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语文汉家寨2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1

高二语文汉家寨2。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汉家寨2”,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回顾复习:
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所谓“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等,即以作家社会实践为基点,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思想倾向、创作意向和思路趋向。
“形散”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十分灵活、自由、多样,且富于变化。
“选材的散”指题材纵横万里,上下千年,大到全球性事件,小到一滴水,一粒沙子,无一不是它的题材。郁达夫说:“散记清谈易为,并且包括很广,人间天上,草木鱼虫,无可不谈。”《达夫自选集序》。
“行文方式的散”指散文笔法随意,舒卷自如,或描写,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亦可交叉进行。
“神不散”也说“神聚”:散文不能信马由缰,要在形散基础上控制行文的节奏、层次和主题。这根勒马的缰绳就是散文的“神”。
《动人的北平》
1、作为一篇散文,其“形散”体现在什么地方?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是清静的,每家都有一个院落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与新的色彩,都具有历史典故.
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2、这篇散文的“神聚(神不散)”是什么?
北平的品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容新
作者的情感——优雅情怀
散文的形要完整匀称,不可残缺,当然可以丰富多彩亦可单一;神要饱满,不可空洞枯燥,当然神要凝聚集中,也可多元多向度。《动人的北平》表现散文的丰富多样性,色彩斑斓,而《汉家寨》则看似单一,但实则也体现散文的“散”。从选材上,《动人的北平》写整体景象,而《汉家寨》则是片断;《动》呈现一幅幅小画面,而《汉》则是一幅主画面;《动》写作家自身所在的城市,感受体验更全面,而《汉》则是作者以访客的身份走进汉家寨,走进有走出一个陌生而有动人心弦的地方,所以,新鲜感强,感受和思考的力度更大些。那么,在张承志笔下,《汉家寨》如何体现散文的形散与神聚呢?

二、《汉家寨》
(一)、阅读全文,理清思路。
首先,从题目来看,既然题目是“汉家寨”,就可以做倾向性的推断——文章的描写对象就是汉家寨,不妨提问——汉家寨在哪儿?什么样子?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通过阅读,理清层次,找出描写汉家寨“形”的内容。
体会这样写的意境,为揣摩文章的“神”做准备。

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沿途所见、所闻、所感。突出其地理环境的恶劣。
第二部分:走进汉家寨的所见所思
体现一老一少无言的坚守
第三部分、离开汉家寨后的反思,带来的心灵的振荡
(二)、咀嚼赏鉴:
1、走近汉家寨时,对其“形”的感知
所见:铁色戈壁岩石红石焦土
酷热干旱不毛之地
所闻:单调的马蹄声
所感:“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作用: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苍凉、空寂、荒芜、广袤、慷慨悲凉的情绪。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
意境:宁寂、恐怖、苍凉、茫然

2、走进汉家寨时,“形”的把握
(1)、所见:景物:几间破泥屋(人烟稀少,贫穷)巨大空茫的戈壁滩(险恶荒凉)
人物:老汉、小女孩痴痴盯着我(少有人来)
汉服老汉“微微摇了一下头”(从没离开过故土);
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茫然,好奇),穿一件破红花棉袄(贫穷)
所感所思:(1)汉家寨是汉人坚守一千多年的地方。
(2)在绝境中,人一定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意境:残酷、荒凉、神秘、隔绝、坚忍

(2)、如何认识这两个人物在文章中的意义?
通过这年龄悬殊的两个人来表现汉民族的一种默默坚守精神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无言地继续前人的事业,以一种执着与环境抗衡,固守着先人的土地而决不放弃,并且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是作者着意讴歌的)

3、离开汉家寨时,“形”的把握
所见:景物:黄褐的破泥屋、天山
人物:女孩的身影——破红花棉袄
所感:进一步感受汉家寨体现的“坚守”精神对作者的影响。
意境:遗憾、不舍、回忆、坚守

(三)、散文之神
形——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
神——“坚守”精神
理解“形”的串联对“神”的作用:《汉家寨》既写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又写现实生活和历史,既写外景又写内情,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的特点,同时形散又紧紧围绕“神聚”(坚守)来安排。所以,理清层次,无论多少“形”,抓住其特征及其间的联系,揣摩“神”,就能深刻地体会到“形”是为“神”服务的。
(四)细节探究:
1、汉家寨的人们坚守的是什么?
坚守一种传统,坚守祖先留给后人的土地,坚守着生存,坚守着理想。
作者要“坚守”的可能是什么?
坚守的是在荒凉悲绝的境地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坚忍不拔的生命力,一种原始古朴的气概和情感。
2、这篇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它与“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
——在物欲横流中坚守清贫,在庸俗泛滥中坚守高洁,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理想,在“西化”中坚守民族精神。
(“坚守”与“发展”的观念并不矛盾。)
3、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在这里,作者“人生的答案”是什么呢?
——面对不能确定的人生选择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应该像汉家寨人一样选择坚守。
4、文中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时候,看见三道巨大的戈壁滩觉得三个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它们到底暗示了什么呢?
——三道巨大的戈壁滩指向的“三个方向”实际上暗示了人生选择的不确定性。
5、就像人有个性品质一样,汉家寨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一是它“年岁”长久:汉人屯田、唐人设县、宋人称寨(阅尽人间沧桑)
二是神秘: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谜
那些汉民们历经多少朝代更迭,多少环境变化,都死守不迁移,而且不被他族同化,确实是一个谜。
三是坚韧、固守:尽管处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中,守住自己的特点而没有被同化。是源于对本民族的认同,这种传统不经时间的流逝而被颠覆改换;
四是保守、封闭:这是坚守的的反面意义,它远离尘嚣,也远离时代进步的步伐,直到进入现代社会还生活在简陋、朴素、枯燥之中不思进取,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风云变幻没有在这里留下痕迹。
(五)总结:
张承志以一种独立不羁,庄严深邃,冷峻热烈的审美品格。张承志以一种独白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精神哲学,以一种自信坚定的姿态捍卫着一种神圣价值观,一种熔铸诗歌、音乐、绘画、历史和哲学的复杂形态创造着“美文”。他那种具有燃烧性和震撼力的新语言和新思想,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创性魅力。

精选阅读

《汉家寨》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汉家寨》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汉家寨》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深入理解“坚守精神”。
2、学习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
3、学习散文诗一般的语言。
学习重点:
1、掌握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及写作特点。
2、把握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一、研读课文,完成《汉家寨》预习题。
1、学习第一部分
⑴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作者从“天山大坂”到“汉家寨”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请你仔细阅读这个部分,并概括这个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⑵找出这部分中能很好地表现自然景观特点的词语或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⑶找出这部分表现作者主观感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学习第二部分
⑴本文第三部分写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所见所思,请你说说这个部分写了那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看到他们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⑵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⑶请你结合上下文说说“绝地”“坚守”的含义?
⑷联系第一部分,说说第一部分所写的自然环境和这个部分有什么关系?
3、学习第三部分
⑴请你概括这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⑵这篇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作者要“坚守”的是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它与“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
⑶学了本文之后,你的思想是否受到某种触动,请你联系现实具体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二、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汉家寨”历史、地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汉家寨。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从《道士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敦煌艺术瑰宝留给世人的历史反思以及她带给我们的深厚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心灵震撼。今天,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另一种亘古而新奇的“艺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的完美结合。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家寨——一个几乎被人类文明遗忘的、有着最古老的人类精神的家园。
二、整体感知
1、课题、作者简介(出示投影)
张承志,青年作家、学者,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4年。1978年开始笔耕。现为自由的职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现为已出版著作30余种,代表作有:小说集《张承志集》、《清洁的精神》、诗集《神云的诗篇》、文集《张承志作品集》以及《心灵史》。流传较广的有中篇小说《黑骏马》、《春天》、《北方的河》和长篇小说《金牧场》。
2、疏通生字词。(投影)
褶(zhé)皱曝(pù)晒脚踝(huái)晕眩(yùn)(xuán)俯瞰(kàn)咀嚼(jǔ)(jué)
白炽(chì)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荟集:聚集。
峥嵘:高峻。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决绝:非常坚决。
3、学生阅读全文,谈谈对本文的总体感受。
①语言特点:骨健瘦硬,气概充盈,体态阔大。②环境描写:客观冷静,描写细腻,寓情于景。
三、了解汉家寨,美读《汉家寨》。
1、介绍“汉家寨”历史、地理(借助PPT演示文稿)。
2、有表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意境。
3、教师小结:《汉家寨》用苍凉而又饱含情感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汉家寨人在粗犷、荒凉、孤独无援的“绝地”中顽强“坚守”的画卷,展示了人类强大的生存毅力,那就是“坚守”。推而广之,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要发展,也需要这样的坚守精神。因此学习本文,能使我们对“思想”“精神”这些概念有了更为具体感性的认识,从内心深处生长人性的高贵。
四、赏析第一部分:坚守的背景。
1、概括“坚守”的背景。
⑴有表情朗读第一部分,概括“坚守”背景的特点。
提示:坚守的背景----天山南麓的戈壁:空旷宁静,死寂无边,焦土遍地,悲凉恐怖
2、赏析写景的语言。要求从这个部分中找出各自最欣赏的写景句子,说说它们好在哪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边读边品。
3、分组讨论。
文中写道:“一旦你被它收容,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这句话中“收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旦被收容过,在有生残年再也无法离开它”?
提示:“收容”的本义是有关的组织、机构收留处在困难中的人并加以照顾。联系上下文来看,作者在这里写自己被永恒的“山野之静”所“收容”,意思是说自己被四野的宁静包裹着,完全融入到周围的宁静之中,这种一路单骑行进于三百里空山绝谷的感受给作者的震撼是刻骨铭心的,因此他在有生之年在意无法忘记。
五、赏析第二部分:坚守的人物
1、有朗读第二部分,概括汉家寨一老一小两个人物的特点。
提示:
老汉----饱经风霜,木讷迟钝,不回答来客的提问。
小女孩----穿着破红棉袄,天真、好奇。
作者主要通过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了两个都穿着汉人服饰,始终无语,几乎是两个静态的汉家寨人物形象。正是这样的人,在环境极为恶劣,条件非常艰苦的汉家寨坚守着,这种顽强的“坚守”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灵。全班朗读第29、30、33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动与震撼。
2、分组讨论,解答疑惑。
①文中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时候,看见三道巨大的戈壁滩觉得三个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它们到底暗示了什么呢?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提示:三道巨大的戈壁滩指向的“三个方向”实际上暗示了人生选择的不确定性。
②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在这里,作者“人生的答案”是什么呢?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提示:汉家寨人在如此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坚守,他们肯定也面临了人生的“三岔口”与选择,但他们选择了坚守。这种信念、行为给作者极深的触动,使他意识到自己在面对不能确定的人生选择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应该像汉家寨人一样选择坚守。
③作者反复写那位穿红色破棉袄的小女孩,这是为什么,小女孩又是代表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提示:汉家寨人坚守生存的理想、信念、行为给现代文明中的人以强烈的震撼和鼓舞,作者用红色给文章营造悲凉深沉氛围营造一点亮色,使全文格调慷慨悲壮但不至于伤感。
3、教师小结(强调第一部分的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关系):前者为后者提出的“坚守”主题作铺垫,前面的环境空旷死寂、悲凉无助,后面写到的人在这样环境中的“坚守”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六、赏析第三部分:坚守的意念
1、师生一起朗读第33、35段,进一步体会作者自身的精神提升: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有坚守的意念。
2、分组讨论,解答疑惑。
③老人和小女孩在坚守什么?老人和小女孩的坚守,与作者张承志内心深处的坚守有何不同与相同?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提示:
“坚守着什么”――“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
老人和小女孩在坚守祖先留给后人的家园,坚守汉家寨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艰苦卓绝的异域坚守着生存下去。千百年来的生命存活之谜作者无法揣测,只是隐隐地感到了人的坚守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汉家寨,支撑着我们的民族,支撑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
作者的坚守:做一个“思想自由”的作家,用自己的笔为底层民众写作,思考怎样活得美和战胜污脏。正如张承志在《一册山河》的编后记中所说:“只追求———新意的真知,美好的文章,只求在滔滔的洪水中,做一块思想自由的石头。”
②这篇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它与“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当今的时代,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们信心百倍地奔向现代化;同时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又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人崇尚拜金主义,有的人拼命追求物质享受,有的人理想主义失落,沦为“迷惘的一代”,有的人媚权媚俗,有的人一心艳羡西方,心中自轻自薄。因此,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的确需要一种在物欲横流中坚守清贫,在庸俗泛滥中坚守高洁,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理想,在“全盘西化”中坚守民族精神的人文主义精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提倡的“坚守”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意义,它与“发展”的观念并不矛盾,而是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品质。
3、教师小结。
本文的主旨是倡扬一种坚守的精神,但全文没有空洞的说教和深奥的道理,而是通过沉郁凝重的笔调,以荒凉寂静的环境渲染,以奇特的想象的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来表达主题。
通过对汉家寨荒凉、死寂的环境的描写,我们深深地领略了汉家寨人所具有的坚守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历经千年而依然固守在这片土地上,也正是这种精神哺育了我们的民族,乃至于整个人类。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坚守”,那就继续吧,它将使我们更具有生命的价值。
七、写作特点
1、独具特色的语言。
沉郁、凝重的语言给文章带来了一股苍凉之气,作者用了一连串奇异的比喻来描绘对于天山脚下独特地貌的新奇感受,如:“风蚀的痕迹像刀割过一样清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等等。
2、变幻交错的时空结构。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书的首句首创了一种特殊的时空结构:“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伍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运用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倒叙手法,容纳了未来、过去、现在三个时间层面,而作家显然隐匿在“现在”的叙事角度。
本文有两处运用了这种结构方式。第8自然段:“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第2自然段:“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四顾无援。”第28自然段:“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
3、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
从汉家寨的存在,从汉家寨人千年来的生存状态,作者“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并由这种坚守进而开始了民族文化的深层反思:那就是,坚守精神与汉家寨、与汉民族天衣无缝的契合,与民族精神的水乳交融。
4、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
作者从渐行渐近汉家寨到零距离接触汉家寨,一路走来,满眼看到的是大地从繁盛到荒僻,写的是荒凉的景,抒的是寂寥的情;再到渐行渐远地离开汉家寨,却再也无法忘记汉家寨。永别了汉家寨悲凉严峻的风景,却深味了汉家寨人坚守的精神。自始至终作者都将笔力凝聚于汉家寨的描写,而感情的抒发是寓于其中的,是润物细无声的表达。
八、布置作业。
假设多年以后那位穿红花棉袄的小姑娘因某种原因走出这块绝境,而后又回到汉家寨,请设想一下她离开的原因、在外界的经历、为什么又回去?回去之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描述时注意润色你的语言。
《汉家寨》
1、导入:汉家寨风光图片浏览(幻灯)
2、幻灯出示学习目标:
3、感知文本:朗读课文,谈谈你对汉家寨的印象,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述:张承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汉家寨?
学生朗读后交流答案:荒凉、茫然、孤立、迷一样(教师板书)
4、品读文本一:读景:找出文中景物描写最精彩的句子,并品味其深刻意蕴
教师引导重点品读第三段
5、品读文本二:读人:分析人物形象,体悟人物形象丰富的心灵世界
问题(1)文章写了两个人物,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2)为什么老人不回答作者的提问?如果回答,老人应该怎么说?
(3)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人物?
(4)写景很复杂,但人物描写很少,原因是的什么?(小组讨论)
6、品读文本三:读旨:汉家寨之旅,作者在思想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教师幻灯补充作家自述
7、讨论探究: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汉家寨人的这种“坚守”还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8、拓展创新:设想多年以后那位穿红花棉袄的小姑娘因某种原因走出这块绝境,而后又回到汉家寨,请设想一下她离开的原因,在外界的经历以及为什么又回去,回去之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9、结语:对联“寂寞汉家寨执着坚守,荒芜英雄路以笔为旗”
(板书)
汉家寨
张承志
景物坚人物
荒凉老人
封闭小孩
贫困守作者

《汉家寨》教案


《汉家寨》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次内容。
二、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受其庄重、严肃、冷峻的语言风格基础上体悟、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一、分析课文层次及各层次的具体内容。
二、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理解文章“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进一步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各名家散文风格及散文的意义引入,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
在充满诗情画意却又富含哲理的散文天地里,如果说我们在冰心委婉明丽的散文中明白了平淡日子里的无数哲理,在朱自清清丽隽永、温文尔雅的散文中体会到生活的温情,在沈从文极具地方特色的浓郁韵味的散文中了解到对生活成熟和理性的思考,在汪曾祺幽默闲适、诙谐风趣的散文中体会到大智若愚的睿智及对生活的自适与豁达,那么,今天我们将在张承志的《汉家寨》中看到些什么?
二、通读全文、整体把握
1?快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及作者的行文思路,并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层次内容。
点拨:了解隔行分层的知识。
学习抓住关键句把握行文思路,确定层次内容。
明确:行文思路
“走近汉家寨”——“走近了汉家寨”——“离开汉家寨”
课文层次:
(1)“走近汉家寨”,主要写汉家寨地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空寂、苍凉、荒芜、残酷。
(可通过抓住“我在曝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及“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等作者主观感受的语句,感受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
(2)“走近了汉家寨”,主要写了在汉家寨的所见所感——神秘、隔绝、真实、坚忍。
(可通过“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及“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家寨所体现出来的“坚守”精神。)
(3)“离开汉家寨”,主要写了作者离开汉家寨时的感受和离开汉家寨之后思想的变化——遗憾、不舍、回忆、坚守。
(可通过“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凉峰和干沟裸谷相映衬,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及“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进一步感受汉家寨体现的“坚守”精神对作者的影响。)
注:因为最后一部分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点,因此这部分要让学生集体朗读,反复品味,最好留适当的时间给学生自由品读。
第二课时
一、探讨与拓展
(说明:这个环节是学生活动,在第一课时结束后,留下探讨与拓展的话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发现。)
(1)“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可见汉家寨对作者影响深远。那么你认为对于作者来说汉家寨给予作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2)“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作者说“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你认为这个作者坚守的“什么”会包含哪些东西?
(3)文章还有哪些描写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的感受。
课下上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张承志的作品、生平及其写作背景和创作初衷。
二、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五。

高二语文论语2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论语2”,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备课、教学参考(二)

八、周而不比

[课文理解]本章重在论述如何对待他人,与上一章如何对待个人,都是谈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与人交往中应“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要善于识人,正确对待别人缺点,正确认识朋友,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课文解读]一、《论语》由于文辞简约,有时会给理解造成困难,往往需要联系有关章节及《论语》以外的材料加以判断。如5·17章,“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就有两说,一说指晏子,一说是指晏子所交之人。请联系4·26章及12·23章,分析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

第一种说法更为有理。联系4·26及12·23两段孔子的“交友之道”,孔子认为交友过度频繁,反而会使朋友疏远,劝导朋友也应忠言相告,而不听则作罢。而晏子因“善与人交”,在交往中让朋友了解他而敬重他。据史书记载,晏子是春秋齐国的贤相,很为人敬重。朱熹在这段语录下引“程子”(北宋二程)之论说:“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

二、结合实际,说说你认为“周而不比”都应该有哪些表现。

根据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为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交友也应有度。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

三、选择《论语》中格言,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对这些格言的特点简要分析,并围绕“交友”(或其他话题),每人拟五条思想火花,在壁报上交流。(略)

[文言练习]四、解释下列词语。

党:《说文解字》:“党,不鲜也。”但这本义不通用,用其后起之义,即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一“党”。引申为“亲属”、同类朋辈、等类、偏私偏袒及政党等义项。所以,“群而不党”(偏私偏袒),“各于其党”(类别),“党同伐异”(同类、朋党),“乡党”(乡里),“党派”(政党)。

比:《说文解字》:“比,密也。”引申为亲近、齐同、并列、相连相接等义项。所以,“比而不周”(亲密,这里指不正当的勾结),“比肩而立”(并列),“鳞次栉比”(相连),“比及”(相接)。

与:《说文解字》:“与,党与也”,本义指朋党,引申为盟国、友邦、随从、亲近、允许、支持、同类、等待、交往、给予等义项。又作介词(与名词构成介词结构)、连词(连接名词、代词及句子,表示并列)。又同“欤”,作句末疑问语气词。所以,“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前一与作连词,后一与参与,这里作事君),“岁不我与”(等待),“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两个与均作亲近、交往解),“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参与)。

道:《说文解字》:“所行道也。”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路程、行程、取道、经过、种类门类、方位、方法、技艺、宇宙万物本原、事理、规律、政治主张与体系、好的政治措施和主张、道德道义、讲述、知道、实施实行、疏通引导等义项。所以,“忠告而善道之”(讲述),“道之以政”(实施、实行),“道千乘之国”(取道、经过),“志于道”(正道,好的政治主张),“中道而废”(道路)。

五、分类整理《论语》中至今仍有生命力的格言、熟语、成语,丰富自己的语言。(略)

九、出辞气远鄙倍

[课文理解]本章论述人们交往中的语言文明和语言技巧。孔子重视个人礼仪,“礼”的内在蕴涵是“德治”的基础,根植于道德,而其外在表现则是人的礼仪、礼节、礼貌。其中说话是人与人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一个人“礼”的主要体现。所以《论语》中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包括人的交谈语言要文明、远离粗俗,要出于诚信,出于真情,要把握说话时机,掌握分寸,说话内容既要抓住要害,表达简洁,又要一定的文采,委婉动听,要针对不同的听话对象,善于与不同人交谈等。说话态度要真诚、谦恭,有理有节。“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引孔子言),孔子又以“尽善尽美”作为评论文章、艺术、说法的标准。这些对我们今天都有启发意义。[课文解读]一、孔子既反对巧言令色,又追求语言的敏捷得体,这两者区别在哪里?孔子的主张对我们今天从事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

两者的区别在于说话的出发点和内容,前者是虚情假意,所谓“鲜矣仁”;而后者则出于“仁”的目的,以诚信为本。启示我们今天要重视语言交往,重视表达说话能力培养。新课程《标准》对说话能力有专门要求。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其中“说”是口头表达,“写”是书面表达,现代社会中,两者同等重要。二、孔子在文化教育和主持礼仪时为什么要用“雅言”?你对学习和推广现代“雅言”——普通话有什么看法?做得怎样?

孔子重视“礼”,“礼”既指制度、规范,又指个人礼仪、礼节、礼貌,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礼仪是集中体现“礼”的机会和载体(如今天的庆祝会、升旗仪式等),礼仪需要庄重、严肃的气氛,才能体现出礼的重要和必要,也才能让人们在礼仪中受到礼的教育和熏陶。而“雅言”则是礼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则是教育和规范人们礼仪的基础和基本手段、途径,每个人从小就都从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和培养,接受正规的雅言教育。如果不用雅言,则将误人一生。现在提倡普通话,作为一种全国性交流的规范的文明的“雅言”,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尤显必要。

三、言语交际要讲究技巧。面对敏感话题,有时须采取婉转的方式。作为孔子弟子中“言语”方面佼佼者的子贡,就很擅长这种方式。以本课7·15章和第三课9·13章为例,说说你对委婉这一交际技巧的体会。

委婉是不直接将话点明,而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去试探性地了解对方的内心。这种方式在与人交际的特殊场合,还是十分需要的,特别是做人思想工作或劝说别人时,尤为需要,可避免矛盾激化,或者了解对方意图。课文中子贡有成功运用的例子。7·15是讲子贡采用借机试探,用古比今手法了解了孔子的态度。卫出公不愿放弃王位,拒绝他的父亲蒯聩回国继承争王位。当时孔子正在卫国,他的弟子要了解孔子对卫出公的态度,但不便公开询问,于是子贡借古代叔齐、伯夷兄弟俩互相推让王位的事询问孔子的态度,孔子赞扬和高度评价了叔齐和伯夷,当然也就知道孔子对卫出公与其父争夺王位肯定是不会支持的。9·13则用比喻来了解孔子的内心想法,子贡借“美玉”为喻,询问孔子是将美玉珍藏还是寻找识货的商人卖掉,孔子明白弟子之意,回答说,等待识货的商人卖掉它,意思是孔子也希望能有“识货”的统治者能重用他。

[文言练习]四、读15·8章,完成下列题目。1、查字典“失”字可知,“失人”、“失言”可能的义项有这样几个:(1)遗失、丧失;(2)做事不合适、失当;(3)犯错误;(4)错过。你认为:“失人”、“失言”中“失”是哪个意思?

“失人”的“失”是“错过”。“失言”的“失”是“犯错误”。

2、以下是《论语》中“失”字后面带宾语的几个用例,你认为“失人”、“失言”中的“失”,其意义与哪句话中的“失”字意义相当?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与“失人”的“失”(错过)相当。

既得之,患失之。丧失。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与“失言”的“失”(犯错误)相当。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饪”,烹调生熟的程度。“失饪”,烹调生熟失当。

3、《现代汉语词典》:“[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这意义和《论语》中的“失言”的“失”意义有什么不同?现代“失言”的“失”作“漏失”之意,与《论语》中“失言”的“失”作“错误”解是不同的。

十、学以致其道

[课文理解]本章主要是关于治学修养方面的论述。孔子十分注重个人自我学习和提高,围绕这一问题作了大量阐述,包括学习的内容(德、业)、方法、目的、态度等。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较大的启示。

[课文解读]一、古人讲求“进德修业”。从孔子和子夏等人多次谈到的“好学”表现看,他们所说的“学”,侧重于“进德”、“修业”哪一个方面?“樊迟请学稼”,为什么遭到孔子的训斥?

侧重于“进德”。他们十分强调学习目的:“君子学以致道”;“君子谋道不谋食”,要认为“君子儒”。在他们看来,学习“道”,即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境界,引导百姓,成就“文武之道”(实现周礼)。而“修业”主要是技术层面上的,就像“百工”,只能“成其事”,达不到“道”,所以反对樊迟放弃“礼”、“道”的学习去学“稼”这样技术操作层面上的事。过去理解为孔子看不起劳动。孔子论学有两个概念,一是“器”,即把纯粹的知识积累起来;一是“道”,上升到道德、规律层面,他提出“君子不器”,要高层次的学习。

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内涵深邃,充满哲学智慧。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海无涯,知识的探求是无尽的,促使人一生中不断学习,不断追求,永不满足。毛泽东曾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哲学文章中指出: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掌握了某一方面规律后,又有更多的未知在等待我们。二是告诉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只有承认自己不懂,才能去追求学习,所以那些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否则只能停留在“不懂”上。

三、胡适曾经指出,像1·10章“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句话,竟使用了将近十个虚字,“这是把说话完完全全记录出来的缘故”。这些虚字的使用,不但使句子显得活泼多变,舒展自如,而且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口吻语调,表现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如上例,句中的“也”所表示的语气的停顿,显示了子贡的从容不迫,表推测的语气副词“其诸”与疑问语气词“与”连用,以委婉的语调表现了子贡的自豪。试再举几例作简要说明。

如7·5章“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一句,“甚”,是个表程度的副词,它还可充当谓语;“矣”,是用在陈述句后的语气词,这里表示出对自己“衰”变化的惊讶和感叹。“也”,是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后,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下句的“矣”同样用在形容词谓语“久”的后面,表示强烈感叹。两个“矣”又作为谓语前置,更突出感慨的强烈。

又如11·2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是孔子循循善诱学生言志的一段话,大量的虚词将孔子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见解的教学方法表现出来。“以”,介词,这里表“因为”;“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介词“于”,表示“比较”;“毋”,否定副词,常用在祈使句中,有劝阻之意;“以”同前,介词,下省略“长乎尔”的宾语;“则”,连词,表强调。“也”,句尾语气词,肯定语气,模仿学生背后的意见;“如”,假如,连词;“或”,无定代词,“有人”,代表自己;“则”,连词,与“如”相对,“那么”,是一句假设复句;“何以”,疑问代词与介词结合;“哉”,语气词,有反问的语气在,表示孔子给学生机会,学生应该大胆发表意见的意思。

[文言练习]四、关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章,人们理解不尽相同。比较以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说说各家对“攻”字、“已”字是怎样理解的。

1、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朱熹引述范氏之言,认为“攻”即研究、钻研之意。“已”作语气词,与“也”相连,表示肯定的语气。按这样理解,是说一个人如果钻研不好的学问知识,那么危害就大了。范氏还举例说明:“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认为杨子“为我”与墨子“兼爱”是“无父无君”的“异端”。

2、蔡节《论语集说》:“君子在明吾道而已矣。吾道既明,则异端自熄。不此之务,而徒与之角,斯为吾之害也已。”这里的“攻”作“批判”理解,“已”跟上面理解一样。意思是:君子只要钻研、宣扬自己正确的道就行了,(用不到去批判攻击异端邪道),弘扬正道,异端自然就没有市场了。(如果)去批判攻击异端,(那么),反而造成危害了。

3、杨伯峻《论语译注》:“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这里的“攻”作批判、攻击解。“已”表示消灭、没有了。杨伯峻认为:“《论语》共用四次‘攻”字,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颜渊篇》的‘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作‘攻击’解,这里也不例外。”“已,应该为动词,止也。因之我译为‘消灭’。”

十一、诲人不倦

[课文理解]本章是论述学习的态度、方法及教学的态度和原则。孔子重视学习内容的选择,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倡启发式、因人而异的教育教学方法等,都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课文解读]一、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这两种说法,在孔子整个《论语》论述体系中,是不矛盾的。

对于前一段,《论语集注》中认为:“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又引用“程子”之论:“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对于后一段,《论语集注》说:“此承上章而言。人之气质相近之中,又有美恶一定,而非习之所能移者。”又引“程子”之论:“人性本善,有不可移者,何也?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虽昏愚之至,皆有可渐磨而进也。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然其质非必昏且愚也,往往强戾而才力有过人者,商辛是也。圣人以其自绝于善,谓之下愚。然考其归,则诚愚也。”

这里,把“上知(智)”与“下愚”作为一种“气质”,即人的个性(不是本性),认为“下愚”是指那些自暴自弃的人,即自己不愿学习的人。这些人并不愚笨,相反“才力”有“过人”,如商朝纣王。因为不肯学善、向善,所以“不移”。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归纳几种对“上知”、“下愚”的不同观点:1、“《汉书·古今人表》:‘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则是以其品质言。”2、“孙星衍《问字堂集》说:‘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则是兼以其知识品质而言。”3、“孔子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16·9),这里的‘上知’可能就是‘生而知之’的人。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的。可是当时的人却以为一定有,甚至孔子都曾否认地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7·20)”。

过去有种说法,说“上知”是指统治者,“下愚”指劳动人民,从而说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这是不确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强调对不同人因材施教,并无排斥下层人学习。

二、说说您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论语》中有许多例子,集中体现在11·22章中孔子对待子路、冉有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

三、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历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文言练习]四、称谓是社交礼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人对此尤其重视,什么时候称名,什么时候称字,什么时候称官职、地望,都有基本规则。主要决定因素是交际双方的尊卑,以及第三方相对于对方的尊卑。试对《论语》称谓情况作简单归纳说明。

老师称呼学生,称其名,或称其字,表示教师或威严、或亲切,如孔子直呼“求(冉有)”、“点(曾皙)”等;

学生对老师称“子”(您),一般人也称“子”(如18·6章,桀溺对子路称“子为谁”)。

五、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并解释画线的词语,说说文中“自明”、“令女弟”、“丞相”、“老兄昆仲”的具体所指及彼此间关系。信中称自明为“渠”,称陈师中为“老兄”,称程颐为“伊川先生”,从中可以看出这几个人与朱熹之间怎样的尊卑关系?

自明之亡,行且期矣。念之怛然,痛恨如新。不知向来所喻编次文字,今已就否?渠所立,自足以不朽。然其议论曲折,亦不可不使后人闻之也。其家事复如何?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此事更在丞相夫人奖劝、扶植以成就之。使自明没为忠臣,而其室家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计老兄昆仲,必不惮赞成之也。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伏况丞相,一代元老,名教所宗,举错之间,不可不审。熹既辱知之,厚于义,不可不言。未敢直前,原因老兄而密白之,不自知其为僭率也。(朱熹《与陈师中书》)

这是朱熹给朋友陈师中的一封信。从信中意思看,朱熹与陈师中、自明是朋友,又都信奉北宋“二程”的理学。陈师中之父陈俊卿曾当过宰相,陈俊卿女儿(陈师中妹妹)嫁与自明。自明去世后,其妻子立志守节。此书信即赞扬、劝导此事。“令女弟”,“令”对对方尊称,“女弟”,妹妹。“丞相”,指陈师中父亲,称官职表示尊重。“老兄昆仲”,指陈师中兄弟,与朱熹平辈,又是较密切朋友,所以称“老兄”。“伊川先生”称“二程”中的程颐,“伊川”既是地名,又是程颐之号,表示尊称。

行:离开、离去。期(jī):周年。痛恨:悲痛、遗憾。向来:自从、向来。

喻:明,指著作。作书以明古今之事。奖劝:奖掖、勉励。扶植:帮助、培养。

成就:完成、实现。赞成:赞同而帮助成功。辱:表示谦虚的副词,用于指称自己。

十二、高山仰止

[课文理解]这一章多方面展示了孔子的为人和性格,从中可以看出他富有人情味、善于识人、善于引导教育人、关心学生、坚持原则和志向的人品和道德操守。

[课文解读]一、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孔子师生之间关系和你周边的情况,以“我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为题,作2——3分钟的演讲。(略)

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亢直”。从本书的有关材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怎样一个人?《论语》中子路的形象为什么显得较为丰满生动?

子路性格直爽、率直,说话、做事前往往缺乏细致思考,好说大话,如《侍坐章》中的回答。有时甚至分不清好坏,为人利用,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参与季氏的攻打颛臾。有时说话也缺乏分寸,如13·3章中说孔子“名分”之说“迂”,使得孔子也发火,说他“野”(粗鲁)。但有时也很知礼,如18·7章中遇见丈人问路时“拱而立”等。由于《论语》中通过多角度地展示子路的为人,或通过孔子、或通过其他学生来看子路,而且在刻画他的言语及行为时,极有个性色彩,白描传神,如回答孔子提问时“率尔对曰”(《侍坐章》)。所以,子路形象较为丰满生动。三、《论语》中多叠句,如“觚哉,觚哉”、“使乎,使乎”、“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等。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子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这些叠句使得人物说话的感情显露出来,由于《论语》是语录体,对人物的神情动作描写极少,所以人物的语言尤显重要,而叠句将人物或喜或忧、或感慨或赞叹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也增添了生动性和形象性,言语中看到人物神情毕现。[文言练习]四、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颜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旋转)曾点,字子皙。《说文》:“点,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冉求,字子有。“有”是“求”的结果。有些名字看不出联系,是因为字义变化的缘故。有时字前加伯(孟)仲叔季表排行,或加“子”、“公”等表示尊敬字眼;后面加“甫”、“父”等表示性别,表示排行或尊称的字眼也可放在后面。根据以上介绍,适当借助工具书,对下列人名和字关系作一说明。

宰予,字子我“子”,男子尊称。“我”即“予”。樊须,字子迟“子”,同上。“须”有“等待”之义项,“迟”所以需等待。端木赐,字子贡“子”,同上。“端木”是双姓。“赐”(赏赐)与“贡”(进贡)相对。仲由,字子路。“子”同上。“路”(道路)是人必“由”(经过、经由)之处。孔鲤,字伯鱼。“伯”,排行老大。“鲤”即“鱼”类。杜甫,字子美。“子”,男子。美,美(男子),与“甫”(男子)同意。白居易,字乐天。“居易”即生活随意,“乐天”,即乐天知命,表示生活态度。韩愈,字退之。意义相反。“愈”(同“逾”),前进。与“退之”相对。柳宗元,字子厚。“宗元”,本原,元气。“厚”,指本原、元气充沛、深厚。欧阳修,字永叔。“修”与“永”同义,长。“叔”是排行。苏轼,字子瞻。“轼”,车上横木,供人扶着远望(瞻),“登轼而望”(《左传》)。苏辙,字子由。“辙”,车轮经过(“由”)的痕迹。十三、沂水春风

[课文理解]这一章和16·1的“季氏将伐颛臾章”是《论语》中两篇粗具规模的文章,在语录体中比较突出。这一章记述了孔子与学生关于言志的教学过程,表现出孔子循循善诱、善于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评价方式,表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课文解读]一、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同?曾点所向往的是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朋友、学生一起,沐浴春风,咏诗论文,将富贵名利等世俗的东西和救世为民之志向全抛之脑外。这对久在政治、官场、交际生活中浪迹的孔子来说,是一种自然回归,对政治生厌、理想破灭的孔子觉得是一种放松和解脱,但是孔子又是“明知不可而为之”、坚持理想的人,难以抛弃自己的追求,只能向往而已,所以引起了他的赞赏和感叹。《论语集注》中评论:“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而门人记其本末独加详焉。盖亦有以识此矣。”二、曾点对暮春出游的描绘,色调明丽,情绪欢快,生趣盎然。试想像具体情景,说说自己感受。(略)

三、本章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不同人物风貌,又点染出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1、能写出不同个性和人物心理。如用“率尔”写子路的冒失直率,抢着发言。用曾皙弹琴,老师问到才“铿尔,舍瑟而作”写其从容平和的心态和举止稳重。用“喟然叹曰”写孔子听完曾皙言志后的内心等。2、孔子的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他能结合自身,拉近与学生距离,表现平等,消除学生过虑,引导学生发言言志。3、对学生回答善于不同评价,即使对他不满意的回答,也不直接批评,用神情来表达。肯定赞扬也用“喟然叹曰”表达。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文言练习]四、本章使用了两个“尔”为词尾的形容词;用“率尔”写子路的冒失,用“铿尔”状推瑟之声,都很形象传神。《论语》重视运用形容词描摹情状,这类形容词有些是叠音词,如“文质彬彬”、“小人常戚戚”,有些则带有“尔”、“乎”、“然”、“如”、“焉”等形容词词尾。试对已经学过的《论语》中的状态形容词作简单归纳。

用叠词的如:“滔滔者,天下皆是也”(18·6)用形容词词尾的如:“野哉,由也”(13·3)“不曰坚乎”、“不曰白乎”(17·7)“夫子怃然曰”(18·6)“鄙哉,硁硁乎”(14·39)“斯远暴慢矣”、“斯远鄙倍矣”(8·4)“莞尔而笑”(17·4)“喟然叹曰”(9·11)既用叠词又加词尾的如:“郁郁乎文哉”(3·14)“恂恂如也”、“侃侃如也”、“訚訚如也”(10·1)五、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1、找出文中“儒先”的臆度之言,说说这种“臆度”表现在什么地方。2、“徒诵其言”、“已知其人”,这两个字指代的是谁?

人皆以为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皆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以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也。

余何人也,敢为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明]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李贽是明代有名的哲学家,针对明代统治者利用孔孟之道欺骗蒙蔽百姓、巩固其专制统治的行径,进行有力揭露和批判。此短文即批判“儒先”盲目传播孔孟一套,代代相传,欺骗下去。他在另外文章中将这种盲目宣传孔孟偶像、欺骗百姓比喻为“一犬吠影,百犬吠声”(第一只狗是看到了影子而叫,其他的狗则是闻声而叫)。

文中儒先“臆度”之言是指“以孔子为大圣”、“以佛、老为异端”。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是“臆度”孔子之言,因为孔子表示过“圣则(榜样)吾不能”、说过“攻乎异端”,便“臆度”为孔子是圣人,佛、老为异端。所以“徒诵其言”、“已知其人”中的“其”指孔子,儒先只是“臆度”,并未了解真实的孔子,“徒诵其言”罢了。

十四、中庸之道

[课文理解]本章阐述孔子的人生出世的态度和保持社会安定的基本思想,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所以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宋代时,专门把孔子关于“中庸”的一些论述集中加以评论阐述,作为“四书”之一。孔子“中庸”思想包含做事、考虑问题要“执中”而不偏(考虑全面,不走极端),“和而不同”,对人宽容包含,但又坚持道德原则,做事、考虑问题要稳健、合情合理等内容,不应片面理解。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中,应借鉴孔子的这一理论。

[课文解读]一、“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二、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秩序的以强凌弱的“攻打”,主张以“德”、“礼”来达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稳定。

又如“阳货见孔子章”,孔子与阳货主张不同,讨厌其为人,就采取回避、应付,而不与之矛盾激化。

又如“侍坐章”对待不同主张的学生,他也能以恰当评价,等。

三、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略)

[文言练习]四、读下面一段古文,参照注文(小字部分)和工具书,解释画线词语,并回答问题。1、陈的始祖是谁?这个人和周武王有什么关系?陈和舜之间有什么关系?

2、陈在哪里找到了肃慎氏之矢?这种箭有什么来历?

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隼,鸷鸟也。楛,木名。砮,镞也,以石为之。八寸曰咫。楛矢贯之,坠而死也。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惠公,陈哀公之孙,悼太子之子吴也。馆,仲尼所舍。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肃慎,北夷之国,故隼来远矣。《传》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九夷,东夷九国。百蛮,蛮有百邑也。使各以其方贿来贡,方贿,各以所居之方所出货贿为贡也。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监,视也。故铭其括曰“肃慎氏之贡矢”。刻曰铭。括,箭羽之间也。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予也。大姬,武王元女。胡公,舜后虞遏父之子胡满也。诸,之也。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展,重也。玉谓若夏后氏之璜。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陈,妫姓也。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故府,旧府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椟,柜也。金,以金带其外也。如之,如孔子之言也。(《国语·鲁语下》,三国吴·韦昭注)

1、陈的始祖是舜后虞遏父的儿子胡满,周武王将大女儿嫁胡满,封于陈。所以胡满是舜的后代,周武王的女婿。

2、陈在旧府的“金椟”(镶金的柜子)中找到肃慎氏之矢。这种矢是当年周朝平定肃慎,肃慎进贡,周王赐给异姓诸侯,以表示异姓诸侯不忘向周朝臣服进贡。

砮:石头磨成的箭头。尺有咫:一尺八寸长。有,又。咫,古代八寸为“咫”。

馆:旅馆。方贿:各地诸侯进贡的财物。监:监视、督察。

铭:将字刻在石头或金属器皿上。括:箭杆。分:给予。故府:旧府,原来的府第。金椟:外面镶金的箱子。

关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先秦时有“六艺”(学习课程):礼、乐、射、御、书、数。配有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庄子》中称为“六经”(此“经”与后来的“经”不同)。

西汉时,尊儒,将儒家经典称为“经”,设“五经博士”研究传习,由于“乐”失传,所以称“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东汉时加《论语》、《孝经》,成为“七经”。

唐时,将《礼记》分成《周礼》、《礼仪》、《礼记》三礼,将《春秋》三传列入,作为科举考试内容,称“九经”:《诗》、《书》、《易》、《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尔雅》,成为“十二经”。

宋时又加《孟子》,成为“十三经”。清代有《十三经注疏》,将原文及前人的注疏合刻,成为儒家经典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典籍”。

南宋朱熹又将“三礼”合并,并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章,加上《论语》、《孟子》称“四书”,又将《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称为“五经”,加以“章句”(注疏)、“集注”(综合前人评价),成为“四书五经”。

十五、敬鬼神而远之

[课文理解]本章介绍孔子对待自然、神鬼的态度。杨伯峻《论语译注》中认为“孔子是不迷信的”,“孔子是怀疑鬼神的存在的”,并认为“孔子为什么没有迷信思想,这和他治学态度的严谨很有关系”。所谓“敬鬼神而远之”,是指心中有一定“敬畏”,这样做事说话,有一定的禁忌,但更关注现实,关注实际。

[课文解读]一、《论语》里说的“天”,有时指上帝、天神,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有时指自然界,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说说课文中所涉及的“天”,主要指哪种意义?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作了统计,《论语》中提到“天”的有12次半,包含三个意义。一是指自然之“天”,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19);二是指义理之天,文中出现仅一次:“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13);三是主宰或命运之“天”(即课文中指的上帝、天神),出现较多。但是,孔子讲“上帝、命运”之“天”的背景一是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一是处于困境或险境时的自慰鼓劲:“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何予?”(9·5);三是发怒时的指责或自我表白:“吾谁欺,欺天乎!”(9·12指责子路)、“知我者,其天乎!”(14·35)孔子怀疑鬼神存在,“不语怪、力、乱、神”(7·21),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3·12),孔子病危,拒绝子路祈祷(7·35);楚昭王病重,拒绝祭神,孔子赞他“知大道”(《左传哀公六年》)。课文中“天”的含义:5·13中“夫子之言性与天道”(自然之天);16·8中“畏天命”(自然之天);3·13中“获罪于天”(义理之天);12·5中“富贵在天”(上帝、天神,主宰命运之天)。二、天人之辨是中国古代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董仲舒则主张天人感应。阅读下面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各自观点的理解。你认为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是怎样的?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荀子·天论》)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汉书·董仲舒传》)

荀子对“天”(自然)的认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天”的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不受人世影响。一个国君应该引导百姓顺应、认识、掌握、利用“天”的规律,“制天命而用之”,作好一切准备,应对“天”带来的灾异变化,才能使国富民强。反之,则使国家灭亡,百姓遭殃。

董仲舒生活年代,正值汉武帝“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统一国人,因此,将儒家思想按统治者要求来解说,将“天”(自然)与“人”(人世、人君)对应,认为国君乃“天”之代表,大自然的一切显现都代表了“天”对人世的意志。此所谓“天人感应”,用此来为封建统治者作为“合法”统治的理论,欺骗百姓。

孔子对“天”的认识,有三种意义(见上题),他既敬畏、顺应“天命”,而又不完全盲从、服从“天命”,比较实际,重视现实,重视国家百姓。

三、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罕言“性与天道”,说明他关注的重点在哪里?这种观念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说明孔子关注的重点在现实,在国家民生,实现他的“礼”、“德”、“仁”的理想。这种观念影响后世的儒家、文人重视、关心现实、国家、百姓,例如中国古代诗人、诗歌,就是如此。也影响了后世文人少理想、幻想色彩,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不多,即使有,也很重视民生实际(如李白)。我国古代少神话传说,也与此有关。古代“小说”被认为是“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类的东西,因此“小说”便成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消遣性读物。清代袁枚的笔记小说集就取名《子不语》,是孔子所不说的东西(“子不语怪、力、乱、神”)。

[文言练习]四、下面是几个文言句子的不同现代汉语参考译文,你认为其中哪种翻译最准确?理由是什么?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信”即准确,按照字面意思,不曲解,不漏译。“达”即句子通顺、规范、简洁。“雅”即在“信”、“达”基础上尽量讲究美感,文句漂亮。

此外,为了准确,还要顾及全文的意思,甚至了解作者及文章的背景。如孟子所说的要确切了解和评论文章须“以意逆志”(根据读者的思想去探索作者的原意)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他作文的背景)。

根据这样的原则,对练习中几个翻译文句进行评价,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具体句子评价略。

高二语文促织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

教学设想

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2.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3.《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