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2022范文:《陋室铭》教案(篇二)

2022范文:《陋室铭》教案(篇二)

发表时间:2022-04-05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范文:《陋室铭》教案(篇二)”,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咏莲诗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欣赏莲花图片,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

2.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任务

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注音:颐 蕃 淤 濯 涟 亵 鲜 噫

3.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予谓菊,花之隐逸也。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疏通文意

方法: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2)补出省略成分;(3)通畅,准确。

然后每个“老师”(即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再解答“学生”(即老师)一两个问题。问题以字词解释为主。同时师生评判、讨论、辩误。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四、齐读课文,正音

教师指导语气、语调、停顿、快慢。

五、深入阅读,理解文旨

1.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

明确: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

2.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3.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

(1)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2)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六、拓展练习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口述一篇“爱______说”,要求有思想,有知识,有文采。

七、朗读并背诵本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

2.完成课后练习。

其他人在看

2022范文: 什么是教案【一篇】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39—40“什么是面积”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具体实物和平面图形的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周长的含义,引入面积

1、复习“周长”含义

师出示一本数学课本,问:数学封面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摸出它的周长来吗?

师请一名学生上来摸一摸,其余评价。

2、引入“面积”

师: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这一周包含里面的这些地方吗?

那么这些地方又叫什么呢?

3、师摸着数学书封面的表面,说明:数学封面的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板书:面积)。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面积”(再板书:什么是)

二、 认识面积的含义

1、感性认识

(1) 课件逐一出示硬币、树叶、湖面的图片。

问:它的面积在哪里?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请学生上台边摸边说,其余评价。

(2)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

(3) 举生活中的例子。

问:你能举一个其它物体的面积吗?

2、抽象出图形

(1) 在上述的图形中抽象出图形。

问:其实,我们沿着湖边描一圈,就可以得到这个图形。树叶、硬币的表面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办法,得到这些图形。你知道它们都叫做什么图形吗?

(学生说不出来时,师就说明这些图形都统称为“封闭图形”。)

(2)理解“封闭图形”。

问:你怎么理解“封闭”二字的?

你能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个是封闭图形?哪个不是?

课件出示,请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

(3)归纳总结出“面积的含义”。

问:上面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指着黑板的含义。)

让学生先交流,再请学生回答。

师最后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4)指出长/正方形的面积

师拿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问:这两个还是封闭图形吗?

又问:你知道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你是怎样知道的?

请1名学生回答。

再问:还有不同的办法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片刻,再与同学交流,最后汇报。

(5)师课件展示学生未提及的课本的方法。

师注意强调:标准要大小统一。

问:你认为那种比较方法最好?为什么?

师强调:用数方格的方法是我们以后重点要用的。

三、数一数,画一画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课件出示P41“练一练”的第2题。)

请学生独立数一数再回答,其余评价。

2、画一画(课件出示P40的“画一画”。)。

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请几名学生投影汇报,其余评价。

强调面积要是7个方格。

四、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

五、练一练

1、P41“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请学生回答,师最后课件演示重叠对比的比较方法。

2、 P41“练一练”的第3、4题。

先让学生交流,再请学生回答,师最后课件演示不足一个方格的数法。

2022范文: 《鸭子拌嘴》教学设计(篇一)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让学生通过视听、模仿、表演、游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发现音乐、学习音乐的能力。 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小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要素的感知。

【教材内容及简析】:

本课是一节欣赏课。《鸭子拌嘴》《云雀》《公鸡和母鸡》都是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或活动特点而创造的音乐。乐曲里富有个性的音乐,既有利让学生感受不同动物形象,也为本课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提高学生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如声音的强弱长短、音色的变化、动作的形态等。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把自己装扮成一种小动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

a、在学学、做做、猜猜、唱唱等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关注和了解动物朋友的愿望。

b、使学生初步认识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乐于和有益动物交朋友。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用看、猜、听、唱、做、演的综合教学模式,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老师采用:

谈话式、启发式、对比式、商量式,启动学生的思维,一层层地由浅入深的把孩子们一步步的导入音乐中去,全面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录音带、动物服饰、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猜一猜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认识了解动物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 听音乐进教室。

(伴随着英文歌曲《兔子舞》学生模仿各种动物动作进教室。愉悦地喊起口号:快乐课堂,音乐无限!)

(2)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森林王国召开了一场动物音乐会,请同学们猜猜有哪些动物来参加今天的音乐会,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请一位同学模仿屏幕上出现的动物的动作,各组选一名同学竞猜抢答。

【设计意图】:

利用谈话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将动物与音乐之间搭上了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

(播放视频)老师依次播放《鸭子拌嘴》《云雀》《公鸡和母鸡》等不同种类的动物音乐。屏幕上依次出现不同种类的动物,看课件中有关动物资料,引导学生逐一说出名字,并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很好地抓住每种动物的特征。

(3)教师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让学生猜出名字。

师:下面老师模仿几种动物的动作。你们来猜猜它们的名字。

(老师依次做大象、小鸟、小兔、小鸡、小鸭的动作让学生猜,一边提问:你们是怎样猜出老师模仿的这种动物的名称的?)

生: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小鸟有美丽的翅膀,兔子有长耳朵,小鸡的嘴巴尖尖的,小鸭走路摇摇摆摆……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学一学

(音色、强、弱、长、短等艺术要素的模仿、感知,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1)学动物的叫声

师:老师从你们刚才所讲的动物中选出三种动物(出示挂图)我们一起来模仿它们的叫声。(逐一请学生按节奏模仿出来)

小猫怎样叫:x - │ x -│

喵 喵

小狗怎样叫:x x │ x x │

汪 汪 汪 汪

小鸡怎样叫:x x x x │ x x x x│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2)动物小合唱(提高学生多声部表现节奏的协作能力)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部分,分别模仿小猫叫、小狗叫、小鸡叫,从节奏到音准,进行动物小合唱。

5 - │5 - │5 - │5 - ║

喵 喵 喵 喵

3 3 │3 3 │3 3 │3 3 ║

汪 汪 汪 汪 汪 汪 汪 汪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3)成果分享(播放刚才小合唱的录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仿一仿,再凝听合作的音响效果,不仅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而且使他们对声音的强弱、长短等艺术要素有了初步的感知。

(三)做一做、评一评

(化妆晚会准备阶段,美术知识的切入,培养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评价能力)

(1)分小组把同学装扮成动物,分成 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选出一位同学扮演一种动物,学生合作完成作品,教师给予帮助与及时鼓励。

(2)展示作品,学生评价。(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当学生完成后,请小动物们到台上展示,并逐一介绍它们的设计师,学生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小动物这一环节,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小组合作能力。

(四)演一演、唱一唱。

(化妆晚会高潮,戏剧知识切入,要求学生自信、敢于表现自我)

(1)讲动物故事。

师:接下来请我们的设计师也加入我们的行列(戴上头饰),现在森林里多热闹,有聪明的猴子、漂亮的孔雀、轻巧的小企鹅、健壮的斑马……这么多的好伙伴,你能讲讲它们的故事吗?

生:龟兔赛跑的故事。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不能骄傲。

生:还有《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2)演一段小故事,唱动物歌曲。

师:下面我们来演一段小故事吧,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动物王国正在举行一个联欢会,动物朋友们正玩得开心,突然,森林里响起汽笛声、枪声,动物们马上躲起来保护自己……我们请两位同学扮演心怀不轨的人。

晚会开始了,请鹦鹉小姐当我们的小主持人。

生(鹦鹉):第一个节目,大合唱《保护小羊》;第二个节目,请小鸟们舞蹈《小蜻蜓》;接下来请孔雀表演舞蹈《金孔雀轻轻跳》;全体表演唱《两只小象》、《一只哈巴狗》……突然,录音里播放汽笛声、枪声,猎人拿着枪走了出来,小动物们都跑回了家。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匠心独具,把讲故事、演故事、表演唱结合起来,这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又激起了学生展现自我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议一议。

(1)教师总结

(2)学生谈体会

表演结束,教师总结:正像刚才故事里描述的一样,由于环境被破坏和人为的捕杀,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减少,(点击电脑出现画面)像国宝大熊猫、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老虎、金丝猴、藏羚羊等,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幸好这种现象早已引起国家的重视,有关方面正在想方设法保护它们,而作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保护环境。

生:不吃野生动物。

……

师:对,有益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与有益动物和谐相处吧!(屏幕显示)

教师提议:动物们喜欢洁净的生存环境,我们也需要一个好的环境。现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将我们身边的纸屑拾起,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设计意图】:

进行思想教育,渗透爱护小动物和环保意识。

(六)伴着音乐出教室。

2022最新:北京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记时法。

2.通过对比,树立学生辩证看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

教学难点: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对吗?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时间的呢?请看大屏幕。

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现,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提问:那么,如果今天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 (屏幕出现钟面,显示时刻10时)

提问:你能读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一般这个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上课 10时 睡觉 10时)

提问:一天之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呢?你觉得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请看大屏幕: 夜里12时是一天结束的时刻,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就让我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了,这时我们应该还在睡梦中,渐渐地天亮了,该起床了,来到学校上课,现在来到了第一个10时,就是我们同学们所说的在上课的10时,太阳越爬越高,当它爬到一天中最高的那个位置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午12时,这时时针已经在钟面上走了整整一圈,一天结束了吗?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学校进行下午的课程,很快放学了,回家了,吃过晚饭我们洗洗漱漱可能又要上床睡觉了,这时时针再次指向了10,就是我们同学所说的在睡觉的10时,时间继续在走,又回到了我们一开始开始的那个时刻,夜里的12时,完整的一天结束了。

以上就是《2022范文:《陋室铭》教案(篇二)》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寓言二则教案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