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
发表时间:2020-12-08四年级数学上册《万以上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万以上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青岛版
一、1、十个一万是(),十个百万是(),十个千万是()。
2、个、十、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单位。
3、一般情况下,成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人的头发约有()根。
4、560384918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834009000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5、1950204650若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亿。
6、省略190844321中万位后面的尾数时结果,约为()万。
7、(1)用2、4、5、6、0、9组成最大的六位数是(),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用2、4、5、0、0组成读出1个0的数是()。
8、如果百万、百万的数,数()次就是一亿,用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不同大小的计数方法就是(),简单来说满几进一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时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法。
9、写出下列个数:四千零九万写作(),二亿三千三百写作:(),209874030读作(),98007629000读作()。
10、比较大小
3876432()378643292360()100360
627万()537200040503000克()40503
11、600040是6个()和()个是十组成的,有一个数,他的千万位和万位上都是1,百位上位3,其余各位上都是0,那么这个数应该是(),9040300000是由9个(),4个()和()组成的。一个数是有106个万和789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12、一个九位数,他的最高位是()位,一个十二位它的最高位是(),最小的十位数和最大的九位数的差是(),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的差是()。最小的十位数减去一是()位数。
1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606006006006600060006
14、省略下面各数万卫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397840873920065270642708983008733200
15、【】里面可以填哪些数字?
20【】710≈21万20【】710≈20万
【】5643≈10万【】38888000≈3亿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更大的数》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更大的数》知识点
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
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例1:22081656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从高位起,第一个2表示。比第二个2多。
例2:由2个千万,5个百万,6个百组成的数写作。
例3:5233006这个数,个级中有个一,万级中有个万。
二、读数的方法:
①首先从右往左每4位数分成一级
②从最高位开始读,读完亿级加个亿,读完万级加个万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例:52100000读作:
20120050读作:
201200600读作:
1320120003读作:
三、写数的方法:
①在万字和亿字处画条虚线分级
②写完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那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例:六千二百万零八十写作:
三亿零三万写作:
二千二百六十二万零九百写作:
一百三亿零九千写作: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知识点】
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1日=24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
【知识点】:
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
【知识点】: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青岛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青岛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青岛版)
回顾整理
教学内容:43~46页,回顾整理,综合练习,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解答。
让学生初步学会知识的梳理与复习的方法,在自主复习中逐步完善知识体系。
在纠错行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剖析自己的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正确率,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单元知识的梳理与复习
揭题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课。(出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的复习与整理
师:回忆一下,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些什么?(板书:口算、估算、笔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问题?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或者是还需要帮助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进行创造性的回顾整理交流,梳理成知识网络,初步内化知识结构。
感悟,掌握计算方法
估算,口算
师:小明同学学了本单元,就写了篇数学日记,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出示教学日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体会: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单元之后,我觉得这个知识在生活中太重要了,读书写字、解决数学问题、购买生活用品......时时刻刻都需要他。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三部分:口算——能使人思维灵活。怎么口算呢?例如130×40,先算13×4=52,再添两个零就行了。这种方式能让我们在计算时更灵活、更快;估算是口算的好伙伴。它和口算差不多,如:104×49,把104估成100,把49估成50,再用口算,容易吗?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一看这题目,你准会问我:“张楠,你写错了吗?”“没错。你会口算、估算了,那166×23等于多少?”所以说笔算很重要。而当其中一个因数是整十数时,如:132×20,我们就先算132×2=264,再在264的后面添个零就可以了。另外,需要进位时不要忘记进位哦。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板书:每行24个字,共13行)
师:我们是怎么估算的?小组开火车来练几道。
141×22206×42192×9127×311
师:在估算时用到了口算,我们是怎么口算的?就用这样的方法口算:
70×6012×4033×4050×50400×2090×3060×20
笔算
小明家平均每月的水电费是207元,准备1800元付水电费够吗?一年的实际的水电费是多少?
生独立完成。
师分析题意,强调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发现错误集体更正。
积的变化规律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你会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计算吗?
交流: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纠错
师:平时在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中你犯过错误吗?把它拿出来和大家讲讲。
知识的运用与拓展
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例子
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列式计算
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自主练习2、5、6、7、9、10,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互相评价,完善提高。
交流:通过今天的整理,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回顾整理
口算、估算、笔算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所以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估算、笔算的一般方法。难点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口算、计算、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兴趣很高,交流得也很积极,由于前面的练习的渗透,学生较容易地说出积的变化规律。另外,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学生对于基础的练习能够运用自如,但是灵活度较高的练习却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在选择练习时应该关注练习的广度和新鲜度,让学生见多识广、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