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6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附教学反思)。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附教学反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JAb88.CoM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明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2)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新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叶绿素形成是否需要光,红光、黄光、绿光和蓝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温度对叶绿素形成是否有影响,及音乐对叶绿素形成是否有影响这四个子课题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实验中,学生能够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启发学生把获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红光用于塑料大棚,蓝光用于生产韭黄的暗室,使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设计思路〗
 
从生活入手(彩虹、枫叶)创设问题的情境,注重同学们的体验过程。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在讨论中作出假设,在思维碰撞中制定计划,在辛勤实践中实施计划,在社会调查中学会人际交往,科学地分析判断获得的各种数据,由独立走向合作,为汇报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在探究不同色光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实验中,需要同学们进行实验―讨论―再实验的过程,因而培养了同学们勇于进取、无私奉献、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使他们的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得到提高。引导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去,体现自身价值。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位于市边缘,学校设施齐全有利于学生探究实验活动。学生们来自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有的家里微机已经联网,能为探究过程收集音乐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相关资料及秋季香山美丽枫叶的图片。初一的学生好问、好学、好动,富于想象,富有乡情,需要正确引导。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形成弱势群体,在探究过程中要关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自己的实验课题,发挥他们的特长,体现自身价值。
〖教学设计〗

课前,大屏幕播放同学们探究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录像,把同学们又带回到探究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同学们感到无比的愉快和自豪。望着63双欣喜兴奋的眼睛,我说道:“将近一个月的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课题就要结束了,请同学们把探究过程向大家汇报一下。”(大屏幕播放同学们提出问题、阅读材料、讨论的活跃场面,最后把“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总课题分成四个子课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动组成了四个小组。)
第一组的同学靓丽登场。组长宣布他们研究的课题: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叶绿素形成是否需要光。大屏幕展示同学们合作探究的过程。作出假设:植物叶绿素的形成必须在光下。设计实验步骤:(1)在十二个洁净的培养皿中放上二层纱布。(2)以四个培养皿为一组,分别摆放萝卜种子、玉米种子、白菜种子。(3)各培养皿分别加以适量的水。(4)每组的四个培养皿中各取二个培养皿分别放在光下与不透光的纸盒内。(5)观察记录。萝卜种子萌发情况记录如下:
结论:白菜种子、萝卜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后,无论对子叶还是叶片,叶绿素形成需要光。小组汇报过程中,其他小组提出质疑:“光对叶绿素形成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本组回答:“重要作用,没有光叶绿素就不能形成。”“我反对,这位同学回答得不够严密。”同学们循声望去――第二小组的一位同学边说边走上讲台。
第二小组组长自信地说:“我们对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做了进一步探究,发现蓝光不能使叶绿素形成,这是通过实验证明了的。我们研究的课题是红光、黄光、绿光、蓝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屏幕出现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光源照射红、黄、绿、蓝四种塑料袋,对比寻求形成色光所需要的厚度;安装电路――创设影响植物叶绿素形成的光源,用天竺葵、龙爪菊、玉米种子、白菜种子和萝卜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同学们分工:合作,按着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操作、观察记录、讨论评价一一展示。)在红灯下叶片的绿色与日光下一样深;在黄光下,叶片的绿色浅一些;在绿光下,叶片浅绿色;在蓝光下,叶片是黄色。组间质疑:“为什么不同的光使叶绿素形成的多少不同?”“叶绿素形成与光的波长有关。”“什么叫波长?”第二小组同学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我回答道:“光的传播就像把石子扔进水中,泛起的波纹向远处传播一样,两个相邻波纹之间的距离叫波长。道理很深,在这里只作一浅显的解释。第二小组的研究成果,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吗?”大家议论纷纷,观点一:在塑料大棚里安装红灯有利于叶绿素形成。观点二:在生产韭黄的暗室里需要安装蓝灯。
第三小组同学讲述他们研究的课题是温度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把同学们带入了秋季的香山,望见了美丽的枫叶,真正体会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画外音:在光照相同的情况下,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
第四小组同学踩着音乐的节拍,欢快地跑上讲台,他们双手托着绿色不同的白菜幼苗,说道:“我们组研究的课题是音乐对叶绿素形成是否有影响。我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了解到白菜喜欢听莫扎特的音乐,因此我们给一组萌发的白菜种子听音乐,而另一组不听音乐。结果大家看到了吧?我们手中深绿色的白菜幼苗是听音乐的,浅绿色的是不听音乐的。”同学们把资料展示给大家:植物对不同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就会增多。白菜、豌豆和和生菜喜欢莫扎特的音乐,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快,叶绿素形成多,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迪、瓦格纳的音乐。但有些植物宁可不听音乐,也不喜欢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为“刚烈”,听到摇滚乐的4个星期后,叶片枯黄完全死亡。
教师被学生的激情所感动,也融入了其中:“通过同学们的合作与探究分析得出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有光、温度和音乐,但主要是光。同学们探究科学的潜能是无法估量的,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团结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我们的科技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学反思〗

在探究红光、黄光、绿光和蓝光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实验中,同学们发现虽然蓝光不使叶绿素形成,但有使植物向蓝光生长的特性,因而提出植物向光生长是向与叶绿素形成无关的色光生长吗?红光使植物叶绿素形成,在只有红光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给予很高的评价,鼓励他们继续探索下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主动获取新知识,例如有几棵萝卜幼苗的子叶既不是黄色也不是绿色而是白色,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只是提供给他们相关的资料,他们通过自学、讨论终于懂得其原因。在学生的问题中,新的课程资源又不断产生。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教师的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必须提高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教学点评〗

吕建茹老师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一课教学设计中,从《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要求出发,将课程理念渗透于教学策略中,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一、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的这一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吕老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拓展了课程资源。如教师用三棱镜折出七彩光,播放雨后彩虹美丽的画面,使学生知道光是七种色光混合而成,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单色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欲望;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获悉音乐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影响并产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的设计,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
二、注重体验探究过程,培养科学素养
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体现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有创新性的问题和设计方案,从而使发散思维、跳跃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得以训练。在实施方案中,小组同学认真做记录,如1组同学详细记录了1~5天种子萌发的情况、子叶颜色变化等。2组的同学一次次选材(塑料袋、灯泡)、实验,在体验中习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分析叶绿素形成的色差,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灵去感悟。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之后,通过汇报交流、组间质疑,共享了研究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了科学的基本过程,了解了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同时,让学生真正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构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体系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这方面有重大的突破,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上。大部分时间、空间给了学生,使他们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看到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师生沉浸在无穷的快乐之中。本节课的设计是开放、活跃的,体现在内容角度上是把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源泉。另一方面从教学设计角度看,本节课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感受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延伸阅读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例1小明学习了浮力知识后,想用以下器材对浮力的有关问题进行探究。请你根据所给器材,帮助小明提出一个与浮力知识相关的物理问题,并按下表要求作答。器材:自制测力计一个、小石块一个、装有足量水的塑料桶一个、细线若干。
示例:物体在水中是否受浮力?(此例不可重复列举)
探究的物理问题
实验的主要步骤
实验结论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根据题给器材,小明可探究的物理问题还有很多,如:(1)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与它所处的深度有关;(2)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与它排开水的体积有关;……。由于探究的物理问题不同,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和所测物理量也不尽相同。下面以第一个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探究的
物理问题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与它所处的深度有关。
实验的
主要步骤(1)用线绑着小石块挂在测力计上,让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1;
(2)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当石块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
(3)比较F1和F2大小,发现F1=F2。
实验结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所处的深度无关。
(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二个问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
例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探究的因素:。
选用的图是:。(填图中的序号)
探究的结果是:。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实验所用的液体有水和盐水;物体A在水中有部分浸入和全部浸没两种情况,在盐水中全部浸没;物体A部分浸入水中和全部浸没水中,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物体A浸没水中的深度不同时,测力计的示数相同;物体A全部浸没水中和全部浸没在盐水中,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全部浸没在盐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小。因此,本题可供选择的答案有:
(1)探究的因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选用的图是:○1○2○3或○1○2○4
探究的结果是: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探究的因素: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选用的图是:○1○3○5或○1○4○5
探究的结果是: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探究的因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
选用的图是:○1○3○4
探究的结果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无关。
例3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它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没的深度有没有关系?用什么样的实验可以检验你的答案?
解析:看过此题,很多同学立刻想到了“弹簧秤”法(方法略)。如果能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地去思考,还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容量法:用细线拴一石块沉没于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待溢水嘴停止溢水后,慢慢地上下升降石块(石块始终浸没于水中),观察溢水嘴是否有水溢出。
(2)天平法:将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用砝码调平。将石块悬着浸没在烧杯中,这时天平左盘由于被浸石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相当于向左盘增加了与石块所受浮力相等的重力,因此,再增加右盘砝码来调平天平,当缓慢上下移动石块(石块不接触杯底,也不露出液面)时,观察天平能否仍平衡。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三大段一中心五环节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名:
课题11-6、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习

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了解导体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超导的一些特点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一步体会研究多个因素问题的方法。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了解物理学知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
重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
难点确认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
学法
指导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一)、知识回顾:1、电流表的电路符号。连接方法。
2、电阻是的物理量,电阻的符号,
单位,单位的符号。辅助单位及单位换算。
3、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二)、新课探究:
1、、实验器材:二节干电池开关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不同规格和材料的电阻丝若干
2、参阅教材和联系实际(1)提出问题:电阻是导体的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2)猜想:。
3、实验方法:,如何判断电阻大小。
4、设计实验电路图:
5、实验步骤:

6、实验表格:

二、合作探究:
1、评估实验设计且进行实验:
2、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它的、、和有关。导体的电阻还与导体的有关。
①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不同,导体的电阻一般不同;
②当导体的和一定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③当导体的和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越小电阻越;
④对于大多数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
三、课堂训练:
1、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关于两根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导线和铝导线的电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导线的电阻大B.铝导线的电阻大
C.两种导线的电阻一样大D.无法确定
2、一根铜丝,对折起来使用,电阻变成原来的,这是因为变短,而变大的缘故;若拉长成原来的2倍,电阻变成原来的,这是因为变长,
而变小的原因。
3、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B.通过导体的电流
C.导体的电功率D.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4、.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铜质导线的电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导线的电阻一定大B.细导线的电阻一定大
C.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一定大D.粗细相同,短导线的电阻一定大

5、在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实验器材除金属丝、干电池、开关、导线外,还必须选用的器材有。

(a)要想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两根导体;
(b)要想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两根导体;
(c)要想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两根导体。
四、拓展训练:
1.50mA=________A;3.8V=________mV;1MΩ=_________Ω.
2.有一段导线电阻为R,当把它均匀拉长到原来的两倍时,导线的电阻是原来这段导线电阻的________倍.
3.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线,其电阻值为8Ω,如将其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电阻R________8Ω;如果再把剩余部分的电阻线拉伸到原来的长度,则拉伸后的电阻值R________8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甲、乙两条镍铬合金线,已知它们的电阻有R甲>R乙,它们的长度是L甲=L乙,则它们的横截面积有S甲_________S2.把它们串联后接在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有I甲__________I乙.(选填“<”、“=”、“>”)
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长度越短,电阻越小
B.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C.一根导线拉长,它的电阻一定变大
D.不同材料制成的导线,电阻一定不相等
6.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其电阻越小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C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D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7.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一截,若搭上后仍能使用,则灯丝的电阻将()
A.变大了B.变小了C.和原来一样大D.变大、变小都有可能
8.有A、B、C、D四根导线,其中A、B、C三根是铜导钱,D是镍铬合金线.A、B两导线粗细相同,A比B短,B、C两导线长短一样,B比C粗,C、D的长短、粗细都相同.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大小的排列是()
A.RA>RB>RC>RDB.RD>RC>RB>RA
C.RD>RA>RB>RCD.RC>RB>RA>RD

9.在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换用不同导体做实验,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得出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流/A
1镍铬合金LS0.8
2锰铜合金LS2.4
3镍铬合金L2S1.6
4镍铬合金L/2S1.6
(1)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图1是我们研究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在缓慢给线圈加热时和停止加热后,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该线圈的电阻________.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导学案


8.5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3、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
重点:浮力的由来实验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预习案
【预习导学】
【知识准备】1、请试着描述一下什么是浮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自测】
1、浮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向_______的压力为F上,下表面受到水对它的向________的压力为F下,浮力的实质就是水对物体上下表面压力的_____,用一个式子表示即
F浮=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
【合作探究】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死海中被投进去的奴隶为什么不会沉下去而被淹死?
2、为什么鸡蛋在水中会下沉,而在浓盐水中会上浮?
【质疑探究】
探究点一:称重法测浮力(实验如课本图8-28所示)
1、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一个石块,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弹簧秤对石块向上的拉力)即此石块所受的___________,把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将会__________,这是因为石块受到了水对它向________的____________力。若在空气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1,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
一物体挂在弹簧秤下,读数是5N,将它全部浸没在酒精中时,读数是1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N
探究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参照课本进行实验,(对照教材P52图8-30做一说明):
阿基米德原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_______________.
阿基米德原理给出了计算浮力的另外一种方法F浮=G排=_______________
由此式看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形状、质量、密度等因素__________,而只与
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和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针对练习——
量筒内盛有50CM3的水,投入小石子后水面刻度达到65CM3,求小石子排开水的质量和它所受的浮力?

【导学测评】
1、甲、乙二物体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关于它们所受浮力大小的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比乙物体重,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如果甲物体的密度比乙物体大,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如果甲物体的体积比乙物体小,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D.如果甲物体空心,乙物体实心,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2、一潜水艇从大海某一深度潜行到内陆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水艇在大海里受到的浮力较大
B.潜水艇在大海里受到的浮力较小
C.潜水艇在大海里和内陆河里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一物体挂在测力计下,读数是9N,将它全部浸没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是5N,则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N;如果将物体的一半浸没在酒精中,此时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N.
4、挂在测力计下面的金属块重50N,当它浸没在水中时,下表面所受的压力是15N,上表面所受的压力是5N,则金属块受的浮力是______N,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
5、体积为15CM3的木块,投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当木块飘浮时,有9ML水流出,则木块所受的浮力为多大?它的重力为多大?

【拓展提升】
6、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5∶3,密度之比是10∶3,若将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A.5∶3B.10∶3C.2∶1D.1∶2
北京申办奥运期间发行了一种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1g,把它放入一个盛满水的量筒中,测得溢出的水重1.8×10-2N。求这块纪念币所受的浮力?这块纪念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求它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