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15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技术实践》(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中的课题一。课题要求学生能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此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适合进行动手操作。通过亲自设计实验步骤并动手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工业生产中果胶酶的作用。同时,在设计实验步骤时,同学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实验方法,可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得出最佳的实验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协作意识。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自主探究和亲自动手操作,并且又有必修一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作基础,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该课题并不困难,适合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但是,该课题比较偏重实验方案的设计,考虑的变量相对较多,还涉及到实验变量的梯度设计,要想获得理想的结果,必须进行反复多次的实验和摸索。因此,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实验方案的讨论,实验的分组实施方法来进行。
三、教学目标
1、简述果胶酶的作用;
2、检测果胶酶的活性;
3、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4、搜集有关果胶酶应用的资料。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2、难点: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由于必修一已经学过酶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因此本节课可通过复习的方法进行引入。
关于果胶酶的作用和酶活性的定义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先由学生预习,然后课堂上回答,教师总结,说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胞间层成分就有果胶,说明这些成分的理化性质,以及这些成分对果汁制作的影响,从而引出果胶酶在果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关于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可通过要求学生参考教材的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并思考相关问题。如如何设计温度或PH的梯度,反应底物和酶混合之前还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等等。同学们在设计实验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这是可通过适当引导,展开讨论,完善设计步骤。
关于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是建立在探究最适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时也可以引导并组织同学们讨论,最后确定实验操作方案。
最后,根据讨论汇总的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
六、教学实施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在必修一中我们已经学过了酶的内容,那么,请同学们回忆到底酶的概念是什么?酶的特性有哪些?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通过讨论,得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具有微量性、高效性、专一性以及作用条件较温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和抑制剂等。温故而知新,使学生既复习了原先学过的内容,同时也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酶的活性及酶促反应速度的表示酶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我们就可以用酶所具有的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的活性,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表示酶的活性大小呢?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得出酶反应速度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较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总结教材的能力。
果胶酶的作用

果胶酶的种类
酶的应用很广泛,如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能够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那么,果胶酶为什么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呢?
果胶酶是否特指一种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就含有果胶,它是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利用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得到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瓦解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是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
学生回答:不是。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总结教材的能力。
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能分解果胶,提高果汁的出汁率,但它的活性也受到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共同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请同学们参考教材图43,如何设计实验步骤,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思考问题:
(1)如何设置温度梯度?
(2)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3)该实验是否需要设置对照?
温度能够影响果胶酶的活性,其中出汁率最多或澄清度最高的温度就是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同理,我们将实验步骤中的温度梯度改为PH梯度,就能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最后得出实验步骤如下:制备苹果泥配置果胶酶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水浴保温将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保温过滤出果汁记录果汁量绘制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
(1)可选取的温度梯度为30℃、35℃、40℃、45℃、50℃、55℃、60℃、65℃和70℃。
(2)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两者混合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3)需要。不同温度梯度之间可以相互对照。
选择出汁率最多的那个温度,保持温度不变,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与温度探究相同。PH梯度可选择5、6、7、8、9。
阅读教材,设计实验步骤,讨论交流,得出最佳实验方案。理解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我们探究了果胶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那么,对于一定的苹果泥,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成本,使用多少果胶酶最合适?阅读教材资料二,讨论得出:可保持各试管中苹果泥的量一定,温度和PH不变,设置果胶酶的使用量为自变量,可配置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也可以只配置一种浓度的果胶酶溶液,然后使用不同的体积进行实验。方法与温度探究相同。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理解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只是从理论中设计了影响果胶酶活性的温度和PH的实验步骤,以及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的实验设计步骤。但是对于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校本节课题可能就没法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如很多学校都没有恒温水浴锅等实验条件。但我们也可以适当根据本校条件,改造实验步骤,如没有恒温水浴锅,对温度梯度的调节可用不同比例的热水和冰水来调制而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不同果胶酶用量对出汁量影响的曲线图;最终得到果胶酶的最适温度、PH和最适用量。

相关知识

酶的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酶的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酶的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版本: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节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


知识与能力方面:
1.概述植物栽培和家畜饲养中的繁殖控制技术及其意义。
2.认同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农业现代化。
3.形成关心农业发展、热爱农业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方面: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及深入农村调查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农业发展、热爱农业的情感,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

杂种优势的应用、植物微型繁殖、动物人工授精、试管家畜和胚胎分割技术以及它们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大作用。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流程中各环节的科学道理
2.胚胎分割技术与不同阶段动物全能型的关系

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

1课时。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讨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不同,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重点应用。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各种农业中的繁殖控制及技术。
一、探究杂种优势的应用
1.定义:杂种优势是指具有一定遗传差异的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后,所生产的后代在生活力、生长发育速度、抗逆性以及形态大小等方面明显优于杂交双亲的现象。
2.流程:

3.应用:提出问题
①玉米的杂种优势如何培育?
②骡子是如何繁育的?
③如何培育产蛋率高的母鸡?
二、植物微型繁殖
1.概念:植物微型繁殖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种,是利用离体的芽、茎等器官在无菌和特定光温条件下,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快速无性繁殖的技术。
2.流程

四、试管家畜

五、胚胎分割技术
1.定义:胚胎分割技术是采用机械方法,即用特制的显微刀片或玻璃微针将早期的胚胎分割成2份、4份或更多份,经体内或体外培养,然后植入代孕母体内,从而获得同卵双生或多生后代。
六、克隆哺乳动物技术
定义:哺乳动物的克隆技术,是指利用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核,产生一个与该动物几乎完全相同的新个体。


1.在农业生产中,常用杂交的方法获得所需的品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杂交后的个体基因发生了突变
B.杂交技术不会改变原有的遗传物质,但获得的个体形状是不能遗传的
C.杂交个体的生活力、生长速度、抗逆性以及形态大小等方面明显优于杂交双亲的现象
D.杂交后的个体,具有了很强的变异性,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2.克隆技术的原理是:
A.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的相似性。
C.动物细胞的易繁殖、分化速度快。
D.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3.下列有关微型繁殖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有性繁殖方式。
B.是组织培养技术的一种。
C.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D.产生的个体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做学案上的练习题

本节课与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联系实际,讨论的比较热烈。对各种技术流程也讨论的比较到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时,还要从网络中找一些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前沿的科学技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酶的作用和本质


第5章酶的作用和本质
班级:姓名: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B)。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c)
复习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复习难点: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统称为细胞代谢。
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它一般设置组和组。
3.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现象及理论分析:
⑴实验设计及现象分析
试管号3%
H2O2控制变量点燃的卫生香检测结果分析
实验处理气泡多少
12mL无助燃性
22mL90℃水浴加热很少有助燃性
32mL滴加3.5%FeCl32滴较多助燃性较强
42mL滴加20%肝脏研磨液2滴很多助燃性更强
(2)实验结论:。
4.分子从常态转变为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称为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因而更高,这样细胞代谢就能在条件下快速进行。
5.巴斯德以前,许多化学家认为发酵是纯,与无关。1857年巴斯德提出发酵是由于的存在,即有的参与才能引起发酵;而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后才能发挥作用。两种观点争执不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现不含酵母细胞的与活酵母是一样的,都能引起发酵,他将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最早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是美国科学家,他用多种方法证明了酶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6.酶是产生的,具有作用的一类,其中绝大多数酶是,少数是。
二酶的特性
1.酶的特性有:、、。
2.酶的高效性是指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倍。
3.酶的专一性是指。
4.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的条件下进行的,和
对酶的活性影响最大。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活性,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显著。
5.、或,会使酶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即酶发生了。0℃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能使酶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因此,酶制剂适于在下保存。
6.“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分析
⑴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①原理:a、。
b、。
②实验过程:
③实验结果预测:

④实验结论:。
⑵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①原理:a、。
b、。
②实验过程:

③实验结果预测:

④实验结论:。
⑶操作提示:
①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在加入酶,应先将底物与酶分别在相应的下处理至少min,确保二者一致。
②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底物在与酶混合,其已经调节好。

1.(07模拟:江苏淮安5月调查)4.下列分解糖类的速率最佳的实验样本是:
A.2mL唾液+l滴0.01mol/LNaClB.2mL胃液+l滴0.1mol/LHCl
C.2mL胃液+1滴lmol/LNaOHD.2mL十二指肠液+1滴0.1mol/LHCl
2.(07模拟:福建厦门三月质检)34.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酶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B.激素和酶的合成都与机体中的基因有关
C.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D.激素一般不会改变新陈代谢的速度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在生产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在生产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复习回顾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2)浓度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的影响: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

加入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

二、知识梳理

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在合成氨中的应用

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同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的动力、材料、设备等因素,选择合成氨的条件(压强、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考点2: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控制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使化学反应向着对生产、生活有利的方面转化。

一般可以通过控制以下化学反应的条件来调控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控制化学反应进行的外界条件的改变:

主要是通过控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条件的改变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进行的方向。

2.控制反应环境(介质的影响)的改变: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相同。

3.控制实验操作的影响

不同的实验操作,会对某些化学反应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反应的产物和和实验现象不同。

(1)加热操作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影响

(2)试剂添加顺序操作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考点3:合成氨:

1.合成氨的反应原理:N2(g)+3H2(g) 2NH3(g)298K时,△H==92.2kJ·mol—1

特点:合成氨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

2.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

(1)选择依据:从提高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提高反应温度、使用催化剂、适当提高氮氢比;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降低温度、提高压强和适时分离反应产物氨;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分析,温度和压强要与生产实际相适应。

(2)选择原则: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对设备条件要求不能太高。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用催化剂;适宜的压强:2×107~5×107Pa;适宜的温度:500℃左右;及时分离出氨和及时补充氮气和氢气。

(4)合成氨的简要流程:

考点4:“三段式法”解答化学平衡计算题

1.步骤

(1)写出有关化学平衡的反应方程式。

(2)确定各物质的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

(3)根据已知条件建立等式关系并做解答。

2.方法

如mA(g)+nB(g) 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b mol/L,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 mol/L。

mA(g)+nB(g)pC(g)+qD(g)

起始(mol/L) ab 0 0

变化(mol/L) mx nx px qx

平衡(mol/L) a-mx b-nx px qx

3.说明

(1)对于反应物:c(平)=c(始)-c(变);

对于生成物:c(平)=c(始)+c(变)。

(2)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三、例题精析

【例题1】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1)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_______。

(2)当曲线b、c、d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l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 ℃时,平衡混合气中Cl2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

【答案】(1)4∶1(2)投料比越高,对应的反应温度越低(3)30.8%

【解析】(1)根据O2越多HCl的转化率越大,可知a、b、c、d曲线的投料比分别为6∶1、4∶1、2∶1、1∶1。

(2)根据曲线可知,当b、c、d曲线HCl达到相同转化率时,投料比越高,对应的反应温度越低。

(3)设n(HCl)=2 mol,n(O2)=1 mol,根据反应曲线可知,当温度为400 ℃时,HCl的转化率为80%,则有:4HCl + O2 2Cl2 + 2H2O

开始: 2 mol 1 mol 0 0

变化: 1.6 mol 0.4 mol 0.8 mol 0.8 mol

平衡: 0.4 mol 0.6 mol 0.8 mol 0.8 mol

因此平衡混合气中Cl2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例题2】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

已知:CO(g)+H2O(g) 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0.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正反应的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某温度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830 ℃时,在恒容反应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按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反应混合物,其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______(选填字母)。

A

B

C

D

n(CO2)/mol

3

1

0

1

n(H2)/mol

2

1

0

1

n(CO)/mol

1

2

3

0.5

n(H2O)/mol

5

2

3

2

(4)830 ℃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CO(g)和6 mol H2O(g)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是________。

【答案】(1)放热(2)增大 增大(3)BC (4)60%

【解析】(1)由表格可知,升温,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容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增大。

(3)830 ℃时,化学平衡常数为1,即若n(CO2)×n(H2)(4)830 ℃时,化学平衡常数为1,

CO(g)+H2O(g) H2(g)+CO2(g)

起始浓度(mol/L) 2 3 0 0

转化浓度(mol/L) x x x x

平衡浓度(mol/L) (2-x) (3-x) x x

【例题3】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4(g)+2N2(g)+6H2(g)Si3N4(s)+12HCl(g) ΔH

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分别将0.3 mol SiCl4(g)、0.2 mol N2(g)、0.6 mol H2(g)充入2 L密闭容器内,进行上述反应,5 min达到平衡状态,所得Si3N4(s)的质量是5.60 g。

(1)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mol·L-1·min-1。?

(2)平衡时容器内N2的浓度是 mol·L-1。?

(3)SiCl4(g)的转化率是。?

(4)若按n(SiCl4)∶n(N2)∶n(H2)=3∶2∶6的投料配比,向上述容器不断扩大加料,SiCl4(g)的转化率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不改变反应条件的情况下,为了提高SiCl4(g)的转化率,可通过改变投料配比的方式来实现。下列四种投料方式,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

投料方式

A

n(SiCl4)∶n(N2)∶n(H2)=1∶1∶2

B

n(SiCl4)∶n(N2)∶n(H2)=1∶2∶2

C

n(SiCl4)∶n(N2)∶n(H2)=3∶2∶2

D

n(SiCl4)∶n(N2)∶n(H2)=2∶1∶3

(6)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填字母序号)。?

A. c(HCl)减少

B. 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

C. Si3N4的物质的量减小

D. 重新平衡时c(H2)/c(HCl)增大

【答案】(1)0.048 (2)0.06 (3)40% (4)减小 (5)A、B (6)A、C、D。源

【解析】依据“三部曲”计算

3SiCl4(g)+2N2(g)+6H2(g)Si3N4(s)+12HCl(g)

起始浓度(mol/L) 0.15 0.1 0.3 0

转化浓度(mol/L) 0.06 0.04 0.12 0.24

平衡浓度(mol/L) 0.09 0.06 0.18 0.24

(4)相当于加压,平衡左移;(5)A、B、C、D的投料比分别为3∶3∶6、3∶6∶6、3∶2∶2、3∶1.5∶4.5,A、B、C、D分别相当于在3∶2∶6的投料配比基础上增加N2、增加N2、减少H2、减少N2和H2;(6)升高温度不论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左移,c(H2)增大,c(HCl)减小,A、C、D正确。

四、课堂练习

【基础】

1.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2(s)+2I2(g) TaI4(g)+S2(g) ΔH>0(I)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若K=1,向某恒容容器中加入1 mol I2 (g)和足量TaS2(s),I2 (g)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反应(Ⅰ)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 (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TaS2晶体,则温度T1________T2(填“>”“

①已知100 ℃压强为p1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图中的p1p2(填“”或“=”),100 ℃压强为p2时平衡常数为。?

③该反应的ΔH0(填“”或“=”)。?

(2)在一定条件下,将a mol 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CH3OH(g) ΔH

①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 mol CO和3 mol H2

②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表格中。

A.下表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a=;b=。?

B.根据反应Ⅱ的特点,下图是在压强分别为0.1 MPa和5 MPa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指明图中的压强px=MPa。?

【答案】(1)①0.003 0 mol·L-1·min-1 ② (2)①BD ②1500.1

【解析】(1)①v(H2)=3v(CH4)=×3=0.003 0 mol·L-1·min-1;②依据反应式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左移,转化率减小,所以p1【拔高】

1. 工业上采用乙苯与CO2脱氢生产重要化工原料苯乙烯

(1)①乙苯与CO2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②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代号)。

(2)在3 L密闭容器内,乙苯与CO2的反应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乙苯、CO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0 mol·L-1和3.0 mol·L-1,其中实验Ⅰ在T1℃,0.3 MPa,而实验Ⅱ、Ⅲ分别改变了实验其他条件;乙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实验Ⅰ乙苯在0~50 min时的反应速率为。?

②实验Ⅱ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③图2是实验Ⅰ中苯乙烯体积分数V%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请在图2中补画实验Ⅲ中苯乙烯体积分数V%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3)若实验Ⅰ中将乙苯的起始浓度改为1.2 mol·L-1,其他条件不变,乙苯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计算此时平衡常数为。?

【解析】 (1)B选项,因为是绝热容器,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体系温度改变,平衡常数也改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2)②实验Ⅱ比Ⅰ化学反应速率快,但平衡状态相同,只能是加入催化剂;③实验Ⅲ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时乙苯的浓度增大,苯乙烯的百分含量减小;(3)只改变浓度,所以平衡常数与实验Ⅰ相同,K==0.225。

2.某温度下反应2A(g)?B(g)+C(g)△H<0的平衡常数K=4.此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反应到某时刻测得A、B、C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分别为:0.4,0.6,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该反应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增大

B. 题目所述的某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为V(正)>V(逆)

C. 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A)为0.064mol/(L?min)

D. 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A,达新平衡后A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B

【解析】A.升温,速率加快;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故A错误;

B.此时Qc=生成物浓度幂之积反应物浓度幂之积=0.6×0.60.42=2.25<K=4,则此时未达平衡,向正方向进行,正方向速率占优势,则V(正)>V(逆),故B正确;

C.由题中数据可知A的起起始浓度为1.6amol/l,设平衡时,A的浓度为amol/l,

2A(g) B(g)+ C(g)

起始浓度(mol/l):1.6 0 0

变化浓度(mol/l):1.6 a (1.6 a)/2 (1.6 a)/2

平衡浓度(mol/l):a (1.6 a )/2? (1.6 a )/2

根据K=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平衡时反应物浓度幂之积=1.6?a2×1.6 a2a2=4,解得a=0.32,则A变化浓度为(1.6 0.32)mol/l,所以v(A)=△c△t=(1.6?0.32)mol/L10min=0.128mol/L,故C错误;D.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A,达到新的平衡时,与一次性加入2倍的A属于等效平衡,在相同条件下,取2个相同的1L容器,分别加入等量的A,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这两个平衡完全等效,再压缩成1L,对于反应2A(g)?B(g)+C(g),前后体积不变,则平衡不移动,所以A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B。

五、课后作业

【基础】

1.恒温下,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M、N中,分别有以下两种起始投料建立的可逆反应3A(g)+2B(g)2C(g)+xD(s)的化学平衡状态,相关数据如下:M:3 mol A、2 mol B,2 min达到平衡,生成D 1.2 mol,测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的速率为0.3 mol·L-1·min-1;N:2 mol C、y mol D,达到平衡时c(A)=0.6 mol·L-1。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x=2

B.平衡时M中c(A)=0.6 mol·L-1

C.y

D.M中B的转化率与N中C的转化率之和为1

2.将水煤气转化成合成气,然后合成各种油品和石化产品是化工的极为重要的领域。除去水蒸气后的水煤气主要含H2、CO、CO2及少量的H2S、CH4,继续除去H2S后,可采用催化或非催化转化技术,将CH4转化成CO,得到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是理想的合成甲醇原料气。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②下列能增大碳的转化率的措施是 。

A.加入C(s) B.加入H2O(g)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CH4(g)+3/2O2(g) CO(g)+2H2O(g) ΔH=-519 kJ/mol。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①X在75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Y在60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Z在44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 (填“X”、“Y”或“Z”),选择的理由是 。

3.(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O2与O2反应如下:4NO2(g)+O2(g) 2N2O5(g);

若已知K350℃

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NO2,则平衡常数K将______,NO2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初始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N2O5,下表为N2O5分解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同时间测得N2O5浓度的部分实验数据:

t/s

500

1000

c(N2O5)/mol·L-1

5.00

3.52

2.48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②10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 。

③若每有1molN2O5分解,放出或吸收QkJ的热量,写出该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巩固】

1.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mol·L-1

2.4×10-3

3.4×10-3

4.8×10-3

6.8×10-3

9.4×10-3

(1)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2)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 ℃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______。

(3)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0 ℃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ΔH___0(填“>”、“=”或“

2.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Ⅰ、vⅡ、vⅢ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____________种催化剂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

(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该反应ΔH=+206 kJ·mol-1。

①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标注)。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 L恒容密闭反应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 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802 kJ·mol-1

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

△H=-92.4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明合成氨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2v正(NH3)>3v逆(H2) b.c(N2)=c(H2)>c(NH3)

c.单位时间内有3molH-H键断裂,同时有6molN-H键断裂

d.恒温恒容时,容器内压强不变

e.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弥补不变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既要加快反应速率,又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分离出液态氨气 c.增加N2浓度 d.增加H2浓度

(3)已知在400℃时,N2(g)+3H2(g) 2NH3(g)的平衡常数K=0.5,则NH3(g) N2(g)+3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数值为 。

(4)有两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保持恒容,B容器爆出恒压,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A、B中分别通入等量的NH3气体,均发生反应:2NH3(g)3H2(g)+N2(g)。则:

①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t(A)???t(B),平衡时,NH3的转化率:a(A)????a(B) (填“>”、“=”或“

②达到平衡后,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氦气。A中平衡向??? 移动,B中平衡向???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

(5)在三个相同容器中各充入1molN2和3molH2,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氨的体积分数[Ψ(NH3)]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

b. 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下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催化剂性能1>2

c.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

【提高】

1.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O2等污染物有重要意义。

(1)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

①CH3OH(g)+3/2O2(g)=CO2(g)+2H2O(l) ΔH=-764.5?kJ·mol-1

②CO(g)+1/2O2(g)=CO2(g) ΔH=-283.0?kJ·mol-1

③H2(g)+1/2O2(g)=H2O(l) ΔH=-285.8?kJ·mol-1

则CO(g)+2H2(g)?CH3OH(g) ΔH=________kJ·mol-1

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上述合成甲醇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不断将CH3O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2)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L的容器中充入a?mol?CO与2a?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

③100℃时,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P1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通入CO、H2号 CH3OH各0.5amol,则平衡 (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④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mol?CO和2a?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a、b、c、d、e)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H2等量混合气体,在不同的温度下(温度分别为T1、T2、T3、T4、T5),经相同的时间,在t时刻,测得容器甲醇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在T1-T2及T4-T5两个温度区间,容器内甲醇的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原因是 。

2.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氧化—还原法消除氮氧化物的转化如下:

①反应Ⅰ为:NO+O3=NO2+O2,生成11.2 L O2(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②反应Ⅱ中,当n(NO2)∶n[CO(NH2)2]=3∶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硝化法是一种古老的生产硫酸的方法,同时实现了氮氧化物的循环转化,主要反应为:NO2(g)+SO2(g)SO3(g)+NO(g) △H=-41.8 kJ·mol-1

已知:2SO2(g)+O2(g)2SO3(g) △H=-196.6 kJ·mol-1,写出NO和O2反应生成NO2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

①以尿素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NH2)2 (s) + H2O(l)2 NH3(g)+CO2(g) △H = +133.6 kJ/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 在平衡体系中增加水的用量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 降低温度使尿素的转化率增大

②密闭容器中以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O2为原料,在120 ℃、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尿素:CO2(g) +2NH3(g)CO (NH2)2 (s) +H2O(g),混合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NH3)%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 b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填“>”、“=”或“

3.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贮存方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 ?CH3OH(g)?△H=-90.8?kJ·mol-1

(1)已知:2H2(g)+O2(g)=2H2O (l)?△H=-571.6?kJ·mol-1???

H2(g)+1/2O2(g)=H2O(g)????△H=-241.8 kJ·mol-1?????

?则CH3OH(g)+O2(g)=CO(g)+2H2O(g)的反应热△H=???????kJ·mol-1。?

(2)将1.0molCH4和2.0molH2O(g)通入容积为100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 H2O(g)=CO(g)+3H2(g),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CH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

①假设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1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

(3)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①甲醇蒸汽重整法。该法中的一个主要反应为CH3OH(g) ?CO(g)+2H2(g),此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②甲醇部分氧化法。在一定温度下以Ag/CeO2—ZnO为催化剂时原料气比例对反应的选择性(选择性越大,表示生成的该物质越多)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则当n(O2)/n(CH3OH)=0.25时,CH3OH与O2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在制备H2时最好控制n(O2)/n(CH3OH)=?? ?。

【答案】

【基础】1.C 2.(1)①K=c(CO)c(H2)/c(H2O) ②B、C (2)Z 催化剂效率高且活性温度低。

3.(1)放热(1分),不变(1分),变小(1分)

(2)①(2分) ②0.00252 mol·L-1·s-1(2分),

③2N2O5(g)=4NO2(g)+O2(g) △H=+2QkJ·mol-1(3分)

【巩固】1.(1)BC

(2)K=c2(NH3)·c(CO2)=

(3)增加 (4)> >

2.(1)vⅢ>vⅡ>vⅠ Ⅱ

(2)

(3)CO2(g)+3H2O(g)CO(g)+2O2(g)+3H2(g) ΔH=+1 008 kJ·mol-1

3.(1)cd (2)c (3)K表达式略 2 (4)①

【提高】1.(1)-90.1 (2)a、c (3)①小于 ②V2/a2 ③向左 ④小增大

(4)T1-T2尚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生成甲醇越多(2分)

T4-T5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甲醇体积分数减小(2分)

2.(1)①1 (2分) ②6NO2+4CO(NH2)2=7N2+8H2O+4CO2 (3分)

(2)2NO(g)+O2(g) = 2NO2(g) △H=-113.0 kJ/mol(2分)

(3)①c2(NH3)·c(CO2) (2分) a (2分)

②> (2分) 0.75(2分)

3.(1)-392.8?;?

(2)0.003?mol·L-1·min-1,?2.25×10-4;??

(3)① 该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反应?(△S>0),?(1分)

② 0.5(0.5~0.55均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