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八单元工业革命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八次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5

第八单元工业革命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八单元工业革命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八单元工业革命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15世纪末开始,西欧国家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先后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突破了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的防线,把全世界都囊括在市场经济中。中国在西方殖民者冲击下被迫打开大门,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同时,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在三座大山挤压下创造出一些业绩,但不断遭受挫折。同时,西方近代文明也对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交通、通讯、社会习俗及大众传媒产生影响。但中国的变化明显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

第一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解析: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和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是高考的热点;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扩张相对是高考的冷点。对“新航路的开辟”要掌握其史实,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殖民扩张”掌握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方式和特征,认识其对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影响,正确评价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新航路的开辟

(一)原因

1、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贵金属和香料的强烈渴望。

3、思想根源:人文主义倡导冒险进取的精神。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5、宗教因素:西、葡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二)条件

1、客观: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

2、主观: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三)概况

时间率队航

海家航海家

的国籍支持的

国家主要贡献

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航行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驶过大西洋,到达美洲,后又进行了三次西航,开辟了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前往美洲的航路。

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从欧洲沿非洲西海岸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之路。

1519~1522年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从欧洲渡过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四)影响

1、对欧洲: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亚非拉地区:殖民掠夺带来沉重的民族灾难。

3、对世界:开始由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二、殖民扩张与争夺

(一)荷兰的殖民扩张

1、概括:在北美、亚洲、非洲抢占殖民地。

2、特点

(1)以政府为后盾,成立商业性贸易公司。

(2)发展银行信贷业务。

3、结果:17世纪成为世界性的殖民帝国。

(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1、概括:在亚洲、北美拓展殖民地,进行殖民战争。

2、特点:与荷兰、法国进行商业战争;进行黑奴贸易。

3、结果: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1、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不同比较

时间、规模、次数、经费来源不同。

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宫廷享受的需要,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和贡赐贸易;西方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活动。

意义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花费巨大、得不偿失,无益于国计民生,也无益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西方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促使西方大规模殖民活动的开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商人们通过这些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如何辩证看待殖民扩张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一方面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①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三角贸易繁荣。这一时期的大陆贸易以大西洋贸易为主,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实现。

②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荷兰、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这两个重要条件。

③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但同时,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1、(09年广东历史)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A

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中有效信息和图片的解读。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494”年、“西、葡”两国,再结合图片和所学,认识寻找黄金和白银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因,最先开辟新航路和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夺,而并非大西洋继西葡之后,荷兰、英法也先后加入到殖民争夺的行列,教皇子午线的划定只是暂时承认了西葡殖民掠夺的成果。

2、(09年江苏历史)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C

此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球是圆的等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

3、(09年全国Ⅰ卷文综)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图6)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12分)

(1)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2分)。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6分)。

(2)历史影响: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12分)

新航路的开辟,一直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对这一部分的考查,集中体现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上,尤其是把新航路开辟同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经济全球化联系在一起,突出它的世界意义。

1、(2009泉州模拟)在美国,哥伦布被给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称,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达70多处。哥伦布对美洲的主要贡献是()

A.使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B.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C.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D.促进美洲资本主义发展

2、从全球史观角度审视,新航路开辟所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B.为西欧国家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3、假如你是17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雇用的著名的印刷业家族的一员,为该公司绘制航海地图。受雇后,你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此一做法最主要是出自何种考虑?

A.战争因素B.商业因素C.文化因素D.外交因素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5、(2009年安徽省巢湖市高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牌。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亚号,在埃尔卡诺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费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请回答:

(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2)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以前,人类航海史上还有哪些远航活动?

(3)简要分析欧洲人在十五、十六世纪能够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

(4)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请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C

哥伦布发现美洲,欧亚与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联系,材料反映的正是这一点。

2、C

3、B

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而同期的英国与荷兰的海上贸易竞争激烈,所以,荷属东印度公司会要求其雇员保守秘密,尤其是航海图上的信息,以防英国人获取信息而与它进行海上贸易竞争竞争,即商业上竞争。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凭借着航海方面的优势称霸17世纪,很显然航海地图的保密可以维持其海上的优势,应该属于商业的因素。

4、C

C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从孤立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B项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地方也纳入这些殖民国家的控制之下,打破了之前这些地方的封闭状况。D项英国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家,到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确立了殖民霸权。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故C项说法不合适。

5、

(1)不矛盾。对拉普拉普和麦哲伦船队活动的记录,反映了维护民族主权尊严和缅怀艰难的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2)郑和下西洋;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

(3)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罗盘针应用于航海及火药武器技术的进步。jaB88.cOm

(4)新航路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联系,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各地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精选阅读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还有什么其他条件?如何解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丰厚的资本”是怎样积累的?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尼德兰,最早开始殖民掠夺的西班牙、葡萄牙没能成为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独立后的尼德兰商业资本发达,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执政制约了改革的发展;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成资本,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具有条件非常全面,同时,工场手工业时期,国内工业技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但仍然无法满足扩大了的市场需求,必须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其特殊性,资产阶级颁布法令、动用政权工具来积极推动经济基础的改造,圈地运动促成传统农业社会的瓦解,为大工业的兴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独特之处。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是合力的作用。
2.进程和重大发明
学生阅读67—68页有关自然段归纳概括。
教师强调工业革命的概念,并比较与手工工场时期生产方式的不同。
教师帮助学生明确:第一,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英国的棉纺织业;第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三,工业革命的各个环节互相促进。主要发明由学生列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3.结果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强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面貌,成为最早的工业国家,并逐渐演变成“世界工厂”。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学生阅读第68页最后一自然段,思考回答: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为什么是法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法国工业革命与英国比较,有那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学生阅读第69页二、三、四自然段,分析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发展快慢的原因。
最后,学生讨论总结工业革命的共性。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69-70页,归纳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并讨论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
教师补充强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是工场手工业,它所创造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还不足以摧毁整个世界的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不稳固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主张。正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期,欧美、日本爆发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巩固确立下来。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什么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学说,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包括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家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同时转变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统治思想。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从此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机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资本家开始需要“自由”活动,开始不满国王的干预,开始批判“重商主义”,确立“自由主义”的地位,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经济思想,由君主发动,政府控制工商业的发展。时由于资产阶级的弱小,需要寻求封建政府的保护和扶植,因此,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盛行。重商主义使资本家积聚了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工业革命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让位与自由放任政策,这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府的决策和经济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得出结论。对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较深入的理解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初步领悟工业革命的现实意义。

板书设计

第1课工业革命


第1课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1)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

(2)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次飞跃;

(3)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

(4)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历史条件

前提

基础

条件

资本

劳动力

资源

技术

市场

17世纪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最基本的条件)

海上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积累了资本

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取充足的劳动力

英国煤铁资源丰富,从海外殖民地掠夺原料

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18世纪成为最大殖民帝国,市场不断扩大

可能性

必要性

※点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工业革命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因素。2、基本历程(1)棉纺织业的革命: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项目

概况

备注

首发部门

棉纺织业新兴工业,新技术易推广;

导火线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引起纱荒;

开始

标志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①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②引发了棉纺织业中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③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2)动力机器的革新:蒸汽革命;

项目

基本概况

背景

机器生产的增多,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动力无法满足需要;

发明

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意义

①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资源;②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③把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④蒸汽革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根本标志;(3)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近代工厂制的出现;①背景:机器生产的出现,传统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②目的:为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③概况:资本家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工集中生产,标志近代工厂出现;④意义:工厂作为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成为工业化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4)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项目

基本概况

目的

为快捷便利地运送货物、原料;

表现

水上交通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蒸汽汽船试航成功;

陆上

交通

①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②1825年,史蒂芬孙驾驶拖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

意义

人类的交通运输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

发明

时间

国别

人物

备注

飞梭1733年

英国

机械师凯伊提高织布速度,使棉纱供不应求;珍妮纺纱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骡机1779年克隆普顿纺纱机,提高纺纱速度;水力织布机1785年卡特莱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瓦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火车机车1814年史蒂芬孙把交通运输业带入蒸汽动力时代;汽船1807年

美国

富尔顿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时间:1840年前后(19世纪40年代);(2)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即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或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3)认识①英国实现了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②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③工业革命完成,使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二、工业革命的扩展1、扩展时间:18世纪末;2、扩展概况(1)法国工业革命

项目

基本概况

前提条件

①法国大革命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②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③邻近英国,最早受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革命进程

开始

18世纪末19世纪初,纺织业首先开始;

加速

19世纪20年代起;

结束

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

不利因素

资本因素高利贷资发达,使工业资本相对缺乏;劳动力因素小家经济长期存在,使工业劳动力相对缺乏;技术因素中小企业大量长期存在,使经营分散,新技术推广困难;市场因素商品市场不很景气;政治环境工业革命初期,社会动荡不安;(2)美国工业革命

项目

基本概况

优势

条件

①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②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害;③外国移民涌入,提供了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④没有封建因素的干扰,是美国特色的优势条件;

革命进程

开始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法国基本同时;加速19世纪以后;结束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

①轧棉机、缝纫机、拖拉机、轮船……②最突出成果:采用和推广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主要特点地区不平衡:北方较快,南方缓慢;(3)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

国家

开始时间

不利因素

德意志

19世纪早期;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

俄国

19世纪中期前后;封建农奴制的落后性;

日本

奥地利

※归纳:工业革命的特点①生产手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本质特征);②发明者:大多是实践丰富的工匠;③领域:从棉纺织业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部门;④区域:首先从英国开始,逐渐扩展到欧美各地;⑤性质:双重性,既是技术革命,又是社会革命;⑥各国工业革命发展不平衡;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首先是一次生产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性发展;(1)生产手段的变革: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2)生产组织的变革:近代意义的工厂制出现;(3)产业结构的变革: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2、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①使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开展巨大的社会改革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②自由资本主义兴起发展;

项目

基本概况

含义

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

1776年,英国亚当斯

密发表《国富论》;①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②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③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巩固了自身的统治地位,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2)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①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②促使工人运动逐渐兴起;(3)改变了城乡结构: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4)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①密切世界联系的纽带:廉价工业品(商品);②改变了东西方的社会结构: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东方国家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加剧了东方的贫困落后;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教学重点: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3)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教学难点: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1)知识与能力:
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以及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历史图表法列出和归纳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音乐、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以便于识记和掌握。
充分使用历史联想法,在学习19世纪上半叶的文学、音乐、美术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内容。
运用阅读法、文献法找到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介绍文献进行阅读和欣赏,从而对这一历史事件形成清晰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把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的了解,明白欧洲大陆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军队的影响与冲击之下;再加上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为追求理想世界而产生了浪漫主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一重积极向上、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以人为本,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新课导入:
师:文学与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最绚烂多彩的部分,19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则更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本单元内容介绍的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主要是西方的文学艺术。大家可以翻开课本专题八的导语部分,浏览一下。看完我们就来了解这个专题的课标,看它要求我们要掌握什么。
投影:
了解19世纪以来以拜伦的《唐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欣赏凡高和毕加索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以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为例,理解19世纪以来的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包括电影、电视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理解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师:其实,我们这个专题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块内容:文学、音乐、美术
和影视艺术,我们并不是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分析。我们是历史课,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分析这些文学艺术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等等。
新课教授:
师:那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是19世纪初的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学与艺术,第一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课题: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师:历史是文化的镜子,失去了历史的依托,文化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光彩。因而我们在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音乐、艺术、的主要成就,要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下面我们看这课有哪些内容。
投影:课题及子目内容
师:有三个心灵的激荡,说的是文学。浪漫乐章说的是音乐,浪漫主义的狮子是绘画。
一、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师:“浪漫”这个词大家一定很喜欢。大家还记得我们专题六中也有讲到一个浪漫主义吗?请大家翻开课本P99,这里提到的浪漫主义是什么呢?它宣扬人的感情至上。其实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浪漫主义也正源于此。
投影:
1.浪漫主义的含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的张扬。
师:我们今天要品味到的浪漫主义,是揭露现实的黑暗,号召人民向着理想而斗争的浪漫。它强调理想,追求自由,因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社会的反映。
因此,这种浪漫主义诞生也有着其特有的时代背景。
投影:2.背景
(1)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师: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
投影:
(2)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师: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处在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这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投影:
(3)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了实现的可能
师: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3.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师:大家看课本P126—127,书中给我们列举了一些作家。
投影:英国:拜伦、雪莱和济慈
法国:雨果
俄国:普希金
德国:霍夫曼、海涅
师:浪漫主义文学发韧于德国,欧洲各国都有积极的成果,而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首先我们来了解英国。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杰出代表是拜伦。
(1)拜伦
投影:代表作、特色
师:他的代表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唐璜》。
他的作品特色是: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什么是“拜伦式英雄”呢?课本P126的最后一段第三行就有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
而《唐璜》是拜伦最著名的一部诗体长篇小说。
投影:
《唐璜》通过诗歌的主人公唐璜在欧洲各地的旅行经历,恋爱和冒险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的时代黑影、丑恶、虚伪,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欧洲社会现实的广阔图景,同时对现实的不满,也使诗人的诗中充满了讽刺、愤怒和战斗性。

师:我们看《唐璜》中的某些诗句,全班一起朗读,希望大家大家带着感情去读。
投影: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如何地“毁灭”糟蹋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
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
师:大家想想,拜伦在这里想表达什么呢?
答:……
师::在这里,他说出了欧洲反动势力进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说,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这是一种讽刺的说法。蝗虫,“毁灭地糟蹋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爱尔兰人饿得慌,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于是,他面对人民所受的痛苦,他号召人民要进行斗争。
事实上,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还积极参加殖民革命,号召人民要进行革命。

过渡: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人物是拜伦,那么同样具有突出成就的法国是以谁为代表的呢?
答:……
(2)雨果
1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投影:代表作品
师:对,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创作出数量惊人的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著作。
1831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它以离奇、紧张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绚烂多彩的场面和浓郁的抒情气氛而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1862年,雨果又完成著名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
师:英国和法国我们都讲完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投影:
2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师: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而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投影:(2)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师:由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英法最快,而文化也是如此。
过渡:从我们了解的这些作品来看,浪漫主义文学直指当时的欧洲社会种种黑暗、丑恶、虚伪的现象,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文学家为这战歌写出了词,音乐家为这战歌谱写了曲。
二、浪漫乐章
浪漫主义音乐主要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从文学中去寻找题材,作曲家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因此,音乐的浪漫主义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晚了数十年。这一时期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一时期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有哪些及他们有哪些代表作品。
1、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师:请同学们先看课本P127—128,然后回答问题。
投影:
合作学习: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有哪些?代表作品是什么?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答案。
答:……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重点了解贝多芬,一同感受贝多芬。
(1)贝多芬
投影:贝多芬(1770—1827),诞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乐圣”),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同命运抗争。

师:他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师:那你们知道他有哪些作品吗?
答:……
投影:1贝多芬代表作品及特色:
早期:《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师:贝多芬一生中写的九部交响曲是他最辉煌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他的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作品都以英雄为专题,激励人们与命运斗争。
大家知道《第三交响曲》为什么又称《英雄交响曲》吗?
投影:《第三交响曲》原名《英雄交响曲》,创作于1804年,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十分失望,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
师:贝多芬以此来向人们展现了他对拿破仑称帝的抗争精神。很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出他前期的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投影:艺术特色: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师:而后期的作品则开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多地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的心灵,如后期作品有:《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投影:后期:《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这也许也跟人本身的心态有关。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会更有拼劲,而到了晚年,大多希望过平静的生活,因此也会更倾向于和谐。也正因为这样,他后期的作品才会更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的心灵。《第九交响曲》也成为“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师:贝多芬有如此的成就,可是他的一生却是相当坎坷的。
投影: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师:我们看这是贝多芬的助听器。
投影:贝多芬的助听器
师: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对我们而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难以想象他还能为后人创作那么多优秀作品。可见他对生活的态度是何等的积极向上。那么我们呢?是不是更应该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的面对未来的生活呢?
答:……
投影:
贝多芬代表作品及特色
师: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过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诉诸于阅读,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诉诸于听觉,美术是感观的艺术,诉诸于视觉,浪漫主义之风吹向文学、音乐,也吹向了画坛。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子目——浪漫主义的狮子,这部分实际是在介绍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美术的发展。
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把这个子目的内容看完,然后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告诉我答案。
生:……
投影:表格
师:下面我们看这幅图——《自由引导人民》,可他还有一个名字,谁会知道?
生:他还有一个名字叫《1830年7有28日》。
师:这是画家德拉克洛瓦所作的。从他的作品的另一个名称和这幅图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我们很显然就知道,画家这幅画就是取材于1830年法国人民为推翻波旁王朝而进行的“七月革命”。
师:整幅画场面气势磅礴,用生动的人物造型,丰富炽烈的色彩烘托出一种斗志昂扬的气氛。德拉克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而他本人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
总结:经过我们对文学、美术、音乐的了解,我们对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已有所了解,那我问大家,我要把这内容概括起来,用什么方法较好呢?
投影:图表
师:大家来完成图表。
(下节课我再提问大家。)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案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特别是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根源、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主要内容和意义;3、第一国际成立的条件、时间、地点、名称和意义;4、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3月18日革命;5、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革命措施和历史意义。

一、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经过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的资产阶级和大土地所有者确立了他们在英国的统治地位,这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

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之后,君主立宪制逐渐在英国形成并发展起来。工业革命前,英国已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国家。从1717年起,国王就不再出席和主持内阁会议。后来,国会取得了对于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只是一种“统而不治”的最高权力的象征。l8世纪初,代表新贵族、金融家和城市商人的辉格党占有了优势,并连续执政半个世纪之久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前提。无论英国上层还是中下层商人及手工业者,都积极致力于经济发展。而与此同时,法国正在准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正为独立而斗争

(2)经济条件:可能性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为英国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英国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资本。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欧洲“七年战争”,英国的海上和殖民霸权最终确立下来。英国的出口贸易和海运业迅速发展。1750年的出口额是1600年的6.3倍。18世纪,英国又是世界最大的奴隶贸易国。英国对爱尔兰、印度、北美、西印度群岛等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掠夺,使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国内。丰富的资本成为英国得以进行工业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

·殖民扩张为英国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圈地运动盛行。成千上万的农民丧失了生产资料,成为雇佣劳动者。被圈起的土地建起了资本主义农场。英国农村土地关系,生产技术和经济结构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农产品,同时扩大了国内市场,成为工业革命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二。

·发达的手工业为英国准备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成为工业革命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三。17世纪中期起,英国已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牛顿对微积分学说的建立;吉尔伯特对近代磁学与电学的重大贡献;波义耳定律的发现;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等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文化知识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工场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工业水平有较大提高,工人技术走向而纯熟,从而使工业革命具备了生产技术条件

(3)根本原因:必要性

市场需求的急剧扩大。“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由于英国国内外市场扩大了,商品销售量随之增加了。国内外市场的迅速扩大,推动了对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改造。由于手工技术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数量的迅速增长,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工业革命时代到来了。

因为当时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具备以上条件(与此同时,法国正在准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正为独立而斗争。),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发生。

1、概况: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重大发明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

(2)含义: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所谓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3)组织形式:工厂取代工场

变化:工场——工厂;工场手工业——机器大生产;铁器时代——蒸汽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4)开始于棉纺织业的原因

这一过程首先从棉纺织工业开始。这是因为棉纺织工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受旧习惯的束缚比较少(如棉纺织业没有成立行会组织),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较为容易。另外,当时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不像毛织业那样分散,因此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

(4)过程:

领域

发明者

发明

备注

纺织领域

凯伊

飞梭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骡机、水力织布机

动力领域

瓦特

改良型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普及,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交通领域

富尔顿(美国)

汽船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在棉纺织工业的技术革新中,纺纱和织布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其中最突出的发明分别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和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的水力织布机。随着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工厂兴建起来了。纺织生产的机器化推动了动力机器的革新。1785年,瓦特改进和制成新的蒸汽机,将其投入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纺织工业的技术革新,促使采煤、冶金、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的技术革新和机器的使用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时间

特征

原因

法国

18世纪末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

相对较慢

中小企业分散,新技术推广困难

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缺少劳动力和市场

高利贷资本发达,工业资本相对缺乏

美国

同上

较快

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破坏

移民带来劳动力和技术经验

德国

19世纪早期

有所发展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工业革命进展

俄、日

19世纪中期

起步晚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传播路线:英国——欧洲大陆——北美——世界

2、概况:

(1)法国工业革命。

·法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法国原来的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18世纪末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法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向工厂制度的过渡扫清了道路。另外,法国是英国的近邻,受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较大,所以,法国成为继英国之后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大陆国家。

·法国工业革命的概况

1815年拿破仑帝国结束后,随着国内外政治局势趋于稳定以及战争创伤的逐渐恢复,法国工业革命迅速开展。法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从轻工业开始的。19世纪20年代起,机器和工厂制度首先在纺织业各部门中得到推广。三四十年代,重工业部门也开始采用一些新技术新设备。30年代初,法国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到40年代末,铁路总长近两千千米。50年代后,法国工业革命的重心转向重工业。到60年代末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法国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法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其工业生产占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法国工业革命缓慢的原因

但是法国工业革命的规模远远落后于英国,而在发展速度上也比不上同期的美国和德意志。这是因为:

第一,从资本原始积累方面来说,法国对农民的土地剥夺主要不是通过大规模圈地的暴力方式,而是通过租税盘剥。另外,由于法国在与英国争霸中的失败,丧失了原来的许多殖民地,所以殖民掠夺对于原始资本积累的意义,在法国也不像英国那样突出。

第二,法国大企业发展缓慢,而小企业长期大量存在(法国传统的服饰业、高级化妆品和奢侈品制造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

第三,法国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这影响了雇佣劳动力的来源,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第四,法国高利贷资本活跃,吸引了大量社会流动资金,减少了工业投资。

(2)美国工业革命。

·原因

美国工业革命的起步与法国基本同时。但美国发展工业的条件远比法国优越,这是因为:

第一,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会,旧的行会传统和习惯势力微弱,有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

第二,美国远离欧洲强国,南北邻国都比较弱,东西有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保护,因此遭受战争破坏少,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

第三,美国通过从事奴隶贸易和掠夺印第安人土地、财富等手段,取得了发展工业的大量资金。

第四,外国移民大量涌入美国,为美国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技术。

第五,美国的领土不断扩张。西部的不断开发,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原料。

·概况

基于上述原因,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在美国北方的主要工业部门中都已占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是这时美国各地区的发展不够平衡,南方仍盛行种植园奴隶制。美国内战结束以后,南方工业兴起,农业也进行了改造,工业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完成。

(3)德意志的工业革命。

·概况

德意志由于长期分裂混战,使得它的工业革命晚于英、法、美三国。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才开始工业革命。在莱茵河畔兴起了科隆、爱北斐特、巴门等工业城市,萨克森的纺织工业发展迅速,普鲁士所辖的西里西亚以生产亚麻布而著名。1848年革命以后,德意志的工业革命发展迅速,许多地区开发矿山,建设工厂,修筑铁路。到60年代末,工厂制度已在各先进工业区占据主要地位。普法战争后,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并从法国取得了阿尔萨斯、洛林富矿区和50亿法郎赔款,这进一步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完成

(4)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以后,俄国、日本等国也陆续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业革命从西欧扩展到东欧。40年代起,俄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采用机器,建立工厂。到80年代末,工厂制度在各主要工业部门占据主导地位,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从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早期工业革命的高潮。

3、工业革命扩展的特点

扩展的地区起初主要在西欧和北美。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国家和美国都已从纺织部门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和美国几乎同时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早期,德意志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以后,俄国、日本才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各国工业革命受其本国条件影响,发展不平衡。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性质: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2、工业革命的实质:是近代工业化第一个浪潮,是欧美各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最初阶段。

3、影响:

(1)经济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壮大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手工工场时代,与手工工场并立的是行会手工业作坊。工厂制度建立之后,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逐渐被挤垮。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2)政治上: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逐步建立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3)思想上: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思想盛行(亚当斯密《国富论》)

(4)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分裂为对立的两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英国资产阶级虽然在英国封建社会晚期已经出现,但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是商业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这样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于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因此,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无产阶级一出现就开始了。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5)对东西方关系:

·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加紧对殖民地人民的疯狂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和旧制度(在这双重影响中,前者应是本质的内容,是主要的,而后者的“客观”影响,应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

(6)对社会生活:

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城市化进程应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并不完全开始于工业革命。);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方式

1、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另外前提和保证。英国之所以能率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原因就在这于这两国都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巩固的资产阶级专政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完成,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政治结构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而后完善。由此可以看到: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而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

2、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同工业革命前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区别:

工场手工业时期,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资产阶级-----主要包括金融资产阶级和商业资产阶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前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使原来占主要地位的土地贵族大商人金融贵族退居次要的地位。同时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近代无产阶级也成为一个稳定的阶级。他们于手工工场的工人不同,手工工场一般规模较小,在手工工场劳动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在家庭中完成,劳动者一般都具有一些工具或者、小块的土地,工厂的工人则完全脱离了土地,也完全脱离了生产工具,一无所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