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教学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8

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教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教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单一 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
 相对论 

1.原因
(1)从小对几何兴趣深厚,大学时候广泛阅读物理学大师的著作,对物理学兴趣与日俱增。
(2)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研究物理学。
2.提出
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后又建立广义相对论。
3.意义
(1)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难题,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看法。
(2)揭示了时空、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奠定了系统、科学的物质观和时空观。
(3)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4)揭示出人类可以将物质的部分质量直接转化为巨大的能量,扩展了物理学的应用领域。
[深化认知]
爱因斯坦揭示出人类可以将物质的部分质量直接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即E=mc2公式,为人类利用核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这一理论,后来人们发明了原子弹等各种核弹;同时和平利用核能的核电站等也迅速发展起来。
 
清单二 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和平捍卫者 

1.一战期间
多次表明坚定的反战立场,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
2.二战前
成为德国纳粹分子的迫害对象,移居美国。
3.50年代
“冷战”加剧,与罗素联合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反对核战争,呼吁世界和平。
[深化认知]
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做出了杰出贡献;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他的理论对人类开发核能提供可能,人们也据此造出核武器。爱因斯坦深刻认识到科学这把“双刃剑”的威力,并对此作出反思,积极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

清单三 其它
 爱好音乐的人与科学巨匠的遗言 

1.简单生活
把自己看做一个平凡的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2.高尚的品格
为人善良、纯朴,对人谦逊。他的伟大人格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3.音乐爱好者
爱因斯坦从小就学习小提琴,爱好音乐,古典音乐一直是他生活中的伴侣。
4.看淡荣誉
爱因斯坦获得了许多奖励,但他从来没有把这些荣誉看得很重。他去世前把自己在普林斯顿的房子给了秘书,并留下遗言:“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
[深化认知]
爱因斯坦崇高的人生品格表现在:乐于奉献的精神,对社会有崇高的责任感;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淡泊名利;生活节俭,热爱生活,挚爱人类。评价爱因斯坦,既要看到他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还要看到他人格的魅力。

探究点 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
材料二 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很难说,他究竟是同牛顿一样伟大,还是比牛顿更伟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按照我的见解,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包括哪些?如何理解爱因斯坦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
[答案] 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理解:相对论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难题,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看法;揭示了时空、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奠定了系统、科学的物质观和时空观;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爱因斯坦因此成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2)相对论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牛顿的经典力学彻底失去其存在价值?
[答案] 不是。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牛顿力学反映的则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并不是对经典力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它的继承、完善和发展,经典力学至今仍然具有存在价值。
[结论形成]
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把时间与空间看做是绝对不变的,这些定律有一个适用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发生的。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物质质量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爱因斯坦还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即E=mc2公式,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3)但并不是说,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相对论抹掉了,而是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仍发挥重要作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D.爱因斯坦
解析:选D 材料反映出这位科学家的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经验不一致,很明显这位科学家是爱因斯坦,故答案为D。
2.1919年11月7日,历来谨慎的英国《泰晤士报》出现醒目的标题文章:《科学中的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爱因斯坦迅速成为万人敬仰的科学英雄。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狭义相对论的提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
B.广义相对论第一次提出了思维时空和物质分布相联系的思想
C.光量子假说的提出,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光电效应
D.英国天文学家通过天文观测证实爱因斯坦的光线弯曲预言
解析:选D 狭义相对论的提出是1905年,广义相对论是1915年,故A、B两项错误,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故C项错误;1919年11月6日召开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和皇家学会联合举行的大会上天文学家罗伊尔的一项宣布:“星光确实按照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预言发生偏折”,故D项正确。
3.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相对论 B.日心说
C.量子假说D.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选A 材料说明爱因斯坦的成就是划时代的成就,为人类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由此可推断这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最重要的理论——相对论。
4.爱因斯坦1931年2月1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在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你认为,下列对此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科学工作者必须懂得“科学是一柄双刃剑”
B.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必须关注人类本身的身心发展
C.学校的科学教育必须坚持以关心人的福祸为出发点
D.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用科学造福于人类
解析:选D “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可见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用科学造福于人类,故D项正确;因为“科学是一柄双刃剑”,所以爱因斯坦认为有良知的科学工作者必须使科学造福人类而不是带来灾难,故A项错误;B项不是材料的核心意思,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的此言论并没有直接涉及教育问题,故D项错误。
5.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A.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B.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C.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D.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解析:选D 爱因斯坦强调“品格”的重要性,因此与之相符的选项为D。
6.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句名言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要实现社会价值必须先实现自我价值 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②④B.③④
C.①③D.①②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②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7题10分,第8题16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夏天,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广岛已成焦土!长崎将成死城!”——耸人听闻的大标题,出现在报纸上。有人开始把爱因斯坦叫做“原子弹之父”,因为他写给罗斯福总统的那封信,开启了原子弹的研究和制造之路。
材料二 当E=mc2第一次活生生地呈现在全世界面前时,是沾着鲜血、蒙受着耻辱的。轰隆一声巨响,天空中出现一个大火球,它比1000个太阳还要热、还要亮。这1000个太阳,没有给人世间带来温暖和光明,却在世界上投下了1000个阴影。
材料三 爱因斯坦为之感到痛苦,他觉得,这是他平生最大的错误,他开始为防止核战争而努力。后来,当原子能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活中时,它也成为一位伟大科学家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标志。
你从这三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怎样看待这个结论?(10分)
解析:本题属探究性题目。解题关键是根据题目设问,灵活地运用知识来回答。
答案:结论: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效应。看待:科学成果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关键在于运用它的人;我们应充分发挥科技推动人类进步的一面,防止和避免其危害人类的一面。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唯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
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冲突的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所有政府与国家都一致同意的含义明确的宪章基础上,并由该宪章赋予其对进攻性武器的唯一处置权。
——爱因斯坦《迈向一个世界政府》(1946)
材料二 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
——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1)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10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6分)
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维护和平的知识。第(1)问联系二战后美苏“冷战”导致世界军事的紧张等内容回答,依据材料归纳出“通过超国家”的方式解决的办法。第(2)问从爱因斯坦爱好和平的角度进行阐述。
答案:(1)形势:世界面临(破坏性)核武器的威胁;当时的联合国不具备实现国际安全的军事力量与法律基础。办法:在联合国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由联合国过渡到世界政府)
(2)是一位反战和平的倡导者;是一位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关注时事并提出积极构想。WWW.JAB88.com

延伸阅读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

考虑从“和平”的视角展开本课。因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课程核心就是“和平”,讲“战争”也是为了“和平”。具体到教材方面,教材开篇讲一战,对“和平”的叙述集中于两次大战之间和二战之后,一战之前人类对和平的认识是空缺的。因而,需要补充该方面的若干内容。在阅读了加亚尔等14位欧洲史学家联合撰写的《欧洲史》以及高颖撰写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及其历史遗产》之后,我补充了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的知识,使授课体系完整起来。考虑到“诺贝尔和平奖”与“和平”联系密切,于是用它作为叙述线索。这样,教学目标设置为:

借助诺贝尔和平奖这一线索,在研读事实性史料的基础上,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认识人类在一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三个时期的和平努力,对本段历史进行“同情的理解”,认同“人类和平渐行渐近”。

(一)导入

(展示“诺贝尔和平奖章”图片)

师:这是一枚奖章的正、反面。奖章直径6.6厘米,用约200克23K(当时的最高纯度)黄金制成。奖章正面是奖章设立者的浮雕像,反面是“友好联结”的三人团体,反面边缘的题词翻译过来就是“为着和睦与手足情谊的人士”。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奖章吗?(学生应该不知道)这枚奖章每年颁发一次,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后来也包括“组织”。

在引导学生回答出“诺贝尔和平奖奖章”后,教师继续介绍。

师:1895年,瑞典发明家诺贝尔(1833―1896)立下遗嘱,成立包括和平奖在内的五个奖项。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来认识20世纪的和平。

(出示课名“世界和平:渐行渐近――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

意图:诺贝尔和平奖奖章与本课内容契合度高,学生听说过但不熟悉。该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它作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并顺带普及诺贝尔和平奖的知识。

师:诺贝尔为什么要设立和平奖呢?当时,一定有人比他“土豪”呀!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他的生活时代。

(二)一战前夕的战争阴影与和平努力

(展示1897年一份报纸刊登的时事漫画。)

师:该漫画与诺贝尔恰好处于同时代,名为“欧洲和平的棕榈树”请说出漫画上的枝叶、果实、树干分别是什么?――军刀、炸弹(子弹)、炮筒。这幅漫画是怎样认识当时欧洲的和平的?哪些史实可以支持你的观点?

意图:利用漫画材料继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当时的和平是“武装的和平”,即各国力图通过扩充军备来保证国家利益、维护和平,并联系、巩固已学知识。教师扼要补充三国同盟条约“一旦缔约国一方遭受侵略,其他缔约国保证以全部力量予以援助”的内容,提醒注意“一旦”的含义(意在强调其主观上不是为了发动战争而签订);以及5年的有效期,分别于1887、1891、1902和1912年曾4次续订(意在说明其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师:各国签订的协约是什么形式的?(“密约”)请思考:国际密约对国际关系有怎样的消极影响?

意图:一战后的人们在检讨一战时,认为各国签订秘密协约导致其他国家的不安和猜忌从而使国际关系紧张是一战爆发原因之一。这里补充此内容既是介绍史实,也有利于从历史中讲历史,并为后面的“十四点原则”张目。

师:虽然没有哪国倡导战争,但当时欧洲战争的乌云已在聚集。各国在怎么做呢?它们一方面扩充军备,另一方面又在谋求和平。1899年,第一次国际和平大会在海牙召开。由于各国分歧严重,会议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01年,第一次诺贝尔和平奖颁发。(出示获奖人及其获奖理由)虽然二人贡献突出,但由于他们当时还人微言轻,未能对维护和平遏制战争产生大的作用。欧洲战争的乌云,越来越低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幻灯片)

意图:逐步完成大事年表,回顾知识。请学生回答三国协约签署的国际影响,渲染战争的紧迫感,抓住学生的学习欲望。

师:此时,欧洲和平的出路在哪里呢?1907年,40多个国家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会议。这次会议除了重申第一次会议的协议外,又签署了10个协议。(出示其中的8个并设问)

意图:锻炼阅读、概括原典的能力,并培养以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分析能力。让学生知道: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力争和平,但也制定了若干陆战、海战的规则,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当时的人们力避战争,追求和平;各国亦认为战争权是一个国家的天然权力需要尊重,虽然它导致战争;在各国利益冲突加剧、军备竞赛激烈而一时难以找到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措施规避、减少战争对人类的伤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奔着和平而去的世界大会实质上却认可了战争,这一矛盾现象的出现是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历史进程中观察的话它是历史的进步,但战争不可避免、会议主题落空。

师: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未能阻止战争,但接下来的战争大出人们所料。

(出示体现一战剧烈破坏性的图片材料及战后和平人士对一战的评价:“Thewartoendallwars”,并请学生推荐一人翻译此句)

意图:前述内容思维含量高,用图片和简单英文作材料短暂放松学生的神经,也让部分同学有时间消化新学知识。这一环节承上启下,引出一战后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与实践。(三)两次大战之间的和平畅想与努力

师:接下来的学习,与两个人物直接相关。

(出示如下材料,然后介绍他们的共同点――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主要介绍其人生简历。)

意图:以人物教学开始,继续吸引学生注意力。介绍威尔逊是“唯一一名拥有历史与政治科学的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意在为后面其政策主张的政治性(“美国总统”)、理想化(“历史与政治科学的哲学博士”)作铺垫;引用其名言“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谊之果的土壤”意在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并加深对其学术造诣的认识。介绍白里安的从政经历意在勾勒其资深政治家的形象,为后续他能实现从对德强硬到对德和解的转变作铺垫,也为《非战公约》中的法国“保留条件”的处理埋下伏笔。

师:大家认为威尔逊获奖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都认为是“十四点原则”。在追问“为什么”后,出示“十四点原则”的节选材料)。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20年代世界各国为协调战后关系而进行的努力(出示时间进行提醒和限制)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大家比照、思考:它们与“十四点原则”有何关系?(“十四点原则”是其理论纲领)

意图:设置本环节主要为回顾知识,并初步认识威尔逊的贡献。

师:事实上,威尔逊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依据是他倡导成立了国际联盟。(出示国际联盟的机构设置、表决机制材料)我们应如何辩证认识“全体赞成才可通过”这一规定?

意图:介绍国联的主要机构设置是为展现其维护世界和平、公平正义的设想和努力,暗含与后面联合国的比较。就其表决机制的设问则是让学生明确其宗旨的公平性与现实的复杂性,为其未能阻止二战爆发作注解。

师:客观地说,当时世界的和平取决于欧洲,欧洲的和平取决于法德关系。《凡尔赛和约》签署后,法德关系是怎样的呢?

意图:“德国人针对《凡尔赛条约》的漫画”说明德国人认为条约是囚禁德国人的枷锁,福煦的话表明法国的部分人士认为和约对德处置不够严厉仍主张对德敌视。出示“法国寻求的安全保障”地图(后附),请学生分析其目的(对德防范、遏制),为鲁尔危机的爆发作铺垫。

有人将福煦的话理解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处置过于苛刻,埋下德国复仇种子”。事实上,福煦是对德强硬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参加和会的代表之一,对德强硬是其一贯主张。法国人认为,德国50年内两次侵略法国,是法国的大敌。法国的发达地区在一战中化为焦土,而德国的鲁尔区却丝毫未损;德国人口比法国多,资源也丰富,所以它会很快站起来。最可靠的办法,是彻底削弱德国,让它奄奄一息。

师:鲁尔危机将法国人拖入泥潭。一些法国人认识到,对德强硬不是赢得安全、和平的好办法,需要转换思路,白里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最终欧洲各国签署了一揽子和平协议,史称《洛迦诺公约》。(出示材料,如下)白里安也凭借在促成公约签署中的出色表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和平终于到来,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

◆“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真正分界线”。

师:《洛迦诺公约》为何能获此赞誉?(学生回答后)事实上,法国人仍未感到心安,他们希望给这份和平再加上一份期限:不是一万年,而是永远。1927年,法国向美国提出两国缔结一份永世和平的条约,但美国提出邀请其他国家共同缔结这份和约。1928年,这份和约问世了。我们来了解这份和约的核心内容。

出示如下材料,并依次设问1:依据材料,指出《非战公约》的核心成果。设问2:有人说《非战公约》是理想的和平,有人说它是虚假的和平。请结合公约内容及其实践,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意图:鲁尔危机不展开讲,只作引出《洛迦诺公约》用。《洛迦诺公约》是白里安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贡献和依据,略述其意义,作为欧洲追求的当世和平,从而引出对永世和平的追求。《非战公约》的最大意义在第1、2两条,故摘录。按照学生实际能力,需要设置铺垫问题,引导学生对“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的规定作分析。对于法国的“保留条件”,可以请学生复述教材对它的评价,然后也指出另一种观点:有人认为,“保留条件”是在各国利益未能完全达成一致情况下的一种妥协。它的意思是说,除了我的核心利益我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其他方面都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分歧。之所以将这一观点呈现给学生,既是高考应试需要,也为体现学术味,为有历史学科特长的同学加餐。

(四)二战后的和平设计与努力

师:《非战公约》在人类追求和平的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历史证明,和平仍较遥远,战争仍在眼前。在动荡的30年代即将过去的时候,人类迎来了更大的浩劫――二战。二战加深了人类对和平与战争的反思,它们成立一个新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请阅读材料,1:指出联合国宪章与国联盟约、《非战公约》的共同主旨。为此,联合国采取了怎样的“有效集体办法”?2:请概述其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意图:选用“联合国宗旨”材料,是为与前述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非战公约》选用材料性质保持一致,均为原典性材料,不易失真。设问1是想提示学生,国联盟约、《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三者一脉相承,联合国是在前面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设问2意在用史实来证明这种创新的效用。

师:不得不承认,联合国较之前面的努力,有成效得多。但是人们对取得成效的主要依据――安理会,特别是其中的“五大国一致原则”,还是有不同意见的。其实,在这一原则制定之初,就有分歧。

(出示材料,请学生分别说说对词句“几个大国”“国际警察”“否决权”“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或者使自己屈从于一个有暴力的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下,但是当时人们的确普遍希望甚至相信联合国的权威和威望将会与时剧增”的理解)

罗斯福深信,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内,只要几个大国合作,起到国际警察的作用,便能够维护日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尽管受到广泛批评,否决权还是被认为不可缺少。在发生重大危机时,大国之间的协议对维护世界和平是必要的。……无论大小,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或者使自己屈从于一个有暴力的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下,但是当时人们的确普遍希望甚至相信联合国的权威和威望将会与时剧增。――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意图:联合国的“五大国一致原则”来自于历史的深刻教训,当然实践也说明它有缺陷。引用规则制定者(罗斯福)的思考和说明,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它确有不足,但这是人类在权衡之后作出的真诚选择,是人类智慧在当时和现阶段所能找到的维护和平、遏制战争的最好办法。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人类追求和平的步伐不可停止,还需努力。

师:今年联合国刚好经历了70年的风雨,它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成功。正因为如此,(出示材料,如下)它颇受赞誉。

意图:展示联合国会徽,深化对会徽中“橄榄枝”的理解。以雕塑《打结的枪支》结尾,呼应和平。出示联合国或诺贝尔和平奖的资料,呼应开篇。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三个时段内世界对和平、战争的认识。一战之前的内容以海牙和平大会为核心,此时各国认可战争权,为防范战争的破坏它们制定了若干战争规则希望借此减少战争伤害。一战的惨烈超出人们的想象,以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为理论基础,人们订立了一系列和平协议已保卫和平,其中以《非战公约》为顶峰,人们希望通过废除战争权来永葆和平。善良的人们显然低估了战争恶魔的潜力,世界大战再起。二战后,人们认识到战争难以完全根除,于是通过建立世界性的组织――联合国来维护世界和平,通过大国的合作来取得强制性的世界和平。这种和平虽有瑕疵,如大国意味太浓、整体有和平局部仍有战乱等,但世界性的战争终于避免了。回溯历史,我们发现,人类的战争观和和平观在20世纪里发生了变化,人类也据此进行过真诚的努力,其间有过挫折,但最终,世界和平渐行渐近!当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和平,还有发展完善的空间。(师生共同回顾,教师逐次出示内容小结如下:)

出示课堂思考题:

意图:绥靖政策是30年代主要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它的产生有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带来重大恶果。从现在看历史是容易的,从历史看历史则更有意义。材料选择了英国上层(国王)和普通民众对《慕尼黑协议》、张伯伦的欢呼场景,希望给学生、老师多一份观察历史的视角,也是学以致用的一次尝试吧。

在困顿的备课、愉悦的上课与真诚的探讨后,以下两点认识是围绕这一教学活动而得到的主要收获:

一是重视历史课的基本要素。戴加平老师指出,一节好课的要素有很多,但材料、故事必不可少。本节课采用了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十四点原则”、《非战公约》和《联合国宪章》四则节选材料作为核心材料,它们均为史实型材料(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一手材料),且在内容上环环相扣,构成一定的逻辑联系。材料的类型不同,其功用、价值亦有侧重乃至偏差。呈现史实型材料给学生,然后利用问题促动学生进行分析,这是历史学术研究方法的渗透,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本课有主题明确(追求和平)的“故事”:诺贝尔和平奖、威尔逊、白里安和英国各界欢迎张伯伦,它们使枯燥的国际条约不再那么讨厌,较好地活跃了气氛承载了主题。有老师建议,如果能用更有核心的一两个“故事”替换上述四个故事来表现立意,则本课可以缩短长度拱起高度,质量更高。

二是重视读书提升专业素养。从和平的视角来讲战争与和平只是备课时的灵光一现,在具体叙述、铺陈时面临了不少的困难。具体为:如何认识20、30年代和平努力中的节点实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尤其是国联、《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绥靖政策)?主导这些节点实践的背后思想和理论是什么?这些背后的思想和理论是怎样生成、变化的?在深入阅读后,理清了思路:国际法理论与实践是西方世界追求和平的重要理论支撑,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是追求和平的现实动力。课堂的知识逻辑简述如下:一战前的西方社会认为应该鄙视反对战争暴力,战争权是一个国家的天然权力,犹如一个人的反抗权(武装权)是自然赋予一样,不可废弃。战争权固然会导致侵略行为,但它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第二次和平会议的决议给这种思想作了直白的注脚:呼吁和平(战争权会导致战争,所以签署《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文明战争(确立若干战争规则,减弱战争伤害)。一战后,人们认为再也不能发生战争了,和平主义思潮高涨,人们希冀用国际组织(国联)保障和平、用国际法遏制战争(众多国际条约签署了,当然这些条约也是争夺利益的平台),乃至于用国际法限制战争权(《非战公约》)。二战后,鉴于前述和平追求的落空和历史现实,国际社会认为完全剥夺战争权是不现实的(德国、日本除外),转而用国际法(《联合国宪章》)确认以一定程度的强权和平(安理会、五大国一致)替换国联的绝对民主和平(集体主义原则)。虽然这种制度设计并不完美,但世界性的战争已可避免。当然,我们还需继续探讨世界和平,需要继续进行制度创新。由于绥靖政策太过复杂,故安排在课堂末尾进行讨论,是讨巧做法,权为有专业志向的同学指路吧。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1905年)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
内容1、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清王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核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①民族:增加了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
②民权: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民生:提出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
实践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评价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进步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
联系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时间内容主要著作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1940)《论联合政府》
丰富发展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在国家政权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均有重大民展,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开始形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策。
②初步形成: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③系统概括:1987年,中共十三大,大会系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④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
⑤完善:1992年秋,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三民主义:

(1)内容:

①民族主义:“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公

(2)评价:

①积极性: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②局限性: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b、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

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作用: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阶段

时期

著作

标志

萌芽

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形成

井冈山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成熟

延安

时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3、深远影响: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1、形成与发展:

①形成: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②成熟: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国十五大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核心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历史意义

①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四)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1、精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4、历史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2)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变化;条件的成熟;创立的过程;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什么背景、条件下创立的?其思想内涵与之有何关系?探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指导意义问题探究新的理论提出是时代的召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思想的三大部分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情景再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理论的概括,又是行动的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建设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实践指导意义:是在新世纪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其思想内涵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历史比较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难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历史继承,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针对新世纪新考验,"三个代表"思想把推进党的建设同继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形成了新世纪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由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现实性较强,与现在的时间间隔较短,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可适当进行补充运用,以增强学生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感性认识和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展现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后一部分则简介了从酝酿到成熟的时间、主要的创立者、创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理论成果名称等。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三个代表的内容是什么,又是怎么样创立的?建议教师以两部分为素材,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文字内容。问题一、通过阅读前一部分内容,你能说出讲的是什么理论成果?问题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纲领。问题三、通过阅读后一部分内容,你能说出这一理论成果从酝酿到成熟的时间、主要的创立者、创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教材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为时代背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产物,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说明中国共产党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随后重点叙述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

(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教材所讲述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是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建议教师在本目学习时,首先增加有关这一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的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时代背景下,新的理论提出是时代的召唤。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教材按国际国内两大方面作了介绍。国际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国内形势则从社会各方面和中国共产党内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中国共产党内,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比如,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设好党的组织;如何适应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等。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既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立足于我们党的实际状况,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遇到的新课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新的任务,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决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以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条件,在教材中并无大段落的具体表达。我们可从上下文的相关段落中提取出来如下几个方面:新的形势、新的实践和中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成为可能。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的实践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教材以两段文字具体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基本过程。由于本部分涉及事件较多、又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建议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增加内容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江泽民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进行的不懈努力,并完整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段概括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涉及了从酝酿到成熟的时间、主要的创立者、创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理论成果名称等。江泽民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一部分展现的是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要求的最集中概括。他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考察工作,一再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既是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中的重要步骤。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召开,江泽民在报告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使之更加系统、成熟。在这次大会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就是树立党的理论旗帜,这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中的最重要步骤,又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教学建议:结合学思之窗内容,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十六大重要内容的理解。

第二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本目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更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在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背景和过程基础上的自然展开,也为掌握下一目内容直接起到铺垫的作用。教材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定义、及精神实质等方面,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不断解放生产力,"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

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要扫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就要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同时,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不断地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目标,就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就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于我有用、适合于我的文明成果,而中国共产党自身也正是这种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又是她的行动准则,人民的利益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也要不断地调整治国策略和政策。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材以先总体概述、再具体分析的形式,深刻分析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是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总体概述,说明各部分内容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不可分割开来孤立地看待。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分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这三者的理论综合,构成了新世纪指导我们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课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范围、理论基础、解决的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各部分内容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本质在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三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材在最后按理论来源、理论价值、重大指导意义三部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概述,具有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几句话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伟大的建设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说的是理论价值。"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又一面光辉旗帜。在新世纪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讲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建议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结合突出江泽民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还可以请学生阅读的内容,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一目的教学。

教材介绍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教材所讲述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是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教材按国际国内两大方面作了介绍。国内形势则从社会各方面和中国共产党内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建议教师在本目学习时,首先增加有关这一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时代背景下,新的理论提出是时代的召唤。随后重点叙述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由于本部分涉及事件较多、又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建议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增加相关内容的资料,以增强学生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感性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江泽民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进行的不懈努力,并完整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为深入认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奠定基础。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一目的教学。

本目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更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在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背景和过程基础上的自然展开,也为掌握下一目内容直接起到铺垫的作用。

课本先以三个段落的文字,较详实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讲解。可以把这三段文字分别分为两部分:总体概括和内容阐述。建议抓住文字提供的有效信息,提出相关设问,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加深对总体概括的科学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借助教材以总体概述和具体分析的相结合的形式,深刻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掌握"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一结论,这是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总体概述,要求我们要把各部分内容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而不可分割开来孤立地看待。在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分析时,应抓住"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关键概念,明确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课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范围、理论基础、解决的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按理论来源、理论价值、重大指导意义三部分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建议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结合突出江泽民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请学生阅读的内容,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内容的总结。也可以引用中共十六大的相关影视资料和十六大以来的建设成就加以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课本以三个段落的文字,较详实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讲解。可以把这三段文字分别分为两部分:总体概括和内容阐述。对总体概括进行分析时,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字表达方面来看,建议教师抓住这么几个有效信息:从开头所共有的"我们党"来看,都是对党的要求;从"要始终"所表达的时态上看,"始终"表明着一个时间序列:从开始到最后。从时态逻辑来看,"三个代表"的时态语句内包含着过去、现在和将来,是在总结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最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