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血管,心脏导学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9

血管,心脏导学案。

第一节血流的管道——血管(p56)

班级: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二、快乐预习(课前预习,课堂课前读书全班朗读)

1、(p57)血管分为、、、三种。2、(p57)血管中的血液主要是在的驱动下流动的。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3、(p58)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4、(p59)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三、合作探究(独学15min,对学5min,个人展示)
1、阅读课本p57—p59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特点,填表

血管

定义

结构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血液由流向

的血管

分布较,管壁,

弹性大

静脉

血液由流向的血管

分布较,管壁,

弹性小;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保证血液由全身各处心脏

毛细

血管

连接最小和

最小的血管

分布,管壁极;管腔极,只允许红细胞通过;

利于进行。

2、从整体上看,三种血管存在什么样的联系?3、在输血或输液时,你知道这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吗?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四、效果评价

1、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

2.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由下列哪一结构产生的:

A肺泡B血液C组织细胞D气管

3.下列有关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心脏发出的血管B.能搏动的血管

C.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的血管 D.分布在深处的血管

4.下面对人体“动脉”的叙述不止确的是()

A.流动脉血的血管B.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C.将静脉血送入肺的血管D.与心室直接相连的血管

5.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A.动脉B.毛细血管C.小动脉D.小静脉

6.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心脏B、动脉C、静脉D、毛细血管

7.护士在给病人进行抽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扎结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表明()

A.静脉内血流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D.静脉内有瓣膜

8.近来,小明患了感冒,医生建议他输液,于是,小明躺在床上,护士小姐在其手掌背侧轻涂擦了几下,便将一针头插入血管,请你帮腔分析一下,插入的血管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主动脉
9.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是()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静脉→毛细血管→静脉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10.人体手背上一条条“青筋”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毛细淋巴管11、.静脉瓣的作用是()A保护静脉血管壁B.防止血液倒流C.加速血液的流动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课后反思

第四章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个课时)(p60)

主备人:罗馨审核人:梁淑珍班级: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二、快乐预习(课前预习,课堂课前读书全班朗读)1、填空:三、合作探究任务一了解心脏的位置、大小、组成(p60,独学2min,个人展示)位置:大小:

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任务二认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图p61页心脏结构,群学15min,并把小组答案展示在黑板)

1.观察心脏的结构,了解心脏的四腔八管两瓣膜

(1)四腔:左、右、左、右。

厚度比较:心室壁心房壁,左心室壁右心室壁。

关系:相通,相通,不通。

(2)八管:(最粗、最厚)、动脉、静脉(四根)、静脉、静脉。

血管与四腔连线:左心室主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小结:室连动、房连静。

(3)两瓣膜:、。

瓣膜只能朝方向开,能够。

(4)小结血液流向关系:

1、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

四、效果评价1、血液能不停地在血管、心脏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

A.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B.动脉的收缩和舒张

C.静脉的收缩和舒张D.骨胳肌的收缩和舒张

2、输送血液的泵是()
A肺B.心脏C.肝脏D.大脑
3、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A.场所B.动力C.血液D.原料
4、人的心脏一共有多少个腔()A.两个B.三个C.四个D.六个5、心脏最为发达的部位是()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6、在人的心脏结构中,和主动脉相连的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7、在人的心脏结构中,和肺动脉相连的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8、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是()A.主动脉瓣B.肺动脉瓣C.房室瓣D.静脉瓣
9、人体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的是()

A动脉与心室之间B心房与心室之间C静脉内D动脉

10、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由心室→心房→动脉B.由心室→心房→静脉

C.由心房→心室→静脉D.由心房→心室→动脉

课后反思

延伸阅读

心脏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科导学案
复备人审核日期班别小组姓名
学习流程;仔细阅读课本69-72页(5分钟)→完成“轻松起航”(6分钟)→完成“试试身手”(5分钟)→完成“能力提升”(5分钟)→小展示(15分钟)→小结(4分钟)
点拨:
1.体循环始于左心室,终于右心房,肺循环开始于右心室,终于左心房。
2.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动的是动脉血。
3.静脉血是在肺部毛细血管变为动脉血。课题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二)课型综合能力提升
1,。体循环和肺循环是()
A.交替进行的B.同时进行的C.无规律进行的D.无法确定
2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通常高于()
A.90千帕B.140千帕C.12千帕D.18.7千帕
3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着静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动着静脉血。这两条血管的名称是()
A.肺静脉和肺动脉B.肺动脉和上腔静脉
C.主动脉和肺静脉D.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实际应用
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是()
A.只有体循环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学习目标:1.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重点:1.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
难点:2.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轻松起航
1.血液循环分为和。
2.血液循环的途径是:(体循环)左心室→→→→→→→→(肺循环)右心室→→→→→左心室。
3.动脉血是指的血,静脉血是指的血。
4.心脏本身肌肉内的血液是通过循环获得的。
5.血压是指血液对的侧压力,健康成年人正常的收缩压为千帕,舒张压是千帕。
试试身手
1.动脉血指的是()
A.动脉中流动的血液。
B.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额血。
C.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D.含养料较多的血。
2.经过体循环,血液发生可变化,变化的情况为()
A.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混合血变为动脉血
D.混合血变为静脉血
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始终流动着动脉血的结构是()
A.上腔静脉B.肺动脉C.左心房D.右心室
4.在血液循环中,将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部位是()
A.肺部毛细血管B.肺C.全身毛细血管D.心脏
5.某人的血压记录数据为16/10千帕,这组数据表示的是()
A.舒张压是16千帕,收缩压是10千帕
B.收缩压是16千帕,舒张压是10千帕
C.血压是26千帕
D.分子大于分母为高血压

第二节血管和心脏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二节血管和心脏》,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二节血管和心脏

教学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心率、脉搏的概念,实习测量心率。
教学重点: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描述心脏的结构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讨论、归纳相结合
教具准备:猪心脏、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秒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所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中不停地按一定方向流动的。这种流动是与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系的。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
板书:一、血管和心脏
体验:把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起放在自己左手手腕处桡骨端的内侧,并稍稍用力触压,有何感觉。
归纳:这种有规律的搏动是桡动脉在搏动
观察:手臂上的“青筋”并用力去触压
归纳:“青筋”就是静脉
讨论:动脉和静脉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挂图:三种血管模式图
-1-
学生归纳:动脉管壁厚、管腔小,分布在身体较深部位。
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分布在身体较浅部位。
讨论:血液在两种血管中流速如何?
类比:长江在三峡段流速快,而到中下游段流速慢
过渡:动脉和静脉遍布全身各处,它们是靠什么连通起来的?
板书:毛细血管
讨论:结合挂图中的“毛细血管”,为什么把此种血管命名为“毛细血管”?
学生归纳:毛细血管很细、数量多,管壁非常薄
思考: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流速如何?为什么?小组讨论归纳: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投影:填表

提问:血液能在血管中流动,它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板书:心脏
体验:用右手放在自己胸部中间偏左侧,感受心脏跳动。
展示:心脏模型
-2-
介绍:心脏的形状,与心脏相连血管的名称,心房和心室的位置。
实验:解剖猪心脏(8人一小组,解剖并观察)
识别:与心脏相连的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它们之间是否相通,以及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脉。
讨论:1、瓣脉有何作用?
2、为什么心室与心房壁厚薄不同?
挂图:心脏结构示意图
归纳:血液循环的途径:(并看血液循环动态投影片)
左心室→主动脉→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体验:结合猪心脏,感受血液如何进出心脏
小结:本课内容:血管和心脏
探究:某人手臂不慎划破,血液不断流出,根据血液的颜色和流速,判断伤及何种血管?如何采取急救措施?

-3-

第二课时

体验:请同学坐好,用自己的右手按在自己胸部偏左侧,感觉心脏有节律的跳动
引入: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板书:二、心率和脉搏
实践:学生4人一组,把手放在胸部偏左侧记录每分钟心跳动次数
介绍:成年人静息时的心率一般为75次/分,婴幼儿心率一般较快,只有心率在60-100次/分范围内都正常。
体验:“切脉”感受动脉的搏动
实践:学生4人一组,手放在桡动脉处,记录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说明: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脉搏
讨论:每人比较两次测出的数据是否一致?
讲述: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当人的某一器官发生病变,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这就是“切脉”为何能诊断病的原因.
素养教育:二千多年前,我国著名医学家扁鹊就已用“切脉”诊断疾病。
探究:组织学生原地运动十分钟,立刻测自己的心率,并每隔一分钟测一次,记录数据,直至与没运动前数据一致为止。
指导:将测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图来表示运动与心率的关系。
归纳:恢复期是指心率由运动状态恢复到平静状态,所用的时间。其长短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体质的强弱。
讨论:人的心率为什么在运动状态下比平静状态下高?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心率和脉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了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作业:完成《生物实验报告册》上本节的内容。

血管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血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血管

1.学习目标
⑴.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⑵.知道人体内血管的分布。
⑶.描述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1.血液循环系统由、和组成,主要是运输人体内的各种、和尿素等废物。
2.二千年前,我国最早用“切脉”诊病的医学家是。
3.人体有3种血管:、和。
4.识图:右图A、B、C分别是哪种血管?有脉搏现象的是哪一个?
5.动脉粥样硬化症是由于脂类物质过多的堆积在血管壁上引起的。

1.感受血管跳动
⑴找一找:自己的脉搏
①对照图14-1,在自己身体上寻找血管跳动的部位。
②再看手背上的“青筋”,它是什么?它能跳动吗?
⑵测量脉搏
①同桌同学配合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
脉搏(次/min)测量1脉搏量2脉搏测量3平均值
你本人
你的同桌
②统计男、女生脉搏的次数,并结合小资料的内容讨论:男女生的脉搏有什么不同?体质的强弱与脉搏有什么关系?
2.观察血管的类型
仔细观察三种血管图片(图14-3),并结合动画和书本内容,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⑴设计一个表格,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填入表中。
⑵总结出三种血管的概念和区分它们的方法?
⑶列举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1.在人体中,哪种血管最细最多()
A.动脉血管B.毛细血管C.静脉血管D.前三者都是
2.下列有关动脉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动脉,如桡动脉
C.动脉血管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D.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动脉
3.医生给病人验血时,用针把手指戳破,挤出血来,再用吸管吸取。这种血来自于()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以上三种血管都可以
4.下列有关静脉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送回到心脏的血管B.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静脉C.管壁薄,管腔大D.血细胞在管腔内单行通过
5.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A.管壁薄,血流最慢,分布广B.管壁厚,管腔细,分布广
C.管壁薄,血流速度快,分布浅D.管壁厚,管腔大,分布较深
6.某人创伤后出血,根据受伤后血流和血液情况,判断受伤血管:
受伤后血流和血液情况受伤的血管
1血液少量渗出,不久即自行凝固
2血液喷射而出,颜色鲜红
3血液产断缓慢流出,血液暗红色

归纳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填写下表:
血管种类功能分布管壁管腔血流速度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