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认识分米》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8

《认识分米》教学设计。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分米》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认识分米》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和毫米,并初步掌握了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所指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米和厘米接触比较多,特别是整米,整厘米的数,而对于分米接触相对较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实际物体的测量在头脑中建立起分米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体验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在操作中重点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认识到量某些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为测量单位。在测量过程中逐步理解单位的实际意义,并且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关系,能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比较。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掌握1分米=10厘米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课堂练习题、1分米长的吸管、硬币、红包、明信片、勺子、西瓜霜润喉片药盒。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师:我给同学们放一小段动画片,但是同学们看完后要回答老师的问题,你喜欢里面哪个人物?那你为什么喜欢他呢?
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
提问学生喜欢里面哪个人物,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通过这个问题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是这样子的。教师朗读下面课件的内容。
出示课件:
小朋友在一起讨论动画片《西游记》中的人物。小明说:“我喜欢孙悟空,他有火眼金睛。”小红说:“对,我也喜欢孙悟空,最喜欢他手里面的金箍棒。它能伸能缩,可长可短,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甚至1毫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师:从刚才的谈话中,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厘米、毫米和米。
请大家用你们的小手比划比划,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呀?
指名学生分别比划米、厘米和毫米这三个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比划米要张开自己的怀抱,厘米就像我们手指甲这么长,毫米就像一个硬币那么厚。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说,师板书: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师:谁能为这些长度单位排排序呢(从大到小)?
(生说,师板书: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在米和厘米之间为今天学的分米空出位置)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对米、厘米和毫米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在生活中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来,我们来看一篇小糊涂写的日记。
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
今天早晨,我到学校比较早,就和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因为早晨喝粥,所以我从餐具里选了一把1米(厘米、毫米)长的勺子,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完早饭,回到课室,坐在长6厘米(毫米、米)的书桌旁,准备上第一节数学课。
师:小糊涂日记中的这些长度单位有问题吗?你们能帮帮他吗?
师:那我们用之前学过的厘米、毫米来形容勺子,用米、毫米来形容书桌的长度可以吗?(生:不可以)
师:看样子,米、厘米和毫米用在这里都不合适,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师板书课题;认识分米),分米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上课一开始,通过一段小朋友之间的对话对以前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米、厘米和毫米,同时通过一篇日记,让学生懂得了用错单位会闹出笑话,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研究、产生新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促进了学习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估一估,测一测。
(出示吸管)请同学们看看,你能试着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吗?
(指名学生汇报结果)
(1)看来同学们的估测结果各不相同,那么这根吸管究竟有多长,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知道它的确切长度?(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在你的桌子上就有一根和老师一样长的吸管,赶快行动量一量吧。
师:(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测量方法)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好吗?
引导学生复习测量物体的方法:用吸管一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另一端指向几就是几厘米。
师利用课件为学生演示测量吸管长度的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测量已经知道了我们手中吸管的长度是10厘米。那么,像这样的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用一条等式表示为:10厘米=1分米或者1分米=10厘米。(学生齐读该等式,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同学们想一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2分米又是多少厘米?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二)认一认。
(1)观察直尺,看看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你的直尺上有几个1分米?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直尺,并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2)体验: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向老师挥一挥手,然后像老师一样只留出大拇指和食指,把其他手指收回去,然后把刚才那个1分米的吸管放在右手的大姆指和食指中间,像老师一样,然后再用左手慢慢地将吸管抽出来,现在来瞧一瞧,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就是1分米。现在把这个距离深深的记在你的脑子里。现在我们的手很累了,像老师一样活动一下手指,然后再伸出自己的右手,凭着自己的映像用食指和大拇指比划一下,比划完之后用直尺量一量,看看你比划的是不是1分米,如果有差别就马上调整,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1分米。

(三)画一画。
师:我们已经学了1分米有多长,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
师先引导学生说出线段的特点(有两个端点,不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是直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写在课堂练习第1题中。
让一名学生上台板演。
师利用课件为学生演示1分米线段的画法。

(四)找一找。
师:同学们在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除了在格尺上我们能找到1分米的长度,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你能找到吗?让学生思考,说一说身边有哪些物体是1分米的?
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比如:粉笔盒的高度、手大拇指到小拇指的距离、西瓜霜润喉片药盒的长度、小红包的长度、勺子的长度、明信片的长度。
师小结:我们的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很多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答,我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多思考一下,这样你的数学会越来越好。

(五)量一量。
(1)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课桌,小糊涂在刚才那篇日记中说课桌的长是6厘米,同学们都认为是错误的,那到底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呢?请同学们用你们的尺子量一量。虽然同学们手里的尺子不够长,但我相信凭同学们的智慧一定会想到办法的。量完后填在课堂练习第2题中,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可以使用近似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不理解的同学给予指导。
师说:同学们真聪明,可以想出不同的办法去测量书桌的长度,有的同学用尺子最大刻度(比如:15厘米、18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有的同学用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你们测量出课桌的长度是多少?
学生汇报结果。60厘米(6分米)
(2)学生活动:任选两个学具,量一量,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组合作完成: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
测量物体名称长度
例如:数学书的长(21)厘米≈(20)厘米=(2)分米
()厘米≈()厘米=()分米
()厘米≈()厘米=()分米
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完成后小组成员汇报测量结果。

(六)排一排。
师: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把它们排排队吗?
(从大到小是米、分米、厘米、毫米。从小到大是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在开始板书留的空位中填上分米。
师:以前我们学过毫米这个长度单位,但毫米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同样米也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还有一些长度单位我们会在今后学习。

(七)填一填。
课件出示厘米和分米的单位换算,让学生深刻理解厘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以开火车的方式请同学回答下面问题。
1分米=()厘米10厘米=()分米
30厘米=()分米4分米=()厘米
6分米=()厘米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小糊涂日记中的错误,谁能帮他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指名同学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测一测、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量一量、排一排、填一填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的长度概念,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同时借助先估后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实践应用,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这本书长2(),宽14()。
指名学生回答。
2、括号里填的单位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圆珠笔长14分米。()
床铺长2厘米。()
课桌宽4米。()
课本长2分米。()
让学生一起判断,然后指名学生把错误改正过来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填空。
1分米=()厘米
60厘米=()分米
80厘米=()分米
9分米7厘米=()厘米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同学回答,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米的长度概念,比较长度单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合理建构。】

四、深化练习,拓展新知。
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到书店分别买了一本同样的书。喜羊羊量他的书宽是15厘米,美羊羊量得他的书宽是150毫米,懒洋洋量他的书宽是1分米5厘米,他们都说自己的书最宽,请同学们说说到底谁的书更宽呢?
让学生思考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比较大小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加深拓展练习,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比较大小时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五、全课总结,联系生活。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找一找,家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能分米做单位?并动手量一量。jab88.cOM

板书设计:认识分米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编辑推荐

《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米与毫米的认识》”,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柯秀妹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实际活动中经历测量物体的过程,体验分米、毫米的产生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2、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正确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知道米、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比一比谁的眼力好”、“估一估大约长多少”、“猜一猜大约有多厚”等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正确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正确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课
小兔拔萝卜:(让学生体验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毫米
1、观察直尺,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再说说自己的发现。(每个1厘米中都有10个小格)
2、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请每位同学在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划比划。
4、再任意找出两个数,数数它们之间有几个小格?并把它记下来。
(有可能出现:1厘米=10毫米3厘米=30毫米……)
5、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厘米=10毫米)
6、学生量1分硬币的厚度,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猜一猜:大概几页书的厚度是1毫米?再合作验证。
8、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9、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小结:测量比较精细的物品或要求量得精确的时候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如:手表的零件,测量降雨量也用毫米作单位。)
10、每人在袋子里找出一件这样的物品。(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二)认识分米
1、小兔继续拔萝卜:测得萝卜的长是10厘米。
2、谁知道1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板书:10厘米=1分米)
3、国际上把10厘米规定为1分米。从刚才老师的叙述中你听懂了什么?
4、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并和同伴相互交流。
5、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同桌相互验证。
6、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用手势表示时教师要注意作方法上的指导)
7、先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的长度,再比划验证。
8、比一比谁的眼力好: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分米?
9、小组合作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1、同桌合作:喜欢量身上哪个部位都行,并把它记录下来。
2、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再量一量。
3、游戏:我来说,你来“比”。
4、改正数学日记中的错误: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5米高的床上起床后,来到卫生间,拿起16分米的牙刷,9分米的牙杯刷牙洗脸后,吃完早饭匆忙上学去。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80毫米,我以每步4米的步伐走到学校。老师上课了,我拿起14毫米的钢笔和4米厚的练习本认真地作起了笔记。
四、总结回顾强化新知
(1)本节课你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了长度家族四兄弟后,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单位。
(3)用手势比划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4)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量一量整个萝卜的长度。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课题: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课型:预习课课时数:1课时

学案

教案

自学导航

活动一: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1)拿出尺子来认识分米,看看以分米有多长?用手来比一比。

(2)再看看一分米里有()厘米?

(3)想一想分米用()字母来表示?

(4)数一数1厘米中有()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是一毫米。

(5)一厘米里有()毫米。

2、填空

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1m=()cm1dm=()cm

1cm=()mm1m=()dm

活动二:

总结十进制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1、4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你是怎么想的?2、5分米等于多少厘米?你是怎样想的?3、3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你是如何思考的?4、60毫米等于多少厘米?你又是怎样思考的?活动三:填空:3分米=()厘米7厘米=()毫米80毫米=()厘米20厘米=()分米1米=()厘米500厘米=()米5dm=()cm40mm=()cm9cm=()mm60cm=()dm活动四:动手来画一画。1、画一条长30厘米的线段。2、再画一条长2厘米5毫米的线段。3、最后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活动五:拓训练:抢答7m=()dm3cm=()mm90dm=()m60cm=()dm2m=()cm800cm=()m活动六:检测:当堂检测大本p28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二教学过程:1、预习课本p54p55,完成学案活动一到活动五。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先完成的小组选择展示任务。2、展示交流5分钟,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展示20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五的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质疑。

“认识分米和毫米”,及评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7~28页例题,第28~2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提问:你己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1厘米有多长吗?这两个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米等于多少厘米?
2.拿出直尺,指出直尺的0刻度线、1厘米、2厘米、3厘米。从哪里到哪里是3厘。
[评析:通过比划、找刻度等方法唤起学生对已学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二、进行新课
1.教学分米。
(1)出示一个文具盒(长2Ocm、宽l0cm)。提问:猜一猜,文具盒的宽是多少厘米?长呢?
(2)谈话:要准确地说出物体的长度,不能只*眼睛看,可以用直尺量一量它们的长。
让学生动手量。
(3)讲述: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有多长?(板书:1分米=10厘米)
(4)谈话: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1分米的长度?你能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吗?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互相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5)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几分米,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米=10分米)
(6)谈话: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说说各接近几分米?
[评析:由学生熟悉的文具盒的宽和长引出分米的概念,再通过数一数、比划比划、画一画等方法,加深对分米的认识,了解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起分米的表象。]
2.教学毫米。
(1)认识毫米。
谈话:猜一猜数学书有多厚?用尺量一量,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讲述:这本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用厘米作单位,不能准确地量出它们的长度,接着我们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
投影演示:刻度尺上每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请同学们用铅笔尖指一指1毫米,看看1毫米有多长?
谈话: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1分硬币再慢慢抽掉,这时两指之间的空隙就是1毫米。你知道哪些物体厚度大约是1毫米?(电话卡、银行卡、10张纸的厚度等)
(2)理解1厘米=10毫米。
谈话:猜一猜,1厘米里有多少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你是怎么想的?数数看。
1枚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多少枚这样的硬币叠起来是1厘米?为什么?
(3)认识几十毫米、几十几毫米。
提问:从0刻度开始,1毫米在哪里?10毫米、20毫米……80毫米在哪里?15毫米和25毫米在哪里?米尺上5毫米、15毫米等刻度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多媒体演示)
你能画一条26毫米长的线段吗?
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评析:让学生猜测、想像、讨论、观察,可以深化学生对毫米的认识。解决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系统地认识学过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1)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从大到小排一排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长度的?
(2)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这些长度单位,说出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3)讲述:这几个长度单位在国际上还有统一的写法,你们想说说吗?请看第27页横线下边的文字,谁能读出这些英文字母?
指名读后,再一起读一读、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提问: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你是怎样很快看出来的?
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2.量下列物体的长,你认为用什么单位合适。
语文书的厚度;筷子的长度;教室的长;橡皮的厚度;铅笔的长。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第5题。写在书上,同桌相互检查。
4.游戏“找朋友”。大树、筷子、课桌、蚂蚁想跟长度单位交朋友,你们谁愿意做它们的朋友呢?(边唱《找朋友》边做游戏)
一棵大树高5()
一根筷子长20()
课桌宽3()
小蚂蚁身长5()
5.选择题。
(1)哪个物体长度最接近1分米。()
①1根火柴
②1枝粉笔
③1枝毛笔
(2)哪个物体的厚度最接近1毫米?()
①一本《新华字典》
②一本语文书
③一张IC电话卡
在小组内说给同伴听。
6.“想想做做”第6题。
同桌先猜再量,看谁猜得对。
[评析:练习设计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练习形式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评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分米和毫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接着通过猜测、验证,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运用了“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再通过讨论、数一数、画一画、比划、举例等操作活动,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整节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学会学习。

《1米=10分米》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米=10分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米=10分米》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并初步掌握了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前后知识间的内在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通过动手实践理解1米里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体验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在操作中重点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理解1米里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2、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简单的运算。
【教学重、难点】
理解1米里有10个1分米,掌握1米=10分米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准备一把米尺、每组准备10条1分米长彩色的条形卡纸、双面贴、课堂教材、课堂练习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一)练一练,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那些长度单位呢?请大家用你们的小手比划比划,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呀?指名学生分别比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
生: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伸出两臂这么长。
生: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分米,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就是1分米。
生: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厘米,食指宽度这么长。
生:我们学过长度单位毫米,一分硬币厚度这么长。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比划米要张开自己的双臂,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就是1分米,厘米就像我们食指宽度这么长,毫米就像一个一分硬币那么厚。
师:同学们把这几个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序
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生说,师板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出示课件,动物园的管理员帮动物检查身高时,忘记填上了长度单位,我们用学过的知识帮助管理员把长度单位补上。(指名学生回答)
生:长颈鹿长6米。马高140厘米……
师:同学们真能干,接下来我们继续帮助小动物找家,出示课件
生:500厘米高的老虎住在5米高的房子,8厘米高的喜洋洋住在80毫米的家……
(二)画一画,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画一画,完成:
1、画一条10毫米和1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10厘米和1分米的线段。
(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师:同学们画完后,小组进行讨论,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说,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师板书: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生:齐读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对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能发现长度单位内在的换算关系。(巩固知识)
师出示1(?)=10(?)
填上什么长度单位使这个等式成立
生: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生:还有1米=10分米
师:1米=10分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动手探究。
师板书:()米=()分米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量一量,数一数。
1、打开信封,量一量每张小卡纸的长度。
(出示小卡纸)请同学们看看,你能试着测量它多长吗?指名学生汇报结果)
生:每一张卡纸的长度都是1分米
生:每一张卡纸的长度都是10厘米
2、拿出米尺,利用手中1分米长的不同颜色的小卡纸,在米尺上贴一贴,数一数。测量1米=?分米。
(1)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通过团结和作动手贴一贴、数一数,分享学习的快乐。
(2)师巡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3)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指名小组汇报,得出
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
1米=(10)分米
(师板书)
三、实践应用,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做一做
一张长2(),也就是20()。
(2)拼图游戏(答对,出示拼图)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指名回答。
生:1米里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生:我学会了,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师:同学们收获了新知识,学会了自我总结。特别用心,老师也受感染了,希望今后同学们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
板书设计:1米=10分米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里有10个1分米
1米=10分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米、毫米;认识方向;认识角》复习学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米、毫米;认识方向;认识角》复习学案苏教版

复习2认识分米、毫米;认识方向;认识角

复习内容:书本第101--102页期末复习第9--12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感性体验。会确定位置,从而巩固学生已有的对平面图形的直观体验。

2、通过观察、测量、语言描述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的适当选择和方位的确定。

教学难点:能流畅地用语言描述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是和数学有关的。比如辨别东、南、西、北这些地理位置,比如上学的路线,比如物体的测量等。今天的复习就和这些内容有关。

二、方位复习

互动1:书本第101页第8题

1、讲述:小华、小军、冬冬、小芳住在同一个城市。他们的家如图所示。

出示“期末复习”第8题的情境放大图。

2、指一指图中的八个方位。

认清了八个方位,认一认图上有哪些地方?

3、能说说小朋友家与学校的关系吗?

谈话:看来小朋友对方位掌握的不错。你们能说说其他地方相互间的关系吗?谁来说,说对了,全班小朋友送给他掌声。

4、方位都搞清楚了,四个小朋友上学的路线比会说吗?小组里可以先说一说,过会我们全班交流。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路线,全班交流。

评价:说得真不错。

三、长度单位复习

互动2:书本第101页第9题

1、提问: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了些什么长度单位吗?

(1)根据学生说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2)我说一个长度单位,你们能很快用手势表示它的长度吗?

(3)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说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谈话:明确了这些长度单位的长度,我们要选用这些长度单位来填空了。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的吗?

2、出示书本第101页第9题:

一块橡皮厚12(),一张方桌高8(),旗杆高9(),一枝钢笔长16()。

学生独立填写,全班核对。并说明理由。

3、小结:在填写长度单位的时候,一定要在脑海中回忆这件物品的实际模样,再从米、分米、厘米、毫米中选择合适的单位。

四、测量复习

互动3:书本第102页第10题

1、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对长度单位已有所掌握,那么请你们观察这两幅图。

出示第10题,瓷砖和课桌图。

2、提问:你在图中观察到了什么?能不能直接把你观察到的数据填入括号?

3、自己先独立完成,并想想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4、汇报。

评价:小朋友们不仅自己会填,还能用理由来说服人,真不错。

五、画线段练习

互动4:书本第102页第11题

1、谈话:小朋友们会填了,会说了,你们会画吗?请你们先画一条4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35毫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相互检查。

2、学生操作,同桌检查。

提问:画线段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3、观察:哪一条线段比较长?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为什么4厘米的线段要比35毫米的线段长些吗?

六、数角、找角练习

互动5:书本第102页第12题

1、出示第12题第一小题。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共有几个角?

2、你能为图中的直角画上标记吗?

学生操作,全班交流。

3、提问:有几个角?

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余两个角是什么角?

4、教师出示第二小题。

现在你能用三角尺找出图中的三个直角吗?

5、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6、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

七、学习归纳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三)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骤:

一、 巩固复习米和厘米

1.学生猜老师的身高

2. 告诉学生,老师的身高是168厘米,问,那是几米几厘米呢?

3. 问:这里有哪些长度单位?

4. 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5. 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二、 通过自身体验引出毫米

1.过渡语:我们人有身高,我们身边的文具也有身高,同学们看看这两件文具分别有多长?

2.是刚刚3厘米吗?那再仔细观察,估计一下,多余的地方有前面一样的几小格

3.看来同学们的估计能力还是很强的,那现在说一说这块橡皮有多长了吗?回形针呢?

4.用几厘米几小格来表示太麻烦了,今天我们就要学到一个比厘米更小,更精确的单位--毫米。

三、建立1毫米的概念

1.你们知道怎样的长度就是1毫米呢?

2.在尺上找到一毫米,请同学上来指一指(一般会指从0刻度开始的)

那尺上哪里还有1毫米,同旧之间互相指一指

其实尺上每1小格都是一毫米

3.你们知道了尺上1毫米的长度,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4.测量2分币的厚度

5.用手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

6.毕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装进自己的脑袋里

7.你们现在已经认识了1毫米,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四、通过估计测量,建立几毫米的概念

过渡:是啊,1毫米实在是太小了,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却真有用毫米作单位才能测量的物体。

你们瞧!

这幅儿童画里画的是什么啊?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蚂蚁有多长?一粒米又有多长呢?

老师已经把它们画在了作业纸上,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它们各有多少毫米?

现在测一测,看看你们估得对不对?

你是怎么测量的?

五、认识厘米和毫米间的关系

1、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很聪明地从尺上找到了4毫米、6毫米,知道有几小格就.几毫米?那现在你们能不能准确地告诉我橡皮有多长,回形针有多长?

2.又有厘米,又有毫米,如果只能用毫米作单位,那又该怎么说呢?

3.你为什么说是33毫米啊?你怎么想的?

得出1厘米=10毫米

4.请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出1厘米,数数它里面是不是有10小格

5.那回形针呢?共有几毫米?为什么?说清理由

6.即时练习

(1)我们无意间发现了这么大的一个秘密,真是太了不起了,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大发现,完成下面几题?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1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80毫米=()厘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1米=( )厘米= ( )毫米

(2)测一测

看来同学们已经很清楚厘米和毫米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用一用毫米这个单位?

A.估一估,这个四边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只能用毫米作单位,再测一测,你估的对不对?

B.测一测书本的厚大约有几毫米?先估后测

C.说一说,测量什么样的物体的时候要用到毫米作单位?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以前我们就知道如果乱用单位就会出错或者闹笑话,因此我们要合理的运用这些单位,那同学们看看,在( )里该填上哪一个合适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4____

粉笔长75____

楼房高15____

铁钉长50____

大头针长3____

大桥长200____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七、拓展延伸

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存在,以后我们还会学到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学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学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1)师:(录音)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明明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问:在刚才他们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
师:对!我们已经学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1米=()厘米
二、探索实践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量一量:
(出示10厘米的彩条)你估计这根彩条有多少厘米?量量是多少厘米?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也就是1分米=10厘米(板书)
2、认一认,画一画
(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出1分米有多长)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同桌互相看一看,(学生画一画1分米)。
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手机、插座的边长、软盘的边长、粉笔长……)
3、体验:
(1)(出示20厘米的彩条)量量是几分米呢?
问:30厘米、80厘米是几分米呢?
推想:这把米尺的长度有几个1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分米)
1、师:看一看“数学书”的厚度,你估计它有1厘米吗?1角硬币的厚度呢?
师:长度不到1厘米用什么作单位呢?就需要比它更小的单位“毫米”计量
2、小组学习
(1)(出示放大的尺)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请你在尺上找出来。
(2)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3、实践:(1)先估计,再动手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5~6毫米
(2)先估计,再动手量一量1元硬币的厚度:2毫米
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呢?(学生拿出1元硬币或一张卡,用摸一摸,捏一捏,这个厚度大约一毫米。)数出10张纸,量量厚度是多少?
想一想:哪些东西的长度或者厚度可以用毫米来作单位?(测量降雨量、尺的厚度、蚂蚁的身长……
4、看书:
(三)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新朋友?(出示课题)现在已经知道了哪几个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几个长度单位还可以用字母m,dm,cm,mm来表示,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在书上找一找有关介绍。
做一做,一个学生比画,其余学生点评比画得是否正确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写出两幅图的测量结果
交流:图中橡皮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回形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书上做,集体讲评
4.“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先观察找出最长的线段
(2)再分别用尺量一量,反馈结果。
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说说米、分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吗?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四)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四)”,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四)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1、做一做及练习一第1、2题。

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本节课内容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编排的。从知识方面来讲,学生有了米、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但是,学生对于物体测量的认知只限于整米、整厘米的数,如果不是整厘米数的测量,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这种认知冲突下,学习“毫米的认识”,能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会用毫米作为测量物体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 = 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一把直尺、学生卡一张、光盘一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

3.那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

4.填上合适的单位(课件演示,指生回答)

5.请同学们看一看,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厚是多少?(生:1厘米)请同学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厚的实际长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生:大约1厘米)

6.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7.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游戏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在活动中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为新知的出现做好铺垫】

二、 动手操作,认识新知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个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1cm=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 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 )毫米 5厘米=( )毫米 70毫米=( )厘米

(6)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个小格,是6毫米)

2、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1毫米的长度观念。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长?拿出一张光盘,看一看,摸一摸。这张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小魔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盘,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宽度大约1毫米。让学生反复做一做,加深对1毫米的认识。)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近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学生卡的厚度)【通过多次的直观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概念从实际中来,便于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小的物体)

(4)生活中的毫米:

①1角硬币、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

②人的手指甲大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大约20天长1毫米。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到毫米。

三、解决问题,拓展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或数。

一只蚂蚁长约3( )。

一本字典厚70( ),也就是( )厘米。

2.请量一量下面各图的长度 (内容见练习纸)

学生量出橡皮、回形针、铁钉的长度并填空。

3.先判断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量一量,看你的判断对不对。

学生完成P5第1题。

4.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学生完成P5第二题。

5.动动手:

拿出你喜欢的一种文具或者物品,量一量它是多少毫米?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说一说你有什收获?

(开心。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硬币、磁卡等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知道了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就可以用毫米表示;还知道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是: 1厘米=10毫米。)

【板书设计】

毫 米 的 认 识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2毫米=1厘米2毫米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八)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八)》,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八)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单位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谁来说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请大家比画比画,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呢?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归纳总结: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同学们学得真棒!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出示课件(平均分成10份的1分米的线段放大图)。

教师指出:10厘米的这一段就是1分米。

问:观察图,思考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1分米=10厘米)

(2)学生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尺子上的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再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从手腕到指尖有没有1分米,以加深学生对1分米长度的感性认识。

(3)请同学们在自己或同伴的身体上找一找“大约1分米”的地方。

2.自主探索分米和米的关系。

(1)猜想。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1分米等于10厘米,那你们知道分米和米有什么样的关系吗?先猜猜看。

学生有可能说出因为米是比分米大的长度单位,既然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应该等于10分米。

(2)验证。

方法一:利用课件出示米尺的放大图,先让学生找出从零刻度线到1米间的长度,再让学生数一数1米里面是不是有10个1分米长的线段。

方法二:教师用米尺把1米长的线段画在黑板上,然后从0刻度起每数出10厘米做一个记号,一直数完,使学生直观看到1米等于多少分米,得出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方法三:因为1米=100厘米,100厘米中每10厘米就是1分米,所以100厘米=10分米,因此1米=10分米。

(3)明确:1米=10分米。

【教师小结】为了测量的方便,在量稍长的物体的长度时,可用分米来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要用米作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灵活地选用合适的单位。

3.单位之间的换算。

2厘米=()毫米 80厘米=()分米

你能将厘米和毫米、分米进行换算吗?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后指名反馈。

4.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3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五的第3、4题。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说说你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鼓励他们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或小组合作商量解决。例如: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由于课桌比较长,有的同学直尺不够长,小组同学协作作上记号,再将几次测量的结果相加;有的将几把尺子合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的结果相加。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例1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而且对于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因此在教学时,注意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活动,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毫米和厘米的换算。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哪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用厘米呢?为什么?

2.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几厘米?谁来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1厘米?

3.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①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②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③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①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②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

2.感知毫米。

(1)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

师:谁来说说1毫米有多长?

学生发言。师总结:在刻度尺上,每个1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这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大家用手比一下1毫米有多长。

(2)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2毫米是多少呢?哪位小朋友上来指一指。3毫米呢?5毫米呢?13毫米呢?同桌间指一指。

小结:尺上1小格就是1毫米,几小格就是几毫米。

3.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大,还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

(2)师:那它们有什么关系呢,仔细观察自己的刻度尺,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在刚才的观察和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一个什么规律?出示1厘米=10毫米。

【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第22页“做一做”。

2.画一条比3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床长2()桌子高10()

从家到学校500() 橡皮长30()

文具盒厚4() 6层楼房高20()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一)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一)

教学设计:教科书第21~2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3、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体念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

1分硬币、各种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境图,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你能用身体中的尺表示吗?

3、 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毫米的产生

1、估一估

师:【课件1、出示课本书图】请同学们拿出数学书估一估我们数学书的长、宽 、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说说你估计的是多少?

生:。。。。。。

师: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生:用尺子量。

2、量一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在小组内进行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分别是多少厘米?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卡纸上。

生:测量并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哪一组测量的结果。

生:数学书的宽不到18厘米,厚不到1厘米或6毫米等

师:数学书的宽和厚度能不能用整厘米数表示呢?

生:不能

师:归纳,当我们在测量数学书的宽或厚度不是整厘米时,要想量的更精确些,我们通常用毫米作单位【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三、 合作探究,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1)直尺直观演示

师: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师:你认为1毫米有多长?能用手比划一下吗?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究竟有多长吗?【课件】

生:同桌两人互相指出尺子上1毫米有多长。(尺子中的1小格也就是1厘米中)

师:那也就是说尺子上任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3小格呢?,5小格呢?1毫米到底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下,看看有什么感受。【课件显示】

(2)动手实践

师:不好比划吧?我来教给大家一个好办法。拿出尺子,用手捏住,然后捏尺子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把卡尺子抽出来。这时,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大约就是1毫米。

生:学生体念

(3)生活中的1毫米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分的硬币、直尺、公交卡的厚度等。)

师:那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很短的或很薄的)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用毫米作单位的物品?【课件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

2、探究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1)数一数

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

师: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课件显示】

师:那也就是说 (1厘米正好=10毫米【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一遍)

师:那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生:2厘米=20毫米,3厘米=30毫米

师:那1厘米6毫米=( )毫米呢?

生:16毫米

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出长16毫米吗?

(2)量一量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你能用毫米的知识解决问题吗?(能)请同学们打开书的22页拿出尺子量一量的第1、2题的线段各有多长。

四、课堂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你能用这些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能)那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的长约18( ) (5)一枝粉笔长75( )

(2)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 (6)小芳家到学校距离为200( )

(3)教室的长约8( ) (7)一把钥匙的长45( )

(4)玲玲的身高为125( )  (8)练习本的厚约3( )

2、判断,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床长2 厘米 ( )

牙刷长约13毫米 ( )

小树高3 分米 ( )

老师的讲桌高9分米 ( )

小明的身高130cm ( )

橡皮的长约30厘米 ( )

4、量一量完成练习五的第2题

5、拓展《小马虎的日记》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早上,我们坐在长约8毫米的教室里,等着老师来上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毫米的认识”,老师来了后发给每个人1枚厚度约是1厘米的1分硬币.我估计了一下老师手里拿的粉笔的长度约为7米5毫米,我手里刚开始用的铅笔长度约为15毫米,我估计铅笔盒的高度大约为20厘米.老师让我们量一量橡皮的长度,约为8毫米.

五、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米--厘米--毫米。(板书)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还可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六、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米 厘米 毫米

1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3单元 测 量

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

难 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练习:

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

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

一头大灰狼长约8( )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认识几分米。

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量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5、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第23页课桌图片。

谈话: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 )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

(1)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 )个10厘米。

(2)( )个10厘米就是( )分米。

(3)80厘米等于( )分米

(4)在学生回答了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即8分米后,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80厘米与8分米之间的长度关系。

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思考: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

6、实践活动。

(1)现在同学们互相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五”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毫米》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毫米》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P34-35。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长度的表象,知道分米、毫米和米、厘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

教学用具:

课件、米尺、学生直尺、小瓢虫和树叶图片、2分硬币、、身份证、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再现,以旧引新

1.谈话导入,回顾米和厘米。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很多同学都长高了,能告诉我你们的身高是多少吗?用米合厘米说一说自己的身高。

2.激发冲突,引出毫米

观察估计小瓢虫的伸长体会不足一厘米的长度需要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题)

二、动手实践,构建新知,学习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1)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你们听说过毫米吗?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什么?

(2)利用学生尺,初步认识1毫米。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

2.感知1毫米的长度建立空间观念。

(1)比一比:能用小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并利用2分硬币进行验证。

(2)找一找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3.数一数,明确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我们现在知道了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那2小格是

几毫米?9小格?10小格?(10毫米)还是多长?(1厘米)

(2)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板书)。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mm)

4、实际应用(量一量):解决小瓢虫的身长问题。(6毫米)

5、小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认识了这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三、利用学习经验认识分米

利用我们刚才学习毫米的经验,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这样的方法自己学习分泌这个长度单位。

1.出示自学提示。

2.小组合作开展自学活动。

3.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4.猜测验证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1)学生猜测分米和米的关系

(2)利用课前准备的叶子卡片(长度1分米)进行集体验证。板书1米=10分米

5.小结:回顾今天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并把它们按从大到小来排列。并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相继板书。

101010

米分米厘米毫米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填合适单位

2.填一填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答题纸短边的长度

3.单位换算

4.淘气的日记

2018年4月16日星期一天气:阴

今天上午,我们班全体同学去多媒体教室上课。走进大约有2分米高的教室门,坐在高70米的课桌前。课堂上,我积极动脑、踊跃发言,用1厘米长的铅笔在5米厚的数学书上做了练习题。今天学习了好多数学知识,我真高兴啊!

五、全课小结、延伸铺垫。

1.谈一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表现得最出色?

2.在这个大家族中还有很多成员,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课后查一查还有没有其他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

认识分米、毫米

dmmm

量1米=10分米

比1分米=10厘米

找1厘米=10毫米

101010
米分米厘米毫米

《《认识分米》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