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小学数学四年级《亿有多大》探究型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8

小学数学四年级《亿有多大》探究型教案设计。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亿有多大》探究型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小学数学四年级《亿有多大》探究型教案设计

情境:

请同学们看屏幕,读一读屏幕上的这条信息。(电脑课件出示: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我国城镇供水网漏水严重,每年因此损失的自来水达到100亿吨。)从这条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100亿是多少个一亿?有谁知道一亿有多大呢?(10000个万,10个千万……)一亿是个大数,它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去研究、感受它的大小。

(板书:一亿有多大)

任务: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实验、推算、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计算器、作业纸、数学书;

教师准备:大米(100粒5份)、1千克大米一份、天平、卷尺、第三张表格图及下面的算式、课件。

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经历估计——验证的过程,借助时间体验一亿有多大。

师:这是作业本,老师数一数1、2、3、4、5、6、7、8……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作业本,你估计要多长时间?(学生估计3小时、5小时、24小时……,师板书)

师:同学们估计得怎么样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议一议:怎样能够得到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呢?小组讨论。(数100本、50本、20本……作业本的时间,再推算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

实验: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数本子,数50本,老师记时。数50本作业本大概是40~50秒,学生得出数100本作业本大概需要80秒~100秒的时间,从中取一个中间值大概90秒。

师:通过推算我们知道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是90000000秒,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呢?(先把秒换算成分,再换算成时,最后换算成年)出示书上的算式:

()÷60=()分

()÷60=()时

()÷24≈()天

()÷365≈()年(学计算,并保留整数。)

师: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小结:数一亿本作业本,有的同学估计要……有的同学估计要……,而实际结果却将近要3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我们有没有去掉吃饭时间,有没有去掉睡觉时间,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数下去要3年哪,同学们,看了这个漫长的时间,你有什么感受?(一亿实在是太大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太长了……)三、再次经历估计——验证的过程,借助长度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课间老师经常发现同学们喜欢手拉手一起玩,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会有多长呢?(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必回答)

师:凭空想象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头道羊岔吧,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不长,老师告诉你,这条公路全长大概是1千米。想一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有没有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那么长呢?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这样的长度?(学生估计2个、4个、3000个……师板书)

小组讨论:怎样能得到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呢?

(测量5个、10个、10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推算出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测量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各组组长上来,每三个人一组负责测量,注意方法正确。其他同学在走廊上手拉手站成一行,站得要又快又安静。(实验收集数据。实验时注意,从第一个同学的手指尖量到第10个同学的手指尖,并推算出十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12米。)师:刚才我们测量出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是12米,下面我们就可以得出示算式,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20000000÷1000=120000(个)

回过头来比较学生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再次感受一亿的大小。

四、总结方法,指导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了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的方法,先估计再推算,最后比较,了解了一亿有多大。)

师:你们会用这样的方法再次体验一亿的大小吗?

五、拓展研究大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借助重量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观察一下你们的桌面,看一看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的研究来了解、感受一亿的大小?(用天平称100粒大米的重量,推算一亿粒大米的重量)

学生说说怎样用上面学到的方法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学生用天平称100粒大米的重量,得出大概是2.5克。小组合作推算出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并用千克作单位,与刚才的估计进行比较,进一步感受一亿的大小。

课件出示:

(1)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每天大约能节约多少克粮食?

(2)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约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

大约合多少年?

学生逐一解答。

提问:看了这两个计算结果,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不仅说一亿的大小,还要说说应该节约粮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用什么办法来了解一亿有多大的?你有什么收获?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能帮我们了解一亿的大小,课后希望每个同学都做有心人,留心去观察去思考。

板书:

一亿有多大

估计推算

数一亿本作业本(?、?、?)小时3年

量一亿个小朋友

手拉手的长度(?、?、?)个120000个

称一亿粒大米(?、?、?、)千克2500千克

教学反思:

1、“一亿”是个大数,凭空理解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本课借助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的方法,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去体验、感悟“一亿”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感,真正理解“一亿”的大小;

2、本课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宗旨,教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本课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精选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33页综合实践活动《1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具体事物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有机渗透节约、环保、国情教育等。

〖教学重、难点〗:

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讨研究的方法。

②: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10张纸和100张纸。

②活动材料:大米、水、大豆、塑料袋等。

活动工具:天平称、量杯、直尺、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都有好朋友吗?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正在闹矛盾呢,我们一起去劝劝。

播放录像:一个学生随意浪费纸张,好朋友正在劝说。

师:他们因为什么发生争执?因为几张纸,值得吗?

出示信息。

(课件:出示调查数据)

师:1亿是指多少呢?1亿究竟有多大?

(板题:1亿有多大?)

(二)、自主探究,活动体验。

1、猜想1亿。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一张一张的纸摞起来,1亿张会有多高呢?谁来猜一猜?

师: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

2、共同研究方法。

(1)、讨论方案:

出示:研究主题:把1亿张纸摞起来会有多高?

小组活动讨论。

汇报:

预设:从1亿张纸里先选出一部分纸,测量出高度,再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

师继续提问:那这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师:为什么不选98、101这样的数?

师拿出10张,问:这是10张纸,觉得怎么样?和你想的一样吗?

小结:选纸时,为了方便计算和测量,应选取整百、整千的数量。

(2)、测量推算:

测量:师拿出100张白纸,谁来代表大家量一量。(经过测量100张白纸厚约1厘米。)

推算:那接下来怎么办?怎样推算呢?在你的练习本上试试看。

预设:方法一:推算

方法二:计算

100000000÷100=1000000(个)

1000000×1=1000000厘米=10000米

师:如果我们现在的教学楼一层高约4米,1万米就相当于多少层楼那么高?

指名回答并板书。

10000÷4=2500(层)

出示:1亿张纸摞起来约相当于2500层楼高。

师:有什么感受?

(3)、小结研究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体验了1亿这个大数,还懂得了研究大数的方法。想想看,我们刚才是怎样研究的呢?

共同总结:研究方法和步骤:

①先选择部分数量进行测量,要尽量选择整百、整千的数量,这样既容易测量也容易计算。

(出示:1、选部分)

②推算出1亿的数量。

(出示:2、推整体)

③通过与一些事物的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3、对比参照)

师小结:像这样把难的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步骤一步步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来解决,就是我们数学上经常说到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

3、小组活动。学生亲自体验。

(1)、确定研究主题。

师:掌握了方法,大家想不想也亲自动手来研究一亿的大小?课前,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请各小组先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研究什么?

(2)、明确活动要求。

师:确定了吗?在研究之前,先来看活动要求: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下结论时的参照物,大家在记录研究成果时可以作参考。

出示参照物。

(3)、小组活动。

(4)、汇报交流:

分小组汇报,教师现场填写实验数据表格。

小结:看看大家通过刚才研究得出的结论!现在你想对1亿说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1亿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可是孩子们,我国的人口数可不仅仅只有1亿人。

(三)、感悟体会,上升情感。

出示: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5000张纸就可以少砍伐一棵树,13亿张纸就可以使26万棵树幸免于难,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连喝上一口干净的水都是一种奢望。

师:看到这一幕幕,你觉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小结

(四)、课后作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中《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中《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中《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操作、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学习与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相互学习、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教学关键:

利用想像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准备:

几叠100、1000页的纸张和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

100000000。

问:

这个数是多少?该怎样读?1亿是由()个千万组成的、由()个百万组成的,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亿有多大。

(板书课题:一亿有多大)【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通过谈话引入,简洁明快,直奔主题】

二、探究活动

1、猜一猜。

师:

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想象中1亿有多大)

2、操作验证。

第一步:

确定方案(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

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启发学生说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

追问:

你们为什么不取109张、1158张呢?

小结:

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第二步:

操作实验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分A组和B组进行测量。

(1)让A组的学生取1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

(2)让B组的学生取10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3)以100张纸为例。

①测量高度:

约1厘米。

(为了计算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选择)

②问:1000张呢?10厘米10000张呢?100厘米1米100000张呢?10米1000000张呢?100米10000000张呢?1000米100000000张呢?10000米

③推算结果。

一亿张纸的高度大约是1万米。

问:

你们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也可以学校教学楼为例:我们教学楼的一层约4米高,1万米就相当于2500层楼那么高。)

(4)以1000张纸为例。(方法同上)

①测量高度:约9厘米。

②提问引导。

③推算结果。

一亿张纸的高度是9000米。

(5)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

基数越大,误差越小。

可让学生思考:

如果取1亿张纸来进行测量,还会不会有误差【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步:

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第四步:

表达交流

(1)小组交流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①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②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3、直观感受

(1)师:

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1天大约可节约多少粒?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吃400克,13亿粒米又够多少人吃1天呢?

师:

了解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渗透思想教育)

(2)请10个小朋友的胳膊伸直,手拉手,量一量长度,接着推算1亿个小朋友将手拉在一起的长度。

问:地球赤道长?(40000000米),1亿个小朋友的手拉起来,围赤道大约要转几圈?(3圈)

(3)阅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

①1亿张纸叠在一起,比珠穆郞玛峰还要高。

②1亿秒的时间约是3年需62天。

③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④我国移动电话用量去年已突破2亿多部。

⑤1亿粒米大约重2500000千克,用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来运,需250辆同时运才能运完。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来进行研究的?教师指出:

1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

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

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设计意图:在应用中巩固方法,进一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布置作业

(一)请同学们观看以下信息,并说一说一亿有多大?中新网2003年1月17日电,美国电脑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仅2019年第四季度的分红就将近1亿美元。

中国移动2004年6月底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国移动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

2005年中国的网民已超过1亿人。

在中国有1亿多听力受损人群。

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一亿多公里。

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

(二)写一篇数学日记。

(任选一题)

1、一亿粒大米有多少吨?

2、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一亿有多大》教案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一亿有多大》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亿有多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具体事物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有机渗透节约、环保、国情教育等。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本课对数感的培养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
对于本课,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感性经验。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来获得直观感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讨研究的方法。
: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0张纸和100张纸。
活动材料:大米、水、大豆、塑料袋等。
活动工具:天平称、量杯、直尺、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都有好朋友吗?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正在闹矛盾呢,我们一起去劝劝。
播放录像:一个学生随意浪费纸张,好朋友正在劝说。
师:他们因为什么发生争执?因为几张纸,值得吗?
学生各抒己见。
师:前几天,王老师了解到这样一条信息。
(课件:出示调查数据)

师:1亿张纸,这1亿是指多少呢?
(10个千万,100个百万,1000个十万,10000万个万……)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么1亿究竟有多大?这一亿张纸是多少?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1亿到底有多大?
(板题:1亿有多大?)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揭示本课的研究主题,这样即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激起他们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二)、自主探究,活动体验。
1、猜想1亿。
师:那1亿张纸究竟有多少呢?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一张一张的纸摞起来,1亿张会有多高呢?谁来猜一猜?
学生猜想。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奇,可是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已有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基本生活经验出发,去想象1亿有多大,不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共同研究方法。
(1)、讨论方案:
出示:研究主题:把1亿张纸摞起来会有多高?
师:该怎样验证呢?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师:这样吧!发挥我们集体的力量,小组互相讨论一下,看能不能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小组活动讨论。汇报:
预设:从1亿张纸里先选出一部分纸,测量出高度,再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
(课件出示:1、先选出一部分纸量出高度。2、推算出1亿。)
师继续提问:先选择一部分纸,那这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师:为什么不选98、101这样的数?
师拿出10张,问:这是10张纸,觉得怎么样?和你想的一样吗?
小结:选纸时,为了方便计算和测量,应选取整百、整千的数量。
(2)、测量推算:
测量:师拿出100张白纸,谁来代表大家量一量。(经过测量100张白纸厚约1厘米。)
推算:那接下来怎么办?怎样推算呢?在你的练习本上试试看。预设:方法一:推算

方法二:计算
100000000÷100=1000000(个)
1000000×1=1000000厘米=10000米
师:如果我们现在的教学楼一层高约4米,1万米就相当于多少层楼那么高?
指名回答并板书。
10000÷4=2500(层)
出示:1亿张纸摞起来约相当于2500层楼高。
师:有什么感受?
(3)、小结研究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体验了1亿这个大数,还懂得了研究大数的方法。想想看,我们刚才是怎样研究的呢?
共同总结:研究方法和步骤:
先选择部分数量进行测量,要尽量选择整百、整千的数量,这样既容易测量也容易计算。
(出示:1、选部分)
推算出1亿的数量。
(出示:2、推整体)
通过与一些事物的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3、对比参照)
师小结:像这样把难的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步骤一步步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来解决,就是我们数学上经常说到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确定研究主题、设计研究方案、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小组活动。学生亲自体验。
(1)、确定研究主题。
师:掌握了方法,大家想不想也亲自动手来研究一亿的大小?课前,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请小组先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研究什么?
(2)、明确活动要求。
师:确定了吗?在研究之前,先来看活动要求: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下结论时的参照物,大家在记录研究成果时可以作参考。(出示参照物)

(3)、小组活动。
(4)、汇报交流:刚才的研究真是热烈啊,真像小科学家。来,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分小组汇报,教师现场填写实验数据表格。
小结:看看大家通过刚才研究得出的结论!现在你想对1亿说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1亿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可是孩子们,我国的人口数可不仅仅只有1亿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活动交流中,从不同的具体情境中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
(三)、感悟体会,上升情感。
出示: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5000张纸就可以少砍伐一棵树,13亿张纸就可以使26万棵树幸免于难,成千上万只鸟儿都有了快乐的家园。
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连喝上一口干净的水都是一种奢望。
师:看到这一幕幕,你觉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小结:是啊,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看似不起眼的小小资源,汇集成1亿,却也是惊人的数量。
【设计意图】:由环节二进一步提升,有机渗透节约、环保、国情教育等,上升情感,使思想教育得到升华。
(四)、课后作业。
1、任选一个问题,运用你掌握的方法获得结论。
1亿双一次性筷子大约有多重?
1亿滴水大约要滴多久?
2、发出倡议。
以倡议书的形式记录上面的研究数据
和结果。号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来节能环保。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把课堂所学用
于生活、用于实践。培养学生节约应从自身做
起,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