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三章)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6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三章)。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三章)》,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三章)

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1、(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亲代噬菌体
寄主细胞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2P标记DNA
有32P标记DNA
DNA 有32P标记
DNA分子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35S标记蛋白质
无35S标记蛋白质
外壳蛋白无35S标记
2、(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理解)
菌落
菌体
毒性
S型细菌
表面光滑
有荚膜

R型细菌
表面粗糙
无荚膜

过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结果分析:①→④过程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

⑤过程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有毒的S菌的遗传物质指导无毒的R菌转化成S菌。
并且DNA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
3、(了解)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结论:
RNA是它的遗传物质。
注: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4、(了解)核酸的分子组成(见必修1第一章)
5、(理解)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
7.DNA双螺旋结构
(1)提出者:沃森和克里克
(2)★特点:
⑴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⑵DNA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
⑶DNA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
6、(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A=TC=G(2)(A+C)/(T+G)=1或A+G/T+C=1
(3)如果(A1+C1)/(T1+G1)=b那么(A2+C2)/(T2+G2)=1/b
(4)(A+T)/(C+G)=(A1+T1)/(C1+G1)=(A2+T2)/(C2+G2)=a
7、(理解)"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模型设计过程和讨论
8、(理解)DNA复制的概念
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9、(理解)DNA复制的过程、特点、意义
(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4)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5)复制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②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ATP④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6)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
(7)复制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10、(了解)DNA的功能
传递遗传信息,表达遗传信息
11、(理解)DNA与RNA的异同
 
DNA
RNA
结构
通常是双螺旋结构,极少数病毒是单链结构
通常是单链结构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G、C、T
A、G、C、U
产生途径
DNA复制、逆转录
转录、RNA复制
存在部位
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极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
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功能
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①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板
②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
③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2.RNA的类型:⑴信使RNA(mRNA)⑵转运RNA(tRNA)⑶核糖体RNA(rRNA)
12、(理解)转录的概念和过程
⑴转录的概念⑵转录的过程:
⑶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⑷转录的模板: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⑸转录的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⑹转录的产物 一条单链的mRNA
⑺转录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A-U、T-A、G-C)
13、(理解)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⑴定义:⑵翻译的场所:细胞质⑶翻译的模板:mRNA
⑷翻译的原料:20种氨基酸⑸翻译的产物:多肽链(蛋白质)⑹翻译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A-U、G-C)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场所
产物
条件
模板
原料

能量
DNA复制
主要在细胞核
DNA
DNA的两条链
脱氧核苷酸
需要不同的酶
需要
转录
主要在细胞核
mRNA
DNA的一条链
核糖核苷酸
翻译
细胞质
多肽(蛋白质)
mRNA
氨基酸
14、(理解)遗传密码
遗传信息
密码子
反密码子
概念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
tRNA中与mRNA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
作用
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
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
种类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64种:密码子
61种:能翻译出氨基酸
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翻译氨基酸
61种或tRNA也为61种
联系
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
②mRNA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
③密码子与相应反密码子的序列互补配对
15、(理解)中心法则
16、(理解)基因的概念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对大多数生物是DNA中的一段,少数生物是RNA的一段
DNA分子中有足够多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组成DNA分子的碱基虽然只有4种,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如有n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n种
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精选阅读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二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二”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二

16、(理解)"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17、(理解)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概念
需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厌氧呼吸的概念:在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18、(理解)需氧呼吸反应式、过程(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场所)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
需氧呼吸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6H12O62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6CO2+20[H]+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19、(理解)厌氧呼吸反应式、过程
反应式:C6H12O6→C2H5OH(酒精)+CO2+能量、
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过程:第一阶段: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基质中)
第二阶段:2丙酮酸→2酒精+2CO2+能量(细胞质)或2丙酮酸→2乳酸+能量(细胞质基质)
20、(理解)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
呼吸作用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1、(了解)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同化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其中自养型分光能自养--绿色植物,化能自养:硝化细菌;其余的生物一般是异养型(如:动物,营腐生、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数细菌);异化类型包括厌氧型和需氧型,其中寄生虫、乳酸菌是厌氧型;其余的生物一般是厌氧型(多数动物和人等)。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
2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产物
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生物种类:绿色植物、藻类、光合细菌(蓝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CO2、H2O
O2、C6H12O6、H2O
产物
H2O、C6H12O6、O2
CO2、H2O
能量转换
贮藏能量
释放能量
发生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细胞溶胶
发生条件
光照、酶
光下、暗处、酶
23、(了解)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图
24、(理解)光反应的过程和光系统的作用
25、(理解)碳反应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
(1)场所:类囊体膜上
(2)光系统:在类囊体膜中,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包括: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
碳反应阶段
(1)场所:叶绿体基质
(2)过程:
(3)条件:多种酶
(4)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CO2+RuBP(C5)→2三碳分子(C3)

C5再生:三碳糖----------------------------→C5
(5)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26、(理解)"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叶绿体中的色素
提取色素原理: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SiO2→使研磨更充分CaCO3→保护色素
分离色素--纸层析法
原理: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1)制备滤纸条(2)画滤液细线★要求:细、直、齐重复2-3次
(3)分离色素★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27、(应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矿质元素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当低温时暗反应中C6H12O6的产量会减少,主要由于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能提高暗反应中C6H12O6的产量,主要由于提高了暗反应中酶的活性。在光合作用中:a、由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H]、ATP数量减少,此时C3还原过程减弱,而CO2仍在短时间内被一定程度的固定,因而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6H12O6的合成率也降低。b、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因而产生的C3数量减少,C5的消耗量降低,而细胞的C3仍被还原,同时再生,因而此时,C3含量降低,C5含量上升。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1、(了解)细胞周期
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2、(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各时期分裂图
3、(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4、(理解)"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5、(理解)"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见课本)6、(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特点: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细胞分化的实例: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骨髓造血;皮肤再生等都包涵着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细胞又逐渐向不同个方向变化
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7、(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减小,导致在有机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8、(理解)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
(1)内因:人体细胞内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外因:①物理致癌因子;②化学致癌因子;③病毒致癌因子。
恶性肿瘤的防治:远离致癌因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9、(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3)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4)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5)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10、(理解)干细胞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干细胞是一类可以分化成为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受精卵是全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专能干细胞。
干细胞的一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就是干细胞经过一次分裂所产生的两个细胞中,一个仍然是干细胞,另一个经过多次分裂后,变成许多各式各样的细胞。
应用--治疗许多疾病
11、(了解)细胞衰老的特征
12、(了解)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3、(了解)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
必修2遗传和进化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1、(理解)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试验材料的原因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理解)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概念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3、(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①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3∶1(性状分离)
②解释: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DD∶Dd∶dd=1∶2∶1,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
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证实F1是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
注意:杂交和自交可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测交可以验证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4、(理解)杂交试验中的常用术语和符号
符号
 P
 F1
 F2
×

 ♂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5、(理解)遗传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准确的含义: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
6、(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7、(理解)测交的概念、测交试验和测交的意义
就是让杂种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
8、(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9、(理解)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的概念和实例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如果一对呈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两者相互作用而出现了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状,即杂合子(Aa)的表型较纯合子(AA)轻,例如红花基因和白花基因的杂合体的花是粉红色,这是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各自具有自己的表现效应)。
共显性遗传:在杂合体中,一对等位基因的作用都得以表现的现象。例如马的毛色:枣红马和白马的后代毛色既有枣红色的毛也有白色的毛,这是共显性的现象;ABO血型也是。
10、(应用)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Dd×dd1Dd: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或DD×Dd或DD×dd
11、(理解)"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见课本)
12、(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黄圆×绿皱P:YYRR×yyrr
↓↓
F1:黄圆F1:YyRr
↓自交↓自交
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F2:Y--R--yyR--Y--rryyrr
9:3:3:19:3:3:1
在F2代中:
 4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绿皱3/16
9种基因型: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4种×1/16
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4种×2/16
双杂合子YyRr共1种×4/16
13、(理解)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14、(理解)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F1(YyRr)×隐性(yyrr)→(1YR、1Yr、1yR、1yr)×yr →F2:1YyRr:1Yyrr:1yyRr:1yyrr。
15、(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6、(应用)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一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一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1、(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主要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2、(理解)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含量
3、(了解)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生理功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4、(理解)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
无机盐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
无机盐的作用
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b、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血钙含量低会抽搐。
c、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5、(理解)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
a、糖类是细胞里的主要的能源物质
 b、糖类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c、种类:(分类依据:能否水解和水解后产生的单糖数)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元(动物)
d、能源物质系列: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脂肪;动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淀粉;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P~P~P);生物体内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e、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元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类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6、(了解)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分类: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②类脂:其中磷脂最重要: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7、(理解)蛋白质的功能
(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小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8、(理解)氨基酸的结构和种类、氨基酸形成多肽既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单位:氨基酸约20种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点:R基不同)
氨基酸结构通式:H
|
 R-C-COOH
|
NH2
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H-CO-
有关计算:脱水的个数=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脱水缩合(核糖体)空间结构(内质网)
9、(理解)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
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构成蛋白质多肽链数目、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10、(了解)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由C、H、O、N、P5种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脱氧核苷酸(4种)构成RNA的核苷酸:核糖核苷酸(4种)
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种类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存在场所
脱氧核糖核酸
DNA
脱氧核苷酸(由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核糖核酸
RNA
核糖核苷酸(由碱基、磷酸和核糖组成)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11、(理解)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本尼迪特试剂
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砖红色
(2)油脂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豆浆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B液:0.01g/m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
颜色变化:变蓝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1、(了解)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内容要点: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细胞必定是由别的活细胞产生的。
意义: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
2、(了解)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远)。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生物之间体积大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目的不同
细胞的种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有拟核。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遗传物质呈环状,如果有细胞壁他的成分是肽聚糖而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有染色体,如果有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共同点是:它们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细胞膜与真核相似。
3、(理解)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4、(了解)质膜的选择透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理解)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理解)质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质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1)质膜的化学成分: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还有少量的多糖。
(2)质膜的结构
脂双层:磷脂分子的透性:头部亲水,尾部亲脂疏水。
两层磷脂分子构成质膜中的一层单位膜。
质膜中磷脂分子头部朝外,与水环境接触,尾部朝内,形成一个亲脂的小环境。
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与胆固醇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使其既有流动性又很坚实
结构蛋白质分子露在膜表面
嵌插或贯穿
多糖:与蛋白质或磷脂结合成细胞外被
(3)质膜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脂双层: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
膜蛋白的作用:
a.控制某些分子、离子的出入;
b.生物催化剂;
c.细胞标志物。
6、(了解)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和生理作用
:成分:纤维素和果胶。作用:支持和保护
7、(理解)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8、(了解)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质体、液泡和中心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
的DNA、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供能
(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3)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增大膜面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初加工蛋白质。
(4)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5)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6)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9、(了解)细胞溶胶的功能
定义: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

功能:1.细胞溶胶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2.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成分: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
11、(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A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性状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的形态结构:
①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②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③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④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
12、(理解)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高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
13、(理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1、(了解)生物体内或细胞中发生的各种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变
化学能:活细胞中的各种分子,由于其中原子的排列而具有势能。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形式。
能量的转化:即不被消灭,也不被创造,相互转变,细胞有序状态的维持要消耗能量。
2、(了解)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3、(了解)ATP的化学组成、特点和分子简式
元素组成:ATP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
这个过程储存能量这个过程释放能量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酶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注:在ATP和ADP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
意义: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4、(了解)渗透作用
定义: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
方向:低浓度→高浓度
条件:①有半透膜存在
②半透膜两边存在浓度差
5、(理解)红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因
细胞外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浓度(0.9%NaCl)时红细胞失水,细胞皱缩
细胞外浓度小于红细胞内浓度(0.9%NaCl)时红细胞吸水,细胞涨破
细胞外浓度等于红细胞内浓度(0.9%NaCl)时红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细胞外形不变
6、(理解)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
质壁分离内因:原生质层伸缩程度比细胞壁要大
质壁分离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质壁分离的条件:活细胞、有壁、大液泡、浓度差
7、(理解)渗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8、(了解)细胞的"胞吞"、"胞吐"的过程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有的物质被一部分质膜包起来,这部分质膜于整个质膜脱离,裹着该物质运动到细胞的内侧或外侧。运送到细胞内侧的,成为胞吞;运送到细胞外侧的,称为胞吐。
小结:扩散(渗透)
被动运转易化扩散
离子或分子
方式主动运转
大分子或颗粒胞吞
胞吐
9、(理解)"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实验原理(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蔗糖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溶液,清水。
方法步骤(了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
10、(了解)酶的发现过程
11、(了解)酶的概念
12、(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定义:活细胞内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来源功能化学本质:多数蛋白质少数RNA
发挥催化作用的场所。
13、(理解)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14、(应用)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温度和PH值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15、(理解)"探究酶的专一性"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五章)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五章)”,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五章)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
1、(了解)生物多样性及统一性的实例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同一物种个体间能互相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不同物种个体间则不能互相交配,或者在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它们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生物界既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生物多样化的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又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个体水平:同源器官
细胞水平:除病毒外,都有细胞组成,细胞器相似程度大
分子水平:蛋白质。核酸的基本单位一致
元素水平:元素种类相差无几
2、(理解)达尔文进化论对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
统一性:生物有共同的由来
差异性:不定向的变异,适应各自不同的环境
3、(理解)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人工选择结果:符合人们需求的基因频率升高
自然选择结果:适应环境的基因频率升高
4、(理解)种群的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概念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基因库: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基因频率: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5、(理解)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如:从某种群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10个。则:A基因的频率为:(30×2+60)/200=60%a基因的频率为:(10×2+60)/200=40%
(2)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即一个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杂合子频率的一半之和。如:一个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60%,aa个体占10%。则:
A基因的频率为30%+1/2×60%=60%
a基因的频率为10%+1/2×60%=40%
6、(了解)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遗传平衡定律(哈--温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并且基因频率决定了基因型频率。
生物进化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7、(了解)适应的概念、自然选择导致适应的实例
8、(了解)异地和同地的物种形成过程
(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如马和驴)
(3)形成新物种的一般过程
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选择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差异加大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
★注: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一个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六章)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六章)”,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17高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六章)

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
1、(了解)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和实例
(1)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
发病特点:⒈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⒉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②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遇以上两类题,先写性染色体XY或XX,再标出基因。
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X、Y无关。
2、(了解)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和实例
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举例: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糖尿病、哮喘病、冠心病等
特点: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在群体中发病率高
3、(了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概念和实例
染色体异常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举例:a、常染色体病:21三体综合征(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体细胞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b、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良。
4、(了解)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见课本)
5、(了解)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
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6、(了解)优生的主要措施
7、(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和《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
三代以及三代以内的直系和旁系血亲。原因:近亲之间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较大。
8、(了解)基因治疗的方法及实例
基因治疗的一种方法是为细胞补上丢失的基因或者改变病变的基因,以达到治疗遗传性疾病的目的。SCID的治疗
9、(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22+X+Y)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测定的是人类24条染色体上的碱基组成。
意义: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了解与癌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高血压等疾病有关的基因,对这些目前难以治愈的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10、(了解)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实例
蚕豆病不吃蚕豆则无害;哺乳动物缺少合成维生素C的基因,但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该基因的改变就不会对人类产生影响。
11、(了解)"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选择放松不会使有害基因在人类基因库出现很大改变
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选择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