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位置与方向、观察物体、时分秒、统计与可能性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25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位置与方向、观察物体、时分秒、统计与可能性。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位置与方向、观察物体、时分秒、统计与可能性”,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位置与方向、观察物体、时分秒、统计与可能性

复习内容:
教材第107~108页,完成期末复习第15~20题。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像“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学会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学会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的方法。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目录,我们已经复习了哪几个单元的内容?今天我们可能会复习哪些内容呢?
二、确定位置
1、出示教材第107页第16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图上画一画,同桌互相说一说。
集体交流:怎样确定第几排?怎样确定第几格?
第4排第6格和第6排第4格一样吗?
2、集体讨论交流:
楼房一般怎样确定第几层第几家?书橱一般怎样确定第几层第几本?
电影院的座位一般怎样确定第几排第几号?做广播操的队伍呢?
教室里同学们的座位怎样确定第几排第几组?
三、认识方向
1、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①谈话:我们坐在教室里,每天早晨面对的都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我们的前面是什么方向?后面呢?左面呢?右面呢?
齐背儿歌: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②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周围环境中的那些特征,确定方向?
帮助学生回顾:北极星、夕阳西下、树木生长和年轮、指南针、房屋朝向、月亮升落……
③提问:如果我们下午放学时,面向太阳,你能很快分辨出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吗?如果我们面对南面,你能很快分辨出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吗?
开展数学活动:
⑴全班同学起立,从面向东面开始,依次向右转,找出面对每个方向时,自己的右边是什么方向,并探索出规律:
前面是东,右边是南;前面是南,右边是西;…….
所以只要确定了前面的方向,按东南西北东南西北的顺序循环,下一个方向就是自己右边的方向。
⑵根据自己前面的方向,很快确定相对的自己后面的方向:
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小结方法: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方向,可以面对这个方向,依次确定自己右边和后面的方向,最后确定左边的方向。
④练习巩固:
同桌交流:自己在对方的哪一面,对方在自己的哪一面?
全班交流:自己的东面有哪些同学?南面有哪些同学?西面?北面?
2、辨认平面图上的方向
①出示教材第107页第15题主题图。
提问:你知道这副图是按怎么的方向来绘制的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提问:图中的两个小男孩能坐在一起吗?为什么?
②补充:看图填空。

【原创】二上总复习教案:位置与方向、观察物体、时分秒、统计与可能性
橄榄球在足球的()面;排球在羽毛球的()面;
高尔夫球在足球的()面;排球在足球的()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请学生照样子,再说一说。
四、观察物体
出示教材第107页第17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连一连。
组织全班交流:
每个小动物分别在小车的哪一面?看到的是哪一幅图?
如果你站在小猴的对面,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的是小车的哪一面?车头在你的哪一边?你看到的画面与小猴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小结:
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②在小车左右两边观察,看到的形状相似,左右方向颠倒。
五、时、分、秒
1、出示实物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并回顾钟面基本知识:
钟面上有12大格,1大格有5小格,钟面上共有60小格。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时针走1大格就是1时,走1圈是12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练习巩固:
①填空。
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小时,从4走到6,走了()小时。
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分钟,从3走到6,走了()分。
秒针走半圈,走了()秒。
②在○里填上>、<或=。
1分○60秒4分○40秒1时○100分
5秒○5分2时○80分60分○2时
2、集体交流课前分小组探究的三个问题:
1小时能做哪些事?1分钟能做哪些事?1小时能做哪些事?
师生共同对各组汇报的结果进行汇总、辨析和验证,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练习巩固:请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8页第18题,集体反馈。
3、认识几时几分
教师依次拨钟:8时、8时15分、8时40分、9时、9时30分
请学生观察分钟和时针的转动情况,辨认钟面的时间,并说出:
从8时开始,又经过15分钟,是什么时间?
从8时15分转到8时40分,分针转动了几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
从8时40分开始,又经过了多长时间,才是9时整?
从9时转到9时30分,分针转动了几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
讨论并小结:我们该怎样辨认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先看钟面上时针指在几和几之间,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一点;
再看钟面上分针指向几,分针一共走过几小格,确定是几时几分。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8页第19题。
集体校对,并强调:观察钟面,在时针很接近某个数字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时针的位置是这个数字不到一点还是过了一点,找到正确的时间。
六、统计与可能性
1、谈话:你们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
谁愿意上来和老师玩一局?
说明游戏规则:石头可以捶坏剪刀、剪刀可以剪破布、布可以包住石头,总共玩10次决定胜负。
请学生猜测谁会赢:老师可能会赢吗?能不能说老师一定会赢?
比赛验证。
2、出示教材第108页第20题。
同桌游戏,记录结果,并完成方块统计图。(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的进行指导。)
展示部分学生作业,指名说说: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谈话:在刚才的游戏中,游戏之前,每个同学能确定游戏的结果吗?我们可以怎样说?
在生活中也有些事是确定的,有些事是不确定的,你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说一句话吗?同桌先相互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七、补充练习。
1、在()里写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红每天睡觉9();小明跑100米用了18();
中午吃饭用了约20();看一场电影大约用了2();
1节动画片大约30();小兰跳绳10下大约用了7();
芳芳走60米路,大约用1();刷一次牙大约需要3();
小玲在游乐场里玩了1();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6();
做一次眼保健操大约要用5();明明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15();
妹妹穿衣服需要5();算一道口算题大约要用6();
上一节语文课要40(),课间休息10(),再加上()分正好1小时。
2、根据所给的时间画出分针。

【原创】二上总复习教案:位置与方向、观察物体、时分秒、统计与可能性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袋子里都是白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是白球。
袋子里有50个黄球和1个红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是红球。
袋子里都是白球和红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是黄球。
我的年龄()比哥哥大;晚上()会出太阳;
明长大后()会当飞行员;明天()会下雨;
花()是香的;西瓜()长在树上;
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今天是星期三,明天()是星期四;
太阳()从西边升起;石头狮子()在天上飞;
月亮()绕着地球转;6×6()等于36;
抛起硬币,硬币落下时()正面朝上;30除以5()等于7;
二十几加三十几()等于五十几,()等于六十几,()等于七十几;
妈妈这次买彩票()不会中奖;
老师出了一道难题,扬扬()会做对;
红红这次考试错了一题,()得满分;
抛10次硬币,()都是正面朝上;
远距离投球,()会投进篮;公鸡()会下蛋;
阿姨肚子里的宝宝,()是个女孩;
人()不喝水;妹妹()比姐姐矮。
贵池明天()会下雪;
八、趣味拓展。
①绕操场跑一圈,小芳用了50秒,小红用55秒,小强用了1分零2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最快的比最慢的快()秒。
②小明、小强、小亮三个好朋友的年龄,一个是9岁,一个8岁,一个10岁。
小明说:“三人中,我的年龄最小。”
小亮说:“三人中,我的年龄不是最大的。”
你知道这三个好朋友的年龄分别是多大吗?

延伸阅读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时分秒

1、能认识,写钟表的具体时刻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能进行时分面的简单换算
4、能计算经过时间,知道珍惜时间,会合理安排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85页-86页例1-例3,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1、知道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小时有多长
3、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会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过程:一、引入
同学门,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
是时间
在2001年11月11日的7时30分,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这句话中,用到了那些时间单位?
二、新课
1、出示钟面,关于钟面你知道了什么?
2、看一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一个大格有几个小格?
3、学生观察并回答
4、教师: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5、学生拨针讨论:1小时是多少分钟?
学生动手操作
得出时针走1大格,分针刚好走一圈,是60个小格,就是60分
那我们用算式表示就是1时=60分
学生填读书
6、体会1分钟
1分钟我们能做什么呢/
活动:学生数数数脉搏
击掌跳绳跑步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87页例3、4和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1、知道1小时有多长
3、知道1秒有多长
4、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小格呢
2、1小时是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小时是60分,那有多长?
我门一节课有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久?有多少分钟了?那在休息10分钟就是60分,也就是1时
1小时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举例
学生看书
2、教学例4
你的脉搏1分钟跳多少次?那条一次是多少时间?
有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吗?
那1秒有多长?
学生回答
观察钟面,认识秒针,
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
观察秒针走一圈后分针走了多少
得出1分=69秒
三、课堂活动
1、10秒你能派多少个球?
学生活动
2、完成4题
课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90-92页例5-6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会认识几时几分
2、通过活动,感知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5、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钟表、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放收音机正点报时的声音
2、教师:同学门,你们听见了什么?
3、出示钟表图,让学生说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例5
1、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几时、几时半了,下面钟表上的时间你认识吗?
出示例5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你认为应该怎样认?同桌交流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时针超过了几格,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分?
在认时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后汇报
(二)学习例6
1、教师:出示例6图,学生认时间
2、看,小熊还等大家来帮他们写一写,你会吗?
3、抽学生板书,并说方法
4、教师教写法
先写几时,再写:,再在:的后面写几分,几分要占两位
注意:不是冒号,要写在中间
5、书91页,学生练习
三、在活动中体会
1、出示时间,学生边说边拨
8:10分11:157:353:08
学生边说边拨
2、同桌练习
3、帮助动物纠正错误
课堂活动3题,学生仔细观察,有错误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说?
4、联系生活实际,估计时间表
你们喜欢看那些电视节目?
这些节目在什么时间播出,请你填写节目时间表,
学生活动
课后记: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93-94页例1-2
教学目的:1、简单的单位换算
2、会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分=?秒1时=多少分
二、新课
1、教学例1
森林里,动物们正举行运动会,现在是小动物门在举行赛跑,你们想知道谁得了第一吗?
学生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乌龟跑了2小时,小兔跑了1小时20分小狗跑了180秒
你知道谁最快吗?
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集体讨论
2、教学例2
现在我们在来看,小朋友去游乐场,从下午2:50一直完到3:40,他们玩得可高兴了,他们玩了多久了,你会计算吗?
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
三、课堂活动
1题
第一节课8:45分上,9:25分下,用了多少分?
小名下午2时到校,4:20离开,在学校多少小时?
课后记: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94页例3,课堂活动2,练习十三1-4
教学目的:1、会简单换算
2、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一、复习
120秒=()分3十=()分70分=*()时()分
小红3:40买东西,4:10回家,他用了多久
二、新课
1、教学例3
学校举行运动会,团体赛从8:30——9:40,用了多久时间?
学生讨论
单项从9:50——11:50,有开了多久?
学生独立计算后讨论
集体汇报
2、96页2
学生先独立计算
集体在讨论汇报
三、练习
练习十三1-2
课后记:

第6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97——99页3-6题
教学目的:1、会人读时间
2、会简单的换算
3、会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时=()分1分=()秒
二、练习
1、3题
学生独立完成
2、4题
学生填写后集体订正
说自己的方法
3、5题
自己读体后完成
4、6题
小朋友要春游,都有那些活动,看书,那你会安排时间吗?
学生独立安排计划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课后记:

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知识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

1时=60分1分=60秒

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8时零5分8时55分

8:058:55

注:当两个表中时针表示的时间相同时,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即可得到经过的时间。

练习题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参考答案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分钟)。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小时)。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秒)。课间休息10(分钟)。

3.小明吃饭用了20(分钟)。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分钟)。

4.爸爸每天工作约8(小时)。王艳跑50米用了10(秒)。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小时)。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六、时分秒


六、时分秒
认识钟表
第1课时认识钟表(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例2和第108页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3?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的多媒体课件(画面中设计有8时8分的钟面)或图片。
2?实物钟面教具1个,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多
媒体演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场景。(场景中有一个显示8时8分的钟面)
教师: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老师简要介绍:这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的场面,在2007年8月8日晚8时8分,北京举办了盛大的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这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教师:刚才我们从哪里知道开幕仪式是在8时8分进行的呢?(画面的钟面上)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板书:认识钟表。
二、依托学生经验,感知钟面
1?提问
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
(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板书:秒针)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的钟面,指一指秒针是哪根。
(3)教师: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些什么?(数字和格子)
(4)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及其关系。
3?分别说一说
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
4?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
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了多少?(1圈)是多少小格?(60小格)
就是多少分?(60分)
思考讨论:1时等于多少分?
板书:1时=60分。
老师介绍:如何用字母表示时、分?(时可用字母h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字母。
5?完成第106页的填空内容
三、联系生活,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
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知道1分的时间有多长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分组活动1:
(1)1分大约从1能数到几?
(2)1分脉搏大约能跳多少次?
(3)1分大约呼吸多少下?
学生分组活动2:
(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
(2)1分大约跳多少下?
(3)1分大约写多少个字?
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四、活动拓展
(1)用1分(老师看时间)读一段话,看看读了多少个字。
(2)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3题。你能在1分内完成吗?
(3)要求学生自学完成第108页第1题,读一首你喜欢的儿歌,看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五、总结回顾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第2课时认识钟表(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108页例3、例4及第108~109页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拨钟等活动,继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参与1时、1秒的活动,体会1时、1秒的长短,初步建构起1时、1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探索1分等于60秒的形成过程。
4?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各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出示钟面。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说一说:1时等于多少分?
(1)汇报。课前教师布置同学们回去读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看看大约用了多长时间。谁来汇报一下你读的是什么儿歌,用了几分?
(2)同学们感受了1分的长短,那1时有多长呢?
板书课题:1时有多长。
二、操作探索,建立1时的观念
教学例3。
(1)说一说:1时有多长?
我们上1节课是40分,加上课前和课后两个课间休息,时间就正好是1时。
(2)想一想,议一议:你知道生活中做哪些事情的时间大约是1时?
学生充分表述。
三、实践感知,建构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例4。
(1)教师:我们拍皮球1分大约拍60下,那拍1下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呢?用什么时间单位恰当?
教师: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
(2)听一听,说一说。
①教师:大家安静后,听一听自己带来的时钟。
②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滴答声)
教师指出:“时钟滴答1次是1秒。”
(3)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就是1秒。
分组观察钟面:
①秒针走1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②当秒针走1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了多少格?
思考: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板书:1分=60秒。
教师:秒可用s表示。请学生跟读字母s,并书写。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时候要用到秒作单位?
四、课堂练习,实践体验
(1)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4题,填一填。
(2)户外活动,完成第108页第2题,走10步大约用了几秒?
(3)请同学们课后用1时帮助妈妈做家务,看看1时能做多少家务活,或向大人了解1时大约能走多长的路,小汽车大约能行驶多远。
五、课堂总结
……
认识钟表(第1、2课时综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钟面的知识以及时间单位“时”、“分”,掌握时、分之间的进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1时、1分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以及时间单位“时”、“分”,掌握时、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面模型、跳绳、球等。
学生: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教师: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哪儿举办?(北京)还记得北京申奥成功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吗?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次。
电脑出示申奥成功全国欢腾的录像:北京在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零8分申奥成功,当时所有人都欢呼雀跃,祖国上下一片沸腾,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我们虽然年龄小,但也要关注国家大事。让我们再一次记住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电脑出示:一个钟表弹出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零8分。10时零8分是钟表帮助我们记录下的这一美好难忘的时刻。钟表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时=60分
活动一:认识钟面
教师: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钟面或手中的钟表,钟面上有什么?把你观察到的在小组内和其他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说出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并按顺时针方向行走,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教师引导反馈交流,并能在钟面模型上演示。
教师:刚才通过同学们玩钟表、观察钟表,我们认识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知道它是按顺时针方向行走的,有12个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是一大格,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活动二:认识“时”、“分”
教师:钟表的奥秘可多了,请小朋友拨一拨钟表,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
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拨1时、1分。电脑演示1时、1分。
活动三:认识时、分之间的关系
教师:请小朋友们拨一拨学具钟,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先自己拨一拨学具钟,再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大家拨一拨,看是不是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全班同学拨学具钟体验。
教师:你还发现什么?
教师:为什么是60分?
电脑演示并出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时可用h表示,分可用min表示。
教师: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同时停,说明1时与60分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1时=60分。
学生完成第106页上面的填空。
2?体验1分、1时的长短
体验活动一:1分体验活动。
(1)数一数1分大约呼吸多少次。
(2)数一数1分从1数到几。
(3)数一数1分脉搏大约跳动多少次。
体验活动二:1时体验活动。
(1)从学生生活经验体会1时。电脑出示:课间休息()分,第2节上课()分,第2节课间休息()分,从第1节下课到第3节上课就是1时。
(2)学生交流生活中1时能做什么。
(3)电脑出示:一场篮球比赛从开始到结束大约1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1时大约行驶120千米,中央电视台播音员1时播1万多个字,上海大众汽车厂1时生产1辆汽车,银行点钞机1时可以点9万张人民币……
三、课堂活动
(1)全班体验1分大约数多少张人民币。
(2)体验1分有多长,建立1分的时间观念。
电脑出示4张活动图:1分大约拍皮球()下,1分大约跳绳()下,1分大约走()步,1分击掌()次。
学生各自选择参加其中一项活动,教师计时,学生活动,然后汇报。
教师:1分感觉怎样?看来1分很短,但1分又能做不少事,拍球拍了100多下,跳绳跳了100多下。我们要珍惜每1分时间。
四、反思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哪些地方表现最棒?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
第3课时认识钟表(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9~110页的例5、例6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我们早上是几时到学校的?
学生齐声答道:8时。
(出示可以拨动指针的钟)
教师:8时在钟面上怎么拨?
(在学生说的同时拨动指针)
教师:那看看我现在拨出的是几时呢?
(拨动指针到4时半)
学生们大声答道:4时30分(4时半)。
教师:(再拨指针到大约7时)这个是几时呢?
学生高声答道:大约7时。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几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我拨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2时55分)
教师:对!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说成是大约3时,但是今天我们要有个小小的约定,大家都不说“大约”。那这个时间是几时呢?和你同桌的伙伴商量一下,怎么说这个时间呢?
同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能再具体一点吗?3时不到,差多少才到呢?2时多很多,是多了多少呢?
2?活动巩固
(1)教师拨(几时几分),学生观察回答是几时几分,并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2)同组的同学互相在钟面上拨(几时几分),互相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3?时间的写法
教师:我们今天认识的几时几分怎样书写呢?例如:2时55分。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教师拨的时间2时55分说一说)。
教师示范:2时55分,2:55,并说明意思。
教师分别拨出几个不同的时间,学生用两种方式写出来,并交流。
4?教学例6
学生独立把例6的空填在书上,完成后交流。
5?活动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第110页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0页第3题。
2?完成教科书第111页第4题。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3?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几时几分的知识?
四、反思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解决问题第1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说,针对性地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对于时、分、秒,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一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教学例1
(1)了解跑得快慢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乌龟、兔子和小狗它们三个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瞧,比赛开始了。
课件播放:第一次比赛情景,并出示比赛成绩表。乌龟小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
教师:谁得了第一?为什么?
小结:谁跑得快,谁用的时间就少。当时间的单位统一时,我们很容易看出谁用的时间少,谁跑得快。
(2)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师: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们三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
课件播放:第二次比赛的情景:小兔中途睡着了。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结合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到底谁跑得快?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乌龟:我跑了1时。小兔:我跑了3分。小狗:我跑了120秒。
教师:听了它们的话,到底谁跑得快呢?好比较吗?你能想出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
(3)组织交流汇报
教师:谁来说给大家听?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小结:当时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不容易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如果把单位换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2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判断对错。
①2分7秒=27秒
②1时25分=125分
③90分=1时30分
(3)比一比。
①谁跳得快?在()里画?。小红跳100下绳用了40秒。()小兰跳100下绳用了1分5秒。()
②谁拍得快?在()里画?。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小刚拍100下球用了65秒。()
③谁踢得快?在()里画?。小丽踢100个毽用了120秒。()小江踢100个毽用了1分25秒。()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绩,请给他们排名次。姓名小刚小红小丽小明小勇时间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分20秒名次
四、反思总结
教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第2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2~114页例2、例3、例4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
学生激动地高声答道:去过!
教师: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教师:有这么多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
学生们肯定地答道:嗯!
教师:你们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教师:二年级(1)班的小红在下午2:00~4:00(板书:2:00~4:00)去了游乐园,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经过的时间,可以1时1时地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2?教学例3
教师:第二天,小红去上学。算一算,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课件出示例3图,引导学生观察:小红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什么时间到达学校的?)
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方法一:小红出发时,分针指向1,到校时分针指到5,从1到5是4个大格,是20分。
方法二:小红出发时是8时5分,到校时间是8时25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教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说出喜欢的理由。
尝试练习:“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3?教学例4
教师:小红所在的学校在周末举行了春季运动会。(课件演示运动会的场景)看,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拔河比赛从8:30开始,9:40结束(板书:8:30~9:40)想一想,拔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谁愿意介绍你的方法?
方法一: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00是30分,9:00~9:40是40分,30+40=70分。
方法二: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30是1时,9:30~9:4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方法三:可以用减法,9时减去8时是1时,40分减去3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教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哪一种?说一说,单项赛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小结: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生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自己参加的一项活动经过的时间。
(2)小强的星期天。
先计算经过的时间,再填在书上。
(3)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情境图,说一说有哪些活动,先估一估自己做每件事用的时间,课后再实际验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对于时间,你想说些什么?

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五册82-83页,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让学生在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性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

3.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实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张自己的名片,想看看吗?

师:从名片中你了解了些什么?

师:那你想不想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呢?

(师找两名学生,一个属羊的男生,一个属猴的女生。)

二、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非常好!有的同学属羊,有的同学属猴。现在拿出你们的名片,小组合作,统计你们组数羊和数猴的人数,完成表1。

师:表1填完的小组,组长把你们组的名片收起来。都完成了吗?现在从一组开

始,由小组长来汇报一下各组的属相情况。(学生汇报,教师大屏幕输入)

师:每个小组的同学除了属羊的就是属猴的。那,如果我从一组的名片中,任意摸一张,你们猜一猜,是摸到属羊的还是摸到属猴的?(找几生说)

师:哎,我最容易摸到属什么的?(生答)

师:也就是说,我摸到属()的可能性大。(师板书课题:可能性)

师:如果让你,从你们组的名片中,任意摸一张,大家猜一猜,你摸到属什么的

可能性大?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小?为什么?请把你的猜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在小组中说猜想)

师:谁来把你们组的猜想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说猜想)

师: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属羊的多,所以可能性大;因为属猴的少,

所以可能性小。)(找三组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板书:猜测)

师:同学们有没有好的办法来验证一下?(板书:验证)

(学生说办法:摸一摸)

师:摸一次行不行?那我们就多摸几次。

师:下面我们就来一个摸名片的游戏,好不好?(好!)这个游戏怎么玩呢?(大屏幕出示游戏规则)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游戏规则。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

游戏规则

(1)每人每次任意摸出一张名片,由记录员记录后再放回。

(2)每摸完一次后组长都要把名片打乱顺序,然后再继续。(强调:记录员记数,组长打乱顺序,节省时间。)

(3)每人连续摸3次,摸完后换下一位同学继续摸。

(4)各组完成后把表2的内容填写完整,准备汇报。

师:同学们,要想顺利的做这个游戏,必须注意:每次摸完后,要把名片放回去,组长打乱顺序以后再摸,每人摸3次,然后再换人,记录员一定要做好记录。

师:大家知道游戏怎么玩了吗?好,现在游戏开始!

(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指导的过程中找1组偶然性的情况)

师:都完成了吗?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摸名片的情况。

(学生汇报,教师输入)边汇报边问: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汇报过程中指表1和表2中相应的数据。)

师:同学们来看,是这样吗?跟你们的猜想一样吗?

(3个小组汇报后)

师:这个结论大家同意吗?那问号还需要吗?(不需要,师擦掉?)

(6个小组都要汇报,出现结论不一样的组最后汇报。)

师: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生答)大家来看,他们小组属什么的多?但是摸到属()的次数却少。这是怎么回事呢?通常,(师指板书)数量多的情况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大;数量少的情况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小。但是,事情的发生是有偶然性的,这个小组的情况偶然性。(板书:偶然性)

师:那,如果数量相等呢?(板书:相等)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怎样?(生答一样大,板书:一样大)

师:请六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出现不相等)

师:为什么会出这种情况呢?理论上讲,数量相等的情况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大。但实际上,并不一定相等,只是很接近。大家来看,六组摸到数羊的()次,摸到数猴的()次,它们相差得很少,说明很接近。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数学家就利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做过这个实验。(大屏幕出示)大家看,这是他们的实验结果,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非常接近。

同学们,刚才我们先猜测,又经过验证,得出了我们的结论(板书:结论)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研究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将经常用到。下面我们来一块说说我们的结论。(生读结论,师用三种不同颜色粉笔用箭头连接上面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师: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发现,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呢。(大屏幕出示)

1、基础练习

师:大家看,有三只小猫也在做这样的游戏,他们在做什么游戏?你们能不能帮这三只小猫连一连?它们钓到哪种鱼的可能性大?(生思考)谁来说说你的想法?(生答)大屏幕出示答案。

2、深化练习

师:课前我调查了咱们三十六名同学的业余爱好,并根据你们的名片,做出了这张统计表。谁来说一说这张表中的信息。生答:有()名同学喜欢(),有()名同学喜欢(),有()名同学喜欢(),有()名同学喜欢()。

如果我任意抽一张名片,抽到的可能是哪一种业余爱好?(生答)

抽到哪一种的可能性最大?抽到哪一种的可能性最小?抽到哪两种的可能性一样大?(生答)

3、转盘游戏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你们见过转盘吗?想不想来做个转盘游戏呀?(想)来看游戏规则(大屏幕出示)

游戏规则

(1)全班男、女同学各为一队。

(2)请5名男同学、5名女同学作代表,分别转动转盘。

(3)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女同学得1分;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男同学得1分;指针停在红色和绿色交界的边线上,不得分。

(4)每个同学转完后,将得分统计到黑板上,得分高的一队获胜。

师:同学们,做这个游戏的时候,需要注意:(边指边说)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女同学得1分,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男同学得1分,指针停在红色和绿色交界的这4条线上,不得分。明白了吗?谁愿意上来当代表?

(做转盘游戏)

师:下面我宣布,女同学获胜。(男同学会认为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哦,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不公平。那你们觉得怎样设计转盘才公平?)

最后形成统一意见:红色、绿色各涂4份。

师:那好,老师送每个小组一个转盘,课后用你认为最公平的方式去设计转盘,然后男、女同学再来个大比拼,好不好?请小组长起立。(将转盘发给组长)

四、反思评价

内化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有收获呢?让生充分交流所感所悟。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方向与位置》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方向与位置》教案

一、教学内容:给定东、西、南、北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看简单的路线图;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教材分析:

1、素材的选取充满诗情画意。

教材选取的素材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乡村美景——小桥流水人家。题目本身就足以给人以美的感受,恬静的画面更能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这样的素材既能有效的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又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体验与情感的陶冶。

2、强调了数学学习的现实性。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不只是单纯的关注知识的获得,而且关注学生个体经验的积累。因此,无论是素材的选取还是练习的设计,都强调了学习数学的现实性。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经历辨认方向与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给定东、西、南、北中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五、教学难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六、教学措施:

1、充分挖掘素材中的人文资源。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情景图的育人功能,渗透审美教育。教师可以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介绍美丽的乡村风景,也可以结合画面的意境给人物配上富有诗意的对话,将审美教育渗透其中。

2、学生学习创设现实情境。

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现实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情景素材做“引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方向的辨认。

3、采用实践性、操作性的评价方式。

本单元不适宜用纸笔测试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时,应注意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实地辨认方向或路线图的活动。在活动中,多角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

七、教学课时数:4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1)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①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④ 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2、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3、出示填空题。

(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 )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4、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

⑴引导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第一张统计表,重点引导学生对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突出最多量和最少量;第二张统计表,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发展变化趋势。)

⑵思考:这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

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进一步讨论这两种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⑷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

二、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一)出示教材113页的统计图指导观察统计图

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

2、组织讨论: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

(①直条方向是横着的,也就是用横轴方向表示数量的多少;②表示同一组两个数量的直条不是并着排列的,而时是首尾相接。)

3、独立完成统计表

根据图中的信息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4、小组交流讨论教材中提出的4个问题

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二)指导完成第3题

1、出示第3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描点、标数据、连线。(注意实线和虚线之分)

3、指导观察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发现,乙车路程和时间所对就的点连接起来有何特点?(小组讨论)

4、进一步分析每辆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明确乙车所行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

5、在讨论中完成对两个问题的解答。

(三)指导完成第4题

1、讨论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特征?

2、独立完成书上3个问题的解答,然后集体校对

三、复习“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

(一)集体讨论复习:

1.什么是“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并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举例说说怎样求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二)出示生物小组的同学每次用10粒绿豆做发芽试验,下面是他们经过整理的10次发芽情况。

发芽粒数

0

5

7

8

9

10

次数

1

2

4

1

1

1

(1)这10次试验中,发芽的绿豆一共有多少粒?总的发芽率是多少?

(2)这10次试验中,发芽粒数的众数是多少粒?

(三)出示教材中115页第5题

1、先让学生把图中每个直条所表示的人数标出来。

2、依次比较每组两个直条,说说没有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个年级少?有1颗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个年级少?……

3、从整体上比较两个年级学生牙齿健康情况。

4、指导一年级学生龋齿颗数的众数。

一年级共有50个学生,那么就有50个反映每个人龋齿颗灵敏的数据,而这50个数据中,龋齿是1颗的共有19个,所以一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是“1颗”

5、引导回答,六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

6、学生独立计算第(3)个问题。

(四)出示第6题,引导观察表格。

1、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2、指导学生计算每组数据的中位数,组织学生讨论计算中位数要注意什么?

(先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3、 表示这组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平均数和众数哪个更合适?

(用中位数代表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比较合适,因为男生体重的数据中,有8个低于平均数,只有两个高于平均数,平均数的位置明显偏离这组数据的中心。)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可能性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游戏,高兴吗?老师希望小朋友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意与小组内的小朋友合作,能做到吗?

[说明:新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爱玩的心理,以游戏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二、 玩一玩

1. 游戏一:抛硬币。

提问:这是什么?想知道用这枚硬币怎么玩游戏吗?

介绍抛硬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名小朋友向上抛硬币,其他小朋友猜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教师在实物投影上说明硬币的正面和反面)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游戏活动。

交流:刚才在抛硬币时,出现了哪些情况?

拿起一枚硬币,提问:如果老师把这枚硬币抛起,落下后结果会怎样?(学生猜结果)

追问:一定是正面朝上或一定是背面朝上吗?(不一定)应该怎样说?(引导学生用“可能”“也可能”说说游戏的结果)(板书:可能)

[说明: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尝试用“可能”等词汇进行表达,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 游戏二:摸球。

出示3个红球3个黄球,谈话:(边说边演示)这里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老师把它们放进袋子里,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从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结果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摸一摸,看看是不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谁愿意和老师一起玩?

示范:老师摸,一学生记录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摸3次)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游戏。

提问:你们摸出的球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袋子里既有红球又有黄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小组内学生之间的摸球、猜球游戏,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再次使学生感受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设问:如果这个口袋里装3个黄球,3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红球吗?(板书:不可能)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摸球,验证结论。

拿出装有6个红球的袋子,问: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一定是红球)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吗?(不可能)(板书:一定)

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这样的袋子,小组合作摸5次,看看结果怎样。

反馈:从这个袋子里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

活动小结。(略)

[说明:以“提出猜想—摸球活动—解释说明”的方式,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含义,明确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伴着思考活动,探究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数学思考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游戏三:转转盘。

出示转盘,谈话:这是一个转盘,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等三个区域,请小朋友想一想,转动指针,最后指针会停在哪里?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转动指针,看指针可能停在哪个区域。

学生交流后,小结:指针可能停在蓝色区域,也可能停在黄色区域或红色区域。

[说明:让每个学生动手试一试,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指针可能停留的区域,强化学生对“可能性”的感知,增强了合作意识。]

三、 辨一辨

多媒体出示装有不同颜色球的三个口袋(① 2个红球,3个黄球;② 2个蓝球,3个红球;③ 5个黄球),以及蓝猫、淘气、菲菲判断从口袋里摸球情况的画面:

蓝猫: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

淘气: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黄球。

菲菲: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黄球。

(1) 小组讨论:蓝猫、淘气、菲菲各摸的是哪个口袋?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2) 全班交流。(略)

[说明:以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提出问题,增加了学习活动的情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说理,学生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感受得到了加深。]

四、 放一放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红球和绿球,你们能按要求把球放在袋子吗?

(1) 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

(2) 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3) 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完成操作,并说明理由。

[说明:让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的结果推想条件,又一次加深了学生对可能性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 说一说

提问: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能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说一句话吗?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可能、不可能或一定发生的事情。只要我们平时多学、多问、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六、 课堂总结(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使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名片。

1、展示。

指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名片,引导其他同学参与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们交流的非常热烈,那你想不想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先来吧,(一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片),我们仔细看(老师示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块儿认真看),你从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内容?(生说)你看得非常仔细,而且还在用心的记,很好。你是属牛(鼠)的,我也记住了,

请回。谁再来介绍?还有谁想来?

2、提问。

师:小朋友们,根据刚才大家的介绍,你想不想了解我们全班的一些情况?想了解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① 我想知道属牛的有多少人,属鼠的有多少人?

师:哦,你想了解属相问题。板书:属相。

②我想知道爱好什么的多? 板书:爱好

3、统计。

师:那怎么能知道? 学生可能会说:统计一下

师:这个方法不错,那我们就分组做一下统一下吧。请打开信封,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个表格,第一个是属相统计表,请统计出你们小组属牛的有多少张,属鼠的有多少张。第二个是爱好统计表,爱好唱歌的有多少张,……如果还有其他爱好,可在后面的空格里填写。第三张是性别统计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介绍三个表格的使用)

属相统计表 爱好统计表 性别统计表

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始统计吧,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快又对。

(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统计表后在黑板上贴出三张大的表格,设计成折叠式,只出示左半部分)

师:都统计完了吗,各小组汇报一

下吧。 各小组汇报统计的数据,教师记录在表格中。

二、摸名片(一)——体会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1、激疑。

师:刚才大家统计得不错,下面呢,我们就来玩这些名片。想玩吗?想玩得好吗?那你可得听好了,看好了。来,先把你的名片翻过来,都放到桌子中央,合到一块儿,(教师慢慢说,一定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错,小朋友都跟着做了。看老师,我从这些名片中随便摸一张,想知道是属什么的?(生猜测着说)你告诉大家。(教师向一生出示结果),继续看,把这张放回去,重新打乱了,再摸一次,又是属什么的呢?你说说。如果这样重复摸很多次,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究竟结果会怎样?想不想摸摸试试?那你会像老师刚才这样摸吗?好,听清老师要求,每人摸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出结果,开始吧。

2、游戏。

(教师出示黑板上属相表格的右半部分,然后巡回参与小组的活动)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并做出标记。一般事先安排一、二、四组属同一种类型,如都是牛多鼠少,而三组则正好相反。当三组汇报完后,师可问:怎么你们小组摸到的鼠多?(和前二个小组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他们小组属鼠的多,别的小组属牛的多。

师:哦,原来是因为数量多少的问题,咱们一块儿看看是这样吗?一组……二组,哦,果然是这样,你们说的还真有道理,(教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和学生一块儿分析,并做标记)来,该四组说说你们的结果)如果4个小组实验的结果都正常,师可问:你从这4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②验证偶然现象,可能四组出现了张数少的摸到的次数反而多这种偶然现象。(因为4组教师安排的两种属相数量相差小)也可能在别的小组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师:你们对这个实验结果有没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意见,哦,感觉不大对,不要紧,咱们再来重新做一次实验,这次咱们每人摸二次,谁到黑板上来做记录,其他同学仔细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通过这次摸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再一次说明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 小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问题。

师:再仔细比较一下这4个小组实验的这些数据,你能不能再发现点儿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张数相差多的,摸到的次数相差也多,也就是摸到的可能性相差大,反之可能性相差小。

学生可能会说:某数和某数相差那么大,或我们组属牛(鼠)的一张也没摸到,因为属牛的张数太少了,只有一张……

师:你是说你们组摸到属牛的和属鼠的次数相差很大,有相差小的,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相差大的,也有相差小的,这说明什么?

④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 师:如果把全班同学的名片合到一块儿来摸,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大呢?合计一下,看看结果怎样?(先合计张数,让学生预测后,再合计次数)

上面的汇报教师要把握好这几个层次。

a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

b引导学生对偶然现象再次验证,体会到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是大(也可能在这里没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c引导学生比较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发现数量相差大的,可能性相差小。 d引导学生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

4、各小组预测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大。

师:属相的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还统计过爱好情况,你能猜猜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最大,什么最小,为什么?(学生预测,教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做标记)

5、预测摸到自己名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关注有没有摸到自己的名片,那你认为在你们小组里你的名片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如果放到全班里面来摸呢?

三、摸名片(二)——体会数量差不多的,可能性也差不多。

1、预测。

师:爱好的问题我们也研究过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男女生问题,你能猜一下你们小组摸到男生和女生的可能性各会怎样呢?(学生预测,教师标记)

2、验证。

师:最好的方法还是摸摸试试,这次每人摸2次,小组长还是要做好记录,你知道这次为什么要摸二次呢?(如果前面没有重复做第二次实验,这里就不必提这个问题了)(教师出示性别统计表的右半部分)。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同预测的比较,教师记录(学能会稍有差别,引导学生预测只要相差不大,就算结果正常)

②如出现偶然反常现象,要组织学生再做验证。

师:有的小组实验结果和预测的相差挺大的,不要紧,我们再来做一次,这个小组每人摸3次,谁上来记录,其他同学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一般结果会是次数差不多,或比原来缩小差距)

师:通过这次实验,你又有什么体会?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老师在家里也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教师边说边向学生出示一枚硬币)抛硬币的实验,我连续抛了很多次,将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做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大家看——

(投影出示)

你从中发现什么?(抛的次数越多,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近,越能证

明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四、应用——设计摸奖方案。

师:小朋友们,摸名片好玩吗?摸奖好不好玩?还有比摸奖更好玩的呢,那就是你设计一个摸奖方案,让别人来摸,摸什么你说了算,那多有意思。想不想试试?

(投影出示) 某商场玩具部要设计一个促销摸奖方案

①凡购物满50元,即可参加摸奖一次。

②兑奖规则。

红色珠子—一等奖遥控汽车 黄色珠子—二等奖芭比娃娃 蓝色珠子—三等奖智力拼图。

白色珠子—谢谢光临。

③用红黄蓝白各色珠子共100个进行摸奖,各种颜色珠子各应多少个呢? 红色珠子( )个,黄色珠子( )个,蓝色珠子( )个,白色珠子( )个,小伙伴共同商量一下吧。

汇报评优(可能各有各的优点)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摸名片活动是在研究什么问题呀?(板书课题:可能性)你能关于可能性说一句话吗?(如: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等等)在今天的课堂上你除了掌握了可能性的知识,还有什么体会?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统计与可能性(2)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

四个袋子里分别装有4个球:1号袋有4个黑球;2号袋有4个白球;3号袋有3个黑球和1个白球;4号袋有1个1个黑球和3个白球

2.提问:从上面的某个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黑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白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有可能是黑球,也有可能是白球?

3.师小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 用分数来表示图3、4的口袋中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5.完成后进行交流。

二、完成练习与实践的1-3题。

1、完成第1题,要让学生连线后,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2、第2题在学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3、第3题,要抓住怎样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这句话的?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判断。

三、复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判断游戏是否公平,为什么?

2、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游戏规则公平,你认为口袋里可以怎样放球,为什么?

3、小结:不管怎样放球,只要使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摸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

四、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的4-5题。

1、让学生交流对题目的理解。

2、让学生各自判断第(1)题中的三种方法是否公平,再交流思考的过程。

3、交流时可让学生排一排“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4、完成第5题。着重要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的思考过程,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可能性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课后再收集一些有关可能性的例子,从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六、补充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观察和识图关系的认识。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2、过程方法:使学生在实际的拼搭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过程中,发展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具、学具:课件、自制教具模型。

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给同学们看一组老师拍的照片,仔细的看看你见过吗?能给老师说说是从哪个角度拍的。

(教师出示课件)

生:看过!(学校的教学楼正面和侧面的照片)

师:再看看老师拍得一组照片,说说个是从哪个面拍得。

生:五个,背面、正面,上面,左侧面,右侧面。

师:这些方位词是我们二年级学“观察物体”一课时学过的,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观察物”。

师:继续观察两幅画面,看看这些小朋友所拍的照片是从哪些方位拍的。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师:我们上学期学过了用积木摆放物体,今天,老师想和大家痛痛快快地玩搭积木,愿意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用四块积木搭成不同形状的物体,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所看到的那一面各是什么面。

1、老师演示,学生回答问题。

师:认真观察物体的形状,回答提出的问题。(把课本例题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师:学生观察老师演示。

3、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

师:学生看投影思考后连线。

4、同桌互动:我说你搭,你说我搭。

5、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课件展示)

电脑出示,学生用自制教具摆一摆,回答问题。

三、学生用电脑演示搭积木。

师:先观察出示的积木图形,分别有几块组成的。

师:老师再分别给你们六个、七个、八个正方体,自己动手用电脑搭积木,搭出不同的形状。(能否正确的看出,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侧面看是几个。)

生:先问有几个方块,再从正面、侧面、上面问清楚看到几个正方形,还要问清楚上面的方块是在左边还是右边,

四、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电脑出示书上P43思考题。

(生自主观察,完成练习题,交流方法。)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收获了什么?(生汇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可能性》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可能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使学生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通过整理、交流、反馈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教学准备: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谈话 引出信 息

1.师: 同学们每人都有校服吧, 你们穿的校服尺寸都相同吗?为什么?

2.怎么才能清楚、 准确地知道我们班每种尺寸的校服有多少件?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介绍给大家。

3.借助学生介绍的方法引出课题。

(板书:统计) 学生观察,交流。

感知:服装有大小之分,不同身高的学生适合穿不同号码的服装。 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介绍给大家。探究新知,掌握分段整理的方法。 巩固应用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 学生经历收集、整 理和分析数据的简 单统计过程,会根 据实际情况,对一 组数据分段进行整 理; 学生在练习中通过一次次的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分析、辨别、确认,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有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 的态度。 进一步体会分段整 理数据的方法。

二、 探究新知,掌握分段整理的方法。

1.动态出示本班学生身高记录单,和题目问题。

2.引导学生理解必须要分段整理数据

师:那么现在我们已经把身高的范围分好了,我们如何来整理各个身高段的人数呢?在小组里讨论各自 整理的方法,鼓励不同的方 法。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 方法,分小组合作进行。

3.组织交流反馈整理数据的方法。

借助学生反馈的不同方 法,突出介绍画“正”字的方 法。

4.组织用正字法整理数据。

5.组织完成本班学生校服情 况统计表。

6.结合统计表交流得到的数学信息。

7.小结刚才在整理数据时的各种方法,让学生反思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注意点。

三、巩固发展

1.完成书本P124“想想做做”第1题。

(1) 出示第一题数据和要求;

(2)先让学生初步理解题意 和解题的方法。

(3)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体会,并说说对统计结果的看法。

2.完成书本P124“想想做做”第2题。

(1)先投影出示第2题所有 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题意;

(2)让学生用画“正”字的 方法直接对数据进行整理,并 填写统计表;

(3)交流统计的结果,并说 说在统计过程中的体会。

(4)让学生观察统计后的表 格,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说说从 表格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感受到了些什么,有什么心里话 各自报自己校服的尺寸。

(5)教师小结

“想想做做”第3题。 方法同上题。 让学生读一读,再组织交流;最后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小组里讨论各自整理的方法,鼓励不同的方法。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进行。

说说根据统计的结果,能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和同桌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小结刚才在整理数据时的各种方法, 独立完成,再交流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体会,并说说对统计结果的看法。

用画“正”字的方法直接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写统计表; 交流统计的结果,并说说在统计过程中的体会。 观察统计后的表格,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说说从表格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感受到了些什么,有什么心里话要说说的。 独立完成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整理,巩固,提高、延伸。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初步学习了收集、记录、分类整理信息以及用简单的表格或涂颜色的方块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在摸彩球、玩转盘、抛圆片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让学生体会事件中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学会用“经常”“偶尔”“机会是相等的”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把可能性的教学与统计方法密切结合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1? 第90~91页教学“等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种情况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

例题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红球和黄球,这两种颜色球的个数相等,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体验摸到红球的机会与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例题首先明确游戏方法——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然后明确记录方法——把每次摸到的颜色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里,摸了 40次以后,分别统计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填入《摸球结果统计表》里。例题还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任意摸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估计一下,摸的40次里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为了保证游戏结果的客观性,教学时要注意六点。

(1) 每次任意摸1个球。学生应该在看不到球的颜色的情境中随意摸;把摸出的球放回口袋后,要用力把口袋抖动几次,使不同颜色的球在口袋里随意分布。

(2) 摸的次数要多。因为摸的次数越多,摸到两种颜色的次数越可能接近。如果摸的次数太少,就不容易显示出可能性是相等的。例题要求摸40次,教学时只能多于40次,不能少。

(3) 估计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时,要让学生在口袋里的红球和黄球个数相同的现实情境下,联系经验思考,不但要估计两种颜色的球可能各摸到的次数,而且说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估计。

(4) 要指导学生记录。每次摸得什么颜色的球要随时记录,游戏结束后才能统计。学生以前用画“?”的方法记录,现在用画“正”的方法记录,应该对学生讲讲画“正”字的方法,并让他们体会这种记录的好处。

(5)要组织学生交流。每组学生摸的40次里,一般不会两种颜色的球各20次,会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多一些,另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少一些,“个案”不容易反映出可能性相等。只有在各组的交流中,在对众多“个案”的观察分析中,学生才能从两种颜色的次数差不多,体会机会是相等的。

(6) 要组织学生反思。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并找到原因——口袋里装的红球与黄球的个数是相等的。

2? 第92~93页教学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多,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少,即“可能性有大、有小”。

例题仍然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3个黄球和1个红球,两种颜色球的个数不等。每次任意摸1个球,及时记录球的颜色,摸了10次以后统计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游戏方法和数学思考与等可能性的例题基本相同,数学思考的线索仍然是“现实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原因”。记录信息采用统计图,教材提供了两种统计图,左边一种是前几册中用过的方块图,右边一种把方格连成了条形,学生可以任选一种记录。通过这里两种记录的图,引导学生从认识的方块图过渡到认识条形图。

游戏后组织学生交流要抓住三点。

(1) 从结果想原因,体会可能性有大、有小。各组摸球的结果都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摸到红球的次数少。要让学生想想、说说为什么。

(2) 把两种统计图进行比较。围绕右边的统计图是怎样画的、表示什么意思,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从方块图到条形图的过渡。

(3) 把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不相等作比较。两道例题都是摸球,为什么前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与红球差不多,后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比红球多得多,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

3? 两道例题的后面各有一次“想想做做”,都是两道题,两道题的思维方向虽然不同,但都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可能性的体验。

其中第1题通过抛小正方体继续体会例题教学的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有大有小。第2题运用对可能性的认识先按照预设的结果在布袋里放铅笔,再通过摸铅笔活动验证有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有小。

练习九第1~3题分别联系天气情况、玩转盘以及生活中的事情引导学生用“经常”“偶尔”“ 可能性相等”等词语形象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4? 第96~97页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摸牌和下棋游戏中继续体会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有大有小。

摸牌游戏,从四种花色的牌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到红桃花色的牌摸得的次数比其他花色的牌明显多,能使学生感受由于条件变化会引起可能性的变化。

下棋游戏的规则比较复杂。正方体上涂红色的面比涂黑色的面的个数多,红色面朝上在棋盘上走的格子比黑色面朝上走的格子少,最后结果是拿红棋的人经常获胜。分析原因,学生能从中获得很多感受,对可能性的大小有更多体会。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方向,能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单元教学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如何描述方向与位置,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个单元包括“东南西北”和“看望老人”两节,前者是学习辨认方向,后者是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学会辨认方向是学会看路线图的前提。“东南西北”一课,先让学生在教室外进行辨认方向的活动,再回到教室内辨认地图上的方向。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这一要求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具有难度的。因此,这部分内容不要作为单纯的知识点去讲授,而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三.教学课时:

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题目东西南北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体验“前北、后南、左西、右东”,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和培养方向感。
2.在指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在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教学

重难点

1、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出去游玩吗?
师:淘气和笑笑也特别喜欢出去游玩。星期天,淘气和笑笑做完作业后,就一起到公园去玩耍。你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
(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境。)
师:天渐渐黑了,淘气和笑笑商量着该回家了。可他们东找西找,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天越来越暗了,他们急得哭了起来。
(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迷路的情境。)
师:孩子们,怎样才不会迷路呢?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不错。其实只要我们学会了辨认方向,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了。你们愿意学这种辨认方向的本领吗?
师:好!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学方向与位置。(板书:方向与位置。)
(二)实际观察,体验方位
师:孩子们,咱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认一认方向,好吗?
师:请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排好队到前操场去。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吗?
(东边)
师:你能用手指一指东边吗?
(学生用手指向东,眼睛看着东方。)
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学校的东边有什么呀?
师:你们真能干,通过找一找太阳升起的方向,很快找到了东边,而且你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找到了学校东边的许多景物。
师:你还听说过哪些方向呢?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辨认东、南、西、北。
师:谁说说怎样找到东?
师:说得真棒!刚才我们用生活中的知识找到了东,你还有办法找到西方、南方和北方吗?
师:说得真好!咱们用手指一指西方,好吗?
(学生用手指向西方。)
师:你能说说学校的西方有什么吗?
师:说得真好!东方和西方可以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去找,怎样才能找到南方和北方呢?
师:咱们一起学学这首儿歌,怎么样?
师:在学这首儿歌时,能边学边做动作吗?
学生边学儿歌,边用手指方向。)
师:学得真不错!现在我们面朝哪个方向?其他方向都在你的哪边?
师:转一下身,当我们面朝西时,再指指看,你的右面还是南吗?你发现了什么?
师:孩子们真能干!观察得真仔细!不管我们怎样转动身子,东、西、南、北是不会动的。现在咱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怎么样?
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向着东方说一说:太阳公公,起床了!
向着西方说一说:太阳公公,晚安!
向着北方说一说:北极熊,你们那里冷吗?
向着南方说一说:小燕子,春天来了,你们快回来吧!
师:真棒!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学校,看看学校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各有什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在记录纸上记下来,并标明四个方向。
(三)室内辨认,实现迁移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咱们快速回到教室坐好。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回教室。)
师:现在我们面朝北坐着,你能说一说教室的其他三个方向吗?
师:那怎样找东和西呢?
生:在外面我发现面朝北时,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师:孩子们都清楚教室的方向了吗?请和同桌说一说。
(同桌相互说一说教室的方向。)
师:谁来指一指教室的方向?
(指定两名学生指教室的方向。)
师:你们真能干!在教室里也不会迷失方向。现在请各小组的组长把你们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师:请你们观察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有的上边是东,有的上边是西,有的上边是南,有的上边是北,行吗?
师:咱们来听听智慧老人的意见,怎么样?
(多媒体出示智慧老人,并配音: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现在咱们知道了绘制地图时对方向的规定,和这种规定不一致的小组,能自己上来修改吗?
师:你们现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规定绘制地图了吗?请把你刚才在操场上观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图,在书上第58页填一填,好吗?

(四)巩固练习,扩展运用
师:刚才我们看到淘气和笑笑在公园里迷路了,同学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顺利回家吗?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到公园的路线图(多媒体出示图),你能看地图帮助他们回家吗?
师:你想帮谁找到家?
师:你们真能干!帮淘气和笑笑找到了家,他们要对你们说声“谢谢”。
师:这节课你们高兴吗?为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在操场上辨认了东、南、西、北,又辨认了教室的方向,还绘制了地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辨别方向的办法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后问家长或看书,比一比谁搜集的辨别方向的办法多。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看望老人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会看线路图,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动线路。会根据给定的条件

在路线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间的合作能力,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会看线路图,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动线路。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㈠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张小小的地图(出例题图),从图上你们都看到什么了?

1、小明家、小刚家、小红家还有敬老院。

2、我看到了指向标,知道图的上方是北,下方是南,左方是东,右方是西。

3、小红家到敬老院60m,小明家到邮局20m,邮局到敬老院50米,小刚家到书店30m,书店到敬老院50米。

4、小明家在邮局的南面,邮局在敬老院的西面,小刚家在书店的东面,书店在敬老院的南面,小红家在敬老院的东面。

5、邮局在小明家的北面,敬老院在邮局的东面,书店在小刚家的西面,敬老院在书店的北面,敬老院在小红家的西面。

6、小红家在敬老院东面60米的地方,邮局在敬老院西面50米的地方,书店在敬老院南面50米的地方,小明家在邮局南面20米的地方,小刚家在书店西面30米的地方。

师:同学们看图中了解到这么多的信息,你觉得谁说得好?

师:(生6)既说明方向,又说明距离。大家看图看得很仔细,表达得也很清楚。我们直接可以看到图上有(教师指学生说)邮局、敬老院、小红家、小明家、小刚家、书店、指向标,根据指向标还知道到他们的相互位置,还看到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个重阳节吗?是哪一天?

(是九月初九。)

师:重阳节也叫老人节,那一天,小红、小明、小刚他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板书课题:看望老人),你觉得他们这个做法好不好?

师:对,我们要从小养成尊老爱幼的好品质。

㈡探究新知:

师:三个人各自从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你能看图说出他们的行走路线吗?

小组讨论

汇报:请同学到台前一边说一边用教鞭在图上指出行走路线。

1、小红朝西走,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朝北走,走20米到邮局,又朝东走,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70米;小刚朝西走,走30米到书店,又朝北走,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80米。

2、小红往西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往北走20米到邮局,又往东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70米;小刚往西走30米到书店,又往北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80米。

3、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向北走20米到邮局,又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70米;小刚向西走30米到书店,又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80米。

4、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70米;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一共走了80米。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说出了小红、小明和小刚的行走路线,你觉得谁说得好?

师:如果先说走多远,再说走的方向行吗?

师:我们在说行走路线时要先说走的方向,刚才有的同学说“朝

哪走”,有的同学说“往哪走”,还有的同学说“向哪走”虽然用词不一样但意思相同,都是面向哪走,在数学中通常说“向哪走”(板书:向___走)。说清走的方向,再说走多远。

师:小红向一个方向走就可到敬老院,小明和小刚中途拐了一个弯所以说他们的行走路线时是向哪走,再向哪走,要说两个方向。

师:同学们评价的都有道理,三个人去看望老人走的方向和走多远的叙述方法你会了吗?用这个方法能不能说一说他们各自回家的路线。

小组交流

汇报:

师:要说清走的路线,不仅要说走的方向,还要说走多远。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为每个小队准备了一份奖品,但要闯过两关才有机会寻找奖品。

㈢练习(计算机演示)

第一关:寻宝(见附图1)

师:同学们画的行走方向不同、距离不同,行走的路线就不同。同学们帮助小动物找到这么多的寻宝路线,哪条更可取呢?

师:我们做事时不要浪费无用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关:小动物在哪里(见附图2)

师:知道走的方向和走多远,就可以准确找到小动物的家。

㈣数学活动:找奖品

1.活动说明:

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设立不同的起点(1至6),根据下列路线条在终点处(隐蔽的地方)放置一份与起点号码相同的奖品。小组长从教师手中随机抽取一张路线条,然后带领组员根据路线条中叙述的行走路线寻找奖品(奖品上的号码要与起点号码相同)。最快找到奖品的小组获胜。

2.活动要求:

⑴认路条:

起点1:向北走4米,再向东走5米。

起点2:向东走3米,再向南走6米。

起点3:向北走5米,再向西走4米。

起点4:向南走3米,再向西走8米。

起点5:向西走6米,再向北走5米。

起点6:向南走7米,再向东走4米。

⑵活动工具:米尺、粉笔

⑶要求:

①每个小队的小队长从老师手中抽取一个信封,再拿一把米尺和一支粉笔,到起点处站好。

②老师说开始,各小队同学到起点处集合,进行分工。

③活动时声音要小,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④找到奖品后,快速回到位子上坐好。

介绍经验

㈤谈收获:

生1:我会找根据路条找方向了。

生2:我会叙述走的路线。

生3:我认为做一件事情光靠一个人的能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又快友好的完成。

㈥扩展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会看一张小小的地图,老师这还有一张天津地图,你如果有兴趣,就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研究一下天津地图?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位置与方向、观察物体、时分秒、统计与可能性》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