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小学减法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15

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延伸阅读

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材P50——52例1、2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2、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9—47—28+15—26+2
3+57+41+68—49—2
2、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合作探索
1、40+20
(1)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2)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3)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4)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5)点拨,提高
对每种算法作出适当的点评,对岩石出不同算法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梳理生的不同算法。
2、探索60—10
(1)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2)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4)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3、试一试
50+30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4、课堂活动
(1)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2)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三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P53—54练习五、1——4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第4题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二、练习
1、计算练习五1、2
生独立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订正是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送信
先弄清题意,用连线的方法完成。
3、练习五、4看图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你能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吗?
第2小题,同桌交流,这个问题该如何解答?

4、实践活动
两人一组,每人准备10元,20元、50元人民币各一张,一人扮演顾客,一人扮演售货员,购买东西,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5、课堂小结:
你本节课运用了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吗?
6、P54思考题
可让生先独立思考,若不能解答可小组讨论交流,有余力的生完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复习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6.15整理复习(二)

课型复习课学校使用教师

主备人修改人孙晶时间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78页第2题及练习十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求“两数相差”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2.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爱提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正确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2.根据所给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视频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看看大家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掌握情况怎么样。

(板书课题: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看图填空,再列式计算。

○○○○○○○○○

□□□□

求()比()多多少。

求()比()少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小结:一般过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都是把比较大的那个数分成两部分,从它里面减去与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

2.填空。

15只小鸟比8只小鸟多()只。

8只小鸟比15只小鸟少()只。

□读题后,在头脑中想象,独立列式解答。

□说说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两种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两个问题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解答时都需要先找出较大的那个数,从里面去掉与较小的数同样多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3.教材第78页第2题。

(1)投影出示彩图,根据图意,说出获取的信息。

(获取的信息是:小羊每天产5瓶奶,大牛每天产36瓶奶。)

(2)根据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比—比看哪组提的问题最多。

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板书所提出的问题。

①大牛、小羊每天一共产奶多少瓶?

②小羊比大牛每天少产奶多少瓶y

③大牛比小羊每天多产奶多少瓶?

(3)独立解答上面三道题,并说一说分析过程。

①5+36=41(瓶)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

②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③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4.练习十四第7题。

(1)投影出示彩图,根据图意,说出获取的信息。

(从图上知道了小明射中了12个球,小东射中了8个球。)

怎样求小明比小东多射中了几个球?

(小明和小东比,小明射中的多、小东射中的少。小明射中的12个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东射中的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东射中的个数多的部分。从12里面去掉8个,就可以知道小明比小东多射中了几个)

板书:12—8=4(个)

(2)提出其他的问题,开解答。

(9小明和小东一共射中了几个?12+8=20(个)

②小东比小明少射中了几个?12—8=4(个)

5.练习十四第8题。

(1)投影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杨树有46棵,柳树有38棵,松树有27棵,杉树有19棵。)

(2)两人—组,—人提出问题,另一人解答,

(3)通过提出的这些问题和我们的分析解答过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也就是另—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求总量,就是把各个部分的数加起来)

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1)自主检测。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相信大家对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又有了更新的、更深的认识,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

自主检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8—5=36十40=46十4=62+7=

20十50=35十9=80—30=70—9=

53—6=38十7=95—30=64—8=

30十24十5=60—20—6=44—20十7=62十8—40=

2.填空

(1)70里面有()个十,9个十是()。

(2)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厶厶厶厶厶厶厶

OOOO

O比厶少()个。

厶比O多()个。

4.解决问题。

(1)—年级(1)班有图书65本。借给同学30本,还剩多少本?

(2)两只花猫吃小鱼。上午吃了19条,下午吃了9条,一天吃了多少条?

(3)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

①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68棵,其中苹果树有30棵,梨树有多少棵?

②有苹果树30棵,梨树38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多少棵?

③再提一个问题,并列式计算,

(4)评价完善。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大家检测的结果。(教师公布答案,学生同桌互评。最后让得A的同学举手;让出错的同学说一说出错的原因并改错。)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板书设计:

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①大牛、小羊每天一共产奶多少瓶?

②小羊比大牛每天少产奶多少瓶y

③大牛比小羊每天多产奶多少瓶?

①5+36=41(瓶)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

②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③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也就是另—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求总量,就是把各个部分的数加起来)

作业设计:

基础:

一、算一算。

2+54=38-20=50+26=84+4=

4+43=49-7=60+6=23+50=

19+40=13+30=88-4=58+7=

57-6=6+57=36+20=65-30=

49+6=95-60=5+38=4+56=

二、比一比。

1.45+4○502.82—9○613.53+9○61

4.4+56○965.86—60○266.93—7○23

7.68+8○758.52—9○439.25+7○95

10.64+2○8411.47—4○3312.76—6○66

13.47+4○5114.80—30○7615.30+50○80

综合:

1.9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2.85比60大———,40比9多————,30比74少————

3.56加上,与34+30的和同样多。

4.90加上,比100少1。

5.★★★★★★★★★★★★

☆☆☆☆☆☆

★比☆多个,

☆比★少个。

□○□=□(个)

拓展练习:

1.小图书室有90本故事书,借出40本,还剩多少本?

□○□=□(本)

2.买玩具。

42元40元28元30元

2.小明买一辆和一架,一共多少元?

(2)小丽拿50元去买一种玩具,找回20元,她买了什么玩具?

(3)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

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单元课时安排: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第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
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第6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在学生的加法运用中是经常出现的.在本节教学中培养学生笔算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部分优秀学生尝试进位口算,在口算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进位的数字要一起加上.

第7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四、随堂练习

第8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内容:

课本P18---P19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第9课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教学内容:

课本P23例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培养学生的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4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完成第23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10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课本P26---P27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8+9-1324-10-720+30+10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五、随堂练习

第11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课本P28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第12课时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
课本P34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难点:
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4。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
(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
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1、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
2、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14课时我长高了
教学内容:
课本P36、3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感知,巩固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并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动手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卷尺、直尺、米尺,可以测量身高的体重秤,学生记录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活动
问:你们想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两手身开有多长?你的步长是多少?教室的门宽是多少?窗户宽是多少吗?怎样做就可以知道这些答案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为活动的进行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践活动
1、测量身高。“你的身高是多少?”我们怎样做就可以知道?我们班谁最高?谁最矮?哪个高度的人最多?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使用统计表让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同学们的身高情况。认识统计表。用测量工具测量身高。一边测量一边计录。测量完后进行讨论交流。观察统计表,在小组内交流从表中了解的信息。指名回答。
2、测量活动。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测量什么?学生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学生汇报测量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表获得有用的信息。巩固测量方法,建立长度观念。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四、随堂练习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分析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分析
第一单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首先来说说计算教学。

关于计算的新知识有以下三点:一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该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进行;二是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可以列两个连续的竖式或者把这两个竖式连写;三是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该口算与笔算相结合,提高计算的效率。

3、对灵活计算的要求高。学生在第一节课刚刚学会了连加连减竖式的格式,在第二课时就要求灵活选择口算或笔算的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尤其是第二步能口算的(试一试),学生的错误更多,因为以前都是把竖式的结果直接写在等于号的后面,而这样的题目却要求把竖式的结果在脑中口算后再写出得数。原教材是在二下学习连加的竖式,介绍了三种方法,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没有要求用竖式计算。

针对学生的问题,我想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

1.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运算顺序是为了进行混合运算而作出的规定。人们共同遵循规定就能避免混合运算时的混乱,确保计算正确、结果唯一。解决实际问题经常要列式计算,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应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相矛盾。例1和例2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教学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能够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是合理的规定。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曾经接触过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初步知道算式里的“加号在前先算加法,减号在前先算减法”。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本单元继续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时应该注意三点:

(1)教学时要先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口算,让学生重温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说清楚每一道算式的计算步骤。学生一般会说清楚第一步算什么,如例1的算式19+27+26,先算19+27。他们也知道接着算什么,但不会照“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再加26”“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减33”这样表述。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说清楚第二步计算的具体内容,感受这一步是前面计算的结果与算式里第三个数的运算。

(3)联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运算顺序是合理的规定。例1求三个人一共折多少只小船,可以先求出图画里左边和中间这两人一共折几只小船,再求三个人一共折的只数。在算式19+27+26中,先算19+27=46,再算46+26=72,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完全一致。例2求还剩多少只小船,可以先算出一共折了多少只,再从中去掉送给幼儿园的小船只数。所以算式38+42-33应该先算38+42=80,再算80-33=47。联系实际问题的解答步骤和数量关系,解释连加、加减混合算式各步计算的具体含义,学生能够体会到“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合理性。

2.教学连竖式,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巩固加、减法计算。

本单元采用“分竖式”或“连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分竖式”把两步计算列成两个独立、完整的竖式分别进行。这样的竖式学生容易掌握。“连竖式”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先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竖式,再把第二步计算接着前一步的得数写,把两步计算的竖式连成一体。学生以前没有用过这样的竖式,但是通过比较能够体会这样写比较简便。

学习“连竖式”计算,对学生有三个好处:(1)连竖式的两次计算是根据运算顺序进行的,写连竖式能够强化运算顺序。尤其是第二步计算接着第一步的得数写,充分体现了第二步计算是第一步计算的结果与算式里第三个数的运算。(2)连竖式只是把两个加、减计算的竖式连着写,但每次计算都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与学生已有的计算习惯和能力比较接近,他们接受连竖式不会有大的困难,还有利于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3)没有括号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都可以写连竖式计算。学生在连加里学习的连竖式,在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中继续运用,就能越来越熟练。

以前教材中还有三个数一次相加的形式,但是这种写法只适合连加。因此,教材没有介绍三个数一次连加的竖式,而统一采用分两次计算的两个竖式连写的形式,以降低难度,防止竖式写法上的混淆。

学生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可以自主选择采用分竖式还是采用连竖式,教学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对笔算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引导他们主动使用连竖式。《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表述的:着重让学生掌握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计算有关的连加、连减两步计算式题。

3.灵活运用口算与笔算,提升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有些是两位数与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加、减计算,可以口算,有些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计算,需要笔算。学生通过辨认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中,哪些能口算、哪些要笔算,做到能口算则口算,需笔算就笔算,他们的计算能力就得到了提升。编者的想法很好,但是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这里正是教材的难点所在。“在计算时,如果哪一步可以口算出结果的,就可以不写竖式”这句话,很好理解,学生却很难做到。

教学时,一方面要适当加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楚题目里有哪些计算,分辨哪些可以口算、哪些应该笔算。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



详细介绍:

课题: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

1.板演

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口算

682=579=375=674=

149=355=486=892=

87=76=58=46=

95=75=38=47=

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

4.小结引出新课

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出示袋子图

(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

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3)教计算方法

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

板书:(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反馈练习.【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教师板书702+2984+368=

(2)引导学生交流,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的问题:

①三个数相加,能简算的要简算.

②三个数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考虑的不全面,教师可适当提示.

(3)师生共同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个位时,先把个位上的2和8加起来得10,再加上4得14.

教师同时用彩色粉笔把2和8用括线连起来,在得数的个位上写4,向前一位进一.

板书:

计算十位没有简便算法,学生直接口述.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百位时,先把百位上的7和3加起来得10,9和进上来的1加起来也得10.

教师用彩色粉笔按回答顺序画括线.两个10合起来是20,在得数的百位上写0,向千位上进2.教师板书:

千位上结果是4(竖式板书完整)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连加法,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启发学生表述: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教师同时板书).

3.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的新知识是连加.做连加的题,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先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口算

647=892=755=

1535=971=2397=

2.做一做

3.练一练

这四道题可进行比赛,让学生想办法,用凑十法把题算得又对又快.

4.笔算下面各题

48159+66=653+2185+924=247968+8293=

教师巡视,如发现学生数位对错,忘加进位的数,横式上忘写得数等错误,要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板书设计

连加

682=579=3+75=67+8=

149=354=486=896=

87=76=58=46=

95=75=38=47=

96=55=39=28=

例688+97+105=290(千克)

702+2984+368=405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教案

本单元在教材编写上凸现如下四个特点:1、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作为本单元知识的生长点;2、教材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3、各小节的教学也是由直观操作等依*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进行编排4、“用数学”是结合计算来出现的。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总的教学设想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等活动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方法与已学的计算方法有相通之处,因此,我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实践、体悟等掌握新知识。在本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是我的基本出发点,我注重渗透“转化”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我认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发现、理解和应用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是竖式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已“问题情景——操作探索——解释与交流——应用与发展”为基本模式安排教学。教学中,“以操作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数学实验”、“做数学”的环境。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为主,来突出教学的重点,以老师引导为辅,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全面、全程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自主探索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下面以本单元第一小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第一课时“不进位加”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1,练习二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发现、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
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操作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题卡、学生自备学习小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大胆猜想
现代教学理论倡导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在学习新知识时,有必要找准与旧知结构类似的地方,进行同化或顺应,重新建构。因此,本节课我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教材上的“参观博物馆”的主体图,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学生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从主题图中获取信息和发现图中的问题“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根据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每个班前面都有的人数)中研究并猜想出解决方案。“合乘”学生会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提出用加法,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案,我会及时地肯定和赞扬,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设计本环节,把学生将要掌握的新知识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手段、大胆猜想等形式,既创设了理想的教学情境,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之一,学生只有参与到实际的实践活动当中,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这也是新课标强调联系学生实践的主旨所在。因此,我就引导大家:“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好不好?”“如果班和班合乘一辆车,车上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学生能很快列出加法算式:30+36,我就紧接着问:“这个算式,你会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呢?请大家各自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学生就会采用过去的数小棒或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根据学生的完成度,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及时让学生汇报、交流,可能有一根一根地数,也可能一捆一捆地数,还有列竖式的等。我再问:“那么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会感觉数小棒较慢一些,“那么列竖式是怎样列的,要注意哪些,又怎样计算的呢?”结合以前一捆加一捆的方法,引导出数位要对齐。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归纳出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再加以板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因为课堂上,教师的必要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不至于盲目,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更有意义。在学生生动而丰富的操作中,运用“转化”的思想,学生通过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一切不仅仅是列竖式计算的过程这一知识的需要,而且也是探究型学习方式的需要。
三、时间运用,发展能力
由于前两个流程已用去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了保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我将例题下面的“做一做”用题卡呈现给学生,并将学生分成三人小组,在小组间进行竞赛,并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间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运用了计算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独立思考,巩固新制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检验本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得以应用,方法得以提炼,凸现了练习的深度,也培养了学生的“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
1、36+30=66
十个十个十个
363636

+30+30+30
666
不进位加
1、36+30=66
十个十个十个
363636
+30+30+30
666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91-P92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准确口算(和在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初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在任务驱动下,提高个人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构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解决重、难点的策略:
这节课以生活情景图着手,以游览鸟岛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主要解决“两个班合乘一条船是否能坐得下?”“怎样坐?”“还剩几人?”展开的一连串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两位数加、减法的不同口算方法,重点解决“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的变化,并通过交流后了解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不退位和退位减法的不同之处,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我们先来热热身,开小火车,看谁算得对又快。
3+9=50+8=50-30=53+9=30+59=43-30=
问:43-30=13,你是怎样想的?
2、数的组成。
31=()+()23=()+()39=()+()68=()+()
【设计意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与100以内数的组成是在一年级的下册学过的,本节课的学习是以上这些内容延续,做好铺垫作用。】
二、新授。(自主探索方法)
(1)出示生活情境图。
介绍鸟岛,跟着光明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鸟岛!
问: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百鸟争鸣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听声音猜一猜,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2)观察课本91页情景图,教师提问思考: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二年级有4个班,二(1)班23人,二(2)班31人,二(3)班32人,二(4)班39人,限乘68人。}
【设计意图:这幅图为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供了现实背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乘船的经历不多,这种情景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船头写着的限乘68人什么意思?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不能超过68人、可以正好是68人、还能比68人要少}
师:67人能坐得下吗?69人呢?(在68人以内)
4个班一起上船能坐得下吗?(不安全)
有没有更好的方案?{预设:两个班合乘一条船}
二(1)班和二(2)班合乘一条船能坐得下吗?(能)
(3)教学“不进位加”。
1)学生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23+31=54
{预设:甲:23+30=53,53+1=54(板书)
乙:23+1=24,24+30=54
丙:20+30=50,3+1=4,50+4=54
丁:3+31=34,34+20=54}
师:你发现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都是把数拆开来,再分别相加)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二(1)班和二(2)班合乘一条船能坐得下吗?(能)
答:二(1)班和二(2)班合乘一条船能坐得下。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都会有脑中想竖式口算的习惯,所以第一、第三种想法对于学生有点困难,用分一分的图展示给学生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为学生以后口算时建立表象。】
(4)教学“进位加”
师:那二(3)班、二(4)班能坐下吗?怎样列式计算?(随学生汇报老师板书:32+39=)怎么算呢?
{预设:甲:30+30=60,2+9=11,60+11=71,7168,坐不下
乙:32+9=41,41+30=71,7168,坐不下
丙:32+30=62,62+9=717168,坐不下}
(5)小结:对比23+31和32+39两道题,注意些什么?
(当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设计意图:进位加比不进位加难一点,教师要抓住第一个数十位上的3和第2个数十位上的3加起来为什么不是60进行提问,让学生清楚明白这道题目的各位上满十就要向十位进一,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的方法】
(6)练一练:
53+3632+4637+5415+6537+54
学生计算,教师巡逻,然后汇报,校对。
(7)教学“不退位减法”
1)二(3)班和二(4)班坐不下,这个方案行不通,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先上,还有位置剩吗?还能上几人呢?怎么算?
2)列式计算,小组汇报。
{预设:甲:60-50=10,8-4=4,10+4=14
乙:60-54=6,8+6-14
丙:68-50=18,18-4=14}
(8)教学“退位减法”
1)二(3)班上了一些人,还剩下几人呢?
2)列式:32-14=18怎么算?
3)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甲:32-10=22,22-4=18(板书)
乙:30-14=16,2+16=18
丙:32
-14
18(板书)}
师:同学们真棒,口算的方法很多,你觉得哪一种最适合你,计算时就选那一种。
(9)小结:观察黑板上这几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口算时,各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
(10)练一练:
67-1546-2490-4534-26
追问:90-45你是怎样算?
【设计意图:由于两位数加、减算理基本相同,通过例1,学生已了解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思路,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对于不同的方法,教师要给予鼓励,也不要强学生一定用某一种方法,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练习中关于两位数减两数退位减的口算题,要让学生多说一说口算步骤。】
(11)鸟图欣赏。
小朋友,大家来到了鸟岛,都没看过鸟,想不想看一看?
漂亮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注意时间短、好胜心强,这时插入一个欣赏鸟图的过程,让学生心情轻松,有利于保持他们的注意力集中。】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连一连。(每只小鸟各应飞到哪棵树上?)
15+4546+5345-2496-45

21519960

2、帮小鸟找家。
23+2287-6458-3590-4531+23

2345

问:31+23的家在哪?你能帮它安个家?(54)
31+23好孤单哦!能帮它找个伙伴吗?
{预设:甲:61-4=54
乙:71-15=54……}
它的伙伴真多!
3、解决问题:导游阿姨告诉我们,在湖中有28种鸟,在岛上有65种鸟,鸟岛上一共有多少种鸟?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校对)
4、买纪念品。
VCD光盘26元项链58元耳环22元

小明有90元钱,他想给爸爸妈妈每人带一件礼物,可以怎样选?
我觉得他可以选()和()。
(1)一共要花多少元?
(2)应找回多少元?
【设计意图:这道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再练习一下;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经常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5、猜一猜,十位上的数是多少?
94-52=□280-66=□434+53=□7
47+38=□574-58=□445+29=□4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这样想的?
【设计意图:这道题有拓展性,再一次巩固学生对进位、退位的口算方法的熟练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时,注意些什么地方?
(口算加法时,当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口算加法时,各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
五、布置作业:
书上94页的第2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P94-95第4-8题。
教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过程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地应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解决重、难点的策略:
通过创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兴趣,例如从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是计算小能手的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如小小运动会、开火车、(接力赛、篮球比赛)、收集汽水瓶等活动,使学生更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而这些生活情境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在练习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学习兴趣更加浓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更加强了。练习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巩固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口算练习
刘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是二年级中最棒的,我还想知道是男生更厉害,还是女生更棒一点,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好吗?第一场比赛“口算大比拼”马上开始。
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以下计算题,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算一算。
算一算
76+13=54+27=97─43=
34+56=44─19=82─48=
(让学生说出答案,全班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出34+56=和82─48=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课前的谈话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接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通过课前的口算练习,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的计算内容的掌握程度,并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口算的技巧,提高口算速度,为进一步的练习作准备。
二、练习讲解
(一)变式练习,熟练方法。(接力赛——练习十九第6题)
小动物们看看你们的运动会开的热火朝天的,他们也想来跟你们比一比,看看谁的“接力赛”跑的最快。
1、出示接力赛算式

(1)请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做完的可以站起来。
(2)请一排的同学说出答案,并选其中两道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3)评价小结: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对的就是接力比赛的冠军。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本意是接力比赛,但是考虑到如果这样开展,学生只能完成其中的一道题,练习的量是明显不够的,而且前面同学的错误直接影响了会做的同学,也会造成学生对其他人有埋怨的情绪。而自己在练习时同样要注意,接力赛环节中只要前面一个地方做错,下面的答案就会在此基础上连环错下去,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提醒学生个人完成这些题目的时候,每一步都必须很小心,一步错,后面的全部都出错,养成认真计算和检查的习惯。比赛的设计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二)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环保小卫士——练习十九第7题)
在生活中,口算也很用。请看运动会后的情景:
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让学生说一说)

1、学生说知道的信息,并出示。
2、你能根据这幅图提一个问题吗?
3、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算一算。
4、学生回答解答方法,并小结:我们要爱护环境,同时这些回收物品卖了还可以帮助一些人,一举多得,鼓励学生做个环保小卫士。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看图自由获取信息,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回答认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差异。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逆向练习,提高能力。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想接受更高的挑战吗?请看: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3=6734+()=52
27─()=7()─46=38
(1)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2)做完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3)学生说出答案,重点是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练习形式有了较大的改变,与以后学习的代数知识相联系,可以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但在低年级这种类型也经常出现,学生不但要会口算,更要有一种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把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作为突破口来讲解,还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是否正确,这样的练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篮球赛——练习十九第8题)
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好。学习好还要身体好,你们喜欢运动吗?介绍一下你们喜欢的运动。篮球比赛也是很好的运动项目。
下面我们来看看篮球场上的情境:

1、有几个队在打篮球比赛?打了几场比赛?
2、上半场的比赛结束了,1队得了多少分?2队得了多少分?
3、让学生理解“领先”的含义(2队比1队多多少分。)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将球赛变成了一个动态的比赛过程,帮助学生理清了图意。通过有序地理解这几个问题,最后领悟图中问题“领先”的含义。学生清晰地把上半场和下半场的时间差和先后顺序分清楚了,才能为下一个问题的理解打好基础。
4、列式计算,为什么要用减法?理解减法的算理。
5、下半场2队得了几分?下半场2队不是得了67吗?学生会对这两个问题感到困惑:“这不是同一个问题吗?”(让学生交流说,理解上下半场的分累积算在一起的)而老师设计这两个问题就是在
帮助学生理解:67分其实是2队全场的总分,下半场的得分还要用总分减去上半场的得分。
6、下半场1队得了几分?(让学生自主解答,并说出想法)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兴趣。而第二个问题由于学生还不太具有这样的比赛算分的经验,部分学生不理解,通过交流,让学生说自己的看法,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延伸,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自主构建,提高速度。(变化的魔术带——练习十九第5题)
恭喜同学顺利通过了比赛。下面让我们见识一条神奇的魔术带,请看这个变化的魔术带将两个数带给我们,请读一读红色框里的两个数字。

1、请学生用框里的两个数做个加法算式,并讲清楚算理
例如57+36=93,先算57+30=87,再算87+6=93
2、请学生用框里的两个数做个减法算式,并讲清楚算理(学生开火车形式直接说出答案)
【设计意图】上面两个环节让学生知道用框里出现的两个数可以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也就是两个数的和与差,学生在思考两个数的算式时对于和与差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3、我想把框里面的数字变一变,谁会变魔术?(电脑演示拉数过程)
变动框里的两个数,出现新的组合。让学生先看一看,思考一下。
4、根据新变出来的两个数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并报答案。
(继续开火车进行,直接说出答案,其他同学注意订正)
5、老师再变拉一下,继续开火车,好吗?(可以多次拉动再计算,让全班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大面积地进行口算的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拉动卡片,能够出现不同的组合,在此过程中渗透了组的思想,也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而在练习中,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要求学生直接说出算式和得数,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进行了口算的练习,学生要更加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更加准确地进行口算,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了一次考验,也是锻炼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过程。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不要只是成为个人的表现舞台,要让每道题都成为每一位学生口算的练习,不但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全面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五、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今天你们都表现得很好!今天的这节课你们快乐吗?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二年下册96-97例3、例4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信息,经历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设计理念:根据《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本课教学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高兴的学习,注意学生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同时受到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进位退位)
教学难点:探究加法进位和减法退位的过程,理解算理。
解决策略:本课教师尝试改变传统的计算教学方式,把获取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并注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本节课练习形式尝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能集中精神进行计算,在练习的过程中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卡片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师:孩子们,上两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减法,还会算吗?(会)咱们来比一比,哪列火车算的又对又快。
师:火车、火车谁来开
生:我来开
师:火车从这里开(出示课件)
1、直接说得数
43+32=20+40=76-33=50﹣20=30-12=22+39=
【设计意图】在新授课前先复习旧知,能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开小火车的游戏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师:同学们的口算真好,上节课学得真不错,我们在口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法则)这节课我们要运用这个法则来解决新问题。
2、填空
(1)120是由()个百和()个十组成的。
(2)5个十加2个十是()个十,5个十减2个十是()个十。
(3)54个十加15个十是()个十,就是()。
【设计意图】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1、收集信息
师:我们的学校既干净,又美观,孩子们都养成了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瞧,(课件出示图片)二年级的同学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在做什么?生回答,教师及时做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课件出示书中的主题图)

提问: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2、学习例3.
生:知道第一周收集180个,第二周收集340个。
生:还知道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
师:根据第一周、第二周收集的数,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加法的数学问题吗?
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细心观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探究180+340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能)
学生汇报时板书:180+340=
(1)师:那180+340=可以怎样计算呢?
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与同桌交流并汇报。
(2)汇报算法
师提问“你有什么经验要介绍给大家吗?”
生1:180+340,我先从个位算起,个位0+0=0,十位4+8=12,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1+3+1=5,所以180+340=520
生2:180+340,先算18+34=52,所以180+340=520
生3:竖式计算
师:板书180
+340
520
生:个位0+0=0
十位8+4=12,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师: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
生:因为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所以180+340=520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说出多种算法,老师再归纳竖式计算的方法。
(3)教师小结:“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提问:“在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列竖式时,你有什么想提醒其他同学的?”(点出重点并板书——“满十进一”)
(4)、比较算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
⑥解决问题
师:现在环保小卫士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500个送一次够吗?(出示课件)
⑥做一做(P97“做一做”加法竖式)
过渡:笔算加法孩子们都记住了,请大家做一做这两题(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做几百几十的加法练习,让学生巩固加法计算的方法。
4、学习例4
(1)提问:你能根据主题图提一个关于减法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主提问题,然后教师出示问题: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多少个?
(2)那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40-180=
那340-180你认为应该怎样算呢?(先独立思考,再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做,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算法)
师:“为什么百位上是2减1?”
(3)教师小结:“不够减,退一加十再减”
提问:“在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你有什么重要提醒吗?”(点出重点——并板书退1加10再减)
4、做一做(课件出示课本97页的做一做第一题)
(1)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并指名上黑板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能归纳出做几百几十减法竖式计算要注意的事项,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对比、找出规律,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通过观察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两道算式分别是什么法算式?
生:一道是加法算式,一道是减法算式。
师:这些数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几百几十的数相加或相减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几百几十加、减法。(师板书课题)
师: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
师出示课件
笔算法则:
l、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做加法时,哪位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做减法时,哪位不够减从上位退1,加10再减。
【设计意图】:通过细心观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巩固练习
1、

2、我会算。
3、

4、列竖式计算。
410+250=280-160=
340+370=450–260=
5、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让学生掌握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竖式计算的方法,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拓展延伸
3860+2720=4920-2760=
【设计意图】:拓展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验证计算时进位、退位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几千几百加、减法计算。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在笔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在课的最后,老师把发言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对整节课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总结,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万以内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加减法估算(教材第98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难点: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解决策略:
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回顾近似数,比较估算与计算准确数的区别,然后自然而然地了解和掌握两种估算的方法,知道那种方法最接近准确数,在具体的环境中应怎样选择估算的方法。并知道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好处。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1、近似数(同学们我们学习过近似数,还记得怎样找一个数的近似数吗?看谁能很快地说出下面数的近似数)
325()()504()582()()
246()()492()()319()()
2、口算下面各题(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老师想再考考你们的口算,有信心吗?)
(1)280+320=(2)200+300=
(3)192+219=
【设计意图】: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相关内容的复习梳理对新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通过对近似数的复习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讨论中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二、探究新知
师:(1)引入。同学们在做口算时,有什么感觉?第(1)、第(2)小题很快就想到了答案,第(3)小题却感觉难些。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估算)怎样把它们换成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或整百数加整百数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同学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看看“小精灵”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新的问题,你们能帮他解答吗?
(2)出示问题
出示例5情景图
收集矿泉水瓶
第一周180个
第二周340个
第三周192个
第四周219个
学生观察后思考:“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3)讨论、探究估算的方法
师:表中告诉我们什么已知条件,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大约”是什么意思?(“大约“一词告诉我们,不需要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可以了。)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用加法计算
生:我是这样想的,192接近200,219接近200,
200+200=400(板书)
生: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400个。
师: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
生:不够,大约再收集100个又可以送一次。
师:真棒。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192接近190,219接近220。
190+220=410(个)(板书)500-410=90(个)
生: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410个。再收集90个又可以送一次。
师:你们能用四舍五入方法来进行估算,老师非常高兴。
师:“你们喜欢哪种算法?”
生:我喜欢第一种算法,因为它把192和219都变成了与它接近的整百的数,用整百数来计算比较简便。
生:我喜欢第二种算法。因为它把192和219都变成了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的数,结果更接近准确数。
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计算他们第三、四周实际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出示问题2:
生:解答:219+192=411(个)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习这一新知有比较近似数的基础,完全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完成新知的学习,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地进行追问和点拨,让学生清晰地知道加减法估算的过程,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只起“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
【设计意图:】分散学生的思维,不受教材内容的局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性。
四、总结:
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1.分别找出它们的近似数。
2.计算时把它们的近似数相加或相减。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估算的方法。
师:同学们都学会了估算的方法。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谁算得又快又准,有信心吗?)书本100页做一做
生:1、估算
382+246504+198
693-381486-315
师:同学们,掌握得真好。现在我们来玩小猫钓鱼的游戏,看看谁是钓鱼高手。
生:2、游戏(小猫钓鱼)书本100页第5题找出结果比500大和比400小连一连
师:同学们旅游能增长人的见识,小东要去旅游,现在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元?
生:书本100页第6题北京到大连,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元?
师:同学们,小东是个孝顺的孩子,他想买两件电器送给妈妈,你们能帮他算一算,他带的钱够不够?
课件演示:小东有400元,一台风扇246元,一个电饭锅187元,他带的钱够吗?
生:列式解答。
师:同学们真棒,小东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他买了一本书,看了142页,你知道他大约还有多少也没看吗?
生:5.书本100页第8题
【设计意图:】根据本课学习的重点设计了5个层次的练习。第1、第2题突出估算的关键:如何根据四舍五入法确定估算值,进一步巩固了算法;第3题、第4题.第5题把所学的新知识及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也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以上层次的练习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逐步提高,真正实现了练习的作用。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全课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再次进行梳理,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万以内加、减法估算
方法1192+219方法2192+219
200+200=400200+220=410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复习


复习内容: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复习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复习重点: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指导练习
1、第6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开火车)
7+52+95+87+46+6
8+96+77+83+92+9
10+310+812+615+5
(3)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复习一位数的加法。教师可以指名从20张卡片中抽出两张卡片,很快说出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做法是: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里,如果算错了,要把卡片放回去;然后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照样说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的卡片抽完算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
(4)复习20以内加法的游戏。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的学生说出一个算式,另一组的学生说出得数,然后两个组再交换,由说得数组的同学说算式,由说算式组的学生说得数。说的算式同样多,哪一组答对的多,哪一组获胜。还可让每个学生拿一套写着1~20各数的卡片,在课内、外经常做加、减法的数学游戏。游戏的玩法由三人一组,一人做裁判,其他二人出卡片抢答。遇到两个一位数先算加,再用大数减去小数,裁判评定,记分,总结胜负。三人轮换做裁判。
2、复习10以内的减法
(1)作为游戏来复习10以内数的减法。教师可以叫几名同学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教师拿出一张(1~10)的卡片,让学生从老师拿的数里减去自己拿的数。然后教师再换一张卡片,让学生再减……还可以换几名同学来做,看哪组同学做得又对又快。
(2)视算(开火车)
8-75-37-49-28-87-2
9-98-710-810-510-4

一下数学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学设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一、口算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0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二、用数学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方法的学习比较枯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是教学难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在“用数学”方面,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6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2、掌握整十数加、减十数的口算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及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数和整十数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加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整理和复习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的理解,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计算。

2、通过对已学的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整理,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初步的分析和解题的能力。2课时

单元测试及分析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2课时

合计16课时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的能力,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整十数加、减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2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3+47+27—35—46+32+5

口答:50里面有几个十;80里面有几个十。

3个十是多少;7个十是多少。

(二)新知学习

教学例1

1、谈话引入,复习整十数,板书:10、20、30、40、50、60、70、80、90。

2、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出示例1主题图。

4、学生观察,小组交流。

5、列式计算并同桌说一说计算过程。

6、同桌合作摆小棒,检验计算结果,说一说计算过程。

7、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8、学生汇报,板书:三种花一共有多少盆?

9、列式,交流说算法。

10、结合学生汇报板书。

【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等于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等于几个十。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完成57页的做一做。

2、学生看图说图意,在列式计算。练习十的第1题。

3、对比练习。

4.练习十的第2题

【提高练习】

1、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说算法

2.游戏:到小熊家做客

3.游戏:首尾相接,凑百练习。

【拓展练习】

1、想一想:下面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

10+30()

20+()25

25+()=25-()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练习十的第8题、第11题

第3节《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

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1、口算

30+65+2060-20

30+6050+2080-50

【解答题】2、口答。

1)30+60和80-50的计算方法。

2)65是由几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30+6表示什么?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教学例1

1、出示例1主题图。

2、学生观察说图意。

3、学生画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桌交流。

4、同桌合作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

5、学生演示,说计算过程,评价。

35+3=35+30=

7、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小组内交流。

8、学生汇报。

【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算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算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板书: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42+6=42+60=

想:先算()加()想:先算()加()

再算()加()。再算()加()。

2、独立完成书第61页的做一做,任选一组说一说计算方法,集体订正。

【提高练习】

1、练习十一的1、2题,开火车订正。

2、说图意,解决问题练习十一的3题。

3、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4题,小组内订正。

【拓展练习】

根据下面算式写出○、□和△各表示几?

○+□=30○=()

△+○=28□=()

□+△=38△=()

△+○+□=()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23+5=6+30=52+4=37+2=

23+50=60+30=52+40=37+20=

32+9=70+8=17+80=4+55=

9+60=80-20=14-6=7+5=

20+50–50=6+8+60=23+4-10=

2、列式计算。

○有24个,●有40个。

一共有多少个?

()○()=()(个)

◆有24个,◇有40个。

一共有多少个?

()○()=()(个)

第4节《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感受进位加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进位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教学难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三、预计教学时间:2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1、口算。

20+4032+1040+4842+7

5+234+6456+308+51

2、口答:

(1)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

(2)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教学例2

1、谈话引入,示联欢会场景图。

2、小组讨论“咱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3、交流讨论结果。

4、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

5、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合作摆小棒。

6、分组介绍计算方法,集体评价。

7、出示:45+6=

7+63=

74+9=

同桌任选一道合作摆小棒,说一说计算方法。

8、指名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小结】师生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5题,(学生同桌说一说发现)。

2、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6题,集体订正。

【提高练习】

1.

2.小医生,把错的改正过来,说一说错在哪里。

54+7=5136+7=427+24=94

3.游戏:小小邮递员,练习十一的第9题。

【拓展练习】

1、游戏夺红旗。

1)连续加7

28→□→□→□→□→□

2)连续加8

14→□→□→□→□→□

2、数学乐园。

从10、20、30、40、50、60、70、80中,写出和相等的一组算式。

□+□=□+□

□+□=□+□

□+□=□+□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26+8=5+37=

想:先算()加()等于()想:先算()加()等于()

再算()加()等于()。再算()加()等于()。

2、在正确得数的()里打“√”。

35+9={34()44()49()}

6+27={87()43()33()}

7+53={60()50()75()}

3.计算。

40+30=6+82=76+6=56+4=

47+2=69-40=82-10=30+4=

32+9=57+7=9+71=80-30=

4.

列式:()○()=()(只)

第×节《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教学难点:探索归纳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1、口答:1)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口算。

8-635+234+3

7-435+2067-7

比35+2和35+20的不同点

说一说34+3和67-7是怎么算。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教学例1

一、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师:货架上有些什么,你可以从图了解到什么信息?(学生交流)。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钱?

2.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35-2=35-20=

3。合作探究,交流算法

1)、同桌合作摆小棒。

2)、学生演示,说说摆法。

3)、板书:35–2=3335-20=15

305530

(3)(10)

4、比较不同点,同桌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两位数减一位数要从个位里减,两位数减整十数要从十位里减。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教科书的第68页的做一做第1题。(提问:计算74-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计算74-40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十二第1、2题。

【提高练习】

1、练习十二第3题。先交流从图中观察到的信息,再列式计算。

2、

3、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78+298-2065+756-3088-454+4

【拓展练习】

1、()里最大填几?

45-()10

21–()10

2、()里最小填几?

()-2010

()-510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口算。

93–30=79–7=35–5=6+38=

93-3=79–70=5+54=14–7=

33+60=7+33=58–6=72–60=

2.小文买了一瓶4元的,售货员阿姨找回小文16元钱,请你猜一猜小文付给售货员阿姨多少钱?

()○()=()(元)

3.哥哥买一支钢笔,付了100元,阿姨找给他60元,一支钢笔要多少元钱?

()○()=()(元)

第×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究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语言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弄清“退一作十”的道理。

三、预计教学时间:2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13-4=12-5=17-9=78-8=45-30=97-7=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教学例2。

2、出示例2主题图

3、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36–8=

4、合作探究,交流算法

1)、同桌合作摆小棒。

2)、学生演示,交流算法。

小结:两位数减一位数要从个位里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合起来再减。

5、板书:36–8=28

2016

(8)

【小结】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1-6=()63–7=()

30()()()

()()

2、13–5=10–7=15–8=

53-5=50–7=80–8=

【提高练习】

1.教科书的68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2.练习十二的第5题。

3.游戏,摘苹果练习十二的第9题。

【拓展练习】

1.练习十二的第10题。

2.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W

1.口算。

17-8=32-3=65–4=5+27=

57–8=12–3=78+8=40+40=

35-6=52–9=78-8=3+8+60=

12-4=66-7=15+6=23+30-3=

2.在下面的数中选择3个数,在横线上写出四道算式。

534687

-------------------------------------

--------------------------------------

3.

4.

()○()=()(个)

第×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做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促进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促进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预计教学时间:2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1.开火车。

38-452-2015-682-603+4358-7

2.动手摆。

1)第一排摆5个□,第二排摆8个○。比较□和○的多少关系。

2)第一排摆5个○,第二排摆○比第一排多3个,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3)第一排摆8个○,第二排摆○比第一排少3个,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教学例3和例4

1.谈话引入,出示:

2.师:他们得到的红花个数各不同?

3.师:你能根据红花朵数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呢?分组讨论。

4.结合学生汇报板书:

可能有:

1)、小雪、小磊、小华一共有多少朵红花?

2)、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

3)、小雪比小华多得几朵红花?

4)、小磊比小雪少得多少红花?

5)、小华比小雪少得多少红花?

6)、小雪和小磊一共有多少红花?

5.选择解决: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

6.摆一摆:同桌合作摆学具。

7.列出算式:12–8=4

8.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说说个部分的含义。

9.讨论: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还可以怎样提问题。

【小结】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也就是小磊比小雪少得多少红花?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2.

【提高练习】

1.

【拓展练习】

1.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

比___

比___

2.填空。

1)妈妈比小林大26岁,也就是小林比妈妈小()。

2)女同学比男同学少8人,也就是男同学比女同学()8人。

3)16比8多(),也就是8比16少()。

3.

4.

1)小灰猫比小花猫多钓()条鱼。

2)小灰猫比小黑猫少钓()条鱼。

3)小灰猫和小黑猫共钓()条鱼。

※撰写说明:

1、“授课日期”不用写,留执教老师填写。

2、“巩固练习”不少于10道

3、“小测题”设计2~3道,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即可。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题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公园里举行花卉展,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电脑演示)

教学过程说明:结合教材,精心创设“公园花卉展”的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进入新课的教学。

2、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电脑演示)

(二)探究新知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苗圃里有3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电脑出示10、20、30。)

1、整十数加整十数。

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2)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3)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6)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2、整十数减整十数。(电脑演示)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盆紫花?

原来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说明:借助苗圃有许多鲜花的场景图,描述工人叔叔运送鲜花的情节,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爱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巩固练习

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说花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电脑演示)“花花,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解决吗?”“能!”“好!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电脑演示:

1、40+20=60-20=

2、口算:

3+2=4+5=6-4=

30+20=40+50=60-40=

3、

+=+=

注意:若有学生把右图的算式列为4+3=7,教师应让学生讲清道理。

电脑演示: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希望你们能钓到许多许多的鱼!不过,你们可要牢牢的记住,只有得数等于40的路,才是回家的路!

花花拿着鱼竿和水桶来到了小河边,一条大鱼游了过来。谁能帮花花算出鱼身上的得数,谁就能钓出这条鱼。

电脑演示:

70+2020+3070-30

0+8080-50100-20

不知不觉,太阳就快落山了,让我们和花花一起赶紧回家吧!哪条路才是回家的路呢?花花正在犯愁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妈妈的话,得数是40的路就是回家的路。请同学们算一算,哪些式子的得数是40?(学生活动。)

20+30100-60

0+40

30+040-10

90-50

30+1070-20

50-10

20+30

70-30

40+30

10+30

60-40

教学过程说明:运用多媒体把“小猫花花”的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展示了小猫花花出发、钓鱼、回家的连续场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四)评价体验

你学到什么?

反思:

运用多媒体把“小猫花花”的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展示了小猫花花出发、钓鱼、回家的连续场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课题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一、教学目标

4、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5、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境图)、小棒若干。

四、教学过程

(五)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40+2

50+3050+3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教学过程说明: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课本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六)新授

3、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境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a)数学书有多少本?

b)语文书有多少本?

c)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d)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5、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a)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各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530+835+308+3

(2)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35+3、35+30得多少?先独立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4)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请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上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i.先摆5根小棒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ii.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根、36根、37根、38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iii.先算5+3=8,再算30+8=38。

iv.用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计算35+30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v.先摆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vi.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0:35、45、55、65。

vii.先计算个位上30+30=60,再计算60+5=65。

(课件演示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计算方法的声音。)

(5)小组讨论: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6)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如:

35+3=35+30=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6、尝试练习。

40+17=2+36=

可以把他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7、完成课本第61页“做一做”。

a)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

b)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七)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挑选若干题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一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八)小结

1、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课题三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一、教学目标

1、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1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录音机、磁带、写有算式的26个大苹果、六棵智慧树、2张写有算式的楼梯图、用来进行小组评价的“三星”(智慧星、创新星、合作星)、1张写有思考题的智慧王国图。

学具:写有口算题和思考题的练习纸(每人一张);每组准备1块小黑板、1支白板笔,用来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小印章。

四、教学过程

(一)纠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年级一班的“小小玩具店”正式开业了,我们先来看一下都有哪些玩具,好吗?[教师出示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大赛车(40元)、小轿车(2元)、飞机(6元)、布娃娃(30元)、小狗熊(3元)、大花猫(20元)。]

师:都有哪些玩具,价格是多少?(学生回答,要说明礼物是什么以及它的价格。)

2、这些玩具都有自己的价格,你们要想得到它必须怎么办?(生:用钱买)在每个组的信封里还有一样东西,倒出来看看是什么?(生:人民币)

师:数数看,有多少人民币?(学生合作数人民币,并报总数。)

1组:35元2组:35元

3组:29元4组:87元

5组:64元6组:38元

师:你们小组商量一下要买哪种玩具?

3、能根据玩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总数,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出数学问题:)

生1:我们组一共有35元,买一辆小轿车要用2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生2:我们组一共有35元,买一只大花猫要用2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生3:我们组一共有29元,买一架飞机要用6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生4:我们组一共有87元,买一个布娃娃要用3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生5:我们组一共有64元,买一辆大赛车要用4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生6:我们组一共有38元,买一只小狗熊要用3元,提出的数学问题足:还剩多少元?

4、要想解决“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5、展示大家列的算式:请每组的代表把小黑板放在前面。

1组:35—2=2组:35—20=

3组:29—6=4组:87—30=

5组:64—40=6组:38—3=

(二)交流合作学习新知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1)我们先来帮l算一算。挂起1组的小黑板:35—2=

(2)那么35—2得多少,应该怎样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分组讨论。)

(3)请一个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可随机进引导。(生:先不看十位,先看个位,5—2=3,再把3和3()合起来,就是33。)

(4)你的这种方法很好,说得也很明白。(这时,教师再征求一下其他组的意见,如果都是用的这种方法,再请一个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5)这个过程大家都明白,谁能用上先算……再算……比较简单地说一说。

(先算5—2=3,再算3+30=333。)

师:×××说得好不好?鼓励一下。你们能不能学着他们的样子说给同学听一听呢?

(6)先请一名中等生说,再请一名学困生说。

(7)教师根据出现的算法与学生一起进行小结,教师板书口算过程(略)。

(8)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算出了这道题。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生:29—6=和38—3=

同桌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订正。

2、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过渡:我们再来看2组的这个题“35—20=”。小组讨论一下。(教师走进小组与学生一起学习。)

(2)请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生1:先不看个位,先看十位,30—20=10,再用10加上个位的5就是15。

(3)师:你说得非常好,淮能比他说得更简单一些。

生2:先算30—20=10,再算10+5=15。

师:和他们方法—样的同学起立,进行表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征求学生不同的意见。)

如果没有其他方法了,让学生集体说,教师把刚才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略)

(4)拓展练习:

师:我们旧来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生:87—30=和64—40=)

对桌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指两名学生说,进行集体订正。

(4)知识应用:

师:前两天,鹿老师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可是我只带了10元钱,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

生:老师遇到的难题是:钱不够了,还需要带多少钱?

师:谁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呢?

生:还需要带16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从书的价格26元里面去掉老师已经带的10元,就是还要带的钱数。我列的算式是:26—10=16,所以还需要带16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谢谢你,明天,我就再带16元去买这本书。

3、小结: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两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同学商量一下。

生:第一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组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都是减法,被减数都是两位数。

生2:都是把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一位数里减去,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卜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去,然后再和一位数相加。(这一点如果学生找不到,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

师:在今后的口算中,大家只要掌握了规律,相信你一定能算得又对又快。

(三)巩固反馈

1、算练习。(共两组)才应学生自评和互评两种评估形式。

在做完第一组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比较上下两行算式的异同,这有利于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

76—4=57—3=68—5=99—6=85—2=

76—40=57—30=68—50=99—60=85—20=

(二)

99—50=87—40=98—5=66—20=36—3=

76—2=48—4=77—60=58—6=89—20=

2、综合练习:玩“摘苹果”的游戏。

教师出示贴有苹果的六棵智慧树(每棵树上贴有6个写有本课所学两种算式的苹果)。

如图:

并说明游戏要求:每个组的小黑板上贴有一个得数,是这个得数的苹果有6个。请小组同学合作根据自己的得数接力摘苹果,最后教师评定。全对的小组可获得合作星。

(学生按要求玩游戏。)

3、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练习:玩“爬楼梯夺智慧星”的游戏。

教师任选两组学生进行比赛,根据口令同时接力做题,先做完的小组获智慧星。

4、思考性练习:去智慧王国做题。学生随音乐做小燕子飞的动作来到智慧王国。

教师打开智慧大门出示思考题。

想一想:下面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

39—10>()

95—()<55

64—()=84—()

(这一题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留给学生课下完成。)

(四)课堂总结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2、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发言。

3、结语: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反思:

在和学生的相互合作中,学会了这么多知识,效果很好。

课题四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实物玩具、卡片、投影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口算卡片)

11—5=36—4=29—3=

16—8=12—4=13—6=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老师带来—些玩具,大家看看(出示实物玩具,并贴好商品价格。)

洋娃娃(45元)玩具小熊(6元)恐龙模型(5元)

绒毛小兔(3元)电动狗(24元)玩具汽车(36元)

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要是有—些零花钱想买这样的玩具,你想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三)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减法算式。

师:小明只有8元钱,他可以买些什么?

生1:可以买玩具小熊。

生2:可以买恐龙模型。

生3:可以买绒毛小兔。

生4:还可以买一个恐龙模型和一个绒毛小兔。

师:可他想买一辆单价是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6—8=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6—4、29—3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6—4、29一3等算式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呢?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方法。(教师巡视。)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在投影上展示并说算法。

算法一:从10根小棒里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6根合起来是28根,10—8=2,26+2=28

算法二:从30里拿出2和6合成8,30—2=28

算法三:8—6=2,30—2=28。

算法四:把36根小棒分成20各和16根,16—8=8,20+8=28。

算法五:从30根里拿出8根还剩22根,22+6=28。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板书:36—8=28

教师:在计算时,有很多的算法,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的又对又快就可以了。(指题)这样的减法算式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

(四)练习反馈

1、基本练习:(出示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其中指定两题说出自己的算法。

32—5=46—9=57—8=40—5=

2、实际应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些玩具,小明只有8元钱,如果想买一个价钱是45元的娃娃,还要攒多少元呢?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游戏:摘苹果。

秋天到了,苹果熟了,同学们到果园里摘苹果,树下放着三个筐,筐上分别写着73、56、48。同学们把带有算式的苹果,算出结果,然后摘下放到响应的筐里,每个小组里讨论出结果后派一名代表上前。

4、应用体验:借乒乓球。

学校开展乒乓球比赛,老师有一盆乒乓球,一共46个,同学们可以借球进行练习。每组同学共同商量各派一名代表,借几个,要算出剩几个?并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活动情况教师板书算式。

如46—3=4343—6=37

37—5=3232—4=28…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课上自己表现如何?哪位同学表现较好,好在哪儿?

课题五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5、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6、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7、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4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圆形5个,三角形10个,红花20朵。

四、教学过程

(六)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高兴吗?王老师今天也非常高兴,现在咱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师生鼓掌欢迎。)

师:小朋友们,掌握很热烈,但不够整齐。请听一听,王老师是怎么拍的?拍了几下?(教师有节奏地拍4下)。小朋友学老师的样子,拍6下。

师:根据刚才拍的,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我们比老师多拍了几下?

师:你知道吗?

生1:我们比老师多拍了2下,因为6比4多2,列式:6—4=2。

生2:老师比我们少拍了几下?少拍了2下,列式:6-4=2。

生3:老师和小朋友一共拍了几下?6+4=10。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今天咱们来研究第一和第二种情况。课件显示:

6下比4下多2,6-4=2,

4下比6下少2下,6-4=2

2、摆一摆。

(1)请小朋友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5个△。摆完后,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生:○和△同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这样摆的:○○○○○,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正好就看出他们同

△△△△△

样多。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

(2)请小朋友继续摆:第一行5个○,第二行摆7个△,如图:

○○○○○

△△△△△△△

看着你摆的图,谁能提出问题?

生1:△比○多几个?列式:7-5=2

○比△少几个?列式:7-5=2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咱们来进一步学习这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学生齐读。

(七)探索学习

1、课件出示下图,教师讲解:同学们,这是前四周小组得红花情况的记录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1组:

2组:

3组:

4组:

生1:我看出了1组同学得红花最多,他们表现最好。

生2:3组表现差一点,得的红花数最少。

生3:我知道了1组共得了11朵红花,2组得了8朵,3组得了6朵,4组得了10朵。

教师边听边板书上每组得红花的数量。

生4:我看出了1组的红花比2组多3朵。

2、师:小朋友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红花学具,摆出1组和2组的所得的红花情况,好好看一看1组比2组多得了几朵。

学生动手操作,摆出如下图形。

1组:

2组:

生:1组比2组多摆了3朵。从图上可以看出,1组得的红花左边部分与2组同样多,右边部分是比2组多的3朵,所以说1组比2组多摆了3朵。

师:你回列式吗?

生:11-8=3(朵)。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师:刚才小朋友们回答得都很好!现在请小朋友看着这四个小组的红花图,现在我要请你当老师提出问题,你还可以找一名同学回答。

学生提问、回答、活动。

3、比较关系。

师:刚才的小老师当得好,学生做得也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们看板书,小组讨论:求1组比2组多几与求2组比1组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1组比2组多几,2组就比1组少几,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罢了。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

(八)巩固练习

1、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森林中发生的一件事(电脑出示):

2、在咱们学校体育节的跳绳比赛中,咱们绿队有两个小朋友表现非常出色,咱们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图。)

(1)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几下?

(2)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几下?

3、看到咱们比赛这么好玩,小猫们沉不住气了,它们每人拿来一只小桶,一根钓杆,你猜它们要比什么吗?对,钓鱼比赛。现在看图,你能提出问题吗?小组比赛“星级合作小组”评选,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解答得好?

讨论汇报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评价鼓励,评选出“星级合作小组”。

(九)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都可以用大数减去小数来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同的。

反思:

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课题六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目标

8、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9、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十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汇报表。

四、教学过程

(十)分类整理

1、出示一组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25+839+4036+759+2

50+1621+642+347+30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生:加法运算题。)(板书:加法)

师: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一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种:a.25+82l+636+759+242+3

b.50+1639+4037+40

第二种:a.21+642+3

b.25+836+759+2

c.50+1639+4047+30

师:告诉小朋友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好吗?

(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在下面计算过程中再继续分。)

(板书:两位数家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2、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师: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

(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突出进位加法。

师:(指25+8)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

生1:5+8=1320+13=33

生2:25+5=3030+3=33

……

(3)练习:

师:这一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类题?

找学生出题大家回答。

(二)分小组活动

1、谈活明确任务、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总结呢?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

每个小组都有这样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小朋友合作完成。

2、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在巡视中,教师可以适当提示:瞧,这一小组四个小朋友配合的真默契,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还有一个当小老师检查对错呢!

3、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们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一评。(把汇报表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小代表做讲解。重点提问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

课本上有这样一组题(P78第1题),请直接写在书上。比一比谁做得又队又快。

(四)作业

第79页的第1题、第2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十课时小括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直接说得数。

15-6=17-8=5+4=8+4=

5+6=11-4=

2。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出示课件: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拿出图片,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10-(2+3)=

引导学生计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板书设计:

小括号

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10-2-3=先算10-2=8,再算8-3=5。

10-(2+3)=先算2+3=5,再算10-5=5。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计算,并说明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单元教学重点:在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4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想一想。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自己试着写一写。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15---P16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
2、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4、5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指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3、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6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5、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7题。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9、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1题。
(1)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2)说说题意,该怎么买?有几种买法?独立列式。
(3)独立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8例1,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18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四、布置作业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9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1、2、4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6、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第七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教学内容:
课本P23例4、例5
教学目标:
1、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4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
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
(二)教学例5
1、出示题目,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小结方法。
(三)、完成第24页做一做。
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四)、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4,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八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5---P26,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练习四第3题。观察题目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独立列式。
2、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
3、完成练习四第7题。观察图中的信息。说说优惠的意思,和同桌交流问题。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少得几票?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四第6题。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五、布置作业

第九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课本P27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8+9-1324-10-720+30+10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2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8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五、布置作业

第十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课本P28例3、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一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
课本P30-31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0练习五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五第9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独立列式,反馈。
4、完成P31练习五第13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0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1第1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5、完成第12题。说说题意,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6、完成第14题。讨论思考方法,交流算法。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十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32例5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看,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2、知道了什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3、怎样解答?
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
14-5=9(人)
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人)
4、解答正确吗?
5、小结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做一做
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完成P33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练习六第3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三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
课本P3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3练习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3练习七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六第5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4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第7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2、完成P37第6题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问题独立列式,交流反馈,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十四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5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7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6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七第5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7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6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7第9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

第9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笔算的方法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难点:能够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二、旧知学习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学教材第101页第1题。

(1)指名读题。

(2)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笔算加减法应注意: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3)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

30+24+48= 75-26-35= 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里能填几。

4.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解答过程。

5.小朋友跳绳。

小强 小青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 1 )小强比小丁少跳了多少下?

(2)小强和小青一共跳了多少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的计算相信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板书笔记】: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笔算加减法应注意: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计算过程是比较困难的,从多个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就是在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断地补充同学的观点的过程中使表述更加清晰,学生是在复述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数学语言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想法成为课堂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是我们一线教师要努力的方向。

《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减法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