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5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复习学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2015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复习学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5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复习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基础过关
一.不断调整的美国经济
(一)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60年代
1、经济状况: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2、经济政策:理论依据是;目标是:
内容:和政府注重解决就业来促进生产和消费,保持财政预算平衡。和政府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
3、反危机的措施及后果
措施:利用和等经济手段反危机
后果: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
(二)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1、经济状况: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和并存的“滞涨”困境。
2、经济政策
内容: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交替使用政策和政策。
结果:面对严重的经济滞胀问题,失灵。
(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1、经济状况
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和得到缓解,但是政府大幅度增加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2、经济政策
理论依据:学派和学派。
措施:里根上台后,用大规模削减和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和来医治生产停滞。
结果:1982年底,经济开始回升,和状况得到缓解;但造成了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并存局面。
(四)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迎来新一轮经济扩张,创下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美国进人“”时代,这一时期的美国总统是。
1、“新经济”的概念: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表现:经济强势发展,问题也被化解;消失;下降;经济发展使美国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个人消费费市场繁荣,出口增加,股指扶摇直上
3、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其宗旨: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其目标是: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措施: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解决问题,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解决失业问题。
克林顿政府还扶持产业,通过增加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得了成功。
4、新经济的特点: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
5、影响
、和的关系被打破,美国进人“新经济”时代。
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总论: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之处,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联邦德国的经济
1、二战后德国建立经济模式是介于和之间,这一模式的特征是:让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政府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2、措施
(1)为防止滥用垄断权力,保护中小企业,使竞争有序进行,采取了限制,保护。
(2)为防止通货膨胀,实行了和政策。
(3)为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用政策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为此,福利制度耗费巨大。
3、结果:经济成为西欧的“”。60年代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经济大国,仅次于和。
(二)日本的经济
1、二战后日本政府实行“”,50年代中后期,逐步建立起以为基础的自由经济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和的决策权。其经济模式的特征是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2、结果: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年日本人均国民总产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但80年代末,由于和的暴涨,日本进入了所谓的时代。
3、影响: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政治开始谋求的步伐;外交上以代表自居;军事上,在的名义下向海外派军。
★问题提升:
1.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角度分析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2.战后日本与德国经济发展原因有哪些相同点。对中国发展经济有何启发?
3.与二战前相比,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等方面分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新”在何处?
4.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几次重大调整?
★拓展延伸
1.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1)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2)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3)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关系。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造成一系列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二战的促进。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证明,仅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只有国家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干预。
3.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
(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改革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对经济进行规划和指导;
(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在所有制方面,通过股票分散化,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由于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4.战后资本主义采取加强对经济干预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必须坚持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教兴国战略;同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民生;另外,还必须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重视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相关阅读

2015高考历史第一轮基础知识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复习学案


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总论:

人类社会古代的几大文明区彼此是相互孤立发展,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的交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几大文明区开始连接起来。文明兴起后,人类开始了由分散的历史向的历史跨越。到19世纪末,随着的深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被列强瓜分,形成了欧洲列强支配的体系,资本主义“”趋势增强,世界真正连成一体。

★专题考点说明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航线及其影响;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探险家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与重大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了解垄断组织的出现;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辩证地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树立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认识开放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专题阅读内容

“分散的文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海上马车夫”;“打造‘世界工厂”;“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一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基础过关

一、新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背景

1、经济根源是2、社会根源是

3、商业危机是4、精神动因是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航海家开辟的航路

1492年达伽马

1497-1498年哥伦布

1519-1522年麦哲伦及船队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以从对欧洲、亚非拉、世界三个角度来分析)

1、引起了“商业革命”:使贸易成为可能,的扩大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欧洲各国为扩大贸易建立了一批公司;各大洲之间的贸易扩大,经济联系加强;商路和贸易中心从转到了。

2、引起了“价格革命”:随着大量流入欧洲,物价上涨;获得了暴利,势力衰落;加速了社会与西欧的解体,促进了的进一步发展;

3、各地区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并推动了作为资本原始积累手段的和登上了历史舞台

4、冲击了西欧的领域,证明了的科学性,冲击了神学理论,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5、以和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相互交流与融合的世界历史,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问题提升

1.15世纪欧洲人的冒险精神跟当时的哪一场运动有关?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你认为进行远洋航行需要哪些必要的条件?

3.新航路开辟前,各大文明之间基本上是相互隔绝的,你认为这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最根本的是什么?

4.14-16世纪,这一阶段被称之为“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各指什么意思?两大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政治、经济生活、思想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你如何理解?

高一历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点解析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历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点解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点解析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政治经济学中占据了一节的内容,而在近几年的真题中也做过多次考查,如2014年第4题、2014年第20题、2013年第20题,其中以多项选择题为主。从命题角度来看,此知识点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所有的变化、老子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容易命制多项选择题,但是主要以记忆为主,而且考生记住关键字“五”也很容易选择出正确答案。

第二,除了了解整体五个方面的变化,每一个变化内部包含的考点尤其是需要掌握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是从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变化过程;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主要是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奖励制度: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等;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主要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高级职业经济、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几个方面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编主要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危机对社会经济运动的干扰、危机周期、四个阶段的差别、经融危机的影响等;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政治制度多元化、法制建设和改良主义政治的影响等。从以上内容来看,这五个方面的任一方面都可以单独命制多项选择题,也是需要考生认真复习的,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变化的实质,考生只需要牢记一点,这些变化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把握住这个原则,就不会被其他选项迷惑。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必修Ⅱ教学案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表现:(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2)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2、特点:(1)美国私人垄断资本实力雄厚,建立现代企业所需的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的矛盾不像西欧国家那么尖锐;(2)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家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造成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3、实质:虽然美国政府建立了国有企业,但美国的经济体制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4、作用:⑴战争期间,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
⑵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⑶伴随着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⑷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5、局限性:没有触及私有制,政府干预反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
1、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⑴理论依据和主要目标理论:凯恩斯主义目标:充分就业。
⑵政府政策
①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②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
⑶结果:①经济高度繁荣②却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2、20世纪70年代
⑴经济状况: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
⑵理论:仍然是凯恩斯主义。
⑶政策: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
⑷效果:只能一时见效,无法摆脱“滞胀”的困境;面对严重的“滞胀”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
3、20世纪80年代
⑴理论和目标理论: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目标:抑制“滞胀”。
⑵里根政府的政策:
①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②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
⑶效果:终于见效。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缓解。
⑷问题:里根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4、20世纪90年代
⑴政策和宗旨:
政策:克林顿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宗旨: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政府干预。
⑵目标和措施:
目标: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
措施:①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解决赤字问题;②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
三、美国的“新经济”
1、“新经济”的含义及表现
含义: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特点:⑴美国经济蒸蒸日上,进入一个新一轮的扩张时代;⑵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⑶高新产业经济发展迅速。
3、问题:⑴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⑵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左右着国家政策;⑶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
四、二战后的联邦德国
1、经济政策:社会市场经济
(1)含义: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
(2)特征:①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②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2、结果: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五、美欧等国推行的福利政策
1、原因: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政
策的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2、实质:
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
全,并保障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概况:
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到六七十年
代到达高峰。,到八十年代缩小规模;联邦德国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
的基本生活,美国政府大力投资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4、评价:
利: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弊:导致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
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表现
(1)经济体制: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通过金融、财政等经济手段调节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于缓和。
(2)社会各阶层关系: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
(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三大产业的比例有了变化,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低,而金融、商业和服务等部门的比重不断提高。
(4)经济增长模式(经济运行机制):美国的“新经济”、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法国的计划指导经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一、选择题
(C)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是
A.新兴产业兴起B.劳动生产率提高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D.人民的生活改善
(C)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原因不包括
A.使国内市场扩大B.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C.消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A)3.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与罗斯福新政不谋而合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影响下西方国家
A.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B.谋求建立区域经济集团
C.推进产业结构调整D.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A)4.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经济。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行法西斯主义的经济
(A)5.“新经济”现象最先出现于
A.美国B.英国C.联邦德国D.日本
(D)6.下列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知识经济为基础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③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④“新经济”就是第三产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B)7.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最近进行了一项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调查。根据公布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荣膺这一称号。那么,他的贡献主要是在位时为德国经济确立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
A.混合市场B.社会市场经济
C.计划指导经济D.政府主导型经济
(D)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要求
C.经济危机的呼唤
D.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材料题
材料一
国别1950~1973年经济增长率﹪1973~1978年经济增长率﹪
日本14.11.1
西德7.60.9
意大利6.72.0
法国6.11.3
美国4.32.5
英国3.10
材料二当前的危机同时是由于:⑴资本主义积累进程中所固有的内在矛盾,这种内在矛盾在不同国家的资本主义中各有不同的发展;⑵竞争与抗衡,这种竞争与抗衡是针对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⑶在整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整个第三世界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对抗,以及针对资本主义国家同那些产油及生产其他原料的国家……的冲突。
——法国历史学家博德论1973年经济危机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低失业、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年扩张,年均增长率达到3.5%,突破了此前二十多年美国经济增长2.2%~2.5%的速度极限。1996年,美国的《商业周刊》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2》
请回答:
⑴1950~1973年和1973~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发展状态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前一时期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后一时期处于停滞状态。
⑵上述前后两个时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二回答产生这一转折性事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⑶材料三中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增长模式?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动力的认识。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的。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美国的“新经济”、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法国的计划指导经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等都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还表现在: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科技进步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等等也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经济主张的不同;概述自杜鲁门至克林顿历届政府所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措施及其得失;理解美国"新经济"的含义、表现和认识。

(2)过程与方法:善于借助史料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运用比较法,对一些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如比较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经济改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行的政策以及取得的成就。

难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经济主张的不同。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第三,美国的"新经济"。其中,"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是新课标增加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这段内容时,要充分利用书中的图片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8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