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学会宽容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8

学会宽容。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会宽容”,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编写意图
什么是论据,论据有哪几种,这样的常识学生早已了解了。但是,怎样选择一个既新颖又最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是人们写作议论文时孜孜追求的目标。所以本单元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在使用事实论据时,要把事实叙述清楚。怎样叙述才好?是详些好,还是略些好?是形象些好,还是概括些好?这些问题又是不大好掌握的。因为议论文中还有许多不同的品种,科学论文要严谨、平实,杂文要生动、活泼;由于读者对象不同,例如是给一般读者看还是给某种专业的读者看,也会影响到叙述的详略和叙述的风格。可以说这也是学习议论文的难点之一,所以本单元把这一点作为重点。
本单元的写作话题是宽容。宽容是近几年社会上谈论比较多的热门话题,有人还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宽容网站。为什么这个话题会热起来?正如王蒙所说:“宽容的提出是针对多年以来的连年政治运动,是针对意识形态领域里‘左’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是针对‘文革’中的万马齐喑的局面,是针对动不动给不同的学术观点或者艺术追求扣帽子打棍子抓辫子的错误做法,它是有感而发的有的之矢。”看一看后面“有关资料”所附的文章,有助于了解提倡宽容的意义。
教学建议
学生写作议论文,在使用论据方面常犯的毛病主要有两个:一是论据陈旧,材料雷同。大多是课本上的或大家常说的一些材料。二是不典型,对论点的支持不够有力。
为什么会论据陈旧呢?这和学生的视野狭窄有关。接触社会少,读的课外书少。针对这一问题,当然应当让学生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但是,这在解决当前作文的问题上是不现实的。相对有效的办法是在思想方法上,在发掘现有的生活积累上,在开掘材料的不同意义上,多下一点工夫。
有关资料
一、宽容:主体性教育的又一目标(朱家存)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同仁就如何培育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仔细品味这些见解,笔者觉得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即在培育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其宽容品质的养成。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成长的需要。
(一)
有人把宽容区分为原始宽容和现代宽容(吉兰瓦特洛:《人权与宽容的命运》,载《第欧根尼(中文版)》1998年第1期)。前者是指由容忍或不制止那些按照法律不该发生的事所构成的态度。它是由谨慎或迁就人类的缺点所促成的。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也是同现代法制社会相悖的。后者是指同意这样的观点:在自由的名义和大家所承认的原则下,别人按照我们所没有的或我们并不同意的原则思考和行动。它是自由的必然结果。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他人的人格独立,或者说,承认别人主体性的存在。
也有人认为,宽容是行使权力时的一种禁欲主义的结果(注:保罗利科:《宽容的销蚀和不宽容的抵制》,载《第欧根尼(中文版)》1999年第1期)。它实际上是一种放弃,代表可能有权力的人放弃把他的信仰和他认为合适的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人。这种放弃由一种禁欲主义构成,它可以分几个阶段或几个层次。第一阶段是,一个人不容忍他所不赞成的意志,但他并没有阻止这种意志的权力(能力);第二阶段是,一个人不赞成别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他努力理解那种生活方式,尽管并不坚持那种生活方式;第三阶段是,一个人不赞成别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他尊重随意生活的自由,而且承认别人有公开显示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第四阶段是,一个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别人和他不同的生活方式;第五阶段是,一个人赞成所有的生活方式,只要它们并不明显地伤害第三者。总之,他不干涉一切类型的生活,认为它们是人类多样化和差异性的表现。显然,从第一阶段至最后一个阶段,情感因素越来越弱,理智因素则越来越强,宽容程度越来越高。可见,宽容是高度理性化的必然结果。
笔者认为,所谓宽容,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对待异己的观念和信仰持公正、理智的态度,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容许别人自由地行动和独立思想。
(二)
主体性教育必须注重塑造学生的宽容品质。因为:
1.宽容是一种深层次的主体性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实际上就是主体对自我的一种超越。一个不能超越自我的人,很难成为宽容者。而超越自我则正是具有强烈主体性的表现。相对于独立性、自主性而言,宽容则是从更高层次上展示了主体性。
宽容是相对于偏狭而言的。后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对他人之所思、所信、所为和所在一律嗤之以鼻。持这种态度的人自认为真理就在自己手中。这种偏狭,表面上似乎体现了个体的主体性,实际上恰恰是主体性不强的表现。因为主体性应该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而不是那种顽固不化的偏执。相反,放弃偏执,超越自我,对他人和世界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则是对主体性的真正的弘扬。
宽容不等于懦弱和恐惧,更不等于放弃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听之任之。如果是这样,那自然没有什么主体性可言。实际上,真正的宽容能激励人们去真诚地追求真理,而远远不是为了换取太平就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相传,郑板桥任知县时,收到其堂兄的一封信,说是因一段墙基的事,与邻居产生纠葛,想请板桥先生回去帮他打官司。然而板桥先生并未回去,仅回诗一首便使事端冰消雪融。诗云:“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何等宽容、何等睿智!
由此可见,宽容是一种自尊、一种自信、一种成熟,是一种表面柔弱而内心坚韧强大的表现(对别人的宽容往往是由于自己感到正义在手,真理在握);它是一种超然的大智若愚。有了宽容,生活将达到一种恬静、超脱的境界,不至于接受憎恨与报复的压力,从而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变嫉妒为欣赏。因此,宽容不仅是主体性的深层次表现,而且还是一种建设性的主体性品质。
2.宽容是自由的根源,自由是展示主体性的前提条件
主体性的展现需要自由,宽容则是自由的保障,没有宽容也就没有自由可言。如果个人与个人之间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不能互相宽容,而一定要坚持“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那么自由从何而来?没有自由,主体性又何以展现?教师若不能宽容学生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学生就不会有独立表达观点的自由,如此,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又怎能形成和发展?试想:如果没有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哪会有北大的学术自由?没有学术自由的土壤,当初那些有创造性人格的“北大人”哪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
3.宽容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这一点已为人类社会发展史所证明。古希腊雅典时代的梭伦改革,确立了公民议会制,创造了宽容的社会环境,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使古希腊成为欧洲文明的摇篮。中世纪的欧洲,在基督教的统治下,专制恐怖代替了宽容,结果文明遭受摧残,社会走向倒退。文艺复兴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随后而来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直至资产阶级革命使西方社会一步步走向宽容,从而创造了欧洲近现代的繁荣。
综上所述,为了培育出健全的、建设性的主体性,为了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的发展,我们在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塑造个体的宽容精神。正如《世界人权宣言》(1948)所倡导的: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必须力求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所有民族以及所有种族和宗教群体之间的理解、宽容和友谊。其实,除了民族之间、种族之间、宗教团体之间需要宽容以外,每个社会成员之间同样需要宽容。因此,教育还必须有利于个体之间的相互宽容,必须培育个体的宽容品质。特别是在大力倡导弘扬个体主体性的今天更应如此。
当然,宽容不应该被理解为无止境、无原则的。因为“无限制的容忍必定导致容忍的消失,如果我们把无限制的宽容甚至扩大到那些不宽容者身上,如果我们不准备保卫宽容的社会,使之免遭不容忍者的侵犯,那么,容忍者就会被消灭,容忍亦随之不复存在”(注:波普尔著:《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第326页)。因此,宽容只有在一定的限度内才是有价值的,才值得在主体性教育中予以培育。
(三)
美国著名作家房龙先生将现代的不宽容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于懒惰的不宽容,它最为普遍。这种不宽容导致人们习惯于乃至依恋既定的东西,从而使抱有新思想的人成为人类的敌人。第二类是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它比第一类更为严重。“无知的人仅仅由于他对事物的一无所知便可以成为极其危险的人物。但是,他如果还为自己的智力不足措辞辩解,那就更为可怕。他在灵魂里建立起了花岗岩的堡垒,自我标榜一贯正确,他站在咄咄逼人的要塞顶端,向所有敌人(也就是不苟同于他的偏见的人)挑战,质问他们有什么理由活在世上。”第三类不宽容是由自私自利引起的。实际上它是嫉妒的一种表现。(注:房龙著:《宽容》,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40~143页。)据此,为塑造和完善学生的宽容品质,应教育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1.克服偏见,养成客观理智的科学态度
在上述三类不宽容中,前两类实际上都是由偏见引起的。所谓偏见是指人们对某人(某事物、观念)所持的未经检验的观点或信念。它或者与经验相悖,或者与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相悖,或者不符合客观实际。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克服偏见的途径有三:一是激励学生加强知识学习,开拓认知视野。因为“只有通过知识的增长,心灵才能从它的精神束缚即偏见、偶像和可避免的错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注:波普尔著:《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页)。二是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差异。宇宙是无限的,知识也是无限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承认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和真理的局限性,应该懂得与其他真理共存,用其他观点来检点自己。据此,我们应该倡导学生尊重差异,宽容与自己不同的人的想法和做法。三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某事某物所持的观点与态度,力求以新的知识、新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去思考问题。这既是使个体摆脱偏见的积极途径,也是防止因旧参照系的摧毁而导致个体心态失范进而陷入非理性状态的有效手段。概括起来,就是要使学生养成客观理智的科学态度。
2.化解嫉妒,建立正确的比较系统
如上所述,第三种类型的不宽容是嫉妒的一种表现。因此,为了在主体性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宽容态度,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化解嫉妒。罗素指出,在普通的人性特点中,嫉妒是最为可叹可悲的。心怀嫉妒之人往往“不是从自己拥有的一切里汲取快乐,而是从他人拥有的东西中汲取痛苦。只要他能够,就设法去剥夺他人的优点长处,这在他看来是如此值得他去干,犹如自己得到了这些优点长处”(注:罗素著:《走向幸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嫉妒者不仅可能伤害他人,而且也为自己走向幸福设置了重重障碍。因此,“无论谁要增进人的幸福就必须增进羡慕情绪,减少嫉妒情绪”(注:罗素著:《走向幸福》第87页)。
引导学生化解嫉妒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建立正确的比较系统。培根说过,嫉妒总是与人我的比较俱来的,没有比较的地方就没有嫉妒。比较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比较系统。如果一个人的比较坐标系很小,也就意味着其比较的范围很小,他(她)很自然地会同自己周围的人进行近距离比较,就很容易心生嫉妒,从而产生无穷的内磨擦和内消耗。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比较系统足够大,则预示其比较的范围很大,他(她)就会跳出自身的小圈子,在全行业、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远距离比较。由此,其心胸与视野自然就会开阔起来,嫉妒之情也就随之消除。这就是说,我们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化解嫉妒、塑造宽容品质,关键在于能否引导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比较坐标系。
3.尊重错误,珍惜向错误学习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时常出现种种不宽容现象,它或者表现为容不得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或者表现为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实际上,犯错误是人的天性,而且是一种颇具价值的天性。甚至可以说,缺少这一天性,我们将不可能做成任何有价值的事情,因为正是通过在正确和错误之间进行选择才使我们的思维向前发展。并且,错误往往给人创造新的机会──尝试新方法的机会。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如果不经常犯错误,其自身所蕴藏的潜力就无法发挥。
怀有这样的理念,自然就需要尊重和珍视别人的错误,接受并感激别人发现自己的错误。如此,就向宽容走近了一步。
当然,以上各项教育措施能否取得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自身的修养如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他(教育者──笔者注)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因此他应当首先发展他本身的这些优秀品质。”(注: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50页。)这就要求教育者率先垂范,以宽容滋养宽容。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3期)
二、宽容与嫉恶如仇(王蒙)
近年来学术界颇有人提倡宽容,与此相同,也有青年朋友提出拒绝宽容。对此,我的看法如下:
要提倡的宽容是指文化政策层面上,对于文化工作的领导层面上,学术与文艺上不同的思想、观点、风格、流派共存而又相争的层面上,一般宜宽容而不宜苛刻压制。简单地说,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待不同的思想观点流派,在遵守宪法与法律的前提下,应该抱宽容的态度,以保障与学术文化命运攸关的合法的学术自由与创作自由。
宽容的提出是针对多年以来的连年政治运动,是针对意识形态领域里“左”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是针对“文革”中的万马齐喑的局面,是针对动不动给不同的学术观点或者艺术追求扣帽子打棍子抓辫子的错误做法,它是有感而发的有的之矢。
宽容的基本依据是基于如下的认识:即在学术文化的一系列问题上,人们是不可能一次完成对于真理的认识的,考虑到学术文化问题上见仁见智、多元互补的规律,考虑到对于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全人类的、历史的、曲折的与逐渐积累的过程,考虑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我们中国在发展学术昌明文化的正反两方面或多方面的经验,人们愈益认识到,在对待不同的学术文化思潮观点流派的时候,还是宽容一点儿民主一点儿为好。
宽容的对立面是文化专制主义、宗派主义、“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无产阶级专政”等等,而不是嫉恶如仇的原则性与坚定性。
当然,不能离开了学术、艺术思想层面,离开了对于文化工作的领导与政策掌握层面泛谈宽容。例如,严打刑事犯罪,不能宽容;立法执法,不能宽容;反腐倡廉,不能宽容;检验商品质量,不能宽容;运动员训练,也不能太宽容;国防、外交、海关,一系列涉及国家主权与利益的事宜,更不能随便宽容。这些都是常识范围以内的不言自明的道理。
有时人们也把宽容引申到为人处世与个人涵养境界方面。作为私德,宽容也是褒词。“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宰相肚子里撑大船”“有气量”,这都是好话。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则不足取。这里有气量、宽容云云,指的是要有容人、容言、容事的雅量──这是对于古书里所说的“大人”“先生”即对于政治家或比较高层次的人物的要求。不能用这个标尺来要求一切人。小人物本来就心比天高而怀才不遇,伸不开胳膊蹬不直腿,再要求他宽容,太不宽容了!
个人修养上的宽容与做事情的严格并不矛盾。做事应该严格,待人应该宽容。律己应该严格而待人应该宽容,这大致是不错的。至于具体事宜,何者宜宽,何者宜严,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对于挑拨是非、两面三刀、落井下石、陷人于罪、背信弃义的宵小,对于违法乱纪、胡作非为、兴风作浪、不知悔改的恶人,一般不宜讲什么宽容。对于一般人可能有的弱点,如好出风头、抬高自己、维护私利乃至趣味与境界不高等,则不妨宽容一点。毛主席不是也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吗?为人处世是一门大学问,这里仅仅谈一个宽容或者不够宽容,都是太不够用了。不要幻想用一两个词就可以一抓就灵。
一个纯粹的个人,特别是一个情绪色彩比较浓厚的文人,他强调自己为人处世方面嫉恶如仇绝不宽容一面,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个性选择。一个领导者、有影响的大人物,在强调稳定与建设的今天,就不宜讲得太峻急,正如不宜讲得太宽大无边。愈是正常情势下,愈是要多讲一点宽容。而在突发事件的情势下,如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等等,则应该强调事物的严峻方面,不能一味宽容下去。就是说,在宽容不宽容的问题上有常例也有变体,运用合宜,全在经验、修养、境界与智慧。用不着绝对化。
即使在应该宽容的层面上,宽容也不是绝对的与万能的,正像在坚持原则的问题上,在尖锐对立的问题上,坚持斗争与眼牙必还也不是绝对的。对敌斗争中也不无妥协,争鸣讨论也可能搞得十分尖锐,这又是问题的常识性层面了。该宽容则宽容,该严则严,这才是正确的,虽然这样讲像是说废话。“文革”之后,知识界有人讲了一点宽容,绝对没有叫大家都变成老好人、市侩、窝囊废、软骨症患者的意思,更不是为虎作伥之意。为了社会稳定、学术昌明、人尽其才,为了一个更好的人文环境,人啊,在明明可以宽容的层面上,还是不要那么不肯宽容吧。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三、宽恕之心(安德鲁马修斯)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我们常在自己的脑子里预设了一些规定,认为别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对方违反规定,就会引起我们的怨恨。其实,因为别人对“我们”的规定置之不理,就感到怨恨,不是很可笑吗?
大多数人都一直以为,只要我们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好日子过”。其实,倒霉的人是我们自己:一肚子窝囊气,甚至连觉也睡不好。
你下次觉得怨恨一个人时,闭上眼睛,体会一下你的感觉,感受一下你的身体,你会发现:让别人自觉有罪,你也不会快乐。
一个人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能明白什么道理就明白什么道理。你要不要让他感到愧疚,对他都差别不大──但是会“破坏你的生活”。万事不由人,台风带来暴雨,你家地下室变成一片泽国,你能说“我永远也不原谅天气”吗?万一一只海鸥在你头上排泄,你会痛恨海鸥吗?既然不会,又为什么要怨恨别人呢?我们没有权力控制风雨和海鸥,也同样没有权力控制他人。老天爷不是靠怪罪人类来运作世界的──所有对别人的埋怨、责备都是人类造出来的。
谈到宽恕,首先就要原谅父母。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而且当年你还小的时候,市面上也还没有现在流行的“100分父母”之类的育儿经,令尊令堂除了自己摸索育儿门路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事要操心。不论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都已经是陈年往事了。只要你一天不能原谅父母,你就一天不能心安理得地过日子。
你或许会问:“如果有人做了非常恶劣的事,我还要原谅他吗?”
我有一个朋友,名叫山迪麦葛利格。1987年1月,一名精神病患者持枪冲进他家,射杀了他3名花样年华的儿女。这场悲剧使山迪陷入痛苦的深渊,几乎没有人能体会他的悲痛与愤怒。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在朋友的劝慰下体会到,要使自己的生活步上常轨,唯一的办法就是抛开愤怒,原谅那名凶手。目前,山迪把所有时间用来帮助别人获得心灵的平静及宽恕他人。从他的经验可以证明,即使是遭逢剧变所引起的怨恨,在人性中也依然可以释怀。如果你问山迪,他会告诉你,他抛开愤怒是为了自己,希望自己好好地活下去。
我发现,和山迪经验相似的人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人始终在愤怒及痛苦的阴影下,第二种人却能得到超乎常人的同情心。
令人心碎的事、大病、孤寂和绝望每个人都难以幸免。失去珍贵的东西之后,总有一段伤心的时期。问题是,你最后到底变得更坚强还是更软弱。
(选自《共鸣音》,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JAb88.Com>

相关推荐

《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
教学目标
1、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2、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
把握与评价故事中的哲理。
教学难点
1、在整体感知全文内涵的基础上,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
2、培养学生对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文章特点及学习要点。
1、导语:唐朝的唐太宗曾经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如一面见兴替,知得失的镜子,它折射出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房龙的《宽容》序言。
介绍房龙及其作品《宽容》。房龙是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且有追求,有坚定的信念。介绍这些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为什么要对异见进行宽容呢?序言作了含蓄的回答。介绍这一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
2、学习“自读提示”明确:本文用寓言故事形式写成(CAI显示)。本文学习要点是理解与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CAI显示),归纳故事蕴含的哲理。
1、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提示: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发生地“无知山谷”有什么特点?)
提示:至于故事发生的地点很明确是“无知山谷”。显而易见,作者的意图讲故事发生的环境闭塞、贫穷、落后,因而造就了视野狭窄、知识浅薄、麻木不仁的无知的人们。他们仅维持最低的生存需要,不但不觉匮乏,反而心满意足。更可怕的是迷信,极端的迷信,一部千古经书,几个守旧老人,可以镇守一方水土,一方人心。大家想一想,一个封闭、无知的社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追往者,思来者。封闭只能导致落后,甚至灭亡。如何才能使这样的社会获得生机呢?不闭关锁国,不夜郎自大,而是勇敢地、大度地开放大门,融入世界文化,自立于民族之林,它就有无限强大、蓬勃的生命力。
3、说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放幻灯片)
4、讨论,归纳本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文章主旨。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否定、镇压异见,会造成什么灾难呢?只能造成先驱者的悲剧,造成无知者自身的困境,造成真理发展上的曲折。怎样才能使真理顺利发展,先驱者不被迫害呢?这就需要思想自由,宽容异见。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扼杀真理。这正是作者通过这一寓言告诉我们的深刻哲理,(放幻灯)这也正是《宽容》一书的精髓。
展开:思想自由,宽容政策是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真理畅通无阻的必要条件,十年浩劫,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刚才要大家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使这样的事情减少发生?答案找到了没有?“宽容”。对,宽容可以使这样的事情减少发生乃至不发生。
大家说一说,人与人之间需要不需要宽容?为什么呢?
宽容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宽松,和谐;宽容可以使人们彼此之间更加理解,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为了使我们彼此心灵的距离不再遥远,让我们紧紧地握住宽容的双手吧!
下面请大家用填空的形式归纳一下本文的主旨:(放幻灯)
四、理解含蓄,抽象的语句。
这篇序言同一般的序言不同,既像一个寓言故事,而叙述的笔调又像散文诗,又像哲理散文,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但一些比较含蓄,比较抽象的语句又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70页,结合练习二,我们来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要注意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
1、这里的“知识的小溪”是指无知山谷的文明程度(智慧,创新思想)仅仅像一条小溪,浅陋贫乏。这里的“深邃破败”象征无知山谷古老守旧,没有知识的更新机制,没有新知识的汇流,心如死水,了无生气,“缓缓地流着”,说明这里的文化发展非常缓慢,社会停滞不前。理解了这句话,更加深了我们对无知山谷那种闭塞,保守,愚昧,单调的特点的认识。(放幻灯)
2、守旧老人用“律法”无情镇压。无知的人们助纣为虐。先驱者孤军奋战,力量单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挡的,严酷的律法挡不住,岩石高墙也挡不住。早就有一些男男女女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敢于提出问题,“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先驱者更是杰出的代表,他为真理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探索者、先驱者是可敬。
3、是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因此“恐惧总是伴随着人们”。由于特大干旱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只有把希望寄托山脉那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为了死里逃生,人们终于产生了叛逃的勇气。所幸绝路逢生,人在死与生的进退关口总能爆发生命的最大能量。(置之死地而后生)
4、句中省略的内容应是不会盲从守旧老人去杀死先驱者。这里作者不只是要表现无知山谷的人们对先驱者的歉意和敬意,还隐含着更深刻的道理。对于先驱者的新知,要解放思想,虚心学习,即使一时不能接受,也要采取什么态度?宽容态度。而宽容正是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本文的主旨。
5、许多历史事实都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影子,(哥白尼-日心说《天体运行》,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广场,孔子,司马迁等)而次此后发生的事件也像这个寓言故事的重演,这更增强了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值得品味。
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作者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明确;这是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要镇压创新者的;有些善良的人们由于传统的束缚,认识的局限,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创新者,这就意味着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我们希望”只是人们良好的心愿。如何让这样的事情减少发生呢?那就是宽容。文章正是这样含蓄的语言形式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五、自由品读,加深理解。
六、小结
希望同学们不仅要深刻理解本文的寓意,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也要忠实的履行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作文,谈谈《宽容》序言给自己的启示。(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写法上)
板书设计:

宽容序言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宽容序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文中事物和人物象征意义,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2.掌握本文虚拟情节,富有深意的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培养宽容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此篇序言很特别,像散文诗,又像是寓言。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虚构的故事中包蕴着怎样的深刻意味,学生不容易做到透彻理解。
解决办法
(1)介绍《宽容》这部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宽容有初步的了解。
(2)分析具体语句,理解本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真正含义,把握形象。
(3)课堂讨论。
教学设想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以点拨为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1.导入
1600年,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判处死刑,烧死在罗马。布鲁诺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反对天主教的地球中心说,震动了教会的统治,被天主教视为异端,最终将布鲁诺处以极刑。
这种新旧思想、观念的斗争,可以说,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地上演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宽容〉序言》,来看看这种斗争是怎样的势不两立,如何的激烈,并进而想想我们该怎样对待新思想、新事物。
2.房龙及其作品《宽容》。
房龙是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且有追求,有坚定的信念。介绍这些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为什么要对异见进行宽容呢?序言作了含蓄的回答。介绍这一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
本文用寓言故事形式写成,本文学习要点是理解与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每段大意。
课文9个自然段,各段大意:
1.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贫乏而可怜的生活。
2.漫游者探索新生活,受伤而归。
3.漫游者向人们讲述他的新发现。
4.漫游者被守旧老人、一千年前的律法、无知的人们杀死。
5.无知谷面临死亡的威胁。
6.律法要求人们墨守成规。
7.濒临绝境的人们叛逃,寻找新世界。
8.纪念先驱者。
9.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在一个无知的山谷,有着一群守旧的人们,他们固守着传统,愚昧、落后、固执,决不允许新生力量的出现,面对一位敢于向外边的世界探险,寻求解放和自由的青年,他们不予理睬,反而加以残酷的镇压,最终青年被残忍的杀害,而这些愚昧的人们也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报应。
三、细读课文,思考讨论,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
1.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所有传统对一切革新的镇压的代表,是杀害漫游者的罪魁祸首,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
“守旧老人”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漫游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他敢于怀疑祖先铁定的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探索、追求真理,敢于向死水般的旧世界发出反叛的声音。他有坚定的信念,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从容赴死的气概。他不畏艰险,敢于冒险。他勇敢无私,为唤醒麻木沉睡的心灵,宣告真理的存在,传播美好希望,不惜牺牲生命重返山谷。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剧,留给人们永恒的回味。而当真理大白于天下的时候,他最终成了人们永远爱戴、敬仰、歌颂和感恩的先驱。“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村民们——在无知山谷里死守者愚昧的人群。他们迷信过去,死守律法,胆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甘心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2.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篇文章中一些具体事物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
无知山谷——保守、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旧一切被迷信着,被维系着。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残害着。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定律。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里,漫游者的命运可想而知。
显而易见,作者的意图讲故事发生的环境闭塞、贫穷、落后,因而造就了视野狭窄、知识浅薄、麻木不仁的无知的人们。他们仅维持最低的生存需要,不但不觉匮乏,反而心满意足。更可怕的是迷信,极端的迷信,一部千古经书,几个守旧老人,可以镇守一方水土,一方人心。大家想一想,一个封闭、无知的社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追往者,思来者。封闭只能导致落后,甚至灭亡。如何才能使这样的社会获得生机呢?不闭关锁国,不夜郎自大,而是勇敢地、大度地开放大门,融入世界文化,自立于民族之林,它就有无限强大、蓬勃的生命力。
小溪——知识的源泉,在此文中“发源于昔日的荒山”指源于落后,“消失在未来的沼泽”指必须接受更新,打破旧势力,争取解放。
山的那一边——指新的世界,具有新生力量的美好生活。“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样的血肉,城市是经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彩夺目。”
最终特大干旱时山谷里的景象——无知的人们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应。
3.说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提示:文章最后一句。
4.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文章主旨。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否定、镇压异见,会造成什么灾难呢?只能造成先驱者的悲剧,造成无知者自身的困境,造成真理发展上的曲折。怎样才能使真理顺利发展,先驱者不被迫害呢?这就需要思想自由,宽容异见。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扼杀真理。这正是作者通过这一寓言告诉我们的深刻哲理,这也正是《宽容》一书的精髓。
展开:思想自由,宽容政策是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真理畅通无阻的必要条件。
人与人之间需要不需要宽容?为什么呢?
宽容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宽松,和谐;宽容可以使人们彼此之间更加理解,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为了使我们彼此心灵的距离不再遥远,让我们紧紧地握住宽容的双手吧!
5.拓展
由课文可以联想到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由课文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塞。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人类追求真理的势力是不可阻挡的,真理是一定要发展的。探索者、先驱者是可敬的。
要使真理的发展畅通无阻,就要保证思想自由,就要采取宽容的政策。思想自由,宽容政策是真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你还想到哪些人和事?
四、理解含蓄、抽象的语句。
一些比较含蓄,比较抽象的语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结合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要注意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
五、写作方法
这篇序言同一般的序言不同,既像一个寓言故事,而叙述的笔调又像散文诗,又像哲理散文,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如果不用联想与想象,直接来表述作者的意图,效果会是怎样的?
联想与想象的运用,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化,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如果不这样,而是直接以议论的语气写作,就会变得干枯,乏味,也不会这样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启示:序言可以创新,任何文章都应该创新。
六、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写一篇随笔,谈谈《宽容》序言给自己的启示。(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写法上的)

附:板书设计
《宽容》序言
房龙
山谷——无知——死寂
小溪——知识——干涸应该宽容
老人——守旧——苦难
青年——创新——死亡

※资料库
一、关于房龙和他的著作(三联书店编辑部)
体重200英磅、粗壮结实的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
他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说,20年代他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
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看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郁达夫在林徽音译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龙的写作艺术,认为他的方法──
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房龙于1882年出生在荷兰的鹿特丹,家庭虽然很富有,但是父亲不关心孩子,彼此分居,所以他从小“逃避在过去之中”,从10岁起就沉溺于史学,以至于后来“了解17世纪胜过了解20世纪”。他受荷兰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斯影响很深,一贯反对愚昧和偏执,并且对劳动人民深为同情。房龙从1903年后在美国、德国求学,获得博士学位,但这没有使他飞黄腾达,也没有从此专门在书斋里讨生活。他甚至认为:
凡学问一到穿上专家的拖鞋,躲进了它的“精舍”,而把它的鞋子上泥土的肥料抖去的时候,它就宣布自己预备死了。与人隔绝的知识生活是引到毁灭去的。
房龙在上大学前后,屡经漂泊,当过教师、编辑、记者,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有一度还曾经专门从通俗剧场中学习说话风趣的技巧。1913年起他开始写书,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从此饮誉世界,直至1946年去世。
房龙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语言文字,拉得一手小提琴,还能画画,他的著作的插图便全部出于自己手笔。
现在这本《宽容》,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房龙在这里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他在1940年准备出版此书第二版时,正是法西斯势力在全世界猖獗之日,这是对他的“宽容”理想的严重打击。但是房龙没有放弃理想,号召正直的和有正义感的人“养精蓄锐,保存自己,以便迎来开始进行重建工作的那一天”。房龙毕生持人文主义立场,在有的问题上不免有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观点,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
(摘自《宽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二、多视角,多主题(刘真福)
本文如同一篇意味厚重的寓言,以叙事为依托,迂曲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是虚构,所以省去许多具体背景,人物也似乎有点抽象,是类型化的人。也正因为它的虚构、抽象、类型化,它的寓言性质分外明显,它的思想意义具有多重性。它到底表达什么主题?如果按过去的做法,所有的读者都在寻求某一个能为大家所认同的“标准答案”;现在不妨作一点尝试:如果每个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出现怎样的情形?这里提供三种视角和三个主题来讨论。
(一)先驱者的悲惨与荣耀,守旧者的猖狂与灭亡
先驱者是山民中的精英形象,是山谷里多少代人试图找到通往外界出路的探索者。他没有姓名,没有生平事迹介绍,作者对他的正面描写不多。他生活在一个死水般沉寂的世界,生活在保守、迷信、恐惧任何新生事物的人群当中,但他的性格与遭遇与这等人群迥然不同。他的身上表现出坚定不移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从容赴死的气概。他面对的,首先是大自然的严厉惩罚。他知道先辈们遭遇怎样的厄运:“这些男男女女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但他们陈尸的石崖脚下,白骨累累”,他还是冒着死亡的威胁走出了无知山谷。然后是爬着回来的,“他手上的指甲已经磨破。他的脚上缠着破布,布上浸透着长途跋涉留下的鲜血”,已经奄奄一息了。其次,他面对法律的严厉惩罚。代表这法律和执行这法律的是守旧老人,“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犯了弥天大罪”。再有,他面对山民的误解和严惩。本来他外出是为大家寻找出路,他回来是给大家引路走出无知山谷,甚至在行刑前他还在传播新知新见。但是事实证明他既是一个英雄人物,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山民的乱石砸死了他。后一种惩罚也许最让他伤心。然而,历史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当自然灾害降临山谷的时候,当人们不得不逃离山谷的时候,人们自然想起先驱者,想起他说过的话,也想起他指引的道路。当人们走到广阔的自由世界,更加怀念他,表示忏悔,在石头上刻下他的名字,世世代代“感恩朝礼”。
守旧老人是一群人,一群反面人物。他们是法律和秩序的象征,也是威严与残酷的象征。造成他们至高无上地位的,首先是无知山谷特殊的地理形势和悠远古老的历史:山谷四处绝壁,无路通往外界;先辈们传下来“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其中写着除了他们谁也读不懂的文字。其次是山民的保守、畏惧、脆弱的心理:大多数人不知道也害怕知道外界的形势;他们对于外出怀有莫名其妙的恐惧,也莫名其妙地憎恨试图外出的先驱者。守旧老人实践着“我即法律”的训条,可以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虚伪,既要坚决地处死先驱者,又显示“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本想宽大为怀”。当先驱者在行刑前慷慨激昂地宣传新知的时候,他们却色厉内荏,“发出一声恐怖的吼叫”来制止,宣布立即行刑。然而,大自然是残酷无情的,无知山谷随即遇到大旱,牲畜渴死,庄稼枯萎,山民饥死者过半。尽管守旧老人仍在祈求上苍的保佑,但山民们在面临灭顶之灾的最后关头,终于生发出勇气、意志、活力,学着先驱者,集体叛乱出逃。这回轮到守旧老人们反抗了,“无力地抗争着”,最后不得不让车夫带他们离开这无知山谷。一切旧的秩序、规矩、习惯、信仰、法律烟消云散。
(二)提倡理性,宽容异见
了解《宽容》一书的思想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领会这篇序言的命意。《宽容》是一部通俗的历史著作,作者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讲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导思想解放,主张对异见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了解这一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序言的写作初衷。序言一般都介绍书的思想内容或写作意图、写作过程、写作背景;这篇序言没有介绍这些,它写法奇特,通过虚构了一个故事,来暗示本书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意图。
故事发生在怎样一个背景下?统治这一方土地的不是合法的、合于理性的法律、制度和政权,而是老人政治,守旧老人出言即法;山民们崇尚并畏惧老人,甚至连带着其他,“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他们谨小慎微,一点个性、探求欲的表现都不见容于习俗和人群;统治山民的还有另一重权威的东西,那就是“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它的“神圣而不可亵渎”,只是由于“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书上说:“上帝的旨意已经决定了天上人间万物的命运。”“对山那边的事物我们应该一无所知,直到世界的末日。”这使我们想到了欧洲中世纪。这里只有专制、愚昧在盛行,见不到一点理性的微光。
故事发生在先驱者外出巡游回来之后。“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就得被处死;处死前宣传外面世界的真实情况就是“丧失理智”,就“死有余辜”;处死的方式是山民扔乱石头使其粉身碎骨。这使我们想到了中世纪罗马鲜花广场发生的僧侣焚烧义士布鲁诺的故事。这里有的只是凶恶、残酷,没有一点宽容。
但是作者在这里只是讲故事,很“客观”地讲故事,并没有声言理性精神、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宣传理解、宽容与平和,也没有声色俱厉地讨伐专制主义、愚民政策,读者透过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褒贬好恶,领会到文章的写作初衷。
(三)封闭导致落后,开放重获新生
序言开篇说:“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作者命名为“无知山谷”是有深意的。山谷因山高岭峻而与世隔绝,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产力低下,生活贫乏。自然形势的封闭、雍塞造成文化、文明、人文精神的粗鄙、落后,造成山民的狭隘保守、愚昧无知,他们仅维持最低的生存需要,不但不觉匮乏,反倒“心满意足”。更可怕的是迷信,极端的迷信:一部千古经书、几个守旧老人,可以镇守、钳制一方水土、一方人心。这里的“宁静”就是时间的停滞不前,这里的“深邃破败”象征着心如死灰,了无生气。壅塞、狭隘的心灵易于生出不可思议的仇恨,山民们居然亲手用石头砸死了要引领他们走出古老土地的先驱者──他正像引领民众走出埃及的摩西,可惜两人下场截然不同。
但是,“上帝喜欢勇敢的人!”大自然固有的规律是适者生存,在大自然威力下匍匐、苟活的人群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在严重的干旱面前,无知山谷的人们陷入生存绝境。所幸绝路逢生,人在死与生的进退关口总能爆发生命的最大能量。山民们自毁旧有的法律、守旧老人的规矩,自发地离开“上帝”划定的家园。走向新天地,“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篇序言写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针对的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所以他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了。”但是他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安宁的、宽容的时代。1940年,他准备出《宽容》的第二版,正是法西斯势力在全世界猖獗之时,邪恶反动势力对善良进步势力的侵犯和残害,恰如这序言中守旧老人对先驱者那样厉害;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应验了作者在序言中所提示的、所预言的:邪恶反动势力必将灭亡,善良进步势力必将胜利。我们今天读它,会很自然地想到:任何社会,不管它多么自诩“幸福”,只要它保守、封闭,它就要逐渐走向自我灭亡;任何社会,不管它一时多么落后,只要它不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而是勇敢地、大度地开放大门,融入世界文化,自立于民族之林,它就有无限强大、蓬勃的生命力。
以上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析理出《〈宽容〉序言》的三个主题思想。这三个角度先后分别是:1.从文章本身生发文章命意。这种阅读忠实于原作,注意力在于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据以推断文章命意。2.联系《宽容》一书的主要思想内容捉摸文章命意。《宽容》体大思深,读者阅读、涵泳、领会、概括、提炼颇费一番功夫,作者意欲提取此书精华先指示于读者,但不是直露陈述,而是虚构故事,曲折地表达。3.富有创造力的读者能将旧文本现代化,作出最新的阐释。如果联系中国和世界的近现代史,就不能不感慨于这篇序言的述往事、思来者:我们过去封闭得太久,我们的国门打开得也许很迟,当今之事,封闭还是开放,意味着灭亡还是生存。
第一种阅读是从文本到文本客观地析理出文面的意义,第二种阅读是以全书映照出文本的意义,第三种阅读是以社会、时代为背景主观地阐释出文本的意义。应该说这三种阅读各有其理,都能在读者群中找到认同者。是不是有人要问:这三种说法可不可以相互兼容,“黏合”成这篇序言的主题思想?“黏合”之后不是更有包容性,更全面,更稳妥?笔者认为不可以。三个主题如果真要“黏合”起来,粗看还行,细味之总觉勉强,思路、语意不能连贯。再说,三个主题本来就能自成一说,能各自概括全文的整体内容,不觉有挂漏之处,何不让读者各人去发挥心灵的创造力,拓展思想的自由度?
(选自《中小学教材教学》2000年第11期)
三、关于《〈宽容〉序言》(潘尤国)
(一)关于本文主旨
《〈宽容〉序言》是一篇文笔活泼明快的散文诗般的序言。它用寓言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人生见解:批判保守派对改革者的迫害,赞扬先驱者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呼吁人们对探索真理的人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戕害。
故事反映了新与旧、科学与谬误、进步与反动、创新与守旧之间的尖锐对立。而故事所要表现的主旨却是: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要盲从,更不要助纣为虐,成为“守旧老人”的不自觉的帮凶,对为大众谋求幸福之途的先驱者多一点宽容。故事中的无知山谷是一个“深邃破败的溪谷”,这象征了顽固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保守势力的强大,而“知识的小溪”只能是“缓缓流着”,因为这里的人“心满意足”地享受着“天伦之乐”,偷偷地讲述着那些不合常流的事情,说明生长于此地的群众普遍愚昧、落后、麻木,随遇而安,固步自封,胆小怕事。科学、文明的小溪难以渗进他们那干涸、枯涩的灵魂;石崖前的白骨累累,说明保守势力镇压先驱者的残酷和毫不留情,不容文明的曙光渗进这“无知的山谷”,“破坏”广大民众“幸福的生活”。先驱者见到新世界的绿色草原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要让乡亲们同自己一起奔向那乐土,过上幸福生活,于是不顾自身安危,返回山谷并沿途用石头做上标记,用火开通一条道路,先驱者奋斗的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而杀死他的却恰恰是他念念不忘的人们,这些人帮守旧老人杀死他,竟是因为不明真相,也源于人们顶礼膜拜的尘封千年的“律法”。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所以,作者创作寓言的目的是告诉人们在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对那些忤逆传统、触犯律法的人应宽容一点。
(二)本文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先驱者的人格精神和体味形象说理的方法。先驱者是一个具有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前途充满希望、勇于探索、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精神的人。他从小就不满足于只在父亲的花园中活动,敢于问疆界那边藏着什么,还偏要刨根问底,当人们让他看“那些敢于蔑视上帝的人的累累白骨”时,他喊道:“骗人,上帝喜欢勇敢的人!”尽管人们对山那边的事物应该“一无所知”,但他不顾劝导,最后历经磨难“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这说明他不满现实,勇于探索。他敢于向权威挑战,面对累累白骨无所畏惧,面对千年律法慷慨陈词,这说明他不怕牺牲。他历经磨难,找到了幸福,并且冒着生命危险,决定带领乡亲们奔向幸福。这说明他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他死得悲壮。
《〈宽容〉序言》寓意深刻,说理清楚,但文章没有采用一般的分析法说理,而采用的是形象说理的寓言式的方法。文章通过守旧老人处死漫游者,说明谬误与真理是不可调和的,又揭露了保守势力的顽固、冷酷、凶残和虚伪;通过人仍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成为杀死漫游者的执行者的展现,说明提高人民群众觉悟和水平的重要;通过写人们觉醒后的忏悔,来揭示呼吁对创新的宽容这一主旨。文章尽管没有对事理的分析,对道理的阐述,但作者要论述的道理,已通过生动的故事向读者展露无遗。形象的说理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可以让人在受到艺术熏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作者的见解。
难点是对呼吁宽容这个主旨的领会。呼吁对创新者的宽容,是本文的主旨,也是学习的难点。为什么呢?因为呼吁宽容这个主旨是文章更深层的寓意,而读者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解文章表层的意义──歌颂创新者而谴责守旧者,以致忽视呼吁宽容的深层主旨,因而对这个主旨感受不够深刻不太强烈。阅读时,读者容易忽视的一个最关键最重要之处──
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
这是觉醒之后的人民大众的忏悔,这段忏悔的话道出了悲剧产生的真正的根源!杀死创新者的真正的根源,不在于守旧者的冥顽不化和顽固残忍,而主要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知、盲从乃至推波助澜,在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无知盲从时不懂得对创新者宽容!正是这无知、愚昧、盲从造就了一种顽固、僵化、令人窒息的环境,也形成一种排斥拒绝新鲜事物、打击扼杀新生力量的氛围。毕竟,本文不是向守旧者呼吁宽容而是向广大民众呼吁宽容的──少数顽固守旧者是历史的反动势力,他们扼杀创新者是本性注定,是不可改变的,向他们呼吁是徒劳的;我们只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呼吁宽容,呼吁他们在再一次无知盲从时或者说在不明真相时,记住历史的惨痛教训,谨慎一点,擦亮眼睛,冷静理智,对创新者给予宽容。
(三)课堂讨论
1.到底是谁杀死了漫游者?是守旧老人,不明真相的群众,还是那千年律法?我们如何看待现实中的误解?如何正视生活中的挫折?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宽容是不是无条件的?要不要原则?试举实例加以阐述。
(选自《语文学习》2001年第5期。有删节)
四、如何看待房龙的“宽容”思想(杨燕昌)
教学《〈宽容〉序言》,一个疑难问题是如何看待文章的主旨──呼吁宽容。《语文学习》2001年第5期刊登了潘尤国先生的见解。他认为文章不是向守旧者呼吁宽容,而是向广大人民呼吁宽容。他说:
阅读时,读者容易忽视的一个最关键最重要之处──
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
这是觉醒之后的人民大众的忏悔,这段忏悔的话道出了悲剧产生的真正的根源!杀死创新者的真正的根源,不在于守旧者的冥顽不化和顽固残忍,而主要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知、盲从乃至推波助澜,在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无知盲从时不懂得对创新者宽容!正是这无知、愚昧、盲从造就了一种顽固、僵化、令人窒息的环境,也形成一种排斥拒绝新鲜事物、打击扼杀新生力量的氛围。毕竟,本文不是向守旧者呼吁宽容而是向广大民众呼吁宽容的──少数顽固守旧者是历史的反动势力,他们扼杀创新者是本性注定,是不可改变的,向他们呼吁是徒劳的;我们只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呼吁宽容,呼吁他们在再一次无知盲从时或者说在不明真相时,记住历史的惨痛教训,谨慎一点,擦亮眼睛,冷静理智,对创新者给予宽容。(《关于〈宽容〉序言》)
笔者以为,这种理解值得商榷。
作为《宽容》一书的序言,尽管作者使用了寓言这一特殊形式,它也要曲折地反映“宽容”这一主题。可是看过这则寓言后,似乎从表面上却找不到“宽容”这样的字眼儿。
当然,寓言让我们看到了封闭、专制、知识贫乏,因循守旧的社会对新生力量和创造性的摧残,也让我们对那些冲破旧势力为大家寻找新生路而甘愿献身的先驱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但这和作者所倡导的宽容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序言中,哪些地方透露了宽容这一思想呢?
比较明显的地方,当然是村民在先驱者的路标引导下,找到绿色牧场后的忏悔之言:“他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杀了他。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这话的意思,应该是“假如当时有一点宽容精神的话,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这里透出了作者向广大人民呼吁宽容的意思。
但作者所倡导的宽容精神仅限于此吗?
潘先生说:“本文不是向守旧者呼吁宽容而是向广大民众呼吁宽容的──少数顽固守旧者是历史的反动势力,他们扼杀创新者是本性注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向他们呼吁是徒劳的;我们只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呼吁宽容,呼吁他们再一次无知盲从时或者说在不明真相时,记住历史的惨痛教训,谨慎一点,擦亮眼睛,冷静理智,对创新者给予宽容。”
这段分析,很显然已经脱离了作为人文主义者的房龙的基本思想,是很值得商榷的。
房龙所倡导的宽容远远不止是村民对先驱者的忏悔。实际上,他从人文主义出发,倡导的是人类世界、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宽容,而阻碍这种宽容的只是陈旧的律法,封闭的社会,知识的贫乏,人们的贫穷和落后所孳生的狭隘、自私……房龙的矛头是指向这些而不是指向专制者的,正如他自己对“宽容”的注解: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应有耐心公正的容忍。明白这些,才能明白他为什么同样不能容忍革命时代的恐怖。
空口无凭,还是让我们看看序言中的蛛丝马迹吧!
当守旧老人要惩罚漫游者时,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但律法毕竟是律法。……守旧老人本想宽大为怀,他们没有忘记他母亲的那双奇异闪亮的眸子,也回忆起他父亲30年前在沙漠里失踪的悲剧。不过,律法毕竟是律法,必须遵守。”这是一种人性的流露,与其说是守旧老人的人性流露,还不如说是房龙的人性流露。“本想宽大为怀”不就是宽容吗?内心是想宽容的,但“律法毕竟是律法”,“守旧老人是它的执行者”。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就是如此,谁也无能为力。这是人性和传统形成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那就只有砸碎旧的传统桎梏,使人性发出光辉。由此可见,房龙的矛头指向的是陈旧的律法、传统的思想。他把具体的人和这些律法、传统分离,他力图唤起人性的善良,消灭那些千百年流传下来压抑人性的东西。
当特大自然灾害来临时,守旧老人企望用旧制度来挽救灾难,当然结果只能是失败。但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心态呢?“况且,他们已经很老了,只要一点食物就足够了。”作者并没有把他们放到村民的对立面上去,描写一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烈画面,看来守旧老人不是那种吸尽民脂民膏的统治者,他们“只要一点食物就足够了”。
再看,村民叛乱之后,守旧老人再也无力抗争,但当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时,他们又强迫车夫把他们带走,而车夫真的把他们带走了。
从以上描述,我们至少可以明白两点:
第一,作者并没有把专制者和村民对立起来,他不是以阶级对立来看待守旧老人和村民的矛盾的,否则,村民的最后一辆马车也不会把他们带走。作者这样来处理,实际上也可看做是他的宽容思想的一种表现。所以,作者宽容思想的体现,不仅仅表现在村民对先驱者的忏悔上,也表现在村民对守旧者的容忍上。
第二,最后引起村民叛乱的原因,并不是阶级压迫,而是自然灾害。特大的自然灾害使村民们不得不在生与死之间加以权衡:要生,就只能冲破旧的营垒,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作者认为村民要摆脱困境,求得生存,不是推翻专制统治,而是带着专制者一起去寻找新的生路。从这一角度看,作者主张的是纯人文主义的宽容,他主张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宽容。人类本不该有你死我活的斗争,有的应该是最大限度的宽容:村民对先驱者的宽容,村民对守旧者的宽容,甚至他也企望守旧者对先驱者的宽容。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这只是房龙的一种幻想,这幻想虽然天真而可爱,但残酷的现实终会打碎他的梦幻。
在中世纪教皇统治时期,只要布鲁诺不低头,教皇是不会对他宽容的;顽固地维护满清统治的西太后,也决不会容忍六君子的改良。反过来,“革命的恐怖”也不会宽容残酷的统治者。在阶级斗争激烈的社会,宽容总是以对立面屈服为前提的。我们对战犯的政策也说明了这一点。
当村民们还生活在几千年来一直封闭的贫穷落后、专制思想一统天下的环境中时,他们不可能理解先驱者的话,也决不可能对先驱者加以“宽容”。这正如鲁迅笔下的阿Q,在阿Q的脑子里,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要杀头,这是他的正统观念。也正如鲁迅笔下《药》中的茶客,在茶客们的脑子里,夏瑜劝牢头造反是发了疯了,因此死有余辜,这正合乎他们的思维逻辑。如果这个时候,劝阿Q对革命者宽容,叫茶客去同情夏瑜,就未免有些滑稽。要真正避免先驱者悲剧的发生,要阿Q及茶客们真正懂得夏瑜们斗争的意义,那就要彻底唤醒民众,而决不是倡导宽容,而这,正是鲁迅倾毕生精力要砸烂“铁屋子”的原因及其伟大意义之所在。
对立阶级之间有没有宽容可言?有。但必须以实力对比和各自利益为前提,譬如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宽容。
倡导真正的宽容只能在人民内部,在亲友之间,在爱人之间,在同事之间,在干群之间,在学术讨论之间……在这个世界上,要实现房龙所谓的绝对的宽容,起码在现在是决不可能的,也许这正是房龙思想中的局限性吧!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3期)

《宽容》序言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自由品读,发表见解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宽容》序言2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自由品读,发表见解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教案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2.掌握寓言虚拟情节,富有深意的特点,从而体会本文主题。

3.掌握一般序言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想象与联想,从中选取并归纳主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灵性,善于围绕主题进行想象和联想。

3.开展读书活动,围绕《宽容》一书召开读书讨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情感目标

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同时围绕现实生活,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体会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的特点,理解本文的深刻含义。

难点:体会宽容的真正含义,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

解决办法:

(1)介绍《宽容》这部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宽容有初步的了解。

(2)采用针对性的阅读,,分析具体语句,理解本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真正含义。

(3)通过课堂讨论,更加深入地对宽容予以阐释,加深理解。

(4)通过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安排学生阅读《宽容》一书,安排读书讨论会,让学生自我介绍《宽容》一书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