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生态系统学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0

生态系统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生态系统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初一生物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二章学案
第四节生态系统
时志清
教师寄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尝试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生态保护的紧迫性,认识到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学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但又是有一定____________的。
二、导入新课:
(展示家庭水族箱),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水族箱,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三、合作探究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第23页课本插图,并讨论其中的思考题:
1、(1)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真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2、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整。
3、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扮演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角色,回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4、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部分,还有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
用?你的父母每天上班劳动,创造劳动价值,他们是生产者吗?为什么?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看课本24、25页完成下列各题:
1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光系,主要是是-----和-------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通过25页“观察与思考”讨论:
(1)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创设情景:草原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而草木繁茂。设问:因为食物充足,兔的数量急剧增加。会无限制地增加吗?草场过度放牧,草场还会保持原状吗?

2、教师提问: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引导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分析课本26页的资料,讨论思考:
(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四、拓展创新
1、俗话说“螳螂捕蟑,黄雀在后”。它描绘了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
(1)生产者是_______。
(2)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联系就形成了食物链。那么右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是______________。
(4)、从动物行为的角度来看,黄雀对螳螂的行为是_______行为。
2、某小岛上,阳光灿烂,水富土肥,天空中飞着小型益鸟,树上站着猫头鹰,地面上有鼠、蛇及蛙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
(1)在这岛上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试写出一条食物链。

五、网络构建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是:
消费者主要是:
分解者主要是:和
非生物部分主要有:、、
、、等。

六、达标测试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水草B、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水、空气等
3、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
4、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
A、减小B、增大C、不变D、先减后增
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食物链
6、下列是一些池塘中常见的生物①鱼类②藻类③水生甲虫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将上述各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次序为()
A、④→①→②→③→⑤B、②→⑤→③→①→④
C、③→②→①→⑤→④D、②→⑤→④→③→①
7、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B、E→D→C→B→A 
C、D→A→B→C→ED、C→E→B→A→D
8、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A、少量增加B、富集C、减少D、不变
9、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兔子→狐狸→狼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
C、猫头鹰→老虎→种子D、青蛙→蛇→鼠→猫头鹰
10、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
A、无限的B、不受影响C、有限的D、永不改动
11、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⑥河边的青蛙 ⑦土壤中的蚯蚓 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⑨池塘里的蠕虫 ⑩鲜艳的大丽花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⑥⑨D.③④⑦
12、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整。
13、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示:

根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__种:___________。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先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学习感悟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课前预习
1、环境
3、数量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自动调节能力限度
三、合作探究
(一)1、(1)啄木鸟以昆虫幼虫为食,昆虫幼虫以树为食。
(2)树桩上长出的真菌,会将树桩分解成碎片,使坚硬的树桩慢慢腐烂。所以树桩最终是会消失的。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真菌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己,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的以有机物为食,因而是消费者。细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4、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都会、水等,它们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二)1、吃被吃
2、(1)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下
(2)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
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1、不会,当兔的数量增加时,食物就会缺乏,由于食物缺乏,兔的数量减少,草因兔的数量减少又繁茂起来,如此循环下去,兔的数量就不会无限制地增长。草场过度放牧,草原会破坏,再也长不出草来,最后变成一片沙漠。
2、略
3、(1)人会中毒。
(2)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
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
越高的生物,体内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四、拓展创新
1、(1)绿色植物(2)1,绿色植物→禅→螳螂→黄雀(3)分解者(4)捕食
2、(1)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大体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草→鼠→蛇→猫头鹰
六、达标测试
1、D2、B3、C4、A5、D6、B7、D8、B9、A10、C11、D
12

13、(1)绿色植物(草)(2)兔和鼠(3)5条(4)3种,鼠蛇鹰(5)增加鹰的食物丰富、贮藏能量多、生殖能力强

精选阅读

生态系统概述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生态系统概述”,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章节教材分析: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第8单元的开篇,主要介绍生态学的最基本的知识。通过第23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生态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对一些环境现象分析解释,并且指导自己在环境活动中的行为。
我们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我们在生态系统中生活,直接接触着各种生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研究分析自己的生活环境,理解生态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在初一年级开始学习生物学时就已经接触过一些生态学的知识,教学中可以与学生共同回顾已经学习的有关内容,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加深对生态学有关知识的理解。
由于生态学的特点,教学中不易安排实验活动。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生态系统的有关问题,本章安排了一些对二手资料的分析讨论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对二手资料的处理,形成感性认识,进而理解生态系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如何安排组织好这些活动,是备课时要认真考虑的。以下是本章安排的活动。
活动活动目的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系统分析森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认识生态系统的结构
讨论水族箱中能量的来源和流动认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功能
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认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功能
制作生态瓶(见教材第79页)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因素以及结构被破坏的原因
从知识教育的角度看,本章主要是认识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的教学,切忌死记硬背,要建立在学生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网络和结构。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学生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研究。
从能力技能培养的目标考查,主要是认识能力方面的培养,例如从分析凯巴森林生态系统迁移到分析其他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其他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并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本章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联系制作生态瓶,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也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学生能应用已有基础知识进行设计规划生态瓶的制作,制作过程中很自然要涉及操作技能的训练。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角度考查,特别注意的应该是有关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例如学习了生态学有关知识,学生就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可以有信心地参与社会上有关生态学问题的讨论,例如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有关生态入侵的问题等,如果有可能,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针对某些生态学问题进行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对于澄清有关价值观方面的一些模糊认识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归纳主要生态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对比判断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生态类型的分布与特点,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以及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的教育;通过归纳生态系统概念、了解不同生态类型的分布与特点的教学,渗透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是本小节的学习重点,对于初中学生,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一个具体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对于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别要强调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环境包括所有生态因素,即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教学中要强调生物因素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所包含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作用也不能忽略。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教材P71[生活在凯巴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了解了图中各种生物相互关系后,引导学生分析生物的生存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条件对生物生存有什么影响?通过学习,建立生态系统是生物个体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的观点。
 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仍然可以以教材P71[生活在凯巴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对图中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认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和建立在营养关系基础上生物之间的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是本节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重点在于说明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则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促进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二》、分析图片,认识生态系统的概念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四》、本课总结:
通过对凯巴森林这一具体生态系统的介绍,认识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范围及生态系统的类型;通过分析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认识,并在活动中认识到各成分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
五、课堂练习:

“生态系统”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生态系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系统”教案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是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四节内容。
传统的学科体系侧重讲述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其中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新教材编写框架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的,即突出人类活动的内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因此新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编排在第一单元,说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具有小学自然常识的知识基础,可以通过前面三节内容学习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来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来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资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由于受以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能力差,因此本节课课前强调学生回去搜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受到破坏的实例”的资料。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平时上这一节课时我都要留下一点内容,因此我选用特长班来上,尽量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特长班学生认知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三、教法设计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所画的食物链。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抢答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3.搜集和整理资料:为解决教学难点,发动学生去搜集“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事例”的资料,让学生在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凋节能力是有限的,从而突破难点。
四、师生活动设计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组成的共同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内因,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外因。教学的中心是“学”而不是教。因而,整节课应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本节课建立在前三节课基础上,因而引入时通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得出环境对生物产生影响,通过“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得出生物对环境适应和影响,从而得出生物和环境形成统一整体,通过学生阅读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通过学生观察两幅图,思考几个问题,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让学生在寻找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掌握教学重点。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学生自学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体现教学面向全体的宗旨。在这里教师要注意解释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不同,也可以用练习解决这个难点。
对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用实物投影仪投影第25页的图,要求学生在观察后画好食物链,讨论教材上的两道题。主要让学生弄清两点:一是生物之间有吃与被吃的关系;二是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对于进一步探究,由于时间关系我安排学生课前完成,在课堂上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有关自己的食物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是食物网中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生物,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在学生对生态系统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课前学生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搜集分析资料,通过交流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我还准备给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有毒物质造成危害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这类事件更有说服力,能从情感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五、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
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难点1.理解生产者这一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
教法设计1.多媒体教学法。
2.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启发式教学法。
学生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第22—27页。
2.课前学生记下自己当天所吃的食谱,写出每一种食物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另找一张纸列出这些生物名称以及这些生物还能吃哪些生物或被哪些生物所吃。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
3.搜集和分析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实例(可从报纸上剪取或查阅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资料及图片。
2.制作简单的课件(含抢答题)。
3.多媒体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课时
六、板书结构(略)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第22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2.食物网。
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七、教学过程
上课师生问好。
引言
启动课件,投影幻灯片1复习前面的内容。
引出课题。
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投影幻灯片2、3学生朗读第22页两段,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学生自己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朗读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要点。
教师小结,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投影幻灯片4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认真观察第23页资料,然后分析,同学互相提问,可以提教材上的问题,也可以围绕生态系统的组成提其他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然后小结。
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
投影幻灯片5
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第25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
提问:
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2.假如蛇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提问:
什么叫食物链、食物网?
教师小结并强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教师检查课前布置的第25页“进一步探究”,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食物种类制定的食物网。
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生物圈的一员要爱护身边的生物。
投影幻灯片6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然后讨论,教师提问: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观察第26页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教师投影分析后小结。
教师举著名的有毒物质造成危害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总结本节课讲述四个内容: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生物网;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爱护生物,保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反馈出示抢答题。
课后作业以“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为题出一次板报。

《生态系统》教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生态系统》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2.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之前两节课学习了两个实验《光对鼠妇的影响》、《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都是说明了什么原理?(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先在书本上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P22,画出概念。怎么样的环境才算是一个生态系统呢?那么我们的课室算不算一个生态系统?比较一个农田、一个森林与我们的课室的区别,从而更准确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那生态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态系统里面有无数条食物链,食物链交错又成了食物网。我们小学的时候学习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看一下书本是怎么样对这两个概念下定义的?P24。让学生读出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并举例。草兔狼。(强调箭头应指向捕食者)。那在森林中这几种生物还有跟其他生物有联系吗?(昆虫吃草,老鼠吃草,老虎吃兔,狼吃鹿…)强调每条食物链的连接箭头都是指向捕食者。并简单介绍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三、介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简单介绍各营养级。
课件图示几种生物,让学生自行连接成食物链,看哪个小组连成的食物链最多,最准确。根据食物链的连接讲解处于食物链的不同位置的生物介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强调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那为什么植物叫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让学生记忆更深。从树叶、蝉、黄雀、螳螂四种生物组成一句话,是什么话?(激发学生积极性)。以这四种生物为例介绍各营养结构和营养环节。巩固前面介绍的知识。以今天或昨天的午餐为例,说出一条以学生为终点的食物链。讨论书本P23练习。
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列举一食物链,让学生讨论这里面的植物会不会逐渐减少,动物会不会无限量增加从而引出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再举一动画实例。强调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五、如果人类加入到生态系统中,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看图片介绍例子,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关注地球的意识。
1、我国有天然草原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草原生产力下降。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草原鼠虫害加重,沙尘暴频繁发生。
2、人类大量饲养山羊,山羊吃草,斩草除根,对草场的破坏程度相当于绵羊的20倍。由于生态恶化无草可吃,导致骆驼严重营养不良,使得驼峰下垂,骆驼无法站立。
3、砍树容易种树难,生态危机一旦出现,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得到恢复。
六、做练习

教学后记:
对于前面的食物链,食物网,因为学生小学时已有学过相关的知识,但没有学到概念,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学生对食物链的连接比较感兴趣,可以以食物链为每个知识点的连接点,让每个知识点通过食物链来相联系。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什么叫生态平衡,可以通过一些动画来加深他们的印象。比如课件中可以设计某种捕食者增加后,被捕者会减少,但这种情况并不会持久发生,要让他们了解,最好有一个动态的动画。
教学反思:
对于知识点的衔接不够娴熟,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过渡过硬。要懂得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技巧,让课堂上得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