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实数(湘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1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实数(湘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实数(湘教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3章实数
3.1平方根
第1课时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1.能熟练地求出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重难点)
2.理解开平方与平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认识非负数的平方根的特点.(重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05~107,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平方根:如果有一个数r,使得r2=a,那么我们把r叫作a的一个平方根,(±r)2=a,所以a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两个:r与-r;算术平方根:把a的正平方根叫作a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a的平方根表示为±a;算术平方根表示为a;负平方根表示为-a.
3.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的关系是互为相反数.
4.零的平方根是0,零的算术平方根是0,记作0,负数没有平方根.
5.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作开平方,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二)自学反馈
1.25的平方根是±5,3是9的算术平方根.
2.3表示3的算术平方根;如果-x2有平方根,那么x的值为0.
3.切一块面积为16cm2的正方形钢板,它的边长是多少?
解:4cm.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分别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36,259,1.21.
解:由于62=36,因此36的平方根是6与-6,即±36=±6.
由于(53)2=259,因此259的平方根是53与-53,即±259=±53.
由于1.12=1.21,因此1.21的平方根是1.1与-1.1,即±1.21=±1.1.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就是求平方等于这个数的数,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

例2分别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00,1625,0.49.
解:由于102=100,因此100=10.
由于(45)2=1625,因此1625=45.
由于0.72=0.49,因此0.49=0.7.
活动2跟踪训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2是2的平方根B.2是2的平方根
C.2的平方根是2D.2的算术平方根是2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非负的平方根.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89;(2)-256169;(3)1916;(4)±(-11)2.
解:(1)±1.7.(2)-1613.(3)54.(4)±11.
活动3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理解了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第2课时无理数、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1.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它的本质特征.(重点)
2.正确使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08~110,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作无理数.归纳几种类型的无理数,并举例说明:(1)圆周率:π;(2)开方不尽的数:如2;(3)特殊规律的数,如:0.010__010__001….
2.用计算器求正数a的平方根:按键→输入数字a→按=键.
(二)自学反馈
1.在等式x2=6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x可能是整数B.x可能是分数
C.x可能是有理数D.x是无理数
2.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B)
A.4B.π2C.13D.12
活动1小组讨论
例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1024;
(2)8(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解:(1)依次按键:1024=
显示:32
所以,1024=32.
(2)依次按键:8=
显示:2.828427125
所以,8≈2.828.
活动2跟踪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有理数只是有限小数
B.无理数是无限小数
C.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D.π3是分数
2.在13,3.1415926,0.7070070007…(每两个7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0.6,2π中,无理数有(B)
A.1个B.2个C.3个D.4个
3.用计算器求下列各数的值(精确到0.01):
6.24≈2.50;0.24≈0.49;
123.47≈11.11;__56.88≈7.54.
4.用计算器分别计算:0.0009,0.09,9,900,90000,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解:0.0009=0.03,0.09=0.3,
9=3,900=30,90000=300.
我发现:被开方数扩大100倍,算术平方根扩大10倍.
活动3课堂小结
学生概括:1.什么是无理数?
2.怎样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wWW.JAB88.COm

3.2立方根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到立方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了解立方根的概念.
2.会求某些数的立方根,能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及其近似值.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12~113,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如果一个数b,使得b3=a,那么b叫作a的一个立方根,也叫作三次方根,a的立方根记作3a.每个数都有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2.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作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3.用计算器求正数a的立方根:按2ndF键→按键→输入被开立方数a→按=键.
(二)自学反馈
-18的立方根是-12,64的立方根的相反数是-4.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分别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827,0,-0.064.
解:由于13=1,因此31=1;
由于(23)3=827,因此3827=23;
由于03=0,因此30=0;
由于(-0.4)3=-0.064,因此3-0.064=-0.4.
可根据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来求立方根.
例2用计算器求下列各数的立根:
343,-1.331.
解:按键2ndF343=
显示:7
所以,3343=7.
按键:2ndF(-)1.331=
显示:-1.1
所以,3-1.331=-1.1.
例3用计算器求32的近似值(精确到0.001).
解:按键:2ndF2=
显示:1.25992105
所以,32≈1.260.
许多有理数的立方根都是无理数,如32,33,…都是无理数,但我们可以用有理数来近似地表示它们.
活动2跟踪训练
1.下列等式成立的是(C)
A.31=±1B.3225=15
C.3-125=-5D.3-9=-3
2.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0.
3.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27;(2)8125;(3)-63.
解:(1)3.(2)25.(3)-6.
4.下列各式是否有意义?为什么?
(1)-33;(2)-3;(3)3(-3)3;(4)31103.
解:(1)、(3)、(4)有意义,因为任何一个数都有立方根;(2)-3没有意义,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
活动3课堂小结
1.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且当a0时,3a0;a=0时,3a=0;a0时,3a0.
2.3-a=-3a.
3.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利用这种关系可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3.3实数
第1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
1.了解实数的概念,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重点)
2.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重点)
3.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16~118,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有理数整数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3.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一个点来表示,且数轴上每一个点都可以表示唯一的一个实数.
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4.规定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数轴上表示正实数的点在原点右边,表示负实数的点在原点左边.
5.与有理数一样,如果两个实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叫作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说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实数a的相反数记作-a.
6.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二)自学反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零
B.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C.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
D.无论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是实数
2.-3的相反数是(C)
A.3B.-3C.3D.-3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2,0,1.414,9,π,-23,32,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逐次增加一个0).
解:0,1.414,9,-23是有理数,
2,π,32,0.1010010001…是无理数.
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还可以分为正实数、零和负实数.
例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3,π-3.14.
解:因为-(-3)=3,-(π-3.14)=3.14-π,
所以-3,π-3.14的相反数分别为3,3.14-π.
由绝对值的意义得:|-3|=3,|π-3.14|=π-3.14.
活动2跟踪训练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7.5,15,4,917,23,3-27,0.31,-π,0.15
(1)有理数:{7.5,4,23,3-27,0.31,0.15…};
(2)无理数:{15,917,-π,…};
(3)正实数:{7.5,15,4,917,23,0.31,0.15…};
(4)负实数集合:{3-27,-π,…}.
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1)7;(2)3-8;(3)49.
解:(1)7的相反数是-7,绝对值是7.
(2)3-8的相反数是2,绝对值是2.
(3)49的相反数是-7,绝对值是7.
活动3课堂小结
学生回答: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2课时实数的运算和大小比较
1.了解有理数范围内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对于实数仍然成立,会进行实数范围内的运算.(重难点)
2.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并能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重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18~120,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等对于实数仍然适用.
2.实数可以比较大小:对于实数a,b,如果a-b0,那么ab;如果a-b0,那么ab.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从而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3.每个正实数有且只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在实数范围内,负实数没有平方根;每个实数a有且只有1个立方根.
4.实数也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非负数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实数都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
(二)自学反馈
1.比较大小:134.(填“>”“<”或“=”)
2.计算:22-1-32+5.
解:原式=(22-32)+(5-1)=4-2.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3+5)-5;(2)23-33.
解:(1)(3+5)-5
=3+(5-5)(加法结合律)
=3+0
=3.
(2)23-33
=(2-3)3(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
=-3.
例2用计算器计算:2×5(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
解:按键:2×5=
显示:3.16227766
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得3.16.
所以,2×5≈3.16.
在实数运算中,如果遇到无理数,并且需要求出结果的近似值时,可按要求的精确度用相应的近似有限小数代替无理数,再进行计算.
活动2跟踪训练
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正确的是(C)
A.1.7>3B.π<3.14
C.-5-6D.5<3100
2.计算:
(1)33-53;(2)1-2+2-3+3-2.
解:(1)-23.(2)1.
3.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1):
(1)π-2+3(精确到0.01);(2)12+3×6.
解:(1)3.46.(2)4.74.
活动3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阅读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分式(湘教版)


第1章分式
1.1分式
第1课时分式
1.理解分式的定义,能够根据定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分式.
2.能写出分式存在的条件,会求分式的值为0时字母的取值范围.(重难点)
3.能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分式的值.(重点)
4.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重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2~3,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一般地,如果一个整式f除以一个非零整式g(g中含有字母),所得商fg叫作分式,其中f是分式的分子,g是分式的分母,g≠0.
2.(1)分式fg存在的条件是g≠0;(2)分式fg不存在的条件是g=0;(3)分式fg的值为0的条件是f=0,g≠0.
(二)自学反馈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分式?
①2b-s;②3000300-a;③27;④vs;⑤s32;⑥2x2+15;⑦45b+c;⑧-5;⑨3x2-1;⑩x2-xy+y22x-1;5x-7.
解:分式有①②④⑦⑩.
判断是否是分式主要看分母是不是含有字母.这是判断分式的唯一条件.

2.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不存在?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等于0?
(1)3-xx+2;(2)x+53-2x.
解:(1)当x+2=0时,即x=-2时,分式3-xx+2的值不存在.当x=3时,分式3-xx+2的值等于0.
(2)当3-2x=0时,即x=32时,分式x+53-2x的值不存在.当x=-5时,分式x+53-2x的值等于0.
分母是否为0决定分式的值是否存在.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他做80个零件需多少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多少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x与y的差除以4的商是多少.
解:(1)80x;分式.(2)a+b,a-b;整式.(3)x-y4;整式.
例2当x取何值时,分式2x-5x2-4的值存在?当x取何值时,分式2x-5x2-4的值为零?
解:当2x-5x2-4的值存在时,x2-4≠0,即x≠±2;
当2x-5x2-4的值为0时,有2x-5=0且x2-4≠0,即x=52.
分式的值存在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分式的值不存在的条件:分式的分母等于0.分式值为0的条件:分式的分子等于0,但分母不能等于0.分式的值为零一定是在有意义的条件下成立的.

活动2跟踪训练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分式?
①4x;②a4;③1x-y;④3x4;⑤12x2.
解:①③是分式.
2.当x取何值时,分式x2+13x-2的值存在?
解:3x-2≠0,即x≠23时,x2+13x-2存在.
3.求下列条件下分式x-2x+3的值.
(1)x=1;(2)x=-1.
解:(1)当x=1时,x-2x+3=-14.
(2)当x=-1时,x-2x+3=-32.
活动3课堂小结
1.分式的定义及根据条件列分式.
2.分式的值存在的条件,以及分式值为0的条件.

第2课时分式的基本性质
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重点)
2.能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并进行简单的求值运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4~6,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为fg=(fh)gh(h≠0).
2.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即分子与分母都除以它们的公因式),叫作分式的约分.
3.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作最简分式.
(二)自学反馈
1.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
(1)a2b=ac2bc(c≠0);(2)x3xy=x2y.
解:(1)由c≠0,知a2b=ac2bc=ac2bc.
(2)由x≠0,知x3xy=x3÷xxy÷x=x2y.
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一定要确定分式在有意义的情况下才能应用.

2.填空,使等式成立:
(1)34y=3(x+y)4y(x+y)(其中x+y≠0);(2)y+2y2-4=1(y-2).
在分式有意义的情况下,正确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保证分式的值不变,给分式变形.

3.约分:
(1)a2bcab;(2)-32a3b2c24a2b3d.
解:(1)公因式为ab,所以a2bcab=ac.
(2)公因式为8a2b2,所以-32a3b2c24a2b3d=-4ac3bd.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约分:
(1)-3a3a4;(2)12a3(y-x)227a(x-y);(3)x2-1x2-2x+1.
解:(1)-3a3a4=-3a.
(2)12a3(y-x)227a(x-y)=4a2(x-y)9.
(3)x2-1x2-2x+1=(x+1)(x-1)(x-1)2=x+1x-1.
约分的过程中注意完全平方式(a-b)2=(b-a)2的应用.像(3)这样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分解因式再约分.
例2先约分,再求值:x2y+xy22xy,其中x=3,y=1.
解:x2y+xy22xy=xy(x+y)2xy=x+y2.
当x=3,y=1时,x+y2=3+12.
活动2跟踪训练
1.约分:
(1)-15(a+b)2-25(a+b);(2)m2-3m9-m2.
解:(1)-15(a+b)2-25(a+b)=3(a+b)5.
(2)m2-3m9-m2=m(m-3)(3+m)(3-m)=-mm+3.
2.先约分,再求值:
(1)3m+n9m2-n2,其中m=1,n=2;
(2)x2-4y2x2-4xy+4y2,其中x=2,y=4.
解:(1)3m+n9m2-n2=13m-n=13×1-2=1.
(2)x2-4y2x2-4xy+4y2=(x+2y)(x-2y)(x-2y)2=x+2yx-2y=2+2×42-2×4=-53.
活动3课堂小结
1.分数的基本性质.
2.约分、化简求值.
1.2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第1课时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1.理解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重点)
2.会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8~9,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
(1)分式乘分式,把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分别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用式子表示为fguv=fugv.
(2)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示为:如果u≠0,则规定fg÷uv=fgvu=fvgu.
(二)自学反馈
1.计算xyy2x的结果是12.
2.化简m-1m÷m-1m2的结果是m.
3.下列计算对吗?若不对,要怎样改正?
(1)baab=1;(2)ba÷a=b;
(3)-x2b6bx2=3bx;(4)4x3a÷a2x=23.
解:(1)对.(2)错.正确的是ba2.(3)错.正确的是-3x.(4)错.正确的是8x23a2.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
(1)4x3yy2x3;(2)ab22c2÷-3a2b24cd.
解:(1)原式=4xy3y2x3=4xy6x3y=23x2.
(2)原式=ab22c24cd-3a2b2=-ab24cd2c23a2b2=-2d3ac.
例2计算:
(1)a2-4a+4a2-2a+1a-1a2-4;(2)149-m2÷1m2-7m.
解:(1)原式=(a-2)2(a-1)2a-1(a+2)(a-2)=(a-2)2(a-1)(a-1)2(a-2)(a+2)=a-2(a-1)(a+2).
(2)原式=149-m2m2-7m1=1(7+m)(7-m)m(m-7)1=m(m-7)(7+m)(7-m)=-m7+m.
整式与分式运算时,可以把整式看成分母是1的分式.注意变换过程中的符号.
活动2跟踪训练
1.计算:
(1)3a4b16b9a2;(2)12xy5a÷8x2y;(3)-3xy÷2y23x.
解:(1)原式=3a16b4b9a2=43a.
(2)原式=12xy5a18x2y=12xy5a8x2y=310ax.
(3)原式=-3xy3x2y2=-3xy3x2y2=-9x22y.
(2)和(3)要把除法转换成乘法运算,然后约分,运算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2.计算:
(1)x2-4x2-4x+3÷x2+3x+2x2-x;
(2)2x+64-4x+x2÷(x+3)x2+x-63-x.
解:(1)原式=x2-4x2-4x+3x2-xx2+3x+2=(x+2)(x-2)(x-3)(x-1)x(x-1)(x+1)(x+2)=x(x-2)(x-3)(x+1)=x2-2xx2-2x-3.
(2)原式=2x+64-4x+x21x+3x2+x-63-x=2(x+3)(x-2)21x+3(x+3)(x-2)-(x-3)=-2(x+3)(x-2)(x-3).
分式的乘除要严格按着法则运算,除法必须先换算成乘法,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那么就把分子或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分,化成最简分式.运算过程一定要注意符号.
活动3课堂小结
1.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运用.

第2课时分式的乘方
1.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重点)
2.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及乘、除、乘方混合运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0~11,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用式子表示为(fg)n=fngn.(其中n为正整数)
(二)自学反馈
1.计算:
(1)(2ab)2;(2)(-b2a)3.
解:(1)(2ab)2=4a2b2.
(2)(-b2a)3=-b6a3.
2.计算:
(1)(-2ab)2b36a2;(2)(3a2b)2÷(-b2a)2.
解:(1)原式=4a2b2b36a2=23b.
(2)原式=9a4b2÷b24a2=9a4b24a2b2=36a6.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
(1)(n2m)3;(2)(a2b-cd3)3.
解:(1)(n2m)3=n6m3.
(2)(a2b-cd3)3=(a2b)3(-cd3)3=a6b3-c3d9.
分式的乘方运算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再根据幂的乘方进行运算.
例2计算:
(1)m3n2÷(mn)3;(2)(-n2m)2÷(n2m3)3(2nm)3.
解:(1)m3n2÷(mn)3=m3n2÷m3n3=m3n2n3m3=n5.
(2)(-n2m)2÷(n2m3)3(2nm)3=n24m2÷n6m98n3m3=n24m2m9n68n3m3=2m4n.
分式混合运算,要注意:(1)化除法为乘法;(2)分式的乘方;(3)约分化简成最简分式.
活动2跟踪训练
1.计算:
(1)2m2n3pq25p2q4mn2÷5mnp3q;
(2)16-a2a2+8a+16÷a-42a+8a-2a+2;
(3)(a-1a+3)2÷(a-1)9-a2a-1.
解:(1)原式=2m2n3pq25p2q4mn23q5mnp=12n2.
(2)原式=(4+a)(4-a)(a+4)22(a+4)a-4a-2a+2=-2(a-2)a+2.
(3)原式=(a-1)2(a+3)21a-1(3+a)(3-a)a-1=3-aa+3.
2.计算:
(1)(-2x4y23z)3;(2)(2ab3-c2d)2÷6a4b3(-3cb2)3.
解:(1)原式=(-2x4y2)3(3z)3=-8x12y627z3.
(2)原式=4a2b6c4d2b36a4-27c3b6=-18b3a2cd2.
3.化简求值:b2a2-ab÷(ba-b)2a2ba-b,其中a=12,b=-3.
解:化简结果是ab;求值结果为-32.
化简过程中注意“-”.化简中,乘除混合运算顺序要从左到右.
活动3课堂小结
1.分式乘方的运算.
2.分式乘除法及乘方的运算方法.

1.3整数指数幂
1.3.1同底数幂的除法
1.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重点)
2.熟练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4~15,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设a≠0,m,n是正整数,且m>n,则aman=an(am-n)an=am-n.
(二)自学反馈
1.计算a10÷a2(a≠0)的结果是(C)
A.a5B.-a5C.a8D.-a8
2.计算:x5÷(-x)2=x3;(ab)5÷(ab)2=a3b3.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
(1)(-x)5x3;(2)(xy)8(-xy)5.
解:(1)(-x)5x3=-x5-3=-x2.
(2)(xy)8(-xy)5=x8y8-x5y5=-x3y3.
例2计算:(x-y)6÷(y-x)3÷(x-y).
解:原式=(x-y)6÷[-(x-y)]3÷(x-y)=-(x-y)6-3-1=-(x-y)2.
活动2跟踪训练
1.计算:
(1)a5a2;(2)(x2y3)2(-x2y3)2.
解:(1)原式=a3.(2)原式=1.
2.计算:(p-q)4÷(q-p)3(p-q)2.
解:原式=(p-q)4÷[-(p-q)3](p-q)2=-(p-q)(p-q)2=-(p-q)3.
活动3课堂小结
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

1.3.2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1.理解零次幂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难点)
2.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重点)
3.负整数指数幂在科学记数法中的应用.(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6~18,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即a0=1(a≠0).
2.a-n=1an(n是正整数,a≠0).
(二)自学反馈
1.计算:30=1;(-2)-3=-18.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0.0002016为2.016×10-4.
3.计算:23-(12)0-(12)-2.
解:原式=8-1-4=3.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
(1)3-2;(2)(10)-3;(3)(45)-2.
解:(1)3-2=132=19.(2)10-3=1103=0.001.
(3)(45)-2=(54)2=2516.
例2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的形式:
(1)3x-3;(2)2x-23y-3.
解:(1)3x-3=3x3.(2)2x-23y-3=6x2y3.
例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3267;(2)-0.0011.
解:(1)0.0003267=3.267×10-4.(2)-0.0011=-1.10×10-3.
活动2跟踪训练
1.计算:(-2)0=1;3-1=13.
2.把(-100)0,(-3)-2,(-13)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00)0(-13)2=(-3)-2.
3.计算:(-1)2012×(3-π)0+(12)-1.
解:原式=1×1+2=3.
活动3课堂小结
1.零次幂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3.负整数指数幂在科学记数法中的应用.

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1.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重点)
2.熟练掌握整数指数幂的各种运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9~20,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aman=am+n(a≠0,m,n都是整数).
2.(am)n=amn(a≠0,m,n都是整数).
3.(ab)n=anbn(a≠0,b≠0,m,n都是整数).
(二)自学反馈
计算:
(1)a3a-5=a-2=1a2;(2)a-3a-5=a-8=1a8;
(3)a0a-5=a-5=1a5;(4)aman=am+n(m,n为任意整数).
aman=am+n这条性质对于m,n是任意整数的情形仍然适用.同样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
(1)(a-1b2)3;(2)a-2b2(a2b-2)-3.
解:(1)原式=a-3b6=b6a3.
(2)原式=a-2b2a-6b6=a-8b8=b8a8.
例2下列等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1)am÷an=ama-n;(2)(ab)n=anb-n.
解:(1)正确.理由:am÷an=am-n=am+(-n)=ama-n.
(2)正确.理由:(ab)n=anbn=an1bn=anb-n.
活动2跟踪训练
1.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有(D)
①a2÷a5=a-3=1a3;②a2a-3=a-1=1a;③(ab)-3=1(ab)3=1a3b3;④(a3)-2=a-6=1a6.
A.1个B.2个C.3个D.4个
2.计算:[x(x2-4)]-2(x2-2x)2=1(x+2)2.
活动3课堂小结
牢记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1.4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1.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重点)
2.会将分母互为相反数的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进行运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23~24,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即,fg±hg=f±hg.
2.-fg=f-g=-fg,-f-g=fg.
(二)自学反馈
1.计算:yx+2x=y+2x;5y-ay=5-ay.
2.计算:
(1)32-3x-1+3x2-3x;(2)a2a-b-b2-2abb-a.
解:(1)32-3x-1+3x2-3x=3-1-3x2-3x=2-3x2-3x=1.
(2)a2a-b-b2-2abb-a=a2a-b+b2-2aba-b=(a-b)2a-b=a-b.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
(1)x-1x+1x;(2)5x+3yx2-y2-2xx2-y2.
解:(1)原式=x-1+1x=xx=1.
(2)原式=5x+3y-2xx2-y2=3x+3y(x+y)(x-y)=3(x+y)(x+y)(x-y)=3x-y.
例2计算:
(1)mm-1-11-m;(2)5xx2-x-51-x.
解:(1)原式=mm-1+1m-1=m+1m-1.
(2)原式=5xx(x-1)-51-x=5x-1+5x-1=5+5x-1=10x-1.
活动2跟踪训练
1.化简x2x-1+x1-x的结果是(D)
A.x+1B.x-1
C.-xD.x
2.化简a2a-b-b2a-b的结果是(A)
A.a+bB.a-b
C.a2-b2D.1
3.计算:(1)x+1x-1x;(2)ab+1+2ab+1-3ab+1.
解:(1)原式=x+1-1x=1.(2)原式=a+2a-3ab+1=0.
1.在分式有关的运算中,一般总是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
2.注意: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一般保持分解因式的形式.
活动3课堂小结
1.分式相加减时,如果分子是一个多项式,要将分子看成一个整体,先用括号括起来,再运算,可减少出现符号错误.
2.分式加减运算的结果要约分,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第2课时通分
1.了解什么是最简公分母,会求最简公分母.(重点)
2.了解通分的概念,并能将异分母分式通分.(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25~26,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异分母分式进行加减运算时,也要先化成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2.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的过程,叫作分式的通分.
3.通分时,关键是确定公分母,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称为最简公分母.
(二)自学反馈
1.12x,13y的最简公分母是6xy.
2.对分式y2x,x3y2,14xy通分时,最简公分母是12xy2.
3.通分:
(1)3c2ab2与-a8bc2;(2)x4a(x+2)与x6b(x+2).
解:(1)3c2ab2=3c4c22ab24c2=12c38ab2c2;-a8bc2=-aab8bc2ab=-a2b8ab2c2.
(2)x4a(x+2)=3bx12ab(x+2),y6b(x+2)=2ay12ab(x+2).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通分:(1)32a2b与a-bab2c;(2)2xx-5与3xx+5.
解:(1)最简公分母是2a2b2c.
32a2b=3bc2a2bbc=3bc2a2b2c,
a-bab2c=(a-b)2aab2c2a=2a(a-b)2a2b2c.
(2)最简公分母是(x+5)(x-5).
2xx-5=2x(x+5)(x-5)(x+5)=2x2+10xx2-25,
3xx+5=3x(x-5)(x+5)(x-5)=3x2-15xx2-25.
例2通分:(1)2cbd与3ac4b2;(2)1x2-4与x4-2x.
解:(1)最简公分母是4b2d.
2cbd=8bc4b2d,3ac4b2=3acd4b2d.
(2)最简公分母是2(x+2)(x-2).
1x2-4=1×2(x+2)(x-2)×2=22x2-8,
x4-2x=x-2(x-2)=-x(x+2)2(x+2)(x-2)=-x2+2x2x2-8.
活动2跟踪训练
1.分式1x2-4,x2(x-2)的最简公分母为(B)
A.(x+2)(x-2)B.2(x+2)(x-2)
C.2(x+2)(x-2)2D.-(x+2)(x-2)2
2.分式1x2-1,x-1x2-x,1x2+2x+1的最简公分母是x(x+1)2(x-1).
3.通分:
(1)x3y与3x2y2;(2)x-y2x+2y与xy(x+y)2;(3)2mn4m2-9与2m-32m+3.
解:(1)x3y=2xy6y2,3x2y2=9x6y2.
(2)x-y2x+2y=x2-y22(x+y)2,xy(x+y)2=2xy2(x+y)2.
(3)2mn4m2-9=2mn4m2-9,2m-32m+3=(2m-3)24m2-9.
活动3课堂小结
1.确定最简公分母.
2.将异分母分式通分.

第3课时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1.熟练掌握求最简公分母的方法.
2.能根据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进行计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27~29,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时,要先通分,即把各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整式,化成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二)自学反馈
1.化简分式1x+1x(x-1)的结果是(C)
A.xB.1x2
C.1x-1D.xx-1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D)
A.1x+12x=13xB.1x-1y=1x-y
C.xx+1+1=1x+1D.1a-1-1a+1=2a2-1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
(1)3x+2y;(2)1a+1-1a-1.
解:(1)原式=3yxy+2xxy=3y+2xxy.
(2)原式=a-1(a+1)(a-1)-(a+1)(a+1)(a-1)=-2(a+1)(a-1).
例2计算:
(1)(1-ba+b)÷aa2-b2;(2)12p+3q+12p-3q.
解:(1)原式=a+b-ba+ba2-b2a=aa+b(a+b)(a-b)a=a-b.
(2)原式=2p-3q(2p+3q)(2p-3q)+2p+3q(2p+3q)(2p-3q)=2p-3q+2p+3q(2p+3q)(2p-3q)=4p4p2-9q2.
活动2跟踪训练
1.计算(a2a-3+93-a)÷a+3a的结果为(A)
A.aB.-a
C.(a+3)2D.1
2.化简(1+4a-2)÷aa-2的结果是(A)
A.a+2aB.aa+2
C.a-2aD.aa-2
3.化简x2-1x2-2x+1x-1x2+x+2x的结果是3x.
4.化简(1-1m+1)(m+1)的结果是m.
1.在分式有关的运算中,一般总是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
2.注意:化简过程中,分子、分母一般保持分解因式的形式.

活动3课堂小结
1.分式加减运算的方法思路:
异分母相加减――→通分转化为同分母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整式)相加减
2.分式相加减时,如果分子是一个多项式,要将分子看成一个整体,先用括号括起来,再运算,可减少出现符号错误.
3.分式加减运算的结果要约分,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第1课时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重点)
3.理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验根的方法.(重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32~34,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作分式方程.
2.在检验分式方程的根时,将所求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中,如果它使最简公分母的值不等于0,那么它是原分式方程的一个根;如果它使最简公分母的值为0,那么它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称它是原方程的增根.
3.解分式方程有可能产生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
(二)自学反馈
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分式方程?哪些是整式方程?
①x-22=x3;②4x+3y=7;③1x-2=3x;④x(x-1)x=-1;⑤3-xπ=x2;⑥2x+x-15=10;⑦x-1x=2;⑧2x+1x+3x=1.
解:①⑤⑥是整式方程,②③④⑦⑧是分式方程.
判断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的方法就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去分母;(2)解整式方程;(3)验根;(4)小结.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解方程:2x-3=3x.
解:方程两边同乘x(x-3),得2x=3(x-3).
解得x=9.
检验:当x=9时,x(x-3)≠0.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9.
例2解方程:xx-1-1=3(x-1)(x+2).
解:方程两边同乘(x-1)(x+2),得x(x+2)-(x-1)(x+2)=3.
解得x=1.
检验:当x=1时,(x-1)(x+2)=0.
所以x=1不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无解.
活动2跟踪训练
解方程:
(1)12x=2x+3;(2)xx+1=2x3x+3+1;(3)2x-1=4x2-1;(4)5x2+x-1x2-x=0.
解:(1)方程两边同乘2x(x+3),得x+3=4x.化简得3x=3.解得x=1.
检验:当x=1时,2x(x+3)≠0.所以x=1是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同乘3(x+1),得3x=2x+3x+3.解得x=-32.
检验:当x=-32时,3x+3≠0.
所以x=-32是方程的解.
(3)方程两边同乘x2-1,得2(x+1)=4.解得x=1.
检验:当x=1时,x2-1=0,所以x=1不是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无解.
(4)方程两边同乘x(x+1)(x-1),得5(x-1)-(x+1)=0.解得x=32.
检验:当x=32时,x(x+1)(x-1)≠0.
所以x=32是原方程的解.
方程中分母是多项式,要先分解因式再找公分母.
活动3课堂小结
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

第2课时分式方程的应用
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并进行方法总结.(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35~36,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审题设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3)去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4)解整式方程.
(5)验根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6)答题.
(二)自学反馈
重庆市政府打算把一块荒地建成公园,动用了一台甲型挖土机,4天挖完了这块地的一半.后又加一台乙型挖土机,两台挖土机一起挖,结果1天就挖完了这块地的另一半.乙型挖土机单独挖这块地需要几天?
甲型挖土机4天完成了一半,那么甲型挖土机每天挖12÷4=18,如果设乙型挖土机单独挖这块地需要x天,那么一天挖1x;两台挖土机一天共挖18+1x;两台一天完成另一半.所以列方程为18+1x=12;解得x=83,即乙单独挖需83天.
认真分析题意.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活动1小组讨论
例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从A出发到1千米时发现有东西遗忘在A地,立即返回,取过东西后又立即从A向B行进,这样两人恰好在AB中点处相遇.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多走0.5千米,求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路程速度时间
甲18+1×2x+0.518+1×2x+0.5

乙18x18x

等量关系:t甲=t乙.
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的速度为(x+0.5)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18+1×2x+0.5=18x.
解得x=4.5.
检验:当x=4.5时,x(x+0.5)≠0.
所以x=4.5是原方程的解.则x+0.5=5.
答:甲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
等量关系是时间相等,那么就要找到相等时间里每个人所走的路程,甲的路程比乙的路程多两个1千米.
活动2跟踪训练
1.A、B两地相距135千米,有大、小两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大、小汽车速度的比为2∶5,求两辆汽车的速度.
解:设大汽车的速度为2x千米/小时,则小汽车的速度为5x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35-2x×52x=135-12×5x5x.
解得x=9.
检验:当x=9时,10x≠0.
所以,x=9是原方程的解.
则2x=18,5x=45.
答:大汽车的速度是18千米/小时,小汽车的速度是45千米/小时.
等量关系是大汽车5小时后剩下路程所走的时间,等于小汽车去掉30分钟路程所用的时间.
2.一项工程,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如果甲队独做,恰好如期完成,如果乙队独做,就要超过规定3天,现在由甲、乙两队合作2天,剩下的由乙队独做,也刚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几天?
解:设规定日期是x天,则甲队独做需x天,乙队独做需(x+3)天,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2x+xx+3=1.解得x=6.
检验:当x=6时,x(x+3)≠0.所以,x=6是原方程的解.
答:规定日期是6天.
活动3课堂小结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应该注意解题的六个步骤.
2.列方程的关键是要在准确设元(可直接设,也可设间接)的前提下找出等量关系.
3.解题过程注意画图或列表帮助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
4.注意不要遗漏检验和写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二次根式(湘教版)


第5章二次根式
5.1二次根式
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a)2=a(a≥0)和a2=a(a≥0).(重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55~157,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形如a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根号下的数叫作被开方数.只有当被开方数是非负实数时,二次根式才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二次根式的性质:(1)(a)2=a(a≥0);(2)a2=|a|=a(a≥0),-a(a0).
(二)自学反馈
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C)
A.-7B.3m
C.1+x2D.2x
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二次根号“”;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或0.
2.代数式x+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
A.x≥-1B.x≠1
C.x≥1D.x≤-1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二次根式x-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x-1≥0,解得x≥1.
因此,当x≥1时,x-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2计算:
(1)(5)2;(2)(22)2.
解:(1)(5)2=5.
(2)(22)2=22×(2)2=4×2=8.
例3计算:
(1)(-2)2;(2)(-1.2)2.
解:(1)(-2)2=22=2.
(2)(-1.2)2=1.22=1.2.
活动2跟踪训练
1.若(a-3)2=a-3,则a的取值范围是(D)
A.a3B.a≤3
C.a3D.a≥3
2.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的形式:
(1)5=(5)2;(2)3.4=(3.4)2;
(3)16=(16)2;(4)x=(x)2(x≥0).
3.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二次根式有意义?
(1)-x;(2)5-2x;(3)x2+1.
解:(1)由-x≥0,得x≤0.因此,当x≤0时,-x有意义.
(2)由5-2x≥0,得x≤52.因此,当x≤52时,5-2x有意义.
(3)由x2+1≥0,得x为任意实数.因此,当x为任意实数时,x2+1都有意义.
4.计算:
(1)(11)2;(2)(-6)2;(3)(-25)2;(4)-2(18)2.
解:(1)11.(2)6.(3)20.(4)-14.
活动3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化简
1.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会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重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57~159,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b=ab(a≥0,b≥0).化简二次根式时,可以直接把根号下的每一个平方因子去掉平方号以后移到根号外(注意:从根号下直接移到根号外的数必须是非负数).
2.最简二次根式应有如下两个特点:(1)被开方数中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二)自学反馈
1.下列各式正确的是(D)
A.(-4)×(-9)=-4×-9
B.16+94=16×94
C.449=4×49
D.4×9=4×9
运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b=ab化简时,注意a≥0,b≥0这一条件.
2.把200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是102.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18;(2)20;(3)72;
解:(1)18=9×2=9×2=32.
(2)20=4×5=4×5=25.
(3)72=8×9=2×22×32=2×32=62.
例2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12;(2)35.
解:(1)12=1×22×2=(12)2×2=122.
(2)35=3×55×5=(15)2×15=1515.
活动2跟踪训练
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A.30B.12C.8D.12
2.实数0.5的算术平方根等于(C)
A.2B.2C.22D.12
3.化简二次根式(-3)2×6得(B)
A.-36B.36C.18D.6
4.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12;(2)45;(3)72;(4)72.
解:(1)23.(2)35.(3)62.(4)142.
活动3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5.2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乘法
会逆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61~162,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b=ab(a≥0,b≥0),反过来,ab=ab(a≥0,b≥0),利用这一公式,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二)自学反馈
计算:
(1)5×7;(2)13×9;(3)9×27.
解:(1)35.(2)3.(3)93.
(1)这里要用到公式:ab=ab(a≥0,b≥0);(2)计算9×27时,将27写成9×3,方便开平方.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
(1)3×6;(2)13×72.
解:(1)3×6=3×6=32×2=32.
(2)13×72=13×72=24=22×6=26.
例2计算:
(1)23×521;(2)32×(-184).
解:(1)23×521=2×5×3×21=1032×7=307.
(2)32×(-184)=3×(-14)×2×18=-342×18=-92.
例3已知一张长方形图片的长和宽分别是37cm和7cm,求这张长方形图片的面积.
解:37×7=3×7=21(cm)2.
答:这张长方形图片的面积为21cm2.

活动2跟踪训练
1.计算2×3的结果是(B)
A.5B.6C.23D.32
2.下列各等式成立的是(D)
A.45×25=85B.53×42=205
C.43×32=75D.53×42=206
3.50a的值是一个整数,则正整数a的最小值是(B)
A.1B.2C.3D.5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23cm,b=36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92cm2.
5.计算下列各题:
(1)3×5;(2)12×3;(3)12×32;
(4)32×27;(5)6×15×10;(6)68×(-32).
解:(1)15.(2)6.(3)22.(4)614.(5)30.(6)-72.
活动3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
1.理解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b=ab(a≥0,b>0),并能运用于二次根式的化简.(重点)
2.能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ab=ab(a≥0,b>0)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63~164,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ba=ba(a>0,b≥0),可以利用它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2.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ba=ba(a>0,b≥0).
(二)自学反馈
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
A.-3-5=35=35
B.-7-6=-7-6
C.2-9=2-9
D.9+14=9+14=312
2.计算123÷13的结果正确的是(B)
A.3B.15C.5D.53
3.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7100;(2)0.24;(3)315;(4)11549.
解:(1)710.(2)65.(3)455.(4)87.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716;(2)95.
解:(1)716=716=74.
(2)95=95=35=3×55×5=355.
例2计算:
(1)15÷3;(2)34256;(3)146.
解:(1)15÷3=153=153=5.
(2)34256=35426=357.
(3)146=146=73=7×33×3=213.
例3电视塔越高,从塔顶发射出的电磁波传播得越远,从而能接收到电视节目信号的区域就越广.已知电视塔高h(km)与电视节目信号的传播半径r(km)之间满足r=2Rh(其中R是地球半径).现有两座高分别为h1=400m,h2=450m的电视塔,问它们的传播半径之比等于多少?
解:设两座电视塔的传播半径分别为r1,r2.
因为r=2Rh,400m=0.4km,450m=0.45km,
所以r1r2=2Rh12Rh2=h1h2=0.40.45=4045=21035=223.

活动2跟踪训练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D)
A.50÷5=10B.10÷25=22
C.32+42=3+4=7D.27÷3=3
2.计算:123=2.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5,一边长为3,那么这边上的高为25.
4.计算:
(1)40÷5;(2)322;(3)44876;(4)45÷215.
解:(1)22.(2)4.(3)827.(4)6.
活动3课堂小结
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5.3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
1.理解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67~168,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时,应先将每个二次根式化简,然后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相加减.
(二)自学反馈
计算:
(1)80-45;(2)28+47;(3)18-32+2;(4)(45+18)-(8-125).
解:(1)5.(2)1677.(3)0.(4)85+2.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
(1)58-227+18;(2)218-50+1345.
解:(1)原式=102-63+32=132-63.
(2)原式=62-52+5=2+5.
二次根式的加减与合并同类项类似,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时,必须先将各个二次根式化简,再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例2如图是某土楼的平面剖面图,它是由两个相同圆心的圆构成.已知大圆和小圆的面积分别为763.02m2和150.72m2,求圆环的宽度d(π取3.14).
解:设大圆和小圆的半径分别为R,r,面积分别为S1,S2,由S1=πR2,S2=πr2可知R=S1π,r=S2π,则
d=R-r
=S1π-S2π
=763.023.14-150.723.14
=243-48
=93-43
=53.
答:圆环的宽度d为53m.
活动2跟踪训练
1.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2合并的是(C)
A.12B.8C.24D.18
2.下列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1)8-3=8-3;(2)4+9=4+9;
(3)32-2=22.
解:(1)不正确.此式结果为22-3.
(2)不正确.此式结果为5.
(3)正确.
3.计算:
(1)8+18;(2)212+27;(3)80-20+5;
(4)18+(98-27);(5)(75-54)-(108-96).
解:(1)52.(2)73.(3)35.(4)102-33.(5)6-3.
活动3课堂小结
怎样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计算?

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会正确快速地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69~171,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二次根式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与二次根式相关的乘法公式:(a+b)(a-b)=a-b,(a+b)2=a+2ab+b,(a-b)2=a-2ab+b.
(二)自学反馈
计算:
(1)(5+1)2;(2)(13+3)(13-3);(3)(12-13)×3;(4)8+182.
解:(1)(5+1)2=(5)2+25+1=5+25+1=6+25.
(2)(13+3)(13-3)=(13)2-32=13-9=4.
(3)(12-13)×3=12×3-13×3=36-1=6-1=5.
(4)8+182=82+182=4+9=2+3=5.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计算:
(1)(6-38)×2;(2)(2+2)(1-2).
解:(1)(6-38)×2=6×2-38×2=6×2-38×2=23-32=323.
(2)(2+2)(1-2)=2-22+2-2×2=2-22+2-2=-2.

例2计算:
(1)(2+1)(2-1);(2)(2-3)2.
解:(1)(2+1)(2-1)=(2)2-12=1.
(2)(2-3)2=(2)2-22×3+(3)2=2-22×3+3=5-26.
例3计算:
(1)(32+2)÷2;(2)12+3+12-3.
解:(1)(32+2)÷2=(42+2)÷2=52÷2=5.
(2)12+3+12-3=2-3(2+3)(2-3)+2+3(2+3)(2-3)=4(2+3)(2-3)=422-(3)2=4.
活动2跟踪训练
1.化简8-2(2-2)的结果是(D)
A.-2B.2-2C.2D.42-2
2.估计20×15+3的运算结果应在(C)
A.1到2之间B.2到3之间
C.3到4之间D.4到5之间
3.计算:(27-13)×3=8.
4.计算:
(1)(3+5)(3-5);(2)(3+5)2.
解:(1)-2.(2)8+215.
5.计算:
(1)3(2-3)-24-6-3;(2)23÷223×25-110.
解:(1)原式=6-3-26+6-3=-6.
(2)原式=23×38×25-110=1010-1010=0.
活动3课堂小结
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复习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复习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实数
一实数的组成
实数又可分为正实数,零,负实数
2.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二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相反数。数a的相反数是-a。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零.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
2.绝对值: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为
3.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非0实数a的倒数为.0没有倒数。
4.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只有0,;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0和正数);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
三、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数a的平方根记作(a≥0)
特性: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还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零的算术平方根还是零。
开平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2.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则称这个数为a立方根。数a的立方根用表示。
任何数都有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三次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正确理解:、、、
几个性质:、、、

四实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a)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b)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任何数与零相加等于原数。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法则:
a)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
b)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为偶数,积为正
c)几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有理数除法法则:
a)两个有理数相除(除数不为0)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实数都得0。
b)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5.有理数的乘方:
在an中,a叫底数,n叫指数
a)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是负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b)a0=1(a不等于0)
6.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a)同级运算,先左后右
b)混合运算,先算括号内的,再乘方、开方,接着算乘除,最后是加减
五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数轴法: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2)比差法: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
3)比商法:A.两个数均为正数时,a/b1则ab;a/b1则ab
B.两个数均为负数时,a/b1则ab;a/b1则abC.一正一负时,正数负数
4)平方法:a、b均为正数时,若a2b2,则有ab;均为负数时相反
5)倒数法:两个实数,倒数大的反而小(不论正负)
二次根式知识点归纳
定义:一般的,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其中“”叫做二次根号,二次根号下的a叫做被开方数。
性质:1、(a≥0)是一个非负数。即≥0
2、(a≥0)
3、
4、(a≥0,b≥0)
反过来:(a≥0,b≥0)

5、(a≥0,b>0)

反过来,(a≥0,b>0)

一、选择题
1.如在实数0,-,,|-2|中,最小的是().
A.B.-C.0D.|-2|
2.四个数-5,-0.1,12,3中为无理数的是().
A.-5B.-0.1C.12D.3
3.(-2)2的算术平方根是().
A.2B.±2C.-2D.
4.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A.x≥B.x≤C.x≥D.x≤
5.已知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
(C)(D)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
C.D.
7.若,则的值为()
A.1B.-1C.7D.-7
8.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A.B.C.+=D.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
(C)(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无理数B.是有理数C.是无理数D.是有理数
11.如图,矩形OABC的边OA长为2,边AB长为1,OA在数轴上,以原点O为圆心,对角线O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A)2.5(B)22(C)3(D)5
12.对于实数、,给出以下三个判断:()
①若,则.②若,则.
③若,则.其中正确的判断的个数是()
A.3B.2C.1D.0
13.设a=19-1,a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整数是()
A.1和2B.2和3C.3和4D.4和5
二、填空题
14.已知、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则.
15.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为与,则,这个正数是.
16.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①②;
17.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x=3,则输出的答案是___.

18.如图,是一个数值转换机.若输入数为3,则输出数是______.

19.规定一种新的运算:,则____.
三、解答题

24.已知:,求:的值。
25.解方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