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

高中生物酶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5-26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课时课题名称
时间第周星期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张勤让
目标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重点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二次备课
难点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习一、学生阅读课本123-124页第1、2---共同进化
1.勾画:共同进化的概念
2.由课本实例理解: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含义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
二、学生阅读课本124-125页----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多样性
1.知道:生物多样化的内容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2.仔细看图7-11---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完成124页思考与讨论题
三、学生阅读课本126页---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小组讨论后明确: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jaB88.cOM

2.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生成问题:



动1.生物进化
(1)关键点:
真核生物出现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生态系统的第三极(消费者),对植物的进化产生影响;
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登陆改变着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条件。
(2)进化顺序
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
异样自养
厌氧需氧
无性有性
单细胞多细胞
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
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练1.共同进化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思考为什么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多样性、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___________。
3.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距今___________。
4.据科学考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是( )
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B.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C.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 D.海洋生物的变异个体生存机会少
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
6..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右图曲线。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图是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③生物进化是长期应用的结果 ④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
A.①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
8.课本126-127页练习
9.课本129自我检测

精选阅读

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精品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精品教案

目标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重点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二次备课难点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阅读课本123-124页第1、2---共同进化

1.勾画:共同进化的概念

2.由课本实例理解: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含义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

二、学生阅读课本124-125页----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多样性

1.知道:生物多样化的内容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2.仔细看图7-11---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完成124页思考与讨论题

三、学生阅读课本126页---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小组讨论后明确: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生成问题:

1.生物进化

(1)关键点:

真核生物出现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生态系统的第三极(消费者),对植物的进化产生影响;

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登陆改变着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条件。

(2)进化顺序

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

异样自养

厌氧需氧

无性有性

单细胞多细胞

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

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思考为什么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多样性、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___________。

3.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距今___________。

4.据科学考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是()

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B.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C.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D.海洋生物的变异个体生存机会少

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

6..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右图曲线。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图是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生物进化是长期应用的结果④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

A.①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

8.课本126-127页练习

9.课本129自我检测

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根本”,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因此,教师授课时要变决策者为参与者,提高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目的。

二.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7章第2节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本节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相对知识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能够适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讨论--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本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教学策略:

1.以学生自学生物进化的历程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2.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3.最后组织学生辩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生物进化历程

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共同进化。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

七.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的方法。

八.课前准备:

分组查阅相关的生物进化理论:

1.中性学说

2.自然选择学说

3.骤变论

4.渐变论

九.教学流程示意图:

十.教学过程: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色: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2.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通过多媒体,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3.通过辩论形式使学生体会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值得商榷的地方:

1.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同学置身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强调小

组内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2.有的小组关于几个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材料准备不充分,辩论陷入僵局。在课前应该将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同学。

以上是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杜庚辰对本节课的粗浅认识,望各位专家、领导给予批评和指正!

附录:补充材料:

1.中性学说

中性学说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性的。即无所谓有利或不利,因此对于这些中性突变不会发生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情况。生物的进化主要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进行随机的“遗传漂变”的结果,而与选择无关。这是中性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之处。中性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微观演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修正、和补充。

2.渐变论与骤变论争论的焦点和各自的论据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是在长期的、连续的渐变中进化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来源于微小的有利变异的逐渐积累。综合进化理论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对渐变的机制做出了更深入的阐述。骤变论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生物的新种是骤变产生的。骤变论的系统提出者是德弗里斯(h.devires)。他在月见草的研究中得到许多新的变异类型,其中有的植株粗,有的特别短,有的叶脉呈红色。他将这些变异称为突变,认为突变是不连续的变异,并能直接产生新种,不必像达尔文所说的需要由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现代的骤变论者主要是一些古生物学家,他们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在进化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进化较为沉寂的时期,新种的化石很少;有时大量的物种化石集中出现在较短的地质年代,如寒武纪大爆发。

1972年,艾德里奇(n.eldredge)和戈尔德(s.gould)提出断续平衡论,也译为间断平衡说。这个学说认为化石的不连续性是历史的真实反映,这正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不连续的,新物种是短时间内迅速出现的,然后是长时间的进化停滞,直到另一次快速的物种形成出现。

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进化与生物多样性”,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描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识别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3、说出三个层次的多样性的关系;4、概述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关系。

一、预习及课堂展示内容:(预习课本104-110页,完成以下内容)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简介

1.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叫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3个层次的多样性。

一个物种的_____________越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就越广,同时反映了物种的潜力。

(主要指多样性)

(指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

点击下载://files.eduu.com/down.php?id=131918

生物多样性简介


生物:4.2.1《生物多样性简介》例题与探究(中图版必修2)
典题精讲
例1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多,土壤中有机物积累量一般是()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题目,其命题意图是考查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态的自动调节能力、分解者的分解转化作用、非生物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表面看,热带雨林的物种多,其代谢产物、残枝落叶多,但是其温度高,分解得快。而温带森林温度低,代谢产物和残枝落叶虽少,但很难被分解。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答案:A
绿色通道: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寒带针叶林,三者相比,热带雨林净初级生产力最大,其残枝落叶量最大,但其土壤中分解者活力最强,会将土壤中有机物迅速分解,其结果是:热带雨林有机物积累量最小。(有机物积累量: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寒带针叶林;腐殖质量: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寒带针叶林)。
实例:在寒带针叶林分解者活力弱,残枝落叶积累较多,影响灌木和小树生长,土壤贫瘠等,故为了加速物质循环过程,常常要人工焚烧残枝落叶。
变式训练(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物种的多样性
B.优势物种的优势越大,生物的多样性越大
C.遗传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D.从根本上讲,生境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
思路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中生活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其中,遗传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优势物种的优势越大,生物的多样性越差。
答案:AC
例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思路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由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
答案:A
变式训练1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表现是…()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D.个体水平的多样性
思路解析:物种多样性是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是用一个区域的物种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分布特征来衡量的。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表现。
答案:B
变式训练2当今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其原因是:
(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性状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物性状多种多样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性状的多样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生物的性状由蛋白质体现,所以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导致生物多样性,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又受核酸控制,所以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核酸(主要是DNA)具有多样性,自然选择了有利变异的个体,由于地球上环境条件的多种多样,因此自然选择的结果必然导致生物界千姿百态,多种多样。
答案:(1)核酸(主要是DNA)具有多样性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 (2)自然选择的结果
问题探究
问题2003年春天,SARS(“非典”)给我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地区带来严重的危害。经过科学家认真研究发现,该传染病是由一种与果子狸身上极为相似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因而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成了人类“非典”传染源的重大“嫌疑犯”。随之我国广州、深圳和香港等地,不仅禁食、禁养、禁售果子狸,而且还出现了大量捕杀、掩埋果子狸、豪猪等野生动物的现象,这些野生动物顿时遭到了灭顶之灾。你能根据生物多样性等基础知识说出这样对待果子狸的坏处吗?
导思:解答本题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不够准确,二是不全面。其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的理解不够深刻,不会用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来看待果子狸与其他生物和环境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第二点,缺乏形象思维的能力,想象不到生态系统的立体式的复杂的纵横交织的食物网,想象不到果子狸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有一个重要连接点,其数量的猛然变化,必然引起整个食物网的关系改变,造成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探究:切入点有三,一是根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认识到果子狸等各种野生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当地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它们与自然界的无机环境和其他生物之间,经过长期磨合,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持着当地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相对稳定状态;二是充分发挥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到果子狸、豪猪等野生动物之间,野生动物与植物之间,生物与人之间的营养关系;三是从人类认识事物的阶段性和局限性。通过以上三点便可认识到野生动物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分析出残害果子狸野生动物留下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