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复习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3-16

高一《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教学设计”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一个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对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两个重要举措:实现社会公平的两个重要举措;两种重要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判断出生活中的各种分配方式;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教学难点: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三、教学方法

课前调查、自主复习,课上小组内互动讨论与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归纳相结合,探究讨论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学案导学法。

四、教具:导学案、多媒体、展台

五、课型:复习课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自主复习

1.运用“查、划、写、记、练、思”预习六字诀预习本课,对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各种分配方式有初步的了解。

2.向家长了解家庭收入的构成,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家庭收入构成分析表

家庭收入构成
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二)创设情景、导入本课(3分钟)

教师:课前要求同学们向家长了解家庭收入的构成,完成表格的填写,请同学结合对自己家庭收入构成的调查,试着谈谈家庭收入的各项构成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学生:结合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发言。

教师:从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存在按劳分配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共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预习评价、小组展示(7分钟)

教师:通过课前的自主复习,你都记住了哪些问题,请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主动展示,(一组提问另一组回答的方式,教师注意知识的精准度)问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

1.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2.按劳分配的必要性?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他分配方式及意义?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

5.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是什么?

(设计意图:主要是为了督导学生在自主复习时要仔细认真,加强主干知识记忆,对检测结果记忆不准确的知识点及时巩固,进行再记忆。)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30分钟)

(要求:先独立完成两个探究问题,8分钟;后组内合作学习完善答案,10分钟;回答问题时要分析设问和材料以及解题思路,小组间应充分质疑和补充,12分钟)

探究一:李明一家五口都有收入。他本人承包了集体的土地,收入一万多;和妻子开了一个小店,纳税后有两万多;儿子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有三万多,另外炒股也能赚四五万;女儿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工资也有五万;母亲靠出租房屋获得一万多的收入。请回答:李明一家的收入各属于什么分配方式?

李明一家的收入
分配方式
李明承包土地的收入
妻子开店的收入
儿子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儿子炒股的收入
女儿的工资
母亲出租房屋的收入

知识小结: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分配制度(教师由训练题目生成对应知识,既充分发挥了习题的功能,又明确总结出相关知识点,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

探究二:(2013·重庆卷·l3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重庆文综试卷政治试题综合题部分

图21996~2010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

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l)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图2,概括l996一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

(2)从2010年到2020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注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给予规范指导,并激励学生主动展示)

(这道高考题,考查的是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对学生的复习有很强的示范和指引作用。(1)图表题,主要训练学生看图和描述表达事物的能力,通过本题,教师总结图表题型的审题方法和组织答案的方法;(2)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数学的逻辑思维在里面,提示学生要有跨学科的意识,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文综试题;(3)是措施类题型,由此展示本类型题的解题思路。)

知识小结:多媒体展示实现收入分配的措施

(五)归纳概括、提升意义(多媒体展示5分钟)

教师:通过对本节内容的自主复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我们重点概括出了两个大问题,请同学们再次进行强化记忆。

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六)开阔视野、了解社会

聚焦社会热点:事业单位全部实施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是以职工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的工资制度。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你如何评价绩效工资?

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总结:(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按照职工的实际工作绩效分配收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能在更大程度上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绩效。(2)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对于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各项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实施绩效工资既要注重提高效率,又要注重公平。

(七)课下作业:一张能力提升训练单,五个选择一个主观题。

(八)知识体系设计: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复习阶段完成上交,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汇总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汇总

1.财政、预算、决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财政: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2.什么是政收入?其来源有哪些?

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的含义是什么?种类有哪些?

含义: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种类(按具体用途分):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6.我国财政的作用是什么?

(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国家可以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使经济平稳运行;③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

1、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
(2)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
(3)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4)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5)掌握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
(2)通过市场经济来分析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按劳分配的内涵、必然性及其意义,对按劳分配“主体”的理解。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2)教学难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联系实际法。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某村是个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集体固定资产人均100万元的富裕村。该村从分配制度上防止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富贵病”;鼓励富裕起来的村民以劳动为荣、在劳动中享受健康人生,陶冶情操,升华人格。
在收人分配上,该村实行工资制,年老农民享受退休金,村民享受公费医疗,学生和儿童公费入学入园。该村致富不忘贫困地区落后地区的人们。十多年来,用于扶持贫困地区、希望工程的款项总计达数千万。
[学生思考]:该村在收人分配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该村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并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既注重提高效率,又注重促进公平。
【进入新课】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知识原理】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一)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
1、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同学们重点掌握】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分配尺度(标准)——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探究】材料一:目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两种分配方式中,应该实行哪种分配方式?
材料二: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在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方式中,哪一种更合理,更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学生回答: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和平均主义,这是由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决定的,还有生产力水平不高及劳动的性质和特征等主要因素决定的。
老师:回答的非常正确,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下按劳分配的原因。
3、按劳分配的原因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按劳分配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个人
(2)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技,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个人
(3)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社会
5、按劳分配所处的地位。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这是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材料】小明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人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虽然忙些、累些,可收人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的税后收人比小明爸爸、妈妈的收人总和还高出一倍。
问题思考:小明的爸爸和姑姑主要是按什么方式取得收人?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人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小明的爸爸和姑姑主要是按劳分配收人。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人形式多样化。下面我们具体来探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主要问题。
1、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
2、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哪些?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2)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3)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的收人、推动经济发展。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二、作者简介: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

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

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

明确:

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残重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在课文中还有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那位复员的残疾的老朋友,还有在战争中丧失双亲的小孩子凡尼亚。尤其是索科洛夫与凡尼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象,两个合二为一的共有的命运,体现了“人的命运”,俄罗斯人民的命运。

在索科洛夫身上有着三种朴素而又珍贵的品质:对战争及苦难生活表现出来的坚毅;在战俘营中维持着一个普通战士的尊严;在残酷的战争中并未使他心灵枯竭,反而让他的心灵更加高贵与温和。作品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普通人的形象,感染了千千万万个读者。

2、人物命运的不幸是通过其遭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内心活动变化展示出来,那么请快速阅读全文,找出索科洛夫具体遭遇及内心活动的相关句子,并作具体分析。

明确:

补充部分:在苏德战争中受伤被俘――冒险逃跑但被抓回――被派为一个少校工程师开车,找机会俘虏了少校,冲过火线,回到自己的队伍。(在战俘集中营中受尽折磨)

第一部分: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索科洛夫的内心:“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过去亲手建起的欢乐家园,现在的景象是“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索科洛夫的内心“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

第二部分: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当了大尉和炮兵连长的儿子身上,然而,他等来的是儿子牺牲的消息,而且是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对儿子遗容的描写更让人感到悲伤。“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内心:“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

第三部分:战争夺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点小小的愿望也破灭了。(索科洛夫的内心:他想忘却,可是伤痕是抹不平的,百无聊赖,他又开始喝酒,虽然是为了解解疲劳,也和他试图忘却战争造成的不幸。)

第四部分:人生转折,领养孤儿凡尼亚。[这一部分写得最为详细。这一部分作为本文重点探讨的地方,需作重点处理,后面有关题目设置也是抓住这一部分设置]“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索科洛夫的内心:心变软了,轻松了,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

第五部分: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车祸结束了在乌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带着孩子到外地去谋生。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经历了战争磨难的索科洛夫是坚强的男子汉,但是最后一段叙述,说出了他的心灵世界――战争留下的精神创伤,不能忘怀。(索科洛夫的内心:……只是我的心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还有一件痛苦的事: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而最常见的梦是:我站在带刺的铁丝网里……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总结:索科洛夫,这个普通的俄罗斯人,在他的祖国遭遇到严峻考验的年代,在他个人承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的年代,在无法挽回地失去了一切的情况下,他以百折不挠的意志,以他伟大的慷慨无私的胸怀,战胜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的伤痛,

2、索科洛夫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遭遇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

明确:

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感伤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朴实,历尽苦难而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结合第1题理解)

3、本文中,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部分写得特别详细?这是为什么?

明确:

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另外,凡尼亚的遭遇同样是因为战争让他失去了一切,还是一个小孩子,就已经学会了叹气,索科洛夫为了让这只“小雏儿”永远不再叹气,于是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而关怀备至地培养春天的幼芽、竭尽全力不让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一点也是本文的中心主题之一。

4、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明确:

读懂了索科洛夫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那些无助的孤儿寡母。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才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四、课堂小结:

《一个人的遭遇》标志着肖洛霍夫从“顿河的歌者”上升为苏联人民命运的关怀者与同情者,在这里,他通过索科洛夫形象的塑造,显示了更关怀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对他们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用普通人对命运对战争的抗争唱响了一曲人的赞歌。

五、布置作业:

1、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假设你就是“我”,当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请用300字左右的短文来表达你的感觉。

2、课下预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3、搜集关于战争难民问题的资料,并对资料作一些解说。

高一语文下册《一个人的遭遇》教学案例


高一语文下册《一个人的遭遇》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一个人的遭遇》是苏教版必修2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中的第一篇课文。在这部以描绘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灾难为主题的作品中,肖洛霍夫借助于一个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了战争给普通人的心灵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创伤,也同时展现了其在灾难面前流露出的人性的坚韧与伟大!

2、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初次接触这样篇幅较长的外国战争小说,且要在一课时内消化吸收有一定难度;另外小说是节选,用的又是口述式,与常见的“口述实录”相似,因此阅读理解上肯定会有障碍,所以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预习。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主人公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学会通过对细节的品读来体会人物的心灵世界与高尚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要有充分的预习,学生能对文本有整体感知;课堂上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品读感人细节与精彩语段,学会精读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启迪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感受战争中人性的光辉,珍视生命珍爱和平。

4、教学重点:体会深重的战争创伤以及人在灾难面前所展现的高贵品质。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理解与领悟人物品性的坚韧与伟大。

5、教学难点:深刻的情感体验。对于新时代和平时期的学生来说,这种体验有点遥远而陌生,所以文章结尾处作者的心愿抒发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6、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

新课程主导一切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理念,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研读探究讨论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使教材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教学这篇课文,我不想依照小说的要素来对文章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希望通过文本的研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感受战争的罪恶与人性的光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和战争文学,培养起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和平的情感。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教学法,为本文课堂教学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小说最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用具体语句或情节说说理由。围绕这个主问题再设计几个子问题展开讨论。

7、课时安排:1课时

8、教学设计流程:(详细过程见教学实录)

一、画面导入,走近战争

【设计意图:导语是每节课的窗户和眼睛,精彩的导语能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战争是个严肃的话题,触目惊心的画面,动情深沉的话语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

二、文本研习,交流探讨

1、从眼睛的描写中引出不幸遭遇,梳理情节。

【设计意图: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说尽管是节选部分,但篇幅还是比较长,利用小说引言中的这句描写眼睛的句子,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很快进入文本,进而梳理出情节,为后面深入挖掘文本奠定基础。】

2、从小说面世后的反响引出感动细节,深入挖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揭示战争的罪恶固然是本文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战争中不垮的人性光辉。就如肖洛霍夫自己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所言: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变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二斗争。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就不能把重点放在不幸遭遇与战争灾难上,而应该通过对细节的挖掘、对人物精神境界的探索上。】

3、从结尾作者的抒情语句中引出主题的深化,攻破难点。

【设计意图:小说在索科洛夫叙述完自己的经历后,继而出现的是结束全篇的充满了感情的、含有深刻抒情意味的作者的结语。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容易疏忽,设计这一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二、教学实录:

(一)、画面导入,走近战争

(幻灯出示战争画面)

师:看着这一幅幅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的是血肉横飞,哀鸿遍野;

生:我想到的是驰骋疆场,杀敌立功。

生:我想到的是生灵涂炭,妻离子散。

师:是啊,战争是灾难,是毁灭,是生离死别,是孤儿寡母的泪水!看着这一幅幅满目疮痍、震撼人心的画面,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俗话所说的“宁做治世犬,不做乱世人”的无奈与心酸。战争,在走过它的艰难历程之时,也在途经的人们身上碾下无法消逝的伤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走近战争文学,感受一个人的遭遇。(板书课题)

(二)、文本研习,交流探讨

1、从眼睛的描写中引出不幸遭遇,梳理情节。

师:这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根据一个人在战争中的真实遭遇所写的一篇小说。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战争给他留下的伤痕。作者在引言部分写到:“你们可曾看到过那种仿佛沉浸在极度悲痛中的、充满了绝望的忧郁、叫人不忍多看的眼睛吗?”(幻灯出示)同学们,这样的一双眼睛,该经历了怎样的遭遇!?谁来说说“我”都经历了哪些事件?从“我”出发上前线开始说起。

生:“我”上前线,和妻子分离,“我”用力推开妻子。然后我到战场,做运输兵。后来被德国人抓住了,受尽折磨。后来找到机会,俘虏了一个德国少校回到了自己的队伍。然后是接受治疗,然后写信回家。从邻居来信中,知道妻子和女儿都被炸弹炸死了。再后来过了几个月,“我”又惊喜地知道了儿子还活着,并且做了军官,正在前线和德国人作战。然后,有一天,儿子部队的人来通知“我”,说儿子牺牲了。后来战争结束,“我”到一个战友那去开车。偶尔的机会,捡到一个孤儿。“我”收养了这个孤儿,和他相依为命。再后来,“我”开车撞死了一头牛,驾驶证被没收了,“我”带了孩子到别的地方去流浪。

师: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没了,都被他讲完了。(有同学笑)

师:看来刚才那位同学复述得很完整,他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让我们为他鼓掌。(带头鼓掌,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这是怎样的人生啊!索科洛夫的一生就是一个“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连根拔起的人的不幸流浪的历史。(板书:不幸战争)

2、从小说面世后的反响引出感动细节,深入挖掘。

师:1956年12月31日,小说在《真理报》上破例发表,一时洛阳纸贵,这两天的报纸被人抢购一空;莫斯科广播电台当时广播小说全文,行人在街头驻足聆听,不顾寒风扑面,泪眼模糊;传到中国后也使多少人泪飞成雨,小说的译者草婴就是噙着眼泪翻译它的。小说为什么具有如此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是什么倾倒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难道仅仅是索科洛夫的不幸遭遇引起的吗?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找出具体情节加以品析,说说最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生:最感动我的细节是文中的“我”到儿子的部队去看牺牲了的儿子。“我走到棺材旁边。我的儿子躺在里面,可他已经不是我的啦。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而望着我所不知道的很远的地方。只有嘴唇角上仍旧保存着的一丝笑意,让我认出他就是我的儿子小多里----我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这里我读了特别难受,终于理解了什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师:你说得很好,这里也让老师想起一句话,叫做“哀莫大于心死”,作为父亲的“我”,就是“心”死了。

生:最感动我的细节是文中“我”回到家乡,在原来是家的那个大炸弹坑前的那两句话,也很感人。在这个细节中,我读出来了一种深层次的东西:战争的罪恶。战争,让原来很幸福的家庭,变成了废墟,让亲人阴阳分隔,永不能相见。

师:你抓住了一个特写镜头,很敏锐,见解也很深刻,可见你读得很细致。我们大家也一起来品读一下。(全班齐读,师板书:悲痛——战争罪恶)

师:同学们读得很动情,下面我们继续感动之旅,谁来说说?

生:最感动的细节是领养凡尼亚那些语句。有了凡尼亚,索科洛夫的生活变得与以前不同,他好像换了一个人。例如38页最后,“我跟他睡在一块儿,好久以来头一次很安宁地睡去了。”

师:这样的安宁让人心酸,类似的句子还有吗?

生:还有地第39页上面,“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那对眼睛呀,亮得像雨后的黑夜的星星!他那么惹我喜爱。”索科洛夫将他满腔的爱给了在战争中同样不幸的小孩,我能感觉到他从心里流淌出来的真情。

师:你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找到?

生:还有地37页最后一段,当“我”告诉他“我”是他爸爸后,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厢都震动了……”凡尼亚的动作和叫声反映出他内心无比激动与喜悦,意味着从此以后他就不用再流浪街头餐风露宿了。

师:那你能不能试着读出这种情感?

生:(一开始不好意思,在鼓励之下小声地读了。师建议全班齐读这一段)

师:关于索科洛夫,他自己早已是千疮百孔了,但是,他还是一下子就打定主意要给这个小雏儿遮风挡雨,让他重回爱的怀抱。而他的这一决定,就意味着,他要承担重新抚养一个孩子的无数辛苦与责任啊!所以,每次读到这里,我都要情不自禁地感叹,人啊,你可以是多么地坚韧与伟大!让我们为如此善良美好、坚韧伟大的人性而鼓掌! (学生鼓掌师板书:坚忍、善良——人性光辉)

师:我们刚刚谈到,凡尼亚的出现使索科洛夫很快乐,那么是不是说,有了凡尼亚,索科洛夫从此就过上最安宁、最幸福的生活了呢?

生:不是,40页中间“这颗悲愁的心不让我在一个地方长呆下去”说明他的内心仍是忧伤的。

师:“我心安处是我家”,不能长呆,可见心难安!还有谁再来说说?

生:40页最后一段,“我的心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一片漆黑”“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些都说明他的心并没有完全走出黑暗,他并没有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同时也说明,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太大了,任何人恐怕都很难迅速走出。

师:这段话道出了索科洛夫的心灵世界——战争的阴影与伤痕是永远磨灭不了的,让我们一起朗读这一段,感受这份深沉的痛!

生:齐读40页最后一段。

师:由于自己的不幸,他更能理解和同情别人的不幸,由于自己失去了家园,他更能理解和同情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的艰难。他克服了自己的悲痛,不顾独身抚养幼儿的困难,收养了失去双亲的小凡尼亚。凡尼亚的出现让我们可以从更多侧面了解索科洛夫,索科洛夫的性格也就更全面了,他的形象也就更丰满了。

这是一个逼真朴实的英雄形象,他没有光彩夺目的外表,没有气壮山河的言论,甚至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他只是一个在战争中挺过来的普通人。然而其身上展现出来的坚毅与善良却让我们在一曲悲凉沉郁变得命运交响乐中听到雄浑激越的战士歌声。

【资料】(幻灯出示):1、这个普通的俄罗斯人,在他的祖国遭遇到严峻考验的年代,在无法挽回失去一切的情况下,他做到了在内心战胜充满沉痛的悲剧的个人命运,做到了以生的名义,用生去征服、去战胜死。

——(苏联评论家)德·勃拉果依语

2、肖洛霍夫不是用战争中的悲剧来换取读者廉价的眼泪,他是通过叙写普通人对命运的抗争而唱响了一曲人性的赞歌。

3、从结尾作者的抒情语句中引出主题的深化,攻破难点。

师:索科洛夫的故事在将近两小时的叙述中结束了,读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作者在感慨唏嘘之余,凡尼亚的挥手为什么会让作者感到“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生:是心痛的感觉,一种悲悯的情怀。

师:心痛、悲悯,你用了两个很精辟的词,一语中的。那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生:大家对战争都是难过的,孩子忘却了,他是快乐的,他的健康的小手和其父亲的粗糙的大手对比,勾起了作者对战争的回忆,孩子的可爱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孩子的健康礼貌可爱让作者油然而生的是对孩子的保护。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保持一颗童心,这是作者心愿的抒发。

师: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战争中受害的不仅仅是索科洛夫一个人,而是像索科洛夫这样的无数受难的普通人,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人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伟大与崇高!即使在最残酷的命运面前、在摧残人性的战争中,一个真正的“人”仍然能够保持着人性最美好的那些特质--善良,忠诚,友谊,爱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希望。(板书:普通人——民族——人)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战争是可怕的,它能摧毁一切——家庭、亲情、希望,但他不能毁灭的是人性的尊严,不能消灭的是对于幸福的永远的期待。尽管战争与和平就像历史巨人的左右两只脚,左右左右地从远古走到今天,再从今天走向未来,但是战争废墟上相互依靠的索科洛夫与凡尼亚却让我们相信:心若在,梦就在!为了索科洛夫们的遭遇不再重演,为了凡尼亚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爱好和平的人不再为战争而流泪,让我们珍爱生命,祈祷和平吧!

作业:阅读两篇文章:《请多看一眼》与《请把我埋得浅一些》,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教学反思: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接受美学理论强调,真正不朽的作品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作的,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是对作品的重新构建,作品意义的生成是读者与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这里的读者,既是教师又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作用显然很重要,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入的引领,有效教学很难“有效”。通过设计一个核心问题,“一问立骨”是我的设想目标。本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发言显示我的目标基本达到,也显示出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构建有一定深度。

王荣生先生有言,合宜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最起码的要求: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从课堂设计来说,这两个要求是能体现的,但是就透彻二言,做得并不到位,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表层感动上,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品读。在教学本文时,固然要让学生明白战争的丑恶,但更要让他们了解战争中普通人身上的那种人性的光辉。诚如一片文章中所说的,肖洛霍夫不是用战争中的悲剧来换取读者廉价的眼泪,他是通过叙写普通人对命运的抗争二唱响了一曲人的赞歌!

四、课例点评:

精彩的导入是有效课堂不可缺少的一环节,它能使学生重视文本,很快地进入文本,进入情感氛围,体会其中的情感,也能让人有美的享受,兴趣盎然。而渲染氛围,导入情景法更是体会感悟类主题文章的首选导入法。

问题设计少而精,整堂课实际上只有一个主要问题,即小说感动你的是什么?请用文中具体的语句或情节加以说明。虽然问题少,但设计得非常巧妙,主要体现在:第一,问题围绕“感动”一词展开,紧扣主题,内容集中,方向明确。第二,问题既指向文本,也指向专题人文话题,且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文本的阅读为基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第三,问题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作答能力,让每个学生站起来都有话说。这样的问题设计,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承认,它不仅有利于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更有利于倡导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敢于表达,善于交流。

对教材的挖掘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与高度。在分析人物悲惨遭遇的过程中既有对文本的浅层次的研读,人物性格的把握,又将该课的主题升华为“战争中人性的光辉”。

附板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

——苏联肖洛霍夫

不幸悲痛战争罪恶

坚忍善良人性光辉

(普通人——民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