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与沉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6八年级物理下册10.5物体的浮与沉学案新版苏科版。
《10.5物体的浮与沉》学案一.预习目标
1.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由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共同决定.
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二.导学流程
活动1:
举例: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在水里漂浮或下沉的物体?
活动2:怎样使物体上浮和下沉
1.找一些常见的如“猜一猜”中的物体(可以用沙子做配重物),浸没(全部浸入)水中,观察松手后物体的运动情况.
2.上浮的物体有,下沉的物体有.
3.思考:如何使空小瓶子下沉?如何使装了很多沙子的小瓶子上浮?你改变了什么力?
4.你觉得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和的关系.
活动3:
1.漂浮:
2.悬浮:
3.看图10-32,漂浮或悬浮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是:,原因是.
活动4:看图10-33
1.你觉得物体上浮时,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上浮的最终状态是.
2.你觉得把乒乓球按入水中后松手一直到最后静止,它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
3.根据你的经验,你觉得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其密度比水大还是小?
活动5:
1.将小石块或小铁块投入水中,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是上浮还下沉的?
2.你觉得下沉的物体,它受到的福利与重力的关系是:,下沉的最终状态是,此时它的受力关系是:.
3.根据你的经验,你觉得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其密度比水大还是小?
活动6:完成下表F浮与G物的关系ρ物与ρ液的关系
漂浮(静)F浮G物ρ物ρ液
上浮(动)F浮G物
悬浮(静)F浮G物ρ物ρ液
下沉(动)F浮G物
沉底(静)F浮G物ρ物ρ液
活动7:潜水艇的浮与沉
1.阅读“潜水艇的浮与沉”,看图10-35总结: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2.查找资料,了解气球、飞艇是靠改变自身的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相关推荐
八年级物理下册6.1物体的质量学案(新版苏科版)
《6.1物体的质量》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
2.阅读天平使用说明,知道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学习流程
活动一:“物体”和“物质”的区别和联系.
看P2图,请在空格中填入“物体”或“物质”
1.小明所提到的铁钉和大头钉是,它们是由同种组成的,体积大的铁钉含有的比体积小的大头针多.
2.小华提到的大理石和泡沫塑料是,它们是由不同种组成的.
活动二:质量的基础知识
1.叫做物体的质量.用字母表示.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符号,辅助单位有()、()、().
3.感知质量单位的大小.你觉得一只公鸡的质量大约是2.
4.换算关系:1t=kg;1kg=g;1g=mg.
活动三:单位换算,要求写出过程:1.1700t==kg
活动四:观察天平
1.实验室里常用作为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2.观察右图天平的结构,试说出各部分构件的名称.
1.2.3.4.
5.6.7.8.
活动五:天平的使用
1.两次调节:(1)水平调节指把天平放在.
(2)横梁平衡调节: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使对准中央的刻度线.(左盘低向调,右盘低向调).
2.称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盘;用镊子向盘按的顺序砝码;移动,使指针对准中央的刻度线,即横梁重新平衡.
活动六:写出使用天平时的两条注意事项
1.2.
活动七:思考:
1.称量物体质量时,天平两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各采用何种方法达到这一要求?
2.如果砝码有磨损,你觉得会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若砝码上粘了异物呢?
活动八:读图6-2指出各操作中存在的错误,说出图6-3中的各测量工具的使用场合.
活动九: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的变化对其质量大小的影响.
实践1中只改变物体的,质量;实践2中只改变物体的,质量.
当物体的、、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改变.
因此: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质量》学案苏科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质量》学案苏科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质量》学案苏科版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知道天平的构造。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正确使用天平。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设想重点: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知道测量质量的工具,会正确使用天平。
难点:利用实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教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准备铁钉、铁块、大头针、橡皮泥、牙膏、药片、托盘天平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题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物质”和“物体”两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种各样的物体,但有时组成这些“物体”的“物质”是相同的。
请比较下列几样“物体”,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1、课桌和凳子;2、铁钉和铁块;
1、相同点:都是木头做成,属于同一种“物质”;
不同点:大小、形状不同,所用木头多少不同。
2、相同点:都是铁做成,属于同一种“物质”;
不同点:大小、形状不同,所用的铁多少不同。
二讲授新课
由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同种物质可能构成不同的物体,区别就在于它们所含的“物质”的数量有多有少,为了概括表示物体的这种共同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质量这个概念。
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是m。
性质结论
质量随状态、形状、位置改变而改变吗?
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它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国际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学生看书并回答千克这个单位的来由。)
常用单位
光有主单位是不行的,汽车、火车的装载量,粮食、钢铁的产量或者药房、实验室里用的是什么单位?
常用的单位是吨、克、毫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质量的测量
实验室里常用的工具是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这是一架托盘天平,请同学仔细观察并参照书上的图来了解一下托盘天平的构造。
主要部分是:底座、托盘、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平衡螺母等。砝码盒中有砝码和镊子。
天平的使用
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2、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加减砝码要用镊子;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学生实验
称出橡皮和铅笔的质量,巩固天平的使用方法。
操作后思考书本p4的问题。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6.1物体的质量
一、质量: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是m。
性质:不随状态、形状、位置改变而改变。
单位:主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旧称公斤。
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二、质量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里常用的的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三、天平的构造。教后感: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密度》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密度》学案苏科版
教学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可以利用密度来区分不同种类的物质。
3、知道量筒和量杯的用途,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教学设想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公式及其单位。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密度概念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教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准备刻度尺、托盘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细线、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题引入
一、密度概念的建立:
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出示大小不等的铝块,分别测量出每快铝的质量和体积并填入下列表格:并在坐标系统中描出对应的点:
质量(g)
体积(cm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通过上述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同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成________关系,也就是说同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
二新课讲授
密度及性质
2、探究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出示大小不同的铁块,铜块和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出它们的体积。分别计算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并且与上一实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固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这实际上反映了物质的一个属性,在物理学中物质的这个属性就称为密度。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就叫物质的密度。
用公式可以表达为ρ=m/V
单位及换算
(2)明确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符号含义及其单位: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3)kg/m3和g/cm3之间的换算关系:
1g/cm3=1000kg/m3
1g/cm3=1kg/dm3
理解密度的含义
水的密度的1g/cm3,它的含义是1cm3的水的质量是1g。(熟练掌握)
钢铁的密度是7.9g/cm3,它的含义是_______。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6.3密度
一、密度: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符号是ρ。
性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单位:主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
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
单位换算:1000千克/米3=1克/厘米3
二、密度的计算公式:
ρ=m/V教后感: