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矛和盾的结合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2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五部分海岛和海域的开发B
●知识网络
●范题精讲
未垦黑土区生长的植被类型是()
A.草原B.草甸C.森林D.灌木
解析:草原是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而草甸是在中等湿润环境条件下,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我国的黑土是在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形成过程以草甸过程为主发育而成的一种黑色土壤,该土壤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自然肥力很高。森林和灌木主要是山地、丘陵的植被类型。
答案:B
东北区作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代表性的树种和主要分布地区分别是()
A.落叶松、大兴安岭B.红松、小兴安岭
C.红松、大兴安岭D.白松、长白山地
解析:在大兴安岭北部,主要林木是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在小兴安岭,主要是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到了长白山地,阔叶林的比重增加了,水曲柳是长白山地的代表性树种。
答案:B

根据西南区地形特征分析西南区发展交通运输的不利因素。
解析:从地形上分析一个地方发展交通的不利因素,主要从地形地势状况、山河分布状况、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
答案:(1)西南区地形多山,地势起伏很大,自西向东跨全国地势三大阶梯,修筑铁路、公路劈坡和填方工程大,耗费人力多。
(2)本区多崇山峻岭,且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发展交通盘山展线、架设桥梁、开凿隧道、改善航道的工程浩大、艰巨。
(3)本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中需克服的困难多,解决的难题多,需要雄厚的资金和科技作支撑。(本题只要回答得合情合理即可)
下列计划发展种植业的地区中,要着眼于改造水分条件的是()
①江南丘陵②宁夏平原③沿海滩涂④三江平原沼泽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很多,如气候、地形、土壤、水分、市场、国家政策等等。
①江南丘陵:该区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发育着一种有机质含量低、酸性强的低产土壤——红壤,应改造土壤。
②宁夏平原:地处我国内陆,气候比较干旱,该区发展种植业解决的问题应该是灌溉水源,需引水。
③沿海滩涂:这种地区为盐碱地,需排盐治碱。
④三江平原沼泽地:沼泽地由于土壤内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地温低,所含大量有机质,难以被分解吸收,所以对具有潜在肥力的沼泽地必须加以改良,才能变成良田。改良的主要措施是防洪治涝,降低该区地下水位,需排水。
答案:D
●试题详解
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九)
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A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5题。
1.北大荒是指()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D.仅指辽河平原
解析:北大荒指过去人烟稀少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答案:A
2.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
解析: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答案:C
3.“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小麦种植业
解析:北大仓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是全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所以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C
4.“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D.粗放经营
解析:“北大仓”地广人稀,农具大型化、联合化,单产较高,已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耕作方式属国营农场,故选B。
答案:B
5.“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A.退耕还林B.退耕还草
C.大力发展工业D.农业现代化
解析:今后的方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
答案:D
6.关于黑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土的有机质丰富,但仍需培肥
B.黑土的肥力很高,不需培肥
C.土壤的冲刷不会导致黑土肥力下降
D.辽河平原是我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
解析:我国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有机质丰富,它的肥力主要来自茂盛草甸植物的长年腐化积累。开垦为耕地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导致黑土肥力下降。为了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黑土利用过程中要注意培肥,秸秆还田是最有效的办法。
答案:A
7.东北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B.宜农荒地多
C.水热条件优越,利于作物耕作
D.人少地多,且土壤肥沃
解析:东北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重要的原因是土地肥沃,地广人稀,余粮较多。
答案:D
8.东北林业生产的重点应该是()
A.原木生产
B.只育不采,保护生态
C.以营林为基础的综合利用
D.提高经济产值
解析:针对东北林业的现状(采育失调、覆盖率下降),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成为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森林利用低,以后要加强综合开发和深加工。
答案:C
9.关于东北的经济,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
B.农、林、牧、渔业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尤其是冬小麦生产
C.地域单元完整,资源丰富,内部经济联系密切
D.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解析:东北地区地域单元完整、资源丰富、内部经济联系密切,它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答案:C
10.西南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的突出原因是()
A.地形地质复杂B.经济基础薄弱
C.交通不畅D.政策失误
解析: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表崎岖,尽管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条件差,本区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答案:C
11.其沿海港口为西南地区对外联系最近便的出海门户的省区是()
A.川B.滇C.藏D.桂
解析:西南地区出海的最近通道是到广西沿海。
答案:D
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D.排水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分析,该地区应为三江平原。该地区的沼泽分布较广,要开垦为耕地,应先排水。
答案:D
13.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解析:据上题正确结论所知,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北部,热量低成为该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答案:A
1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场
解析:湿地号称“地球之肾”,人类目前已经认识到了湿地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意义。我国是国际湿地保护公约的缔约国,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政府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
答案:C
15.以“背靠大西南,服务大西南”为发展战略的省区是()
A.广东B.云南C.贵州D.广西
解析:大西南包括川、滇、黔、渝和藏三省一区一市,它对外联系最近便的出海门户就是广西。
答案:D
16.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兼具“沿海”“沿江”“沿边”特点的是()
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D.华东地区
解析:大西南是指川、滇、黔、渝和藏,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南昆铁路的修建,广西与大西南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共同组成大西南经济协作区。这样广西沿海,川渝沿江,藏、滇、桂沿边。
答案:A
17.下列因素与喀斯特地貌形成无关的是()
A.石灰岩B.湿热的亚热带气候
C.流水的侵蚀作用D.花岗岩
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花岗岩与喀斯特地貌无关。石灰岩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D
18.下列属于喀斯特地貌对交通运输建设影响的是()
A.地形崎岖、地表破碎,多地下暗河,地质条件复杂
B.地势高,气候寒冷,多高寒荒漠和多年冻土区
C.山高谷深,山河纵列
D.地质灾害频发
解析:喀斯特地貌区,如滇、黔、桂三省区,流水的溶蚀作用使地形崎岖,特别是贵州境内,峰林、峰丛林立,地表破碎,人称“地无三里平”,交通尤为困难。此区多地下暗河,容易造成地基、路基塌陷,这为交通建设增加了困难。
答案:A
19.关于东北人工防护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B.位于东北平原西部多林地区
C.是“三北”防护林的一部分
D.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解析:东北人工防护林位于东北的西北部地区。这里林木稀少,近年营造防护林带已取得一定成绩,和西北、华北地区的防护林带连接起来,成为我国“三北”防护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含蓄水源,保护农牧业生产。
答案:C
20.针对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农业区位选择的问题。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以达到“以最少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针对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因地制宜利用农业资源的必要性。此题,首先应明确东北在土地、森林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再进行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
答案:B
21.有关东北沼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沼泽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
B.是我国特有的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
C.应全部开垦为耕地,充分加以利用
D.要有计划地保护沼泽
解析:沼泽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既有沼生和湿生植物、沼泽动物和微生物,又有各种非生物系统;不能忽视沼泽在自然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在合理开发利用沼泽的同时,对某些类型的沼泽要加以保护。
答案:C
22.“北大荒”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主要理由是()
①地广人稀②平坦地形③科技水平高④投入资金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地形平坦、地广人稀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利于实施的地区。
答案:A
23.关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是种植业,主要粮食作物都是玉米、水稻等②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较高③二者都实施或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都很高④二者农场一般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故A错。中国是国有大型农场,美国是家庭农场,故D错。
答案:B
24.为了加强西南地区货物的出海,在广西沿海改造和新建的港口有()
①北海港②防城港③钦州港④湛江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湛江港属于广东省。
答案:A
25.西南山区夏秋季节常常发生泥石流灾害,其成因之一是()
A.内力作用B.多地震
C.人类活动破坏植被D.火山活动
解析:山体受重力作用,容易下滑,加之人类对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故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答案:C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12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3分)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D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主要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C处森林类型为_____________,典型树种是_____________。(1分)
(4)B林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典型树种是_____________。(1分)
(5)G林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其南部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___。(2分)
(6)在E、F、H、I四河流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__河流域。(1分)
(7)D处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1分)
解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三江平原由于纬度高等原因冬季寒冷,冬小麦无法安全越冬,只能种植春小麦。东北地区的河流中,辽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
答案:(1)草地林地耕地
(2)春小麦①地形:平坦且集中连片,可垦荒地面积广大,便于大规模机械化开发、耕作;②气候:夏季热量资源较充足;③水源:湿润地区,水源丰富;④土壤:肥沃的黑土①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足,地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所含有机质难被吸收;②由于过湿、阴冷,春季播种困难;③夏秋雨水积存易成涝害,影响作物生长和管理
(3)寒温带针叶林兴安落叶松
(4)小兴安岭红松
(5)长白山温带落叶阔叶林
(6)F
(7)沼泽
27.(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将近70%,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却每年要进口大量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日本还成立了“树木银行”,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砍伐的树必须存入“银行”,等工程完工后,再种植至少等量的树木,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1)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2分)()
A.日本木材消费量大,国内无法提供那么多木材
B.一次性筷子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日本生产利润小
C.日本的林木质量太次,不能利用
D.日本是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
(2)日本的一次性筷子使用后,会如何处理(2分)()
A.卫生填埋B.烧掉
C.做造纸原料D.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
(3)日本的做法对我国森林保护有何借鉴作用?(3分)
解析:日本采取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因为森林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等,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它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减少水旱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要。所以我们也要学习日本人,保护、珍惜、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森林资源。
答案:(1)D(2)C
(3)①注意采育结合,营造人工林,保护现有森林资源;②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③教育国民养成爱树、植树的良好风气。
28.(5分)读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结构表和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结构表
56.14%20.09%12.57%8.02%3.18%
耕地其他用地林业用地牧业宜农荒地
表2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表
37.73%14.41%6.25%30.29%11.32%
耕地林地草地宜农荒地其他
(1)与黄淮海平原相比,黑龙江垦区宜农荒地_____________。就宜农荒地的农作物产量来看,______________增产潜力大。(2分)
(2)黄淮海平原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试分析两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黑龙江垦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及黄淮海平原和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黑龙江垦区宜农荒地多,土地类型丰富,结构较为合理。而黄淮海平原耕地比重大,牧业和林业用地比重较小,出现单一经营局面。
答案:(1)多黑龙江垦区
(2)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
(3)黑龙江垦区土地类型丰富,结构较为合理。而黄淮海平原耕地比重大,牧业和林业用地比重小,出现单一经营局面。
29.(14分)读“南昆铁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3分)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该铁路经过著名的_____________地貌风景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1分)
(3)修建南昆铁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解决云南_____________矿和贵州_____________的外运,促进_____________水能资源和广西_____________矿的开发。(4分)
(4)该铁路途经地区的民族构成和经济状况如何?(2分)
(5)该铁路的建成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分)
解析:考查南昆铁路沿线的自然、人文状况。
答案:(1)昆明南宁平果
(2)喀斯特
(3)磷煤红水河平果铝
(4)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大多数是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和最贫困的地区。
(5)①形成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方便了对外贸易和联系;②加快资源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③有利于我国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进一步缩小东西差距,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④带动旅游业发展。
30.(6分)读下列文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30多年前,在四川与云南交界处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大铁矿。毛泽东主席听了汇报后,问那个地方叫什么,回答说没有名字,只有7户人家和一棵大树,当地人叫它攀枝花。毛泽东笑了:“那就叫攀枝花吧!”
现在,攀枝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人口已达近百万。
材料二:攀枝花市位于雅砻江汇入金沙江处,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攀枝花铁矿还含有钒、钛等稀有金属伴生矿,适合冶炼优质合金钢。成昆铁路修建后,攀枝花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被称为“西南钢城”。
(1)攀枝花市成为钢铁工业基地的主要条件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成昆铁路的修建,对攀枝花市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2分)
(3)攀枝花市在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下列能改善攀枝花环境的措施是(2分)()
A.在周围地区建立卫星城,疏散市区人口
B.大规模扩大城区面积,减轻人口过多的压力
C.严格控制工厂排放“三废”标准,并对“三废”进行回收利用
D.将工矿企业迁往远离城市的地区
解析:攀枝花位于雅砻江汇入金沙江处,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攀枝花铁矿中还含有钒、钛等稀有金属,适合冶炼优质合金钢。成昆铁路通车后,它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西南钢城)。
答案:(1)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成昆铁路从旁边经过,运输方便
(2)成昆铁路修建后,使得攀枝花的钢铁产品可以顺利输出,对其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C
31.(6分)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部分粮食价格及我国进口数量(2001年)
单位小麦玉米大豆
中国市场价元/吨(人民币)116011312198
国际市场价元/吨(人民币)11267391501
(1)分析比较美国玉米带与中国玉米带的不同点。(3分)
(2)我国三类粮食(小麦、玉米、大豆)的价格为什么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至少答三点)?(3分)
答案:(1)①经营方式不同,中国农场属于国营农场,美国农场为家庭农场;②美国农场的专业化、现代化程度高于中国;③中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较高。
(2)①耕地多,人口多,农民人均产量低;②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粮食单产低;③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多发,农业受灾损失严重;④农民负担重,农业生产成本高。

相关阅读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提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并且提出了活动意见: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开展一次模拟活动,扮演角色,交流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主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雨林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和雨林的脆弱性,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3.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教学方法:PPT多媒体展示、读图法、启发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展示课件:通过课本图2.20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导入

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谋求目前利益与全球生态平衡的关系)
引出新课: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启发教学:回忆初中知识,请学生说说森林.的现实作用
提供木材、水果、造纸、橡胶等。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⑵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有关森林的环境效应的资料:如:千岛湖的形成
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
还具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课本图2.17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
请学生读出目前现存森林及其分布
2.世界森林现状和分布
⑴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⑵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图2.17)。
读图引导学生:
热带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看课本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关于森林分布的地区差别问题。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在人类历史之前,森林的分布主要制约于地形、气候与水文状况,除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寒地区可能出现沙漠、寒漠或草原之外,陆地的大部分面积皆为各类森林所布满。可是自从有了人类,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发展,他们对森林的破坏日益加大,特别是在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林区。
通过历史上2/3陆地上曾有森林分布,到目前森林覆盖率仅为30%,说明森林急剧减少.
结合森林的环境效应,请学生说说森林急剧减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⑶森林急剧减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直接引入活动:学生活动,教师点拨
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
引导同学分析森林减少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两极冰川融化森林面积减少
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CO2含量增加

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同学也可以绘成不同的框图形式。
3.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小。
强调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过渡到热带雨林分布及全球环境效应的学习.
板状根、支柱根、气生根、老茎生花、绞杀植物等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并由此引入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请学生读图分析雨林的分布:纬度分布:赤道南北两侧,

热带雨林为什么又称赤道雨林?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强调热带雨林又称为赤道雨林.:仔细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非赤道经过的地区都有雨林分布,如东非高原受地形影响,形成热带草原.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纬15°一25°。指出其他雨林分布地区
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让学生在图上明确区域。
最大分布:亚马孙热带雨林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大气环流气候地形洋流等)
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
过渡到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作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1)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二氧化碳,呼氧气,被誉为“地球之肺”.
展示光合作用图,理解光合作用原理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可从“地球之肺”的角度加以回答。
⑶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图2.19)
雨林巨大的储水库


1.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为当地降水提供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人类的健康与幸福直接依赖于生物的多样性。
展示课件:展示有关雨林资源种类和数量的数字
(4)雨林——人类医学的宝库
课本32页材料
雨林生物基因库是人类药品原料的重要来源和医学研究的宝库。

有关雨林开发与保护的争论的实质:谋求目前利益与保护全球生态的责任的关系。
亚马孙雨林对于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其影响可谓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而保护好亚马孙热带雨林,则是当地对于全人类所作的最大贡献。
亚马孙地区人规模开发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⑵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世界森林现状及分布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
2.作用:
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人类医学的宝库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标要求与分析: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本条"标准"要求:1.以某一区域为实例,分析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问题,诸如森林、湿地、水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2.分析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危害。3.针对该区域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成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教案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4.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5.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接下来,对海水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示例

〖引入新课〗
1.讲述:开发海洋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提问:你所了解的人类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有哪些类型?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
1.讲解: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四类。其中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洋有用化学元素的提取和海洋水的淡化。海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种类多,数量大。每立方千米的海水中含化学物质平均为3750吨,目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海水中的食盐可供人类消耗数亿年;海水中蕴藏的钾盐总量相当于陆地上钾盐探明储量的数十万倍。目前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有食盐、镁、溴、碘等。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性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为了节省资金投入,海洋有用化学元素的提取和海洋水的淡化可以考虑综合开发和利用。在这方面,陆地淡水资源匮乏的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做的比较突出。海水还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但需要解决海水对金属设备的腐蚀问题。
2.读图:课本《海洋农牧化生产--耕海牧渔》图
3.提问:看图说明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
4.讲解: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远古时代就已开始了,但那时只是捕捞和采集海产品。随着海洋捕捞工具和技术的改进,随着人类对海洋水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远海的各个海域。同时,通过近海人工养殖各种海产品,并对海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满足人类的多种需要,实现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读图:课本《深海锰结核》图
6.讲解:近海大陆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深海盆中,还广泛分布着多金属锰结核和多金属软泥,它们是解决陆地矿产资源枯竭问题的重要矿产资源来源,是实现未来人类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靠保证。
7.讲解:海洋能源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现状。海洋能源资源主要有海浪、潮汐和洋流等类型。其共同特点是:都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是清洁的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源密度很小,开发利用时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投资较大。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
1.读图:《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舟山渔场的沈家门渔港》景观图
2.讲解:海底大陆架的地理环境特点,形成世界大渔场的条件(多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多集中在温带海区),世界主要渔业生产国的渔业生产发展状况(主要是中国和日本)。

〖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
1.讲解: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过程,以及海洋油气资源在开发利用上不同于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特点。
2.读图:《海上钻井平台》景观图
讲解:海上钻井平台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海底石油钻探、开采和运输过程,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探究活动
1.参观化工厂:有些化工厂是以海盐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如天津市的某些化工厂就是这样的。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了解以海盐为原料能生产哪些化工产品,能够满足人类的哪些需要。

2.社会调查:教师可组织学生到生物制药厂参观调查,了解海洋生物在医药工业方面的利用情况;或由学生自己分组到市内各大药店进行调查,了解哪些药品的成分中有海洋生物的提取物,对人体具有哪些医疗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