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08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级二年级课题

信息窗1

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一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前置自学提纲设计观察课本第二页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一场。(出示挂图)二、新课(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个性设计)1、观察图画,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奇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3、分小组进行提问: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鱼有几条?我想问花儿有几朵?我想知道小女孩托着的盘子里有什么?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一共有多少?那就请你来数一数,好吗?谁有和他不一样的办法?怎样列算式呢?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用2+2+2呢?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你说得很好,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规律。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3+3+3+3+3=15(个)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串灯笼有三个,一共有5串,所以要用3+3+3+3+3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4、问题口袋,要计算这样的20个灯笼的个数,怎样列算式呢?5、解决第三个问题: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4+4+4+4=16(条)说算式的意义:一个鱼缸里有四条鱼,有四个鱼缸。(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1、教师指着算式:2+2+2=6,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三、巩固练习(一)练习一:下棋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2、根据图意列算式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二)练习二:摆摆算算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四、作业设计:练习100以内的加法;思考老师最后留下的问题。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2+2+2=6(朵)4+4+4+4=16(条)3+3+3+3+3=15(个)

年级二年级课题

信息窗2

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前置自学提纲设计观察课本第五页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你还有其他算法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部曲”中的第二场。(出示挂图)二、新课(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观察图画: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仔细观察,你还看到了什么?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3、分小组进行提问: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鸟有几只?我想问葫芦有几个?我想知道舞台灯的灯孔有几个?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个宝葫芦?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葫芦那么多,数有些麻烦,有没有简单的办法?提示: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办法?怎样列算式呢?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2、教师进行讲解。在这个算式中有几个加数?8个,加数是几呀?5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教师板书:8×5=40读作:8乘5等于40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渗透:这个算式也可以写作:5×8=40读作:5乘8等于40。讲解各部分名称:

个人意见jAb88.COM

教学过程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只小鸟?4+4+4=12(只)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个鸟笼有4只小鸟,一共有3个笼子,所以要用4+4+4=12教师提问:怎样列乘法算式?为什么这样列?学生说算法,教师订正。4、问题口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记录在问题口袋里5、解决第三个问题?舞台灯一共有几个灯孔?3+3+3+3+3+3+3+3=24(个)说算式的意义:一行灯孔有3个,有8行。你能列乘法算式吗?三、巩固练习(一)练习一:乒乓球赛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2、根据图意列算式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列成乘法算式你会吗?引导学生说算理:2个8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8或者8×2(二)练习二:填一填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作业设计:初步认识乘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5+5+5+5+5+5+5+5=40(个)8个5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8×5=40读作:8乘5等于40也可以写作:5×8=40读作:5乘8等于40

年级二年级课题

信息窗3

上课教师刘第一单元(组)课时3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前置自学提纲设计1+1=()×()=()0+0=()×()=()1+1+1=()×()=()0+0+0=()×()=()1+1+1+1=()×()=()0+0+0+0=()×()=()1+1+1+1+1=()×()=()0+0+0+0+0=()×()=()1+1+1+1+1+1=()×()=()0+0+0+0+0+0=()×()=()1+1+1+1+1+1+1=()×()=()0+0+0+0+0+0+0=()×()=()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填一填3+3+3+3=()×()7+7+7=()×()5+5+5+5+5+5=()×()6+6+6+6+6=()×()(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4×3=12()()()(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二、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新授:1、出示挂图:第一幅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小组汇报)2、出示挂图:第二幅图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小组汇报)3、汇报课前小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四、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提问:(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2、自主练习2: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五、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有0的乘法的列式计算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现在三顶帽子中共有几只鸽子?0+0+0=?0×3=?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单元综合

上课教师

第一单元(组)

课时

4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前置自学提纲设计观察课本第10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本单元在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背1-3的口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投影仪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2、生质疑,师板书:

做操的有多少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3、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式。

选代表说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做操的有多少人?

6×4=24(人)4×6=24(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0×2=0(人)2×0=0(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1×6=6(人)6×1=6(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3×4=12(人)4×3=12(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2×4=8(人)4×2=8(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所说符合图意就可以评价为好)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三、数学小知识:

1、投影出示:课本第10页“小知识”

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变化来的。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变为“×”,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

2、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老师提问:你记住了什么?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练习,老师看得出你们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把以后的知识学的更好,你们有决心吗?

五、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观察周围事物进行乘法练习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实践活动)

加数相同时,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我学会了与同学合作;我发言积极了

我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小编推荐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第七单元信息窗2主备人
教学
目标1、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括号的作用,理解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型新授
重点
难点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与运用个人实施情况

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养鸭场,看一看从那里我们能学到那些知识。
(出示课本P81情境图)
二、提出问题
1、观察情境图,找出并熟悉图中的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1)现在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
(2)要买500个鸭蛋还差多少个鸭蛋?
三、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小组讨论一下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全班交流确定思路
(1)现在白鸭有多少只?
(2)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
305-95=210(只)398-(305-95)
398-210=188(只)=398-210
=188(只)
2、根据学生列式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体会加小括号的必要性。并从中总结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解决问题(2)
先同桌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独立列式解答。
先算剩下多少个鸭蛋,再算还差多少个鸭蛋。

程列式
600-200=400(个)500-(600-200)
500-400=100(个)=500-400
=100(个)
4、结合问题再次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和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火眼金睛辨对错
284-184+95365-(65+285)193-(317-246)
=100+94=300+285=510-246
=94=585=364
(1)以上的题做得对吗?说说错在哪里,并改正过来。
(2)计算这样的题应注意什么问题?
3、
235-165-60530-130+20
235-(165-60)530-(130+20)
对比每一组中的两个题,你发现了什么?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
现在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要买500个鸭蛋还差多少个鸭蛋?
398-(305-95)500-(600-200)
=398-210=500-400
=188(只)=100(个)
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后记

课题练习课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
内容P83自主练习主备人
教学
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括号的作用,理解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型练习
重点
难点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与运用个人实施情况

程一、基础练习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460-(218+147)524+(276-159)
540+(121+80)684-(726-541)
2、
700-240+150620-310-270
700-(240+150)620-(310-270)
对比每一组中的两个题,你发现了什么?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78-(78+50)530-(130-20)
=100+50=400-20
=150=380
(1)以上的题做得对吗?说说错在哪里,并改正过来。
(2)计算这样的题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2
独立完成,订正时注意两种方法的区别,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

程2、自主练习4
先观察对比每组两个算式的特点,再计算,对比计算结果。
对比时,引导学生从形式和运算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3、自主练习5
学生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5月2日比5月1日少看了多少页?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引导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并独立解答问题。
4、自主练习7
独立完成
思考:怎样知道够还是不够。
5、自主练习8
(1)先根据身高记录单算出林文今年的身高,再解答题目中的问题。
(2)能不能猜想一下爸爸今年的身高?为什么这样想?
6、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思考自主练习9和聪明小屋的问题。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后记
课题混合运算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第七单元信息窗3主备人
教学
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课型新授
重点
难点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个人实施情况

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到小芳姥姥家的花圃去看一看,看一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那些知识。(出示课本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图中有什么?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交流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重要问题
(1)一串红还剩多少棵?
(2)山菊花还剩多少棵?
(3)月季还剩多少棵?
三、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先把相关信息读一读,然后同桌讨论怎样算。
全班交流确定思路:两种方法
(1)从一串红的棵数中去掉上午卖出的再去掉下午卖出的,
(2)先算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棵,再算剩下
二数第9页

程多少棵。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注意第二种方法中小括号的应用。
2、解决问题(2)
先把相关信息读一读,然后同桌讨论怎样算。
全班交流确定思路:
先算山菊花有多少棵,再算山菊花还剩多少棵。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解决问题(3)
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4、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总结一下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
口算,独立完成,注意8×9+3100-63÷9的运算顺序。
2、自主练习2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自主练习3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

(1)一串红还剩多少棵?
(2)山菊花还剩多少棵?
(3)月季还剩多少棵?

教后记
二数第10页
课题加减混合运算综合练习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教材P88我学会了吗主备人
教学
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应用。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课型练习
重点
难点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个人实施情况

程一、《我学会了吗》1题
1、蔬菜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它富含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消化系统必须的粗纤维等,多吃蔬菜有益人体健康。这是新星小学二年级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调查表,(出示调查表)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解决)例如:
(1)喜欢吃卷心菜和西红柿的比喜欢吃黄瓜的多多少人?
(2)喜欢吃西红柿的比喜欢吃胡萝卜和芹菜的多多少人?
3、你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吗?试一试
集体订正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提出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检查问题的合理性和解答的正确性。
二、《我学会了吗》2题
1、(出示手机销售情况统计表)这是胜利商场手机销售情况统计表。从表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交流信息
二数第11页

程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解决)例如:
三月比一月二月的销售总数少多少?
3、你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吗?试一试
集体订正
4、第一、二季度分别销售手机多少部?
(1)先讲解“季度”的意义
(2)独立计算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销售量
(3)你能估计一下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手机销售情况吗?说出你的理由。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提出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检查问题的合理性和解答的正确性。
三、练习
1、P87自主练习5数学故事
根据图中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P86自主练习4
根据图中数据同桌讨论怎样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


年级

一年级

课题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一

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一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教学重难点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前置自学提纲设计仔细观察课本P4页情境图,看看图上都有什么?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2、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出示情境图)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太阳”、“树”、“飞机”、“小朋友”……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4、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如:“天上有几架飞机……”(学生提不出可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要想知道“天上有几架飞机?”用什么办法?(数一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办法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吧,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天上有5架飞机,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3、你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后,再让全班同学或同桌解决解决。注意尽可能多的找图中的信息。

4、1、2、3……除了表示1个太阳、2个火箭、3个小朋友还可以表示什么?

5、对于学生提出的这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在“问题口袋”中,做好记录。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来数一数。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要我们干什么(把每组物体与对应的数量连起来)。明白题意后,再来解决。

3、自主练习第3题,给熊猫画五官。

4、自主练习第6题,给学生3秒钟的时间看第六题的小鸟,学生估一估天上有几只小鸟?看谁估的最准。估过之后,数一数验证一下。再让学生观察图上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数一数。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个人意见

年级一年级课题

快乐的校园1—5的写法

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会写1-5各数。2、巩固对1-10各数的认识。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4、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前置自学提纲设计1、先让学生观察数字,说一说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2、观察各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我们学会了数数,初步认识了1-5这些数。今天就来和它们做好朋友,学会写这些数,好吗?二、观察字型,学习书写1、先让学生观察数字,说一说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2、观察各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书空,记笔顺。4、描红,并尝试书写“1”这个数字让学生自己来写一写就行了。“2”和“3”先让学生观察观察数字在格中的位置,教师在黑板的“田”字示范,学生描红。最后在空格中再书写两个。“4”、“5”这两个数字先让学生观察,再书空练习,最后让学生写一写、比一比,同位互相纠正。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2题,按照题目设计,先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再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点子图,最后进行1-5写数练习。2、自主练习第4题,初步渗透统计思想,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旁边的表格要我们干什么?学生能填对数就可,不做过多要求。3、自主练习第5题,学生观察,让学生把题意先看清楚,说一说这道题让我们干什么。(根据给定的数涂出对应的圆圈个数,只要涂的个数与数字对应就可)再引导学生找出排列规律,初步认识单数和双数。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1、2、3、4、5

年级一年级课题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二

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3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理解第几的含义。2、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前置自学提纲设计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1、谈话:同学们在课间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2、我们的操场上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二、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1)独立看图(2)汇报观察结果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独立思考(2)组内交流(3)组间交流三、解决问题1、注意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的序数问题,如“扎辫子的小女孩排第几?”(教师随机板书问题)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进一步解决学生刚才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如:穿白衣、黄鞋的男孩排第几……全面解决图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第几的含义。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四、拓展应用1、同学们,我们很快要开家长会了,你要把自己座位的位置介绍给爸爸妈妈,怎么说能让他们听清楚呢?学生介绍,如“在第几排,从前面数第几个?或从后面数是第几个?”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说得对不对。2、自主练习第1题谜语导入:你猜猜谜底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这条彩虹,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区分颜色和给彩虹涂颜色。3、自主练习第2题按数序连线,连后说说象什么?4、自主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把图意说清楚,解决黄色的小鸟有几只?绿色的小鸟排第几?然后比较两个4表示的意义。5、自主练习第8题按题目要求数一数说一说小动物的只数和顺序,再填一填。渗透有关位置的初步知识。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

个人意见

年级一年级课题

快乐的校园6—10的写法

上课教师黄慧第一单元(组)课时4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写6—10各数。2、初步渗透数的组成、按群计数和简单的找规律。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学写6—10各数前置自学提纲设计1、先让学生观察数字,说一说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2、观察各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数学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数字娃娃在开会,6、7、8、9、10五个数字有意见,因为1-5五个数早和小朋友们认识了,大家都会写这五个数了,可6-10还没机会和大家作好朋友,它们都等不及了,你看它们来了。(板书:6、7、8、9、10)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1、师:今天,如果你仔细观察,学会写这些数字,把它们写得很美,它们就会和你成为好朋友。2、学习6的写法(1)看字型:你看小6先来了,出示6(在田字格中的写法)。看看它象什么?(生说,表扬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2)学写法:看一看、说一说它在格中的位置和布局(让学生充分观察,充分说)。(3)写一写,自己试书空,师指导书写。3、学习7、8、9、10的写法(1)师:7、8、9、10也等不及了,它们在书上第9页等着你哪。(2)看书自学:学生自己观察字型,他们分别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充分交流。(3)自己学习各数的写法。先书空练习,再尝试书写。4、你学会了吗?有问题吗?你觉得哪个数字最难写?请学生当先生进一步指导书写。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4题写数练习。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弄明白后然后再正确地写数。2、自主练习第5题借助碗和帽子图,渗透数的组成。练习时,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来理解数的分与合。在此基础上,扩大练习量,教师再自行设计其他数的分与合的练习。3、自主练习第6题饭前准备筷子的情境图。主要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两个两个的数,渗透按群计数。练习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填空“准备了()根筷子”。可以一根一根地数,也可以一双一双地数,还可以根据碗的个数来确定。此题可利用学具帮助数数。数完后,注意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数数方法。4、自主练习第7题这是一道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放手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再到附页中找到对应的图来贴一贴,然后同位互相交流排列的规律。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6、7、8、9、10

年级一年级课题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三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5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前置自学提纲设计观察课本P12页信息图,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

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

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的人数少?右边的人数多?

1、探究方法: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

(1)数一数

(2)排一排

(3)用学具摆一摆。

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有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

4、认识、

(1)师:同学们像这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符号来表示。今天老师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的可像了,先请他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介绍两个符号(出示符号后学生能介绍由学生完成)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人数不一样多可以写成910,109(介绍读法和写法)

(2)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7○48○65○87○10

5、(1)师: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怎样才可以开始比赛哪?(左队减1人或右队加1人。)现在可以开始比赛了吗?为什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吗?

(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一一对应摆)

(3)认识=,学习9=9或10=10读法和写法。

6、比较拉拉队的人数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多吗?(自己尝试解决)

7、说一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在本节课上的收获。

8、问题口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利用学具操作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讲题意,再独立完成。

个人意见

年级一年级课题快乐的校园比较大小自主练习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6课型练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2、初步建立数感和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前置自学提纲设计自主练习3、4、5、6

教学过程

一、回顾还记得前一节课我们认识的三兄弟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二、练习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先独立数叶片,然后说说后面的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可以怎样填。2、自主练习第4题涂一涂,比一比。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第一个,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后两个。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比较的是什么,谁多谁少。前两道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填出不同的答案。3、自主练习第5题找规律画一画。引导学生找规律时,要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说说后面的比前面的多几。4、自主练习第6题玩一玩,比一比。开放性的游戏(剪子、包袱、锤游戏)。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游戏的规则,同位之间先试一试,再开始正式做游戏。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学具代替),每十次作为一轮。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较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和自由。三、聪明小屋想一想,怎样能让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同样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4、自主练习第6题玩一玩,比一比。开放性的游戏(剪子、包袱、锤游戏)。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游戏的规则,同位之间先试一试,再开始正式做游戏。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学具代替),每十次作为一轮。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较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和自由。三、聪明小屋想一想,怎样能让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同样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个人意见

年级一年级课题快乐的校园信息窗四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7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前置自学提纲设计仔细观察课本P16页主题图,想一想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10的数字),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谁能摘下比6大比8小的苹果?”“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指名让学生提要求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探究表示方法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2、0的其他含义(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3、0与其他数的比较。“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4、0的写法(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2)0的形状像什么?(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这个题主要是巩固0——10的数序。先按顺序连线,再看像什么。2、补充按顺序填数。进一步巩固0——10的数序。()1()()()5()()()()87()()()()3、自主练习第2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的。4、自主练习的第3题。这是一道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在明确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个人意见

年级

一年级

课题

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

上课教师

第一单元(组)

课时

8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回顾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并加以巩固。

教学重难点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前置自学提纲设计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教师:同学们请想一想,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不完整或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

二、巩固练习

结合教科书第18页的情境图,说说自己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都学会哪些知识。

1、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0的认识。

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有关数数的知识吗?”(图中有什么?各有多少?)数数的时候,注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数完后,将结果统计在图下的统计图中。(图中没有小狗,因此小狗的只数是0只。)

2、比较数的大小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数了图中各种东西的多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重点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

(1)统计图中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每人至少写出5组。

(2)补充练习:

5()68()50()1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3、基数和序数

(1)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几个和第几方面的知识吗?”

学生从图中任意寻找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对于合适的和能解释得通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最后引到图中的一排小花上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的两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全班解答或同位解答。

(2)练习:

请第一列第五个同学站起来。请第三列的前四个同学站起来。

学生提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

三、丰收园

1、教师:通过“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发言了?在小组和同位合作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你提出过问题吗?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认真思考了吗?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忆自己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应的苹果涂上颜色。

个人意见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小学数学备课用纸

年级

二年级

课题表内乘法(一)

上课教师

第二单元(组)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2和5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

2、能用1、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一些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小研究设计

你知道哪些乘法口诀?试着说一下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杂技表演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欣赏画面,在感受精彩杂技的同时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有序观察、描述并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活动: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你能接下去编吗?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出示儿歌,

师:我们把儿歌整理一下吧!怎样整理呢?引导学生把轮和人分开

学生整理儿歌

师:一辆小车5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列出1×5=5

学生列出算式1×5=5

课件出示算式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出示口诀:一五得五

给学生示范编口诀的方法

师:。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个人补充意见

教学过程

三、实践应用

师: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2、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3、一共挂着多少个灯笼?……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讨论研究,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说给大家听一听。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

把口诀填充完整:二二得()二()一十()四得八三()十五四五()()五二十五

设计板书

1、2、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一一得一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表内乘法(一)

上课教师

第二单元(组)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2、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利用1、2、5的乘法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课前小研究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1、2、5的乘法口诀了吗?

这节课,我们来比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背出5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

一五()()()()一十四五()()

三五()()()()二十五二五()()

3、听口诀写算式。

4、计算并说口诀。

5×1口诀:

2口诀:

3口诀:

4口诀:

5口诀: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

(1)出示第三题

第3题提供的是看口诀说算式的练习形式。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多做几组,借助一句口诀可说出两个得数相同、乘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巩固口诀的应用。

(2)出示第四题

第4题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除了让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3)出示第七题

第7题是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个人补充意见

教学过程

2、拓展练习

(1)、比一比。填上“”、“”、“=”。

5×2○105×5○204×5○16

3×5○175×1○12×5○9

(2)、连一连。

5×31517-7

14-9105×1

5×5204×5

30-13+32533+2-10

2×555+5+5

(3)、列式计算:

①每个盘中有5个杯子,3个盘中共有几个杯子?4个、5个呢?

②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③每个人有2只手,每只手有5个手指,4个人共有几个手指?

四、总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同学以及爸爸妈妈听。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一五()()()()一十四五()()

三五()()()()二十五二五()()

5×2○105×5○204×5○16

3×5○175×1○12×5○9

设计板书

1、2、5的乘法口诀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年级

二年级

课题

表内乘法(一)

上课教师

第二单元(组)

课时

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根据情境,会编3、4的乘法口诀。

2.熟记3、4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能用3、4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编制34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3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小研究设计

1.试着编写3的乘法口诀:

我的例子:

2.试着编写4的乘法口诀:

我的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么喜欢看杂技表演,今天老师就继续带大家去欣赏一场顶碗的杂技表演(出示图片)。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1:每个小丑头上顶着4个碗,手中玩着3个球。

生2:有4组小丑在晃板上,每组3个。

......

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小丑共顶着多少个碗?手中拿着多少个球?

生2:一共有多少个小丑在表演晃板?

......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个小丑3个球,4个小碗顶在头;

2个小丑6个球,8个小碗顶在头;

3个小丑9个球,12个小碗顶在头;

......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有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的口诀,组长记录。

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

1×3=3一三得三

2×3=6二三得六

3×3=9三三得九

个人补充意见

教学过程

1×4=4一四得四

2×4=8二四得八

3×4=12三四十二

4×4=16四四十六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

应用3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边提出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问题和算式。

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

2、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3、一共亮着多少个绿灯笼?......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注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讨论研究,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说给大家听一听。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设计板书

1×3=3一三得三

2×3=6二三得六

3×3=9三三得九

1×4=4一四得四

2×4=8二四得八

3×4=12三四十二

4×4=16四四十六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表内乘法(一)

上课教师

第二单元(组)

课时

第四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难点

1、学生熟记3、4的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课前小研究设计

看看这些符号分别代表哪些数

5×3=★◆×5=10●×5=25

■×2=104×◎=201×5=□

△×5=15☆×5=20◇×◆=25

5×★=30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3、4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填一填,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5×3=★◆×5=10●×5=25

■×2=104×◎=201×5=□

△×5=15☆×5=20◇×◆=25

5×★=30

学生直接说得数,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2、同桌玩举卡片说口诀游戏。

每个同桌准备分别写有12、6、8、2、4、16的卡片,一名学生举卡片,别一名学生说出得数是该数的口诀。

3、连线

3×4二五一十5×2

2×5一四得四3×3

4×1三四十二1×4

4×44×3

不能连线的让学生说一说应该用哪句口诀。

三、巩固练习

1、列式计算

(1)2乘3得几?

(2)3个4是多少?

(3)5个3的积是多少?

(4)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几?

(5)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个人补充意见

教学过程

3、出示第五题

第5题是一道让学生自编儿歌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用题中出示的的两首儿歌续编,然后启发学生根据熟悉的事物自编儿歌,以巩固乘法口诀。

4、出示第六题

第6题是一组计算练习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上下两题,思考发现了什么,探究每组上下两个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

5、出示第七题

第7题时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的题目,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时,让学生我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方法,只要学生能够说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可,不要求用算是完整地表达出来。

四、总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同学以及爸爸妈妈听。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列式计算

(1)2乘3得几?

(2)3个4是多少?

(3)5个3的积是多少?

(4)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几?

(5)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设计板书

3、4的乘法口诀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表内乘法(一)

上课教师

第二单元(组)

课时

第五课时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梳理自己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生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1~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解决简单问题。

课前小研究设计

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绘制知识网络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

二、知识梳理

㈠观看自行车表演-------1、2、5的乘法口诀

①5的乘法口诀

②应用5的口诀解决问题

③2的乘法口诀

④1的乘法口诀

㈡观看顶碗表演-------3、4的乘法口诀

①3的乘法口诀

②4的乘法口诀

③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④1~5的乘法口诀整理

三、我学会了吗

1、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注意在解决问题时,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同学会用口诀来解决,而有的同学会直接数出来,可讨论那种方法更简单更有效。

自己提出问题时,也可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

个人补充意见

教学过程

三、综合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展示做法

1、直接说得数

3×4=4×2=2×3=3×1=

4×3=3×3=5×5=0×1=

能否说出口诀

2、看口诀写算式

二四得八____________

三五十五____________

四五二十____________

3、解决问题

综合练习第五题

一张写字台有3个抽屉,2扇门,4条腿,那么5张写字台有多少个抽屉?多少扇门?多少条腿?

四、丰收园

1、同学们,想想前面我们所学的知识,你都学会了什么?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同学积极合作)

收获:同学们,通过练习,可以看出大家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很好,那么我们要想把以后的知识学的更好,应该怎么做?能做到吗?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直接说得数

3×4=4×2=2×3=3×1=

4×3=3×3=5×5=0×1=

能否说出口诀

设计板书

表内乘法(一)

1、2、5的乘法口诀

3、4的乘法口诀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表格式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表格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案(序号54)

课题

9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11月18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在记9的乘法口诀的同时发现规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利用这些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9的乘法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找出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教学准备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旧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1、师生对口令2、开火车(分组开火车)3、选一题说说怎样算的?1、出示★图请看一行有几格?每行有几个★?是几个9?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图片:说说1个9比10少()是()。2个9比20少()是()?同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书上。3、交流:说说18你是怎样算的?27呢?45里有几个9?63呢?4、编写9的口诀(1)编给你的同桌听(2)把口诀填写完整5、记忆9的口诀根据口诀你能找到它们有什么规律应用找到的规律记一记同桌背一背、指名背、集体背师生对口令6、试一试P73上下共练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发现了什么?小结:略1、P73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说一组四题有什么不同?小结:(略)2、游戏小火车一个说口诀一个说四个算式3、口算4、看一组题说说怎样算快P73第2题5、同桌悄悄算6、听算抢答7、口算比赛P74第5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看教学进度而定

课后感受

本节课的知识采用的是自学的方式,首先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进行观察,发现五角星图的规律,然后填写表格,最后自己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效果很好。教案(序号55)

课题

9的乘法口诀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11月19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口诀二、综合练习三、口算练习四、解决实际问题五、课堂总结1、把口诀填完整一九得()()九十八四()三十六()九二十七六九()()九七十二九九()()九四十五()九六十三2、9的口诀有什么规律帮助记?3、对口令背4、指名背5、同桌背6、集体背1、7×9○3×92×9○6×38×7○6×99×4○4×8学生完成在书上,说一说四怎样比较的?2、27÷936÷945÷918÷972÷963÷954÷981÷9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怎样帮助记9的口诀?1、出示小黑板(一行是乘、一行是除、一行是乘除混合)说一说除法是怎样算?2、看一句口诀说四个算式。3、看一个算式说出其他相关的三个算式。4、卡片抢答、听算。(一)1、请学生仔细观察P75第8题看懂了什么?2、出示:有9组同学在跳绳,跳绳的一共有多少?有36人打乒乓球,被分成几组?18个同学平均分成2队拔河,每队有几人?求一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怎样列式计算?说说理由。(二)1、用10元一张的钱去买9盒牛奶,至少要几元?2、同桌讨论交流。说说理由。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课后感受

“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这两句口诀有些学生混淆。教案(序号56)

课题

整理乘法口诀

课型

整理和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3教时备课日期11月20日

教学目标整理1~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熟练掌握的乘法口诀,可以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有序整理,帮助记忆口诀。教学准备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讨论填表二、找规律三、活动练习四、开放练习五、口算练习六、解决实际问题1、我们学过了哪些口诀?学生背一背(指名、同桌、集体)2、出示口诀表:仔细观察表里的口诀是怎样排列的?然后在表格里填完整。3、交流填表的情况。1、同桌讨论:表里的排列有什么规律?2、交流得出:横看分别是:1的口诀,2的口诀。。。。竖看分别是:一几、二几。。。。。九几的口诀。最上面斜着: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3、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口诀?讨论,交流。4、齐横背、拐弯背、竖背。5、任意抽对口令。1、打手势乘除法练习;师出一个数,学生出一个数,然后说出两题乘法,及相应的除法。2、生生互动。3、出示P77第2题游戏找位置。(学生每人手上两张数字卡片)先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是怎样得到的?你能很快找到它的位置吗?并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1、出示:()×()=8()×()=18()×()=2412÷()=()16÷()=()36÷()=()学生独立完成2、有哪些不同的方法,你是怎样想到的?3、归纳:积是8、18、24、12、16、36的口诀分别有几句?1、出示卡片练习。2、出示小黑板同桌练3、听算练。4、比赛。1、出示P78第5题你们看懂什么?(1)怎样求成人的票价是小孩的几倍?(2)小红带18元可以买哪些东西,同桌交流,然后评价。2、出示P78第6题观察图,说说有什么规律?同桌交流。然后填写。集体评价。

课后感受

有个别学生8、9的口诀不熟练。有个别学生口诀背的很熟练,但是当口算时,需要将口诀从头至尾背出来才能知道得数,不能够灵活运用。教案(序号57)

课题

整理乘法口诀

课型

整理和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4教时备课日期11月21日

教学目标整理1~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熟练掌握的乘法口诀,可以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背乘法口诀二、乘法口诀练习三、开放练习四、口算练习五、完成练习六、布置作业1、横背2、竖背3、拐弯背4、生生互动。1、打手势乘除法练习;师出一个数,学生出一个数,然后说出两题乘法,及相应的除法。2、生生互动。3、出示游戏找位置。(学生每人手上两张数字卡片)先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是怎样得到的?你能很快找到它的位置吗?并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1、()×()=12()×()=24()×()=3616÷()=()············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出示卡片练习。2、出示小黑板同桌练3、听算练。4、比赛。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有关题目看情况定

课后感受

有个别学生口诀不熟练,应该要求他们竖背。教案(序号58)

课题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5教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计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计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学难点: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旧知二、自主探究三、比比做做四、巩固练习五、全课总结六、布置作业出示:6×8+78×5-730+9-627+9+1079-20-9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出示2×3×436÷4×3观察这些算式有哪几种运算?2、再出示计算过程观察:它们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4、试一试:48÷6÷28÷3÷6说说有哪几种运算?试一试怎样算?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归纳:今天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课题)怎样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3×324÷432÷89×56×84÷23×3×524÷4×832÷8÷2独立完成,同桌讨论:一组三题有什么关系?然后交流。1、练习:6×3÷9=16÷4÷2=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4÷9=32÷4×9=2、卡片:练习,其中一、两题说说过程。3、游戏:夺红旗指名俩个人比评出优胜者同桌比赛。今天学习了什么?怎样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看情况定

课后感受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很好,要求学生将前两个数的得数写出来,再算第三个数的,不容易做错.教案(序号59)

课题

练习九(1)

课型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6教时

教学目标巩固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熟练进行口算。教学难点:让学生独立思考,去探索数学规律。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口诀练习二、口算练习三、竖式计算四、找规律五、课堂小结1、背口诀(2分钟预备铃,竖、横、拐弯)2、对口令3、看一句口诀说四个算式4、写出积是8、16、18、24、36的乘法算式。1、完成P80地3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计算乘数和除数的?2、口算卡片。3、口算比赛,集体批阅,说一说连乘、连除及混合运算的顺序。出示:3×924÷89+6380-27指名板演,说一说竖试计算应该注意什么?1+3=1+3+5=1+3+5+7=2+2=3+3=4+4=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讨论能发现什么?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感受

个别学生的口诀还是不熟练,另外在学习习惯方面还应该加强,有些学生口诀背的很熟练,可是如:做5×9=□的时候,就要将口诀从一九背到五九,不熟练。教案(序号60)

课题

练习九(2)

课型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7教时

教学目标根据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基础练习二、解决问题三、开放练习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1、口诀练习(1)背1~9的口诀(2)填空三()十八()七二十八三八()()四十五()六二十四七九()2、口算练习(1)卡片练习培养(2)同桌悄悄算。(3)听算。1、学生看书P81第7;说一说看懂了什么?(1)同桌交流题意,独立解答,然后学生评定。(2)比一比: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第7要求学生看懂题意(38颗糖,每9颗一盒,4盒能装下吗?)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1、第8题你看懂了什么?指名说一说。同桌讨论:怎样乘比较合适?出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2、出示第9题(1)怎样求一个游泳圈的钱?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说说怎样想的?(2)自己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自己解答。同桌交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视情况而定

课后感受

有些学生不易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困难,应加强数学活动课中这些知识的训练.教案(序号61)

课题

算24点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8教时

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根据3张或4张牌数选择运算方法计算出24,不仅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根据3张或4张牌数选择运算方法计算出24。教学准备扑克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3张牌二、4张牌三、比一比四、课堂总结1、介绍牌:每人准备1~9张牌,A看做1。2、介绍方法:出示7、6、3张牌,根据3张牌上数字,选择加、减、乘、或除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算一次,算出的得数是24同桌讨论,然后交流。学生自己随意拿3张怎样算,得数也是24?然后交流。1、如果拿4张牌,按照刚才的方法,会算吗?出示:1、2、5、82、交流有哪几种方法?3、一组四人每人出一张,怎样算?如果实在算不出就重新换牌
(在草稿上算)然后交流,(多进行几次)四人为一组,选一名组长,看谁最快,谁就获奖,再重新比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这个游戏可以回去和朋友爸爸妈妈一起玩,人数不限,看谁算得快,谁的方法多。

课后感受

学生积极性很高,活动效果很好.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案(序号62)

课题

综合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乘法口诀的运用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回顾乘法口诀二、基本练习三、提高练习四、课堂小结五、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题目1、横背乘法口诀2、竖背乘法口诀3、拐弯背乘法口诀4、随机抽查1、口算卡片:81÷9=30÷6=8×4=9×8=24÷3=56÷8=48÷6=27+9=7×5=27÷3=8×2=5×9=············学生自己说出得数,并说说用到哪句口诀。2、用竖式计算。5×9=24÷6=9+63=85-39=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集体订正答案,并说说该注意什么?3、桃树有35棵,梨树有7课。(1)桃树的课数是梨树的几倍?(2)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4、操场上有9个同学在跳绳,踢毽子的人数是跳绳的4倍,踢毽子的有多少人?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乘法?)1、37人去郊游,乘8只船过河,怎样乘比较合适?小组同学讨论,后集体交流一下。找出最合适的乘法。2、出示图片:(略)一个游泳圈(?),一件游泳衣(18元),一条短裤(9元),一顶游泳帽(3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独立完成,后批改。

课后感受

(1)、学习习惯需要加强。(2)、思维习惯的训练要到位。可在结束时增加一些思考题留做课后思考。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教案(表格式)


科目:数学第2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认识米编写者: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根据1厘米和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2、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观念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观念教学准备: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提问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可补充人身上的三把尺的介绍,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性材料的积累)(二)学习新课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操作发现)

1米=100厘米

教师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巩固反馈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选择恰当的单位名称

一棵树高15()

一本书的厚度约为2()

一张床的长度是2()

铅笔盒的长度约是20()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数学加、减法估算教案(表格式)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加、减法估算编写者: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估算的思路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估算教学准备:情景图,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1.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2.出示情景:双休日,妈妈和小明一起到商店买东西。先买了28元的热水瓶和43元的水壶,然后又到文具专柜买了彩笔,当小明挑选了24元的彩笔时,妈妈拿出100元问: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3.引导学生谈通过情景知道了什么?

二、探究体验:

引导学生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帮小明估算妈妈带100元买3样东西够不够?再在小组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笔算这三中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三、实践活动: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1、23、游戏:能买哪些物品

(看谁估计得又快又准)小组为单位,从标有价钱的图片中迅速选择物品,然后在全班交流时让其他组判断:他们的选择是否合理?为什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3.独立完成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表格式)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连加、连减编写者:教学目标: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教学准备:算术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金色的秋天来到了,秋姑娘想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发电报,催它们快点收集食物,准备过冬(出示口算卡片)谁能把电报发得又快又准?生读题说结果:13-5=18+7=86-4=64-40=(说出计算方法)9+4+3=14-5-4=8+7+3=7+4+6=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小松鼠一家首先接到电报,就立即行动起来了,忙着收集松果(出示图文并茂的情境图)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师板书:松鼠爸爸收集34个松果松鼠妈妈收集28个松果小松鼠收集23个松果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机指导当学生提出“松鼠一家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松果?”时贴出问题卡片2.探究交流:

1)三个数相加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把方法写在练习本上。2)小组合作交流3)指生汇报交流:(到黑板板演,并讲解计算过程)2862+34+236285

2828+343462+23+238585师:同学们有三种计算方法,第一中象平房,第二种象楼房,第三种象一座小塔,你喜欢哪一种呢?3.收集了这么多的松果。小松鼠一家真高兴呀,瞧它们又忙着往洞里搬运松果了。出示信息条爸爸运走29个,妈妈运走27个剩下的要小松鼠来运,这可愁坏了小松鼠,我们快帮它算一算吧!1)生独立解决问题2)独立计算,如果有困难请身边的伙伴帮助3)指生板演计算方法并讲解计算过程。4)你喜欢哪种方法?4.师生小结比较不同,小结方法三、实际应用现在,小松鼠可高兴了,坐在家里吃起松果来,它的松果上还藏着有趣的知识呢!48+25+17=76-28-19=同桌合作完成题目。再出示一些松果。你能又对又快地计算。7+59+20=72-6-40=37+10-5=81-7-70=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知识,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表格式)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表格式)”,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编写者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2、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体会到乘法的含义,感悟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乘法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同学们看,这是哪?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玩过山车的共有多少人?做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说算式及结果。2、能解决这些问题吗?4+4+4+4+4=203+3+3+3=122+2+2+2+2+2+2=12……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二、新授在游乐场的一个角落,一些小朋友在用小棒摆图形,咱们来看看他们都摆了什么?你们想摆吗?把自己的小棒拿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看看在规定的时间内,你能摆出多少个?看着你摆的图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操作汇报自己摆了几个什么?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把你的算式说出来学生汇报的同时师板书由一个较长的加法算式如:3+3+3+3+3+3+3+3=24师:这么多个3,胳膊都写酸了,算式也太长了,有什么好办法吗?不想知道数学家是怎样解决的?8个3就写成8х3=24(板书)谁认识这是什么法?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想不想知道数学家是怎样解决的?8个3就写成8х3=24(板书)明确8х3=24也可以把相同加数3写在前面3х8=24谁会读?

1、能把黑板上的其余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2、把自己练习本上的其余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三、巩固练习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并解决

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

小火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

荡秋千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2、出示乘法卡片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在游乐场里高兴不高兴,你们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表格式)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乘加乘减编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你们想参观吗?二、探究新知1.逐步出示例5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还剩几个玉米?学生观察、回答。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1.学生讨论交流2.汇报并根据列式说说想法。板书算式。3.观察算式,说说算法。问:3x3+2=11,先算什么?3x3求的是什么?4x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4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4.小结: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课教学内容,板书课题。问:乘加、乘减式题怎样计算?三、巩固练习1.第56页做一做(1)小猴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桃子招待朋友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2)填得数。提示:43+4=1644-4=12得数差几?你发现什么规律?2.比一比(练习十一6题)要想计算中1、中2两班小朋友的人数,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3、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3+4+5+6+7=口×口

四、拓展性学习

假如你是客人,来到我班,不问别人,怎样很快知道我班人数?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学的乘加、乘减,请你去仔细观察。

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数学2、3的乘法口诀教案(表格式)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数学2、3的乘法口诀教案(表格式),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2、3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2、3的乘法口诀,应用口诀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2、3的乘法口诀,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熟记2、3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我们已经学了5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用对口令的方法背一背。2、示口算卡片,学生说得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的口诀。二、新授(一)2的乘法口诀3、看书上的情景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向日葵发芽了,一棵幼苗张开两片子叶。)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幼苗,问:“能不能列出乘法算式。”试着编一句乘法口诀。学生列算式:1х2=22х1=2同桌试着编口诀:一二得二4、再填上一棵幼苗,说:“现在有几棵幼苗,一共有多少片子叶?”试着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口诀。5、学生汇报时,师板书2的口诀,采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两句口诀。(二)3的乘法口诀1、这些向日葵在两个小朋友的精心护理下,渐渐地长高了,请同学们看:出示例3的图: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看哪个小组能够看着这幅图把3的口诀编出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探究3的乘法口诀。(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师巡视指导。)3、汇报:师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提问?这几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记忆口诀。两个人一组,对口令练习2—3的乘法口诀。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l.做教科书第一2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同时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通过计算又可以巩固乘法口诀。
第3题,是对口令游戏题。可以用来复习学过的乘法口诀,训练学生记熟每一句口诀。练习时,可以由教师说题目,先让学生集体说得数,然后再指定学生说得数,尽量多给学生一些练习机会。
第4题,让学生看乘法算式写出乘法口诀,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课后小结: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是《标准》对解决问题方面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中专门编排了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比如教学第59页例6,先展现大象运木料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大象运木料的故事,吸引学生看图搜集大象运木料的信息,并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对于提出的需要用新知识(乘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动脑探索。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逐步增强学好数学的内驱力。同时,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中,逐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第1周长度单位

第2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

第3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

第4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

第5周角的初步认识

第6周表内乘法1

第7周表内乘法1

第8周表内乘法1

第9周表内乘法1

第10周表内乘法1

第11周观察物体

第12周表内乘法2

第13周表内乘法2

第14周表内乘法2

第15周表内乘法2

第16周统计

第17周数学广角

第18周总复习

第19周总复习

第20周总复习

第1单元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学科数学课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2、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尺子、小剪刀、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在刚才的实际测量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6颗回形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1根铅笔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

师:要想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应该怎么办?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尺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赤字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分别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是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也就是几厘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1)在直尺上找。

师: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一找,并把它表示出来。

师生共同交流得出:首先在直尺上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除了刚才找出的这段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哪段是1厘米吗?

学生思考后交流得出: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2、从刻度2到刻度3……都是1厘米。

师: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2)在生活中找1厘米。

师: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下面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3)用手比。

师: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拿出你的手指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脑子里。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启发学生发现从刻度0到刻度3、从刻度4到刻度7……都是3厘米,让学生比划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大约的长度)

师: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3、用厘米量。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①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纸条(这是书上放大的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②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①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②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③量一量拃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3。

1、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让学生说一说这支铅笔的长度为什么是8厘米。

2、第2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的纸条,并把它剪下来。

3、第3题,让学生用尺子分别量一量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墨水的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学生交流后强调: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初步学会了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左端,看有段对准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五、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尺子量。可后或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来。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交流得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去量才能量准确。

(尺子上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在测量实际物品时,为计算方便,可以取整数)

板书设计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直到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并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绳子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学生自己的那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边和短边各是多少厘米,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的结果。

3、让学生自己估计一下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再让学生用尺量一量,并把结果告诉大家。

4、让一名小朋友用厘米尺量黑板的长,另一名小朋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

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做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探究实践,体验活动。

1、认识米。

(1)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①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前面讲的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让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米尺,和自己的学生尺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进行验证)

②刚才我们认识了米尺,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1米长的绳子,把它拉直,仔细看一看,再闭眼想一想,1米有多长?

(可以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等方法来记住1米的长度)

③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交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体)

④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2)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

师:刚才大家认识了米,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100厘米)

小结:1米也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

2、用米量。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较长的距离。

(2)让两个小朋友合作到展示台上量出每条绳子的长度。

小结: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一直量到物体的另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这样才能量准确。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一的第4题。

同桌互相帮助,测量自己的身高是几米几厘米,老师巡视,并帮助测量有困难的学生。

2、课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测量教师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宽,讲台的长、宽,并把它记录下来。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

(在共同交流中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去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

五、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量。课后或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来。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学科数学课型学期计划

教学过程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5课时

1、准备课+数一数………………………………………约2课时

2、位置………………………………………………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6、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7、认识钟表……………………………………………约2课时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9、总复习………………………………………………约10课时`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个人修改

学科数学课型准备课

教学目标初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鼓励学生学好数学;初步了解和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学校开学图,第4页的数10以内的数、分类和写字准备练习,练习一的第1题。

教具准备1.挂图或投影片,内容是教科书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三张挂图或三块小黑板,内容是教科书第4页上的两幅分类图,一幅1~10十个数字图。

3.在黑板上画上写数字练习格。

4.教师给学生准备带有虚线数字的写字练习格。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在数学课上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数学知识非常有用,比如在日常生括中数物品的数量,买东西用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工人制造机器,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科学家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都需要用数学知识。老师要知道我们班有多少名学生,要准备多少本课本也需要数学知识。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从今天起同学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把数学学得最好。

二、新课。1.出示彩色挂图或投影片,教学数数。

(1)教师:这幅图画的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

(2)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教室里实物的个数。提问学生,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

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

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我们教室的墙上有几张画?

2.教学分类。

(1)挂上画有一枝铅笔和两个皮球的图或小黑板。教师先提问学生,图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各是做什么用的?然后归纳学生的发言。

教师:大球、小球都是小朋友们玩的球,是同类的物品,老师用一根线把它们圈起来(边说边用红粉笔画上圈),表示它们是同一类的。铅笔是同学们用来写字的,画画的,和球不是同类的物品。

(2)让学生看书上画有鸡(母鸡、公鸡、小鸡)、书包和气球的图。

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图,然后让学生试着把同类的东西圈在一起。教师巡视。

提问:这幅图中的哪些东西是同类的?你是怎样圈的?为什么?

3.教学数1~10十个数。

挂出画有教科书第4页上l~10十个数的挂图或小黑板。

先让学生数一数每一个圈中各有几个物体,认一认圈旁边的数字。

教师指挂图或小黑板上的数字,指名让学生说数,也可以一个人接一个人地说。如果说错了,可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实物,然后纠正说错的数。如果有时间,教师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字让学生说出数。

4.写字准备练习。

教师在事先画在黑板上的写数字练习格里,边示范边向学生说明画线的方法:画横线要由左向右,画竖线要由上向下。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格里试着按虚线点描一个样子,教师巡视检查,合格后,让学生自己在书上独立描。描完虚线点后,再让学生在练习格里独立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1题。

教师让学生看练习一的第1题。教师读题后,先带领学生一起看左图,让学生说一说图里画的各是什么,哪些是同类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着重指出:西瓜、香蕉、桃都是水果,可以看作一类,因此这三种水果可以留在一个圈里。让学生动手把三种水果圈起来。接着提问:布娃娃能不能算作水果?然后,让学生看右图,先看看图里画的各是什么?想想哪些物品是同类的,再让学生动手把同类的物品圈起来。个人修改

引入时可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数学,举出实例。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教师可分别让一位圈对的和一位圈错的同学来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再说明圈对的道理和为什么圈错了。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型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教学过程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2——5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个人修改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课题数一数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挂图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头数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看图数数1、激发观察兴趣。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先出示一位老师,再出示两位学生(生:老师好。同时鞠躬、敬礼。师:同学们),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最后从天边飞来7只鸽子(伴有鸽子的哨音)。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数图中的数量。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数量是1的事物。教师: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或是图片)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运用多媒体课件适时的引导,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观察,学会数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有几位老师?在国旗的下面出示老师图加上圈。教师: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课件同时在两幅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此不再单独出示教学楼的图。

(2)数其他数量的事物。仿照(1)进行。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看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

(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说数。

3、数教室里的事物。

三、小结教师: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别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知道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与应用。

个人修改

同桌同学互相唱数。然后先请几位会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的同学试着跟大家数几次。

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

启发: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板书设计: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课题比多少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一的习题1、2、3、4。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在多和少的教学中的两种不同的说法是一个难点。

教具准备1、情景图、各种图片、2、学具:各种图片、铅笔、橡皮、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在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它们每个小动物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发起了大水,小兔一家住在河边,大水把它们的房子冲倒,它们伤心得哭了。邻居小猪知道了,就来到小兔的家,对小兔说:”别难过,我们大家重新帮你们盖一座结实的大瓦房,你们就不用怕大水了。”小兔高兴地说:”谢谢你,小猪。”小猪说:”不用谢,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一起战胜困难,咱们开始动工吧。”这时,他们开始忙起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热闹的场面吧。

出示情景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二、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1、揭示概念”同样多。教师:你们的故事讲得真好,仔细看一看,图中有几只小兔?你能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同时演示或用图片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由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由故事引出情景图,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理解同样多的含义。

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兔子搬一块砖。你能用学具摆一摆?摆完以后,同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教师:你能把你看到的告诉给大家吗?(生回答)教师揭示同样多的概念。板书:同样多

揭示概念”多”和”少”。教师:图中有几只小猪?用学具摆一摆?小猪扛几块木头?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教师课件演示)同桌说一说。揭示概念”多”“少”(小猪少,木头多)谁多?跟谁比?我们就说木头的跟数比小猪的只数多。还可怎样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跟数少)

2、玩一玩小组活动: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小兔请小猪吃饭,小兔准备了一些苹果和萝卜?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萝卜够不够?请你们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各小组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说得真好。我们做一个游戏,”比一比”(教师做个示范:我看到图中有3个萝卜,我看到图中有4个板凳,两个同学边摆边说,放在一块比较,萝卜的个数比板凳的个数少,板凳的个数比萝卜的个数多)你们像老师这样把图中的东西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看哪一组说得多,说得好。(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各小组汇报。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同桌的同学分别比一比自己的手指、眼睛、耳朵理解同样多。让学生拿出手里的东西如:铅笔、橡皮、作业本、书小组比一比。教师巡视并参与他们的活动。2、练习一1、2、3、4、1题学生独立完成,你是怎么想的?2题提问: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你是怎么想的?(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是对的,应给予鼓励)3独立完成,你是怎么想的?多指名说,使学生明白只要看第二行就行了。4题让学生独立做,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设计意图方法同上揭示多和少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与日常生活相系,掌握这些概念的含义。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能灵活运用知识。

个人修改

你能象老师那样把故事讲完吗?小组里互相讲一讲。你愿意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每只小兔搬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一一对应上,每复制一块砖,都用小圆点做记号。

板书设计:比多少

和同样多少多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翟利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课题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辨别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出示主题图

(1)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2)思考:卡车在轮船的()面

轮船在火车的()面

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3)小结:上面和下面是两种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不能孤立的说。

(4)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前、后

(1)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2)在黑板上贴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3)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些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4)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集体游戏

1、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找出在你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

3、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舔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得添上鼻子。

4、摆一摆,把数学书摆在笔盒的下面,把橡皮摆在笔盒的上面。

四、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作业:根据下图,请你指出图中的前后关系。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5、小美、小明、小刚、小丽

说一说,小美在最前面,谁在她的后面?

小刚走在第()个,他的前面是()

板书设计:第一课上、下”“前、后

卡车在轮船的()面

轮船在火车的()面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内容课题1——5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14——16页,练习二中的第1——4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1——5的写法。

教具准备野生动物园图、计数器;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5张数字卡片、计数器若干个,(每小组一个)、教科书第16页上的点子图及”做一做”中的实物图片5张。

教学过程一、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图。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不好?2、咱们分小组去参观,你看到了什么人?什么动物?每个小朋友在小组里说一说,数一数。小组活动。教师巡视。3、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小组汇报。当学生说到1个太阳、1头大象时,教师出示图画,并告诉学生一头大象、一个太阳都用数字1来表示。并在图下贴上1,你能从手中的卡片找到数字1吗?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放到桌子上。这幅图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2、3、4、5的教学过程与1的相同。4、1——5各数的形状的认识。你们仔细看一看卡片,这5个数字象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小组里说一说,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5、根据1——5各数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1)教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学生操作可让一个学生上台演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由图画抽象出数字,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这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这5个数字的形状的正确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学生操作,让学生到台上演示。(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6、做第16页的”做一做”。教师端出3个苹果,提问:不用出声,在心里说老师拿出了几个苹果?请你用其它物体和数字表示和老师一样多的苹果数。二、教学数序1、逐次感知1——5的数序。教师用计数器演示:在计数器上拨上一颗珠,问:老师拨了几颗珠,用数几表示?在计数器上标上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计数器上拨上1颗珠,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

2、整体感知1——5的顺序。让学生将学具卡片”点子图”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教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

3在谁的后面又在谁的前面?

三、教学数的写法1、教学1、2、3、、4、5的写法。教师写,学生观察,然后让在桌上书空、描字。

四、课堂练习做练习二中的第1——4题。读懂题意,然后再回答。

五、小结。设计意图这一操作活动,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基数含义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数的含义,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数序。教学数字的写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个人修改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表格教案(苏教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表格教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练习一第1~6题.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一.揭题
1.口算
7×79×621÷33×4
24÷812÷235÷74×7
6×948÷818÷256÷7
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3.今天我们就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出示题目,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1)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生说说怎样想到商的。

3.完成第3题。
1)生找出错处,并改正过来。
2)指名说说错误的原因。
3)问: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要注意什么?

4.完成第4题。
1)生口答商是几。
2)分组计算检验。
5.完成第6题。
1)学生分组计算,指名板演。
2)反馈。
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还要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作业设计
练习一第4、5题。
大家畅所欲言
第4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练习一第7~15题
1.【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363÷92×856÷8
7×46×436÷45×6
28÷712÷63×935÷5
2.口答:
15里面最多有()个4。
53里面最多有()个7。
44里面最多有()个8。
33里面最多有()个6。
3.指名说说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怎样想,商才能很快求出?
4.揭题:今天我们继续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63÷967÷9
40÷847÷8
1)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说说计算过程。
3)问:根据计算结果,以上两组题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每组中的第一题没有余数,第二题就有余数?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1)明确要求,先口答商及理由。
2)学生分组计算,以检验刚才所说的商是否正确。
指出:看余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完成练习一第9题。
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2)指名回答,说明理由。
问: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确定是多少呢?
3)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完成练习一第2题
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0题。
1)出示第(1)题。
生弄清题意,完整口述题意。
生独立完成。
指名反馈,说说这题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其余3题,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一第11题。
1)学生了解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一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四.全课小结
今天主要练习了什么?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畅所欲言,看谁讲得好!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5课时实践活动:我们去植树
【教学内容】课本第8~9页
【教学要求】以植树活动作为背景,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以植树活动作为背景,通过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一.情景引入,信息整理

1.课件演示,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意思吗?
对。这天是植树节,中山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将要组织植树活动,大家看这幅图。(出示)

1)问:通过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完成这张统计表吗?
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
指名反馈,说说自己是根据哪些信息得到的相应结果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知道了一、二、三班的小朋友们各要植树的棵数,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栽的?
2.对于每个班的植树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出问题,并有选择的解决问题。

4.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还有那些时候回遇到类似的问题?
(小组讨论、汇报)
三、师生共同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看谁回答的最棒!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

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