目标导学三:天京陷落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通过图示简单描述天京事变的经过?

学生回答:

(教案)第3课wbrwbr太平天国运动

2.教师讲述: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依然掌握着朝政大全,但这一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了重振国政,洪秀全大胆起用新人,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青将领。

3.教师提问:洪仁玕总理朝政后,采取什么措施重振国政?

学生回答: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赏识。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4.教师讲解:《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但由于当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太平军进行那些军事斗争?

学生回答:浦口、三河大捷——安庆陷落——受挫上海——天京围困——天京沦陷。

6.教师指出: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这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其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7.教师总结归纳:失败原因:

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李秀成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

8.教师总结指出: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三、课堂总结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