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6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
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淀粉在口腔中已经开始被消化。
2.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针对实际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验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收集唾液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

本节探究活动以“分组探究”模式开展,因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关键有三步:一是制备淀粉糊并取定量;二是收集唾液;三是水温调节控制。所以我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每人做一步,这样既可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探究又可节省时间。该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淀粉糊的制备、唾液的收集方法由教师提供并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淀粉糊的浓度不宜太大,以免消化不完全。还应给学生解释不同人的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不等,为确保淀粉消化完全,收集的唾液应尽可能纯一些,这样就要求学生在收集唾液之前要漱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太行山脚下,教学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简陋,但我校为重点中学,教学设施与本县其他学校相比又较为优越,但还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探究需求,只能以小组探究模式展开,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探究的内容也要受到限制,不能一课多探。
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求知欲望强烈,学习态度积极,回答问题踊跃,但学习方法相对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发现问题。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技能,提高了组织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交流协作精神。假设的提出、方案设计和验证假设等是教师引导的结果,也是学生利用科学研究方法主动探究的结果。学生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就能够利用这种方法和已有的知识,主动地探究自然的奥秘,了解生物的习性和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从小就培养适应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得还不够全面,学生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
〖教学点评〗

本节课是一节分小组来完成的探究课。教师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课堂结构。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汇报交流的过程,提高了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相关知识

乳化作用


第五节乳化作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悬浊液的是(),得到乳浊液的是(),得到溶液的是()。(多项选择题)

A.细纱B.汽油C.熟石灰粉D.蔗糖E.酒精F.植物油G食盐

2.将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一定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

C.酒精D.植物油

3.在下列日常生活中常用液体里,属于悬浊液的是(),属于乳浊液的是(),属于溶液的是()。

A.白醋B.牛奶C.豆浆D.啤酒E.纯水

4.小红经常帮妈妈洗碗,如果碗里有油,洗的最干净的方法是()

A.只用冷水洗B.只用热水洗C.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

D.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并用净水漂洗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就形成了溶液

B.溶质不一定都是固体,溶剂也不一定是水

C.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D.均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6.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一组物质是()

A.煤油和水B.碘晶体和酒精

C.面粉和水D.碳酸钙和水

7.油、盐、酱、醋是家庭中常用的调味品,下列调味品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B.食盐

C.酱油D.白醋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一杯糖水中取出一半,则剩余糖水的甜度变小

B.将食用油滴入装有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其中食用油是溶质,水是溶剂

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充分振荡,形成紫红色溶液

D.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9.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牛奶、汽水、石灰浆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江水、乳白鱼肝油、碘酒

D.盐酸、泥浆、“健力宝”饮料

10.下面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二.简答题:

1.小明在做饭时不慎将豆油滴在衣服上,他发现用洗衣粉和汽油都能将其洗去,请问:用两种方法洗去豆油的原理相同吗?为什么?

2.用什么方法洗去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漆?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CBFDEG2.D3.CBAD4.D5.B

6.B7.A8.C9.C10.AB

二.简答题:

1.洗衣粉是一种乳化剂,用洗衣粉洗油污时,分子的亲油端溶入油污中,另一亲水端仍留在水里,因而在油和水的界面上,整整齐齐的排成一圈单分子层,把油污团团围住。经过搓洗、振荡、翻滚等洗涤操作,使衣物干净。用汽油洗油污时,是将豆油溶于汽油中,形成豆油的汽油溶液,所以使衣物干净。

2.可以加入适量的汽油,然后用水冲洗。汽油对油漆起乳化作用,因为油漆不溶于水但溶于汽油,所以能够洗去。

蒸腾作用(附教学反思)


蒸腾作用(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蒸腾作用的概念;
(3)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4)说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能力:
(1)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运用观察和分析能力;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植物蒸腾失水的观察实验,以及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探究实验等,形成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2)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材内容分析〗
1.知识结构
2.教学重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3.教学难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
4.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1)水分蒸腾促进植物吸收水分和水分与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与“吸收作用”一节的知识相联系;
(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自然界水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这部分知识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一章知识相联系;
(3)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中,气孔的知识和叶的结构知识相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位于贵阳市区内,是贵阳市课改实验样本校之一,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优良,教学设备比较齐全。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对生物知识普遍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
〖课时分配〗

本节内容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先演示植物的蒸腾现象,进而指出植物主要通过气孔蒸腾散失水分,接着通过“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探究实验,揭示植物与蒸腾作用相适应的某些形态结构特点,最后阐述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五、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学生探究为主,老师以一连串的问题引路,学生动脑思考、讨论、解答问题、自主总结,同时辅以教师的演示、讲授和点评,师生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此部分的学习。
2.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按两条思路展开,一是通过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现象”,引导学生探讨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以及蒸腾作用的意义;二是通过对“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探究,引导学生探讨与植物蒸腾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3.问题思路
上课一开始,联系前面学习吸收作用的知识,指出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绝大部分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呢?给学生一个悬念,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而自然地引入蒸腾作用的主题。
在演示“植物的蒸腾现象”之前,让学生有目的地边仔细观察演示实验,边思考:
①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②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③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植物油?
④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和思考,解开了导入时向他们提出的悬念,即植物吸收的水绝大多数散失到空中去了,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学生从心理上愿意与老师一起继续往下探索。
在学习蒸腾作用的意义时,紧紧围绕下列问题依次展开:
①炎热的夏天,一只手是干燥的,另一只手沾满了水,哪一只手感到凉爽?为什么?(实际上是蒸发)
②由于地心的引力,水总是往低处流,为什么在大树的身体里,水却能往高处流?是什么原因使它克服了地心的引力?
③植物是怎样源源不断地获取无机盐的?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在解答了以上问题后,要求他们自己总结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再次获得成就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其中作为植物组成成分的水为1.827千克,维持植物生理过程的水为0.25千克,两者用水量加起来约为2.077千克,仅占植物吸入体内水分总量的1%,那其余的99%的水分“跑”到哪里去了呢?
要弄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得从植物的蒸腾作用说起,那么,什么叫做蒸腾作用呢?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些问题。
师生共同学习探究新课。
(一)植物的蒸腾现象
请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在观察时,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分组讨论:
①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②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③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④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实验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观察到植物的蒸腾现象,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生理现象,使他们认识到:植物体内水分能够以水蒸气形式散失(水珠的发生),从而解答了导入时提出的玉米一生所吸收总水量的99%的水“跑”哪去了的问题。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追问,植物体为什么要大量地散失水分?它们是怎样散失水分的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从而引导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蒸腾作用。
(二)蒸腾作用
教师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
①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温度、阳光。
②蒸腾作用的主要结构基础――气孔。
③什么是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形式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三)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1.在确定了水分是从叶片的气孔蒸发出去的这一事实后,教师启发学生:阳地植物与阴地植物的生活环境不同,有些植物可以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同一株植物的上部叶子和下部叶子,以及同一片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接受光照的强弱也是不同的,那它们的叶子上的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会不会一样呢?
通过质疑,使学生产生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兴趣,把全部学生分成八组,用大约20分钟的时间,让各组学生去探究。在各组开展探究活动前,将《活动评价表》发给学生。
2.教师建议方案(对开展探究活动有困难的小组提供)。
方案一:
①问题: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②假设:a.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或少。
b.同一植株在阳地生活的植株比阴地生活的植株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c.同一植株,上部叶子比下部叶子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d.同一片叶子,上表皮比下表皮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③制定和实验计划
a.材料器具:烧杯、镊子、70℃以上的热水、蚕豆叶、玉簪叶、枸树叶。
b.方法步骤
将对比叶子分别浸在盛有70℃以上的热水的烧杯中,看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统计气泡的数目,根据不同假设,记录在下面的表(一)至(四)格中。

④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方案二:
①问题: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②假设:
a.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或少。
b.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数目多或少。
③材料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剪刀、镊子、解剖针、蚕豆叶、玉簪叶。
④方法步骤:
a.分别取蚕豆叶和玉簪叶的上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b.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在相同放大倍数下,统计视野内气孔数目,记录在表(五)中:
c.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3.注意问题
①本活动为学生活动,要给学生提供充足时间,保证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
②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假设,并针对本组的假设设计实验计划,设计实验计划时要有定量研究的意识,能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
③教师特别注意不要包办代替,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即使实验失败也是一种结果。活动的目的不是以实验结果为唯一目的,关键是实施实验的过程和对实验的正确分析。
④对独立探究有困难的组,教师可适当地给出一些建议方案和指导。
⑤鼓励学生上讲台交流本组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让其余组的同学大胆质疑和点评。
⑥教师应注重通过评价肯定和激励学生。本活动的评价应注重小组的合作性;如何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是否在实验中善于发现新问题,在小组交流时是否能提出新问题;对评价结果不满意的小组,可鼓励他们课下重新完成实验,然后再修改评价。
4.引导全体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通过探究得知,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多;不同环境中的同一植物,叶气孔的数目不同,阳光充足处较多,阴湿处较少;植物上部叶的气孔较下部的多,有许多植物叶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下表皮一般较多。总之,植物叶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四)蒸腾作用的意义
一开始上课我们就提到,一株玉米一生中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这不是在做无用功吗?其实不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意义可大了。
1.降低植物体叶片的温度
问:炎热的夏天,一只手是干燥的,另一只手沾满了水,哪一只手感到凉爽,为什么?
答:沾满了水的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水分蒸发会带走手上的热量。
由此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致于在炎热的夏天受到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热量的缘故。
2.促进根吸收水分
问:由于地心的引力,水总是往低处流,为什么在大树的身体里,水却能往高处流?是什么原因使它克服了地心对水的引力?
由此问题,让学生总结出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是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来源。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子里,这也就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促进无机盐的运输
问:无机盐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
学生通过复习已学过的这个问题,总结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无机盐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而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新知识的灵活运用:
1.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常被剪去了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2.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教材P95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重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个装置的重量变化,实验结果用下面曲线表示:
①曲线Ⅰ代表哪两组装置的重量变化,说明理由。
②曲线Ⅱ和曲线Ⅲ分别代表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③比较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对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相对数量作出推断。
④假如将装置A放在暗室中,对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影响?
3.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4.森林附近地区往往降雨较多,这是什么原因?
〖教学反思〗

“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这一探究实验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分组独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出实验结果,经过本书前面的几个探究实验,学生已有一定的能力,熟悉探究实验的各个环节。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教师不做任何铺垫和包办,明确即使失败也是一种结果,活动的目的不是以实验结果为唯一目的,关键是实验的过程和对实验结果的正确分析。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学生在活动中以积极主动的身份出现,使得他们敢于大胆去提问、去假设、去想、去做、去创新,表现出了对未知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探索精神。
对于学习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将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适当地给出一些建议方案和指导,使他们与集体同步。
活动评价是本次探究活动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进行活动之前知道评价的标准会使他们学习目的更明确,心理准备更充分。在活动前,给学生发一张探究活动评价表,使他们了解评价要求,评价要求包括小组的合作性、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是否在实验中善于发现新问题,交流时的表达能力,对其他小组陈述的大胆质疑等等。
对于活动中出现结果与课本内容不符的情况,教师指导学生科学地对待实验结果,要脱离课本的束缚,尊重事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从中找出实践与理论出现差距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本次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课堂气氛活跃,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顺畅,主导与主体作用体现充分,探究效果良好。
〖教学点评〗

“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实验活动,是较为难做的,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是较为困难的,这篇教案提供的教学设计中,除了让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外,教师还提供了两个建议方案,起到了示范、指导的作用。教学中,实验方案的设计,注重了定量实验的设计和对学生活动的积极评价,促进了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附教学反思)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附教学反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明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2)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新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叶绿素形成是否需要光,红光、黄光、绿光和蓝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温度对叶绿素形成是否有影响,及音乐对叶绿素形成是否有影响这四个子课题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实验中,学生能够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启发学生把获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红光用于塑料大棚,蓝光用于生产韭黄的暗室,使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设计思路〗
 
从生活入手(彩虹、枫叶)创设问题的情境,注重同学们的体验过程。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在讨论中作出假设,在思维碰撞中制定计划,在辛勤实践中实施计划,在社会调查中学会人际交往,科学地分析判断获得的各种数据,由独立走向合作,为汇报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在探究不同色光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实验中,需要同学们进行实验―讨论―再实验的过程,因而培养了同学们勇于进取、无私奉献、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使他们的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得到提高。引导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去,体现自身价值。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位于市边缘,学校设施齐全有利于学生探究实验活动。学生们来自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有的家里微机已经联网,能为探究过程收集音乐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相关资料及秋季香山美丽枫叶的图片。初一的学生好问、好学、好动,富于想象,富有乡情,需要正确引导。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形成弱势群体,在探究过程中要关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自己的实验课题,发挥他们的特长,体现自身价值。
〖教学设计〗

课前,大屏幕播放同学们探究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录像,把同学们又带回到探究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同学们感到无比的愉快和自豪。望着63双欣喜兴奋的眼睛,我说道:“将近一个月的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课题就要结束了,请同学们把探究过程向大家汇报一下。”(大屏幕播放同学们提出问题、阅读材料、讨论的活跃场面,最后把“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总课题分成四个子课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动组成了四个小组。)
第一组的同学靓丽登场。组长宣布他们研究的课题: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叶绿素形成是否需要光。大屏幕展示同学们合作探究的过程。作出假设:植物叶绿素的形成必须在光下。设计实验步骤:(1)在十二个洁净的培养皿中放上二层纱布。(2)以四个培养皿为一组,分别摆放萝卜种子、玉米种子、白菜种子。(3)各培养皿分别加以适量的水。(4)每组的四个培养皿中各取二个培养皿分别放在光下与不透光的纸盒内。(5)观察记录。萝卜种子萌发情况记录如下:
结论:白菜种子、萝卜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后,无论对子叶还是叶片,叶绿素形成需要光。小组汇报过程中,其他小组提出质疑:“光对叶绿素形成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本组回答:“重要作用,没有光叶绿素就不能形成。”“我反对,这位同学回答得不够严密。”同学们循声望去――第二小组的一位同学边说边走上讲台。
第二小组组长自信地说:“我们对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做了进一步探究,发现蓝光不能使叶绿素形成,这是通过实验证明了的。我们研究的课题是红光、黄光、绿光、蓝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屏幕出现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光源照射红、黄、绿、蓝四种塑料袋,对比寻求形成色光所需要的厚度;安装电路――创设影响植物叶绿素形成的光源,用天竺葵、龙爪菊、玉米种子、白菜种子和萝卜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同学们分工:合作,按着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操作、观察记录、讨论评价一一展示。)在红灯下叶片的绿色与日光下一样深;在黄光下,叶片的绿色浅一些;在绿光下,叶片浅绿色;在蓝光下,叶片是黄色。组间质疑:“为什么不同的光使叶绿素形成的多少不同?”“叶绿素形成与光的波长有关。”“什么叫波长?”第二小组同学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我回答道:“光的传播就像把石子扔进水中,泛起的波纹向远处传播一样,两个相邻波纹之间的距离叫波长。道理很深,在这里只作一浅显的解释。第二小组的研究成果,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吗?”大家议论纷纷,观点一:在塑料大棚里安装红灯有利于叶绿素形成。观点二:在生产韭黄的暗室里需要安装蓝灯。
第三小组同学讲述他们研究的课题是温度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把同学们带入了秋季的香山,望见了美丽的枫叶,真正体会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画外音:在光照相同的情况下,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
第四小组同学踩着音乐的节拍,欢快地跑上讲台,他们双手托着绿色不同的白菜幼苗,说道:“我们组研究的课题是音乐对叶绿素形成是否有影响。我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了解到白菜喜欢听莫扎特的音乐,因此我们给一组萌发的白菜种子听音乐,而另一组不听音乐。结果大家看到了吧?我们手中深绿色的白菜幼苗是听音乐的,浅绿色的是不听音乐的。”同学们把资料展示给大家:植物对不同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就会增多。白菜、豌豆和和生菜喜欢莫扎特的音乐,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快,叶绿素形成多,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迪、瓦格纳的音乐。但有些植物宁可不听音乐,也不喜欢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为“刚烈”,听到摇滚乐的4个星期后,叶片枯黄完全死亡。
教师被学生的激情所感动,也融入了其中:“通过同学们的合作与探究分析得出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有光、温度和音乐,但主要是光。同学们探究科学的潜能是无法估量的,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团结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我们的科技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学反思〗

在探究红光、黄光、绿光和蓝光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实验中,同学们发现虽然蓝光不使叶绿素形成,但有使植物向蓝光生长的特性,因而提出植物向光生长是向与叶绿素形成无关的色光生长吗?红光使植物叶绿素形成,在只有红光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给予很高的评价,鼓励他们继续探索下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主动获取新知识,例如有几棵萝卜幼苗的子叶既不是黄色也不是绿色而是白色,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只是提供给他们相关的资料,他们通过自学、讨论终于懂得其原因。在学生的问题中,新的课程资源又不断产生。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教师的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必须提高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教学点评〗

吕建茹老师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一课教学设计中,从《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要求出发,将课程理念渗透于教学策略中,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一、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的这一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吕老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拓展了课程资源。如教师用三棱镜折出七彩光,播放雨后彩虹美丽的画面,使学生知道光是七种色光混合而成,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单色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欲望;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获悉音乐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影响并产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的设计,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
二、注重体验探究过程,培养科学素养
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体现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有创新性的问题和设计方案,从而使发散思维、跳跃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得以训练。在实施方案中,小组同学认真做记录,如1组同学详细记录了1~5天种子萌发的情况、子叶颜色变化等。2组的同学一次次选材(塑料袋、灯泡)、实验,在体验中习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分析叶绿素形成的色差,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灵去感悟。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之后,通过汇报交流、组间质疑,共享了研究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了科学的基本过程,了解了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同时,让学生真正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构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体系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这方面有重大的突破,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上。大部分时间、空间给了学生,使他们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看到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师生沉浸在无穷的快乐之中。本节课的设计是开放、活跃的,体现在内容角度上是把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源泉。另一方面从教学设计角度看,本节课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感受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