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功的计算习题课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7

功的计算习题课。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功的计算习题课”,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详细介绍:教学题目功的计算习题课

教学目的在上节课的基础知识中,进一步理解物体或外力做功的两个基本因素,并能掌握功的计算。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引言:上节课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做功的两个因素,二是功的计算,今天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习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识别物体是否做功,能掌握解习题的思维方法,以及解物理习题的规范要求。

教师可以事前印好试卷,也可以将问题写在小黑板上,有助于讨论。

先检查上节课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指出他们完成作业中的优缺点。

然后再将预先设计的习题进行讨论。

一、填空题

1.物体做範b5牧礁鲆蛩厥莀_____和_______。JAB88.com

2.功计算的基本公式是____________。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

4.用水平推力是200牛的力,将一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地椎动了5米,水平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103焦耳)。

5.用500牛顿的举力,将杠铃匀速地举高,若所做的功为250焦耳,那么举高的高度是__________。(0.5米)

6.把重为200牛的箱子,放在10米高的凉台上,用100牛的水平拉力,匀速地将箱子移至2米的地方,那么,外力对箱子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200焦耳)

7.沿着长2米、高0.5米的斜面,将重为103牛的物体,匀速地推到斜面的顶端,那么,人反抗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500焦耳)

二、是非题: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就能做功。()

2.只要有力同时还有距离,那么,这个力就能做功。()

3.只要物体能通过一段距离,同时物体又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就能做功。()

4.一个人用200牛的拉力提着货物,使物体匀速下降了1米,重力所做的功是200焦耳。()

5.如图所示,若F=100牛可使物体G匀速升起2米,那么,F所做的功是200焦耳。()

附答案如下:

1.×。2.×。3.×。4.√。5.×

三、计算题:

1.马拉着重2×104牛的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了500米,做了3×105焦耳的功,求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

2.一列火车以2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地行驶,整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9000牛,求这列火车行驶1分钟机车做了多少功。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对以上练习题有所取舍或补充。

注意方法要边讲边练边讨论,不可变为课堂测验。

以上两个计算题可作为例题讲解,要教会学生怎样分析物理习题,学会分析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1】

己知:G=2×104牛,s=500米,

W=3×105焦耳。

求:水平拉力F

解:根据功的基本公式

W=Fs

首先回忆做功的两个基本因素,用每个因素来衡量题内的已知条件,因此得出G与解决本题无关。

答:马的水平拉力是600牛顿。

指出:有的同学不是从概念入手,而是从公式入手,则必然将重力、拉力混有一谈,导致死套公式的错误。

【例题2】

已知:v=20米/秒,f=9000牛顿,t=1分钟=60秒。

求:机车所做的功W

解:根据做功的两个基本因素分析,本题没有明显指出机车的牵引力以及在力的方向上所通过的距离。因此要根据题内的已知来探求这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阻力为9000牛顿,列车的运动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根据二力平衡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故机车的牵引力也必定等于9000牛顿。此外,题内虽没有明确指出机车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所移动的距离,但间接告诉我们车速以及车的运行时间,这样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所通过的距离,两个因素都具备之后,再代入公式求解。

板书:W=Fs

因为机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F=f

得W=f·vt

=9000牛×20米/秒×60秒

=1.08×107焦耳。

答:机车所做的功是1.08×107焦耳。

应当指出:分析问题一定要从与本题有关的物理概念出发,如果死套公式,解本题就更为困难,所谓综合题,就是题内又利用了以前概念,来解决题内两个基本因素,这样前后概念综合思考就不难解出正确的结论。

作业:本节后练习。

【说明】这一节课的教案是可有可无,是计划外的。如果有时间可以增加这一节课。教案本身写的还是很好的,可供教师参考。

功的计算习题课

相关阅读

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习题课导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习题课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练习案
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间:年月日
执笔:太和县马集中心校审核:马集中心校数学导学案审核组二次备课
【励志语录】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只想现在的事。(现在有成绩,以后才气更辉煌)“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获得
【测试目标】利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1.用一把刻度尺来判定一个零件是矩形的方法是。

2.如果边长分别为4cm和5cm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3.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和8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cm2.
4.如图,DE∥BC,DF∥AC,EF∥AB,图中共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5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BO的周长为17,AB=6,
那么对角线AC+BD=
⒎以正方形ABCD的边BC为边做等边△BCE,则∠AED的度数为。
8.如图,延长正方形ABCD的边AB到E,使BE=AC,则∠E=°
9.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A=60°,如果点P是菱形内一点,且PB=PD=,那么AP的长为.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5),B(-3,-1),C(1,-1),在象限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
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结EF,则∠E+∠F=()
A.110°B.30°C.50°D.70°

12.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相等B.四边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角相等
1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
点E是BC的中点.若OE=3cm,则AB的长为()
A.3cmB.6cmC.9cmD.12cm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
若AB=2,AD=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8B.6C.4D.3

15.将两块能完全重合的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下列图形:
①平行四边形(不包括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③④⑤

16.如图是一块电脑主板的示意图,每一转角处都是直角,数据如图所示(单位:mm),则该主板的周长是()
A.88mmB.96mmC.80mmD.84mm

17、下列汽车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

(A)2(B)3(C)4(D)5

18、小明将下列4张牌中的3张旋转180°后得到,

没有动的牌是()。
(A)2(B)4(C)6(D)8
19、四边形ABCD,仅从下列条件中任取两个加以组合,使得ABCD是平行四边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
AB∥CDBC∥ADAB=CDBC=AD
(A)2组(B)3组(C)4组(D)6组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每组邻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1、如图8,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边上的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⑴连结AC、BD,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可证四边形EFGH是
⑵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
⑶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
⑷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22、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8cm,BD=6cm,DH⊥AB于H,
求:DH的长

23、已知: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16cm,∠ABC=60°,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
求AC和BD的长。

2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为对角线BD上一点,PE⊥BC,垂足为E,
PF⊥CD,垂足为F,求证:EF=AP

25、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
⑴试说明:DE=DF
⑵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DFA是正方形.请你至少写出两种不同的添加方法.(不另外
添加辅助线,无需证明

26、如图,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E,EF∥AB交AD于F,
试问:四边形ABEF是什么图形吗?
请说明理由。

27、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BCE、△ACF,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菱形?
(4)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5)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习题课导学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平行四边形性质的习题课导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8.1.1平行四边形性质练习案
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间:年月日
执笔:审核:马集中心校数学导学案审核组课后反思
【励志语录】
1、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2、积极向上是所以成功者的特质。
3、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测试目标】利用平行四边形有关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一、感受理解
1.已知O是ABCD的对角线交点,AC=10cm,BD=18cm,AD=12cm,则△BOC的周长是_______.
2.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B的面积为2,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
3.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之比为2:3,周长为20cm,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长分别为___________.
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30,两邻边的差为5,则其较长边是________.
5.平行四边形具有,而一般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外角和等于360°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内角和等于360°D.有两条对角线
6.如图,□ABCD中,EF过对角线的交点O,AB=4,AD=3,OF=1.3,则四边形BCEF的周长为()
A.8.3B.9.6C.12.6D.13.6
7.在ABCD中,AC=10,BD=6,则边长AB,AD的可能取值为().
(A)AB=4,AD=4(B)AB=4,AD=7(C)AB=9,AD=2(D)AB=6,AD=2
8.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2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
(A)8cm和14cm(B)10cm和14cm(C)18cm和20cm(D)10cm和34cm
9.在ABCD中,AB=2,BC=3,∠B=60°,则ABCD的面积为().
(A)6(B)(C)3(D)3
二、思考运用
1.如图,在ABCD中,AE平分∠BAD交DC于点E,AD=5cm,AB=8cm,求EC的长.

2、ABCD中,∠A=150°,AB=8cm,BC=10cm,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3.如图,在ABCD中,AD⊥DB,AC与BD相交于点O,OD=1,∠CAD=30°,求AC和DC的长.
4、如图,在□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BE⊥AC,DF⊥AC,垂足分别为E、F.那么OE与OF是否相等?为什么?
5.如图,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AE=CF.请你以点F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线段相等(只需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
(1)连结_________.
(2)猜想: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

6如图,在中,过AC中点O的直线分别交BC、AD的延长线于E、F,那么吗?为什么?
三、探究拓展
1.有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片,三角形纸片的三条边长分别为2cm,3cm,4cm.你能用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拼出几种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1)请画图说明各种不同拼法,并说明理由:
(2)计算所拼的各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功的原理》


一、知识教学点

1、知识功的原理

二、能力教学点

1、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2、动手实验能力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勤奋学习的情感

四、重点及解决办法

功的原理。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学生讨论等方法突出重点

五、难点及解决办法

对功的原理的理解,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理解。解决方法:采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用启发、讨论、交谈法突破难点

六、教具准备

投影片铁制大滑轮一个塑料小滑轮28个杠杆一根钩码28套定滑轮一只细线若干弹簧秤28个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功和功率,今天我们学习一个与机械做功有关的原理------功的原理。(出示学习目标)

片一:

我们的目标:

1、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功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训练我们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出示一个重物,问:在生活中,要把这个物体运到高处,你有哪些方法?(讨论)

讨论后得出:

(1)可以直接用手把物体拉上去(片二)

(2)可以用杠杆把物体提上去(片三)

(3)可以用动滑轮,定滑轮或滑轮组把物体提升(片四)

3、请大家思考:

用手把物体拉上去,拉力对物体做功了吗?

用杠杆,动滑轮等简单机械提升物体时,动力对机械要做功吗?如何计算?(W1=FS)机械要对重物做功吗?如何计算?(W2=Gh)机械对工作对象做功,我们就说机械克服阻力做了功。在实际生活中,大家为什么要选择简单机械呢?讨论思考,小结(见投影片五)

片二:片三

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所以不省功)

可以省距离(但费力所以不省功)

使用简单机械

可以改变施力方向(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同样不省功)

片四片五(做成覆盖片)

二、新授

1、那么,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比,两者大小是否一样?或者说,使用简单机械能不能省功?下面我们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实验研究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预习实验方法,原理,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完全下列表格:(投影六)

实验次序

钩码重(牛)

弹簧秤示数(N)

钩码提升高度(m)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m)

动力对机械做的功W1(J)

机械克服阻力做的功W2(J)

1、用塑料轻质小滑轮

1.96

1.0

0.1

0.2

0.20

0.196

2、用塑料滑轮

1.96

1.1

0.1

0.2

0.22

0.196

3、用铁制重滑轮

1.96

2.7

0.1

0.2

0.54

0.196

(全班分成两人一组,分组进行实验,分别做实验1与实验2,事先安排其中一组同学做实验3,数据最后公布)

3、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1)力对滑轮做的功________滑轮对钩码做的功

(2)用动滑轮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且使用较重的动滑轮比使用较轻的动滑轮,动力所做的功要_________。

(3)思考:从(3)~(1),动滑轮对钩码做的功都相等,但动力所做的功逐渐减少,为什么?能不能更少一点呢?能小到小于W2吗?

4、投影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片七:

设重物重力为G,重物匀速提升h时

手的拉力(动力)F=___G

手移动的距离S=_____h

拉力做的功W1=FS=____

动滑轮做的功W2=____

结论:

W1______W2(不计动滑轮自身的重及摩擦)

5、阅读P.96实际上“……”

阅读“功的原理”,结合所做的实验,理解其中包含哪几种功?“所有阻力的含义”

三、总结:(板书设计)(投影八)

(1)功的原理的内容:利用任何机械做功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也就是说,利用任何机械均不省功

(2)原理图

动力F

W1

机械G,

W2

重物G

(3)公式(理想情形)W1=W2(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

(实际情形)W1=W2+W3(W3为克服自身重力G和自身摩擦f做功)

(W3=G,h,+W自摩)

(4)适用范围:所有机械共同遵守的“黄金定律”适用于从简单到复杂的一切机械,所以设计任何省功的机械均是徒劳的。

四、课堂练习(投影九)

1、功的原理内容是什么?

2、既然任何机械都不做功,人们为什么还要使用机械呢?

3、判断对错: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功()

B、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省一半功()

C、使用机械不能省功,但一定省功()

D、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

E、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因此使用机械是无益的()

F、功的原理只适用于自重和摩擦不计的理想机械()

G、要把20N的物体举高1米,不论使用何种机械都不省功,动力做功至少20焦。

完全投影片五,加深对功的原理的理解,加深使用任何机械均不省功的理解。

4、一人用一根轻质杠杆将重为500牛的物体举高时,做了250焦的功,求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1、2、3

2、预习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