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2017—2018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17

2017—2018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学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2018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17—2018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学案

课题
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
内容
1、课本P.38~40例1、例2及做一做
2、角的认识、画角。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能辨认角。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重点
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教法
指导探究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剪刀、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
过程
设计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问:你们认识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
1、找角。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把你看到的告诉你的同桌。(剪刀、三角板)
2、角的概念。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仔细观察,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有一个点,有直直的线。师解释边和顶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和边?(1个顶点2条边)
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角?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3、判断下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4、做角。利用学具自制角。交流做法,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边不一样长的角,让学生判断哪一个角大。怎样判断?师生共同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5、用尺子画角。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学生画角。
三、拓展运用:(见课堂练习)
教后修改
课堂
练习
1、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几个角?
()条线段()条线段()条线段
()个角()个角(6)个角
2、下面的图中有多少个角?
jab88.COM

()个角
3、把下面角的序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①②③
4、将一个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任意剪去一个角后,还剩下几个角?
课外
作业
金椰风同步练P.20
板书
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边每个角都有(1)个顶点(2)条边。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度(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的(张口)大小。
顶点

教学反思

延伸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所以本课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提供有研究性、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学习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丰富了对角的直观认识,空间观念有所提高。3.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角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从常见的物品引出角。
今天,老师从图形王国请来了一个老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可是它被调皮的纸片挡住了一部分,聪明的孩子们,你知道是什么图形吗?
为什么是三角形呢?能告诉大家是怎样猜的吗?
回答的这么有理有据,一起来看看。真是三角形。大家刚才在猜的过程中都关注了图形上的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
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吗?谁上来指一指。大家指的非常正确,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角。我们让这些物品藏起来。现在,大屏幕上一共有3个角。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情境的观察,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之上,让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授
1.观察归纳,总结角的基本特征,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那么大家好好观察观察,什么样的是角?角长什么样?先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可以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还有两条线)
这些角都是尖的。每个角都有尖尖的地方吗?这个尖尖的点,我们数学上称作角的顶点。除了一个顶点以为,角没有其它东西了吗?两条线(边)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吗?(两条边)。谁来说一说被我们称作的角的这种图形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知道了角的共同特征,我来介绍一下这个角。这是一个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注意动作)谁来像我这样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掌握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判断角,完善角的特征。
知道了角的共同特征,我们判断起角来就会很方便。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一些图形,请同学们判断,看第一小题,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是的打√,不是的打×。把我们刚刚学的知识用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同桌两个都完成了,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意见,你为什么这样判断。(生判断并交流)
生汇报。跟这个小朋友一样的举手,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谁能讲讲理由呢?
(1)一个顶点两条边。
(2)没有顶点。两个点要碰在一起,这个顶点是两条边公共的。
(3)旋转后还是角吗?为什么一直是?虽然位置在变化但一个顶点两条边没有变。
(4)找不到顶点,边不直。被我们称作角的两条边必须都是直的。(板书)
(5)一个顶点两条边。
(6)没有两条直的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2.做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
会画角了,接下来,咱们动手做一个角,怎么样?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动手试试吧!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角。这是一个角,他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注意手势)看到大家制作了这么多大小不一的角,咱们来做个游戏关于角的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是比比谁的角大?谁要第一个到前面来和冯老师比一比。怎样比呢?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老师前两次角大,让学生体会角张口大角就大。现在你知道如何让角变得更大了,那我们再比一比。教师输。诀窍都让你们学走了,要想角大,我们就要让角的张口变大。那现在请每个人准备好你的角,现在我们都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角小。动手比一比吧!
看到大家制作了这么多大小不一的角,让咱们来场比赛怎么样?同桌两个人比一比,谁的角大?生动手比,师巡视。哪一桌同学到前面来比一比。你是怎么赢的?他是怎样获胜的?
有没有人敢和我比一比?师生分别出角比试,体会角的张口大,角就大。再比小。
都会比大小了,那快点来帮帮我吧!我有两个角,他们都认为自己大,你们来当裁判到底谁大谁小呀?体会角的大小和张口有关系,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
3.我们一起认识了角,接下来,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请你认真观察,老师是如何画角的。师画角学生观察。谁来说一说,老师是如何画角的?我们画角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听了他的提醒,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动笔画画吧!画完的同学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
1.孩子们,一节课的时间,我们一起认识了角这种图形,现在,请大家仔细回忆一下,关于角,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的知识,既有利于巩固新知,又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用数学眼光找生活中的角
其实角,不只存在在数学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许多角,赶快,用我们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去找一找。
大家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厉害。下课后,再去找一找,我们的教室外,还有哪些地方有角的影子,好不好?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9—43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并能正确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现在是哪一个季节?(秋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松鼠想到山上摘松果吃,可刚出门,就遇到了一群小客人,它们都说自己是角,这下可把小松鼠难住了,它想请教大家,角是什么样的?谁愿意帮助它?

(生: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师:小松鼠还是不明白,谁能画一个给它看看?(生上黑板画)你是怎么画的?

(生:过一点向不同的方向画2条直线)

谁能把角各部分的名称也告诉它?生说,师在生刚画的角上标出。

小松鼠还想知道直角是怎么画的?(生画)你是怎么画的?(过一点先画一条直线,它和三角板的直角边对齐,再过这个点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个线,最后要画上直角符号)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在课堂上只有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与充满活力的氛围,学生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学的轻松愉快。课堂伊始从向小松鼠介绍角而进入复习,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味性。】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通过大家的介绍小松鼠知道了(师板书:)角(直角)的组成、画法,它们都属于角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学生讨论:角与直角是一回事吗?

生归纳得出:直角一定是角,但角不一定是直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复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内化为良好的认识知识结构,学会复习的方法】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有了大家的介绍,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接待了客人,你想去看看它的表现吗?出示(1)(2)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角?那些不是角?

(2)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

师:这是小松鼠的答案,你有不同的意见吗?为什么?(生略)

怎么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生略)

你对小松鼠的表现满意吗?你有什么话想对它说?

【设计意图:通过“你对小松鼠的答案有不同意见吗?”的提问,使学生担当了一个倾听者和一个思考者的角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接着提问:“你对小松鼠的表现满意吗?有什么话想对它说?”引起学生思考、反思,教育小松鼠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听了大家的话,小松鼠心服口服,它想邀请大家一起去摘松果,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出发吧!

出示(3)(4)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做对了就让过去,既然大家都是朋友,谁愿意上?

(3)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4)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生边说边标出)

大家表现很好,我们继续出发。

3.刚到树下,一条大蛇出现了,怕吗?咱们用手势对付它,可以吗?

(一只手打“√”,“×”用两只手)出示(5):

(5)小法官。

①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②角的边画的越长,角就越大。()

③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同样大。()

4.在大家的帮助下,小松鼠终于摘到了松果,可是一只老虎挡在了路上,我们有信心战胜它吗?出示(6):

(6)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生边说边标出)

有了大家的帮助,小松鼠终于品尝到了美味的松果,帮助别人你快乐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请大家接受最后的考验吧.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可用测试纸呈现)考一考

1.下面的图形,哪个是角?请在角的后面打“√”

2.画一个直角

3.下面的图形中有()角,()个直角?

4.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角.

自我评价园:

(师批改,或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表现的怎么样?

【评析:通过学生自我检评、自我鉴定,自我反思,进一步完善所学知识的认知结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对生活中的角已有初步的感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角,从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学生每人2条硬纸条和一个按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1.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2.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二)揭示课题

大家都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很多的“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伊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找平面图形这一环节,既复习了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又为新课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重叠)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2.用活动角做“变大变小”游戏。

3.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五)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2.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3.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设计意图:创设“指一指、描一描、折一折、做一做和画一画”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也使角的形成具体化、动态化,加深对角的直观体验,进一步认识角,进而使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2题

1.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3.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判断这些平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三)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四)用角组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活动,又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美。】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017—2018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复习学案


2017—2018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复习学案
教学
内容
1、课本P.51
2、5的乘法口诀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法
指导探究
学法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
教学
过程
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每天早上有几堂课?(4堂),一个星期的早上一共有几堂课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板书: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
2、数一数本组同学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请数的快的学生说说,怎样数的?
强调: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数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
3、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5+5+5
5()()()()
4、编5的乘法口诀。
(1)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5×1(分左右两边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2)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105×2=10
这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
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二五一十”。
(3)摆3把小伞用多少根小棒?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试编出口诀。
(4)小组写出4个5相加和5个5相加的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
交流,完成板书。
5、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熟记5的乘法口诀。
三、拓展运用:(见课堂练习)
四、课后小结:
教后修改
课堂
练习
1、游戏:由“一五”开始,按顺序搭手说口诀。同学合作。
一边说:一五得五,第一人伸出一只手;
一边说:二五一十,第二人伸出一只手;
2、做“做一做”。
先看清图意,再写乘法算式。用哪一句口诀?积是多少?
3、答对正确答案,往前跳。05????
4、对口令:
一五()()()()一十四五()()
三五()()()()二十五二五()()
5、小猴送信。问学生用的哪句口诀?
小房子上写5、10、15、20、25号,
小猴的信上写1×5、3×5、5×4、2×5、5×1、5×3、5×2、5×3+5、5×5-5、4×5的算式。
6、开放题:出示钟面,问: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2大格,能用5的乘法口诀吗?拨分针,说几分钟。
拓展:分针指向6、7…时,你能编出口诀吗?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用火柴棒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火柴棒,谁来说一说?
学:3根,因为三角形是由3条边组成的。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比一比在1分钟内画三角形,比一比看谁画的多?
(规则:1.时间为1分钟;2.和老师一起进行;3.时间到了,无论画出的是否完整都需要停笔(画图工具:直尺、铅笔))
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三角形(5个三角形)
师:如果用火柴棒摆出图中的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设计意图:以数学题材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针对二年级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的认识进行巩固,潜移默化的进入学习,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加深对已有知识的认识。严格说明游戏规则,再以比一比的游戏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列算式:3+3+3+3+3=15
(2)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3)说一说,如何表达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算式?(5个3相加)
(4)想一想,有没有更好表达方式可以让算式更简单?
2.在以上回答问题中奖励孩子七巧板,(奖励4个)提问一个七巧板是几块拼成?
(1)列算式:7+7+7+7=28
(2)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3)说一说,如何表达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算式?(4个7相加)
(4)想一想,有没有更好表达方式可以让算式更简单?
3.让一组中7个孩子举起双手,大家算算一共有几只手掌?
(1)列算式:2+2+2+2+2+2+2=14
(2)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3)说一说,如何表达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算式?(7个2相加)
(4)想一想,有没有更好表达方式可以让算式更简单?
(5)如果全班的同学都举手,那么又该如何列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
观察以上3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加数相同)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第一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第二个算式,第三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教师概括: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小结:像这样算式中,每个加数都一样,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
4.引导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达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
第3个算式,相同加数是谁?有几个2相加?(板书:7个2相加)第二个算式有几个相同加数?(一起数一数)相同加数是谁?那这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7相加)第1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5个3相加)问:相同加数是几?(我们一起数一数)几个3相加?
5.由困惑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6个2相加的算式:同学们,这是6个2相加,如果有100个2,加法算式怎么写?(学生可能说出把100个2加起来)想象一下,100个2相加,写起来会怎样?
那我们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呢?你能用更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吗?(这里说的算式是:2+2+2+2+2+2+2=14)
动脑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方法,指名板演。(对于合理的方法给予鼓励)如学生能写出乘法算式7×2或2×7教师给予鼓励表扬:你真了不起,和数学家们想的一样,数学家们就是这样表示的。
如学生说不出,教师直接告诉学生:7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7×2=12(板书)
6.揭示课题,顺学而导(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
这是一种新的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7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7×2=14来表示,那这里的7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它们和原来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呢?(看着加法算式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对,2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7表示有7个2,也就是2的个数,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算式就表示7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7个2相加”来说)
谁能向老师这样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多指几名同学说一说)
7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2×7=14
这里的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谁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小结:这两个算式中的2都表示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这两个算式中的7都表示相同加数2的个数,有7个2,这两个算式都表示7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7个2相加”来说)
这两个算式中间的符号叫什么?谁知道?(板书:乘号)
乘号像什么呢?
小结:乘法和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有这样的加法得来的,所以,数学家们把加号一斜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
乘号怎么读呢?读的时候就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7×2=14)怎么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7乘2等于14)
第二个算式(2×7=12)怎么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2乘7等于14)
同学们注意:乘号只读一个字“乘”,一起把这两个算式读一遍。
同学们看,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
小结:对,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非常简便。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7.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你能把黑板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的因数表示什么意思?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再次强调: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板书:简便)
三、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四、反思回顾,总结收获: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学案人教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学案人教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学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等。
学具准备:尺子,小棒,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吧!请你猜猜,用3根小棒手拉手你能摆出什么图形?(PPT)
生:三角形。
师:猜对了,大拇指送给你们。现在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2根小棒你能摆出什么图形呢?好好想想,用你们手中的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
教师巡视
师:下面,老师要请几位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摆的图形。
学生展示图形(直线;加号;大于号;小于号等。)
师:观察这些,你认识哪些图形?哪位小朋友来说说。
(把是角的图形摆到黑板中间,不是角的移到黑板左边.)
师:像这样的图形大家认识吗?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一边连在一起,一边没有相连的图形叫做——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认角
1、师: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角,那你能用你手中的两根小棒摆出一个角吗?摆好了的小朋友请用你的坐姿告诉我,老师刚才巡视了一下,看到同学们都能用两根小棒摆出一个角,真了不起!
师:那你们观察一下,看看你们摆出的角和黑板上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都有两条。
师:你的发现是对的?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把角的这两条叫做角的边。它是直直的。(说的时候指着边)
师:所以,角有几条边?生:两条。(板书两条直直的边)
师: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引导学生说出两条边相交)
师:在数学王国里,两条边相交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师:那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
(生:边,顶点。师:几条边,几个顶点?)

生:两条边,一个顶点。
师:对,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补充板书)
(让学生读一遍)(收小棒)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学具,你能在这个学具中找到角吗?生:能。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位同学上来指指他找到的角。(请学生上台指角)
(学生指角,但不规范,指了一个点)
师:这个点就是角吗?(学生会开始指边,教师慢慢提示)
(师:老师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说还有两边)
师:同学们,指角是有规矩的。老师先示范一次,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指角时,我们先从顶点出发摸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摸另一条边这个角就这么大。(教师示范指角,指角的时候注意动作规范,尽量做的夸张使学生理解,要体现出两条边)
师:那你再用老师教的方法指一指你找到的这个角。(学生指)
师:真不错,你都学会了。
师:老师要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用顶点处戳一下学生)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对,角的顶点摸起来感觉是尖尖的。
师:那两边还有什么特点?
生:直直的。
师:对,直直的,角就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课桌的平面上也有角呢,找到一个,我们一起来摸一下。用老师刚刚教的方法。开始,我们先从顶点出发摸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摸另一条边,这个角就这么大。
2:体验感悟,画角
师:刚才你们都用两根小棒摆出了角,现在老师想把这个角画在黑板上,看哪位小朋友最善于观察,能在老师画完后说出老师是怎样画角的。
(教师示范画角)
师: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哟,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画边时提问:老师还可以再把这条边画长一点吗?生:能。
师:哪位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能来说一说老师刚才是怎样画角的。
生:先画了一个顶点,然后画了边。
师:几条边呀?
生:两条。(学生说时在角的旁边写出角和边)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大拇指送给你。
师:就是刚刚这位小朋友说的,老师在画角时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课件)
师:老师能画角,你们能不能在练习纸上也画出一个角?那自己动手画一画,画完之后告诉同桌你画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
(学生自己动手画角,教师巡视。)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他画的角。(拿一个学生画的角投影)
师:你来说说你画的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学生指)
(师:只有一条边吗?)
师;是的,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师:同学们看看这位同学画的是对的吗?生:对。
3、动手操作,角的秘密
1.比角,比角的方法,发现角的大小关系
师:同学们刚才画角都画的很好,那接下来想不想和老师来一场比赛呢?同学们看看老师黑板上画的角,你能摆出一个比老师画的角大的角吗?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用我手里的活动角摆一摆。(学生摆)
师:你们能一眼就看出他摆的比我的大吗?
1,生:能师:那你是怎么来比较的呢?
2,生:不能师:那你告诉同学们你是怎么来比较的?
(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
师:哦,你是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顶点对齐去比较的。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你摆的角比老师的大?
生:两边张开比老师的大。(如果没说,引导学生说)
师:哦,你的意思是你的两条边都在老师这个角的外面,张开的口子就比老师的大,所以你的角就比老师的大。

师:那你可不可以再摆出比老师小的角呢?(学生摆)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角比老师画的角小呢?生:开口比老师的小。
哦,你的意思是你的两条边都在老师这个角的里面,张开的口子就比老师的小,所以你的角就比老师的小。对吗?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把老师说的要求都做到了,真棒,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同学们,刚才那位小朋友是怎么让这个角变大或者变小的?
学:把两边拉开。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那两条边的分开大小。
师:你的意思是说这里是吧?(指着开口处)我们看一下,这像不像一张嘴巴,嘴巴张开角就变——,嘴巴合拢角就变——。(动作示范,引导出开口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开口。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开口
师:恩,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口子有关系。开口越大角就越——,开口越小角就——。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把这两条边加长了一点,角的大小改变了吗?(把学生摆的角的一边加长)生:变了。
师:变了吗?我们刚刚说了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生:开口。
师:看看这里有没有变化?(指着开口)生:没有。
师:所以这个角的大小有没有变?生:没有
师:如果老师把这条边剪去一点?它会不会变小?生:不会。
师: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生:没有
师:对,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PPT演示)在比较角的大小时我们可以把它们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与一条边重合,再看看它们的另一条边,边在里面的这个角就小,边在外面的这个角就大。
师: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口子有关系,开口越大角就越——,开口越小角就越——,恩,真棒。
师:我们看一下,这个角的边在延长,缩短,角的大小大小有改变吗?
生:没有。师:恩,没有变化。
师:所以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角的开口有关。
2、小组合作,折角
师: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角的知识。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这张纸上有角吗?
生:没有。
师:那你能用它折个角吗?好,自己动手用你们手里的纸试着折一折。(学生折角,教师巡视)
师:老师要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折的角。
师:你给同学们指指你折的角,记得要规范的指角哦。(学生指)
师:告诉同学们你折的角顶点在哪里.(学生指)边在哪里?(学生指)
(师:只有一条边吗?学生指)
师:这位小朋友折出了角,也指出了角的顶点和边,真厉害。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可以像他一样。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图形,同学们看看,它是角吗?
生:不是。师:老师要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为什么不是?
生:是。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角的?
(从顶点和直直的边说)
师:小朋友们真不错,都记住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师:老师这里标记出了一个图形,你们判断一下,它是不是角。
生:不是。师:对,因为它没有顶点,真棒。
4、生活中的角。
师: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有角,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PPT)
三、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给时间学生来说。
老师把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编成了一首儿歌送给爱学习的孩子: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师:老师给同学们留一个课后作业,放大镜可以放大角吗?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学具、教学准备
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学生拿出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
教师分别选取不同大小的三个角画在黑板上,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和边,教师一一板书。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与其它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直角。(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3。
1、认识直角。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角吗?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

问:刚才老师用三角尺上的哪个角画的直角。
现在请你拿出你们的三角尺,找一找你们尺上的直角。
(3)小结。
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
(4)你能用纸折一个直角吗?
学生动手折一折。
指出折出直角的学生说一说折直角的方法。
2、判断直角。
(1)怎样才能检验我们折的角是不是直角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的方法:先将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就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检验自己折的角是不是直角。
再让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二)教学例4。
1、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你现在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吗?
全班评价小结:画直角难度比画一般的角要难一点,两条边的方向不能随便画,只能根据三角尺上直角来决定怎么画,强调直角符号必须是方方正正的,不要画成弧线。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40页的做一做第2题。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5、6、7、8题。
(课件逐一出示,教师引导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复习苏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知识点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练习题

1.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

2.一个三角板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锐角。

3.红领巾上有一个()角,两个()角。

4.在我们学过的角中,()角比直角小,()角比直角大。

5.数图形,按要求填空。

角的初步认识
()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个角

参考答案

1.一个角是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

2.一个三角板有(3)个角,其中有(1)个直角,(2)个锐角。

3.红领巾上有一个(3)角,两个(锐)角。

4.在我们学过的角中,(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5.数图形,按要求填空。

角的初步认识
(8)个锐角(2)个直角(6)个钝角(16)个角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学案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学案青岛版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角。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想象、分析和动手操作。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在观察和探索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学习难点:会画直角。

预习案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

(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角,角是一种图形。

导学案

【探究活动一】

活动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27页的情景图,你能找到哪些角,指给同桌看。

2.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

1.找角。

(1)学生看情景图,找角,指给同桌看。

(2)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指一指图中的角。

(3)师:想一想,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角?

学生自由发言。

2.学习角各部分的名称。

由实物抽象出角,让学生观察,这些角都由几部分组成。

得出结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探究活动二】

活动要求:

1.你能把下面的角进行分类吗?先自己独立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推荐代表交流。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一教学设计-简单的幸福-简单的幸福

教学过程:
1.学生分类。

2.学生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得出结论:向②和⑤一样的角叫直角。

4.认识直角符号。

5.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直角。

【探究活动三】

1.学生利用手中的实物画一个直角。

2.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直角的。

3.小组推荐代表交流。

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8页,例1“角的初步认识”,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三角尺、尺子、活动角、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林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他最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呀?(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兴趣)
(2)同桌讨论、交流(3)师引导学生说出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今天林老师也想和你们一样,想找个害羞的这位新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找找看。(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三角板、时钟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从主题图中让一名学生指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大家看清楚了吗?
2、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呢?
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举例)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谁折的角和他折的不一样?
用手摸一摸我们折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用尺子沿着边画,两条边画得不一样长。然后拿下折角。师边说边板书:顶点、边、边。)
指出屏幕上角的顶点、边。
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出示5个图形,说说不是角的理由)
5、(老师拿出活动角)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玩一玩,好玩吗?(好玩)我们先做一个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些吗?再大一些。你能让角变小些吗?再小一些。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它大一些的角吗?(互相看看)你做的角真的比老师的大吗?(师生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角)
你为什么认为第一个角大呢?(指名回答)
6、我们会折角,会比角,那你会画一个角吗?
你能试着画一个角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确定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师边说边示范画: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向一个方向画一条边,最后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另一条边。)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画完后在小组里互相欣赏。
谁愿意把你画的角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三、课堂小结
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再打开书第38—3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
四、应用拓展
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教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很难理解“角”这一抽象概念。经过一堂课的教学后,我想从两个方面对自己教案进行反思:
一、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经验知识水平。教学中,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我设计了“(出示几个角)让学生指出顶点,边。”这一环节,目的是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角的各部分名称这一内容掌握得很好,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我把“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有关系”这一点有的学生混淆,特别是差生不够明白,放在“认识活动角”的后面。通过教学实践后,有些无法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来证实。,把这一内容放到了画角的后面,让学生在画一小一大两个不同角的过程中自己暴露出问题(有学生通过增加边的长度来使角变大),然后由教师引导解决,从而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有关系”这一样对于学生就更明白啦。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0的除法。

二、教材分析:

1、选取充满童趣的素材。

童话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本单元以发生在森林里小动物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丰盛的宴会”——“愉快的联欢”——“猴子捞月”——“水中救援”——“重建家园”等一系列故事,将数学知识与故事情节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2、合理编排知识结构。

本单元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构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安排知识结构的重要根据。

3、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本单元的学习正是要有效的利用这些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本单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森林里的童话故事。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素材。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本单元的指示。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知除法。

除法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

六、教学课时数:9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期末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期末复习资料

知识要点归纳: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如右图。顶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①②③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①﹤②﹤③

7、★画直角的方法:①画一个点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让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看看吧,请你仔细观察,游乐园里都有哪些项目?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喜欢飞机、过山车、旋转木马、过山车......

过渡:游乐园里好玩的游乐项目可真多呀,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啊?

二、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1.教学情境图,根据问题列算式
(1)出示小火车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观察汇报:有5节车厢,每节车厢上有6个人。(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课件展示)

师:你观察的真全面。那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
生:小火车里坐了多少人?
师:你真棒!那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谁能列式计算?
生汇报,师板书:6+6+6+6=24(人)

师:小朋友们非常棒!让我们继续来看看他们在做什啊?
(2)出示小飞机情境图
师:哇,小飞机看起来很好玩的样子呢!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汇报:每架飞机上有3个人,一共有5架飞机。(课件出示)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汇报:小飞机里坐了多少人?
师:你真棒!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汇报,师板书:3+3+3+3+3=15(人)
师:回答的真响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最惊险最刺激的过山车!
(3)出示过山车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吗?
【学情预设】生汇报:每节车厢有2人,有7节车厢。或者有学生可能会说每列有7人,有2列。问题:过山车里一共有多少人?
生汇报,教师板书:7个2相加,2+2+2+2+2+2+2=14。
师:2表示?14表示?
生汇报:2表示每节车厢有2人,14表示一共有14人。
师:说得好不好?表达真清楚。掌声送给他!
2.观察3个加法算式,概括表述共同特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3个加法算式,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吗?
生:相加的数一样;都是加法;连加
师:也就是它们的加数是一样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做相同加数
(板书)那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3。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6。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2.
师:那像这样的加数一样的算式还有没有?谁能来说一说?
生举例汇报。
3.写一写,体验用加法表示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不便之处,揭示主题
师:那小朋友们,刚刚过山车我们看到的只有7排人,是7个2。实际上过山车有的很长,(课件)如果是有10排人该怎样列式呢?
展示汇报
师:这位小朋友说10排的话有10个2,然后列2+2+2、、、都是2,就是10个2相加。
师:想一下,如果过山车更长,有100排呢?有几个2?如果让你写的话,你会觉得怎么样?
【学情预设】有学生会觉得很麻烦,太长了。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可以用乘法表示2×100,教师要进行追问2与10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但是,你们信不信老师能用几秒钟的时间就把100个2表示出来?
师:有些小朋友猜到了哈,对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4.认识乘号,学习写、读乘法算式
(1)师:像6个4相加的和,我们可以用乘法表示,写作“6x4=24”,或“4×6=24”(板书)
(2)师:算式中的×叫做乘号(板书:乘号),乘号跟加号、减号一样,都是一种运算符号,我们知道乘法算式其实是加法的另外一种写法,它表示的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所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乘号跟加号长得怎么样?看起来很像,但又不一样......
(课件介绍乘号)
师: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在读的时候只读作“乘”,所以这个乘法算式读作:4乘6等于24.
(板书)全班齐读一遍。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
算式读作:6乘4等于24(板书)
(3)师:(联系加法算式)那对比一下加法和改写后的乘法算式,这乘法算式的6和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4是从哪里来的(同桌讨论)
【学情预设】生可能会说6表示每节车厢上有6人,4表示一共有4节车厢。或者会说6是加法算式里的相同加数,4是表示有4个6,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个乘法算式的6和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4)改写3+3+3+3+3=15。
师:那谁来大胆尝试一下,将这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生汇报:3×5=15或5×3=15。
师:这个3表示?5表示?
生汇报:3表示加法算式里的相同加数。5表示有5个3。
师:同桌再互相说一说这个3和这个5分别表示的意思。
(5)2+2+2+2+2+2+2=14
师:让你们将这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会不会写?
生汇报:2×7=14或7×2=14
师:2表示?7表示?
(6)100个2
师:现在让你们把100个2表示出来,你们还会用加法2+2+2+2+2.。。。。一直加2,写100个2相加吗?对了,咱们还可以用乘法,乘法表示是?2×100或100×2。
师:用乘法表示怎么样?
生汇报:更简单,更简便。
师:是的,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6)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非常好!那现在咱们来回忆一下,这节课咱们学习了什么呢?乘法。
师:为什么要学习乘法?
生: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师:那怎么样将一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呢?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师:相同加数乘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接下来咱们要带着今天学习的内容来进行星级大比拼,有没有信心完成?
三、及时练习、巩固知识
1.看图写一写
2.判断
3.生活中的乘法
师:看一看生活中的这些图片,请你说一说乘法算式。
4.拓展,判断下你会把下列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2+2+2+2+4=
9×8-8=
师:通过刚刚的练习,同学们说,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能变成乘法算式呢?那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变成乘法算式呢?
小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才能变成乘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2017—2018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