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土地诗情学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18

土地诗情学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土地诗情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土地诗情
一、基础题
1.分别归纳诗歌第一、第二节段意。
2.选出对下列诗句的节奏.重音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巩固题
4.如何准确把握诗中“鸟”的形象?
5.《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三、提高题
6.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7.课后阅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四、阅读理解
母亲
(1)两年前的6月,我即将参加高考,而那时为学业、感情、前途所深深苦恼的我却常要寻找发泄,于是那个下午,十多个同学聚在朋友的小房里看电视、听歌曲、甩扑克,穷聊闲侃。
(2)正说得热闹,传来一声声微弱的音阶错位似的声音:“卖……韭……菜……”不是那种简短有力的吆喝,而更像一种不抱任何奢望的乞讨,在那众多有韵有板的专职小贩的叫卖声中显得那么生涩,那么不和谐。正甩扑克的小弟不耐烦了,“这卖韭菜的,没吃饭,绵羊似的。”众人一片哄笑。哄笑中我看见了从窗前像那颤颤的声音一样缓缓行过的四十多岁的一位妇女,我清晰地看见了她花白的头发,流着汗水的脸、那于裂的嘴唇。我的心一阵撕扯,我怎么能够相信,那是我的母亲!
(3)母亲没有看见我,我走到窗前,望着母亲佝偻远去的背影,泪潸然而下。母亲不会骑车,就推着自行车在后架上带着一筐韭菜,在那样毒烈的阳光下,用她微弱的声音乞讨着我的学费、杂费、生活费。而在那片哄笑中,在同学的不解中,我没有勇气承认那卑微的劳动者、那憔悴的老妇人是我的母亲。
(4)从此我沉默了、奋发了、考学了,然而我始终不能忘记那个下午,我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在那个午后的阳光下所流的汗水。
8.母亲为什么要在毒烈的阳光下卖韭菜?(用原文回答)
9.文中对母亲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10.文中第(2)段的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11.文中第(3)段的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文章最后说“我沉默了、奋发了、考学了”,原因是什么?
13.读了这篇短文,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诗《》,这首诗也是表现伟大的母爱的,请把诗的题目填在横线上,你能写出其中的诗句吗?
14.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的土地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A.“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一句表明了作者由三峡的神女峰联想到帮助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这既写出了祖国山川之美,又自然地暗示出中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古老。
B.作者恰当地用“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泻千里”的“长江”这两个比喻,概括了中国人民敦厚、顽强、勇敢的性格。
C.诗人以“挂霜的葡萄跃动着欢乐”象征着中国人民饱经历史沧桑,走进幸福生活。
D.这首诗作者主要赞颂中国的土地的神奇,地大物博,风景如画。
参考答案
一、
1.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2.D
3.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的无尽的苦难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光明美好的胜利或充满生机的解放区
二、
4.此诗虽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的抒情。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
5.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三、
6.诗人把自己比作“鸟”,却和古典诗词中鸣翠柳的黄鹂.啼血的杜鹃等大异其趣。他没用“珠圆玉润”、“啁啾”、“婉转”等词,而是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喉,是颇具匠心的。诗人将自己与鸟为一体,试想,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里怎能听到或听出”珠圆玉润“的叫声?嘶哑的喉咙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着的爱。
7.略。
四、
8.为了乞讨我的学费、杂费、生活费。
9.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10.震惊、难过,万没想到卖韭菜的竟是自己的母亲。
11.对自己的虚荣心,对自己没有勇气承认母亲而感到难过、惭愧、自责。
12.受到母亲无私的、伟大的爱的激励,良知有所发现。
13.《游子吟》略
14.D

相关知识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课题:第09课《土地的誓言》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选择典型的景物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呼告、人称变化、排比等表现手法。

二、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中考要求: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1、作品简介:《土地的誓言》是男作家端木蕻良所写,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得到解放,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的感情。
2、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朱德的“母亲的回忆”,其意就是“关于母亲的回忆”而不是“母亲自身的回忆”。作者之所以作如此表达,估计是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在拟写标题之时就更是如此。况且,本文集中笔力写“土地”,将“土地”二字置于最醒目的位置也确实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新课知识:
1、一、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抄写3—5遍。
怪诞()亘古()默契()污秽()
炽痛()嗥鸣()谰语()镐头( )
2.解释词语
炽痛:标直:
嗥鸣:谰语:
亘古:污秽:
二、勾画出作者深切怀念、热情赞颂家乡的语句,批注上喜欢的原因。

二、导学模块
【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2.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试品析一下。
3.文章除了深切怀念、热情赞颂家乡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找出来,深情地朗读,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4.文中哪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谈理由。

小结:我学会了抒发感情的几种方式:
5.小组合作讨论下面的问题:
⑴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⑵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称呼,而后来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呢?
(5)根据课后“练习”四要求,自选一题进行写作训练我的讨论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同学有价值的意见记录:
2.我的自学疑问解决
方式:
结果:
3.老师讲解的问题记录:

【扩展延伸】
高(中)考对接
【知识结构线路图】
三、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1、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4分
A.喷涌珠丝马迹缠绕怪涎B.谰语班澜亘古申吟
C.丰绕飘扬过海泛烂桨液D.镐头土穰蚱蜢高梁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
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3).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3、语段仿写10分
文中多次出现“当我……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我想起……”请也按照这个句式再仿一组句子。
(特点提示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连贯、逐渐增强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土地改革导学案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收集并分析资料、讲述故事、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A级)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___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_______,实行农民的_____。到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_____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_____,成为_____的主人。这使_____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_____,_____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C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子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二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万亩。辽宁全县二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
(1)依据材料所述,说说土地改革的意义。
(2)解放后,土地改革以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法为指导
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吗?他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为党和政府为“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
(B级)
土地高度集中土地改革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颁布《土地改革法》

时间
阻碍农村经济基本内容废除、巩固、解放、准备
和社会发展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一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土地的誓言导学案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9、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假如有一天,你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了生你、养你的故土,你的心情会怎样?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国民政府把解决中日冲突的希望寄予国联,但国联却力图通过“国际合作”使东北成为帝国主义各国的殖民地。这使国民政府的希望落空;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事变开始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加深了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与日本的矛盾。东北三省的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大山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而四处流浪。他们多么希望早日能重返故园。于是,他们面对着东北土地发出誓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二、范读课文。 1、同学们,说了这么久,到底作者对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课文朗读。学生按要求听读。 (要求)a.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b注意人家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c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2、听完后问:同学们,听完这篇课文,结合历史背景,你有什么感受呢?(我感受到了东北人民十分热爱他们的家乡;我感受到了东北人们十分希望重返故园……)

点击此处免费下载本资源

()优秀的教学资源网站,本站所有资源免费下载,欢迎您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