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高中弹力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3-16

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商品的含义、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及其他职能;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学习重点:货币的职能
三、自主预习——我能行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定义:用于的。
(2)商品的基本属性:①: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②: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③商品是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3)货币的本质:是。(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能表现其他的价值、充当商
品的商品。)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②如何执行:只需要上的货币。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
(2)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而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②如何执行: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③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3)其它职能:
贮藏手段(足值的金属货币)、支付手段(随着赊账买卖产生的,可被用来偿还、支付、、、等)、世界货币。
四、课堂探究——我来说
探究一商品
情景一:小玲和小丽是好朋友,两人双双考入了的高中,小玲购买了一支签字笔送给小丽表示祝贺,
作为回报,小丽把自己精心编织的中国结送给了小玲。
情景二:李妈妈发现超市的茄子特别便宜,就买了好多,结果由于天气炎热等原因有一些腐烂变质
不得不扔掉。
思考讨论:上述情境中,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请说出你的理由。
归纳收获:1、商品的判定:
探究二:货币
情景一:在学习了货币的本质之后,小丽认为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小玲则
认为,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但一般等价物并不一定就是货币。
思考讨论: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归纳收获:2、货币的本质:
情景二:大明看中了一套标价180元的乒乓球拍,但付款时却发现带的钱不够,又怕被别人买走,
就和店主约定先支付100元,第二天拿来剩下的80元,并拿到了自己心仪的球拍。
思考讨论:在这里,180元、100元、80元分别执行了货币的什么职能?
归纳收获:3、货币的职能:
五、总结归纳——我来做
1、本节重点考点:
2、知识构建:
六、反馈练习——我来练
1、2017年9月10日是第33个教师节,汪洋同学亲手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送给了老师。这张贺卡()
A.是商品,因为是劳动产品B.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
C.是商品,因为原材料是买来的D.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2、货币的本质是()
A、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商品D、交换价值
3、用来支付利息、工资的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4、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等等。人们用货币购买的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与用货币支付享受到的服务的共同点是()
①二者都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②二者共同说明了商品的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③二者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④二者所包含的使用价值是相同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6、今年八月份,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120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8.2万元的增值税,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7、王主任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12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40万元,然后在2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85万元及利息21万元。其中40万元首付金、125万元房价、21万元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____________职能。()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8、流通中需要货币量()
A.与商品价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B.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C.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D.与商品价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wWw.jAb88.cOM

相关推荐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第一部分设计思路
现实生活中,商品、货币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刚刚踏入高中生活的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对商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形成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但是怎样才能使这种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呢?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具备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本框题的特点(知识含量大,知识跨度大,注意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知识),在设计教案时,我着重创设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体验、师生的对话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老师的洋洋洒洒、宏论滔滔,侧重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似的课堂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自我思考中形成对商品、货币等经济现象的理性认识。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理解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从现象入手,体验商品交换的简单过程,理解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及本质的理性认识,使其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感受生活现象,使学生懂得制贩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为树立科学的金钱观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和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难点:
货币的本质、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
谈话教学法。教师层层设疑,学生层层追疑,达到步步释疑。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情景激疑
请同学们欣赏白居易的诗歌《卖炭翁》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货币的本质(板书)
1、商品的含义(板书)
师生对话: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购买各种各样的物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我们把它们通称为商品。请同学们从《卖炭翁》这首诗中,找出可以称为商品的东西。
生:炭、衣裳、食物、红纱、绫。
师:好,除了这些物品之外,这首诗里还有哪些物品?
生:还有牛、炭车。
师:为什么牛和炭车不是商品而炭和食物等却是商品呢?
(学生讨论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什么是商品)
设计思路:在师生对话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概括出商品的共同特征: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劳动产品必须是用于交换的,从而得出商品的含义: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货币(板书)
(1)货币的产生(板书)
现实生活中,购买任何商品都需要货币,与之相对应,卖炭翁说:卖炭得钱何所营?即出卖商品是可以得到货币的,看来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果真如此吗,有了商品就有了货币?当然不是,我们来看一下货币的产生过程。
活动一:现代学生版“卖炭翁”表演
市场上的商品有:炭、衣服、粮食、贝壳、盐、黄金、白银等,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然后,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表演并解决问题。
情形一,卖炭翁家里的粮食很快就要吃完了,他想用炭换点粮食回去;恰好卖粮食的也想换点炭回家取暖。
学生表演之后,师生共同总结:最初的商品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偶然的物物交换。(副板书偶然的物物交换,用公式表示为商品——商品)
情形二,卖炭翁“身上衣正单”而天寒,急需能够驱寒保暖的衣服,然而,卖衣服的这位大娘一家老小肚子尚且吃不饱,要炭何用!她想要粮食,而卖粮食的这位已经有炭了,他现在想要点盐,给生活一点滋味。
老师总结: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扩大的物物交换。(副板书扩大的物物交换,用公式表示依然是商品——商品),在这个过程里,交换行为变得比较复杂,商品交换者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
情形三,卖炭翁家里有了粮食果腹,有了衣服避寒,他又烧出了一车炭,换点什么比较好呢?大家争相说服他用炭换自己的东西,卖炭翁左思右想,反复比较之后,拿一车炭换了一些贝壳和粮食。
老师总结: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人们找到了克服“商品——商品”交换困难的办法,这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便成为一般等价物,它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贝壳、牲畜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
情形四,随着买卖次数的增多,卖炭翁发现,如果把一车炭换成黄金或白银,就可以随时再用它们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于是,他以后就总是用炭去换了黄金和白银。
老师总结:金银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这时候,货币就产生了。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副板书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用公式表示为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可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本质(板书)
多媒体逐步展示:
二、货币的职能(板书)
1、价值尺度职能(板书)
货币产生后,卖炭翁总是把炭换了黄金或白银,但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烦恼。
活动二:学生表演,模拟问价场景,感受货币的作用——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
卖炭翁在卖炭,不断有人来问价,有人问,木炭多少钱?另一个人问:竹炭多少钱?于是他不停地回答:木炭一两白银,竹炭二两白银。一会儿,他就口干舌燥了,旁边一个书生摸样的人给他出主意,拿张纸分别写上木炭和竹炭的价格放在炭车上,顾客自己看着标价牌就明白价格了。
表演结束后,设置问题,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1)哪种炭价值更大?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货币能起到这种作用?
(2)卖炭翁说出来的和标价牌上写的“木炭一两白银、竹炭二两白银”?表现的是什么?
(3)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这表明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原因在于它本身作为商品,具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结论2: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如木炭一两白银。即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结论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
2、流通手段职能(板书)
材料:河南省中牟县是我国大蒜的一个重要生产区,这里的大蒜产量高、质量好,多年来名扬海内外。2007年中牟25万亩大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000公斤,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当地蒜农却陷入了丰收的苦恼中,今年的大蒜销售形势恶劣,市场上每斤大蒜报价4000元每吨,实际销售中,大蒜通常才卖到不足1元每斤,而且,伴随着新蒜的上市,大蒜的价格还在下跌,2008年春天,郑州市场的大蒜更是便宜到0、4元甚至0、3元,蒜农愁苦不堪。
阅读材料后,设置问题,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1)蒜农用大蒜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2007到2008年上半年,蒜农卖不掉大蒜,对他会有什么影响?他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逐渐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蒜农用大蒜换取货币,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再换取自己生活必须品的一种手段,可见,货币在这里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我们把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结论2:与物物交换(商品——商品)相比较,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克服了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使商品交换更加便利、通畅,对于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商品。
结论3: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商品所有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再用货币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中牟蒜农付出了许多辛劳,却在这个跳跃中摔了个大跟头。
结论4:蒜农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引导学生思考:从中牟蒜农的失利中,我们了解了商品所有者能否顺利卖出商品,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生存竞争。《卖炭翁》里的老人也“可怜身上衣正单”却“心忧炭贱愿天寒”。那么,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为中牟蒜农以及所有的商品生产者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实现商品——货币这一惊险的跳跃?
学生思考后回答: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市场调查与分析,扩大销售渠道,做好售后服务等。
3、货币的一般职能(学生看书自学老师简单点评即可)(板书)
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三、纸币(板书)
1.纸币的产生(板书)
回忆货币的产生过程,我们发现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总会想出办法来解决;我们再来看货币的发展史,再一次领略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智慧,感受“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魅力。
货币产生了,卖炭翁辛辛苦苦地烧了炭拉到市场上,小心翼翼地核查买家给他的黄金或者白银的成色、重量等,非常麻烦;于是就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我国秦朝时秦始皇就统一了度量衡,到了唐朝,铸币都已经用了许多年了,白居易诗中的卖炭翁说“卖炭得钱何所营”,这个钱就是我手中的这种钱(展示方孔铜钱给学生看),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铸币逐渐磨损,成为不足值的货币,却并不影响它同足值的铸币一样使用。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优点太多了,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而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帐、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银行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自动转帐业务。
多媒体展示货币的发展史:金银(需要人们核实重量,检查成色,很麻烦)——铸币(容易磨损且重量大,不方便携带)——纸币(优点多多)——电子货币即信用货币(太方便了)
2.纸币的发行(板书)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讨论:我国有很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又使许多人无家可归,人民流离失所,国家遭受重创,经济损失达数百亿以上。为了弥补损失,尽快走出困境,国家要赶快大量发行纸币。
通过讨论,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问题: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即货币的发行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或小于这个限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通货膨胀,是指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出现持续负增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花钱,银行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等现象,整个经济处于长期萧条的状况。
3、反对假币,爱护人民币(板书)
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同学们,你遭遇过假币吗?当你和假币面对面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最后明确:有一些不法之徒利欲熏心,通过制贩假币获取不义之财,这是严重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必须依法予以严惩。可见,制贩假币既给我们造成了经济损失,干扰了国家金融秩序,其本人最终也难以逃脱法律的惩罚。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物质条件,但我们应该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决不能通过不法手段获得。同时,还要认识到,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意识,学习一些辨识假币的知识。
人民币的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和发展的血脉。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做到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不揉搓、毁坏人民币,而且,我们还要尽量影响周围的人爱护人民币。
名言共赏:
1.“你到一个国家所见到的第一件东西就是钞票,它就像一个国家的面子,马虎不得”。
2.商品社会里,纸币就是形象的“国家名片”。
效果体验
1.(2007年上海文综)二战期间,国家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只香烟,为他人洗一件衣服可换2只香烟等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
(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并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答案:(1)香烟在交换中充当了货币的角色。执行了交换媒介好计价单位的功能。(2)直接的物物交换往往会使交换变得很不方便,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种商品能表现和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并被交易双方普遍接受。香烟具有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存放、易于计量等特点,使它在集中营中从普遍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2.(2007年广东)货币在爱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于货币的正确认识是()
A、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解析:该提直观地考查学生对货币这一知识点的系统把握,重在考查对知识的再现能力。A错在货币还有其他职能,B错在混淆了金银与货币的概念,C错在对货币的产生问题理解不到位。
答案:D
学生质疑与教师答疑
学生质疑: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纸币是否也可以充当价值尺度呢?
教师答疑: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因而就可以以自己的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这就正如尺子能够衡量物品的长短,是因为尺子本身有长度一样。而纸币只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就不能充当价值尺度。我们一定要了解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第四部分课后跟踪
走进生活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向银行工作人员或者财务会计人员了解如何鉴别假币,调查我国在反假货币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自我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白居易的名诗《卖炭翁》导入,分析商品的含义以及基本属性,然后在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等的教学中,继续用《卖炭翁》来为同学们创设学习情景,使得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学生兴趣,激发了其求知的欲望。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更多的使用谈话法和情境体验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学会思考和认知,从而获得知识,并且实现知识和生活的结合。
第五部分专家点评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设置恰当,教学过程流畅。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生活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提高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最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一政治《企业的经营》导学案解析


高一政治《企业的经营》导学案解析

1.【解析】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

2.【解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的形式加以表现,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则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

3.【解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解析】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向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为实现利润这一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5.【解析】企业兼并的目的是增强竞争力而非简单扩张。只有兼并者自身实力较强,具备对被兼并对象的消化吸收能力,并切实的进行以优带劣的调整,才能发挥兼并的效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6.【答案】A【解析】上市公司在社会募股集资,属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是其决策机构,与题意不符;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1企业的经营(导学案解析)方法点拨5.1企业的经营(导学案解析) (1)通过关键词判断:提到发行(买卖)股票、炒股、上市等,均是股份有限公司;若提到股本(或股金)不能随意转让,则指的是有限责任公司。(2)从股份的划分上看,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本要划分为等额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

7.【答案】D【解析】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凭证是股票,错误;公司的决策机构是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经理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错误;表述正确,当选。故本题选D。

8.【答案】C【解析】农产品的品质是由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和服务决定的,错误;商界名人纷纷借助网络平台打造宣传农产品品牌,这一现象说明人们更加注重消费质量和水平,当选;夸大了营销策略的作用,排除;打造宣传农产品品牌可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当选。故本题选C。

9.【答案】D【解析】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提高技术创新,生产优质产品,符合题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和劳务供给,未必会实现高质量供给,排除;借助网络技术,扩大市场需求,是从需求角度分析的,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10.【答案】C【解析】依法推进相关企业破产清算有利于优胜劣汰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推进供给侧改革,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故入选。是强强联合的作用。错误,企业破产清算不能化解企业的经营风险。

11.【答案】C【解析】该款手机游戏火爆,但也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这启示企业必须讲求社会效益,承担社会责任,故符合题意。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说法错误;题干无信息支撑。

12.【答案】D【解析】根据承担无限责任这一信息可判断不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承担连带责任、合伙人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企业属于合伙企业。

13.【答案】B【解析】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主人公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份,不会因其他股东的反对而失败,错误;夸大了总经理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应排除。故选B项。

14.【答案】D【解析】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错误;M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体现的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应排除。故选D项。

15.【答案】D【解析】表述错误,企业以利润为经营目的。错误,企业不能随意降低商品的价格。题目中,国产手机品牌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同时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故入选。

16.【答案】B【解析】一味追求原材料采购价格低廉,减少研发项目数量,虽然可以降低企业当前的生产成本,但都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最终也会影响劳动者收入增加,排除;“减少用工”会直接减少劳动者收入,排除。故选B项。

17.【答案】C【解析】与“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无关,应排除。故选C项。

18.【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成功经营的因素,可从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兼并或强强联合等方面结合材料作答。

【答案】 要围绕国家关于民用无人机行业的相关政策,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坚持诚信经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与合适的企业强强联合或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每点5分,共20分)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其含义,
理解过去、当前和未来收入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及变化走势;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能力目标:在学习本框题知识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多层面、多角度地看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的学习思考,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
课前预习: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
(1)收入是消费的和。
①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可支配收入,对各种商品和服
务的消费总量。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增加。
②未来收入预期: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而且受的影响。对于
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反之,就会
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③收入差距: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
总体消费水平会;反之,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
(2)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自主探究)。
恩格尔系数是指。(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
的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
数减小,通常表明,。)
2、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参考)
(1)发展,保持的稳定增长。(2)努力增加城乡,特别是居民收入。
(3)完善,增强居民消费信心。(4)调整,缩小收入差距。
(5)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加强宏观调控,稳定。
(7)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适度消费,促进可持续性消费。
二、消费的类型
(1)按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和。
(2)按交易方式:当今,受和,和越来越常见,
案例分析
庄某是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的经理,月收入10000多元,生活较富裕,他还贷款买了辆豪华轿车和两座别墅;庄某的邻居王某是某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月收入1000元,恰逢公司效益差,他面临着下岗的危险,轿车、别墅只能是一种梦想,可是油盐米面等的价格不管怎样,他一定是要买的。
(1)影响两家消费水平差距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从消费目的看王某购买油盐米面等属于哪种消费类型?
(3)据了解,庄某还有租书看书、旅游、去健身房的习惯。从消费对象看,分别属于哪种消费方式?从交易方式看,他租书看属于哪种消费方式?
练习巩固
1.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
说明()
A、该家庭的收入水平高B、该家庭的收入水平低
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
2.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理念的不断跟进,假日外出旅游已经越来越多地为普通家庭
所接受。从消费的目的来看,外出旅游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B、发展资料消费C、享受资料消费D、劳务消费
3.我国出现旅游消费热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根本转变B.适度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C.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D.国家大力提倡适度超前消费
4.在人们的某些消费中,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但不拥有该商品的所有权。具有这种特点的消费是()
A.生存资料消费B.发展资料消费C.贷款消费D.租赁消费
5.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专资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13日,我国2016年票房已突破400亿元,中国内地的电影票房近十年来保持迅猛增长。我国电影票房持续走高,其根本原因是()
A.电影院线经营运转高效B.优秀影视精品层出不穷
C.我国经济水平持续提升D.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6.某市十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和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如下表:
年份(年)
2006
2007
2010
2016
人均消费支出(元)
8000
10100
11800
12990
恩格尔系数
0.45
0.41
0.39
0.36
从表中可推导出的结论是,十年来该市()
①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③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收入预期更趋乐观 
④政府实施了鼓励消费的政策,铺张之风有所抬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高一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学案


高一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学案

【学习要求】
知识目标:1、明确劳动的含义与意义劳动者的地位作用;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使学生深切认识到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知识梳理】
1、劳动的含义和意义劳动者的地位作用:劳动是____,是______。
劳动是人类文明。劳动者是,在。
2、就业的意义、作用:就业是,对具有重要意义。
a、就业使得。
b、劳动者通过就业,从而,使。
c、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
3、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我国就业问题突出、紧迫,就业形势严峻
(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简记为“经济发展,市场调节,政府促进,正确择业。”)
第一,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第二,党和政府要

第三,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a、;b、
c、;d、
(3)综合探究P55——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为适应、、的新形势,劳动者要转变就
业观念,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自主创业,也要具备,
发扬。良好的,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奉献社会等,丰富的、,良好的
和,是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因素。
4、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1)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2)依法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必要性:
a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依法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的本质要求。
c、依法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保障前提,是
的保证。
(3)如何维护劳动者权利
a、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自觉地维护
b、依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c、途径:
党和政府:
用人单位(企业):。
劳动者:①要增强和,②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
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
【判断正误并改正】
1.只要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能解决好就业问题。2.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3.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它是我国现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4.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维护了劳动者选择职业,取得报酬的权利。
5.履行义务必须以享受权利为前提。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7.认真履行劳动者义务,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8.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也不同。
【当堂巩固】
1.一位父亲深情地对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说:“世界上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
息的工作。”这句话启示我们要树立()
A.多种方式就业观B.竞争就业观C.自主择业观D.职业平等观
2.近几年煤矿事故不断,这往往是由于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加班加点等原因造成的。煤
矿企业这样做,严重侵犯了矿工的
①平等就业的权利②休息、休假的权利
③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3.就业是民生之本,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超越2016年的76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对此,政府应该
①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②全面提升个人素质,自主创业
③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统筹安排就业④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④
4.保就业是我国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国家区间调控必须确保的民生“下限”。国务院总理李克
强指出,我们稳增长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就业。这表明
A.劳动者应主要依靠政府实现就业B.劳动者应树立多种方式就业的观念
C.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就业机会D.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5.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北京某大学3名毕业生就就业问题发表了
下列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同学乙:我想考公务员,因为工作比较稳定,也非常体面。
同学丙:只要留在北京,什么工作都可以。
运用劳动与就业的相关知识,阐述实现就业对劳动者的意义,(5分)并简要评析三名同学的就业观(6分)
DBDD
【解析】
(1)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甲同学根据自身条件择业,体现自主择业观,但考虑自身条件的同时还要看到社会的需要。(2分)
乙同学选择公务员无可厚非,但认为其更体面,不符合职业平等观。(2分)
丙同学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从社会需要出发实现就业,而不仅仅考虑地域。(2分)
解析:该题第一问考查就业的意义,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第二问考查就业观,应针对学生观点分别从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从实际出发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