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世纪以来古典诗词月亮意象研究综述

小学研究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22

20世纪以来古典诗词月亮意象研究综述。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20世纪以来古典诗词月亮意象研究综述》,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世纪以来古典诗词月亮意象研究综述
纵观20世纪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的研究情况,可以发现,80年代以前基本上没有相关的论著;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性论文不断涌现,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二十多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共有96篇。80年代主要集中于对李白诗月亮意象的研究,成果较为单薄;90年代以后,李白诗月亮意象仍是研究热点之一,与此同时,从古典诗词的整体出发,探讨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以及它成为古典诗词典型意象的原因的论文明显增多;也有不少论文对李白以外其他诗人作品中的月亮意象进行了研究;还有的论著则采用了原型批评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进行了全新的探究,使这一专题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深化。
一在众多的自然物象中,月亮为什么深受历代文人的青睐,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月亮客观的美感特质吸引了诗人的审美目光。从外形看,月亮呈现出“圆”和“曲”两种形状。圆形给人造成的视觉印象是美满、丰盈;曲线则柔美、回旋。在光色上,月亮或银白,或微黄,清新淡雅,光亮但不刺目,有着含蓄的光彩。这些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世界。肖体仁撰文从月亮的形、色、光“悦目”的特点对此作了阐发。[1]他引用毕达哥拉斯的话“圆是宇宙间最和谐的图像”来证明圆月之受人喜爱。“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看起来感到很愉快,很舒服。”就月亮的色与光,肖文把月亮与太阳作了对比:“太阳光太强烈、太刺眼”,而月亮则“黄色显得明朗、欢快、活跃、在宁静、清冷的夜晚,黄色给人热情、温暖的感觉。”“以白色为主要特征的月亮的光泽更是明亮、皎洁、清澈。”从月亮的自然美的层面给出了月亮特别受喜爱的原因。杨芙蓉提出“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这种美不同于刚劲的阳美,而是具有朦胧与阴柔的美感效应。”[2]郑小九也认为自然美是月亮受到重视并广泛入诗的重要原因。“月亮由缺到圆、由朔到望的有规则的形体变化,构成了月亮形体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圆月、满月更是人们心目中最为丰满、最为圆润、最为充盈的月亮,诗人们对中秋月的爱怜简直成了一种“温柔的狂热”。[3]持论相似的尚有杨发的《月亮在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象》。
(二)月亮的原型特征决定了它在诗词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论者多是从神话、哲学等角度来探讨这一原因的。除了广泛征引本国早期文化典籍外,更采用了神话原型批评等理论,为月亮意象的研究拓宽了思路。《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吕氏春秋?精通》“月,群阴之本”等等和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尤其是嫦娥奔月神话,几乎是每一个论者在阐述这一问题时都要借助的材料,从而得出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精神原型的结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傅道彬《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认为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间”,凝聚着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5](P42)除了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原因外,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将其运用到月亮意象的研究中。刘传新借用容格的原型理论对嫦娥奔月、月中蟾兔等神话进行详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月亮与华夏文明关系密切,是因为初民用月亮意象“传达了他们的生命观回答了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诞生与死亡的重大问题”,是一种“包含着无数次的人生体验、凝聚了初民的智慧、情感与意志的原始意象。”[6]刘永升同样借助神话和早期典籍资料,运用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和容格的原型理论,认为月亮原型是一种投射着女性先民孤寂心境的情结意象,“是上古女性先民孤戚心灵的载体,蕴涵着人类历史进程中女性地位由盛转衰的深层文化内涵。”[7]包莉秋作文分别讨论了容格的原型理论和中国文化中的月亮意象,[8]但只是指出容格引入了原始意象,即原型概念,而月亮恰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的原始意象这样一种关系,似并未运用原型理论对月亮意象进行实质性的论述。
(三)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的契合强化了诗人对它“悦目”之美,而更侧重于它的“赏心”,注目于月亮意象与中国传统的美学价值取向之间的契合。傅道彬在其《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一文中对此有所说明:“月亮所反映的心灵空静与空间明净的审美趣味,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追求正相吻合,体现着中国艺术精神的动向。”“静观一直是中国哲学的努力目标。……古代哲学家在静观中摒弃尘世中的凡念俗想,进入无牵无累的逍遥游的自由精神境界,这种哲学的思考到了文学理论家那里就成了‘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论五藏,澡雪精神’(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的审美追求。而这种艺术境界就在恬淡而纯净的月色中得到了充分表现。”[5](P57)除了从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入手,不少论者也同时注意到了中西审美追求的不同,并通过中西比较来凸现中国人对于“月亮”的偏爱。张映光也论及这一问题。“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学在美学追求上的某种差异,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这一枚‘月亮’,是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然及其平淡、幽远、闲适、宁静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情趣的一个窗口。”[9]肖体仁亦认为,比较西方人对阳刚美的欣赏,中国古代诗人更喜欢柔性美,月亮恰是这种柔性美的典范。[1]庄超颖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是“和”,“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不提倡激越强烈,不提倡狂飙巨浪。而月亮柔和温馨的审美特征正与此契合。[10]与以上稍有不同,寇鹏程则是结合着中国古典诗词尚婉约这一点来阐述该问题的。“那一轮发着清幽皎洁光芒的月亮,它那如水月光洒向空漠夜幕的时候,月亮本身的形象确实很‘婉约’而且给人无限冥漠恍惚的幽思,很切合中国诗词‘温柔敦厚’、‘味外之味’的意境追求的美学价值取向,是一个入诗的上佳的‘象’。”
二月亮意象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也是80年代,尤其90年代之后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的古代诗词中,许多意象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稳定性的。如乌鸦象征不祥,梅花代表傲骨,兰花表现高雅等等。但月亮的象征意义却具有明显的复合性,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最集中。从现有的论著来看,学者们对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主要谈到了如下四个方面的观点:
(一)月亮是女性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与女性”,“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月亮既然是诗化的女性,它也就有一种婉约朦胧通脱淡泊的女性美学风格。”傅道彬的《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一文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月亮与女性的关系,其观点可以作为这一研究的代表。他认为“女性”是月亮的最基本的象征意义,反映女性崇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谧与和谐,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5](P42-48)此外,还有不少论者从女性的视角,对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作了有意义的探讨。吕发成指出“月亮是美人的象征,具有杂糅的内涵。”“月亮常常是美人的代名词,用月亮来象征美人是最原始的手法,也是最一般的意义。但其内涵却非恋人或亲眷,而是夹带着许多难以言传的复杂感情的。”[12]可惜只是点到为止,对于“难以言传的复杂感情”,却没有作出更进一步的解释。熊昕绘也提到“唐诗宋词中写女子伤春惜别之情时,常常用‘月’来比喻象征这些纯洁、美丽、多情的女子形象。”[13]同样只是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涂昊借用美国分析心理学派学者M艾瑟哈婷《月亮神话———女性的神话》一书的理论,揭示了《花间集》中的月亮意象背后存在的“月亮———女人”模式及其心理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为什么人们常常把月亮和女人联系起来?涂文以为:首先,这与月亮自身的特点分不开。“月有阴晴圆缺,时隐时现,朦朦胧胧,且洁白晶莹……月亮的性格与女人的性格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月亮的周期与女人的生理周期在内在含义上是相通的。月亮的光辉那样轻柔,面孔又是那样冰冷,使男人想起可望不可及的‘伊人……这些特点是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古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产生‘月亮———女人’模式的原因。涂文以为,古时交通不便,男子由于求学、宦游、征戍、经商等原因外出,留女子在家中守候,“只有月亮才是闺中女人凄凉的伴侣,不胜幽怨的精魂。”其实对于男子又何尝不是。古代诗词中频繁出现月亮意象的除了宫怨、闺怨题材,还有大量的以男子为抒情主体的羁旅、宦游、征戍、送别等题材。涂文此处只提月亮与女子的密切关系,未免有仅取所需之嫌。再次,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也是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历史和传统中,一直是主张阳刚与阴柔相辅相成的……阴是月,阳是日,阴是女人,阳是男人这些观念如此根深蒂固,自然地在人类的意识深处易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由此,涂文得出结论,“‘月亮———女人’模式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种必然的心理定势。”[14]孟修祥也指出月亮意象是“温柔的女性化的象征”。在农耕民族的文化圈里,“不仅将月亮象征大地、农耕、不死与再生,也象征温柔贞静的女性。在漫长的心灵历程中,月亮就像一位温柔贞静的女性,负载着诗人词客们的脉脉温情和美妙憧憬。”[15]前引刘永升《中国古代诗歌月亮原型初探》一文,也通过对月亮神话和诗词中月亮意象的分析,得出月亮是女性的象征的结论。汪宁在这一点上却有与众不同的看法。“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因反射太阳光才被我们看见,在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中,就成为女性的特指。[16]男尊女卑是后起的观念,把月亮之所以成为女性的象征的原因归为古代社会女性卑下的社会地位,似乎并未切中肯綮。
(二)月亮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闷。不管是边塞深闺,还是羁旅宦途,抒情主人公都钟情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寄托。80年代的研究论文侧重从女性的角度探讨月亮意象的这一象征意义:“被封建帝王锁禁深宫的宫女妃嫔,被浪子游人抛撇在家的少妇弃妻,待守闺中渴望爱情的赵女秦娥,她们是那样孤独和寂寞,以至于月亮成了她们最忠实的伴侣,月亮为她们分忧解闷,又惹动她们更深沉的哀怨。[17]古代大量以女子为抒情主人公的诗词,多借月亮抒发其相思不得的怨情,月亮意象成为深闺女子孤独和失意的象征。90年代后的研究有所拓宽,不再只注目于宫怨闺情。“月亮反映了女性的悲伤忧郁之情,因此它又成为失意者的象征。因此中国士大夫失意彷徨无可奈何之际,总是引月为知己,借以自慰,由此月亮也构成了士大夫孤独的心象。[5](P48)把孤独与失意作为月亮衍生的象征意义之一,然而傅文对于月亮的这一象征意义只是作出一个精到的结论,并未展开详细论述。对此作出较多阐发的是刘传新。他以大量的思乡怀人诗例证明“月下怀人诗表现的是与亲人、恋人、朋友离别后孤单凄凉的境遇,愁苦萦回的心态,并祷祝着日后会合团聚的实现。”“月亮意象是离愁的标志与象征物”,“催化、加剧着人们的离情别绪与思念之情。”同时刘文也证明“月亮与故乡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所谓故乡,并非仅具有自然地理上的意义,而主要是作为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诞生地结下不可替代的关系的。”一旦离开故乡,便会感觉到一种深在的孤独和感伤。而“故乡与明月是这样的密不可分,”所以“漂泊的游子往往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6]吕发成也把月亮意象作为“孤苦的象征,思念的寄托。”“不论是出门在外的游子,还是苦守家园的妇姑,都把月亮看成了寄托思念、象征孤苦的理想象征物,表现的是一种离愁别恨的主题。”[12]王建把“思乡和相思”作为月亮意象最重要的情感内涵加以阐释,对男子而言,月亮“带去的是故乡的温馨回忆”和漫漫乡愁;对女子,则是无休止的清冷寂寞和牵挂。[18]李丹也认为月亮“引发出浓重的乡愁和深沉的离恨”,[19]体现着古人对团圆幸福的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孤独和憾恨。阮忠则侧重以男性的视角论证“月的孤独,让人深悟了自我的孤独。”该文选取李白和杜甫诗歌中的月亮意象作为典型,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力图阐释月亮意象中蕴涵的古代士大夫的羁旅宦游的孤独、空有抱负不为重用的失意和悲愁情绪。他认为李白的《月下独酌》“妙在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映衬孤独之苦,使其苦更甚。”而杜诗《月圆》“情绪要昂奋得多”,诗人并不写自己在月圆之夜的孤独,然而落笔“孤月”,仍然掩饰不住月亮意象中所蕴涵的孤独怀抱。[20]周新也指出月亮意象往往与文人仕途失意,羁旅行役联系在一起,“反映他们孤独寂寞的心态和思乡怀人之情,是诗人“心灵孤寂时的家园寄托和心灵寄托。[21]此外如熊昕绘《关于唐宋词中“月”的意象分析》、杨芙蓉的《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探幽》等文所论皆不出以上范围。
(三)月亮是宇宙永恒的象征,寄寓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对月亮意象这一象征意义的专门论述集中于90年代之后。刘竹指出,月亮代表着“人生的追求与哲理的升华”。通过对李白《把酒问月》等诗歌的分析,刘竹认为,月亮意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却只如逝水一样,只有明月亘古如斯。明月长在,人生短暂,何不以‘无常’求‘有常’?”[22]杨芙蓉也认为“月之阴晴圆缺,生息不已,使人们从社会、人生、哲学诸角度对人类进行探索和深沉思考。”明月“亘古不变,引起诗人无尽的思索,人生短暂明月常在的喟叹油然而生。”[2]张映光对此有更详细论述:“永恒而宁静的月亮,曾经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和悠悠情思。它已“不再有一般咏物作品的轻盈明快,而往往是一种深沉的浩叹。”诗人在浩叹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他们对宇宙的存在和时光之流难以把持有着特殊的敏感。宇宙中月亮是永恒的,而人生和历史的历程却不会恒守常态,因此,“象征永恒的月亮便常常作为生命有限的对照物出现在诗人的创作构思中。他们的深沉喟叹总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时空局限性的审美悲情”[9]。傅道彬把“宇宙永恒”作为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缺时圆,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闻意识和人生喟叹。”[5](P47)“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和雄浑高古的审美境界。”[5](P54)傅文的结论可作为这一研究的代表。王力坚探讨《春江花月夜》中“月”意象所表现的超然时空性,认为“文学作品中的宇宙意识就是一种‘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无一瞬’(陆机《文赋》)的超然时空意识”,而《春江花月夜》中的“月”突破现实时空的拘囿,“建构了一个横亘古今、精鹜八极的超然时空境界。诗人也只有在这样一个超然的时空境界里,才能如此无滞无碍的探索宇宙、反思历史、省悟人生。”[23]李丹也认为月亮“启迪着人们的宇宙意识,”表达对无限的向往,“使诗人对自我的生命有了更细致的体味,也引诱着诗人实现心灵向世界、向宇宙的飞翔。”“表现着神思高举、与天地同一的宇宙意识。”[19]严云受除了论证“象征永恒的月意象,对于诗人的敏感的心灵,每每引发生命短促的叹息”,还指出月亮虽然引人愁绪,但同时还是人生的最大的温慰。“人生虽然有种种缺憾,但只要在明月下相望相待,也就得到了补偿。”
(四)月亮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孟修祥把月亮作为高洁、光明的象征,“诗人从月亮的皎洁、清宁与安详和蔼之中看到了自我的高洁与纯粹;月亮犹如一面镜子,从中关照自我,而自我又带着月亮的特性。”[15]孟文结论的得出更多的在于把月亮皎洁的视觉特征与人品的高洁作类比。傅道彬似是更进一步,他从月亮的“永恒”的象征意义推演出月亮“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为一种飘逸的风范。”[5](P65)杨芙蓉同样选取李白的《月下独酌》为典型诗例,强调古代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已不是一种纯然的客观物象,而是诗人自身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人格化身。“诗人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纷扰相争的现实世界已全然抛到了脑后,将心绪系于纯洁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这是文人士大夫常常追求的‘道’家境界。”[2]把月亮意象的这一象征意义与传统的道家思想结合起来。王力坚也提到,月亮所具有的超然审视点,“使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开拓一个绝、寥廓、遥渺、邃远境界的同时,亦展现出作者那哲人般冲融而澄静的心境。”[23]周新认为月亮以其宁静安谧的神韵和玲珑晶莹的光彩,引发出诗人妙悟宇宙万籁的空灵情怀,“成为诗人借以逃避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使诗人“顿悟人生禅机,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总体上看,目前学界对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学者们对“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并未作出界定,往往是同时使用;或者是有的用“象征意义”,有的用“情感内涵”,但是探讨的内容大体不逸出上面的总结。
三对个体诗人作品中的月亮意象的探讨,也是研究重点之一,其中又以对李白诗月亮意象的研究最为集中,且呈现出逐渐深入的特点。具体而言,80年代初期,从诗歌艺术、创作心理、美学特征等角度展开论述的文章,还很少或处在相对较浅的层面上,而且文章的结尾处往往拖上一条批判的尾巴。如肖文苑总结了李白写月诗“格调多变,感情强烈”、“比喻生动,联想丰富”、“表现巧妙,构思新颖”的艺术特色,但是论述相当简单。在文章结尾,他指出了李白写月诗的“局限性”:“李白对月的追求,有时是为了个人的解脱,消极避世,及时行乐。这些都是应当给予批判的。”[25]杨知秋也通过对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感性分析,认为李白一生喜爱月亮,追求光明,但“在伸手不见掌,提灯昼行的封建社会里,很难见到一线光明。到头来,还是落得一个捉月而死的结局。”[26]尽管这类文章的论述简单,硬加上去的“尾巴”也缺乏认真的学术思考,但对以后的研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80年代中期以后,也有很多论文致力于探讨李白钟情于性方面,李白的作品都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他不仅注意刻画月亮的形态,突出月亮的客观存在,而且还力图把握月亮与自我人格同构的哲理神韵,将自我与明月融化到宇宙间,从永恒的自然法则与多变的人生风云的对比中,感悟月亮对人生的启迪,从而净化自我、超越自我。”[29]吕华明从“时空跨越、情感跨越、任侠性、儒侠性、道侠性以及亲情、友情”等方面,总结了李白月意象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认为李白在写月时打破了前人的规范,刻画了前人从未描写过的月的景境。“李白对月的描写,有两种是前人所没有过的,一个是‘沙月’,一个是‘石上月’。这两种月的物象给人的感觉是凝固性多于流动性。”“以沙和石作月的陪衬,从人们流动的意象中发掘出超流动的意象,这就是李白沙月和石上月在文学创作中的贡献。”并且指出李白在其诗歌中非常善于塑造月之气氛。“李白用不同的笔触,塑造了两种不同的月之气氛:宁静平和,宁静淡愁。”[30]王德春比较分析李白诗中日、月意象,“日意象经常与诗人的事功意识相联系,表现的是其积极而严正的追求;月意象则往往以其母性的光辉呼唤着诗人的温情,更多地表现了其浪漫的诗人情性。”[31]虽非针对月亮意象的专门之论,但通过比较,使得月亮意象的特征更为突出,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李白之外,苏轼、王昌龄作品中的月亮意象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陈迎辉认为苏词中月亮意象内含的“托意怀人的现实关照”、“豁达超越的哲学关照”、“静穆孤独的本体关照”,体现了苏轼生命境界的三个层面,“月意象并非苏轼刹那间审美感受所得到的心灵对应物,而是一个具有精神原型性质的意象,它承载着苏轼自身所积淀的文化信息、生命信息和美学追求。”[32]傅异星从“对家乡亲友的怀念纠合他的人生感慨”的“现实层面”和“将生命流逝的沉痛包含在豁达的人生观中,体现他对生命的清醒认识和主动把握”的“哲理层面”,分析月亮意象的内涵。并且通过对苏轼“水月”意象的分析,指出其阔大澄明的人生境界正是通过对“水月”的描写实现的。[33]孙芙蓉认为“月亮”是王昌龄七绝中最成功的意象。文章分别分析了王昌龄边塞诗、宫怨诗、送别诗中的月亮意象,认为“征人月因包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显得悲壮空旷,宫人月因体现幽愁哀怨的宫女情而显得凄冷孤寂,友人月因寄托真挚深厚的友人情谊而显得真挚旷达。”[34]索祖翠亦对王昌龄送别诗、边塞诗、宫怨诗、自遣诗等诗歌中的月亮意象的情感内涵作了分类探讨,[35]但与以上所述诸家的观点并无实质的不同。四咏月诗的比较研究也很受关注。就笔者所能见到的材料,最早对这方面作出论述的是林少华。他从比较文学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咏月诗和日本和歌中的咏月诗在表现手法、象征意义、风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同,为中国古代咏月诗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36]张浩逊比较李白和杜甫的咏月诗在抒情方式、情感内涵上的异同,认为杜甫抒发对月亮的喜爱心情要显得委婉、朴实些,与李白驰骋想象、任情畅怀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李白是直露淋漓的,杜甫是温婉蕴藉的”,而思亲怀乡是其主题情感方面的共性。[37]徐轶强分析比较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中月亮意象的差别。“诗中的月多圆满,词中的月多残缺”,“浪漫主义、豪放派诗人词人作品中的月是圆满的,皎洁的;现实主义、婉约派的作品中的月就大多是残缺的,阴晦的。”[38]周之祥也注意到这一问题,认为唐诗中的“明月”到宋词中多衍化成“残月”、“冷月”。[39]杨晓斌从写月诗本身之特性(词汇、声律、技法等)、文化内涵等角度比较分析由汉末到盛唐写月诗的承继与发展关系。认为由汉末至盛唐,写月诗“在句法、声律上不断规范,从而臻于成熟的近体诗;月亮意象的文化内涵也日渐丰富,与主体的情感联系日趋紧密,自然之月逐步人化,变得多愁善感。写月诗走向了成熟,月亮意象也随之确立了其基本的文化内涵,,即月是乱离、相思的折射与见证,又是团圆的寄托与希望。”[40]王莹则把中国古代诗歌与鲁迅、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的内涵作比较:“鲁迅和张爱玲在对月亮意象的书写上,都脱胎于古典,并赋予其现代性内涵(如带有西方象征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特点)……成功的完成了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41]林贞玉总结了李白对韩国古代诗人李奎报的影响及二者在审美意识上的共同之处。[42]曾峻梅认为《古今和歌集》中仅阿倍仲麻吕的“汉土见月”受唐诗影响较大,“与《静夜思》有神似之处”;其它多数作品虽也接受了汉魏六朝诗中月亮意象的影响,但更多地“体现出平安歌人细腻的感受和理性趣味”。唐诗则不同,在承袭汉魏六朝诗中月亮意象的同时,“又在诗人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表层和深层意象。诗中的月壮美雄浑,传达出旷远悲凉的人生意味”[43]。刘茹斐从自然生态环境、伦理文化心态和美学倾向的差异来分析中西文化中月亮意象的不同,认为中国的月亮意象表情含蓄婉约,而西方的月亮意象则更外露、直接甚至热烈。[44]五也有些论文从诗歌主题的角度来探讨月亮意象。殷宪认为“月”是唐诗中表现别离主题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其它尚有柳、酒、水等),“月的阴晴圆缺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共同之处,而重团聚、苦离别又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心理”,月“自然成了文人们赖以表现别离和思乡怀友主题的现成材料”,“成了离人们映证友情、乡情、亲情的明镜和遥寄情怀的信使”[45]。殷文虽非专为月亮意象而发,但对月亮意象的研究却是富有启示意义的。苏志敏、张雷则以月亮意象为主,兼及其与孤城、胡乐的组合,讨论了“月”及其意象组合在开掘边塞诗的内蕴、构建边塞诗的意境、涵括边塞诗的情感诸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认为以心象和物象融合的“月”入诗,使得盛唐边塞诗“情感更为含蓄深沉,境界更为雄浑高古、苍凉悲壮”[46]。傅满仓也分析了唐代边塞诗中“月”与“乐”两种意象的组合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两种意象直接诉之于读者的视听感觉,既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又增强了诗歌的美感,进而使边塞诗呈现出有别于阳刚的一种婉曲的风格”[47]。庄超颖侧重月亮意象的特征与离人心理情感的契合,“月亮意象柔和温馨的审美特征与离人的感情需求相一致;月亮意象的惟一性、共享性使离人产生超越空间的玄妙之感,从而获得感情慰藉;月亮意象是离人期待团聚的寄托与象征。”
总之,20世纪以来的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除传统的研究问题在不断深化和明晰外,研究范围有所扩大、研究方法也在更新。但不难看到,月亮意象的研究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研究方法和角度尚需进一步更新,大多数学者把探讨的重点放在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或情感内涵上,而对它在诗歌风格特征、感情色彩、意境营造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明显关注不足,这样就使得研究范围和内容过于集中,视野不够开阔,这些都是下一步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

相关推荐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三民主义:

(1)内容:

①民族主义:“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公

(2)评价:

①积极性: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②局限性: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b、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

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作用: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阶段

时期

著作

标志

萌芽

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形成

井冈山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成熟

延安

时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3、深远影响: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1、形成与发展:

①形成: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②成熟: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国十五大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核心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历史意义

①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四)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1、精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4、历史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2)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变化;条件的成熟;创立的过程;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什么背景、条件下创立的?其思想内涵与之有何关系?探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指导意义问题探究新的理论提出是时代的召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思想的三大部分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情景再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理论的概括,又是行动的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建设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实践指导意义:是在新世纪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其思想内涵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历史比较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难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历史继承,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针对新世纪新考验,"三个代表"思想把推进党的建设同继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形成了新世纪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由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现实性较强,与现在的时间间隔较短,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可适当进行补充运用,以增强学生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感性认识和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展现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后一部分则简介了从酝酿到成熟的时间、主要的创立者、创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理论成果名称等。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三个代表的内容是什么,又是怎么样创立的?建议教师以两部分为素材,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文字内容。问题一、通过阅读前一部分内容,你能说出讲的是什么理论成果?问题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纲领。问题三、通过阅读后一部分内容,你能说出这一理论成果从酝酿到成熟的时间、主要的创立者、创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教材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为时代背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产物,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说明中国共产党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随后重点叙述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

(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教材所讲述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是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建议教师在本目学习时,首先增加有关这一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的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时代背景下,新的理论提出是时代的召唤。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教材按国际国内两大方面作了介绍。国际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国内形势则从社会各方面和中国共产党内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中国共产党内,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比如,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设好党的组织;如何适应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等。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既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立足于我们党的实际状况,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遇到的新课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新的任务,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决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以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条件,在教材中并无大段落的具体表达。我们可从上下文的相关段落中提取出来如下几个方面:新的形势、新的实践和中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成为可能。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的实践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教材以两段文字具体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基本过程。由于本部分涉及事件较多、又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建议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增加内容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江泽民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进行的不懈努力,并完整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段概括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涉及了从酝酿到成熟的时间、主要的创立者、创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理论成果名称等。江泽民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一部分展现的是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要求的最集中概括。他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考察工作,一再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既是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中的重要步骤。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召开,江泽民在报告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使之更加系统、成熟。在这次大会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就是树立党的理论旗帜,这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中的最重要步骤,又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教学建议:结合学思之窗内容,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十六大重要内容的理解。

第二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本目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更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在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背景和过程基础上的自然展开,也为掌握下一目内容直接起到铺垫的作用。教材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定义、及精神实质等方面,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不断解放生产力,"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

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要扫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就要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同时,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不断地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目标,就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就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于我有用、适合于我的文明成果,而中国共产党自身也正是这种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又是她的行动准则,人民的利益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也要不断地调整治国策略和政策。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材以先总体概述、再具体分析的形式,深刻分析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是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总体概述,说明各部分内容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不可分割开来孤立地看待。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分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这三者的理论综合,构成了新世纪指导我们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课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范围、理论基础、解决的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各部分内容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本质在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三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材在最后按理论来源、理论价值、重大指导意义三部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概述,具有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几句话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伟大的建设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说的是理论价值。"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又一面光辉旗帜。在新世纪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讲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建议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结合突出江泽民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还可以请学生阅读的内容,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一目的教学。

教材介绍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教材所讲述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是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教材按国际国内两大方面作了介绍。国内形势则从社会各方面和中国共产党内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建议教师在本目学习时,首先增加有关这一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时代背景下,新的理论提出是时代的召唤。随后重点叙述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由于本部分涉及事件较多、又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建议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增加相关内容的资料,以增强学生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感性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江泽民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进行的不懈努力,并完整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为深入认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奠定基础。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一目的教学。

本目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更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在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背景和过程基础上的自然展开,也为掌握下一目内容直接起到铺垫的作用。

课本先以三个段落的文字,较详实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讲解。可以把这三段文字分别分为两部分:总体概括和内容阐述。建议抓住文字提供的有效信息,提出相关设问,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加深对总体概括的科学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借助教材以总体概述和具体分析的相结合的形式,深刻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掌握"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一结论,这是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总体概述,要求我们要把各部分内容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而不可分割开来孤立地看待。在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分析时,应抓住"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关键概念,明确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课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范围、理论基础、解决的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按理论来源、理论价值、重大指导意义三部分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建议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结合突出江泽民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请学生阅读的内容,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内容的总结。也可以引用中共十六大的相关影视资料和十六大以来的建设成就加以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课本以三个段落的文字,较详实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讲解。可以把这三段文字分别分为两部分:总体概括和内容阐述。对总体概括进行分析时,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字表达方面来看,建议教师抓住这么几个有效信息:从开头所共有的"我们党"来看,都是对党的要求;从"要始终"所表达的时态上看,"始终"表明着一个时间序列:从开始到最后。从时态逻辑来看,"三个代表"的时态语句内包含着过去、现在和将来,是在总结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最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主张的社会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土地革命纲领。
理解新三民主义
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②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新三民主义在民族方面增加了明确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在民权方面增加了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在民生方面,增加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等内容。
③新三民主义的意义: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①三民主义的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在三民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新三民主义的作用: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此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
2、毛泽东思想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这一理论形成于井冈山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新民主主义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
A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B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成为这一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A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B影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地位: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邓小平理论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A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
B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C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根据邓小平的意见,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会议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E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个根本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
F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G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A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C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E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F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G在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战略。
H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I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A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邓小平理论着重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C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重难点提示

思考、感悟

重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及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历史意义

难点:通过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分析,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历史命题。

教材阅读、知识提示

课前提示◆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成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毛泽东思想得到新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①背景:A.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处在、的黑暗统治之下,人民在苦难中挣扎。B.无论是改良方法或者革命办法,都没能挽救中国的危亡。C.俄国十月革命的成果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线光明,“”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和追求。②1921年7月,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予以高度关注。③1927年,毛泽东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毛泽东先后撰写了《》、《》等重要文章,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①红军长征后,毛泽东对革命斗争经验进行了总结并进行新的理论研究,先后撰写了《》、《》等著作,对中国革命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②毛泽东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而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第二步是。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民主革命已经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转化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二者性质的根本标志,是。③毛泽东认为,在中国,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为主要形式,这是以领导的、以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前途必然是。④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了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相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⑤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也是的必然。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和。

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提出了的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同时并举的理论和正确处理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的理论等。②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集中地体现在《》、《》、《》等著作中,这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③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和,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资料卡片: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资料卡片: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知识链接:“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P76学习思考: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客观条件是什么?资料卡片:《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资料卡片: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知识链接: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P78知识链接:《论十大关系》的形成P79学习思考:应该如何认识毛泽东个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