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数学动物聚会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8

二年级数学动物聚会导学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动物聚会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动物聚会
【学习内容】课本P22—23
【学习目标】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相同数连加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事例体会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学习重、难点】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知识链接
5+5+5=()×()9+9+9+9+9=()×()
4×3改写成加法算式或______________
5×4改写成加法算式或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
导学释疑:
1、小朋友,秋天到了,满山遍野的果实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决定开一个“庆丰收”的联欢会,你们看,都有谁来参加?能够将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小伙伴们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
请解决以下问题:
(1)每个盘子里有6个桃子,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2)每群小鸟有3只,3群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

(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

(4)如果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萝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萝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萝卜,一共拿来几根胡萝卜?

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呢?小组讨论一下。

2、想一想,连一连
3、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提出两个问题

【当堂检测】——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升平台
1、学生独立完成P23练一练错题改正及整理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能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

精选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森林聚会》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森林聚会》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理解平均分,课本第48~5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用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那种小动物?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想知道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来没来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新知:

1.师:好热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表述看到的)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有关平均分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当学生提到把竹笋分给每个学生同样多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板书:同样多)

4.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5.师: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

6.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可能出现:

生1:我用10根小棒代替10个竹笋,先给大熊猫1个,再给小熊猫一个;然后再拿1个给大熊猫,再拿一个给小熊猫。一直分完,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生2:先拿2个给大熊猫,再拿2个给小熊猫,然后再拿2个给大熊猫,拿2个给小熊猫,剩下2个一只一个,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生3:先拿5个给大熊猫,再将剩下的5个分给小熊猫,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生4:先拿3个给大的熊猫,再拿3个给小的熊猫;剩下的4个每只再分2个,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7.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虽然分法不同,但两只熊猫分到的竹笋都是5个。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8.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吗?

(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分法。)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

教后反思: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分一分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动手操作的乐趣表现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二年级数学上册《森林聚会练习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森林聚会练习课》教案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理解平均分,课本第5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用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2分石榴。

你能把这些石榴平均分吗?自己分分看。

2、自主练习3。

动手做一做,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方法。

3、自主练习4。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利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让学生从直观和真实感受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为除法意义的认识打好基础。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

教后反思: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分一分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动手操作的乐趣表现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二年级数学上册秋游导学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秋游导学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秋游

连减运算

【学习内容】教材P4-5

【学习目标】

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

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重难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引导】

问题引导错误改正及整理

(必须抄写题目)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知识连接:用竖式计算。

85-23=50-39=100-56=

预习检测:

(一)观图,获取信息。

(p4图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出示并解决问题。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合作探究-------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

1、(p4图2)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2、(p5第3题)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3)四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多少本《小故事》?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

1、(p5第1题)

(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

2、用竖式计算

77-33-25=96-39-45=100-91-8=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能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联欢》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联欢》教案

3课题信息窗2---动物联欢

教学内容:理解除法的意义,教科书第51~53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森林里小动物联欢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你们想参加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小动物联欢情景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们有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其它问题收入问题口袋。)

除法问题:

1、12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

2、30只松鼠,怎样分组?

3、6只小猴分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探索新知。

(一)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

(二)12个小动物怎样排队?

1、.师:12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他们该怎样排队呢?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学生利用学具摆出各种情况)

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3、师: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排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各种平均分的结果)

可能出现:

(1)每4只一行,,排3行;

(2)每3只一行,排4行;

(3)每6只一行,排2行;

(4)每2只一行,排6行。

4、师:我们刚才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分法用什么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会发现:其相同点都是把12只小熊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

(三)30只松鼠怎样分组?

1、.师:刚才我们帮小熊排好了队,那么30只松鼠怎样分组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助小松鼠分组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

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种方法
(1)30只松鼠,若每组6只,可以分成5组,若每组5只,则可以分成6组。

(2)30只松鼠平均分成6组,每组5只;若平均分成5组,则每组6只。

2、师:谁愿意把你的分组方法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四)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

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帮小松鼠分了组,小松鼠非常高兴。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用算式该怎样表示呢?

1、教师向学生介绍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各部分的意义。

教师边介绍,边板书:

30÷6=530÷5=6

2、.师:谁知道这两个算式怎样读?它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请会的学生介绍,也可由教师介绍)

3、师:“小熊怎样排队?”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五)小猴子怎样分组?

师:瞧,小猴子急了,请同学们来帮小猴子分一分组,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好吗?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集体交流时说出师怎样分的,用算式怎样表示,介绍算式个部分名称及意义。)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连一连,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第二题:圈一圈,填一填。

(1)与同位说说怎样分

(2)说说你的想法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

教后反思: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学生初步理解了除法的两种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运用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请客导学案


小熊请客
【学习内容】教材P38—39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难点】
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9串有多少个红果?
数一数,填一填
红果串数123456789
红果个数
你能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
1×4=4一四得四2×4=8二四得()
3×4=()三四()4×4=()四四()
4×5=()四五()4×6=()四六()
4×7=()四七()4×8=()四八()
4×9=()四九()
反馈检测:
1、连一连
3×8129+9
6×2246×3
3×6186+6
3×4204×6
5×410+10
2、填入“<、>、==”
4×3○124×7○275×4○15
4×6○221×4○32×4○10
3、解决问题:
(1)、一件衣服钉4个扣子,25个扣子能钉6件衣服吗?

(2)、一个星期爸爸上5天班,4个星期爸爸一共上几天班?-

错题改正及整理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能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
目的目标: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成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一。第1~4题。
四、总结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7×8=56
56÷8=(7)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口诀:七(八)五十六
教学反思: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作为基础,这部分的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效果不错。
第2课时
目的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重点: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1----9的乘法口诀。
2、视算
6×312÷435÷74×45÷51×714÷21×16÷342÷62×68÷23×36×47×41×230÷549÷76÷121÷34÷24÷47×73×1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42÷6=?15÷5=?
二、练习:做练习十一5~12题
第5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第6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7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第9、11题:(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
(3)列式计算。
第8、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三、总结。
教学反思:注重数学说理的训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正确运用。
第3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6=21÷7=18÷6=42÷6=4×6=
4×7=49÷7=5×5=6×6=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教学反思: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第4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一、复习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1)有几条船?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
(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4÷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特别是等号的位置。
(二)比较
1、让学生把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三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4、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1)6×24(人)(2)6×4÷3
24÷3=8(人)=24÷3
=8(人)
教学反思: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
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目的要求: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
1、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小组为单位,最内选适当的题目列出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二、练习十四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三、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做家务导学案


做家务
【学习内容】教材P32—33
【学习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
难点:学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1、直接写得数
5×3=4×8=5×5=
9×2=3×5=5×1=
2、今天,我们来了解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在家帮助过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3、小明跟你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这个星期天,小明家来了9位客人,他主动给客人端茶、拿水果。吃饭前,又帮着摆碗筷,看看小明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一起帮小明摆一摆,

【合作探究】---------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
1、摆一摆,数一数。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
有几双123456789
有几根
2、照样子写一写,编一编。
表示算式口诀
1双筷子有2根1个21×2=2一二得二
2双筷子有()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筷子有()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筷子有()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筷子有()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筷子有()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筷子有()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筷子有()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筷子有()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升平台
1.计算6×2和2×6时,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2.3乘2得(),再加1得().
3.4个2相加是(),再减5得().
4.5×2=2×4=5×2=
6×2=2×9=4×2=错题改正及整理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能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导学案


课间活动
【学习内容】教材P34—35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场景,能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环境中,掌握并灵活应用2、5的乘法口诀。
难点: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熟练掌握2、5的口诀。
【学习过程】

预习任务:
1.直接写得数。
2×3=3×3=2×2=2×1=
2×5=口诀:________3×5=口诀:________

【合作探究】---------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
1、观察课本34页主题情景图,找数学信息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哪些问题?(至少写出两个数学问题)
2、观察课本34页说一说,算一算。你能说出这些题目的意思吗?我们能从中发现那些数学问题?(试写出一个并解答)

【当堂检测】——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升平台
1.一共有几只小鸡?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
2.计算。
5×5=3×5=2×5=5×1=
5×4=5+5=4×5=5×3=
3.把口诀补充完整。
五九()()得五()十六
()二十()一十三五()
4.填空。
(1)一条红领巾有()个角,5条红领巾有()个角。
(2)一只手有()根手指,一双手有()根手指。
(3)1面国旗有5颗星,()面红旗有40颗星。错题改正及整理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能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联欢练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联欢练习》教案

4课题信息窗2---动物联欢练习

教学内容:理解除法的意义,教科书第53页。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第3题:分一分,记一记。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3,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第4题:分一分,填一填。

(1)与同位说说怎样分

(2)说说你的想法

3、学生自己完成自主练习5,教师集体订正。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

教后反思: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学生初步理解了除法的两种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运用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本课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求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表格一组4张;动物图数只;幻灯片若干;奖品若干,大豆两瓶(300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
1、一阵雷雨过后,天气晴朗极了,森林中的许多小动物都出来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多媒体图画)谁来介绍一下?小动物在什么地方玩耍?都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都在做什么事情?
3、我们现在来填填已知条件的数量是多少!(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小鸭□只松鼠□只孔雀□只
猴子□只小鸟□只小鸡□只
意图:通过在晴朗的天气里许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为题,这时学生都乐于玩耍。在探究性学习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探求性学习
1、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提出数学问题吗?(请其他同学回答)
(过渡语言)有几只可爱的动物来到我们的教室,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知识,我们看看它们是谁?(在黑板上粘贴小猴子和小鸭的图片)
学生观察,分别数出有多少只?
指导学生按下面的步骤画图:
用3个圆圈代表3只小猴,用6个圆圈代表6只小鸭;把小鸭3只一组、3只一组地圈在一起,这样6只小鸭被等分成2组,每组小鸭的只数与小猴一样多。
猴子:○○○
小鸭:○○○○○○
注意观察: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订正:2份)请再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怎么表示?
学生回答,教学板书:6÷3=2
教师总结:猴子有3只,小鸭有6只,按每3只为一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我们发现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书:小鸭只数是小猴的(2)倍。
讲解语言: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做一做,生生互动
每人发一张表。小组活动,用画图和列式两种方法解决小鸡数是松鼠数的几倍。
教学语言:请同学们注意,现在要求小组合作,用手中○代表松鼠、小鸡,摆出它们的数量;然后圈一圈,观察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后,填空列式。
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
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比如你问我答、我问你答。
小结性语言:每2只一组,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4倍。
3、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
(实物投影出示问题)
小结性语言:我们通过前面的练习知道了这样的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份另一个数那么多?用除法来计算!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道题;教师读题一遍。
鸭子数是松鼠的()倍。□○□=□
猴子数是孔雀的()倍。□○□=□
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
学生口头提问,教师板书:
小鸭的只数是松鼠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鸭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猴的()倍。
……
先在小组内说说用算式怎么表示。然后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你回答得棒极了,哪组还有更好的?)
三、课堂练习。
1、教学语言:翻开教科书p47找到“练一练”第1题。
老鼠数是小猫的□倍。蜻蜓数是蝴蝶的□倍。
□○□=□□○□=□
⑴先自己仔细看第一图和第二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就用学具画一画,圈一圈。
⑶学生汇报,集体评价。
2、教学语言:现在找到“练一练”的第2题。
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倍
□○□=□
⑴先自己仔细观察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说了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填空列式。
⑶师生共同总结:用9个小圆片代表淘气有9个南瓜那么高,用3个小圆片代表机灵狗有3个南瓜那么高。9个南瓜里面有3份3个南瓜,所以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3倍。
3、教学语言:找出“练一练”第3题。
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见下表。
⑴下雨□天,晴天□天,多云□天。
⑵晴天的天数是下雨的□倍。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
4、思维拓展
出示两个装有大豆的塑料瓶。第一瓶装有100粒大豆,请你猜一猜第二瓶装有多少粒大豆?(第二瓶装的大豆是第一瓶的2倍)
学生观察汇报。
四、课堂评价
评出这节课听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奖励小红花。
五、课堂小结
小结性语言: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一种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么多?所以用除法来计算!好了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本领,就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学会了解决。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和它们友好的相处下去。
(附)板书设计:快乐的动物
猴子图:○○○
小鸭图:○○○○○○
小鸭只数是小猴的()倍?
(想: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个3只小猴那么多?)
□○□=□
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想:8只小鸡里面有(多少)个2只小松鼠那么多?)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马上就是新年了,你们打算怎么过年这?
学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决定今天这节课带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示场景,学生兴趣盎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
师:瞧!有这么多好玩的,我们先到数字宫去一玩。
课件显示:
学生同桌讨论,指名回答:12和21。
2.合作探究。
师:(课件在原基础上加一个3)如果是1、2、3三个数字呢?能编出几个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动手摆一摆,组长把大家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答题卡上。比比看,哪个组找的最多。
(活动开始,教师巡视。)
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台汇报,将答题纸展示在投影仪上。
师:有的组摆出了4个不同的两位数,有的组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你们是怎么摆的?有什么好办法?
(鼓励方法的多样化,对各组的不同方法进行肯定和表扬。)
结合发言,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选出优胜组。
师生共同归纳:用数字排列组成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确定十位上的数,然后考虑个位上有哪些数可以与其搭配。
板书: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
3.握一握。
师:刚才各组同学都合作得非常好,大家真了不起!(走到优胜组旁边,伸手和优胜组的4名同学握手)向你们表示祝贺!
师:握手是我们见面时表示礼貌的一种方式,提到握手啊,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如果组内的4名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学生进行猜测。)
师:究竟是几次呢?请大家互相握握看吧!
请一个组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一起数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乒乓球赛。
师:这里在干什么?
(课件播放录像片段:乒乓球比赛。)
师:三个运动员每两位只打一场,他们要决出冠军需要进行几场比赛?
如果老师也参加进去呢?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2.搭配服装。
师:激烈的比赛结束了,马上就要进行颁奖典礼了,这里有两件衣服和两条裤子,同学们,获奖选手可以怎样搭配衣服呢?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拿出学具卡片,独立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投影展示,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
师:你想让他们穿哪套呢?你是怎么想的?
3.付钱问题。
师:为了奖励获奖运动员,组委会决定给他们买一份特别的奖品。
(课件出示奖品盒以及标价:5元。)
现在有一张5元,2张2元、5张一元,可以有几种拿法?
学生摆学具,上台汇报,教师及时进行表扬。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2、在观察、猜测等活动,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以及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习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学习关键: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有两本书语文和数学,小明拿的不是数学,小红拿的是()

二、探究与交流

自学课本第109页例1,完成下面各题。(学法指导: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回答的最精彩!)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分别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请先独立思考,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方法,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三、自我挑战:

1、小东、小雨、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东玩。小东、小雨、小伟各是几班的?

2、有三种水果,请根据动物们说的话,猜一猜,哪种水果最重?哪种水果最轻?小猴说:“香蕉比桃重”。大象说:“苹果比桃重”。小兔说:“苹果比香蕉轻”。

3、(选做题)小鹿、小松鼠、小猴和熊猫在动物园里玩跷跷板,你能判断出谁最重,谁最轻吗?四、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学习了______,我的收获是_______。

动物聚会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动物聚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并以此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脑、认真计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林中之王”虎大哥快过生日了,大家想借此良机把林中的小动物召集在一起聚一聚,高高兴兴地为虎大哥祝寿。这一天终于到了,小动物们带上了生日礼物,来到虎大哥家------
二、上课
1、说一说
请仔细看图,说一说你发现了那些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口述板演。
2、做一做
先独立解答上述数学问题,然后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
3、想一想
一共有几只小鸟?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汇报
4、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
5、说一说
(1)看图,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2×3在每幅图中表示的意义。
(2)指名汇报。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3题。
2、综合练习
选择题
4+4+4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A.3×4B.4×3C.4×4
把5×4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A.4+4+4+4+4B.5+5+5
C.5+5+55+5D.5+5+5+5
(2)有12条鱼,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分给几个人呢?
(3)5人吃饭需要准备几根筷子?
()×()=()
(4)星期天家里来了一些客人,小红准备了14根筷子,想一想吃饭时一共有多少人?
()○()=()
(5)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伴说一说。

《二年级数学动物聚会导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